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论文

2022-04-20

摘要: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辩证法一“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论创新驱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方法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论文 篇1:

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摘要]编辑担负着采集、加工、优化、积累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一份责任。当代编辑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创新型文化建设而努力,这是当代编辑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所在。

[关键词]编辑 文化使命 社会责任

编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崇高的文化职业。编辑工作担负着采集、加工、优化、积累和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使命,承担着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一份责任。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以卡尔·马克思、狄德罗、孔子、司马光、解缙、纪晓岚、梁启超、鲁迅、茅盾、邹韬奋、叶圣陶、巴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文化大师,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胡乔木等,都曾做过编辑工作。他们以编辑为职业,以书报刊为阵地,以文化为武器,以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宗旨,成功地创造思想,传承文化,改造社会,影响时代。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编辑和编辑工作对于推动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新时代的编辑,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中央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呼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身体力行地积累和传承民族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当代编辑必须十分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必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当代编辑要通过自身的编辑活动,运用文化行为,借助大众传媒,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先辈们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用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作代价而最终选择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取得共识,是思想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而促成全社会达到这一共识无疑是包括编辑工作者在内的一切思想文化工作者肩负的最重要的文化使命。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对于上述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上,我们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对此,广大编辑工作者应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自觉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文化安全。同时,我们还应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调整社会心理,重塑价值观念,阐明利益关系,树立社会公德。一方面从正面给以积极引导,让人们认识当代社会的特点,对社会变革有心理准备,对改革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对负面现象给以分析、批判,让人们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必须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令国人骄傲。事实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如果说,经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那么,文化复兴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无比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华文化始终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当代编辑理应担当起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家经济硬实力而努力;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同时,要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努力。编辑在文化建设中有着特殊责任和特殊使命。编辑人员因为是出版物内容的选择者和把关人,其责任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面对当前文化的多样选择、多种需求、甚至多方冲突的现实,作为文化选择和把关的编辑人员,在继续强调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要强调增强文化责任感,对每一个选题、每一种出版物,都要考虑其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要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传世之作,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捍卫和发展自己的特有文化。当然,仅有文化责任感还远远不够,努力提高出版物的文化含量,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当代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必须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而努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传播先进文化,教育和引导人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强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等问题,又要强调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问题,这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当代编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宣传科学理论、把握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增强综合国力的神圣使命,应该注意有效地利用出版物载体,切实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以优秀出版物教育广大社会成员,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和谐。此外,当代编辑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中还承担着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的特殊使命。一方面,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向人们阐明新时期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倡导树立一种高尚的社会公德,宣传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编辑自身要增强诚信意识和法纪意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四、必须为创新型文化建设而努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编辑工作者的天职所

在。中华民族是有着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两大出版技术的发明,突出反映了出版创新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特殊贡献。事实上,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编辑出版活动在记载和传播伟大思想家、科学家的各种创造成果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壮观的科技文化典籍。从社会科学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变革、经济发展、诸侯纷争、百家争鸣,造就了孔子、老子、孙子、管子等一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反映他们思想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管子》等重要著作,至今仍在产生巨大影响。从自然科学角度看,正是《黄帝内经》、《山海经》、《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这些重要典籍,见证和反映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巨大的科技文化成就。面对当今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交融碰撞这样一种大背景,如何加强创新型文化建设,怎样提高文化创新能力,这对当代编辑来说依然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部署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时,明确提出了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文化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编辑要充分认识编辑出版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大力反映科技等文化创新成果,积极传播科技等文化创新知识,努力营造科技等文化创新氛围。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空前的机遇,编辑人员在服务国家建设的同时,应自觉为创新型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此,要在以下四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是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就是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要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首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唯有如此,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需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珍惜和开发民族文化的深层智慧,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时,要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并作用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三是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体制和机制创新,当前,要特别关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对旧的行政格局、产业格局及其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对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重组;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四是创新技术。就是要遵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在全球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用先进和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同时还要加速发展以数字文化为代表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各类文化产业、各种新型媒体全面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云山.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柳斌杰. 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六大转变. 中国出版,2007(10).

[4]桂晓风. 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力量——在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编辑,2006(2).

[5]邬书林. 自觉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争取出版业有更大发展. 中国出版,2006(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黄先蓉)

作者:范昕悦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论文 篇2: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辩证法

摘要: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辩证法一“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论创新驱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方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首先,探析辩证法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其次,探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初级阶段“经济人”与“诚信人”抉择的道德观伦理;最后,得出结论,“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需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性指导。

关键词: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道德伦理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继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进行战略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我国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且坚持以实践为基础,运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原则,与当代我国实际、当代世界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制定适合我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战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建设。有效途径是通过我国社会经济自力更生的创新能力的实现、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我国社会经济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目标。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建立离不开我国高校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的革新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逐渐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为了适应中国目前的状况,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教育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成长为以创业教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培养阶段,强调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当创业教育进入革新阶段,原有的社会经济道德理论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提升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地配置教学资源,社会经济道德理论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基于2012年申请的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模块构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弥补当代大学生社会经济道德理论的缺失,探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并运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探析在大学生创业初期进行“经济人”、“诚信人”道德观伦理的抉择,培养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诚信经济人”——“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道德伦理,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处于理论创新驱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阶段,我国当代大学生目前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通过理论思维的塑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的理论创新驱动创业教育的路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构建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思维,通过学生理论天赋能力的塑造,提高学生分析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实事求是地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技能。其次,要通过教育内容的革新和课堂组织的创新,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突破传统创新唯物史观教育,解决创业教育的核心:为了谁、怎么做的问题,接着要通过融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j批判能力、超越自我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最后,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性要求——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摆正自己与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探索、反复研究、推理演绎,在创业教育道德观教育课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具体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抉择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课程内化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人性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珍惜选择机会、付诸行动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教育道德观相关课程建立学生的信仰观,从而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学生特征、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道德观。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塑造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精神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科学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且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没有社会责任感,只追求个体经济利益的科学进步是错误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设计前,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普遍联系实际,从社会成员的角度考虑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塑造学生维护社会、集体、个人利益的责任感,长远可持续地进行个体经济的创新,为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伦理道德观标准,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始终运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评判、分析、判断创业前景和创业规则,正确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创业精神培养的方法论,普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有指导作用。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客观的科学精神的指导思想,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创业学生可以从客观规律的研究中创新产品设计,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企业。第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塑造学生的判断能力、抉择能力、合理运用创业资源能力的方法论。

(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配置各种资源能力,并解决创业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企业创业本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首先,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实现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过程教育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质量。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解决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锤炼,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国情教育,在参与社会实践前,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论创新,批判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客观的辩证法,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引导、加强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方法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道德观伦理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创业初级阶段.如何进行“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抉择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是“无形的手”,只有在“经济人”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时,整个社会的福利才能增加。然而,自私自利的经济主体破坏社会经济的基本道德伦理,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崩溃,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原则的构建是必须的。首先,社会道德伦理的凝聚力、约束力离不开高校创业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比如,在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塑造中,发展战略、商业模式、融资策略、商业计划书等创业能力培养环节,就离不开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其次,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进行“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培育,需要“以诚信为本”,形成以单个经济实体的利益与外部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相结合和谐统一的产物,激发个体经济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再次,在“以诚信为本”的单个经济实体中,德法价值观孕育于单个实体的价值观中,塑造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商业道德及长期经济效益的商业规范。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只有形成统一合理的商业道德规范,各经济利益实体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总之,“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的延伸,它是运用效率、诚信兼顾公平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价值观建设的。本文透过我国国情分析“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本质。

(一)运用“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经济人”、“诚信人”的相关性

“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单个“经济人”、“诚信人”在从事个体经济期间,个体诚信行为对个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探析“经济人”、“诚信人”个体禀赋特征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个体诚信机会成本对个体机会成本的影响。探析思路如下:第一,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禀赋特征:家庭特征、教育文化特征、专业技术水平特征等,用字母C11,C12,……,C1n。表示。第二,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交圈层的相关性:个体诚信、朋友交际、爱好群际关系等,用字母C21,C22,……,C2n表示。第三,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机会成本、没有诚信的机会成本,用字母C31,C32,……,C3n表示。第四,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水平、收入水平等,用字母C41,C41,……,C4n表示。第五,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会地位、职业、职级等的相关性系数,用字母C51,C52,……,C5n表示。评价矩阵分别可应用于五个“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具体评价矩阵公式如下:

综上所述,运用评价矩阵探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量化探析市场“经济人”、“诚信人”从事个体经济活动与诚信度各因素的相关系数,有利于确定一个“经济人”、“诚信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机会成本,降低教育成本,进行创业学生的诚信建设,从而创造大学生创业个体更大的经济效益价值。

(二)“经济人”、“诚信人”的抉择

“经济人”、“诚信人”的博弈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包括个人经济利益与道德价值观的博弈、利益最大化与精神利益的博弈、个人理性利益与利他利益的博弈、交易成本与社会道德观的博弈。“经济人”、“诚信人”在大学生创业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道德观、认知、认同及检验的过程,预期经济利益与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之间存在博弈,因此,“经济人”、“诚信人”的创业道德观意识和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始于创业教育诚信道德观体系的建立,在创业教育课程中通过各种诚信事件,比如,诚信营销、诚信宣传、诚信策划系统等教育模块构建一个互动相互监督的逻辑检验诚信道德观体系,运用市场法律体系监督诚信道德观体系,杜绝欺骗行为。创业教育课程中的诚信道德观体系和市场法律体系的构建,形成创业学生与社会各行业合作方的诚信合作体系,通过反复检验、市场的反复博弈,形成能够均衡个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交易道德观,平衡市场诚信抉择体系的规范经济行为。综上所述,创业学生诚信行为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和客体之间反复博弈,通过诚信事件、诚信规范行为的付出,形成市场经济的均衡利益,提升个体“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收入和个体社会地位,形成不断转变的市场经济诚信规范行为的系统。

(三)“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

在市场环境中,等价交换、经济利他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调节下进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在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中维护“经济人”、“诚信人”正当经济利益的基本交易原则,假设创业“经济人”只以创业企业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不仅违反法律规范,而且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创业企业与其他企业、创业企业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引发的不道德经济行为必将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裁。只有“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才能通过我国国家诚信体系反复检验,创业行为的诚信度、创业者的信守承诺度、回报他人利益度都是货真价实、按时按点诚实交易的商品原则,也是按时还贷的诚信的交易原则。通过“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建立我国国家诚信体系,是通过道德伦理观的创新驱动创业企业长期与生产商、供应商及金融机构合作的理论创新,是“经济人”、“诚信人”的合理诉求,是实现真诚利他利己的追求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创业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必须培养出“经济人”与“诚信人”和谐统一的诚信理性经济人

我国创业教育初期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练习和输出毫无秩序,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契约性的制约,学生习以为常,教师与学生没有信任和合作,无秩序就无效率。我国创业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培养的“经济人”、“诚信人”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教育无序现象,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驱动制度革新的创业教育,有效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创业教育的隐性收益产生,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情景教育模式提升、巩固大学生的“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创业判断能力,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知识、创新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从主客观方面提升创业学生知识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一)传统教育观对现代创业教育革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无序的,教师付出(沉没成本),换来的是学生厌倦感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教学成果,并不能转化实践成果。第二,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自利”价值观的传授,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结合个体利益学习知识,自主抉择判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没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思维、社会道德观的培育,学生产出只能形成无序的恶性循环的学生个体利益。第三,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培养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能从“自利”角度出发,在理论与实践转化中缺失了诚信系统,合作可能性降低,社会诚信系统建立可能性较差。

(二)有效的现代创业教育观全面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

我国高校现代创业教育过程是一个隐性收益不断得到回报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将“经济人”、“诚信人”和谐统一,建立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道德观体系,并运用有效的惩罚制度规范“经济人”、“诚信人”经济行为。第二,通过创业教师师资水平、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创业实训过程、创业教育情景教学过程、创业教育考试制度的有效完善、全面提高创业教育的产出质量。第三,高投入的学费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利润,利润包括动手能力、知识应用、技能转化等,惩罚懒惰的、有欺骗行为的学生,在创业教育教学中,革新教学手段、相关法律版权保护等,保护学生的权利和创新思维实际成果,通过教学环境产生的学生知名度提升学生隐性利益的产出。第四,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认知行为降低学生的机会成本,规范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五,通过组织课堂的形式、道德观、相关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究能力和学生可预见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行为的预见性。促进学生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能力的提升,形成有序的社会福利环境,创造学生未来的合作条件。总之,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普遍联系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建立“经济人”和“诚信人”和谐统一的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方法、教师规范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在创业教育考试制度中,通过诚信考试制度,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诚信行为,根据方法和能力测试评价体系设计、管理学生的个人利益,规范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最终通过有效的产出体系建立可以预见、可以惩罚的结果制度,提高创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营造创业良好的社会公共福利氛围。

综上所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革新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建立“经济人”、“诚信人”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主体,以平等交易、利他主义原则,构建适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与诚信制度博弈最合理的诚信体系。通过诚信评价模型的分析,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为未来学生创业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创业合作环境,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福利环境,促进未来五年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革新建设。

作者:罗晨 魏巍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论文 篇3: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初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全方位的转型过程中。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在冲突中,发展、和谐、公正、效率和创新五种观念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主流。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探讨,既可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启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运行模式全方位的转型过程中。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重组,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就集中表现在各种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上。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转型一样,必然伴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和较量。转型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先进的、现代的价值观念必定要战胜和取代落后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确立自己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并以此主导价值观念为核心,构建起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巩固社会主义的改革成果。所以,探讨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时代课题。

价值一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解释学认为,价值就是文本(材料和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一词,往往既包括一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包括对人所具有的一种积极作用。从哲学层面讲,价值一般指客体对主体的某种有用性,即客体的属性、结构对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一种相互关联性。这样一来,价值就成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效用关系,即主体需要被客体属性所满足,而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在伦理学上,价值往往又被当作“善”的另一种表达,一种应然的状态。从以上学科对价值的理解,可以总结出价值的一般定义。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一种有用性,或者说,是物对人的意义。因此,价值是以人为本位的,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的对物的属性的一种认可、一种理解。这种认可和理解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改变的。原来无价值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可能变得有价值,反之亦然。由定义可看出,价值既具有属人的特性,又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本质、功能、创造、认识、评价和实现等有关价值的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价值观依赖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价值观必然是对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第二,这种反映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事实认识,而是社会科学,带有评价性的认识。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行动具有方向上的导引作用。第三,正因为价值观念具有方向上的导引作用,又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对同一价值客体,不同的价值主体,由于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所处利益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第四,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对社会存在而言,往往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并不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立刻自觉地改变,而是表现出趋势上的稳定性。第五,价值观念具有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进步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第六,在阶级社会中,价值观念还具有阶级性。一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往往是那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就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经过激烈的价值冲突而逐渐凸现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人们普遍接受和遵循。同时,也是我党近30年来,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来的执政治国的基本理念。

具體地讲,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

从哲学上说,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这一论断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开拓了国人的眼界,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举国上下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事业中,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随着发展的推进,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年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明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提出了五条发展的基本原则: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人手,提供制度保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生态保护逐渐向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用科学的政绩观考核干部,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是对我党以往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其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其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上可知,我党的发展理论有一个不断递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既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党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对国家、政党来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乃至个人来说,发展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强大,必然要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发展自我,用新的发展思路指导企业的发展。个人要想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也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生存的本领。这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在学习、工作和奉献中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发展的观念已经成了时代的主题,成了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完善的一个价值观念的核心。当然,这样的发展观必须是可持续的科学协调合理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和谐

和谐是社会存在之间的融洽、协调的状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的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毕达戈拉学派提出的。在价值观上,他们认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的”。中国古代也曾提出有关社会和谐的理论。比如,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命题;孔子说过“和为贵”;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態;《礼记·礼运》中描绘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也有社会和谐的思想。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了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和谐思想曾给予高度肯定。

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种种设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新发展,也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是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一文中,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他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说,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构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见,和谐社会的特征,既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善于正确处理矛盾,通过“民主法治”,以达到“公平正义”;通过“诚信友爱”,以达到“安定有序”。可见,这种和谐是动态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强调的是和谐因素的不断增多,是各项工作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经济发展中必然提出来的问题。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妥善解决,才有可能实现永续发展和代际间的公平,也才有可能实现发展的真正目的。

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身心和谐也是和谐的重要维度。当今心理学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人们对自己身心和谐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了。心理疾病的增多也凸现了这一和谐维度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另外,对于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来说,构建和谐家庭,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有利于许多家庭问题的有效解决。从人们对和谐问题极高的关心程度,可以看出,和谐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必然追求,和谐成了主流价值观念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谐观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人们的自觉选择,成为人们行动上的价值指南。

(三)公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公正意识日益增强。人人平等的观念成了人们的又一个价值追求。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把正义看作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也即公正问题,与公平、平等在哲学上处于同一个层面,其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公正观念的本质是对一定的人际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作为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评价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起初,公正只是政治学上的一个概念,公正也只是政治生活中予以关注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的运用范围有所扩大。今天,已用于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职业地位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机会均等和规则正义。既包括交换公正和分配公正的实质性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规则公正的形式性公正。

公正观念之所以突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加剧现象的出现。其表现在四个方面:地区经济尤其是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拉大;部门之间差距悬殊;贫困群体与富裕群体阶层分化趋势加强。由这一问题必然引出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稳定、治安和教育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与否,已经成了发展能否得以顺利继续进行的瓶颈。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政治问题,涉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此,公正就必然成为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首先,建立市场竞争中的公平秩序,包括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

平。机会公平,就是进入市场的主体享有平等的参与和获得收益的机会。规则公平,就是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反对规则之上任何特权的介入,在规则面前一视同仁。为此,须建立公正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平竞争提供制度保障。结果公平,就是通过税收等手段限制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科学的范围以内。其次,国家的政策应关注和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所得,将西部大开发战略真正落到实处,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解决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公正的另一层含义是加快民主化的进程。通过制度实现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坚决打击腐败行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建设,推广并实行公务员制度,真正实现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杜绝用人上的钱权交易等不正之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落到实处,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而不是仅留于形式。

因此,公正的实现,包括经济分配上的公平、市场规则的公正有序和政治体制建设中的民主。这一切都依赖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公正是发展中的公正,没有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公正只会导向共同贫穷和绝对平均主义,公正也就失去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没有改革这一根本的动力,公正无法从法律、制度、规范上得以实现,也就失去了组织保障。一句话,公正、发展与改革并行不悖,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必须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四)效率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必然要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被充分释放了出来。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能快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因此,市场经济的一个迫切要求就是提高效率。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力,也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和完善的推进剂。效率观念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当今人们生活、工作和奋斗中的价值观诉求。

从经济学上讲,效率指的是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和单位时间内投入和产出的比率两方面的内容。从个人的活动层面讲,效率指的是个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与所付出的二者之间的比率。因此,效率就成了人们从事生产生活效益高低的一个衡量指标,也是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示器。“人的活动效率从其意义上说是一种价值关系。”树立高效率的价值观成了当代人的必然追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突出效率在资源配置和社会财富增加上的优先性。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邓小平曾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过解释。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也就体现在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更大提高上。没有生产的高效率,也就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无从建设,最终无法巩固已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坚持效率优先的发展原则,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了经济基础的支撑,社会和谐就有了物质保障,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才能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才能得以实现。最后,提高效率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前提和保证。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一致的,效率可以促进公平的实现。社会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有一部分属于合理的。由于劳动者个人禀赋和能力的差异,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必然形成收入的差距。当然,即使是合理的,如果差距太大,也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不合理的差距。对于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则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消除这种差距。这既是实现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需要。随着效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最终必将为公平的实现提供前提和保障。没有效率,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当然,公平反过来也促进效率的提高。没有公平,社会问题就会激化,效率的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对于个人来说,同样要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必然要求高效率,这既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标志,又是一种矢志追求的目标。在优胜劣汰、生存竞争的法则下,低效或无效的生活、工作方式必然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效率观念应该成为现代人所秉持的一种价值观念。

(五)创新

创新一词最早用于科技领域,指科技的革新。近年来,党中央不断提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的口号,对创新的内涵和外延作了引申理解。当然,这也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新也就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念之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对创新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曾作了这样的概括,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不仅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一个企业、一个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状态。没有创新,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各项事业也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创新和实践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践发展了,理论也必然要向前发展,思想要从原来的框框中跳出来,走出原有观念的束缚,再用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和新的途径。新的思想就是理论的创新,而新方法、新措施和新途径就是实践的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又要受理论创新的指导。

创新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有人形容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现代人要想在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中立住脚跟,就必须加强学习。阿尔父·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一书中,对社会力量的变化作了这样的说明:农业社会中是暴力掌握着社会的力量,工业社会中金钱掌握着社会的力量,在将来的信息社会中是知识掌握社会的力量。众所周知,信息社会中的知识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不断更新性。因此,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创新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有了创新,才能跟上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才能不斷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中华民族要实现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创新精神一刻也不能缺少。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我们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神州五号、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创新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所具有的巨大价值和促进作用。

要想使创新精神得以保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必须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大力发展,教育的发达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兴盛不衰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教育创新也就具有不同寻常的

意义。近年来,在理论中不断探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素质教育,应该说,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大的突破。而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就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我们的下一代缺少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不足,这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任何一个有良知和具有長远眼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民族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使命为己任,投身于教育改革中,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这些主流价值观念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六,但是,人均水平却还是很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尚有2900万。东西部发展差距、城乡差距都比较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上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当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加强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等的关系,以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大局规划,以防止经济发展中出现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避免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曾有过的负面影响。

第二,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坚持改革促效率、改革促发展的思想。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了艰难的攻坚阶段,此时,绝不能因犹豫不决而坐失良机。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改革的信念,用改革带动发展,在改革中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唯有此,才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路,也才能开拓工作的新局面,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有人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最伟大的实践。”可谓一语中的。

第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哲学的高度讲,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具有同元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相互关联,人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也是相互关联的。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并不奇怪,关键是进行正确的对待和及时妥善的处理,有效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可以认识自然和自然规律,但也不能掠夺式的向自然过度索取,否则,自然也会报复人类。既要实现永续发展,又要处理好代际平衡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第四,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着力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伦理道德价值的建设问题,正确美好的道德观可以统领和促进价值体系的构建。改革和发展绝不只是片面地实现经济的增长、结构的调整、制度的健全和法制的完备,而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道德境界,尤其显得必要。要防止经济增长但道德滑坡的现象,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就要落空,许多社会矛盾也无法得到解决,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就失去了道德支撑和精神保证。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梅良勇 丁正亚

上一篇: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论文下一篇:农村市场品牌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