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2022-04-19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其传统的生态文化思想是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把少数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观提升为现代的生态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篇1: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朴素观与广西生态立区建设

摘  要:目前的生态危机与自然本身无关,而是人为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现代性在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形成了挑战。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能够为生态立区建设提供指导、参与,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果,须从善于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双向交往、保存与延续等方面全面吸取少数民族的朴素生态文化观中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生态立区

广西近年提出了“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战略思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双促进”。在这一战略思路中,生态立区的建设需要生态价值观的指导,才能摆脱原有现代化遗留的负效应。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挥功能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生态立区的建设过程正常、有序;另一方面则要以广西民族文化观,尤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来确保生态立区的量与质相结合。即,要生成广西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指导生态立区建设。

一、现代性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的挑战

现代性必然对传统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一接触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在现实与观念的双重层面上,少数民族生态价值观遭受着各种挑战。

(一)无限生产对刚够就好的挑战

在过往时期,少数民族基于与自然和资源的互动关系中,对待物的态度方面基本上处于一种“刚够就好”的观念,他们不奢求太多,也无法奢求更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朴素的生态式的价值观中不希望有太多的物质[1]。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当大家都一样时,获得更多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负担。现代性生产的目的是无限扩大,不是为了需求,越多就是好。当少数民族与现代性接触时,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现代性的质疑,被认为缺乏竞争,保守,根土文化严重,希望以现代性的“物关系”标准来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而改变他们的生态文化观。

(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挑战

少数民族的行为往往是一种价值理性,无条件地以自身的信仰为最高原则。不计较个人行为本身的得失与否,而是从集体主义出发来维护他们与生态的关系。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交往关系中实现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人和谐”的局面[2]。在现代性指引下,人们往往从有用性出发,有用的就是我的、好的,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并牺牲他人获得这种事物的权利,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利益是直接的、具体的、短期的,这符合现代工业以来人对自身当下肯定的价值态度,这个价值态度对少数民族那种间接的、潜在的、长远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三)控制自然对接受自然的挑战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自然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就是主体本身,不允许对自然进行破坏,对自然的破坏就是毁灭自身。这是一种消费当下、保有当下,甚至为未来消费做准备的生产生活方式。现代性则认为自然是可控的,越能控制自然,主体就越能体现其价值,越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需要。现代性消费着未来,将未来的资源当下消费。从结果看,现代性更能提升当下人的生产生活质量,从而对那种与自然合一的文化形成了物质上的挑战。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对生态立区的价值

在现代性的挑战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日渐衰落。是否就应该随着这种挑战,让其消亡。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结构、要素、包括仪式性或象征性目标。广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观,有着许多能够指导生态立区、作为生态立区建成的参照系、纠正现代性的后果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生态立区过程建设提供指导

生态立区所强调的是通过生态保护与生态可持续性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原有模式。如何通过、如何促进、如何转型需要抛弃原有的GDP发展观,生成生态文化观,实现一种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有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经历,并积淀了朴素的生态观。如,“刀耕火种”,这种看似破坏自然的方式,实现着天然的循环生产。这些朴素的生态观能够为生态立区提供相应的指导。如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生态林产业等方面,可通过提升朴素生态观中的循环生产理念来指导。

(二)为生态立区内容建成提供参照

广西生态立区要实现“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生态产业发达、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依然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内容框架。广西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有着一套评判标准。这套评判标准不是以工具理性而是以价值理性为原则。随着自然的负作用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认识到无序地、混乱地以改造自然的技术所对人与社会造成的伤害,在当前也提出了生态技术,期望通过生态技术来控制自然。然而,“绝没有先验的理由可以保证生态技术将会以生态原则为基础的,除非各个资本或产业相信那是有利可图的,或者生态运动和环境立法逼迫他们那样去做。”以期通过生态技术来达到與自然真正和解的目的并不能实现,至多只是暂时缓解了技术与自然的紧张的表面关系。少数民族的价值理性则能够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成前提,从而为生态立区内容建成提供参照。

(三)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果

生态立区是为了广西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繁,然而好的愿景并不一定导致好的成效。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一种不断自我纠正的机制。广西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资源的融合过程中则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自我纠正机制。如各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就是这种自我纠正机制的突出表征,崇拜青蛙的民族认知到蛙类对水稻的价值。其他方面,也体现着“与人为利、人人为利”的情况,以最好的食物接待客人是利他的表现,共同分享收获是节约的形式(如猎获一头野猪时,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费完,见者有份的习俗则防止了食物变质,并能够形成个人及单个家庭在缺少食物时容易获得与分享他人的剩余产品),这些实为纠正生产生活中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可能导致的社会维系断续的情况出现。学会运用少数民族的纠正机制是生态立区建设中意外后果回归常态的一种方法论。

三、全面吸取少数民族朴素生态文化观的路径

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有利于本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索才能够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面吸取少数民族朴素生态文明观的精华,用以指导广西生态立区的建设。

(一)善于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广西少数民族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生不息,并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生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这值得我们去研究、提升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观,值得我们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反省、反思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少数民族,就是要学习他们那些包含着丰富生态伦理智慧的思想,那些对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维持,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加强与少数民族双向交往

这里所说的交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一般的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也包括制度(commerce)变化与变革,后者是马克思对交往范畴的框定。从广西少数民族与现代性的交流来看,外出打工、规模种养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方面之一。当然,这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造成的困境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制度方面来说,广西少数民族有着自身的制度文化,如南丹县大瑶寨瑶族的“油锅制”,苗族的“议榔制度”等。然在制度交往方面,往往是地方政府制度单向的、简单的进行,缺乏制度交往的双向性和特色,少数民族的制度优势没有被利用、运用在生态立区建设中。因而,在生态立区过程中,须改变原有的交往方式,实现与少数民族的自觉交往、共同创新制度。

(三)保存与延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是生态立区的宝贵的生态文化,也是国家和世界珍贵的文化资源与遗产。保护与延续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是实现生态立区建成的积极因素与有利前提。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面,不以开发为借口进行破坏性的建设,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并加以提升,之所以要提升是因为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观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简单挪用很难适应生态立区建设的指导要求;要以“特色的”為重心开展生态立区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保存与延续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的同时,创新与增进生态立区的生态价值观内容。

四、结 语

十八大以来,中央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给广西生态立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在新的机遇中,广西要把生态立区这一重大项目完成好,除了利用好国内、国际各种实体性资源,还必须利用好广西自身的各种优势资源,特别是要以自身独有的生态文化优势为抓手,尊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结合现实利用好它、发挥好它,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生态立区的文化基石,推进美丽广西建设。

参考文献:

[1] 庾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重人文环境研究[J].文化与传播,2014(5).

[2] 金荣.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民族论坛,2014(2).

[3] (美)詹姆逊·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庾虎 王美荣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篇2: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环境保护的思考

摘 要: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其传统的生态文化思想是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把少数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观提升为现代的生态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生态文化 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伦理学意义上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现代人实施全面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其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每个人在内心中都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态危机问题。

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原始崇拜意识。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精灵崇拜和生殖器崇拜等多种形式。这些原始崇拜无疑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和行为。原始先民们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生活、劳动和繁衍,使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弃其神秘、愚昧的成分,取其环保、生态的合理观念,则其中不乏许多令人吸取之精华,如对山、水、石、土等的自然崇拜,对树、草等植物的崇拜,对虎、熊、蛙、蛇等的动物崇拜,以及将这些自然动植物作为图腾和神灵而崇拜的种种观念,客观上都起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观念通过代代相传,形成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禁忌和戒律,也养成了许多风俗习惯,这才使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受到保护。

一、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的环境观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生态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生态环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而且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优秀读本。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善待生命、合理开发、节制贪欲等,这些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们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农耕经济、乡规民约和习惯法中,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取向。这些对于保护云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在当今社会,云南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和传统观念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禁忌和信仰也伴随着民间崇拜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1.藏族

藏族先民的原始崇拜为多神崇拜,他们“相信土有土神,水有水神,石有石神,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鬼神主宰”。因此,藏族同胞对水、土、森林、山等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有着十分敬畏的心理。迪庆境内的梅里雪山更被当地居民奉为神山,任何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加之海拔的原因,山上终年积雪、景色秀丽。位于德钦县内其主峰卡瓦格博峰脚下的千年冰川也令世人瞩目。正是藏族人民具有以神山崇为核心的包括寺院周围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才使云南省中甸和德钦地区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较好地保存下来。

2.纳西族

纳西族先民的动物崇拜更加突出,他们崇拜虎、牛、牦牛和青蛙。他们认为世界由这些动物的肢体演变而来,还从对青蛙的崇拜建构出了青蛙八卦图,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巴格图》。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许多是关于青蛙的描述,而今纳西人的生活习惯中也留有青蛙崇拜的痕迹,比如忌食青蛙,严禁伤害青蛙,等等。

3.傣族

傣族至今保持着对树和水的崇拜。西双版纳的一些傣族就有祭祀“山神树”的习俗。传说一次山洪暴发,五家傣族和七家哈尼族为躲避野兽侵袭而逃到一棵大树上生活。后来由于人数的增加,大树不够住了,才搬了下来。但是,以后每年他们都要到树下相聚,共同祭祀大树,因为它曾经是大家的“保护者”。此外,水被傣族看作可以洗去污秽、消灾除病之物,所以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泼水节”,以求得来年的丰收和全家的健康平安。虽然是被神话了的崇拜,但傣族人却一直保持着对树和水的爱护,不允许有任何玷污的行为发生。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以此讴歌自然化育人类的恩德和人类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4.白族

从现今白族的一些生活习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对山、水、木、石、天、地的原始崇拜。尤其对树的崇拜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怒江州兰坪县生活的白族中较为普遍。

当地居民把村子附近的树木都视为“神树”,极力加以保护。不准乱砍滥伐,并有固定的时间对其进行祭祀。此外,众所周知的大理洱海,白族人民也将其当成生命之源进行保护,以至于在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之时,洱海的水质还相对比较清澈。

5.哈尼族

在哈尼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森林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主题。在远古的传说和历史中,森林是哈尼族的避难所和庇护所,它慷慨地向人们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原始先民自然而然地认为山神掌管着这一切,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崇拜与依赖。当梯田农业在哀牢山区发展起来后,哈尼文化更是将森林与山川、万物、农时节令、气候变化、梯田用水联系起来,以神话、传说、故事、诗歌、民谣、谚语、儿歌等形式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年青一代进行教育。这种世代不渝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在每一个哈尼人的心灵深处都形成了“森林情结”,以至于哈尼族都对森林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从心灵深处萌发出的“森林情结”才造就了今天哀牢山区浩瀚的林海。据陈嵘教授编著的《中国森林史料》:20世纪50年代,哀牢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5%—60%。时至今日,哀牢山区仍有浩瀚的林海,它所具有的调节气候和地表湿度,保持水土,防沙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防洪抗旱的作用,为哈尼族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创造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环境保护的特点

1.经济实用的生存观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对象主要是森林、草原、耕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少数民族在利用它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合理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因此形成了适合本民族实际需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针对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实用生存观。这些实用的生存观念在减少污染、绿色消费、较少破坏自然及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维持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协调着人与环境的和谐与融合,其生活方式实用、简单、纯朴、天然,还原于自然。这种生存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人民适应与利用环境、协调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结果,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文化类型形成的互动模式,二者处在内在的联系当中,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与和谐,更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2.宗教意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自然崇拜是传统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推崇“万物有灵论”。人们敬畏自然、敬重神灵,自然是神创造的,神灵无处不在,蕴含其中的生态伦理虽然不像现在专门的法律具有明确的系统和规范,但是对人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人们敬畏自然,就是对神的尊敬,破坏自然就是对神的冒犯,要受到神的惩罚,尤其是普遍信教的少数民族,把生态文化浸润于宗教禁忌的规约中,并将其当作神圣不可违逆的法则,认为万物具有平等地位和价值,不能把自然万物视为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而应该把人看是自然的儿子、兄弟,人和自然有着亲情的关系,要互相友爱。

3.整体和谐的自然观

善待自然是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和谐模式,这种思想主张整体和谐,把人和自然看做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由自然衍生,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根基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其生态文化观念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直接的原始统一性,又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内在要求。这一自然伦理观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和生命本质的同一性上的。

三、结语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了一个国家广义文化范畴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在社会现实生活和民族心理层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建立起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和种类繁多的原生型图腾崇拜,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信仰文化,但是这种信仰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今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锐减、土地沙化严重、山体滑坡、山洪暴发,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和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使少数民族人民把保护生态环境视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成员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自觉性,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需要。

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和习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也是各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源和必不可少的资源。例如,“天人合一”、平等共存的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性;适应环境、适度消费强调了对自然生命的爱护和道德责任;宗教、乡规民约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强制约束性,与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有一致性的一面。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生态的和谐。当代生态环境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定各种环境保护法,而且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观和习俗,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吸取经验,把少数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观,提升为现代的生态观,使之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的推动力量。

当然,少数民族伦理中包含着一些不利于生态平衡的文化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与现代价值观念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切实发挥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星梅.西南少数民族崇树习俗文化内涵浅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8.

[2]曾易.试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胡靖勇.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对当代生态伦理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4]李锦.民族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香格里拉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作者:段全武 龙庆华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篇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分析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闪耀,成为中国文化中特别的闪光点。历经时代的转变,云南保持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将神林文化、神物文化、水土文化以及环保文化发挥得极具特色,成为云南生态文化的特有标签。不仅顺应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更加促进生态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变,让云南获得更多的机遇,完美地展现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制约因素;举措与建议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存在的标志,文化具有普遍性都在整体的大环境下延续发展,不断的融合创新;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孕育出的文化也是各具特色。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的融合交汇,民族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结合,衍生出神林和神物等特色的生态文化理念。当然,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人的思想观念、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产业结构都会对其造成影响,需要不断的改革发展,不断的丰富传统生态文化的建设以达到文化繁荣与发展的目的。

一、云南传统生态文化重要性及价值分析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云南的传统生态文化真实再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与价值感。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化的融入一方面为我们的生态保留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达到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境界。另一方面让我们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看到生态的价值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融入到产业结构中间,打造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些方式不仅顺应时代发展下的经济发展,同时彰显出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分析

1、云南神林和神物文化分析

云南特有的神林文化和神物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让我们意识到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是生态环境的良好保障。不能为了经济发展不顾环境的保护,打破这种和谐的关系。他们甚至有时候将动植物赋予神灵的标志,让人们自觉的对其进行保护。同时,约定不能随意地上山捕杀动物,很多民族甚至是明令禁止捕杀,要保护为主,并将动物用作自己的图腾,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敬畏。正是这种敬畏动植物的文化,云南延续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生活经济的发展,是护佑当地生态的良好屏障。

2、云南水土文化分析

自古以来生态环境和水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文化延续的重要基础,依靠青山绿水生活发展的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切的热爱,由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当地少数民族选择靠山临水而居住。水源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源,也为当地农业提供浇灌的资源。尤其是在当地傣族水稻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经验,满足群众日常的粮食需求,还能不断的规划人与土地之间的关联,形成循环种植模式,涵养土地资源。而土地的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哈尼梯田的运用将农业生产推向较高的层次,不仅结合当地独特的地理特点,还能打造出创新的种植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作物的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少数民族对山水的应用真切的让人体会到云南地区的独特的环境魅力与人类的独特智慧。

3、云南环保文化分析

环保文化的产生依赖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态消费观。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少数民族信仰佛教,认为应该禁止杀生,在动植物的保护中就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他们还秉承着种植植物的理念,通过自己的种植区培育新的生命保护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护自然环境资源贡献了力量。从生态消费观层面分析,少数民族不愿向自然进行过度的索取,他们虽然停留在传统的耕种生活中,但是所需的资源并不多,只要满足生活所需足以,不会过度的、无节制的探索,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目前云南生态文化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生态文化成为近年来流行的话题,当然在实际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制约因素。首先受人口增加和迁移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当地的资源需求就也就变大,这就会加大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当人口需求大于自然的供给时就会产生过度的资源消耗。其次,产业结构也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影响,传统的农耕需求能够保障水土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向往当地的旅游发展模式,希望去体验绿色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会损害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如何优化云南生态文化的举措和建议

1.强化思想教育树立生态价值观

在生态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思想教育观念发挥极大的作用,有利于当地民众树立生态价值观,继续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国家可以利用软宣传和硬制度两方面来权衡,宣传生态环境的价值,引导群众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而制度将更加具有强制力,对破坏生态文化的行为严令禁止进行惩罚,根据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顺应当代生态文化发展的需求,成为生态文化的执行者,投身文化宣传工作。

2.生态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则并不对立,二者如果能够科学的融合,对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无疑是良好的推动。在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够满足需要的时候,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或许能够激活当地的经济,带来不一样的发展前景。首先,云南作为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以开发生态旅游服务业,合理的规划开放区域,进行宣传打造,让更多的群众感知原始的生态环境,发现自然的魅力。其次,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也是产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传统的风俗文化形成獨特的风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才能真正体味其文化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形成特色丰富的生态文化,必然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少数民族也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树立生态价值观念,与自然生态环境建造良好的共生管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才是拥有生态文化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应该加强科学的思想教育观念,反对迷信树立科学的思想,以先进的思想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利益为重转向生态为重,最终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勇, 周先阳, 王张雪.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探索[J]. 创造, 2020(6):24-31.

[2]彭丽莎.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科学性[J]. 好家长, 2019, 000(024):P.253-253.

[3]李雪芬.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考究[J]. 智库时代, 2019(35):126-128.

作者简介:魏金鑫(1983年5月-)女,白族,籍贯:云南省维西县,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所在单位: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文化研究所。

作者:魏金鑫

上一篇:贸易政策本质毕业论文下一篇:民事诉讼质证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