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文化指导建设论文

2022-04-28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求美、求乐、求知、求健康、求发展的需求日趋迫切,特别是乡村(街道)的村(居)民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文化指导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发展观文化指导建设论文 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审判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先进文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进行升华和创新的过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加强审判文化建设正是人民法院解决部分法官司法理念偏差、司法宗旨松动、司法作风涣散最为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也是人民法院践行科学发展观、改进法院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审判文化的建设主体

任何一种文化其本质对象都是人,其发展和提升都离不开人。这就决定了审判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法官群体,脱离法官群体而谈审判文化建设纯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有所成果。同时审判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公众,其理由:一是诉讼当事人是审判活动的参与者,正确认识、辨别、感悟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期待和感受,引导他们依法诉讼也是审判文化的重要任务;二是审判活动归根到底是社会矛盾解决机制之一,决定具体的司法活动结果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评判。针对公众对司法活动的反映和反馈,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提升公众的信任度是审判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三是其他社会公众对法律和司法活动的公正、高效和权威的期待,对法官职业的要求也是审判文化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只有把法官群体和社会公众共同作为审判文化的发展主体,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特别是诉讼群众在审判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保证审判文化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割裂了法官群体同社会公众的联系,只能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经不住实践的考验,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更无从谈起审判文化的提高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审判文化的核心价值

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审判文化是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审判工作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审判文化的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审判文化建设,就要在法官队伍中培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一是着力培养服务大局观念。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要求审判文化教育必须引导法官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服从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和良好的司法服务。二是深化巩固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在审判文化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时时处处把维护、实现、保障人民利益当作立足点、出发点,案案事事都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并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三是树立科学司法权威观念。维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审判文化教育树立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和司法价值观,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当作法院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争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认可来树立司法权威。

三、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审判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是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到审判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推进法院工作作为工作目标。重点在于:一是提升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通过审判文化建设,把“三个至上”理念深化到每一名法官头脑中,让法官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二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工作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利用审判文化教育,探索新形势下法院工作规律,不断改进完善法院工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法院工作机制。三是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通过审判文化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法官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改进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四是确保司法廉洁。廉政文化是审判文化的重要内容,确保司法廉洁也是审判文化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审判文化教育,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廉洁执法、清白为“官”的价值观念,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基础,为法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作者系巩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作者:周建峡

科学发展观文化指导建设论文 篇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建设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求美、求乐、求知、求健康、求发展的需求日趋迫切,特别是乡村(街道)的村(居)民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大公共文化资源密度和扩大公共文化活动覆盖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中央、省、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加快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是中国先进文化代表的着力点和基本点,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值得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

一、明确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0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方便群众就近集中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新的载体,基本内涵是:形成以镇乡综合文化站为中心,相对较集中的行政村为次中心和文化活动室为基本活动点的文化活动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融。“30分钟文化活动圈”是指村民从居家起步,30分钟内至少可以到达一个设施相对齐全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文化活动。根据这个内涵,各地镇乡(街道)农村社区,以自己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人口分布及地理区域,确定分设文化活动圈(中心)。在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工作中,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科学、发展均衡、重点突出、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在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中,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大力推动文化在发展大繁荣。

二、以政府毛糙加强文化建设应成为主导力量

“30分钟文化活动圈”与广场文化活动,在意义上有所相似,但一个是按照农村人中居住情况,为方便就近活动而设置,而广场文化是按照城市(中心镇)人口较为集中的方式要求设置的,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活动中也有很多的共融体。两者之间都肩负着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的重任。而成功的“30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不仅离不开文化部门的精心组织与设计,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在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中,镇乡(街道)文化站肩负重大任务,他既要发挥综合文化站的辐射功能,又要用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去影响带动周边“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工作,特别是在加快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圈(中心)建设,发挥文化活动室的积极作用中,按照群众文化意愿,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及相关文化力量,加大文化资源效应,构建起以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核心的文化职能延伸圈。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承载点的文化功能辐射圈和村文化活动室为覆盖面的文化资源共享圈。在这工作中,政府行为的政策性和导向性,应成为“30分钟文化活动圈”发展的主导力量,否则“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建设在规划落实、物力财力上就得不到支持的保证。只有政府的参与支撑、领导的重视,真正把“30分钟文化活动圈”作为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塑造美丽乡村的形象工程来抓,并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这样,“30分钟文化活动圈”才能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巩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枝繁叶茂。

三、以方便群众活动出发,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重点,应按照行政区域或自然村落分布情况而科学设置。在规划设置中,应考虑自然、经济、交通以及人口集聚等因素来决定。尽量就近方便利益出发,对偏远人口稀少的村庄,应适当扩大区域面积或增设活动点。村级区域文化活动中心原则上应设置在中心村,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也可以规划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创建。在创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工作中,应注重发挥综合文化站的核心作用,要把综合文化站的各项工作职能延伸到村级(社区)区域文化活动中心去。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核心平台,使其得到充分体现和展示。镇乡党委、政府要积极强化自身建设,加大投入,增加配套设施,提升工作效能综合文化站。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为区域文化活动中心培养文艺骨干,举行各类培训讲座活动,帮助策划辅导文艺活动和节目,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开展文化互动交流活动。镇乡(街道)党委政府应把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及设施投入,也应作为公共服务系统,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中,使“30分钟文化活动圈”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和谐文明形象的展示和体现。

如何抓好“30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工作,这是值得党委、政府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我们知道,当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及参与欣赏水平不断提高,“30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场地设施如果陈旧落后,活动没有创新,没有特点,年年如此,机械重复,就势必越办越没有新意,越办越没有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普及基础上实施“精品战略”。特别是群文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擔当起引导、带动、提高的历史重任。在“30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中,要当好设计师,做到统筹兼顾、优势互补、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功能设置和建设标准工作。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上必须具备切合实际的多种文化活动功能,满足区域内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诸多需求。本人认为“30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应当注重操作性和实效性,在设施功能和活动方面可以从这几方面设置:

1、拥有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室内场所一处。内设有图书科普阅览室、影视播放室、公共电子教育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艺活动室、体育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历史人文展览室等。

2、拥有一个花园式文化广场。场内设有文化、休闲、健身三大功能的相应配套设施。

3、建立“乡村戏苑(舞台)”一处。可供观看演出的室内或室外的文化互动场所,具备可供经常性演出的简易戏台一个,有配套的灯光音响设备。

4、建有宣传文化活动阵地。阵地内设有宣传橱窗(长廊)一个,黑板报等,宣传党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科普文化知识,提升文明素质,强化宣传作用。

5、建有相对稳定的文艺体育表演队伍。开展文体活动尽可能突出本地特色的节目,具有民俗和地方性。建立“文化走亲”活动工作机制,实行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或多村多品的文化活动战略,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形成文化互动、资源共融。

“文化走亲”是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增进乡村之间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构建“30分钟文化活动圈”与创建文化达标村、文化活动中心,是实行多轮驱动、实现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建立评先和奖励机制,对各镇乡、街道要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对按照要求达到标准的活动场所,市财政每年应安排资金给予奖励补助,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30分钟文化活动圈”与广场文化活动是一项新的活动方式和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满足的迫切需求,我们作为党和政府部门,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给予大力支持,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建设,指导活动,在活动中给予积极的辅导,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姿的内容去引领人们的参与,使他们远离邪教、远离一切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丑恶活动,让先进文化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朱志祥 刘永良

科学发展观文化指导建设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的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追求,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的特征,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阐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作具体探析。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美丽中国;意义;制度

马克思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思想基础。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社会美、环境美的综合体,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在和谐的基础更好的发展。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方面,人类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都无法脱离自然界。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实践的立场出发,认为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导致人类与环境关系恶化最直接的根源。因此,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出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析了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把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然是生产的基础,自然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的劳动实践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和自然的和平相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人和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认为劳动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受到剩余价值的驱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组织生产。从而,在遵循人的本性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事物质生产,真正地解决生态危机。

二、美丽中国提出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以,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笔者认为美丽中国应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特征:

1.自然环境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对于“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这表明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所追求的环境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科学地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格局,转变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

2.人民生活美。美丽中国,不仅指山清水秀,碧水蓝天,更注重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之美,美丽中国的最终归宿就是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习近平在十八大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在生活,美丽中国包含着生活之美。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是生活的灵魂。人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把生活之美提炼出来,强化出来,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要把人民向往的和谐之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把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看作是我党奋斗的目标。

3.精神文明美。美丽中国的蓝图中,天蓝地绿表现的是生态环境之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表现的是社会之美。自然与社会都是人民活动的场所,美丽程度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文明的程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物质文明的进步,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内在支撑。公民的道德素养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也体现着我们国家软实力的强弱。十八大报告中,对美丽中国蓝图中最主体的因素——公民道德素养的要求给予了明确的措施和指引。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拥有美丽人格的中国人。

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诠释,是一种新的希望和梦想。从美丽中国建设的外延来看,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多层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可持续发展”,到今天“科学发展观”与“美丽中国”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其的丰富和补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利益,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又一创新举措。

2.拓展了社会和谐理论的视野。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倡导“天人合一”。马克思认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奋斗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以,我们要以人为出发点,社会发展和谐与否,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经济发展的最终利益获得者也是我们自身。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就是要最终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最终建设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小康社会。这无疑拓展了和谐社会理论。

3.有利于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立制度保障。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制度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标准、行为规范和监督、约束的力量。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丰富全面,这个制度体系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等。制度是建立是前提,制度的实施是关键,要落实具体的制度就要增强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提高行政能力,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推进以“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经济部分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独立章节,这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要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美丽中国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力量,需要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与参与,更需要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当中去,就要我们党制定更加有效的综合决策制度,把加强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尤其是在水资源保护、耕地保护上制定相关的决策制度。同时,要完善现有的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的落实执行。

第二,构建生态型政府,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构建生态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高级形态,目的在于实现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要树立和谐共生的执政理念,构建生态服务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为一体的政府职能体系,实现政府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的协同治理。同时,建立开发资源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公众利益相关的项目,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完善行政考核制度,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因素也纳入到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

第三,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营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要把宣传工作扩大到农村,通过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实际行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使命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当中。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王扬,张春艳.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6).

[4] 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5] 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2.

[6] 匡列辉.“美丽中国”概念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会议,2013,(6).[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王铃 李文生

上一篇: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学会计电算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