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

2022-04-18

【摘要】分析园林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工作,并努力拓宽范畴;制订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竞赛方案;把握“技能培养”载体,抓好教与学环节;形成赛满校园活力四射的文化氛围;形成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让专业技能竞赛常态化,提高专业教学生机和活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 篇1:

以《园林绿地施工与养护》项目驱动《园林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

摘 要:面对新形势,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理念。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中的任务,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该教学法将课堂教学与“经验世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独立、富有责任意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传授专业知识、发展专业特定能力;培养团队工作的能力;培养解决复杂的跨专业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园林绿地施工与养护》项目驱动《园林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教学进行研究,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使用范围、性质、作用、理念、思路等。

关键词:《园林绿地施工与养护》项目 驱动 《园林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教学 研究

1 项目使用范围

适用于高职高专园林、园艺专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林业和园林岗位工作任务的相似性,该项目同样适用于林业专业教学。

2 项目性质与作用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在经过园林企业岗位调研和职业岗位技能分析的基础上,为体现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模式,该项目的设置是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等课程的整合。

该项目是园林类(高职)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也是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本项目的岗位技能是把园林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手段和过程,是保存绿化成果、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保持园林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措施。种植施工涉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栽植和养护的技术环节,是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中的应掌握的岗位技能。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实事求是和勇于实践的专业素质。它以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植物生理、植物生态、观赏树木为基础,并与苗木生产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课程密切关联。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从事园林植物选苗、施工放样、植物养护等具体工作。

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与林业院校的森林培育学,园林苗圃学、种苗学,农业高校的园艺作物栽培学课程有一定联系但也存在显著区别。适用于高职高专园林、园艺、林业专业的《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项目,无论是内容遴选,深度和广度,还是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尽可能创造满足具有高职特色的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课程体系建设条件,相信经过努力,该项目教学一定能够不断完善和丰富,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的人才贡献力量。

3 项目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项目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模块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原则,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目标,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

项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辅助教学,采集种植施工图片和现场操作情景,制作CAI多媒体课件,拍摄园林树木选苗、运苗、定点、放样、种植施工、以及树木养护等操作过程,使项目教学过程得以生动展示。制作教学录像,及时更新网络课程,便于学生查询,完成作业布置和批改,提高了教学效率。

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施工具有季节特点,因此,实行课程单元模块教学更为有效,项目任务设置要体现与应用性、实践性,目前已经与多家园林施工企业开展有效的合作,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院迄今与10 多家园林、园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尤其是学生的顶岗综合实践,一方面学生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学生能力和素质在企业平台得到提升,也推动了学院“2+1”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4 教学团队

目前从事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园林规划等课程的老师。

5 教学条件

当前学院实训设备、设施能满足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项目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性教学基地有校内苗圃、小贝标本园、孟津教学实习基地设施栽培2个标准大棚。其中校内、校外园林苗圃几百亩,实训基地中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利用园林、园艺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经费,目前即将竣工的园林实训楼,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6 教学方法

6.1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项目教学模式突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有机结合,强化实踐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以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实训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带来了作业布置、批改方式的变化。

6.2 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由理论考试为主向评价完成项目的效果转变

6.3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以讲授和实训相结合,讲授与训练同步进行。理论讲授以操作、多媒体演示为主要形式,学生分组设计实训方案,教师指导把关,操作训练指导。学生独立或分组参与实训,当场考核如树木种植效果、树体养护技术,有些内容是经过一段时期检查效果,如,种植成活率,树木整形修剪效果。

6.4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本项目教学内容以任务单元形式出现,应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教学技术具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课程教学的CAI课件要反映动态,逼真的效果。实训过程录制成教学录像,配制声响解释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调用播放,增强学习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对于项目任务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7 项目内容

7.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本着“知识够用,能力很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园林工程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的课程性质、特点和内容,在调研、参考当前园林工程种植施工的技术动向和施工特点基础上,征求园林企业专家的意见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与园林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项目任务。根据项目任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教学过程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针对每一任务组织情景教学,在规定课时内,掌握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

7.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如下:

(1)以班级(虚拟公司)为单位,教学内容体现整合知识模块,突出能力本位的需求,组织现场施工操作,讲解原理和技能要求。

(2)项目任务的实施,分组采用模拟实际操作方式,在基地进行训练。

(3)教学内容结合园林施工企业的任务开展,为当地园林施工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节省了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尽早融合社会打下基础。

7.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理论讲授和实训内容有机结合,达到讲、学、做一体化。

(2)学生直接参与园林企业种植施工与绿地养护项目操作,体现工学结合、校企业合作的特征。

(3)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次序的安排体现园林工程施工实际需要,考虑季节、任务的时间安排。

(4)教学内容的安排、推进和表现过程要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

8 教学内容、学时(如表1)

9 教学过程

(1)获取信息:以學生为主体,通过收集信息、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获得有效信息。

(2)制定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3)决策:在学生各小组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参与进来进行辅导。

(4)实施:学生亲手操作实施。

(5)检查控制:学生反复修改任务实施情况,老师进行辅导。

(6)成品展示:在规定的课时内每个任务完成后,学生提供完整作品,老师评价改进。

(7)项目扩展:每个项目任务完成,老师提出下一个项目、任务。

10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从校内同行专家、教学督导课程听课、校外专家课程文件检查,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岗位实训效果评价中得到反映。每学年邀请校内专家、教学督导组织两次听课,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出需要改进和努力方向。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发挥园林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评价学习、实训效果,评价基地建设成果,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对于课程教学模式给以肯定和支持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加强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和团队素养的培养,切忌流于形式。每学年末组织虚拟公司开展学生评教,针对教学环节中课程教学、实训内容,实训考核、操作效果、考勤制度让学生评教,参与打分学生50人以上,评价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CAI),基地建设、树木种植施工、树木养护技术的影像资料评分。

社会认可度、学生就业率等也是项目教学评价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姚方.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概论[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成海钟.园林植物栽培养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作者:吴国新 姚方

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 篇2:

园林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分析园林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工作,并努力拓宽范畴;制订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竞赛方案;把握“技能培养”载体,抓好教与学环节;形成赛满校园活力四射的文化氛围;形成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让专业技能竞赛常态化,提高专业教学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园林专业 技能竞赛 校企合作

参加一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会给职业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受到深入、持久的影响,在备赛的时间里,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基本都会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开展,学校的相关方面也都受到影响。它能够吸引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忘我地、夜以继日地接受训练,积极备战,满怀信心地参加比赛;能够促使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忘我地备战;能够引起各级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认真组织和举办;能够让企业深入地了解职业学校、了解学生,并主动赞助职业技能大赛、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主动与职业学校“校企合一”和参与“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一、学校园林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困境

学校园林专业学生也曾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如2008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插花比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中职组)园林植物修剪比赛获一等奖1人、优秀奖2人等。进行专业技能竞赛是展示学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技能水平、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由于受参与学校个数、专业人数影响,各级技能比赛无法常态化。与其他专业学生技能竞赛相比,一是自治区、市级教育部门组织园林专业学生技能比赛不常态。主要原因是整个广西和各市有此专业的中职学校不多,横向举行此专业比赛难。如电子、机械、计算机类等专业单在桂林市就有许多中职学校设立,而园林专业在桂林市内除本校和农业学校有,广西农业学校又直属区级管,其基本上不参加本市内组织的各项比赛。二是学校对学生技能竞赛重视度不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次数少,师生参加积极性不高,参加人数少。三是通过竞赛,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参加比赛的学生技能水平不太高,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比较差。总体来说,整个专业教学中缺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专业办学生机和活力不足。

另外,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不了解学生技能情况,因而对学生就业需求积极性不高。

首先是国家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其次是企业与学校缺少交流平台,虽然企业也接收学校的学生与教师到单位实习,每年12月初学校园林专业学生会到企业进行短暂的实习,但企业担心工作的质和量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只会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粗造的体力活动,甚至有些企业还害怕学生因技术不熟练带来麻烦,担心轻则损坏机器设备,重则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所以许多园林、花卉公司对园林专业职业教育态度冷漠,表现出不支持也不热心,更不太欢迎学生实习,使学生实习比较困难,更不用说企业还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制订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或者提供一些实习设备等。

上述问题急需解决。唯有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让企业走进校园,走校企合作之路开展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才能提高专业的办学生机和活力,让企业更好地了解专业技能教学,了解学生,从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解决方案

构建出一套基于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园林专业技能比赛中的作用,自觉联合园林相关行业、花卉类企业举办技能竞赛,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合作,用企业的最新标准来引领并制定技能竞赛的标准,制定园林专业的教学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一种科学规范的竞赛机制。

三、对策

(一)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

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从领导的专业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开始,引导园林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指导学校进行园林专业设置和相关课程改革,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为建设学生实习渠道出谋划策,在教师技能培养和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技能大赛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积极联合园林行业、企业举办园林专业技能大赛。要用园林行业的标准引领专业技能竞赛的标准,积极引进园林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来支持、服务园林专业技能大赛,最终使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聘请园林行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大赛评判。鼓励园林类的企业在竞赛现场进行招聘,学校积极推荐选手优先就业。竞赛结束后,学校工种鉴定部门积极与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联系,努力使获奖学生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工作,并努力拓宽范畴

深入调查了解园林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现状以及他们参加技能竞赛的需求情况,分析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切入点,积累研究个案,并在此基础上交流、碰撞,不断实践、反思。

开展园林专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提升园林专业师生的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园林专业技能大赛必须实现由少数专业师生参与转向全体师生参与,努力做到覆盖全校园林专业的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覆盖全区每所设有园林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做到竞赛中“园林专业技能全部覆盖,园林专业师生全员参与”,最终做到使园林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园林专业技能大赛,并力争取得最好成绩。要想把一个专业技能比赛举办出如此成效,我们必须把园林专业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转向常态性工作,把技能大赛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不仅要办起来,要办好,而且要常抓不懈。

努力拓宽专业技能竞赛的范围,从个体到集体,延伸到社会服务,增强专业技能竞赛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

努力拓宽专业技能竞赛的范围,从个体到集体,延伸到社会服务,增强专业技能竞赛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

(三)制订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竞赛方案

园林专业竞赛内容的建设要科学规范,竞赛规则的制定要公平公正。研究“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的细化标准,制订园林专业竞赛的实施方案;制定技能竞赛的评判标准时,既要突出园林专业教学环节的重点,符合园林行业生产实际,又便于在技能竞赛中操作执行,有利于专业竞赛选手的选拔。要求所有竞赛裁判员严格按照技能竞赛裁判和评分细则,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秉公办事,公正严明地选出优秀选手。

在具体操作技能竞赛内容上,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园林植物、插花、盆景制作、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选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技能要求,实现不同的目标,形成不同的专业技能竞赛方案。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从而使技能需求内化为专业情感,并自觉落实于技能操作行动上,激发学生职业情操和意识,落实他们的自主行为。能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把握“技能培养”载体,抓好教与学环节

从教学方面,一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园林专业技能讲座;二是在课堂教学、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中,学校做到“赛普结合,赛教结合,赛改结合”。做到技能竞赛基于全体学生,避免走入“精英教育误区”,结合学校园林专业特点,开展技能竞赛。同时,做到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使“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专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的相辅相成关系,实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学生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生产任务。善于做中学,实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对接。

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一是引导学生多看园林专业相关书籍,多看现场绿化设计(城市绿化、公园、小区等)艺术,多看相关园林网站,了解园林行业最新动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内涵和品位。二是要求学生多练多做多总结,不同园林景观有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施工方法,积累经验,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较快提高动手能力和实地操作能力。三是教育学生吃苦耐劳,指导团队协作。园林专业学生必须结合园林工地进行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五)形成赛满校园活力四射的文化氛围

树立“赛文结合,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观,主动承办和参加园林专业各级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活动富有挑战性,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参与,你追我赶,超越自我的一种行为文化。让它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成为一种校园竞赛文化。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分校级、市级、区级、国家级农林类的四级赛事。校级竞赛中做到调动园林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市以上级的选手选拔时要保障科学性,平时对选手培训工作要做到长期性、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要相对稳定,要让指导教师安心做好指导工作,简化他们的课时申报。校园内通过宣传栏、广播站高效地宣传报道,及时兑现参赛的奖励等。为那些通过层层选拔优选出来的学生提供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发展的平台。

(六)形成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做到“以赛代考,以赛评优,以赛选优”。制定相关的评优、优秀毕业生推荐等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采取组内组间竞赛、技能成果评比、技能比武等形式完成园林专业的教学任务,以竞赛成绩作为评定课程考试成绩的依据。通过校企合作举办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突现行行出状元的思想,选拔出园林行业技能拔尖人才。保障分配方案的合理性,优先推荐优胜者至园林行业实习和就业,特别优秀的选手可留校工作等。

目前,学校园林专业已在企业的帮助下进行了两届园林专业技能竞赛。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举办和发展的技能比赛,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了专业教学观念改变,提高了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引导本专业全体教师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突破难点,把专业课程标准改革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把园林专业教育办出赛企结合、赛教结合的“职教特色”和“校企合作”特色。校内园林专业学生技能比赛常态化,搭建参加区级、国家级学生技能比赛的选拔培养平台,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及适应能力。让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之时,能更好地被企业选拔,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在各个园林建设项目中更快地担当重任。同时,为园林专业学生间、学生与企业间开展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通过园林专业技能竞赛实现专业社会服务功能,为促进专业发展服务。

【作者简介】蒋莲艳(1970— ),女,汉族,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高级讲师,现就职于桂林林业学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园林、林业专业教研和信息类教学,主要研究技能培训及多媒体技术。

(责编 卢建龙)

作者:蒋莲艳 蒋冬生

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 篇3:

基于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园林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互惠互利,实现共赢。文章从合作企业遴选、学生专业认知、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时间保证措施、定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措施及共享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人居環境质量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方针的指引下,风景园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共绿地规划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对园林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虽然,目前国内各大农林类、理工类院校以及地方学院争相开设园林专业,使得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从企业对园林专业人才技能需求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刚毕业的园林专业学生无法胜任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2]。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园林专业技术人才。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的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紧密围绕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该模式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各自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及综合素质,从而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3]。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结合园林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全面锻炼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园林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对提高学校办学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学校层面

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园林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其中农林类院校主要依托学校原有的园艺、林学等专业,而工科类院校则主要依靠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开设而成,园林专业面临着自有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缓解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场地。

(二)企业层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园林企业面临着“良将难求”的发展瓶颈。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在平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使他们作为助手完成相关辅助工作,以便企业可以组织有限力量投入核心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可以减少企业聘用人员数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于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企业可在学生就业时优先聘用,作为后续人才储备。

(三)学生层面

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高校大多数园林专业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就业时,企业由于项目工期等客观条件限制,更加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园林专业技术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在应聘时常处于劣势,缺乏竞争力。校企合作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可将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并且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切身感受相关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提高学习热情,为将来就业或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一)合作企业遴选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文化、参与热情、业务领域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着重考虑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主营业务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可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接收学生数量等重要信息,从而判断是否有必要开展校企合作,此外,为便于校企双方交流,企业选择范围通常遵循以省内企业为主、省外企业为辅的基本原则,兼顾不同专业发展方向、企业运营机制等因素,对符合要求、适宜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企业,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争取,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

(二)专业认知

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时间广泛开展专业认知教育。通过学习“专业导论”“设计初步”等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园林植物、园林施工、园林规划设计等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应具备的专业技能。通过招聘会、调研实习等机会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对不同岗位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需求。使学生在大三之前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并选择合适的企业实习。

(三)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

聘请合作企业的园林专家参与学校园林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园林专家共同组成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同商定园林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改革、确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通常是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学历人才,工程实践方面的经历相对匮乏。校企合作平台可促进高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广泛交流,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教师及时掌握园林行业发展动态和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可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对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此外,聘请优秀的园林企业专家到课堂讲授实际工作中的专业实践和心得体会。在企业实习中通过建立“导师制”“师徒制”等形式,明确各自角色及关系,有利于企业实习的顺利开展。

(五)校企合作时间保障措施

园林工程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园林专业校内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应充分考虑与企业实习最佳时间之间的冲突,通常北方地区园林设计项目在3月份左右较多,工程施工项目通常在4—6月份。园林专业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第5学期应重点开设园林设计方面的专业课程,为第6学期园林设计方向的企业实习做好准备,而园林工程方向主要课程应在第6学期4月份之前完成,以便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能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此阶段各园林企业的业务量较大,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各类不同园林项目,开阔视野,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定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园林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植物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范围广,课程体系庞杂。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园林专业可在第5学期开始,分设专业方向,大体可分为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设计三个专业方向模块,并设置与其相对应的选修课程群。园林专业学生通过对前期学习以及园林企业分散实习等途径,全面认识了不同专业发展方向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工作内容,从而选择理想的专业方向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领域,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到企业相应岗位实习,并可以用实习期间工作内容和企业给予的实习评价到学校申请相应的学分。

(七)共享信息平台建设

校企双方相关信息及时、有效交流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校与企业将彼此相关信息发布在共享信息平台上,对校企双方实现互通有无、优勢互补等有重要作用。

1.学校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及时发布园林专业各年级在校生的数量、男女比例、专业发展意愿、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毕业班学生的求职意向、掌握的专业技能、人员数量等信息供企业查阅,并选择合适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就业。

2.企业信息平台。由企业在相应模块及时发布企业可提供的实习人员要求、工作内容、时间、地点等岗位信息以及企业导师配备、食宿安排等信息,为应届毕业生可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技能需求、薪资待遇、职业规划等,由学校配合企业选择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此外,企业可通过平台向学校积极反馈学生在工作、实习中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加以完善,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符合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是一种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在资金、技术、实践教学场地等方面可有效弥补高校园林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不足,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与符合条件的园林企业开展对话,寻求合作,调动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模式,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当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还会面临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校企双方本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原则方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谷颐,韩冰,邢世通.风景园林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 研究与实践——以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 2016,(21).

[2]赵丽芳.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与实施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3]李俊英,周永斌,刘迪等.园林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实践教 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4).

作者:高玉福 荣立苹

上一篇:大功率变频器研制论文下一篇: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