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经济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速公路作为社会交通公共产品设施,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公路事业的跨越进步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经济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谐经济社会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基层供电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做法

摘要: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管理是供电企业“人才兴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尽快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密切相连。从劳动合同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前提,社会保险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员工档案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实施综合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环节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供电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员工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孙晓杰(1972-),女,辽宁普兰店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普兰店市供电公司办公室,经济师;高云(1979-),女,辽宁普兰店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普兰店市供电公司办公室,经济师。(辽宁 普兰店 116200)

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劳动关系管理、教育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其中,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为建立和维系劳资双方的良好关系,充分体现体面劳动的人性化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赢所做的各种努力和活动。事实证明,和谐的劳动关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不当的劳动管理将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不稳定,同时也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近年来,绝大多数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处于比较正常的状态,有的企业还获得上级部门颁发的“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荣誉称号,但是并不是说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就是无可挑剔了,纵观一些不稳定事件,其中相当比例是由不当的劳动关系而引发的。因此,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管理,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尊重和保证人权的重要内容;对于基层供电企业和员工本身而言,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是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是维护双方正当权益的需要。总之,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管理是供电企业“人才兴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尽快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密切相连。笔者根据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实践,并不一定完全结合本单位实际,就基层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课题作以阐述。

一、劳动合同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前提

劳动合同制是企业全体职工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责、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劳动关系,依据合同进行法制管理的新型用工形式。继1994年7月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应该说,在我国劳动关系领域里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健全的,不仅如此,国家电网公司、省市电力公司以及当地政府对企业劳动关系也做出了各种具体规定,其中劳动合同管理业已成为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强制性规定。

劳动者最根本的权益就是劳动权益,没有劳动就业权,其他的一切权利都是“零”。劳动合同为员工的劳动就业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有力地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前提。企业必须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规范劳动行为,保障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结合企业实际,对新招收录用、调入人员、国家统一分配人员都应该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即由企业与员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及“岗位合同”。凡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就应该视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均由企业统一管理。企业应由人力资源管理归口部门建立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档案和各种台账,及时准确地记录劳动合同执行情况。劳动合同到期,应及时终止执行,如生产、各种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应及时续签劳动合同,并办理劳动合同签证。

劳动合同签订率是考察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长期员工;一类是农村配电营业工(以下简称“农电工”)。长期员工要依法签订集体合同,由代表员工利益的所属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要依法与农电工签订个人劳动用工合同。员工人数台账齐全,各类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统计报表真实,原始合同资料齐全。

当前,尽管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一般都能达到百分百,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基层供电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在签订合同上而是在解除劳动合同上。近年来,供电企业经历了诸如“三集五大”等体制改革,员工的劳动岗位发生了种种变化,但不论变化多剧烈也决不允许侵害员工的劳动就业权,而必须根据每位员工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适当的工作,使留者安心,走者满意,或者说,任何改革的目标都不是对准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夺取劳动者的就业权,“打破铁饭碗”的确切含义不是使员工失去饭碗,而是打破僵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给人力资源的流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以往有的企业“实行竞争上岗”,却以“末位淘汰”的名义使员工变相地失去了工作岗位,这就是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伤害了劳动关系,因此必须吸取这一严重教训。县区级(包括县级市)的基层供电企业不仅要建立用人机制,还要建立留人机制,留住优秀员工和核心人才。无论是员工辞职还是企业辞退,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即由人力资源部门初步审核后提交企业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程序,有效地保护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

二、社会保险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法定社会保险办理率是考察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是因为社会保险管理是构成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增进国民福利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充分认识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是国家赋予每个员工的一项最基本劳动福利权利,是对每个员工遇到社会风险时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物质帮助,是国家进行再分配的一项公共政策。

为了确保员工利益,保障企业利益,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要求员工个人、企业按照各自不同的比例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由政府统一管理。这些法律、法规不仅规定了各类员工不同保险费的具体计算、缴纳办法,而且规定了这些保险费的具体管理办法。

在劳动合同期内,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和员工需按照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金的“五险三金”。要按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规定,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为农电工办理社会保险,一般不应少于“工伤、养老、医疗”三种保险,并为农电工提供必要的劳保用品。因农电维管费不足而影响农电工劳动待遇的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补贴,各省公司要通过农电维管费平衡机制来调剂解决。通常而言,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电工方面,个别企业农电工的社会保险办理率仍未达到百分百,甚至险种少于以上提及的三种,或许可以从多方面的客观因素找到借口,但是没有把社会保险当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却是根本的主观因素,这是决不容允许的。

三、员工档案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

员工档案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集中保存起来的关于员工个人经历、德才情况、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员工档案记录的信息包括员工基本信息、个人信息、工作经验、教育背景、家庭成员、个人特长、培训经历、晋级、所受奖励与处分等。

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制订科学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档案管理和档案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员工个人档案,及时收集归档员工信息资料,完整保存员工成长、发展痕迹,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薪酬变动、退出提供真实、准确、原始的依据。同时,要加强员工档案管理,严格员工档案复印、查借阅手续,结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保护员工档案的安全,不得私自销毁档案的内容。

员工档案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大量事实证明,员工档案对于明确劳动关系,厘清劳动争议,维护企业与员工的权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往往一些劳动争执案件,由员工档案中的原始材料一锤定音。应该说,人力资源管理优良的企业必然是劳动关系管理优良的企业,而劳动关系管理优良的企业也必然是员工档案管理优良的企业。从反面来看,一些劳动关系的纠纷、争执乃至对簿公堂往往起因于员工档案管理的混乱与缺失,给本该和谐的劳动关系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实施综合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环节

以上三点,是指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所应该履行的职责,但是劳动关系管理绝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实际上,劳动关系管理如同企业管理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事情。

如厂务公开表达了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对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工会组织应该坚持职代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协同企业行政部门做到厂务公开顺畅规范,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明确具体,让广大员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特别是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能够得到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只有坚持广大员工的话语权,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平等协商来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办法,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另外,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同样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明显效益,从而使员工享受到企业中的这项最大福利,为和谐劳动关系推波助澜。

当然,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困难员工的帮扶机制以及落实向一线员工倾斜的优惠政策,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依法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权益等,都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息息相关。县区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勇于担当职责,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坚定不移地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突出位置,让员工享受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孙晓杰?高云

和谐经济社会管理论文 篇2:

浅论如何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

【摘要】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交通公共产品设施,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公路事业的跨越进步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因此,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深入推进高速公路行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关键词】和谐; 公路; 环境高速公路作为社会交通公共产品设施,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公路事业的跨越进步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因此,要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深入推进高速公路行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和谐高速管理环境作一些粗浅地探讨,供大家参考:

1和谐高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所谓和谐高速,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高速,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的高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高速服务感到满意的高速。和谐高速对行业内部层面来讲,就是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的高速;就行业外部与其他行业、社会公众层面来讲,就是“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高速;就高速公路与自然、环境层面来讲,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高速。

具体地讲,“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要求我们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所有高速公路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高速公路有序畅通。

“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使各个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

2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的策略

2.1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 构建和谐高速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要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形成有效的構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在内部管理上,对领导层可以建立领导干部约法三章,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廉洁勤政等规章制度;对员工可以推广本行业的管理理念、行为理念、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规范职工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企业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创新动力、创造活力,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管理环境。在外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通行费征收监管,保证通行费征收“应征不漏,应免不征”,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2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构建和谐高速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要充分重视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抓党建促和谐,全面履行领导、监督、维护、参与、建设、 教育 的六项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和职代会等群团组织的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不断充实和丰富 内容 ,逐步建立形成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主人翁的地位。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敦促每个员工为建立起一个融洽、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形成一个“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

2.3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 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与否,是高速公路作为社会公共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判断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查社会和谐的重要指针。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对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切实维护员工的健康权益;对外就是要切实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畅通,提高对恶劣天气等特殊条件下突发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的速度,增强路网车情的预见能力和调度能力,清除道路病害,提高管养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道路出行环境。此外,还要加大高速公路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造平安文明高速。

2.4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 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高速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显其绩”的人才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打造“ 学习 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把培养干部职工坚定的政治信念、高超的业务水平、健全的人格品质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条件。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机制,实现队伍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提高班子的领导 艺术 和领导水平,以公为本、公正处事、公平待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 影响 人。加强高速公路班组管理,改革用人机制,推行“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使得一线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员工脱颖而出,提高和影响一线员工的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李晓燕

和谐经济社会管理论文 篇3:

正视北京人口现状促进人口有序管理

把握北京人口深层变动促进和谐有序管理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联合阶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把握人口的变化特点与经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制订城市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最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北京市解开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特征。本刊编辑部特约三位专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趋势,以及世界著名城市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人口增长的分布特点,经济结构转变与用地三者的相互联系等,从而正视北京人口形式走向,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讨北京人口现状,寻求城市管理新突破,将是下一步北京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必然之路,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人文北京”内涵的全面体现。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北京人口管理确实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在准确把握北京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管理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序管理落在实处,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北京人口的基本特征

最近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虽然从总体看,北京的人口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程度上的变化却非常明显。

1.人口增速过快,规模大大超出规划目标

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604.3万人,增幅41.9%,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8%,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量26.6万人、年平均增长2.2%的速度,提前10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2.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每10人中有3名大学生

一是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年提高到11.5年;二是每10万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已经达到31499人,比2000年的16839人增幅87.1%,比上海同类指标高出9500多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人口红利期”延续

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0.9万人,占8.7%,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微增0.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621.6万人,占总人口的82.7%,高出2000年同类指标4.7个百分点,换言之,在北京近10年增加的604.3万人中,89.6%的人口是劳动年龄人口,“纺锤形”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它表明北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仍然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

4.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加快,呈现一些新特点

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达到704.5万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447.7万人,增幅1.7倍,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35.9%,即每3个常住人口中已有1个是外省市来京人员。由于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4.1%,因此,常住外来人口的激增是北京10年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外来人口有几个明显变化:

一是性别结构趋于合理。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8.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0.8相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二是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年龄中位数是反映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的指标,意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9.6岁,分别比2005年1%人口抽样和2000年“五普”时提高0.9岁和2.2岁。

三是环城带人口增速加快。虽然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朝阳区和海淀区仍然是外来人口的高度聚居之地,其人口总和占到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39.3%,但是与其交界的昌平区已经跃居常住外来人口的第三大区,人数达到84.7万人,而且从增速看,位于环城带的通州区、昌平区和大兴区三个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6%、18.3%和18.2%,远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

四是务工经商比例大幅提高。2010年在北京的704.5万常住外来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口比例已由2000年的68.3%上升到73.9%,增幅5.6%,净增人口约345万人,是2000年的近2倍。

五是移民特征日趋突出。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普遍趋长,其中1/4的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在6年以上;另一方面随迁家属或是投亲靠友比重明显增加,已占常住外来人口的1/8。

5.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严重,分离时间长达5.5年

人户分离是近十年来北京户籍人口变化的突出特点,分离的原因主要是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十年间,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1]不仅大量增加,而且分离时间普遍较长。2010年在北京1256.7万常住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多达345.4万,比2000年净增127.9万人,在常住户籍人口中的比重也由19.8%升至27.5%。平均人户分离时间长达5.5年,其中37.1%的人口人户分离时间在六年以上。

6.人口外扩趋势显现,但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近年来北京人口的区域分布已经呈现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生态涵养发展区限制增量的“三降一升”态势。一方面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比重下降,分别由2000年的15.6%和10.1%下降至11%和9.5%;另一方面,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平分人口增量,且后者比重明显提高。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两个功能区新增人口占10年全市人口增量的92.1%,分别达到271.6万人和262万人,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在全市的比重由49.5%降至48.7%,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比重由24.8%升至30.8%,升幅6%。尽管如此,北京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是区域间人口密度差异明显。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407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3.1倍,发展新区的24.4倍;二是区域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城中村”人口密度远高于周边的城市社区。

二、正确研判人口形势,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虽然已经公布的“六普”数据提供给我们的人口情况还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但是从人口管理的角度分析,已经有许多信息值得研究。

(一)人口形势总体向好,客观评判现实问题

1.判断北京人口形势总体向好的三个标志

首先是流动人口结构的优化。作为一个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移民城市,北京人口结构的改善虽然从总体上看是性别比趋于合理,老龄化进程减缓、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但是如果我们把占常住人口1/3的外来人口因素考虑进去,不难分析出在常住户籍人口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北京人口结构改善的背后是外来人口总体结构的优化,包括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即外来人口的大幅增长是有人口结构优化做支撑的。

其次是人口区域分布的改善。2010年人口区域分布虽然还不甚理想,但是“三降一升”的分布态势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正在向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三是继续保持劳动年龄的优势。在全国许多城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数百万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动者,不仅帮助北京化解着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风险,而且源源不断地贡献着经济财富,使北京这个十多年前就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持续地分享着“人口红利”。

上述三个指标都是决定北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的重要的积极因素。

2.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客观性、艰巨性、可能性与协调性

当然,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北京城市人口的总规模,因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十分纠结的事。一方面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失调,可能诱发“城市病”等社会风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北京1961.2万人的城市规模呢?首先应该承认现实的客观性。工业化时期的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人口向大都市圈聚集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数百万人怀揣梦想奔向具有首都优势和区域经济高地叠加的北京工作、生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其次是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艰巨性。人口规模调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常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对应,因此,不要期冀通过政策调整就可以一蹴而就。第三是认同调控人口规模存在的可能性。一方面北京产业升级换代,使人口规模调控还有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对域外人口的拉力会逐渐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调控上的公权力和公信力,使政府在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调控上具有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独特优势。第四是重视人口规模调控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性。切忌以牺牲流动人口权益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代价,注意在调控人口规模的同时,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3.传统的户籍管理模式亟待改进

以户籍属性、属地作为社会管理对象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其特征是“城乡分治[2]”与“人口分管”[3]。本来“城乡分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所对应的是以户籍为单位,城乡人口居住地界限分明,城镇居民居住地相对固定、人户统一,农村人口严格限制进城的传统社会形态,后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大量流动人口进城的管理需要,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组织都设立了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又形成了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分管的社会管理模式。“城乡分治”与“人口分管”两种社会管理模式叠加产生的最大问题,不仅是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因资源配置不足难以到位,而且因为目前政府提供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管理,包括劳动就业、低保申领、优抚照顾、医疗卫生、党员和转退人员的管理都是以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因此,大量“人户分离”人口的存在,也使户籍人口的权利保障难以落在实处。客观地说,传统户籍管理模式产生的诸多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只是北京更为突出,因为它涉及到占北京常住人口半数以上人口的公共利益,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人口管理创新时机已到

1.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明确提出了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以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等,这些都为北京人口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2.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有明确目标和任务

2011年6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明确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十项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三是着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四是着力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五是着力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六是着力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七是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八是着力创建社会文明环境;九是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十是着力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它标志着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3.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

与“十一五”规划重在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的指标主要围绕人口自身发展不同,在2011年1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北京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即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并将其细化为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改进人口服务管理和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三个部分,这种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人口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北京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基础。

三、对人口有序管理的几点认识

1.“人口有序管理”的新内涵

“人口有序管理”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我们看到的解读多是从流动人口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过经济、社会、法律等手段,控制人口的无序流动,使社会处于组织程度较高、秩序井然的状态。而我们所说的“人口有序管理”则是站在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口管理向着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口有序管理”的内涵已经超出了狭隘的流动人口管理范畴,是从人口全员化管理的角度,与社会管理创新相契合的全新概念。

2.正确把握人口规模调控与人口有序管理的关系

人口规模调控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前提条件。因为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涵盖人口“规模、结构、和谐、分布、服务、管理”多目标的集合,规模适度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倘若把它作为有序管理的前提,则意味着没有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就无需提出人口有序管理,显然这与现实情况不符。说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或是北京明确提出要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的局面,不仅是因为北京现有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调控,也因为北京已经出现了人口无序盲目聚集膨胀的势头。当然这种无序盲目不是指流动人口进京目的盲目,而是指部分产业发展失控导致对人口的无序吸纳。因此,从“人口规模调控”入手,通过对“六普”数据的定量分析,从管理的角度找出人口的社会结构与空间布局、就业构成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的提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管理措施,力争通过管理来促进产业和人口规模的匹配,进而实现人口规模适度的目标,无疑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好处:一是厘清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因放大人口规模调控在有序管理中的作用而使有序管理落入单一调控人口规模的误区;二是有助于在人口有序管理框架下实现调控人口规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保障的有机结合,避免将人口规模调控与改善流动人口服务对立起来。三是有利于与社会管理创新对接。人口有序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制度保证。

3.“人口有序管理”重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

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控制人口规模,又要分享“人口红利”;既要保持城市“活力”,又要防止出现“大城市病”;既要强化管理,又要做好服务等等。妥善处理这些复杂关系需要从北京的现实出发,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上下功夫。

统筹兼顾需要把握好三层关系:一是平衡人口规模调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北京现有人口规模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是如果把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首要因素,而不能兼顾老龄化社会对财富积累的需求,那么,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防止顾此失彼。应当以“人口均衡”发展作为“人口有序管理”的基础,即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二是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没有规划做引导、建设做支撑,人口有序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规划做引导不仅要将与人口规模调控相关的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等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规划中直接体现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扩散、住宅用地控制、就业政策引导、社会保障监督等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路,同时要考虑人口变动趋势,统筹规划配置公共服务实施,特别是重点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倾斜,在满足实有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同时,避免“大城市病”的出现。建设做支撑就是要将规划落地实施,特别是加快对人口密集且公共服务实施严重不足地区的建设,为人口有序管理打好基础。三是正确把握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北京持有“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多,人口规模越控不住”看法的人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政策选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作为一对矛盾,体现在管理者和被服务者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即管理者强调控制规模,被服务者强调权益对等,但是人口管理与服务在目标上又具有同一性,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服务者都希望北京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这是与人口有序管理目标一致的本质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人口规模的扩张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因为收入预期是决定人口聚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调控人口规模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移民的社会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控人口规模与提供公共服务是人口有序管理的两个方面,不应成为相互制约的因素。

同步推进是指人口有序管理作为综合创新与系统创新,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例如将人口有序管理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框架之中,以构建居住地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人口有序管理机制;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在人口有序管理中的作用,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化研究。

注:

[1]人户分离人口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户口登记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的人口。

[2]城乡分治是指城乡社会彼此独立、相对封闭的社会管理模式,即街乡行政组织和居村自治组织以户籍属性为界,分别管理和服务于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

[3]人口分管特指在居住地层面,以户籍属地划线,非户籍的流动人口,无论他是居民还是农民身份,只要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工作、生活,都由专门设置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提供管理与服务。

(责任编辑:黄荔)

作者:冯晓英

上一篇:语文教学误区解决论文下一篇:企业人才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