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25

摘要幼儿时期是创新精神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志培养的关键期,它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人们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幼儿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论文 篇1:

谈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一项课程。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美术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将“创造教育”融入美术实际教学中,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激发兴趣,明确美术教育的核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兴趣可促使幼儿积极配合教师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大多数幼儿本身就对美术感兴趣,而少数幼儿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对美术产生兴趣。首先,教师可利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还可带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奥秘。例如,当满地都是落叶时,教师可让幼儿捡起树叶,问一问:“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用什么颜色来画一画?”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其次,当幼儿尝试进行绘画时,教师应给予合理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增加幼儿的信心。教师也可通过在主题墙上展览作品的方式,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最后,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身想象进行自主创作。教师可将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幼儿有需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引导,以最大限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摆脱束缚,释放幼儿在美术中的天性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行知的創造教育理念强调解放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想象能力颇为丰富,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幼儿的天性,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渗透创造教育思想,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为幼儿创造一个多彩的“天空”,让幼儿感受世间万物的色彩。同时,教师应摆脱传统美术教育的束缚,秉持“存在即合理”的观念,让幼儿用心感受大自然,发挥想象,自主创作。教师应释放幼儿的天性,并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用心倾听,感受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

教师要结合幼儿经验、创造及想象能力开展“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作为幼儿队伍中的一员,加入幼儿的生活,学会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尊重幼儿的创造,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例如,有次,熙熙把周末在沙滩上捡到的贝壳经过加工后送给了笔者,笔者问她:“这是谁呀?”熙熙说:“老师,这是你呀,你看有眼睛,有头发,还有一个酒窝。”笔者看着贝壳上用各种自然材料做成的五官,鼓励她继续加油,引导她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些不一样的作品,她高兴地点了点头。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会让幼儿受到鼓舞,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四、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的方法

(一)让幼儿自主思考

陶行知认为,幼儿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教学应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紧密结合,让幼儿独立自主地思考。在美术教学的改革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例如,让幼儿画美丽的石头,教师可将幼儿带到室外,让幼儿观察小山坡上的石头,或将石头放到幼儿手中,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观察进行绘画。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探究、质疑、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例如,有一次,小恩画了一朵黑色的花,笔者问他原因,他说:“晚上,花是黑色的。”这时,教师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幼儿的美术作品,应鼓励、肯定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更多新意的美术作品。

(二)让幼儿自主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幼儿进行自主实践。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供丰富的低结构美术材料,让幼儿自主操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其创造水平。比如,在《春天的颜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幼儿一起去野外收集材料,让幼儿自主寻找、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根和花等,并让幼儿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创造。这不仅能提升幼儿的积极性,还能利用各种自然物,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满足创作的欲望,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让幼儿探索观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解放幼儿的头脑和双手,还要注重解放幼儿的眼睛,引导幼儿自主观察,以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要让幼儿学会探索、观察,使其发现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美。教师可带领幼儿多接触、观察、体验自然和社会,让幼儿学会捕捉自然事物的美,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比如,幼儿园小山坡上的两棵桑树,冬天的时候,一棵树上没有叶子,但是另一棵树上的叶子依然茂密。幼儿发现这个现象后,找老师询问,教师则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科学知识的讲解。教师可多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让他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四)融入幼儿世界,营造良好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充分融入幼儿的世界,与幼儿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的精神与创造性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重视培养幼儿的积极心态,使其在愉快、轻松与自由的氛围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创造才能。

(五)在生活中进行美术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其进行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教育。教师应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氛围,以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教师可带领幼儿春游,让幼儿观察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白云等。教师还可在游戏中融入美术教学的元素。例如,让幼儿抽卡片,抽到有图画的卡片可将上面的图画描摹出来,对优秀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空间。幼儿创作美术的过程就是幼儿组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并为其赋予新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并为其提供多种较强操作性的材料。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画梅花时,可引导幼儿用手当笔,画出梅花的花瓣,让幼儿体验动手绘画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在教室添加梅花装饰,为幼儿自由创作提供想象空间。

创造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幼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只依靠想象很难创作出画面丰富的作品。大自然是活的教材,教师和家长可带领幼儿多接触大自然,获取直观的经验。教师应当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教学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不仅能提升幼儿审美、动手和观察能力,还能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理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放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掘学生对美术的热情,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

作者:赵育华

幼儿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论文 篇2:

美术手工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培养

摘 要

幼儿时期是创新精神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志培养的关键期,它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人们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 幼儿园的手工内容丰富多彩,如:撕纸、折纸、剪纸、染纸、泥工、布贴、自制玩教具等材料,一个纸杯、一个纸盒、一片树叶、一张纸、一个手指、一只手......都可以随意制作。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美术手工;幼儿;创作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幼儿时期是创新精神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志培养的关键期,它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人们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说明了手工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手工内容丰富多彩,如:撕纸、折纸、剪纸、染纸、泥工、布贴、自制玩教具等材料,一个纸杯、一个纸盒、一片树叶、一张纸、一个手指、一只手......都可以随意制作。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1 手工活动创造能力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现状

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活动与学前儿童的绘画教育一样,同属于艺术创作范畴,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当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手工制作活动的创造能力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往往是先拿一个自己做好的作品,让幼儿欣赏,虽然激发幼儿想做手工的欲望,但基本是让幼儿模仿教师的作品进行制作,创造能力没有达到充分发挥。再有由于班级幼儿人数多,提供的材料不足,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操作需求。幼儿园有的教师闲麻烦不愿意收集手工操作材料,每周美术活动基本是安排绘画教学,手工教学压缩甚至取消了手工教育活动的时间,使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园中成了可有可无的兴趣活动,这些现象存在我国中小城市的幼儿园,尤其在不够规范的私立幼儿园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手工活动对于幼儿创造能力来说是那么的重要,那我们怎样让手工活动融入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呢?我实施了以下的教育对策:

2 创设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氛围

皮亚杰认知理论指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只有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活动,更大程度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设了美术角活动,并采取以下途径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自主地与环境交互作用。

以开放的活动区环境,拓展幼儿创造力发展空间 。 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力丰富。因此,在手工活动中,应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我精心地构思活动室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让活动区环境处处成为幼儿求异创造表现的天地。幼儿大胆利用各种废旧材纸杯、纸盘、捡来的石头、卫生纸芯……装饰或制作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玩具,有老鼠、小兔、小鸡等。“作品架”上全是幼儿的创造。虽没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无不透露出幼儿思维的新奇。如:在开展折热带鱼时,幼儿们通过集体和蒙氏个别活动学会了折热带鱼,有的孩子说:“我要把我的鱼身上装饰漂亮的花纹,老师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啦!”最后孩子们将身体上有各种不同图案的热带鱼贴在墙上,有的孩子还用绿色的纸剪出各种动态的水草、用藍色的剪出海水的波浪,用彩纸剪出大小不同的圆形当泡泡……当孩子们看到大家共同做好的活动墙,都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哇!真好看!”创设开放的活动区环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

3 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材料是构思和设计的基础 ,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时,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变化的物质材料,诱发幼儿求异创造。 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我们在提供材料上吸引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因为幼儿自己搜集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的创造。老师提供的材料不能过分精细和复杂,应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手工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材料要富有变化性能吸引幼儿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如:泡沫、纸筒、吸管、一次性纸杯、纸盘、果壳、纽扣、各种种子、易拉罐、奶盒、卡纸、皱纹纸、挂历纸、饮料瓶、花布、等,把它们分类摆放在美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创作来选择材料。丰富多彩的材料能调动幼儿参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有一次春游许多小朋友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玻璃瓶准备扔垃圾桶时,我灵机一动,问他们可以将这些瓶子做什么?我就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可以在上面画画,有的说可以做小水桶,有的说可以在上面用胶泥或纸黏土把瓶子装饰成漂亮的瓶子放在教室里、有的说可以剪好的纸贴在瓶子上.....幼儿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后我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这些瓶子带回了幼儿园洗干净。第二天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制作,通过绘画、剪贴、折叠、捏、压、粘等方法制作出幼儿心中想象的可爱的东西。有的用纸黏土装饰出一个个不同图案的漂亮瓶子。丰富合适的材料使幼儿饱满的创造欲望一触即发,就这样,丰富变化的材料环境成为幼儿的创造乐园。

4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手工技能,为幼儿创造的奠定基础。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储备不足,创作内容单一范围较窄。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就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如:在平面泥塑蝴蝶时先让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出蝴蝶两边翅膀花纹、大小、形状、颜色左右对称,花纹图案是怎样的、颜色有哪些,我想做一只怎样的蝴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最后,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不会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养成了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好基础。

充分利用游戏情节和一日生活的时间掌握基本手工技能和提高幼儿手工技能,游戏情节让幼儿学习基本手工技能,把手工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不要把手工教学紧紧束缚在一节课上进行,晨间、离园、蒙氏工作活动时间都可以让孩子们去开放的美術角取材料自己进行创意制作,同伴们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孩子们的手工技能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幼儿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作品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让幼儿模仿教师的作品,应该教会制作的方法就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自己去创造作品。例:在利用冰棒彩纸制作扇子时,我只讲解了两张圆形彩纸粘在冰棒上的技巧,其它上圆形纸是用皱纹、彩纸折、搓、剪、画制作扇面就由孩子自己去。

5 手工活动与绘画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手工活动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手工活动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整体布局和装饰点缀的能力,同时也能活跃幼儿的创造力。例如:当幼儿在中班用圆形、半圆形自由拼出小鸭、小鱼、乌龟、花朵等时,引导幼儿用笔添画出这些动物的眼睛、花朵的叶子,并添画其太阳、云彩、彩虹、水波、人等,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他们的作品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富有故事情节。例如:有次幼儿带来了很多蛋糕盘,经过一番讨论,幼儿各自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动起手来,有的孩子做了小鸡填上了眼睛,有的在纸盘中做画、有的用纸盘拼成了一条鱼,在鱼身上出美丽的花纹……这些作品形象经过添画就更栩栩如生了!这样的手工活动不仅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到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幼儿的脸上个个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让幼儿在充满想象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

6 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创造的热情

幼儿肌肉发育不成熟,小手完成精心动作还有困难,孩子们的作品,表现了他们的世界,只要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了创造,得到了情感上的宣泄和满足,就值得接纳。没有接纳就没有创造,幼儿的作品不可能像成人的作品那样完成得精美。不能简单地以“像”与“不像”,“美”与“不美”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的能力也有强有弱,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的不同特色,给予不同的鼓励与赞美。我们的责任是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参与创造活动的乐趣,让他们的创造情绪得到满足,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创造中去,获得成功感。因此,尊重、保护幼儿的作品,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否则,会打击和伤害幼儿的自信心。每次活动过后,我就把孩子们有进步、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作品架”区角里或者张贴在其他活动区里,引导他们相互欣赏,并邀请其他班的幼儿来我班欣赏,使幼儿互相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这样,每个幼儿就会对自己有信心,使他们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

实践证明,手工制作是幼儿充分展示个性、发展幼儿创造力潜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引发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尽量做到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和空间,鼓励每一个幼儿用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让他们真正的发挥艺术创造的潜能,使幼儿园的手工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

作者:唐萍

幼儿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每个人在社会竞争中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检测增强幼儿的创新精神,提高幼儿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动手动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形态,知识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佳的手段。

根据现代化心理学研究,三至六岁的幼儿通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声音、颜色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受器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美术活动以其具有丰富多样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等特点,使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来充分表现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它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想形式之一。因此,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问题。

美术创新教育主要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的不断创新逐渐培养起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一、兴趣要摆在第一位

在美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我经历过成功,当然也有遭遇过失败,而造成失败的原因多由于幼儿对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作品就出不来。例如,上半年我让幼儿做“蛋皮小屋”,它是让幼儿用打碎的鸡蛋皮自由粘贴出各种小房屋。这是对幼儿来说是很新颖的做法,幼儿本应该感兴趣,但是由于四岁的幼儿进行这种操作还有一些困难,无法完成,所以他们的兴趣也就无影无踪。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

相反,在本学期的课程当中,我着重从幼儿的兴趣去考虑并选题,在激发兴趣方面都达到了目的。如《星外来客》这节课,孩子们就特别感兴趣。我告诉他们昨晚我看到外星人坐着飞船来到了地球上,他们马上表现出好奇与兴奋,纷纷问着各种问题。我没有回答他们,而是让他们去猜想。结果,孩子们都开动了脑筋,想出了很多怪異的外星人,有的是穿着很长袍子而看不到他的脸,有的是有着很多的手和脚,像八爪博士一样……想法千奇百怪,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个题材很好的电影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的导演去导,照样成不了人人喜爱的电影。教师就好比导演,自身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如教学创新课“月亮世界”时,孩子们对于我讲的月球非常感兴趣,可以说都是屏住呼吸认真听,仔细看,可画出的作品却很糟,为什么呢?因为我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讲完了知识之后便让他们开始画,一下子孩子们就蒙了,不知该画些什么,所以作品也就很糟。

经过反思,我对这节课重新设计,着重引导,在开放日又重新讲了这堂课。在中间的引导处,我是这样导演的,先让孩子们站到我周围,然后围成一个圈,就像一艘飞船一样,然后,幼儿开始转动,“飞船”启动了,我把幼儿的思维先带入了太空。当我们要登入月球之门时,我们停住了,我让他们猜测里面会是什么样,或希望里面是什么样。这样孩子们的想象之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猜那里天空中都是会飞的大鲨鱼,有的希望那里有猪八戒和嫦娥,还有的希望那里干脆就是一个恐龙世界……他们说的都很棒,看来这次我的导入成功了。

三、鼓励幼儿创作时所体现出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一种心理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于深入挖掘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能力的限制,幼儿不可能掌握过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和制作量表过程中,不必要求幼儿的作品达到惟妙惟肖,而应求其意,不求其形。如果对技能要求过高,会使幼儿失去信心,抑制幼儿表达事物的愿望,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把“画什么,做什么”摆在首位,将发展幼儿的智力摆在传授幼儿知识技能的首位,对幼儿的制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讲评,充分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

四、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氛围是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因此,为幼儿创设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是教学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采用个人操作与小组讨论合作的组织形式进行,以动态的分组教学与活动和静态的集体教学形式相结合,加强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教师间交叉参与活动的自由空间,使幼儿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与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如在“美丽的糖果”教学活动中,教师先为幼儿创设一个木偶表演的情境,引发幼儿的创作动机;然后教师集体教授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再让幼儿各自去创作各种各样的糖果,最后将自己独创的新奇的糖果送给木偶“小熊”。而在“给蚂蚁建新房”的活动中,以幼儿分组比赛的形式开展,充分体现了幼儿分组创作与集体合作的乐趣。

五、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生活中许多普通的平淡无奇的事物、废旧的材料,因此我们开展了美术与环保融为一体的变废为宝创新活动。在孩子们的想象和创新制作中,它们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由于需要大量的材料,因此教师应引导并组织幼儿收集材料,培养他们捕捉美的能力。如像动物脸的螃蟹壳,各色图案的糖果纸,造型奇特的瓶子,像车的盒子,泡沫板等,要在幼儿随时的捕捉中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六、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种种创新表现往往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即常常以逾越常规,不守规矩,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应站到幼儿的立场上看待幼儿的各种问题,正确对待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创新。

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们民族教育和民族发展的核心。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有利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幼教工作者,要让孩子有一方自己的天地,在没有压力、没有忧虑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寻觅事物的奇妙,触发思维的灵感,感受探索的乐趣,增强创新的意识。用我们创造性的教来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用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孩子创造的火花,他们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造思想和创新能力的萌发和发展。

作者:李晓棠

上一篇:配电网络建设工程监理论文下一篇:灾害地质学探究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