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理论论文

2022-04-27

前一段时间,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理论论文 篇1:

国有资本财政研究之高地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财政学界研究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的人多,但从财政角度研究的人少;关注如何建立公共财政的人多,但坚持国有资本财政的人少;有关公共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本运营的文献多,但上升到国家财政的角度,系统研究国有资本财政的文献少。因此,当作者偶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的邓子基教授和陈少晖博士后的新著《国有资本财政研究》一书时,不由得爱不释手。

邓教授的这本新著共有八章,以一种循序展开的分析框架论述了国有资本财政建立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支出、预算、管理等基础性问题,形成了一套有关国有资本财政的完整理论体系。并且,该书紧扣中国经济转轨实践,联系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现实要求,重申了“双重结构财政模式”在我国当前财政经济生活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丰富了“国家分配论”的理论内涵。

仔细研读,该书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与创新性探索,折射出作者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一体两翼”,明确厘清了国有资本财政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在邓教授的这本新著中,一个非常旗帜鲜明、非常突出的观点就是重申和坚持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应该构建“双重结构财政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内涵着一个“一体两翼” (或者说“一体五重”)的关系.即“一个主体(同家或政府)一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经济代表者)一两种权力(政权、财权)一两种职能(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一两种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本)收益)一两种分配关系(税收分配关系、利润分配关系)”。对这样一个观点,作者在本书中不仅仅是给出了原因分析,而且还就这一观点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拓展,从而使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了充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因而显得更加厚重而有力:除此之外,本书还首次对国有资本财政所研究的国有资本进行了严格、规范的分析,认为国有资本财政所要研究的国有资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国有资产,而非会计学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它并不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栏的简单加总,而是企业资产与负债的代数和(资产减去负债),也即指国家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这种所有者权益为国家提供了行使重大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及经营者选择权的基础,却不会影响企业依法人财产权而进行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作者的这一定义不仅为国有资本财政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石,也为国有资本财政的提出夯实了基础。

二、立足国情。层层深入,融合现代西方财政理论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的合理内核。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国有资本的特殊性着手分析,阐明了进行国有资本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使国有资本财政的提出水到渠成。

我们知道,邓教授是国有资本财政的主要倡导者与坚定支持者之一,在他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关国有资本财政建立方面的论文。而在他的这本新著中,则首次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集中、系统的论述。首先,作为财政模式或类型的现实选择,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决定的。要判断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财政到底属于何种模式或类型,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包含以及包含了多大程度的国有资本。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国有资产面广、量大,而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因而在市场盈利性的国有经济基础上,就必然相应产生“国有资本财政”。其次,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存在着诸多国有资本“越位”与公共财政“缺位”现象,而要改变这一财政“错位”格局,除了正确划定公共财政的活动边界外,更重要的还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财政职能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国有资本财政的投资和退出,正确引导社会资本在相关领域中的扩张和压缩,从而达到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才能将国有资本财政的增量更多地投入到市场失灵领域,从而使公共财政更加健全。

三、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讨国有资本财政预算与运营管理体制。作为财政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环节,预算与管理是这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邓教授在这本新著中以两章的内容专门阐述,从而使得作者的理论体系显得完善而具有说服力。

首先,作者从理论依据、现实状况着手分析,说明了编制国有资本预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当前主流财政学理论体系——“国家分配论”中内涵的“一体五重”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双重结构模式”;而对于财政管理部门来说,则形成国家财政部门和国家税务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一体两翼”格局(其中,财政是“母体”,税务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与母体不可分割的“两翼”)。并且,这种格局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身份与两种职能,则是编制国有资本预算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不仅如此,编制相对独立的国有资本预算将有利于从体制上确保政府双重经济职能的分离,从而强化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将有利于实现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其次,作者对具体编制预算的主体、目的、原则、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论述,认为编制预算的主体应该是居于固有资本经营体系中的两个主体——国资委及其授权的出资人代表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主体之间的管理权限,加强国有经济范围的宏观战略调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作者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法、措施,认为在坚持法理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的前提下,将中央政府统一所有权分解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级所有,确认各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地位,从而使其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同时,享有所有者权益,即“分级所有”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战略选择。在这一战略选择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三分开、四主体”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目标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在纵向上解决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管理国有资本的权责问题,在横向上解决了部门多头管理(五龙治水)、产权分割的问题,而且实现了“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种职能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实现了国有资本管理责、权、利的统一。

四、文章紧紧围绕国有资本财政这一主题,围绕“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这一实际,通过细致的结构安排和合理的方法应用,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一个独树一帜的鲜明观点,突显出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

第一,每一相关理论的提出,作者并没有拘于冗长的理论铺垫和边缘化的资料堆砌,而是用不大的篇幅网罗、梳理大量国有资本研究的前沿信息,进而简洁有力地勾画出自己的研究结论,使用的例证也都直接服务于宗旨。这种简洁明快的处理便于提高阅读兴趣,理解作者分析问题的思想精髓。第二,经济运行和财政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财政“错位”是我国公共品供给不足与经济波动的主要诱因之一,而如何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作者的充分重视。构建国有资本财政框架既是作者的研究起点和结论,也是该书的立论基础;这一服务于中国实际的分析框架,使文章的论证过程和政策建议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针对性。第三,细致的结构安排,使作者的研究思路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全书共八章,逻辑严谨的组成部分清楚而简单:前四章分析国有资本财政建立的理论,接下来的三章分析国有资本财政建立的实务,最后则提出作者有关财政模式选择的主张。这种颇具匠心的简约安排给读者以深刻印象。第四,对分析工具的应用准确而灵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使宏、微观经济进一步结合,增强了理论说服力。

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此书反映出了作者关于国有资本财政的研究心得、积淀和升华为系统的见解,是力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成果,值得称道。相信此书不失为当前财政理论工作者和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参考的一本好书,也相信广大读者可以从此书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获。

(郭宏宝,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郭宏宝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理论论文 篇2:

财政政策为何舍“中”取“稳”

前一段时间,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基本调控手段。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对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即财政政策的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对宏观调控的行政干预过多,产生了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较为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控制为中性。但从“积极干预”转为“影响中性”不能搞“急刹车”,否则无论是经济全局还是财政本身都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最终的目标,但受当前具体情况的约束而不能马上实现。

其次,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这是财政政策的“一般”。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是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的,是财政政策的“特殊”,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目前要执行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理论上完全意义的扩张、紧缩或中性,而是为了达到中性,采取相对紧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产生扩张效应的政策,出于一定的政治愿望,我国政府将其定位为“稳健”。因此,“稳健”和“中性”既是一致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达到中性财政政策之前、“渐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是财政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最后,“稳健”应强调“稳”中有“变”。稳健的要求与政策固定不是同一种含义,“稳健”并不是“不作为”,而应强调“稳”中有“变”。在这样的原则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几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政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总之,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政策中性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财政政策理论与我国当前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它促使财政更充分地履行职能。稳健的财政政策既要抑制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膨胀,又要防止政策突变带来的紧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以调整结构为主线,适当减少扩张,“渐进”地实现中性目标,促进经济工作的具体任务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摘自2004年12月8日《上海证券报》)

作者:阎 坤 于树一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理论论文 篇3:

我国公共支出绩效预算体系构建

公共财政理论的不懈发展,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科学的公共支出绩效预算考核体系,科学衡量和比较公共支出中政府的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提高政府使用资金的利用率,加强对政府支出行为的约束与激励,促进我国财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公共支出领域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有一些部门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然不够,其覆盖面仍不能适应财政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的宏、微观监管力度有待提高。加上监督方式比较单一且不符合规范,在监督内容上,相对于财政收入而言,财政支出的监督较少,造成了较多的铺张浪费及资产流失,这不仅增加了财政支出的负担,而且滋生腐败。其主要问题在于:

1.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由于我国对公共支出的绩效预算尚处在探索阶段,还未从立法角度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绩效评价体系,缺乏制度化。

2.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环境。对公共支出的审查内容只注重于合法性及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评价;审查的范围仅限于支出本身未扩展到同公共支出相联系的其他环节。

3.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我国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缺乏满足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的指标体系,且对评价的层次和重点辨别不清,在评价结果上也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二、科学设置公共支出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称为后评价,包括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一般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宏观评价3类支出的评价,由于预算支出成果的量化指标不易取得,单纯依靠数量指标不能反映支出绩效的真实情况,所以在定量分析应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一定的主观评价,因此,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既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又包括定性评价指标。对不同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结合CREAM标准可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定如下:

宏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基础,可设为资源配置贡献、经济增长贡献、经济结构调整贡献和社会稳定贡献四类指标如下表所示:

三、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措施

绩效评价的重点在于先评价支出的合法性,然后再转移到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通过绩效评价的结果了解到财政资金在效率领域和公平领域中的配置结构的合理性,了解到财政资金在高效领域及非高效领域的结构,因此,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还应在以下环节进行变革:

1.确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公共财政之出项目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是各级人代会、政府财政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评价对象是支出项目的效率。

2.做好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审计和财政监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职责和业务分工的划分等制度建设,从多方面强化和推进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3.逐步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收集网络及数据库。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共支出数据的采集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数据库体系。

4.硬化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研究、制定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对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定,对项目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负责人实施有效制约和监督。

参考文献:

[1]谭震.《强化绩效审计—优化公共支出》.团结.2004.5.26-27.

[2]罗伊.T.梅耶斯等《公共预算经典—面向绩效的新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8.504-521.

[3]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原理研究》.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6.3-4.

[4]高培勇.《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171-172.

[5]罗勇.《新分类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科学文摘.2004.7.39.

作者:岳洪彬

上一篇:大学期末考试作弊经济学论文下一篇:政治经济学市场问题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