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路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扶贫攻坚中的交通扶贫是其重要一环,乡村公路建设使农村道路畅通、保障农村群众交通出行具有重大意义。公路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到乡村公路的工程质量,继而产生成本问题。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乡村公路的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监督、声誉及市场机制缓解其中的代理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乡村公路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乡村公路管理论文 篇1:

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摘  要:乡村公路建设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公路建设存在缺乏前瞻性、建设工程绩效瑕疵、乡村公路建设质量不高三个问题。文章提出工程的建设建设方贯彻BIM智能信息化管理理念,从公路建设速度和效益上加强公路建设绩效,加强公路建设建后管理体系和建立公路保护意识两个方面加强建后管护体系三个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问题;思考

加强乡村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乡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工程的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不协调,乡村公路出现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进行研究和探索改进的途径。

一、乡村建设工程的几个问题

1.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前瞻性问题。

基于农村公路的特点,乡村公路建设存在解决现实性问题,而缺乏前瞻性。过去几年的建设,很多地方受制于乡村交通不拥挤的现实,一些地区受制于地方财力的约束,乡村公路工程在三个方面缺乏前瞻性。一是对乡村交通流量缺乏前瞻,以传统的观念把乡村公路定性为步行出行、自行车交通、摩托车行驶的道路,没有考虑到乡村发展带来的交通工具变化后的拥挤、堵车、错车的需求。二是乡村公里在路面宽度上存在过窄,甚至出现了2.5米宽的道路,过窄的道路给乡民出行带来的不便;有的地方对过窄的公路采用间隔设置错车点,但错车点过少。三是道路配套设施没有前瞻性,在乡村道的巨大拐弯出、连续折弯处、长坡防滑等方面缺少路标提示、弯道提示标识、防滑处理等配套。

2.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绩效瑕疵。

绩效是一个工程的命脉,乡村公路工程绩效问题也坚持绩效的三个瑕疵:工程是否完成、工程是否有效、资源占用是否最小化。一般说来,能够基本按照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工程,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绩效主要体现在资源占用是否最小化上。资源占用最小化的理解出现偏差,出现了工程质和量的问题。单就工程的量上看,过窄的道路相当于偷工减料,单纯满足了有限的资金修了有限的路,没有达到工程设定的效益。

3.乡村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

乡村公路建设中将“精品路”、“示范路”的目标制定的很明确,多数路段的建设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监管,但还是有很多路段的建设存在质量问题。工程建设因为各种原因,乡村公路在水泥的标准、建筑宽度、路面的厚度、砂石比例、路基夯实等方面出现了不按照要求的现象,部分乡村公路建设完成没有多久就出现了裂纹、塌陷、路面破损等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养护不当,也造成了部分路段的质量瑕疵。

二、关于乡村工程几个问题的思考

乡村公路工程,是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民心工程。加强乡村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是切实落实惠民工作,实现乡村脱贫奔康的基础性工作,工程的建设建设方、享有者必须坚强质量监管。

1.贯彻BIM智能信息化管理理念。

受制于建筑项目的规模不大、工程地域分布零散、投标方实力的影响,传统的小微建筑商承接精准扶贫的乡村公路建设成了主力军,乡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参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基于建筑工程各项数据信息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将乡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公路设计、造价分析、施工过程管理等提供数字信息模拟和分析,实施最优化的设计和运营过程管理,达到资源配置、过程管控和成本控制,从而让公路建设提升效率和节约成本。BIM模型要求公路建设者具有较大的规模,先进的经管理念,乡村公路建设急需进行BIM智能信息化管理。

具体到乡村公路建设的四大过程是:建设决策阶段以信息化手段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项目决策数据;项目设计阶段采用数字信息将设计的各个方面跨界融合,修订、完善和决定设计方案;招投标阶段,根据设定的招投标技术参数,选择最优的投标方,合理控制公路造价;施工阶段,依据BIM设计模型,随时监控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等。

2.乡村公路建设绩效的追求。

乡村公路建设绩效包括公路建设速度和公路建设效率。公路建設速度通常用一个指标——它是否完成来衡量,也就是是否按照标书如期完成;公路建设效率通常用两个指标衡量——公路工程是否建好,成本是否符合预算甚至略有节约。

乡村公路建设的的绩效问题比较突出。从建设速度上看,存在拖延或过快两个方面,建筑商求效益抢速度、建筑每个过程之间的养护期过短,加上乡村地区不可控的地址灾害、建设过程中的气候、未知的成本增加等方面影响,甚至建筑工人的紧缺等都会影响建设速度。从建设效益上看,乡村公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线下那个还时有发生,甚至建好的公路从路面宽度、路基夯实、路面均匀等方面尚有瑕疵,同时,乡村公路超出预算的成本增加,公路投入者又不能违背标书追加投入甚至无能力追加投入,乡村公路建设的在宽度上反而不如以前的泥碎路,给公路的使用者造成更大的不便,从而影响公路建设投入的效益;从控制成本上看,严格按照标书的乡村公路设定,还存在公路建设成本增加的现象。

3.建后乡村公路建后管护体系。

乡村管理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新农村建后的管护,省里即将出台专项建后管护体系。一是建立建后管理体系,对完建工程的后续维护和管理,确定乡村公路管理部门,国定各方的乡村公路管理、维护职责,设立乡村公路维护人员岗位,加大投入公路维护资金,排查建后的公路的隐患,客观上形成公路管理体系。二建立公路保护意识,是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爱路护路意识,动员社会力量爱护公路及附属设施,鼓励村民自觉参与抵制、反对、披露破坏乡村公路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加大处理破坏乡村公路的违反犯罪行为的力度,形成乡村公路保护的合力,管好建后的公路,主观上充分发挥公路建设的价值。(2075)

参考文献

[1]  宋丹泓.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吉水县扶贫工程绩效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18-4-5.

[2]  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的提案答复[EB/OL].http://www.dxs.gov.cn/xxgk-show-266354.html,2019-8-12.

[3]  闫晓鹏.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基层建设,2018(7).

[4]  周涛.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3(46)87-88.

[5]  王建.水利工程造价中的BIM应用优势探究[J].地下水,2020,9(42):270-271.

作者:赵星宇

乡村公路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关系探讨

[摘 要]扶贫攻坚中的交通扶贫是其重要一环,乡村公路建设使农村道路畅通、保障农村群众交通出行具有重大意义。公路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到乡村公路的工程质量,继而产生成本问题。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乡村公路的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监督、声誉及市场机制缓解其中的代理问题。

[关键词]乡村公路建设;委托代理理论;三方关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016

乡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对于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坚任务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以寿县乡村公路为例,2016—2018年,全县投入资金近7亿元,改造县、乡、村道路1231.93千米,涉及贫困村的项目有364个,建设里程475千米,总投资2.35亿元。近年来,寿县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大力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寿县乡村公路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县政府、县发改、财政、招投标、交通运输、扶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各乡镇政府为委托方,施工单位为受托建设方,交通管理局相关部门为监理方。县政府將公路建设指标下放到乡镇,乡镇用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建设,监督单位对工程的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构成了我国乡村公路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三方关系。由于乡村公路建设三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信息延迟等代理问题,影响到三方的互动,无形中产生许多隐性成本,导致乡村公路质量下降。

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代理关系的发生和建立代理关系的管理运作机制。代理关系是由于委托人缺少才能、经验、技术和为了降低成本而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力帮助委托人完成工作或任务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产生,往往以契约形式存在。在现实中,不具备信息优势一方要为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承担风险,施工单位由于直接参与公路修建,能够掌握乡镇及相关监管人无法掌握的交易信息等情况,因此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乡镇政府及监管人员则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无法对施工企业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可能会引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严重的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信息有限、理性有限和复杂的人性心理前提下,管理运作机制尤为重要,因为其不仅影响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量,还影响双方的决策和信息交流。因此委托代理理论有利于缓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冲突。

2 乡村公路建设三方的委托代理问题

2.1 乡村公路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寿县,乡村公路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县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将每年587千米的目标分解到每个乡镇,由乡镇作为业主对公路建设进行招标、施工;施工单位负责具体施工建设;监管环节由市场化监督和交通管理局共同监督,其中市场化监督考虑到公务人员冗余和成本等情况,实际进行较少。其中具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如图1所示。

2.2 乡村公路建设的代理问题分析

乡村公路建设委托代理关系中,建设单位即乡镇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冲突最为常见,施工单位受委托进行乡村公路的具体建设时,在利益驱使下可能会减少资金投入使公路质量低于应有标准。此外,监督单位在工程建设的专业性优于乡镇政府,作为监督单位的交通管理局与乡镇之间并不是明确上下级关系,在种种条件作用下,三者关系复杂。文章将乡村公路建设三方的代理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点。

2.2.1 逆向选择

施工单位可能会为了利益承揽以目前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工程,而乡镇政府在选择时又难以判断其能力,因此做出错误的选择而造成损失。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寿县按照由乡镇担任业主,在严格“四制”管理同时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采取公开征集、选择入库、摇号定标方式进行施工单位选择。造价400万元以下由乡镇自行招标,400万元以上必须公开招标,每个乡镇大概有20千米路长,每千米造价60万元左右。这种方式节约招标时间减少成本,但并没有解决好逆向选择问题。

2.2.2 道德风险

由于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方面经验丰富,能够在签合同前大致掌握需要投入的各种成本费用及能达到的品质,为施工单位冒着道德风险谋取不法利益提供条件。同时,监理任务大多由交通管理局完成,它虽不会收受施工单位贿赂串通一气,但仍可能由于管辖范围过大存在监管遗漏或不到位情况,且检察人员相对固定机制不够灵活,给了施工单位可乘之机。市场化监督则相对灵活,但更受利益左右成本较高。寿县为降低乡镇政府信息不对称,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基层工作,组织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四好农村路”等业务培训,并对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进行现场指导。这些做法实际操作成本较高,不可能全面覆盖,学习效果也有待考量。

2.2.3 信息延迟

乡村公路的建设质量无法被及时准确了解,只有通过施工单位的信息和建设完成后的使用效果,才能判断其能力和工程建设的质量等。寿县交通管理局通常进行的是事后监督,在道路建设完成后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若出现问题,前期投入几乎全部浪费难以挽回。即使目前寿县公路建设坚持交竣工不合一原则,即公路交工使用后还有两年责任期,两年内出现问题由施工单位负全责,两年后无异状竣工。这种方式虽降低了质量风险和财政压力,但若出现问题仍然影响道路畅通,对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这种方式主要为镇、乡级公路使用,村级公路仍使用交竣工合一方式。

3 优化乡村公路建设三方互动措施

为解决乡村公路建设中的各种代理问题,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乡村公路三方互动关系。将乡镇政府、施工单位和监督单位导入互动系统,能够提升乡镇政府管理自主性;提升施工单位效率;促进监督单位定期追踪、检查施工单位工作,进而保障各单位切实履行各自义务,缓解或消除代理问题。

3.1 加强监督

监督是乡村公路建设中常用的互动机制,由于乡镇政府和施工单位面临不同的目标、利益和风险,存在对立博弈的互动关系,乡镇政府往往通过增加监督成本使施工单位完成公路修建并保证工程质量,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乡村公路有别于其他公路建设,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限制,目前每千米道路建设需要65万~75万元,而上级给予资金是每千米25万元,所以资金就成了重要的限制条件。为消除“末梢路”“断头路”,保持乡村公路畅通,需要尽可能节约资金。目前市场化监督的价格为每千米1000~2000元(县级公路),因此过多采用市场化监督行不通。这就要求交通管理局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不仅进行事后监督,还要进行事前、事中管理,做到安全隐患零容忍,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整改落实。对满足交(竣)工驗收项目,应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证性检测,对竣工验收项目质量进行复测,对检测有缺陷或不合格的坚决不予验收。虽然监督成本上升,但相应会减少腐败导致的各种成本。

3.2 完善声誉及市场机制

由施工单位组成的代理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寿县,乡镇公路的投标公司通常有200~500家,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的声誉和市场价值往往能够准确反映过去绩效。长远考虑,施工单位会努力完成建设,不会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积攒声誉以便日后获得更多利润。承包乡村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往往规模较小,处于恶劣的竞争环境,需要良好的社会口碑代表其能力高低,从而长久生存。实际中提升声誉是乡村公路建设中乡镇政府和施工单位的共同目标,可以通过重视声誉建立声誉评级制度进行招投标,促进三方良性互动,最大限度使乡镇政府、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总体目标和利益趋向一致。声誉代表市场中的品质,信任则是乡镇政府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互动的前提,施工单位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和委托人建立良好互信关系。具体项目建设开始前,乡镇政府会与投标的各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尽可能了解其建设能力和背景。乡村公路建设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各乡镇政府间信息通畅,施工单位若不在乎声誉,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在这种信息和市场调节下,乡镇政府得以获得大量信息,降低乡镇政府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遏制逆向选择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公路建设中,乡镇政府、施工单位和监督单位之间虽然存在着代理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监督和完善声誉及市场机制可以协调三方关系,有效遏制代理问题发生,进而提升乡村公路建设质量。近年来,我国致力于精准扶贫,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正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手棋,也是突破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重要举措。故将委托代理理论与扶贫公路建设相结合,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将扶贫公路建设得更加经济合理,助力交通扶贫,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刘兵, 刘佳鑫, 高民欢,等.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高速公路建设三方关系研究[J].建筑经济, 2012(2):76-79.

[2]张远辉, 徐一鸣, 刘翔,等. BOT+EPC模式的委托代理:广佛肇高速公路的例证[J].经济数学, 2017(3).

[3]朱仪. PPP模式下代建制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4]赵蜀蓉, 陈绍刚, 王少卓.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 2014(12):121-124.

[5]王武林, 曹小曙, 黄晓燕. 1980—2010年中国乡村公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 2013(3):24-29,53.

[作者简介]卢晓丹(1999—),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安徽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王馨怡(1999—),女,汉族,安徽人,本科,安徽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卢晓丹 王馨怡

乡村公路管理论文 篇3:

浅谈乡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

摘要:现今社会,随着公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乡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加快乡村公路行业信息化发展,不仅是一项事关乡村公路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公路行业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乡村公路;信息化;动态管理与项目核查系统

一、乡村公路的重要意义

乡村公路是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对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乡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天津“十二五”乡村公路的规划实施

天津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全面提升乡村乡镇公路连通率,推进乡村公路提级改造,至“十二五”期末,全市乡村公路里程将达到12200公里,主要通达镇、乡公路实现三级及以上标准,村道实现四级及以上标准,中心城区与11个新城间实现除高速公路以外至少一条一级公路连通,今后郊区县乡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本市乡村公路建设由“十一五”时期的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向“十二五”时期的“提级改造、完善设施”转变。大力提升区县级公路等级,促进区县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完善路网布局;加大乡村公路桥梁改造力度,提高设施安全水平;重点打通镇、乡、村间的“断头路”,提高乡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和通行能力。

三、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

随着乡村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传统的简单人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公路养护的需要,我们必须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管理。

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主要有三种: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公路基础数据库、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

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是集合主干道、县、乡、村道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以电子地图的形式直观反映,库内涵盖了建成验收项目和规划项目,并按不同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逐层逐色划分,用实虚线分别表示已建成线路和未建成线路,以示区分。该程序的实用性体现在GPS定位调查功能,用计算机连接GPS卫星天线测定一个路段内车辆运动的轨迹,这就是GPS的动态定位原理。与传统方式相比,GPS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受天气和地形影响较小,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特点。通过GPS外业采集的路线最终形成精确的乡村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库。

公路基础数据库:基于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在由GPS动态定位形成的电子地图中除包括行政区划、村庄、铁 路及水系等一般信息外,還包括乡村公路信息如: 道路编码、名称、等级、里程、起终点名称等。可由本数据库导出项目名称、项目个数、项目里程、乡镇名称、建制村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乡村公路补助计划管理系统,凡是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录入此系统。

由于现在乡村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审批期手续复杂,施工期工作量大,日常养护期信息存在误差等诸多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上述三种系统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乡村公路动态管理与项目核查系统。

(1)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具有案卷操作(包括封卷、拆卷、案卷提交和案卷接收)、综合查询(包括案卷检索和文件检索)、借阅申请等功能。在工程前期,系统为列入计划的乡村公路项目生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方便高效的将工程批复、资金到位证明、土地、环境评价、施工图设计批复、招投标、监督手续、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录入系统档案,并可通过该系统将相关文件传给各个科室或者县级交通主管部门。

(2)施工动态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管理系统,它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服务,又能有效地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信息交换服务。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信息共同进行采集,然后在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由该系统动态的更新乡村公路计划项目信息,并加以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建立起项目施工的信息资源管理,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系统还能够提供每日进度上报功能,进度填写后可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部门,并由系统对各工地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生成各县进度、全市进度,使管理者一目了然。

(3) 项目核查系统

这一系统是基于已投入使用的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进行开发的。项目竣工后,使用搭载GPS卫星天线的汽车,使其在已完工的乡村公路上行驶,系统根据卫星定位出的行车路线在地图上进行二次绘图并进行基本属性录入(基本属性包括: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并与原公路GPS数据库中的初始路线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出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信息。

乡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乡村公路工程前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分别实现了项目档案管理、施工动态管理、项目核查管理等,从而全面解决了原始人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乡村公路管理水平,实现了乡村公路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作者:曹永先,孟丽 主编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2]《GPS原理及应用》——作者:李天文 等编著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2-1

[3]《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造价》——作者:王力强,王铁滨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6-8-1

作者:周春菁

上一篇: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资本市场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