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从研究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剖析創新教育的构成要素与实施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教育理念、考评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育理念、培养体系、考评机制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分析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 篇1:

高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互有关联但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关系。本文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论述了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结合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高校教育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几部分,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体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2.基础性。素质教育提供的是基础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拥有一般技能而不是掌握某一专项技能。

3.发展性。发展性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教育以及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心智启迪和潜力的培养上来。

4.全面性。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5.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中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求异、探险和奉献这三种精神;而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智慧特征,代表着主体创新的活动水平与技巧,它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两大方面。

1.内容。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指要培养人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会有强烈的创新动机,会制定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求异、创造性想象、知识结构独特、观察敏锐及灵感活跃。创新性思维可以让学生高度掌握有关知识并能广泛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有助于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这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3)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加工信息的能力,一般工作加工能力、操作能力或者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创新激情等因素。

2.特征。创新教育有以下几个特征:(1)全体性。创新教育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激发创造潜能,取得创新成果,成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不是只面对少数精英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2)差异性。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及其发展是不一样的,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的。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发展绝不能一概而论,用同一个模式来培养,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创新性。创新性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比较起创新能力来,创新意识则是更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4)综合性。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是一个人健全的人格,观察、推理、想象与操作等各种能力以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高度综合。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必须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各门学科的有机结合,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比较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异同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共性在于:一是都具有全体性,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都具有主体性,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三是都具有全面性,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四是都具有实践性,都注重教育教學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差异性在于:一是内涵不同。素质教育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则是学校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科学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二是层次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而创新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二者虽然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创新能力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它是素质发展的高级阶段。三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等,其核心是做,是学会;创新教育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新,是创造。此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二)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1.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重视知识的质,进而把高质量的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上,重视做人的道理,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创新教育则强调在素质形成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创新的激发、鼓励和弘扬。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创新性素质是最高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内涵特征的逻辑提升和延伸。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格形成的全部内容全面、和谐发展。创新教育则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环境的刻意形成。从这一点看,它比素质教育要微观些,是其组成部分。

通过对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这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我们进行创新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相反的,还需要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

三、高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一)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素质教育的问题。(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存在问题。人们的思想观念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学生、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一些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还存在着许多陈旧落后的思想,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还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有很多人看重名次、看重权威等,在思想教育、班级管理方面,则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以教育那些拖后腿的学生,以免他们影响升学率,这就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被动地位。在教育价值观上,很多教师把培养出成功的学生作为自己教学成功的标准;在教育质量观上,把分数、升学率看做是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学生观上,把成绩好、听话、乖巧的学生当做是好学生,这些都阻碍了教育的发展。(2)素质教育太过形式主义。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着种种误区,许多人认为上音乐课、体育课、辅导班,学生的作业变少就减少了压力,就实施了素质教育,但这些都是错误的思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和主导思想。(3)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关于教育评价问題现在存在两个错误的极端: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搞素质教育就不用考试,不用评估评价;而另一些人则仍然把分数、名次以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实,这两种评价观点都存在片面性。

2.创新教育的问题。相对于创新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依然有传统灌输式的知识填充和技能讲解,这些弊端深深影响着教育的顺利进行。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才会逐渐发现自己薄弱的创造能力以及较低的创新素质,这些都导致了他们在求职道路上遇到困难,同时这也暴露出我国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某些高校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与素质教育不同的是,许多教师仍旧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和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弊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我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用同一种计划或模式来要求学生,使得学生没有了个人特长,不能很好地展示他们的优越性,也阻碍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搞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德育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才会对学生有好的教育及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是实施良好教育的基础。二是要把德育教育和日常教学相结合。三是德育教育要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和接受。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改革与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从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模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答疑作用,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脉络,逐渐形成适合学校教育的高效运行机制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搞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就是指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职责和义务。另外,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技能以及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邓建民.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史艳红.“扎根”与“长翼”——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

[3]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01).

[4]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2009-11-05.

作者:孙韵婷 邱正祥

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 篇2:

高校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探讨

摘 要:从研究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剖析創新教育的构成要素与实施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教育理念、考评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育理念、培养体系、考评机制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分析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改革 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轰轰烈烈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经济形势要求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使得高校教育组织模式和过程也随之发生改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其根本又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发展,使其具备即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人才是指有区别于常规人才的一种人才类型,通常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其核心特征是创造性思维,其评判标准是创新实践能力与能否取得创新成果。具体来说,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1)创新人才首先应是一个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自由发展的个性;(2)创新人才应该在某一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在该领域的应用中具备一定程度的特殊技能,而且德才兼备;(3)创新人才在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具有相当的创新悟性,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学习、重组、应用、提升乃至创新;(4)创新人才在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具有很强的进取欲,能应对挑战,知难而上;(5)创新人才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能扼制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浮躁心态。

归纳上述创新人才的特征,在这里我们认为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和创新人格五个方面。

通常我们认为:“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的志向、培养创新的精神、增长创新的才干、训练创新性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开展创新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称为创新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创新教育环境,主要指创新的氛围、创新的认同、创新的鼓励、创新的条件,在高校中尤指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校园环境,包括硬件支持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2)创新教育师资,一个合格的创新教育者能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对受教育者进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训练,通过他的引导受教育者能有效地形成创新意识,养成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3)受教育者,作为创新教育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形成是衡量创新教育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施体制,它包括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考评制度、创新教育师资的培育等,实施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创新教育得以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

从创新人才创新素质的养成来看,创新教育的实施内容包括:(1)创新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不满足现状或现成的答案,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新的问题,这是创新素质的灵魂,是创新素质的理性引导方面;(2)创新能力教育,即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的教育培养,它是创新素质的基础支撑方面。创新能力包括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包括在大量信息中选择、辨别知识的能力,具有关于创造的知识、技能;(3)创新人格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或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2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当前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从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实施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教育理念偏离创新教育

我国的人才培养从小学开始就在升学的压力下注重“应试教育”,乃至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教育屈服于“就业”而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复习备战考取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或开展各种就业技能培训、从业资质考证。使得部分高校教育忽视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先天”不足。

2.2 课程设置制约创新教育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按学科划分专业,按专业设计课程,一切都紧紧围绕专业这一轴心转,导致学生专业面过窄,教材的选用、课程的选择、教学大纲基本呈一体化。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及教学课表刚性强、弹性弱,不能从培养学生专业创新素质的高度进行科学设置,如当前我国高校大都实行的选课制、选教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和权重,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选修课的门类、课程类型、各学期修学分数存在一定的限制,且多数仍受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制约,学生选课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得选课制、选教制等制度大多流于形式。

此外,在课程内容上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让学生发挥个性化的内容较少,使得学生对课堂以外的知识,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学,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不利其创新基础的积累和形成。

2.3 教学模式滞后创新教育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缺乏浓厚的创新意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中,养成了学生以获得学分为目标的机械性、服从性学习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此外,尽管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提出了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和“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三步骤环节,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但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学科建设框架合理性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创新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与目标实现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4 考评制度束缚创新教育

一方面,从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来看,我国高校当前对受教育者及教育师资的评价考核存在局限,严重束缚了创新教育的开展。高校当前对学生的考核往往以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居多,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学生往往照搬教科书,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评价考核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疲于应付,而牺牲了创新基础构建的知识积累时间;另一方面,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使得教师对研究急于求成不注重积累,不能以身示范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在教师管理方面,重视整齐划一和效率的刚性管理,缺乏灵活的、个性化的柔性管理,既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

3 创新教育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为保证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发挥其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我们认为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体系、考评机制和师资培养等角度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3.1 创新教育理念的重构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是本科教育理念的重构问题。所谓教育理念的重构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就高校教育改革而言,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和创新人格应为大学教学的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实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培养创新人才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总体要求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教学观,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融入整个教育过程。

3.2 创新教育的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体系是保障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基础。在培养体系中,应明确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基础和创新人格的要求。一般培养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但其共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培养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要将學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地分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求教师应该是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的创新精神,要求教师能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角度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转化、应用和探索的过程中。

培养体系建设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紧密结合课程实践或课题研究,使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多参加点实践,多接触点问题。

3.3 创新教育的考评机制优化

创新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应体现创新人才创新素质的特点,体现培养创新人才崇尚自由、鼓励创新、勇于实践和彰显个性的精神实质,因此,评价考核机制应具备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首先,应考虑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评价,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强化课外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其次,重视过程监督与考核,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积累,重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同时,推行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实行结构化成绩,采取主考教师评定、考评组评定、团队考评、学生参与评定、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种成绩评定方式,以结构化成绩形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创新成绩。

3.4 创新教育的师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具体来说要求教师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树立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课程观和教学观;要求教师具有更全面、更新的教学技能,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

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师资水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鼓励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创新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在职培训,通过短期培训、经验交流与研讨、专家指导与交流、教研室活动等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来掌握多渠道信息、创新教学方法和集体传帮带,以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利用科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完善创新教育的物质条件,提升创新教育水平;此外,在师资配备的数量和结构层次上做到科学化、合理化,结合创新实践,加强与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把创业者和各类社会创新人员引入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实现高校自有师资与社会师资两条渠道师资队伍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王秋华,向铁元,吕艳萍.高校创新教育之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

[2] 谢梅,苗青.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部分理工科院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

[3] 刘学忠.论大学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育的教学环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作者:卫琳

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 篇3:

创新教育探微

【关键词】 创新教育;内涵;思维;课堂教学;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秉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汲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把思维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坚持不断探索语文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进步。这种精神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标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学习,学会合作创新。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很多老师的做法就是创新,“创新”这个词,几乎可以说是与课改相伴前行的一个关键词。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丰富和完善。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这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加工、加工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

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创新激情等因素。

二、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获得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的提升是课改追求的目标。

创新思维,就其本质而言,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思维的最终结果。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二是要严格地遵循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要实事求是,充分地考虑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四是要以坚实的、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对客观规律的充分认识,没有牢靠的知识经验做基础,“创新”就会变成盲人瞎马式的万箭乱发。

其次,创新思维常以思维主体已有的背景知识为思维原料以贮存于大脑的先例模式为思维依据;以理性的、逻辑推理式为思维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课堂创新的片面化、形式主义。

三、实施创新教育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继承只能是机械的重复,不会有生命力。创新教育是对优秀教育传统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绝不能否定过去的一切,只能否定那些陈旧、僵化、过时的东西;绝不能去掉传统的优势,只能去掉劣势;绝不能走极端,用一种倾向搅合另一种倾向。

2. 打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中小学生正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我们丝毫不能放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打下做人的基础,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基础并不意味着教师用“ 填鸭式”、“ 灌输式”教学,也不意味着学生只是接受性的学习,而应当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丝毫不排斥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打基础与创新之间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编辑:蔡扬宗

作者:张玉香

上一篇:腐败现象经济学分析论文下一篇: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