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论文

2022-04-29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参与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却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探讨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其次从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两个方面对该教学设计模式展开实证研究,用实验数据验证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论文 篇1:

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摘要】岗位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桥梁,员工工作中对知识的需求与其所处岗位密切相关。为满足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过程,对系统中的关键子过程进行分析并给出个人接受服务情况的更新算法。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知识的转移,能够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工作绩效。

【关键词】知识服务;知识管理;岗位;知识视图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1]。企业只有将这些知识转移给岗位上的员工,提升员工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使知识有效地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中,才能发挥出知识的效能[2,3]。因此,分析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提供面向岗位的知识服务是当前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众多知识服务方式[4]中,电子化知识服务(或称为电子化学习,E_Learning)具有培训成本低、客制化内容、内容及时可靠、培训面广等优势,是企业广为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知识服务方式。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能够将企业知识快速、有效地转移给员工,辅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决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度和实现工作绩效。本文面向岗位知识需求,提出一种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的过程,在分析了知识集成子过程和岗位检索子过程的基础上,对个人接受服务情况的更新给出了具体算法。

一 知识集成子过程

企业的知识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按知识的内容可以分类为:产品知识和服务知识、工作流程知识、有关客户和供应商的知识、项目知识、技术知识或专业知识[3];按知识的可呈现程度可以分类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2]。知识集成过程就是将这些存储于不同媒介(书本、报纸、人的心智等)上的知识,转化为统一的电子化形式,并抽取其中蕴涵的元知识,构建知识资产地图,为后续岗位知识视图的生成做准备。对知识资源的集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对于蕴涵于纸制媒介、多媒体介质中的知识可以通过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手段录入到计算机中,对于存储于人的心智中的知识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案例收集等方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或者建立专家名录、专家黄页、知识地图等记录隐性知识拥有者信息;然后,依据本体对电子化的知识进行规范化处理,从源知识体中抽取元知识与源知识体的超链接一起组成知识项,并依据语义网确定知识项间的有限语义关联;最后,形成企业知识资产地图,以树状图的形式记载并说明企业内重要的知识资产概况及其存储的地点。知识资产地图是构建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同时它也为企业的其它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知识资源访问入口。

二 岗位知识检索子过程

在完成知识资源的集成后,启动岗位知识检索子过程,该过程由两个部分组成:岗位知识需求分析和岗位知识视图的构建。

1 岗位知识需求分析

员工通过岗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他/她们工作时的知识需求与其所从事的岗位密切相关,所以准确分析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是向其提供个性化岗位知识服务的前提。岗位知识需求的获取可以采用工作分析方法[5],通过实践调查、现场观察、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获取岗位的知识需求信息。岗位知识服务的对象是员工,员工通过岗位建立与知识需求的关联,员工、岗位、知识需求之间的关联情况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三者间的关联,即可得到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

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表的分析,企业中的每一员工必然属于一种岗位,而每一种岗位可以赋给多个员工,员工和岗位之间存在多对一的实体关系;某一岗位的知识需求可能来自多个专业领域,而某一知识需求可以赋给多个岗位,所以岗位和知识需求间存在多对多的实体关系。岗位知识需求分析通过下面6个步骤完成:① 确定员工身份。员工登录系统时依据基本信息表验证员工的身份;② 确定岗位。依据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企业所具有的岗位;③ 确定知识需求。通过工作分析,收集、汇总各岗位的知识需求,并将这些知识需求依据企业知识类别确定归属领域,由领域专家予以确认;④ 员工所属岗位分析。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表建立员工与岗位的关联,确定员工所属岗位;⑤ 岗位的知识需求分析。依据岗位职责和调查结果建立岗位和知识需求间的关联,确定每个岗位具有的知识需求;⑥ 确定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基于员工与岗位的关联、岗位与知识需求的关联,可以分析得到员工的岗位知识需求。

2岗位知识视图的构建

视图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6]。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为特定的用户或用户群定义一个或多个视图,以限制或引导他们对数据库的访问。用户也可以定义视图,以把自己的视野集中在有意义的范围内。岗位知识视图就是依据岗位知识需求,从知识资产地图中检索出满足岗位知识需求的知识项组成的表。知识需求项和知识项的形式化描述如下:

::=

::={}

每个知识需求项中包含有需求项编号、需求内容、需求级别和需求情境描述。而每个知识项中包含有知识项编号、上下文信息、知识内容、知识级别、知识项适用的任务情境(多个)和该知识项的源知识体链接。因为知识需求项和知识项的建立依据各自的应用本体,而这些应用本体都是建立在企业基础本体之上,所以知识需求项和知识项之间拥有某些同名槽,并且槽值来自相同的术语集,故此基于同名槽的知识匹配可以提高知识检索的速度和准确度。鉴于知识需求项和知识项间存在密切的语义关联,本文使用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方法[7]从知识资产地图中检索出满足岗位知识需求的知识项,并按照语义网确定这些知识项间的语义关联,形成岗位知识视图。

三 个人服务视图生成子过程

个人服务视图是系统与员工交互的接口,员工通过它接受知识服务,并且系统通过个人服务视图获取员工接受服务情况。系统在分析接受服务情况基础上,保证个人服务视图提供的知识内容符合员工的认知特性。故此,个人服务视图生成过程包括员工接受服务情况更新和在分析接受服务情况基础上的视图构建两个部分。

1员工接受服务情况更新

员工通过个人服务视图接受知识服务,为提高员工学习知识的效率,需要对员工接受服务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个人服务视图的构建。员工接受服务情况是指员工以往学习历史记录,包括:浏览过的知识项、对知识项掌握情况、最后的学习场景等,通过分析员工接受服务情况,能够确定员工的当前学习状态和预测员工的未来学习趋势,进而提供符合员工认知特性的知识服务。记录的员工接受服务情况可以描述为Ru=(V,F)。其中,V={(k1,f1),(k2,f2),…,(kn,fn)| ki∈Vp, 1≤i≤n},V表示员工学习过的全部知识项,Vp表示岗位知识视图中全部知识项集合,ki表示员工学习过的第i个知识项,fi表示员工对第i个知识项的掌握程度。F=,F表示由员工浏览过的全部知识项组成的浏览序列(若同一个知识项在不同的时候被重复访问,则它在F中不同的位置重复出现,即ki可以等于kj)。这里学习和浏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是指点击源知识体链接查看知识项的详细内容,浏览指仅查看知识项的元知识。

设员工在一次接受服务过程中浏览的知识项序列为Suk,接受服务情况Ru在首次创建时为空,以后在员工每次接受服务后根据下面算法1对接受服务情况进行更新。

算法1 接受服务情况更新算法

输入:Suk,Ru

输出:Ru//更新后的接受服务情况

功能:员工每次学习后更新接受服务情况

Begin

For each Ki∈Suk

If STUDY(Ki) Then//如果知识项K i被学习,即通过点击源知识体链接查看详细内容

If Ki∈V Then//若该知识项为已学知识

If fi﹤FmaxThen//若该知识项掌握程度没有超过设定上限

fi=fi+f△;//更新该知识项掌握程度

End If;

Else//若该知识项为新知识

fi=Fini;//将该知识项的掌握程度设为初始值

V=V∪{(Ki,fi)}; //向接受服务情况中增加新知识

End If;

End If;

End For;

F=F+Suk;//在已有浏览序列后面增加本次浏览序列

Ru’=(V,F);

Ru=Ru’;

Return Ru;

End;

在算法1中,Fmax表示知识掌握程度最大值,Fini表示知识掌握程度初始值,f△表示知识掌握程度递增步长。在接受服务情况中记录有员工浏览知识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的学习场景(F中的最后知识项)。

2 个人服务视图的构建

因为岗位知识视图中包含有胜任此岗位需要掌握的全部知识,知识量巨大,不利于员工的学习。所以需要进行接受服务情况分析,对岗位知识视图中的知识项进行过滤、筛选和标识,构建符合个人认知特点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界面——个人服务视图,为员工提供一个岗位知识高效转移的接口。篇幅有限,个人服务视图及案例分析将在笔者其它文章中具体阐述。

四 结束语

员工通过岗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员工提供面向岗位的知识服务有助于加速企业知识的转移,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本文提出的面向岗位的电子化知识服务系统对岗位知识进行了集成,并从员工岗位知识需求出发,建立了岗位知识视图。通过对员工接受服务情况更新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个人服务视图的构建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知识服务系统的用户满意度,今后研究的重点是提高知识需求分析的准确性,深入挖掘用户的认知特性,使服务的内容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巨变时代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 奈特, 豪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蓝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杜也力.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 郝忠胜,刘海英.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 周龙骧.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7] 周明建.基于本体的开放式知识管理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

作者:白 杨 刘 潇

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论文 篇2:

大学英语参与型教学设计实证研究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参与型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却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探讨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其次从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两个方面对该教学设计模式展开实证研究,用实验数据验证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参与型 教学设计 效果验证

一、引言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1]。简而言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西方教育界对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Gardner等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们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作用[2]。国内教育界对参与型教学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对该教学设计模式的实施框架不够明确,缺乏实证性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参与型教学设计在理论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却很少在实际教学中对其展开实证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实证的角度对大学生参与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探索学生参与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其次建构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框架,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检验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实际效果。

二、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笔者很难检索到大学英语班级内开展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实例,由此可见,在大学环境下开展此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找出制约因素,笔者首先对安徽大学13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学生愿意为老师的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约30%的同学愿意为老师亲自上一堂英语课。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参与教学设计符合多数学生的意愿,老师难以开展参与型教学设计,不能归咎于学生。笔者随后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对安徽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的部分老师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由于大学课堂教学任务重,老师担心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会占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班级人数众多不利于开展参与型教学设计。为了顺利开展参与型教学设计,笔者通过以下方法将制约因素降到最低:

(一)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为每周四个学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听、说、读、写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符合师生的要求。笔者选定每周五晚上七点至八点作为师生共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间,得到学生的支持。

(二)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

笔者利用QQ群与学生开展教学设计,不仅为师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教学设计活动的效率,还对参与型教学设计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管理。通过选课系统形成的大学英语教学班平均人数是45人,班级规模较大,在QQ群内部划分若干讨论小组,可避免“人多口杂”的混乱局面。同时,学生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更理性地为教学设计献计献策,内向的学生不用担心在众目睽睽下发表意见。

以上两个方法是参与型教学设计制约因素的有效对策,在此基础上,参与型教学设计能够顺利开展。

三、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开展

(一)准备阶段

本研究属于实证性研究,实验开始之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定实验对象和实验工具,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本实验采用单因素等组控制前后测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开展参与型教学设计,因变量是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为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数据的客观性,笔者选取大学英语学习经验相对丰富的三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每个班均为45人。实验班每5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全班共9组,每组在自愿或推荐的基础上选出一位组长,负责收集、整理组员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反馈意见。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按学生上学期期末卷面成绩分为中上、中等、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前后测结果,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在英语学习成绩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参与型教学设计正式开始之前,笔者专门利用一节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参与方法的指导,并鼓励学生提高参与教学设计的自信心。

本实验使用的教材为《全新版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和《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实验工具主要包括大学英语(三)测试卷、SPSS统计软件。

(二)实施阶段

参与型教学设计于2016年—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正式启动,学期末结束,整个实验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实验初期

开学初,实验班的学生对参与型教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都不熟悉,此时,老师起主导作用。笔者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上传至QQ群,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兴趣提出意见和建议。起初,学生提出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建议,一些学生希望老师抛开课本,以感兴趣的知识点为授课内容,另一些学生专注于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希望老师以讲解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为主。笔者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与学生沟通协商,让他们了解大学英语三级的教學目标和要求。学生在与老师不断磨合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的能力。例如,对《写信的美好冲动》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商讨时,学生对笔者的设计初稿提出的一条建议是讲解常用的留学申请和商务电子邮件书写的格式和习惯用语,这样的建议对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励探索书本知识与实践领域的契合点。

2.实验中期

经历了初期的磨合,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能力和自信心有所提高,笔者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实验中期,学生需要和老师分工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笔者亲自对较难的内容制订出教学设计方案,如重点词汇、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相对简单的内容则交给学生设计,如背景知识、课堂互动形式等。以《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这篇课文为例,学生设计出用若干道具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活动方案,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非常好,师生互动不断,课堂气氛活跃。

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参与型教学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动态变化性。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留意学生的参与行为和态度。到了实验中期,随着参与熟练度的增强,部分学生表现出倦怠的倾向,参与教学设计的兴趣有所减退。为了维持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将各讨论小组的组员进行调整,让学生既有新鲜感,又在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中获得新的灵感。同时,笔者适当调整学生的参与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先给出要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积极发表言论,并记下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讨论结束后,笔者整理并完善记录的内容,此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实验后期

学期过半之后,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能力已大幅提高,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笔者尊重学生的意愿,将教学设计的权力全部转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笔者只充当监控者、指导者和最后把关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让9组学生分工合作,在听、说、读、写四个教学设计模块中,每组各司其職,组员积极商讨,通力配合。第一次进行学生全自主型教学设计时,笔者将学生召集至指定教室,当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控。随后的教学设计活动中,笔者仍采用网络形式全程监控,组长随时向笔者反映组员的教学设计进程,遇到困难,组长也及时向笔者求助。完全自主型的教学设计阶段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心力,应对频繁出现的问题,在最后把关时,也需要花更多时间整理、筛选各组学生的教学方案,不合适的地方让他们重新设计。这一阶段,学生的热情最高,全身心投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编排,学习目标明确。

随着自主性的全面提升,部分学生表明亲自为同学们上课的意愿,在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笔者挑选少量教学单元,让学生体验授课的乐趣。以视听说教程《健康》这一单元为例,两位同学分别担任听力理解和口语练习的授课教师。口语练习部分,授课者按照集体设计方案,组织了角色模仿大赛,以课本的视频内容为模本,允许同学们自由发挥。全班同学分组参与了模仿大赛,生动演绎了视频中的角色,优胜组获得了奖励。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笔者较为顺利地开展了参与型教学设计实验。“认识到参与型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是至关重要的”[3],笔者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课堂教学的气氛看,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开展符合笔者对课堂活跃度的预期。实验结束之际,笔者收集了相关数据,以验证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实际效果。

四、参与型教学设计的效果验证

本实验的前测数据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上个学期的期末卷面成绩,后测数据为本学期期末卷面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按照上学期卷面成绩分为中上、中等、中下三个组,中上组12人,中等组24人,中下组9人。本实验的前提假设是参与型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通过SPSS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如表1表2结果:

表1和表2的数据表明,实验班中等组和中上组学生在实验前后成绩提高非常显著,中下组学生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对照班实验前后各组学生成绩提高均不明显,由此可知,参与型教学设计的实验结果符合笔者的前提假设。该教学设计模式对提高中等组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最显著的效果,对提高中上组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提高中下组学生英语成绩的效果并不显著。

五、结语

参与型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相契合。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对大学生参与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制约因素、实施框架和实际效果做了较为完整的研究,充分考虑到该教学设计模式的动态性,实验过程中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证实了参与型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实验周期较短,尚不能明确该教学设计模式的长期效果。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参与型教学设计的长期效果,并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弥补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Establish self-access for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40-41.

[3]Michael P. Breen,Andrew Littlejohn. 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21.

作者:郭欣

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论文 篇3: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优化《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坚持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活用所学知识,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本文将简单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并综合探讨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希望能为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计算思维;培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由网络所构成的世界具有一定虚拟性,且信息量巨大,增长速度具有“爆炸性”。在文明产生之前,人们就开始了交流与通信,但是直到今天计算机通信以数字、可见字符、各种特殊字符为主,而人们希望能够传输动态彩色的视频、三维和动态的图像,因此三维设备最终会取代两维显示设备 ,给人们营造“家庭影院”的效果,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C语言程序来实现。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问题

(一)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缺乏正确认知,未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不关心《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的合理设计、科学应用与深度开发,学生大多只关注期末成绩,对知识点进行盲目记忆,未能全面认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育重要开发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学生依然能够串联、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重要知识点,并能实现部分孤立算法,但缺乏足够的能力与勇气来独立的完成项目。当下,教学依然在于课堂教学,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教材为核心,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情境,学生学习具有很大的盲从性,导致学习成果缺乏适用性,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吃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辛苦[1]。

(二)师资资源须待优化

据调查得知,部分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领域存在师资资源紧缺问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须待提高,虽然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教学技能却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少教师多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讲课与上机的范围,由此会直接限制《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讲授细节,而不重视培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导致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沉闷,学生也会产生畏难情绪。长此以往,会对《C语言程序设计》失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变得比较被动,导致教师在上课时也面临不小的压力。此外,促使教师在业务素质方面面临不小的压力,部分教师只注重獲取书本知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编程经验,也不具备一线开发能力与专业实践经验,从而很难提高学生设计和应用 C语言程序的能力。其次,C语言所注重的思维方式主要面向过程,网页设计、ASP程序设计等则是面向结果。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语言编程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很难对其真谛进行真正的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学生会因为无法达到面向对象之一模式而很难灵活的应用,很难进行创新,从而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就业起点,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工作潜力。除此之外,当前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结构主要是按照知识内在逻辑结构陈述理论性知识,未有效结合具体职业工作过程性知识,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融入信息核心素养

开展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单一化教学模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丰富教学方法与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信息核心素养。《C语言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要内容,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来说,信息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和必备品格,让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恪守信息网络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学生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网络观,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思维,提高个人道德涵养,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勇于创新和突破,致力于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事业。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这样对学生、教师和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微课兼具良好的可移动性和自主性,弥补了传统室内教学的限制,学生不必拘泥于教室里和固定的课堂时间内听课,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浏览微视频,通过点击不同的主题获取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像软件设计、软硬件开发、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创建等),并结合个人需求进行复习。其次,学生在课堂上欣赏10分钟左右的C语言教学微课视频后,可以参与其他课堂活动,体现个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教师来讲,微课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制作精美的微课件,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灵动、和谐、活泼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提升该课程教学的艺术性、文化性和灵活性,让学生高效掌握所学知识。对于中国计算机教育事业来讲,微课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时间的限制,扩展教学空间资源,同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改善课程教学方案,为学生汇总大量的主题知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个人信息素养,逐步实现中国计算机教学目标,促进计算机应用教育事业的发展[2]。

(二)优化师资结构

学校应重视改善计算机专业师资结构,提高本校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有效的在职培训活动来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新的教学大纲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认知计算机思维的内涵,不断提高个人C语言程序设计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创新,协同学生编制更完善的教学方案与校本,打造灵动的学习课堂。其次,教师应重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聆听学生的建议,运用网络平台增进自身与学生的交流,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为学生传送更多学习资源,和学生共建班级C语言程序设计平台,在该平台展示师生设计作品,促进知识共享。

(三)发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将项目案例贯穿到整个《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当中,起初,就要确保学生所编写的C语言程序具有实用价值,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学习热情的调动十分有利。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案例较为完整,且能够按照具体实践以应用为目标,在学习和研究程序设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完成实际应用程序的方法,将传统的学习模式彻底摈弃掉。每提出一个新概念与知识点,所具有的實用程序和输入、输出都是完整的且具有可行性。在完成实际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掌握其中的概念与知识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专业知识用途和具体应用方法步。在实践环节,重视做好相关实验安排工作,恪守验证性标准、巩固性标准和创新性标准实验等,其中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课堂任务,旨在让学生深刻体验和感悟专业知识运用方法和实验结果;巩固性实验则是指导学生能够独立的应用与巩固所学知识;创新性实验则是在课堂案例教学基础上重视学生灵活应用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应用。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不少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如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必然很难理解C语言理论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具化那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归纳凌乱的知识点,对C语言理论进行实例化处理。通过案例教学的开展,可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编程,可以意识到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再那么的深不可测,只要认真学习,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的完成程序的撰写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再加上案例任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可以从中享受学习的成就感,实现学习目的,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此外,可以结合使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法。教师首先要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学小组,由优等生担任组长,模仿现实项目开发小组负责人的工作流程,然后协同小组成员做好指定C语言程序设计模块作业。组长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发挥一定引导作用,且还需要与其他成员一起齐心协力的解决问题,锻炼其协作能力,帮助其他成员尽快融入项目开发当中。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便于更好的胜任今后的工作,或者让部分学生担任项目用户、部分担任项目开发人员,采用自己所设计的问卷,在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开发过程中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模仿,便于更好的交流、解决问题[3]。

(四)丰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活动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正确运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不断提升教学活力,改善教学方案,逐步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协同学生运用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实践项目实施驱动,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以及软件系统开发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C语言设计应用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适当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也可以设置技术论坛,以此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提供互动交流空间。据调查了解,当代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是上机操作,运用可视化开发工具通常无法同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学习水平。通过手写代码能够加强学生对代码写作的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教师应注意量化教学活动流程,首先,要立足于项目的简单知识点。其次,要循序渐进的增加相应知识点。最后,逐渐达到实际开发水平。按照这样的步骤,可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享受学习该课程的乐趣,在创作性学习活动中获取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运用代码还原法开展教学训练活动

C语言具有内容繁多、体系庞大等特征,一本《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就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却无法为学生提供完整的C语言程序设计技术。在上课时,教学内容应立足于教材,采取综合性提炼,精选C语言技术课程核心基础内容,同时,融合流行技术内容。如果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就能使学生掌握C语言高级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有效增强学生的学术水平。对于部分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在C语言操作训练时可以采用代码还原法,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简单代码、复杂代码。如针对简单代码,首先可以将代码去掉保留注释,然后指导学生按照注释将最初代码还原出来;对于复杂代码,可引导学生绘制相应的流程图,在完全掌握流程的基础上,再按照注释对代码进行还原[4]。

(六)采用集中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一般一周四节或六节,理论课两节或四节以后再安排实践教学,如此一来许多学生在刚学习了一点知识以后,一周以后就会忘记,下一周会复习上一周的内容,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考虑在五六周之内集中完成整门功课的教学,然后在下一阶段安排该门课程以后的学习。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设计C语言编程的过程中,理应按照相关流程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开发工作,将内容教学转化为思维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法规则、编码顺序和程序设计标准,避免出现编码遗漏和语法错误,执行开发和设计C语言程序,从而逐步形成严密的计算机思维[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活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应正视当前计算机教学问题,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庆华,江健生.新工科背景下“C 语言 程 序 设 计 ”课 程 教 学 改革 探 索[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4):103-105,120.

[2]王志丹.基于计算思维的 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3):120-121..

[3]王 芳 ,张睿 ,司 玉 杰.以 提升 程 序 分析 与 设 计能 力 为 导 向 的 C 语言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0(9):168-173.

[4]刘悦.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4):99-100+104.

[5]张瑾.基于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J].职业,2019(31):78-79.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应用型本科专业中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612

作者:孙涛

上一篇:小学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研究生就业规划现状调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