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大力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德育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1:

双减背景下基于小组合作理念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探讨

摘要:在小学初中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是教学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我国的初中生活环境当中,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初中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将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直都是教学的重头戏,其次德行品行是一个人的素质表现,所以为了推动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需要在实践当中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

引言:德育教育其字面意思就是针对人们的道德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主要涵盖了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等等,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大多数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逐渐忘记了德育的意义。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初中教育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德育教育的任务,优化学生们的品德,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知。

一、我國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现状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教育模式单一、学校不重视德育教育的授课,且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品德课程来开展,没有渗透到其他的科目当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是课本进行授课,实践课程和情感陶冶等方式使用较少。首先,我国初中的德育教育通常是课本授课与实际行为相互脱离,没有对应教授的课程知识,同时教授的课程没有课下活动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且与校园文化没有相结合,学生们接受情况较为困难。其次教学的环境差,师资力量较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迅速进入到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当中的不良信息和不法信息对于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阻力,且学校对于学生的网络运用不重视,家长们没有时间去管理学生,对于学生们的玩游戏的时间没有限制。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较弱,没有能力也没有人数去管理。因此,我国的德育教育现状较差。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究其根本初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多数人的三观都存在着较多或者较少的问题,初中学生们对于世界还处于懵懂状态,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否则就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假如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就极其容易走上“歪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到那个时候再对其进行教育就为时已晚了。都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们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够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都有贡献的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将这件事情完成。

三、推动初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利用教科书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最容易得到的就是手里面的教科书,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融入品德思想,在知识的传递当中融入德育思想,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们感受思想品德的教学,学生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将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初中生们从这一课时中学习到德育知识。首先相关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们去将整篇课时通读一遍,了解这一课时的大意,理清思路,更容易的进入到文本的内容里,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同时老师为学生们在阅读之前留下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在讲课之前教学老师定下教学目标,这堂课需要让学生们知道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尊重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其次就是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教学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小组共同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尊重为什么是进行人际交往的起点?每一个人都应当是有尊严的个体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们讨论过后选出一名代表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回答完毕以后,询问其他小组是否同意,说一下原因。

第二,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老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设置问题,然后学生们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去思考,然后为学生布置做悬念让他们去探究,这样能够增大学生们的小组合作的力度。例如在学习《探问生命》这一课时,教学老师提前为学生们留下任务,进行课前预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听课情况。在学习这门课时,教学老师需要让学生们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高于一切。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或者物。教学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表演一个与生命有关的小品,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对其进行点评,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成员的启发。在最后让学生们观看《扶不扶》的小品,讨论自己观看的感受,学生们对于这种漠视自己生命去拯救他人的行为是否是对生命的不重视?学生们讨论过后老师为学生们讲解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生命至高无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就比别人的重要,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重视珍爱每一个生命。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初中的德育教育当中,需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们德育素质的不断发展,其次相关的教学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学生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庆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20):10.

作者:李庆忠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小组合作理念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大力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基于此,下面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意在提高初中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1前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的问题

1.1小组合作注重形式,忽略了合作内涵在初中的与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归根结底,重点还是要落实在合作的内涵上,而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合作。而在当前的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响应教师的号召,从表面上进行合作,根本没有真正接触到合作的实质,只是听从了教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和分行动。而在实践中,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清洁班级卫生中,依然是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看作单独的个性行动,他们大部分的合作就仅限于在课上进行讨论时互相交流一下意见,除此之外的合作行动少得可怜。1.2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内容片面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模式应该体现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学习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课程安排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除了学习,在校园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日常的清洁班级卫生、课间休息中的娱乐活动。教师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各个方面规定好如何做,让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章程可以依据。另外,纪律问题可以说是初中校园生活中很令教师头疼的问题了,良好的纪律是学生好好学习的基础,如果班级中纪律维持不好,学生时刻受到各种外部干扰,那无疑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下降。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安排,让小组合作成为维持纪律的有效手段。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很多学生受到填鸭式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不说的学习内容,学生也想不到要去完成,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监督,自己是否学习不会有人知道,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2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2.1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够在小组分工明确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和组织能力等全面评定,在经过这样的分组后,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前的小组学习活动中,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發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2.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需要面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逐一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共生”理念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解决和纠错过程。在小组合作“共生”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和掌握情况不同,他们能够通过交流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当小组成员对某个语文知识点产生分歧后,就会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想来进行讨论,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根据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有效完善。小组合作“共生”的学习模式,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精力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延伸课堂,加强学生的实践

实践性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社会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融入其中丰富相应的活动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此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3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3.1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的前期阶段,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不仅如此,由于课前导入是第一个教学环节,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在小组合作“共生”实践中优化小组分工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共生”形式要从“合作”和“共生”角度进行分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分工中,教师应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意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通过分工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3.3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中,要想让小组合作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班主任应该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教育的要求,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小组公约,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小组一同商讨制定,通过先起草、后投票、再确定的方式,更好地体现民主性与公开性,这样更有利于各个小组与不同学生更好地遵守相关班级规章制度,更好地遵守小组公约,更有利于量化考核的推行与实施。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祁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讨[J].智力,2020(13):121-122.

[2]梁小玲.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11):125-126.

[3]董德丽.初探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智慧,2020(07):95.

安丘市兴华学校

作者:刘向德 张立山 王建成

德育班级管理论文 篇3: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往往进行“严格的强制性管理”, 管理方式依旧比较保守。注重以“管”的主体形式来渗透德育。对于学生在学校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会采取较为严格的处罚手段和处理方式來教育此类学生。虽然这些管理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督促中学生,但这种管理方式还是与新时期中学生的徳育目标不相符。另外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初中学生,性格反叛;强行对其进行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强度过高的管理极容易引发学生的这些反叛因素。因此,班主任对其先进行管理再进行教育可以防止出现教育无效的情況。并且,此时学生的价值观还不够完善,思想还不成熟,极易出现偏激的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通过管理和德育教育共同开展学生教育,把“管”和“育”进行有效的联合,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成长,约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思想观,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力争全面促成和达到新时期学校的德育终极目标。因此,“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开展“管育并重”德育模式。

一、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受传统班级管理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侧重“管”,而忽略“德”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实施“管育并重”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思想,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以后,要不断完善班级制度,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高度,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比如,利用班会课,开展一系列有关“军事理论、政治品质、法律制度”活动的主题班会。注重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活动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新时期的中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走出课堂,体验社会生活。课余,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活动,养成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和高尚品德;为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让初中学生能够满怀热情地主动参与,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改变以往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培育全面型人才。班主任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后,把班级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经常开展班会进行德育教育,给予学生发言机会,多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就班级现状和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及时了解解决,班主任起引导辅助作用。班干部由学生推选和自荐,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制定可行性的班级规则制度,班干部连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实际管理学生,做到严宽结合,管育并重,引导学生进行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使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三、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新时期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以学生需求为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时,班主任要突破传统的德育教育思维限制,细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促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更好地达到“管育”的目的;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在满足教育教学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内容渗透,提升对学生的关爱程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初中学生处于较为敏感的青春发育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叛逆,情绪不稳定。班主任要重视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当学生自卑,否定自己时,班主任要要适当给予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展健康和建立良好心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才会真正成为朋友,达到“管育并重”的教学效果,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班主任要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力争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切实做到管理、教育同步落实。有了新型的德育模式,将管理与教育结合,开展“管育并重”的德育教学,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德育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综合性的人才。

作者:金晓月

上一篇:普通高校财务论文下一篇:党的作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