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财务分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和领导决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然后探讨了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参考价值,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篇1:

基于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各类工程项目也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人们消费需要能力提升的标准,更是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环境下,大批量具备技术、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的国际承包商进入我国市场。对于本土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而在这一背景下,也迫使大量国内企业放眼世界,吸收国外相对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于此,要意识到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如何改进自身缺陷,如何在市场中赢得更多实例,如何提高施工质量,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更需我们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便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环境表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趋势。针对大部分现有施工企业来说,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工程项目中,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较低,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发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质量管理。

(一)市场缺少相关规划

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关,更与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紧密相连。现阶段,虽然国家对建筑业市场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管理,但是很多建筑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度法规,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到位的现象十分明显,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相比国外建筑工程企业来说,由于受到关系人情等的影响,还有很多熟人管理、熟人采购等各种因素制约,而很多业主为了追求更好品质,无论工程结构难易、工程大小、层次高低,都明确要求要让一级企业参与其中,甚至明确指定一级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都要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很多低水平项目经理难以承担施工任务,导致了差别化竞争的缺失,这也迫使大小企业、高低资质不得不同时进入到更低层次的工程项目中,进而加大了市场混乱程度,导致了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很多工程项目企业以无资质冒充有资质、低资质挂靠高资质等手段来谋取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建造师资格证书出借等现象屡禁不止,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市场分配中,需要更多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针对建筑业本身来说,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辅助工具、手工作业等多为基本手段,而其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再加上高利益的驱使,就会使得更多中小企业、个人涌入其中。

(二)人员质量意识较差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看到,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较差。所谓质量意识,明确了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态度、认识,是上述二者关系的综合表现。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前提。如果工程项目企业中,管理高层没有对质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而是将重点放在工程进度、工程利润之上,缺少高质量、高效益的超前意识,就会导致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少明确的质量目标。当前,大部分建筑行业领导秉承着“质量第一”的口号,但是其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层面,更多的企业领导者将重点放在了保证工期、抓进度的层面,很少关注质量提高,而高层领导人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监督层工作存在很多困境,进而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单位行为不规范

计划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市场发展并没有步入正轨,而很多建设工程的业主不是完全法人主体,合格的市场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很多建设单位不具备法人主体效力,施工单位选择、建设资金使用等存在明显不足,甚至不能自行决定资金使用,体制建设、制度建设中会受到主营单位的限制,在承担责任、承担任务中存在很大不足,这不仅破坏了承担双方的公平交易关系,也导致了市场意识的进一步破坏,影响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片面追求低成本、低造价使得责任机制不够健全,在追求高标准、高效益的基础上,出现了短工期现象,更进一步地影响了建设单位工程承包,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的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队伍。针对这一现象,使得工程项目缺少统一规划管理,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基于我国现行的建筑质量评定标准,单位工程项目中,如果有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存在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工程。

(四)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建筑质量出现问题,会被认为是施工质量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施工不到位、设计不到位引起的。这根源于大部分设计单位都是按照工程项目承包者的项目规划而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内部工程项目管理中,难以形成固定搭配,即便那些設计人员不熟悉工程设计,也很难有新的工程设计师介入,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优势之间的互补作用,进而影响工程设计总体质量。而相比之下,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其质量检验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但是时间间隔较短,这样一来,就为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与传统工程项目监管相比,现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展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首先,其是一种动态化、全方面、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更多地强调了对现状的分析。基于此,就应该从其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入手,从根本上对其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监管

针对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其不仅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工程项目管理角度来说,其会受到政府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会受到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的影响;而针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更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根本上的管理,要在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中,抓好开工前审查承工资,对承包单位资质等级进行严格管理,并要在施工中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在完工后,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认定,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审查,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建设单位、建筑构件生产厂家统一监督管理的做法,要从根本上保证政府的监督管理,要真正将管理落实到实际层面,要让每一个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企业都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确定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询问专业人员意见,要严把质量关。设计中,还要严格对招标队伍进行选择,选择质量信誉好、报价合理、质量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众多事实和经验表明,施工队伍的好坏,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专业的负责人能积极主動与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中,便能有效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势,并从根本上促进工程的监督管理。

(二)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提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强化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着手,利用基本理论、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手段等综合方法,促进管理层、领导层、管理层、监督层、操作层间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并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推行全面管理、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利用系统化方法和概念,对工程质量体系进行严格把控,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门高效地组合在一起,促进职责、任务、权限等管理体系的建立。

想要从根本上促进这一体系的建立,就应该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概念,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高效率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职责权限明确、任务明确的统一化整体。为了从根本上落实这一职能效果,还应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责任,树立质量监管意识,牢固管理观念。相应的,还要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承担起本部门的工作责任,让其在担任本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在充分发挥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要将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施工阶段,要在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个阶段都要做到严格审查,要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风险押金保障机制,要签订质量承包责任书,要激励、制约工程项目经理,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监督,要树立企业形象,要创造优质工程,还要将上述内容作为考察项目经理的重要指标,要从根本上落实“以包代管”的管理措施和手段。

(三)要加大对工程项目的审查力度

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与工程设计紧密相连,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相对合理的设计规划不仅能直接影响建筑产品质量,更能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相应的,针对网络的调查数据现实,当前有关的工程事故调查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事故都来源于工程设计的不到位。因此,加强工程设计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设计者的资格审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设计比较严格,包括了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方案规划,甚至还强调了设计方案的防火性、安全性等,因此,设计质量的审制、专业间的会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更要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进行严格把关,限制业余设计,严禁非法出让、设计图章,强化设计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质量监督站,以便更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

三、结语

市场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我国众多工程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外企业进入对我国工程项目市场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市场也面临着走出去的困境,如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已逐步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在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工程类企业要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基本前提,要提升建筑行业竞争优势,要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行业整体现状出发,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段志成.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陈勇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

[3]董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08).

作者单位:

灌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作者:周佃爱

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篇2:

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与方法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财务分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和领导决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然后探讨了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参考价值,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财务分析;方法;特点;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利润空间和可盈利性不断地减少,这无疑会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建筑行业就要立足于本行业发展特点,不断地优化财务分析与管理方法,深刻剖析与评价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积极探索出适合本行业发展的财务分析体系,以努力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1.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分析

建筑行业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性,故其财务分析特点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独特性、企业风险、以及材料的利用率等方面,首先注重对建筑企业进行全面财务分析,注重企业的独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处理,其次注重企业风险的财务分析,尤其对于风险较大的建筑企业来说,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从另个角度来说就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最后关于企业材料利用率的财务分析,需要对建筑企业的材料消耗及采购等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审核和分析,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并提高企业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提升企业行业的竞争力和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最终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2.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2.1树立新的财务分析理念,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企业经营环境风险逐渐加大,建筑行业企业想要长久、稳定、快速地发展,并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进行科学高效的企业财务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新的财务分析理念,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从而熟练地运用多种先进的财务分析手段对本行业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准确的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和持續稳定运营提供重要的职能作用。企业财务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树立新的适应当代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观念,严格控制企业的资金成本情况,在提升企业同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与壮大。

2.2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制度

进行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与特点研究,首先需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作为从事研究分析工作的依据,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制度,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强化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管理意识,从而确保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进一步规模扩大。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规模和实际发展状况适当地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效,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制定者提供重要的真实的财务运营数据分析结果,辅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

2.3有效融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职能

做好企业未来一年的财务预算工作,有效进行融合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企业的财务分配,并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准确控制和结果科学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也是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和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职能,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的财务预算分析体系,来充分发挥建筑行业财务分析预算的相应职能作用。建筑行业财务分析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在对预算管理内容进行明确细化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务分析预算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而促进建筑行业财务分析预算管理向着重视财务分析过程的管理的方向转变,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分析与财务分析相结合的前提下,预防企业由于财务资金预算不到位而导致意外的财务危机的出现。

2.4强化财务分析系统性,运用多样化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

强化财务分析系统性,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分析方法对建筑行业财务进行具体性的分析,进而通过进行多层次、系统性、高效率的财务分析来提高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能力和方法,这也是创新财务分析方法和建立新的财务分析方法的必要手段。通常,根据建筑行业财务分析方法的特点主要分为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不同分析方法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在进行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不同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财务数据,降低单一分析方法由于受到某些特定因素影响而出现误差的风险概率,从而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认识到自身行业的发展状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贯穿于建筑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建筑行业以最小化的成本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这就要求必须树立新的财务分析理念,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职能,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制度,运用多样化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具体的财务分析,从而有利于建筑行业做出更加正确的领导决策,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小利,陶岳荣.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与特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51-52.

[2]陈思宇.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3,14:171+173.

[3]吴恒安,王世璆.关于技术经济评价中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方法的探讨[J].技术经济,1984,01:18-24.

[4]黄士明,余定德,邱立华,高美群.谈怎样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03:132-133.

作者:张志宏

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篇3:

对建筑施工管理与创新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项目施工管理创新也是建筑工程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然出现才能推动施工管理,也促使企业文化和市场竟争能有一席之地,从而更深远的角度获得了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施工管理创新原则创新方案

1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2创新原则

2.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地协调组合,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首先要遵守的原则。

2.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2.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被迅速退出市场.

3创新的方案

3.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指项目施工管理者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以创新时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到项目施工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创新方案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要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

3.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够不上企业法人。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能否在日益变幻莫测的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不朽。

作者:费蓬鑫 姜浩亮

上一篇:企业机关部室绩效考核论文下一篇:智能用电管理客户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