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以爱心为基础,德育工作才能深入有效的展开。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关键词:爱心;尊重;量化;竞争优秀的班主任不但能让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也能拉近孩子与科任教师的距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 篇1:

牵手德育:情的境界,爱的智慧

摘要: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根据“情感教育”“爱心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情感、爱心的“牵手德育”。本文以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为例,对“牵手德育”模式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中职;情感教育;爱心教育;“牵手德育”模式

“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妈妈给了我温暖;少年时,牵着同伴的手,同伴给了我真诚;进入长安职中,牵着老师的手,老师是我的贴心人、知心人和引路人。”这就是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的“牵手德育”。说起“牵手德育”的源起,在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的班主任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教育故事:“一位年轻班主任的班上有一个爱偷成瘾的学生,每次坐公车都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为了转化这名学生,班主任用了‘最笨’的办法——每天和他一起坐公车,每次坐公车都紧紧牵着他的手。这‘最笨’的方法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最‘聪明’的方法,也是最充满爱心的方法。”这种融情感教育与爱心教育为一体的德育模式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学校教育实施者的道德要求。

一、“牵手德育”的基本内涵

“牵手德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和爱心教育的一种形式。情感教育和爱心教育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为什么“牵手德育”模式能够起到感化人心、育人成才的作用呢?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即作了很好的说明。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进行威力比赛的故事,比赛的项目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越刮越凶,想以此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但行人为了抵御北风,却把身上的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暖,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南风效应,它启示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莫乎爱。而“牵手德育”就是给受教育者以情感的暖化和爱心的激励,顺应人对情感和爱的内在需要,从而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

二、实施“牵手德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牵手德育”是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需要。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爱”的内涵更是融入儒道而外化为多种表现形式。如像孔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 “尚同”,乃至后来的孔融让梨、陶行知的“人生天地间,润泽苍生乃仁义”……数千年来,“爱”的思想,“爱”的教育连绵不绝。到了当代,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但也诱发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造成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这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牵手德育”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体验不同的“爱心真情”,激励师生间、生生间不断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关爱、相互信任之情。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仁爱”等优良传统产生心理认同,自觉地传承。

(二)实施“牵手德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中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学校教育的遗忘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者,他们在起跑线上已经先输了一步,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亟待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给予扶正,使他们茁壮成长。而目前,很多学校德育内容空洞枯燥,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缺乏实效性。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实际上缺乏认同感,未能唤醒与激活自身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

感人心者莫乎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人发展的动力。“牵手德育”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逐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三)实施“牵手德育”是促进校园乃至社会和谐的需要。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类永远需要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关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牵手德育”就是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美好和关爱,每个人都伸出手,牵着每个人的手,让学生在付出爱心的时候得到付出的欣慰,让那些受到帮助的人享受到爱的感动,每个人都是爱的付出者,每个人都是爱的受益者。

三、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牵手德育”模式及实践

多年来,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探索出一条切合学校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新路: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牵手德育”管理模式,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实施“建立台帐、专题研讨、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对“暂时后进生”做到“不舍弃、不放弃”,开展丰富多彩的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校园红歌对抗赛”“说出你心中的故事”等品牌活动,推出了一批爱学生胜过爱子女的“靓妈妈班主任”,校风建设稳步提高。学校成为了广东省中职校长高级研修班、广东省中职学校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定点学习观摹学校,2010年学校还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一)牵着严格之手明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德育管理育一流的学生,但管理并不是使人服从纪律的要求,它的最高境界是让制度文化内化为心灵的认同甚至是心灵的需求。富有艺术的管理并不是去限制人的活动,而是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长安职中一贯坚持“严而有爱、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教育学生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学生触手可及,伸手可做。因为爱学生,希望学生成才,所以才高标准、严要求;因为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所以学生不会因严而畏之;因为有科学标准,符合教育规律,所以学生可以做到;因为教育时因材施教,一人一个方法,所以学生能够接受。

制度是引导正确行为的规范,更是塑造高尚品格的温馨提醒,为此,长安职中制定了严格、完善、合理、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将所有的德育工作细化,从统一穿校服校鞋、定期修剪头发、修理指甲到集会纪律等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了明细说明,可以说是学校的“德育大典”。这套制度的出台、学习和执行,使学生知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

学校还明确了学校领导、教师、职工以及各类管理人员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参与德育管理工作,都需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日常管理工作由德育处负责统筹,务必做到“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肩上有任务”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无论是教师还是职工,都需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学生要做到的,自已必须先做到。学校为此专门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手册》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检查项目及评估标准》等制度约束和考评教师,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学生管理模式在不断深化完善。

(二)牵着真诚之手懂礼道。

《论语·季氏》有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学校重视学生举止行为的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优雅的举止、文明幽默的谈吐,让学生学会与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长安职中不仅教学生做事,更教学生做人,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学校要求学生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方面有礼貌;在与人相处时,遵循平等、尊重和宽容的原则,并做到正直、真诚、自尊与自爱;在社会生活中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

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学生成长十字训”:微笑招呼诚一点;坐正立直雅一点;团结友爱善一点;仪容端庄靓一点;个性发展酷一点;知书达理文一点;令行禁止正一点;一技傍身巧一点;享受生活乐一点;拼搏人生勤一点。比如,微笑招呼诚一点,学校提倡见到老师或同学一定要微笑着打招呼,因为学会微笑会使自己产生信心和力量,使自己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给别人带来欢乐、愉快。因为举止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程度以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

(三)牵着鼓励之手树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用者。”因此,长安职中注重唤醒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鼓励每个学生都要有信心,有梦想,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

为了重塑中职生的自信心,学校创造性地开设“超市模式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超市模式第二课堂报名时,几十张桌子在校园内一字摆开,学生如在超市购物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挑选项目还可以挑选教师。学校实行活动场所、开课时间和授课教师“三固定”的原则,精心设置七十多门课程。从交谊舞到健美操,从FLASH制作到学校网站新闻采编,从电气线路安装到电子模拟仿真,从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到男子棒球队,无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热捧。七十多个精心设置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个素质教育大超市的模式,在整个东莞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四)牵着平等之手会自省。

辛弃疾有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赞互叹。同理,教师见学生可爱,则学生见教师亦可敬,所以长安职中要求教师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说出你心中的故事”系列访谈节目是长安职中的一个全新的、立足于平等对话的教育形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视角讲述他们经历的故事,以此来启发和教育学生。2008年至今已开展“我人生第一次就业的故事” “我最感激的人的故事”等九期,嘉宾主要是学校的学生,同时还有老师、亲朋好友和企业代表。访谈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周围的人和事,贴近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虑、所惑,以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

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学生,因此长安职中提出心理教育全天候:心理教育无闲人,学校领导、教师、职工以及各类管理人员都是教育者;心理教育无闲时,从早读到晚修,从平时上课到假期跟踪,时时都是教育时间;心理教育无空地,从校园到家庭、社会,处处都是教育地点;心理教育无小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是教育契机。

(五)牵着友爱之手知爱心。

情是德育的最高境界,爱是德育的最大智慧。长安职中认为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种子。教师要用爱心浸染学生,以爱心渗透德育,把爱心贯穿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活动。以爱心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感化学生。

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表现最优秀最突出的班主任是一批靓妈妈,她们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这既是妈妈的品德也是优秀班主任的品德。她们不仅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学生,还在思想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

根据生源复杂、后进生比较集中的实际情况,学校实施“爱心补救,结对帮扶”的育人工程,学校把行为习惯后进生称为“暂时行困生”,提出“不舍弃、不放弃”;把学习习惯后进生称为“暂时学困生”,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对每科倒数后进的学生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让每一位中职生都“学有收获、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学期初,每个科任教师都会主动去结对帮扶1-2名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制定可操作的爱心补救方案。

四、结语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情感爱抚、赞许和爱。目前,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已形成了一整套从教育、从人的发展最本质的规律出发的德育理念,形成将德育最常规的内容做成特色、品牌的德育内容,形成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途径,通过给予学生更深沉的情感关怀与更明确的引导,付出更多的感情、更多的爱,更多的责任,像妈妈、像兄长、像朋友时时刻刻牵着学生的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和谐而全面、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富有创造性地发展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何丽华

作者:曹永浩

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 篇2:

育人育德 爱心永存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以爱心为基础,德育工作才能深入有效的展开。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关键词:爱心;尊重;量化;竞争

优秀的班主任不但能让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也能拉近孩子与科任教师的距离。我们作为班主任都知道“爱心无价”的含义。培养一颗爱心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让孩子们理解:只有爱,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感受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人类的伟大。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是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地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作用。如果你对学生的爱心还不够,那么你就得去培养自己的爱心……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了班级规章制度,并要求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立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遵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像今年,我们班的学生还自发地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像设立“学习擂台”、“一帮一”、“争夺流动红旗”等,使同学们展开了友好的竞争(这里我想说明,“竞争”——必须是“明争”,决非“暗斗”),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全方位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中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鼓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的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從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作者:艾萍

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 篇3:

与时俱进,创设德育工作新路子

创新是改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理念转变、提升管理水平的生命。符合客观规律和管理对象实际情况的管理理念创新是与时俱进、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随着工作角色的转变,我不断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特别是担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并兼任政教主任工作以来,我在继承学校德育工作原有科学思路成分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一、二、三、四、五德育工作理念”。在此,我把这一德育工作理念阐述出来,与各位同行切磋、商榷,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为“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略尽薄力。

一、“一”即贯彻“一颗爱心”

爱是教育的主题和本质内容,爱心应该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教育尤其是德育,是一个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过程,是一个把社会秩序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律和自觉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只有始终贯彻“一颗爱心”,才能打通德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桥梁,把社会秩序和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爱心、宽容、关注、给予是一个良性社会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以爱、关注和给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这些本质因素也必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学高身正,还要会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措施和制度,会开展合理有效科学的德育工作。因此,从德育角度讲,德育工作者应比普通教师站得高,看得远。总而言之,爱心是德育的生命,是有效推进德育工作、开启新时期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二、“二”即坚持“两条腿走路”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我们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避免掉进形而上学的泥淖。“两条腿走路”是德育工作坚持辩证法的时代产物,它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常规制度管严管实,另一方面校园氛围搞好搞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校常规制度管严管实,才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秩序和稳定性,才能把学校常规制度中包含的传统与现代的优良道德成分和法律法规的意识观念有效地融合在学生的日常习惯和人际关系协调之中,为其成为“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铺垫。校园氛围搞好搞活,主要是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和具体实施。比如,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竞赛,组建校园文化团体和协会,有总体规划地搞好搞活校园氛围,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宽松有序、文化浸润人、文化培养人、文化规范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偏离常规制度管严管实,德育工作会柔而无序;偏离校园文化搞好搞活,德育工作则会刚而无道。而刚柔相济,则将开辟一片校园德育工作的美好春天。

三、“三”即“注重三个结合”

首先,德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收到德育工作的效果,离不开其实施的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一线和阵地,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要传授知识和以德育人并重。德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平台,课堂教学若能把德育贯彻好,则“道不远矣”。其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育人是一项长远而综合的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仅凭学校一已之力,很难完成。俗话讲:学校里有老师,家长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是人生的大熔炉。只有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德育工作方能成效显著。最后,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常规工作贯彻于日常,常抓不懈,体现了德育工作的普遍性。重点工作指向于教育教学生活的特殊阶段,体现了德育工作的重点性。倘若常规工作中抓不住重点,特殊阶段特殊情况缺乏特殊对策措施,则德育工作必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常规中有重点,重点为常规服务。

四、“四”即“培养四种能力”

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人是第一位的,只有先学会做“人”,才有可能成为“人才”。有“人”有“才”称为德才兼备,凸显现代教育的理念。学会生活,至关重要。人是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学会协调好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关注,学会忍让,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坚强,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学会求知,主要指掌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主要是培育提高学生的学法和学习效率问题。科技之光,文化之光,必将折射出人之光。学会创造,从某种角度讲,是决定一个人、一个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前途有多大,能力有多高,一个社会前景有多好,发展可以有多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创新力影响的。由此看来,学会做人、生活、求知和创造的能力,于人于国,意义重大。

五、“五”即“突出五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主线”

即孝敬父母—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尊纪守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家庭伦理教育,以此教育感化学生,从感恩双亲获得良知和动力,进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坚定志向,并能为理想而努力学习,终生奋斗。而要学得好,就离不开师长的谆谆教诲。最后,他们就会尊敬师长,尊师重道。具备了上述“四位”的素养,培养其成为尊纪守法健康有为的合格公民自然水到期渠成。

从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看来,“一、二、三、四、五”的德育工作思路可操作性强,体现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特点和要求,又有效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是确实可行的。当然,对德育工作的浩大工程而言,它也只是一个理论的雏形和阶段,我们必须赋予它与时俱进的风格,这样才能永葆其青春的生命。既然选择了德育工作,我们将荜路蓝缕,风雨兼程。谨与各位老师、同行共勉。

作者:叶文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德育爱心钥匙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钥匙管理05-05

公司钥匙管理协议07-01

钥匙管理措施方案07-23

爱心餐厅经营管理论文04-17

爱心教育惩罚研究管理论文04-23

仓库钥匙管理制度05-06

公司钥匙管理规定05-10

交钥匙工程管理05-01

车钥匙管理办法04-08

借钥匙管理规定04-12

上一篇:语文阅读训练管理论文下一篇:移动中继通信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