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系统人事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公路系统劳动用工制度就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原有制度改革上弊端的不断显现,公路系统就加紧了改革研究的步伐,促使着我国公路系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其用工制度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路系统人事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路系统人事管理论文 篇1:

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初探

一、前言

公路系统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公路系统一大重大事项,我国原有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传统化过强,已不适应公路系统行业的发展和推进。通过对公路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探讨,对现存的公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并提出绩效管理的人性化和高质量地改进,把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放在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

公路系统的良性发展推动了公路系统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效运行,对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尤其是绩效管理,例如,薪酬的分配、员工的激励考核,都处在陈旧的管理模式,绩效改革是一项大趋势,必须适应公路系统的发展,引入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以提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效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现行的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人员的监管漏洞

公路系统涉及的领域多,情况复杂,系统性强。而目前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模式陈旧,体现在管理重点是人事管理,尤其是人员岗位配备和事情协调处理方式,对人和事物的控制超出了比重,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激励和监管缺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懈怠缺乏激情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效率,直接导致公路系统人力资源运行无法通畅。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系统的重要分支,如果绩效管理存在监管缺位,监管不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得不到顺利运行的保障。

(二)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单一化,年终考核是常见的考核方式。年终考核时间跨度大,一年的时间需要考核的指标太多,然而不够持续性的考核意义不明显,就靠着年终的成绩去评判一个员工的工作成效并不全面。其次,考核的目标并明确,员工一年来的工作体现没有量化的指标,考核结果缺乏公平性。另外,绩效考核的形式主观性强,考核结果体现了领导的主观态度,打分评定也是主观色彩浓郁,员工的工作努力不被承认,直接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消极怠工,直接影响公路系统的各项工作的运行。

(三)管理机构庞大,岗位衔接不协调

公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对人员岗位的管理系统,系统化明显。管理对象是庞大的员工队伍,这就加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若在管理环节出现了衔接不到位,上下级岗位之间沟通联动空缺,直接影响了各个岗位的存在的目的性,公路系统人员管理有序进行受到制约。首先,精简高效的办事体系是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公路系统的人力资源工作复杂性高、专业性强,这就要求当前的公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上更为科学合理,更贴切公路系统的运行机制。

(四)薪酬分配不够合理

公路系统结构分支较多,复杂的系统结构决定了公路系统的下层机构要够多的协调配合,工作人员的层次鲜明,这就要求员工内部的薪酬分配制度的高度的科学性。在收入待遇上保障优秀的技术人才不让其流失,使他们得到任用和提拔,专人专岗专设,同时又要保障普通员工的收入薪酬,劳动和待遇成正比才能留得住人才。

三、对加强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策略的探讨

(一)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监管

第一,明确人员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人员管理的重点是绩效管理,留的住人才才能有效保障人力资源体系的运转。第二,建立强有效的监督机制,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约束性,管理行为受到限制和束缚才能更民主化、公平性。第三,高层领导需要多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和建议,善于察觉基层员工的工作态度变化,对于工作负责的员工和消极怠工的员工都应该给予关注。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如何实现民主、公平是管理人员在考核中考虑的重点。同时考核结果要兼顾物质和精神,对于优异的工作成效,不仅仅物质奖励还要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此外,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贯穿绩效考核的主线,以此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第一,采取丰富的绩效考核的形式。针对现行的单一化的考核形式,增加考核形式的丰富性,现代化的考核机制应该是多维度、多角度的。例如,打破传统的领导打分,领导约谈一类的考核方式,实现多角度、多方面的考察,要收集多个领导维度的意见,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不仅如此,指标量化是衡量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方式透明,考核内容公正,同时增加完善民主考核的比重,扩大民主测评范围,考核人可以是领导也可以是同事。第二,合理地规定考核周期。传统的考核期较长,一年的考核期无法衡量员工的工作效果,跨度过大影响考核的内容。年终考核制度应该作为考核体系的分支,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依据。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年终考核相融合,考核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定期考核要做到台账全面,考核记录、考核指标、考核日记,以此作为考核的辅助。不定期考核可以是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能让考核结果更加公平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三,明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公路系统性质特殊,工作性质区别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公路系统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要贴切公路系统的性质,根据公路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考核的框架和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方向更具有指向性,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的量化处理,制定考核指标要科学全面,系统地完善绩效考核系统。

(三)管理机构精细化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要求精细化处理,强化人员岗位之间的衔接流畅。第一,公路系统复杂多样,涵盖的岗位特点多,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内有序进行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各个岗位相互配合。第二,每个岗位要求职责明确,团队工作的完美运行,离不开岗位的銜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需要为团队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建立一个精细化的管理结构尤其重要。专岗专设,人才用到实处。任用人才,薪酬岗位相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作用。

(四)完善薪酬分配机制

薪酬的合理分配,关系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人力资源绩效的关键所在。薪酬的合理分配占据着重大的比例,员工享受的收入待遇的满足感,同时获得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员工对薪酬分配机制的信任,来调整工作状态,提高积极性,争取更丰厚的薪酬,这也是激励管理的一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行绩效管理是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优化公路系统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公路系统中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地保障。在实践工作当中应当要结合公路系统实际特点来不断探索出与其相适应的绩效管理方法,并将绩效管理的功效全面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的规范与发展。(作者单位为张家口公路勘察设计院)

作者:张楠

公路系统人事管理论文 篇2:

试论公路系统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研究

【摘 要】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公路系统劳动用工制度就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原有制度改革上弊端的不断显现,公路系统就加紧了改革研究的步伐,促使着我国公路系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其用工制度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关键词】劳动用工制度;公路系统;改革研究

【引言】

公路系统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上对其劳动用工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对工人的招聘中实施了劳动合同制,并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用工制度,但是在这些改革中并没有使公路系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很好的发展,以下我们就对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的改革进行探讨。

1、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原有的改革措施

1.1 按用工性质分

我国公路系统在对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实行了按用工性质划分的措施,这样临时工、固定工以及民工建勤代表工的用工形式就基本接近了。民工建勤制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和苏联学来的,自实施以来就对公路系统做了规定:凡公路沿线的居民都有养护公路的义务,很多地区也都在这方面做了规定,要求地区住在公路两侧的年满18-40岁的居民,每年都有5-8个工作日来实施其建勤的义务。民工建勤人员的选举主要是实行“远修近养”的原则,主要是进行公社选举制度,形成固定性的组织来对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负责。

1.2 按职业划分

在我国公路系统的用工上,临时工和民工建勤代表已经成为了公路养护事业的主导人员,他们具有临时季节工、计划外、计划内等多种用工形式,担负着各个地区公路管理、养护的大项目。就拿对公路的养护来说,建勤工是养护的主导,这部分人员由于是经过大家民主选举产生的,其职业道德素养就比较好,具有高度的事业责任心,对公路的养护工作十分的热爱。这部分人员的居住地离公路也比较近,这样他们就不会担心自己家中的农活,其经济条件也比一般的居民收入较高,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出勤率比较高。

在民工建勤制度实施多年以来,虽然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旧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公路在用工制度上的需要,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2、公路系统在原有劳动用工制度上的弊端

2.1 养护福利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

公路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都是常年在野外进行的,其劳动的强度是很大的,生活的条件也十分的艰苦,这种高强度的劳动形式其劳动报酬却十分的低。虽然公路部门在最经几年也对建勤代表的工作福利进行了提高,但是在对其劳动保护上还是依然按照过去的劳保标准执行的,所以造成了建勤代表的无法适应社会经济中物质的增长。另一方面,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工作中,由于沥青、粉尘以及汽车排放的气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很多养护工都会患上不同的疾病,但是由于公路事业部门没有为他们提供社保的福利,其自身的工作待遇也不高,这样他们所患的病症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有的养护工就因此患上了职业病,减少了工作的劳动强度,造成公路养护在治疗费用和养护费用上的不均衡。

2.2 民工建勤代表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很多地区的民工建勤代表都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养护工作的,他们的平均年龄到目前为止都呈现在50岁左右,这样公路事业单位就面临着对这些代表的养老问题的解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养护队伍的稳定。目前,公路系统对这些代表的养老、工资、劳保、责任田和派公差问题尚未作出很好的解决,这样就促使他们有离开一线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公路管理人员就只有找临时工来解决,这种对技术岗位定员的不足就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正常运行[2]。

3、 对原有公路系统用工制度的改革措施

3.1 人事改革

公路系统在劳动和人事制度上是一个整体,所以公路系统在进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就要把公路劳动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把竞争和风险机制引入到人事管理上来。对少数暂不具备一定条件的公路站,实行选聘、考聘和直接聘任的制度,同时对于不具有工作责任心的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的解除劳动关系[3]。在这种制度中可以对老职工和刚进公路系统的学院毕业生一定的照顾和过度期。在用工制度上实施劳动合同制,对现有的民工建勤制度也应改为劳动合同制的形式,同时给予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以劳动合同制为主题的改革制度。

3.2 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在劳动和人事的改革上很多都会涉及到对养护道工利益的调整方面,这就需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4]。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基础上缩小繁重劳动力和轻便劳动力之间收入的差距,实现劳动人员在年龄、贡献和待遇上的最佳收入原则,增强员工对岗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实行岗位竞争机制上,通过实行奖惩政策来调动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运用劳动价值规律,对公路系统的内部工资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实行承包工资制和机构工资制来对公路系统的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3.3 保险福利制度改革

公路事业单位对内部人员的保险福利有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并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就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在对保险福利制度的改革上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员工,单位可以对其实施内部的退职、退休,并按国家规定的对其待遇给予公正的分配;其次是在员工病假的待遇上,可以按照原有的比例对其休假的时间长短进行分配;最后是对部分女职工而言的,有条件的单位,在女职工怀孕、生产期间,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长假,也对其工作进行一定的比例发放。

3.4 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改革

公路企业的养护人员中很多都不具备一定的职业养护技能,大多数员工对养护的理解就是保护好公路的安全、整洁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对此,公路部门就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关于道路养护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理解,对于就业的内部培训生,在培训费用上可以通过企业和个人共同解决,结业后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证书;对于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实行优先录取的原则。

4、总结

通过以上对我国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的公路系统在用工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说明公路系统对劳动用工的制度进行改革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经过了改革才能更好的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才能为公路的养护给予更好的养护系统,才能使公路的安全得到保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王明光.雏议公路民工建勤费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J].?交通财会.2009 (07) 112

[2] 陈志坚.泗阳公路站养护招收投标改革正式启动[J].?江苏交通.? 2010 (04) 94

[3] 屈耀庭.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和养护机械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 (06) 57

[4] 国务院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J].?湖南政报.2009 (01) 61

作者:庄梅

公路系统人事管理论文 篇3: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探析

【摘 要】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会随着这一时代的快速发展而与时俱进地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适应该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加强客户的体验感,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探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入手,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探析了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重要性;策略

1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概念

信息化管理模式是21世纪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主要是指企业或组织机构对其组织内外部所涉及的业务如现金流动、事务处理等采取数字化管理的过程,并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为各层次的工作人员提供观察、洞悉各类动态业务的相关信息,帮助其做出对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有利决策,使企业或组织机构内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而实现企业或组织利益最大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企业运作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下企业变革过程的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资源与设备实施信息化过程的管理等内容。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适应自己所属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加强客户的体验感,促进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逐渐意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目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大致可分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收费系统及隧道机电系统5类。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运作流程较复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对该行业各个模块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就很容易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混乱,对整个高速公路的正常服务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机电系统是整个高速公路运行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对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定费用,但是与它今后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相比,这笔费用微不足道。也可以这样说,就是投入最少的资金,依然可以完成企业对既定管理目标的成本控制。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后,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而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 适应行业迅速发展需要

高速公路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但是我国高速公路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如果不能在其成长过程中将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那么以后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来弥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方面。利用互联网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适应该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速公路行业各大系统有条不紊地发挥各自功能的有力支撑。

2.3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信息化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促进企业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手段。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而高速公路行业要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在高速公路所有系统中,机电系统极其重要。如果能将信息化管理模式成功运用到该系统,就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总之,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改革是明智之举,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成功构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模式,则需要讲究策略。

3 构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模式的策略探析

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模式管理的重要性上文已经做阐述。但是,仅仅意识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信息化管理模式真正融入机电系统中,充分发挥管理模式的优势。因为当下使用的机电系统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所以必须进一步挖掘信息化在整个机电系统中的潜在价值。为此,必须对构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模式策略进行讨论。

3.1 建立高度整合的机电系统信息平台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更高目标,企业应该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建立高度整合的机电系统信息平台。高速公路网分布极其广泛,该行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一些由高速公路行业带动迅速发展的行业也对高速公路的交通引导、路况信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是人们现阶段的基本需求。如果能将旅游、医疗、气象等部门的资源与高速公路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那么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信息,还能让这些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还能提高高速公路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促进并加快整个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机电系统信息化程度越高,道路管理保障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更加完善,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出路况预警,为公众提供实时、准确的路况信息。

3.2 提高对机电系统信息基础资源运用的能力

与一般企业的人事管理性质一样,要想进行良好的管理,就要先学会运用。企业要把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基础资源运用能力的提高放在全局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首先要达到对机电系统信息基础资源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行业。其次要提高对这些机电系统信息基础资源的运用能力,提高员工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整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资源扁平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以此为基础,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行业整体效益,促进行业的发展。

3.3 关注机电系统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信息的更新能力非常强,如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更新能力不足,那么必然会给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为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机遇。随着4G网络的普及,汽车上配备的新型传感器、智能终端等高端产品对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研发,不断加大高速公路信息新技术、新设施的投入。与此同时,要共享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的经验成果,实实在在地提升信息的获取、处理及传输能力。让公众真正享受实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带来的全新优质体验。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是造福于公众、促进行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我们要紧跟信息化进程,紧紧抓住信息时代赋予高速公路行业的机遇。相关企业不仅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

4 结语

一言以蔽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逐渐意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在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该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加强客户的体验感,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冰.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及处治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3):278-279.

[2]李得俊,李国强,林祥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定额体系架构设计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1(3):1-2,5.

[3]钟由彬,李日涵.基于ITIL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维标准化管理[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6):32-34.

[4]张希亮,燕宇,倪西超.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信息化管理模式[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2):26-28,30.

[责任编辑:陈泽琦]

作者:代勇

上一篇:房地产业国民经济论文下一篇: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