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内督导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在高校体制内开展教学督导工作须有专门职能。校内督导面向高校各“IQAS”开展“言事”工作,需有规范的教学督导组织形式,适宜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和精细化的教学督导操作模式等做保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校内督导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校内督导分析论文 篇1:

国际视角下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摘要: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借鉴美、英、德发达国家高校治理的成功经验,应从模式选择、制度保障及运行机制三个维度优化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国际视角;优化;利益相关者;大学章程;校长负责制;高校行政机构;办学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内容是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根本任务是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结构。高等教育相对优质的英美等发达国家大学治理的成功经验可作为他山之石加以借鉴。

一、模式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组织绝非仅由股东、董事会、经理层、雇员、供应商及债权人等契约型利益相关者(Contractual Stakeholders)构成,还包括了政府、监管者、消费者、居民社区、新闻媒体、环保组织等公众型利益相关者(Community Stakeholders),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企业的决策需要考虑这些主客体利益或接受其约束,因为他们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代价,或分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或对企业进行监管。因此,该理论认为公司是一个负有社会责任的利益共同体,公司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股东提供最大回报,而应将社会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相应地,公司治理模式也成为由股东、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管理层及员工四维主体协作的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模式虽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为公司治理开拓了新视角,但因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范围过于宽泛而难以把握,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在经济学领域该理论遭到质疑甚至反对。与作为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公司不同,以非赢利性组织存在的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公立高校与国有企业相似的先天“所有者缺位”无法形成股东对其单独控制,每个群体只能各司其职,然而还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高校治理。

作为庞大的利益相关者集合,高校涵盖了诸多不同的利益关系。参照国外学者克拉克逊(Clarkson,1994,1995)基于与高校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将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构成高校基本要素的教师、学生、政府等出资者,行政管理人员等主要利益相关者(Primary Stakeholders)及间接影响高校运作或受其间接影响的校友、企业、公众、社区媒体等次要利益相关者(Secondary Stakeholders)群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因其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且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对高校产生影响,形成相互牵制的高校利益结构。

在对不同治理主体配置内部治理权限时,须对各方利益进行平衡选择与取舍调整,整合吸纳校内外各利益相关者资源,建立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既要关注党委的政治权力、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更需重视教授的学术权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教职员工为代表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力,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书记政治治理,校长行政治理,教授学术治理,学生学习自治,教职工民主治理”①的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进而形成科学的权力制衡,实现协同效应,构建和谐高校。在外部,要处理好高校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关系,做到既相互独立又不失联系。高校应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尽力保障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业利益最大化,满足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科学技术和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另外,高校还可探索开放办学,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以争取更全面更到位的社会服务,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泛的项目合作,多方筹集教学科研经费。如美国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均设有一名或几名官员(一般为副校长)专门负责处理大学与社会、政府、校友之间的关系,在董事会成员中给予这些代表席位(康奈尔大学章程中规定了董事会成员必须包括来自农业、商业和劳工部门的董事代表),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决策、教学监督及运营监管中的作用。在美国,通常认为校友是检验大学质量的标志。因此,高校非常重视挖掘校友资源,许多高校均成立了校友协会、校友联谊会、校友基金会等团体,校友捐赠成为私立高校主要的投资渠道和经费来源。

二、制度保障——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完善

与公司章程之于公司治理作用相似,大学章程之于现代高校治理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高校校内“宪章”。大学章程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外的且与高校内部治理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明确了高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关系,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必须遵守的法律文件。它事关高校权力配置、发展目标、师生权利义务实现、社会资助与回馈等重大问题,不仅是连接国家高等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与各高校规章制度的桥梁与纽带,而且还是实现高校培养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公众监督窗口,更是实现高校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制度保证。

(一)发达国家大学章程的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拥有一流学科专业、一流校长、一流大师、一流学生,更具有高度权威性和严肃性且彰显办学理念与特色的一流章程。

作为界定高校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重要治理条例等基本问题的规范性文件,英国的大学章程由大学理事会依据特许状制定并经枢密院批准或根据国会法案制定。内容涵盖了社会成员参与的发展决策机制,校长负责下的行政执行机制,“教授治学”的学术自治机制,运营与监管相分离的财务安全机制及聘用程序公平的人事管理机制等高校运行机制。它明确规定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大学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规范办学行为,发挥着高校治理的核心作用。以著名的剑桥大学为例,虽然该大学是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实行高度自治,但每个学院都遵守由大学的立法机构起草通过且每年修订一次的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

美国的大学章程独具特色,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格式合同和博弈规则,形成高校治理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也成为美国大学自治的法律保障。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和独立的法律地位,如1636年成立的哈佛大学、1701年成立的耶鲁大学等成立较早的私立大学的章程由最初的特许状(Charter)演变而来,而由各州的议会通过讨论和商讨立法成立的公立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一般源于联邦政府的立法规定。如根据《土地赠与学院法案》(又名《莫里尔法案》)由州立法机构批准设立的赠地学院——1863年成立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其章程来自联邦政府的赠地法案及国会补充条例。1865年建立的“公私合营”式的康奈尔大学的章程是在纽约州1865法案的585章的授权下制定的,现已成为纽约州教育法的第115章。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章程还要按照其修订条约严格地进行适时合理的修改。美国大学章程中关于治理结构的内容占据较大比例,而康奈尔大学更超过70%。最前面部分是作为内部治理核心的以董事会为主的决策管理体系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执行体系,以凸显对董事会和校长治理主体的高度重视。章程中还规定了实现和保障教授治学的权利和方式,如耶鲁大学的教授委员会、康奈尔大学的大学教授会和密歇根大学的大学评议会等通过授予教授治学权和问责权实施教授治学。此外,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决策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也有详尽规定。美国大学通过章程确立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从而实现大学自治。如康奈尔大学章程总则规定:康奈尔大学是依据纽约州法律设立和存在的教育团体,享有相关联邦和州法律授予的权力并履行规定义务。

德国大学在获得建立教育机构许可的同时,在联邦《高等教育总法》框架下制定各自章程作为办学的法律依据。被称为“大学宪法”的大学章程是大学自治的文件依据,也构成德国大学的“基本法”,确保学术自由。大学章程详细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办学原则及宗旨、办学规模、内部组织结构设计及职责分配、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自治的权利等。章程制定后不得随意改动,修改须经过严格程序。如《波鸿—鲁尔大学章程》依据《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明确规定了其所承担的使命、任务和责任:“作为完全综合性大学,通过构成成员和各学科的附属成员共同努力,力求在研究、教学以及学习研究上都取得成绩。为此,鲁尔大学及其成员和附属成员肩负着创新和批评共存的科学教育使命”②。1737年成立的哥廷根大学,其哲学院章程申明学术自由原则,规定“所有教授,只要不涉及损害宗教、国家和道德的学说,都应享有教学和思想自由这种责任攸关的权利”。③

与其130多年的大学历史相比,日本大学章程还属新生事物,进入21世纪后才得以重视。在日本,大学章程被称为“大学宪章”,其基本理念来源于日本《宪法》,内容是对实施《国立大学法人法》《地方独立行政法人法》《私立学校法》等诸法规的大学层面的统一的宏观理念、未来发展目标及组织运营基本原则的具体阐释,由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职能、组织及运营等几大主体部分构成。日本大学章程从法律上阐明了大学自治的立场,强调尊重教育与科学研究观点;明确了大学的定位、发展战略目标;规定了大学的组织结构模式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

(二)对制定和完善我国大学章程的启示

1995年颁布实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是学校的法定权利。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专门规定了高校章程的内容。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一节中再次强调各类高校应加强章程建设。然而,由于条文过于笼统,缺乏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强制约束力,上述“两法一规”也未能全面推进大学章程建设步伐。仅有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制定了本校章程,大部分公办高校缺失这一“立校之本”。教育部于2011年7月12日审议通过并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全面启动了所有高校章程制定或修订工作,期间可以借鉴上述发达国家大学章程的成功经验。

1. 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政府和高校应充分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有关大学章程的规定不够充分,应明确大学章程在高校中的“宪法”地位,强调章程规范和统领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功能。大学章程一是履行内部秩序的“组织法”,划定“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责任范围,确保高校有序运行;二是彰显权利法定、权力有限的“权利法”,以保护高校各群体利益;三是充当“程序法”,维护高校行政法治的正当法律程序。同时,需补充有关章程制定、实施、反馈、修订、监督等细节内容,才能确保大学章程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进而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大学自治。

2. 正确设定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大学章程不仅局限于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等高校内部人员的效力,同时也具有对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效力。大学章程通过“立宪”规范政府与高校关系,使高校获得自主办学权。章程不仅设定了大学自主和自治领域,而且厘清了政府和社会行使高校管理权和参与权的边界。作为举办者与办学者在法律约束下的“契约”,大学章程应确保既形成强有力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又培育出蓬勃发展的高校组织,使举办者和办学者各司其职,共同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此外,大学章程还应关注校友参与大学事务的权利,校外人士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内容和程序,社会委托或捐赠制度化等内容。大学章程一经生效,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高校成员,均必须严格遵守。

3. 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章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履行监督、鼓励和指导各高校制定大学章程的义务和责任。其次,以校长为首的高校管理人员应担当规划和制定大学章程的重任,结合本校校情和自身管理大学的经验教训,雕琢其内容和细节,把关其质量与规范。再次,广大师生员工应积极关注、学习领会本校章程的精神实质,做到身体力行。师生员工是高校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章程必须凸显对其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因此,只有熟悉章程条款才能利用章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起草章程应遵循民主、科学、公开原则,广泛吸纳各方意见,以顺应民意、凝聚共识、增进和谐。最后,社会各界对大学章程的认知和接受也至关重要。大学章程承接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其描述的大学发展目标、未来规划和实施现状成为社会各界与学生家长了解和选择高校的权威依据和可靠参照。因此,高校向外界宣传和推广大学章程不仅可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而且能够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用于章程的修订与实施。

4. 大学章程应彰显办学特色。大学章程不是学校现有制度规范的集合和汇编,更非现有体制的重复描述,而是调整教育利益、配置办学权力、定位政府角色的高校系统改革的载体。大学章程应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渗透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根据各自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明确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英美高校章程摒弃千校一面,注重历史传统和现实个性,独具特色。如牛津大学章程第5章中所列的“永久性私人讲堂”条款突出了其历史传承中与众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耶鲁大学章程中的基督教堂条款则体现了耶鲁与宗教的历史渊源。

三、运行机制——治理权力的协调与制衡

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大学内部各种治理权力的协调与制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内部两种最基本的权力形式,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运作模式及其效率的关键。其中,学术权力是大学的生命力,是符合高校内在逻辑要求的基本权力,行政权力产生于大学定位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高校扩招和日益庞杂的事务性管理的需要,高校组织的特点决定了两者共生并存的必要。发达国家多采用两权分离模式,但在法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英德两国则以学术权力为主导,而美国大学两权相互渗透、各司其职。我国高校还存在以党委为代表的政治权力,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有利于高校贯彻政府意志,提高政策实施效果,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政治权力强化、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权力失衡现象,最终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重新调整高校内部权力关系。

1. 设定三种治理权力的边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我国各类高校制度的必然选择。合法的政治权力主体是高校党委及基层党组织,客体是高校内部重大事务的领导权和决策权,运行方式以强制指令为主。具体而言是指确保高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的理论路线指导引领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时效性的行政权力主体是以校长为首的由各级科层组织和各类行政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系统,客体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中的各种行政事务,运行方式以等级服从为主。作为一种职务权力,其存在对于高校有序运转及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体现大学本质属性的学术权力的主体是高校内部由各类诸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专家教授等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术组织系统,但其主体是多元的,行政人员经过授权处理学术事务也是在行使学术权力,即可变成学术权力主体。客体是其管理的教学科研、师资培养、招生就业等学术事务与学术活动、学术关系协调、学术水平评价等,有时也会介入具有较强学术属性的诸如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与资源配置等行政性事务的决策中。学术权力的运行与高校学术任务型组织和教师职责密切相关,影响力取决于专家学者所具有的专业学术地位。

高校行政机构并非应然利益相关者,不具备拥有利益相关者主体权利的条件。但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代理人,其权力是通过服务于学术活动,借助于国家法律、政府意志和规章制度由组织委任或授权获得的。因此,学术优先是大学的工作重心,有效发挥学术权力是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的基础,行政权力应为学术权力服务而非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借鉴美国模式,以大学章程等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间相互尊重与支持、相互协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以行政权力实现学术目标,以学术权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2. 权力中心适当下移。由于高校的创造力更多地来源于基层,其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权力范围支撑其创新性的教学科研活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院系等基层组织的实权较大。适当扩大我国高校院系自主权可以强化基层组织的应变能力,激发基层组织发展动力,巩固学院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突出高校教学与科研两个核心功能,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健全“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是协调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重要保障。学院制实施后,学校将成为宏观决策与调控监督中心,重点把握教育理念、发展定位、战略决策、对学院一级办学活动的宏观调控及监督等事务;职能部门将成为学院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中心,并以此作为衡量其绩效的重要标准;学院将成为基层管理中心和学科群发育主导场所,具体负责课程设置与调整、科研项目管理、教师聘用、教学资源分配等。

3. 注重发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权力。适当分权可有效约束强势权力。首先,尊重教师在高校中的民主管理权力,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其次,提升学生在大学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集中体现了大学良好学风和以人为本理念。在德国,教授、学生、教辅人员和行政人员共同组成大学的校务委员会。我国高校也应重视发挥学生个人及学生组织的作用,广泛征求和吸纳学生意见并赋予其一定的参与涉及学生学习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最后,以社会权力制约行政权力。法国许多大学的理事会及日本筑波大学评议会广泛吸纳校外人士实现高校多元治理。我们也应实施开放治理,探索校外各界人士参与高校决策的方式与途径。

4. 强化治理权力的监督。任何权力一旦确乏监督必然导致滥用。一方面通过治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发挥相互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运用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约束机制,重大事项和决策必须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使治理权力接受群众监督。此外,还应辅助于高校内部的教授委员会、纪检监察、财务审计部门等学术的、行政的、经济的多渠道机制的监督。当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定期不定期检查与督导也十分必要。

注释:

①靳敏,张安富:《创设改革特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新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28页。

②马陆亭,范文曜:《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55页。

③马陆亭:《大学章程地位与要素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71页。

参考文献:

[1]牛换霞.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11.

[2]岳鹏飞.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基于章程的文本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刘刚.大学章程内容要素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4]叶世满,等.高校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相互依赖与权力平衡[J].中国高等教育,2012,(2):56-58.

[5]苏荟.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选择[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3):17-19.

[6]戴跃侬.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力冲突与完善[J].阅江学刊,2010,(2):47-5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作者:封文丽

高校校内督导分析论文 篇2:

“IQAS”体系下高校教学督导的理念与模式

摘 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在高校体制内开展教学督导工作须有专门职能。校内督导面向高校各“IQAS”开展“言事”工作,需有规范的教学督导组织形式,适宜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和精细化的教学督导操作模式等做保障。

关键词:言事的职能;规范的形式;适宜的方式;精细的模式

古代,“言事”一词专指臣子向君王进谏。民国以前,高校“视学”或“督学”的职责均在“言事”,其内容重在向政府主管部门就高校育人问题“谏言”。在当代,高校的教学督导组织(以下简称:校内督导)工作职责亦以“言事”为宜,即通过科学的评估方式,就高校所属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以下缩写为“IQAS”)内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及学校主管部门提供情况反映,以此带动师生传承科学知识。宋人胡瑗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1]。意在强调学校即为“成天下之才”之所在。現实中,高校“IQAS”中的师生队伍变化为常态,要依靠“IQAS”保质保量的“成天下之才”,就需要置身高校“IQAS”之外的校内督导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发挥“言事”职能,“谏言”政府及高校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此,校内督导须有序构建和完善本职工作机制,包括规范的教学督导组织形式,适宜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和精细化的教学督导操作模式等。

规范的教学督导组织形式

高校内的教学督导制度试行至今已二十年有余,其组织形式分为五种:一是“双组制”,即学校设立专家组和调研组,通过旁听课堂教学或专题调研等督导工作;二是“双轨制”,即学校组建独立的专家组通过旁听课堂教学及参与教学评估等督导工作;三是“全方位制”,即学校组建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及附设办公室,分别从文理学科聘请专家全方位开展校内教学及管理的督导工作;四是“两级制”,即分别在学校和院(系)级组建督导组,通过旁听课堂教学开展督导工作;五是“借鉴制”,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组织专家面向本校业经国外质量监控组织认定的“IQAS”开展督导工作。这五种形式各有短长,难求共识。由此,迫切需要高校组织实施相对规范的校内督导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有效实施“管办评分离”,就需要高校建立和规范校内督导工作。

校内督导工作要求:面向不同高校的相同“IQAS”应有相同的质量考核标准和需求,才能确保有关工作扎实有效。首先,为保障“IQAS”的工作效率,需要校内督导依据相应的标准开展督导工作。其次,除了不同的课堂教学传承方式方法,相同学科课堂知识技能的传承内容,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的关联传承,以及师生知识技能传承的互动关系等均会出现差异,都需要校内督导专注教师原原本本的实践专门知识的科学传承。最后,不同高校的校内督导对“IQAS”的稳步构建和科学认定时,均应关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共性需求,方可保障不同社会用人单位在不同高校招聘到质量相当的同一学科专门人才。如此,不同高校的校内督导尤其要注重督导工作的规范化。

贯彻国家“管办评分离”政策,要求各高校校内督导的专门组织工作开展要规范发挥承上启下的过程管理作用,即面向学校各级组织时,既要服务校级领导层实时调研和报告“IQAS”的情况,又要通过校级督导委员会报告或发布本校教学督导工作信息;面向政府各级组织时,既要适时向有关部门(或督学)报告校内教学管理工作状态,又要将政府下达的文件、信息等呈报本校领导层及所属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规范的校内督导工作的组织形式绝非简单地上传下达,而是根据实践人才培养总目标的需求,以“言事”方式积极推进“IQAS”的工作。

现实中,校内督导组织的规范构成以“二级制”为宜,即校级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为第一级。委员会应由校级领导、相关“IQAS”的主管负责人及直属督导办公室(简称督导办)组成,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管办评分离”的相关政策,审批校级教学督导管理规章制度,决策或协调解决相关重大事宜;其中,督导办的职能在于:一方面,上承国家、省(市)及学校各级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或措施办法,下达校内中层各“IQAS”专门教学管理组织;另一方面,督促指导所在高校各“IQAS”和院(系)督导组的日常工作。院(系)设立教学督导组(以下简称:督导组)为第二级。负责组织院(系)级的日常课堂教学督导的具体工作。高校的督导办及督导组应为高校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层及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在二级督导管理体制下,校内督导工作最宜以科学“言事”的理念和方式规范日常“IQAS”的工作。

教学督导工作理念和方式

校内督导的“言事”工作,重在督促、引导、研究和提高高校“IQAS”的工作实效。为有利“IQAS”工作的规范开展,校内督导的“言事”既应有利各级领导掌握一线工作常态,亦应宜于明确相应的工作理念和方式。

校内督导的工作理念应为:“不干预”“讲引领”和“重研究”等。“不干预”指坚持“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原则。其中,“督”为促进,“导”为指导,意在不干预课堂教学一线工作。“讲引领”指侧重以办学方向引领教学工作,即以政府和高校的办学思想为引导,追求育人方向和目标的科学实践;“重研究”指以“IQAS”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为焦点,及时做好“防患未然”或“亡羊补牢”的调研工作。现实中,为确保对“IQAS”的工作效率,避免“行政干预”,尤其应确立上述理念。

校内督导的工作方式应为:“明共识”“倡做人”和“细过程”。“明共识”指政府、高校和校内督导三方应明确,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办学共识;“倡做人”指培养接班人应积极倡导以“做人”为本。关于如何教人“做人”的方式,梁启超说:“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3]“细过程”指为保障各学科“IQAS”的工作,校内督导需要全过程的精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和方式。

在高校,校内督导工作应严肃认真地从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把关的视角,面对“IQAS”的存在问题等把好“言事”关。校内督导开展工作,当以承上启下的双向模式为重,既要严肃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也要科学稳固校内“IQAS”的工作过程管理效果。为此,校内督导应当追求以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开展好日常工作。

精细化教学督导操作模式

无论古今,高校内外的教学督导者都有“言官”属性,其工作原则应严谨“言事”和求是“谏言”,这就尤其需要以精细化措施展开工作。藉此,校内督导既有责任向校内领导精确反映“IQAS”的工作状态,也有责任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科学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真实状况。校内督导需细致开展“言事”工作,要做好“日常现象常态研究、共性问题专门研究、先进模范样板研究、特殊经验实验研究和复杂问题的分类研究”等工作的准备。校内督导身處高校体制内日常教学管理过程的末端,宜仔细研究“IQAS”工作过程中的“无根”“掣肘”或“痼疾”等方面问题,并通过“言事”的方式和渠道实时呈报上级组织。

校内督导发现的“无根”问题,如机械地用“舶来品”“脱地气”来完成课堂知识教学的现象。数十年来,高校为确保教师课堂授课质量,常用单方面强调着力提高教师科研水平,防止教师因钻“故纸堆”而影响知识传承的科学内涵。其初衷虽好,却也因过度注重科研,难免出现违背“科研服务教学”办学规律的问题。不仅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未得根除,而且使学生“逃课”现象日趋严重。追根究底,高校办学之所以存在此类现象,主要在忽视原原本本的知识技能传承的精细化工作态度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指出:“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4]高校课堂教学要做到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现知识传承,尤其要重视课堂知识传承过程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以防知识传承内容的“无根”现象。

校内督导面对的“掣肘”问题,常常表现为强调知识的片面传承,而忽略知识的综合传承。例如:现实中存在因强调数学而淡化哲学思维方法传承的现象,以致形成掣肘知识全面传承的问题。在全部人类知识技能传承的体系中,“哲学”和“数学”均为必不可少的顶级知识基础。正如钱学森所说:“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5]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这样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6]人才培养切不可因掌握数学知识的意义,而忽视哲学基本功的养成。因此,校内督导工作者有必要及时发现和认识这类“掣肘”问题,用辩证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和反映问题。

校内督导可能遇到的“痼疾”问题,易表现为课堂教改的操作过程是否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致阻碍教改的顺利实施。例如:以高校“课程选修”机制的作用发挥为例。课程“选修”本义含两点:一为选“人”,即师生互选;二为选“课”,即课程知识传承内容。现实中,由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知不同,所形成的效果也不同,如哈佛大学自德国引进“选修”机制后不断“借鸡生蛋”,使之长期发挥作用。20世纪末,该校为确保核心课程的开设质量,将“选修”机制引入核心课教学过程,以激励师生自觉参与,使学生有效选学必修课程。不同的是,我国某些高校在实施选修课制时,误将“选修”理念孤立于必修课教学之外,以致不能充分发挥“选修”的积极作用,积极调动师生从事教学的自觉主动性。在高校,面对类似的“痼疾”,校内督导虽不宜直接干预,却可以“第三只眼”的视角,采用“言事”的方式研究和反映问题,以利难题的解决。

为做好“言事”工作,高校校内督导应以有益学生全面发展为重,以利学生“为学做人”为要;着手于以全面深入“观察”—发现问题,以科学缜密“研究”—分析问题,以顾全大局“言事”—反映问题,以积极间接“影响”—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校内督导才能高效依据人才培养的要求,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方法实践督导职责。在高校,为做好“IQAS”的保障工作,落实国家“管办评分离”的政策,实践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机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教学与科研体制的协调化以及师生教学关系的有效互动等方面问题的综合解决,均已迫在眉睫。面对这一现实,校内督导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可持续地面向“IQAS”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使校内督导工作早日规范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服务“IQAS”的教学督导机制和过程管理环节,从而确保校内督导真正当好“IQAS”的“言事”者。

本文系2017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辅导员工作中立体化全程化精细化育人工作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7YB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胡瑷.《松滋县学记》.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3]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J].课外阅读,2016(1):53.

[4]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5]钱学敏.钱学森谈科学与艺术[J].民主与科学,2002(3):3.

[6]习近平.人生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 -05 -05(01).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王学军 王瀛 周石

高校校内督导分析论文 篇3:

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问题探索

内容摘要:建设和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中国高等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审核评估为高校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角度。审核评估视角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独立的质量保障组织机构、部分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明确、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缺少质量改进环节。高校应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审核评估 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问题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刘延东同志2012年在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可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然而,这也正表现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各界对其期望值之间的较大差距,表明中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再次升华了中国高等教育梦想,对高校提质增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构建科学、规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途径。多数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而建立,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外部评估的要求,其质量评估标准也是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而设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非高校内部质量提升需要的反映,而是外部评估“塑造”的结果[1]。自2013年起,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目的在于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校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因此,高校如何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

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由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由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仍是以政府驱动的外部评估为主要形式,缺乏自我评估和改进的内在动力。新一轮的审核评估的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即要促进高等学校由注重外部评估结果转向注重内部教学质量提高,强调以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来评价学校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第六个项目质量保障包含四个要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含四个要点:质量标准建设;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3]。

质量监控含两个要点: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质量信息及利用含三个要点: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质量改进含两个要点: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笔者认为审核评估中列出的审核项目及要素释义为高校内部教学保障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照。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对照自身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现问题,积极整改。

三.目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独立的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管理队伍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都是为了迎接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首轮教学评估而建立的,其特点是大多挂靠在教务处,而非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估的管理人员也远远不足。笔者对所在城市武汉市二本以上高校官方网站发布的组织机构信息(截止到2015年11月15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在武汉市二本以上招生的21所高校中,有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学校有16所,其余5所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等工作只是教务处某一科室的职能而已;在有专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的16所高校中,机构独立于教务处的有3所,其余13所高校的此类机构或与教务处合署办公,或为教务处的一个科室;除了武汉大学有12人之多专门从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其余高校最多3至4人,有的甚至为1人。笔者又随机选取国内其它985或211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也不令人满意。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远不足以承担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大量工作,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目标上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2.部分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不明确

质量标准建设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是否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核等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是审核评估考察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渐趋向良好发展的态势,实践教学环节较以前受到更多重视,占总学分比重较以前更多,但其考查的质量标准还很不明确,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没有统一的实施方案可依,多出现负责老师变换方案即变换的随意性;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撰写到最终定稿、答辩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不足,优秀论文评选没有明确的、统一的、科学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不明确,教学工作就没办法有效的开展,也就难以对教学环节的工作给出合理的评价。

3.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每所高校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尽管不同,但基本都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了规范管理。即使各项制度都有,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师生,甚至管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了解都远远不够,这就像学校在入学之初会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学生手册,但大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手册上面的规章制度还很不了解是一样的道理,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组织好师生学习这些规章制度。这就说明了目前中国高校重制度建设、轻监督落实[4]的问题。学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代表能落实到位,只有让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师生都知道这些制度并遵照执行才能发挥制度的作用。因此,高校不仅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特别关注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

4.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并不能说明学校就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了有效的监控。例如,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建立一支教学督导队伍,一般由校、院两级督导组成,督导工作应覆盖整个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但是就目前笔者了解到的高校督导工作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听课环节,对于其他教学环节的监督力度不足。教学质量的监控从运行环节上应包括对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设置、质量标准的建立、日常教学状态的运行、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环节的监测;从工作节奏上应包括学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以及常年不断的日常监控;从工作内容上应包括各个教学环节的评教、评学、评管。总之,教学质量监控应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5.缺少质量改进环节

质量改进是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缺少这个环节就不能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的最终目的都是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但是目前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高校缺乏主动进行质量改进的意识,在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后,不能及时提出质量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也缺少对质量改进效果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估中,学校会在专家进校前紧锣密鼓地为迎评做准备,但专家离校后,学校就容易松懈下来,使得整改环节弱化,降低了评估效益,不能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

四.结语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外部教学评估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保障。目前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高校应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队伍,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常态监控,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加大日常教学状态监控力度。此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建构和实施还需要一定的软实力——内部质量文化作为保障。

参考文献

[1]昌庆钟.审核评估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四个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75.

[2][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37-38.

[4]张德江.从教学工作评估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3):35.

(作者介绍:曲夏瑾,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外语教育)

作者:曲夏瑾

上一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