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商法课程特点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具体的体现。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体系涵盖内容过宽、课程体系内设置比例不合理、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诸多问题,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目标、重视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商法课程特点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商法课程特点分析论文 篇1: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经济法课程创新研究

【摘 要】 本文从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目前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大数据为课程教学资源化提供支撑、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成长模式、为教学改革方向提供科学依据3个方面讨论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重大价值,提出了优化教材并开设创新课程、依托大数据平台以开展信息化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训练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经济法课程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经济法;教学改革;高校

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国务院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的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必然对经济法课程影响巨大,不仅将带来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更是对教学技术和方法的改进。

一、目前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缺乏

高校非法学专业一般不会开设专门的法律基础课程,且由于课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经济法教师无法逐一讲解基础性的专业法学名词、法律背景、理论原理等。高校学生缺少法律基础知识储备,致使经济法课程教学难度增大,教学目标完成程度打折。

(二)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忽视学校、专业的差异性

由于传统教材选用体系的局限,众多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使用的往往是同一本教材、同一套教学课件,教师由于教材提供知识的局限很难实现不同专业差异化教学致使学生学习中无法更有效地获取到与本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经济法知识,影响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

(三)课程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训练缺失

经济法的应用性在法律体系中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就是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和应用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和教学计划、课时等客观条件所限,大部分高校及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往往更偏重理论教学,使实践训练环节流于形式。

(四)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成文法体系的局限使得目前的经济法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学生难以理解课程理论内容,更妄论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课堂大多比较枯燥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大多是应付了事,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巨大价值

针对上述问题,大数据技术恰好能够弥补传统经济法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利用大数据技术数据资源的支撑和个性化定制成长模式的实现,以及及时准确的课程反馈,使未来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成为可能。

(一)大数据为课程教学资源化提供支撑

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法课程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和易获取,不仅包括常规内容,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同学,还可以实现在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民法、商法等基础法律课程知识点,从而把基础法律知识和经济法知识衔接起来,加深对专业法律问题的理解。大数据背景下课程教学数据资源的类别与形式见表1。

在丰富的大数据课程教学资源的支撑下,学生可以自行或由教师推荐自己更容易接受的资源进行学习。高校经济法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就有了创新的空间,利用翻转课堂法、项目教学法、在线交流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网络技术的帮助,教师能够轻松实现及时的教师监督、课程时间引导、学习支持服务等操作,进而完成學习情况反馈、学习成绩评价认证、课外作业拓展等路径与环节。最终经过大数据的分析,了解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实现授课内容的精准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大数据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成长模式

大数据为实现创客教育提供了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学生评价体系全流程的资源,推动了高校经济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以学生评价体系为例,大数据参与的学生评价体系见表2。

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能够轻松利用大数据平台收集、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的内容等数据痕迹,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大数据为教学改革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大量的教学实践形成的大数据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和科学依据,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见表3。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经济法课程的创新思路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肩负着用更加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各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实现为社会输送较高应用水平的高质量人才目标。法律类课程尤其是各专业普遍涉及到的经济法课程将如何适应这一趋势,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教材并开设创新课程

根据大数据为教学改革提供的反馈信息和科学依据,教材修订者和编写者可以修订现有教材,根据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内容需求程度调整和增减各章节内容,使其详略得当,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具体而言,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高校不同专业的职业发展要求和路径,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修订各专业的经济法教科书,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会计专业要把合同法、公司法、税法、企业法律实务等作为必修内容,减少甚至删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担保法等内容;金融专业侧重于学习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等必修内容,删减反不正当竞争法、工业产权法等内容;对于部分不需要开设经济法课程的专业,可以安排为网络选修课程,将课程或知识点的相关教学视频,通过自助式的点播进行学习和研究,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二)依托大数据平台以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务经验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利用慕课、微课、泛雅平台、无讼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络大数据课程教学资源,将信息化贯彻到课程各学习阶段。

首先,课前可以依托大数据平台现有的法条、案例等教学资源,或自制教学视频,要求学生根据资源预习。通过学习途径的改变,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在课中,鼓励学生探究学习,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开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场所,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最后,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学生的在线时长,关注不同教学资源的时长、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再通过数据分析诊断出学生学习的偏好和漏洞以及教学内容的缺失,作为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的依据。

(三)加强学生实践训练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高校经济法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课堂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经过前述大数据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议最终要落脚于把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建议实践训练和理论知识的讲解所占用的课程时间设置至少为1∶1。通过大数据的技术以练促学真正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应用能力,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教师可以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学生参与以网络平台为活动场所的辩论比赛、法律调查等法律类实践活动,通过技术手段严格考核实践活动中的各项成果,例如针对辩论赛可以对资料查阅耗时情况、查阅范围、资料来源的权威性等进行打分;针对法律调查则可以通过后台对于参与调查的人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二是充分利用海量的庭审直播资源,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庭审流程,并要求学生建立模拟法庭审理具体案件;三是模拟企业的成立、运营、破产,要求学生提供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法律手段和法律依据并形成相关法律文书;四是有实务工作经验的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案件,通过真实的案件驱动教学实践的开展,并结合实践优化成绩考核系统,根据学生在两方面的表现设置更适应工作实际的加分减分规则,优化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估方法。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高校学子对经济法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变革迫在眉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飞速发展,借助大数据技术平台,创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已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通过本文提出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创新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运用大数据新技术应用实践,提高高校学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大数据驱动教育变革与创新[J].大数据时代,2017(5):6-9.

[2]王宇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院校经济法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才智,2019(20):69.

[3]邱俞捷,雷裕春.创新创业背景下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7(5):50-53.

[4]赖镇宇,周开发,孙细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贵州省实践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1):41-48.

[5]方烨.高职经济法课程“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學设计[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1):17-21.

[6]刘一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13):238-239.

作者:芦琳

高校商法课程特点分析论文 篇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摘要]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具体的体现。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体系涵盖内容过宽、课程体系内设置比例不合理、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诸多问题,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目标、重视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XJ012BGD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彩霞(1974—),女,新疆奇台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肖望喜(1974-),男,湖南衡阳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本文通信作者。

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使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产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等教育在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应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新时期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对的考验

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此,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向要求专业素质过硬,同时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对国际贸易专业而言,随着我国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构建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连续多年扩招致使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育质量下滑和教学基础设施的不足,加之生源质量、高校教师培养能力等问题,导致国贸人才培育面临诸多棘手问题。高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已成为普遍问题,国际贸易专业也不例外。所培养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与课程体系的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及课程体系内容的合理化有着密切联系。而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水平及教育管理制度是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具体地体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根据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则落实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国际贸易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际贸易专业最基本目标,但目前大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课程体系涵盖内容过宽,尤其是通识教育模块课时过长。通识教育模块是教育部门规定的必修课程,也被称之为公共基础课,这部分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而课程内容更偏重于政治、计算机、数学、英语等课程,忽视培养学生沟通技能和人文素质类培养,并且这一部分的课程所占时间较长,一般占去大学四分之一的时间,而社科类专业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对职业发展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公共基础课时间和内容上的安排都不能体现国贸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技能培养是不到位的。

其二,课程体系内设置比例不合理。按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微积分等,专业课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以及国际商法等课程。但大多数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编排与课时的安排没有优化,专业核心课程通常都安排在大三,且部分课程内容相互重复,课时有限,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三,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已成为国际贸易教学中的致命伤,长期以来本科高等院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虽然实验课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之一,实验室的软件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实验硬件及软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利用效率却很低。在课程设置上,具体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开设严重不足,国贸专业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之实践教学方式落后、师资及教学设施等方面的缺乏,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基本脱节。

三、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这既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目标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技能、专业拓展与素质拓展模块共计5 大课程模块组建而成,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新课程体系的五大课程模块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对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言,不是为培养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做准备,而是为社会需求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专业人员。培养身心健康、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以明确。

(二)课程设置内容上重视能力的培养

外贸人才市场需求岗位包括从事外销业务的外销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及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这些岗位不仅需要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国贸人才的基本能力除了外语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外,在素质能力培养上,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加强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逻辑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国贸应用人才培养上,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更重视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即国际性和实务性,专业素质能力方面所涉及的业务实操能力、制单能力、报关能力、谈判能力要在课程体系内容具体体现具出来。在专业课设置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即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促使学生适应社会。

(三)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强化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可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基本都是以理论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主,且理论课在整个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数量较多,课时量占据了绝大部分,相比较而言,实践教学无论是课时还是内容所占比例较低。虽然有些学校开始意识到实践课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落实还不到位,课程设置不能突出实践课地位,也不能落实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方法,实践教学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优化刻不容缓。实践教学也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不断更新,以确保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四)课程改革内容弹性化

课程内容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弹性化设置,避免课程内容上贪多求全,杜绝“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方案。目前国贸专业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现象,如外贸单证实务、单证制作与国际贸易实务。对于这类现象,应相应调整课程配置,对于一些课程内容相近且知识点重复较多的课程应进行整合,避免相关课程的重复教学。课程内容弹性化应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来协调与安排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向,同时要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加快更新速度,以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课程设置弹性化的同时还应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各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课程设置时间顺序合理化,课程内容的安排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参考文献:

[1]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8).

[2]俞婷婕,睦依凡.大学课程与人才培养—基于大学教学理性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6).

[3]陈飞,严晓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两难困境及研究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作者:张彩霞 肖望喜

高校商法课程特点分析论文 篇3:

从需求分析视角探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摘要]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理论,对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3—2005年间毕业生的毕业走向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英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及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需求分析 高校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卓新光,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吉林长春130012);王晶,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广东珠海519000)

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只有适应市场经济,我们的教育产品才能经得住考验,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与时俱进,适当调整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是教学运转的心脏,深化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针对我院近三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走向状况,本文拟从需求分析视角探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并提出建议。

一、需求分析理论

语言界对需求分析的研究最早始于成人语言学习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很多语言学者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何为需求,专家们的观点众说纷纭。Berwiek对“需求”提出一个简单的定义,他认为“需求”是目前的状态和期望的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Ber—wick把需求进一步分为规定的需求与意识到的需求,认为教育者以其他人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而设定的需求是规定需求,它是规定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而学习者本人的需求是意识到的需求。Hutchison和Waters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这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在为目标情景中能灵活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这些知识和技能而需做的一切。他们把目标需求进一步细分为必学的知识、欠缺的知识、想学的知识。所谓必学知识,就是学习者为将来顺利完成他的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的知识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是指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要学习的知识。

Brindley提出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的概念。Brindley把客观需求定义为所有关于学习者对应各种情况的能力需求,例如在实际生活交往中学习者应用语言的能力以及目前他们的语言水平及学习语言时遇到的困难;而主观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需求。Brindley同时指出,目前普遍认为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它对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课的过程中不可能学到全部的语言,因此应该给学习者提供一些其他课程,供他们选择。如果课程设置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就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和期望掌握的能力以及他们存在的困难,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目标。因为客观需求分析对课程的设置能提供很多必要的参数,而主观需求则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需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我们调查分析了本院英语系2003—2005年间毕业生的毕业走向。我院英语系这三年毕业生共计614人。其中2003年毕业生是258人,2004年毕业生是246人,2005年毕业生是110人。毕业走向见下表。

从上表明显看出,我院英语系毕业生的走向基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继续深造,包括出国留学和考研;第二类:直接就业,分别在事业和企业单位。这三年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趋于稳定状态,而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则在公司和企业就业。2003年仅占19.76%,2004年是39.83%,而2005年猛增到46.36%。而且,2005年在公司和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总比例已经超过了66%。2003、2004、2005年毕业直接就业的总比例分别是79.44%、81.29%、66.36%。调查分析这三年我院英语系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走向不难看出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1.虽然每年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不断递增,但其比例仍占少数。2003年至2005年我院英语本科生招收的人数从258减少到110人,继续深造的总比例逐年增加,2003年为20.55%,2004年是18.70%,而2005年增加到33.64%。与2003年相比,2005年的增长幅度大约是2003年的1.6倍。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完成大学学习后,不满足已掌握的知识结构,选择继续深造。2005年攻读硕士生的人数是37人,占总数的33.64%,比2003年提高了11.14%。

2.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2003、2004、2005年直接就业的比例分别是79.44%、81.29%、66.36%。其中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很大比例,2003、2004、2005年分别是67.43%、71.54%、56.36%。

3.最值得我们关注的特点是,无论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直接就业的专业范围都相当宽泛。比如:继续学习的专业,除了英语文学和应用语言方向,还有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外国历史、新闻和法律等其他专业。直接就业的工作单位和工作性质也非常宽泛。事业单位包括商务部、外事、海关、银行、科研所和教学单位;公司和企业包括进出口公司、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销售和服务等行业;从事的业务包括翻译、文秘、管理、会计、人力资源、销售、售后服务等。

以上三个显著特点,使我们认识到目前的课程设置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需要外语专业人才,但更多的是外语复合型人才。我们对这三年英语系毕业生的毕业走向的详细分析为调整、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可靠参考依据。

三、课程设置建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年)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根据《大纲》精神,我们认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具有包容性、跨越性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课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以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课程设置应具有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的优化组合特点。课程可分为五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要自成体系又要与其他模块相互联系。

1.语言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综合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第二外语等。这些课程是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英语专业本科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2.语言理论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言学、文体学、修辞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语言的基础理论有初步的认识。我们认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要有一个初步的理性、科学的认识,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

3.语言文化课模块。主要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明发展史、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欧洲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

4.应用语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商法、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写作、外交英语、同声传译等。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用英语摄取其他专业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

5.跨学科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校其他专业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课程。除完成本学科要求的学分外,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和市场需求选修这些课程。这样,学校才能给学生自主权,使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各种学科的资源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其他专业或就业打下宽厚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多元化。设置的各门课程要介绍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最新动态,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应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摄取其他专业新知识。通过各个课程模块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当然,应用语言课程模块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应当由学生决定,允许学生结合个人发展的目标及能力自我选择某一个体系或多个体系。这样,才会有利于英语专业毕业生具备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责任编辑:赵淑梅

作者:卓新光 王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