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2022-04-29

作者简介:林钟高(1960),男,福建泉州人,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审计。王书珍(1982),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业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篇1: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过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发展和改革并且已经在该项领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从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上看,我国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中小型企业还是占据一定数量上的优势。而且从某些领域发展的具体形势来看,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有绝对有利的优势。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中小型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能为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面对此种发展形势本文将对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细化研究,重点分析它的财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面临现状 问题研究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帮助不仅有国家政策上的鼓励,同时还包括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数量逐渐地增多,这证明越来越多人开始进行自主创业,所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数量。虽然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能与大型企业相媲美的水平,但是由于数量众多,积聚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起这方面的工作内容,要想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就不能任何纰漏。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现状

国外的企业发展形势要比国内的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往往会利用自身的财务管理优势做正确的判断,进而采取一定的有力策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国内的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适应一定的实际发展规律,同时要结合自身公司实际的发展需要。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资产增加往往会影响我国的产品销售值、利税值和工业增加值等内容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中有部分对外出口贸易公司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金,为未来长远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而这部分中小企业成功吸引了更多人对于外贸事业的关注,后来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对这类企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周转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帮助公司完善各项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能节约一定的成本资金,增加一定的实际收益效率。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到有效实现快速发展的其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专家们建议规模较小的公司采用分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而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公司采用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制度。而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企业则可以运用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形式来进行财务管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公司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权管理;项目发展的阶段可以加大分权管理的力度;而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则可以将权力进行分离[1]。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分权往往是由于管理力度、公司运行的具体状况等因素的变化,所以如果不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公司多半都会选择集权控制。而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应该围绕着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要均衡各种力量,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快速、稳定、全面地发展。国内的财务管理内容一般是企业理论内容的重要体现。现代的企业理论有两个派别内容组成,分别为利益相关学派和新古典产权学派。后者所支持的内容有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发展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股东的利益最大化[2]。企业利益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才会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前者学派则反对这种企业财富只属于一方的观点,该学派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不应该只属于一方所有,应该包括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出资人、职员等利益的所有相关人员。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发展过程的现状来看,这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方面没有进行过专业化的培训,所以很少有人具备专业化的能力和相关的素质。缺乏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思想方面落后于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所以无法将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实际的公司正常运营工作中去。如果只是想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那么企业与小商小户之间的差别不大。所以我们要用更高的眼光去纵观局势的发展,重视起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往往不会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也没有具有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的管理者,仅仅只是将财务管理的工作交给会计部门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一人经营很难进行下去,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将所有的工作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确实不科学。再者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与分析,不了解其内容所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分配不科学,结果造成工作混乱。

(二)没有树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的确立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标的确立可以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目标的确定往往也会影响发展的速度,所以目标对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小型企业需要在发展的前期就制定一定的发展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遵循其他公司的发展脚步,模仿不会让自己掉出发展的队伍之中,但是决不会让企业得到突破性地进步。纯粹的模仿就会失去超越别人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一味进行模仿,而是要借鉴,通过了解别人的缺点再结合自己的优势而得出的新的方法,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和经理往往是同一个人,所以公司大大小小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部分人不仅对物质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也会追求一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目标。有些时候会受到现实状况的影响而不得不作出必要的选择,所以这种因素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

中小型企业一般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财务管理部门,由此可见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没有起到一定意义上的重视。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以下两点方向的问题。一种是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资金流量相对较小,而财务管理的规模又小,所以企业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结构的建设,还有些公司机构建设不够规范,权限职责分布出现问题,越权的问题时有发生[3]。没有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仅仅只是由经理一人监管,很难发挥实际作用。还有一种是家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家族型管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部门设置有一定的要求,这种企业对于管理跨度的要求很明确,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

(四)财务管理职责不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责设置不合理,并且过于集中。家族型中小企业的财务决策权一般只是集中于少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就限制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内容,这种集权虽然可以做到高度、集中的调配,但是这种权利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往往会出现问题[4]。如果这个具有决定权的人不在,就会产生不小的麻烦,所以这种职权集中化现象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解决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树立专业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根据上文提到的问题,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究得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加以改正和完善。为了企业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具有专业化水准,并且使用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理念。这种专业化理念的建立可以避免企业集权现象和家族管理出现的问题,能够促进企业向更深的程度发展。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要进一步学习财务专业化的管理知识,转变现今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并且大力推行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将这种想法传递到企业所有人中,让相关人员都能引起一定的重视。

(二)明确一定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的明确对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要制定适合我国当今发展意义的目标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企业只有明确了一定的目标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一定的客观实际规律。所以现如今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树立明确并且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这种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目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明确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快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目标也是一种目的,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企业有了发展的动力就会慢慢进入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进一步约束财务管理行为,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调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明确性、典型性、统一性等内容[5]。典型性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针对不同的时期做进行一定的调整,要适合各个发展的阶段。

(三)完善财务管理结构

公司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公司能够按照规范、科学、平稳的步调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的体系结构不够明确。没有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结构企业很难做到科学、快速地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结构的内容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合理地设置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机构和人员的具体安排。尤其要与企业的发展项目内容相融,提高企业内部实际工作的效率。

(四)合理处理财务职责问题

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责问题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对于财务管理职责问题处理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职责权限问题,有些集权和分权问题要进行取舍,权利收放要适度,针对企业所处时期的不同,要适当地进行调整。职责权限过于集中时,就要下放一定的权限,企业的所有者对重大事务要有绝对的处理权,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完善。所以我们要清楚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要做不同的处理。就比如说企业在发展时可以适当进行分权管理;在企业资金紧张时要做集权处理。

结束语: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从实际的发展过程上来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历程较短,很难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在发展的阶段中就已经夭折,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善所致。财务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有些管理者往往意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导致最后经营不善的结局。资金短缺问题往往是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而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就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范畴之内。正是因为这些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想企业本身得到快速发展就要正确使用财务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葛晨淼.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09:84-85.

[2]王沛瑶.新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120-121.

[3]史慕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5,13:9-10.

[4]李才昌.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16:95-97.

[5]郭有珊.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4:27-28.

作者:金鑫 刘强

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篇2:

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作者简介:林钟高(1960),男,福建泉州人,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审计。

王书珍(1982),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业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若要实现价值的增长,就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价值;价值管理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来说,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20年里,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发达的信息技术促使资本能够迅速积聚到价值增值最快的地方,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资源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流动。近年来,企业购并、重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等产权交易活动蓬勃开展,因此,企业估价问题就成为产权交易能否达成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管理学家提出了价值管理,如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卡普兰的平衡记分卡(BSC)和Steward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界普遍认为,企业价值将是21世纪企业的共同语言,因此,研究企业价值对我国企业正在进行的市场导向的改革尝试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早在20多年前,阎达五教授就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认为,会计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工作是一种管理工作,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会计管理的内容可以抽象为“价值管理”。当把价值这个范畴放入会计学领域之中时,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价值管理,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最大化(阎达五,2004)。企业价值的主流学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odigliani和Miller两位教授对企业价值作了如下阐述:“企业价值与企业资本构成无关(在不考虑所得税和其它交易摩擦的情况下),对企业而言,只应关注资产负债表左边的项目,而不在乎企业债权与股权的结构比例;企业价值只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有关。”由于公司理财可以减少资本成本、降低风险,并因而提高投资溢价和公司的价值,可以说公司理财是公司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内部控制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理财风险,从而提高企业价值。李斌(2005)通过分析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企业内部控制同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直接增加或减少企业价值。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及其制度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企业价值链和价值管理活动等有着一定的联系。赵保卿(2005)认为,内部控制体现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构成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可以实现企业价值链整体增值。王海林(2006)则认为,内部控制是价值链企业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实现价值链管理目标的保证。价值链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是为了达到既定的价值链管理目标,而在价值链内部实施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他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思想对价值链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价值链内部控制、价值链内部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概念,并从价值链内部控制的特点出发构建了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企业价值与财务、会计、审计均有着一定的渊源。刘成立(2004)就认为人们实施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价值增值动因能概括财务、会计、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逻辑起点的简单性、本源性和一致性的特征。价值管理系统中的财务、会计、审计只有以价值增值为己任,才能使整个系统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增值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当前,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企业目标,它也成为贯穿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基本思路。所有的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活动从最初的以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演变为现在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反映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规律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可见,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内部牵制的特点是:公司里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单独管理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以及独立管理某项财产物资。即任何一项业务或者任何一方面的财产物资,都应当由多人一道管理,进行交叉检查与交叉控制。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进一步强调公司在某一个经济业务程序或某一个经济业务方面的控制,其控制面要比内部牵制广得多。在这一阶段中,企业价值这一名词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市场的不断发展诞生了,随着内部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控制的方法逐渐科学与完善,内部控制的发展才为人们认识企业价值以及促进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内部控制框架是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后的结果,它从多角度、多方面强调企业整体控制,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多方面的要素进行控制。随着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企业本身的价值是一种整体价值,企业商品的价值是由各个生产要素的价值及其有机组合决定的。在内部控制进入成熟完善阶段后,企业价值理论也日益完善。可见,内部控制理论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无不与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的环境和企业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变化,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理论也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2.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个真正以价值为中心的企业是不会仅仅关注利润的影响的,它也会注重企业目前的发展会产生的未来利益,以及对企业未来的价值有什么样的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比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企业价值还可以反映不确定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企业价值比利润更能反映人们对企业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增长状况的预期。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看,内部控制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维护资源的安全、保证信息的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会计控制(含财务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阎达五、杨有红,2001)。刘成立(2004)认为,财务、会计、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源于企业的目标,都是为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目标也应当和企业的总目标一致,而且内部控制的目标应当有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是总目标的具体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后各种权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企业制度安排。在多元利益主体结构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权利和经济利益要求及所承担责任的不同,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过程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看,内部控制目标就是实现各相关利益主体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赵保卿,2005)。内部控制是由控制主体根据企业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查弊和纠错,而是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参与企业经营的各利益相关者权益要求的实现途径,进而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体现,这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相一致。

3.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具体化形式之一

价值管理可以具体化为各种形式,内部控制就是其中的具体形式之一,也是能促进企业价值不断增值的因素之一。因为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目标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点。在内部控制的创立期——内部牵制中,企业就要求对公司中经济业务发生的各环节、各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实行职务分离,以钱、财、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对象,提供有效的制度,控制其组织与经营活动过程,并防止相关人员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发生错误和非法的业务行为。这些都体现了会计控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价值的增值,构成了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形式。在内部控制的发展时期,内部控制被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这些均是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形式。到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时期,企业强调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整体控制,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以实现价值的整体增值。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总目标的具体化,所以内部控制活动也应该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具体化。每一个企业的活动都包括了设计、生产、营销、储存、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支持性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体现。这些价值活动将企业在价值上的内部与外部、整体与个体、总部与分部、各种业务环节等互动关系清晰地勾画出来,能较好地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因此,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目标按照企业业务循环分解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购货环节的内部控制、销货环节的内部控制、生产环节的内部控制、筹资环节的内部控制以及投资环节的内部控制。所有这些具体的内部控制活动都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可以认为是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化形式。

4.企业价值活动在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客体是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企业价值增长的技术和方法固然很重要,然而价值增长的过程仍然要依靠人来实现。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聚焦点,财务部门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核心部门,所以对财务进行控制是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价值的流动。在供应、生产、销售等阶段均有作为企业价值的价值物在流动,而且价值物只有通过流动才能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增值。既然内部控制的受控对象是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那么离不开人、财、物的价值管理活动也就应当在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

尽管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在各具体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上却是不同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林钟高 等,2006)。价值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进行经营管理,在对企业活动进行分解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各项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内部控制

在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基础作用,恰恰是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的一种最佳手段,成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保证之一。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具体化形式之一。企业正是由作业层、管理控制层和战略层的价值增值活动来实现企业目标的。其中,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管理活动运作的组织与制度保障,它通过绩效评估和薪酬规划来激励管理人员(员工)致力于企业价值的创造,而公司战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阎达五,2001)。由图1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只有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各级管理层授予下属各级的职责得到正确履行。如果经营管理环节失控,内部控制失效,就会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内部控制在以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为主体的一层层的正确执行中,就会形成企业的价值管理活动,从而能够逐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总之,只有其他利害相关者包括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股东的财富才能持续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有所增加。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价值

正因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所以内部控制的执行好坏就会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增长。因此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1.针对现金流量考虑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从衡量企业价值的角度定义,企业价值是指它在未来各个时期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其中: 代表企业在t期的现金流量;r代表能够反映各期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率;t代表各期现金流入的时间;n代表产生现金流量的总的期数。

可以看出,企业价值与各期现金流量成正比,与折现率成反比。企业获得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价值的大小。现金流量的基本组成要素有:流量、流程、流向和流速。根据李斌(2005)的研究,流量、流程、流向和流速及折现率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企业内部控制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识别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投资项目上的现金流向,企业管理当局对风险进行确认和分析可以确定适当的折现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要面对各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当局在进行控制活动时必须要对风险进行适当操控,这往往通过体现现金流速的各种周转性指标达到目的。信息与沟通也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现金流向信息,并相互交换这些信息。从理财学的视角来看,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其实是现金流动的过程,由于现金流量是分散的,企业应当把现金流量按其生成、流出的方向,在企业中建立严密的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在通过现金流量来提升企业价值时,需要考虑以下各因素的影响:(1)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自于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是指销售商品以及提供劳务所取得的现金收入。因此,增加生产、扩大销售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根本途径。(2)营运资本变动状况。这里的营运资本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因此,营运资本增加意味着现金流出,营运资本减少意味着现金流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过多的营运资本占用意味着企业价值的降低,所以要提升企业价值也要考虑营运资本的变动状况。(3)折旧。一方面由于折旧资金是留在企业内由企业自行支配的,所以折旧不属于现金流出,另一方面由于折旧可以作为成本项目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了企业的所得税支出。另外,采用加速折旧可以使企业的折旧额先大后小,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先多后少。所以折旧的数量大小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最终影响企业价值的多少。(4)资本支出状况。企业通常会留存一部分资金在企业进行再投资,从而增加新的资产,也可以增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一般情况下,高增长企业需要较多的资本支出,较多的资本支出应当能够带来以后各期现金流量较大程度的增加,也就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因素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就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

2.制定可以提升企业价值的发展战略

战略是影响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它决定了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明确企业的经济类型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决定企业对员工、顾客和社会做出的经济与非经济的贡献。战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它能对企业价值产生持续的重大影响并能长期提升企业价值。而内部控制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够实现的制度保障因素,它通过控制和协调企业各个利益主体去积极通过企业战略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完善内部控制是保障,而制定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战略则是前提。企业价值理论确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和决策判断的标准,即获取存续期间持久的盈利性和现金流量贴现值的最大化(汪海粟,2005)。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对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并专注于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影响企业价值实现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技术等,它们对企业价值提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次要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核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制定战略,目的是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获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加强,企业价值的实现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证。管理人员通常会提出不同战略方案,价值管理则要求对不同战略进行评估,选择可以获得最大价值的战略(原毅军、陈艳莹,1999)。内部控制可以约束与激励管理人员(员工)致力于价值创造,因此,内部控制反过来又决定着企业战略制订实施的流程和效果,影响着企业战略的效益和效率的发挥。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制订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战略,然后通过内部控制来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既是内部控制的运行环境,又与内部控制的内容交叉。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基础。所以,一个企业能不能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Bai等(2002)通过构建上市公司综合衡量指标CGI,综合考察了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他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并通过分析证实中国投资者确实愿意为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支付股票溢价,而且中国的投资者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区分出公司治理水平的好坏。肯·汤普森也认为,一个花时间关注它的公司价值并且一以贯之的公司,也一定会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该话为肯·汤普森(Ken Thompson)于2003年5月28日在加拿大女王大学McCol商学院公司治理论坛上的讲演。肯·汤普森为美联银行董事会主席、CEO,2003年全美优秀银行家。。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较大问题,影响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同时,要使内部控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所以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研究表明,股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会引起公司治理的低效问题,所以要使股权相对集中并引入机构投资者等法人股东,形成各大股东之间的产权联合与监督制衡。同时,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债权资本,形成由股权和债权为主导、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局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就包含了在企业价值增长中要满足各方面的利益,企业的效率应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之上,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也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治理结构效率,促使企业的经营向价值最大化方向迈进。此外,要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

4.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系统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控,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内部控制体系能有效地开展控制活动,以实现控制的目标。一方面,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是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细化,是内部控制制度对实际执行的具体引导,其评价对象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也是形成公司及部门关键控制指标的主要来源,是公司整个内部控制执行的依据。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对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优化需要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即企业内部审计按照COSO框架的理论,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核心,而建立和实施企业的自我评估体系(CSA)则是实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主要方法。,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可以使内部控制更趋于完善。内部审计主要是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其既定的控制责任和效率的质量,使内部控制生效,并维护内部控制的各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内部审计是为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其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也必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李斌. 2005.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J]. 经济师(11).

林钟高 等. 2006.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M]. 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10,195-200.

刘成立. 2004. 价值增值动因:财务、会计、审计共同的逻辑起点[J]. 财务与会计导刊(7).

万解秋,徐锦荣,贝政新. 2005. 企业价值提升与财务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5-9.

汪海粟. 2005. 企业价值评估[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2-25.

王海林. 2006. 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 会计研究(2).

阎达五. 2004. 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 会计研究(2).

阎达五,杨有红. 2001.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 会计研究(2).

原毅军,陈艳莹. 1999. 论企业的价值[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赵保卿. 2005. 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35-43.

赵保卿. 2005.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及目标定位[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BAI,et al. 2002.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ation in China[R].working paper,3:20-26.

COPELAND T, KOLLER T, MURRIN J. 1997. Valuation[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林钟高 王书珍

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篇3:

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命题探析

摘要: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所有权分配的研究令人关注,并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剩余控制权进行了分割,提出企业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与终极剩余控制权的融合体,并对所有权最优安排进行了讨论,认为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是现实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理论基础并不可靠,实际操作更不现实。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剩余索取权;终极控制权;利益相关者

Of Firm Stakeholders

GE Yong-bo

(School of Finance,Shang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Jinan 250014,China)[GK2!2]

The research on firm distributionownership (property rights) by the current contractual theory has caused more attention and disputes.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 into two part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proposes that the firm ownershipis the mixture of the residual claim and final residual control right.It holds thatthe stakeholders theory is uncertain unreliable in rationale and unrealistic in practice.

自科斯以《企业的性质》(R.Coase,1937)[1]一文开创性地批判、修正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以来,以新制度经济学为根基、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企业契约理论经过威廉姆森、克莱因、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张五常、哈特等人的发展与完善,日渐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与此相适应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由新古典学派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演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等多个理论并存的格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其理论基础在于企业所有权(产权)制度。

一、企业理论与企业所有权配置

(一)企业所有权描述与所有权配置争论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或者说众多要素产权主体为了获取合作剩余参与企业“团体”所缔结的合约网络。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签约人的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交易成本等的存在,当事人事先不可能完全预期并确切描述、规范与交易有关的所有将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乃至相应状态下所有缔约方确定的权利与义务,即企业契约具有天然的不完备性。因而,事先配置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归属符合效率化的原则。所有权的配置决定了不同的契约主体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事后重新谈判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就是说,事后利益的分配对所有权是极为敏感的,不同的配置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对企业效率存在重大影响。

在企业理论的早期文献中,经济学家以剩余索取权定义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系指未能在合约中规定的剩余收益要求权。阿尔钦和德姆赛茨 (Alchian and Demsetz,1972)指出企业的本质特征在于企业是一个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中心签约人[2]。后来,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 Hart, 1995)等人认为相对于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定义更为准确,所以把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3][4],即按任何不与先前的合同、惯例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处置资产的决策权,或者说,企业所有者拥有排斥他人决定企业资产使用的决策权力。张维迎(1996)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不同于财产所有权,是指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5],并通过分析得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对应是效率化权利组合的结论。实际上,企业的所有权应该是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一组缔结体,但二者并不必然地严格对应,理论与实践也不能证明这是效率最大化的唯一权利组合方式。

企业契约理论最令人关注的研究莫过于企业所有权分配与企业效率化经营关系的研究。然而,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理论界尚存在着较大争议。主要观点包括企业股东应享有剩余控制权及剩余索取权、股东享有剩余索取权而企业经营者拥有控制权、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所谓的“劳动雇用资本”)、股东与经营者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等。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认为,企业是由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如机器、存货)所组成,企业中非人力资产的所有权就是权力的来源并且能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人力资产,从而拥有非人力资产所有权的股东能够控制企业,并且只有非人力资产的存在才能维护企业的稳定[6]。科斯、威廉姆森、克莱因等经济学家也把企业是以股东为代表的投资人的企业作为理论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7]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分离性、不可抵押性以及非人力资本产权之可分性、“易受虐待性”出发,张维迎(1996)解释了“资本雇佣劳动”的命题。

瑞杰和因格勒斯(Rajan and Zingales,1998)的观点是,权利不仅仅来自物质资产所有权,企业并不能够完全由非人力资产规定,特别是在那些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的新型企业中[8]。周其仁(1996)认为,市场中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都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共同构成了“企业剩余”生产的物质基础,理应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分享企业所有权[9]。方竹兰(1997)认为非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中容易退出企业,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化使其成为企业的真正风险承担者,因此应“劳动雇佣资本”[10]。杨瑞龙(1997)从分析现代产权的起点出发,提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是现代产权内涵的逻辑延伸,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集中地对称分布于单一主体只是一种特例,更常见的情形是分散式对称分布

[11]

可以看出,关于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理论界观点大相径庭。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于企业所有权分配制度与相应的治理结构。产权分配制度是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基础,不同的权利分配制度赋予产权主体不同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不同的产权安排,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就不同。

(二)企业所有权及其制度安排

很多学者已经证明,剩余控制权具有可分割性。基于理论逻辑与实践的双重考虑,笔者将企业剩余控制权区分为终极控制权与实际经营控制权,这对于分析与理解企业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终极控制权是指权利享有人(企业风险承担者)认为自身利益受损或将要受损或对收益不满意的情况下,为规避风险扩大与利益的更大损失可以行使的对企业经营控制的掌握或对经营者重新选择的特别权力(近似于投票决策权)。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这项权利由主观上愿意、客观上有能力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并在契约缔结时投入专用性、重要性资产的主体所拥有,而在企业亏损面临破产清算的特殊状态下,该项权利以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移交给次级权利拥有者(一般为债权人)。该状态的出现以及相应的权利处置在合约中做出了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控制权是一项“状态依存权”;与此逻辑一致地,正常状态下实际经营控制权由经营管理层(经理层)拥有,除非被终极控制权拥有者剥夺。

因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所有权是企业终极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这个范畴中剩余索取权是一项核心权利,终极控制权是剩余能够顺利索取的保证与关键。剩余索取权是内在的要求权,终极控制权是这种要求权的外在保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企业剩余索取权必与投入重要性资产且承担风险的主体相对应,从而不难证明,剩余索取权与终极控制权的对应是企业经营效率化的必要条件甚至企业之所以成为企业的必备条件,企业所有权本质上是剩余索取权与终极控制权的融合体;剩余索取权与实际经营控制权却不必然地对应(当聘用外部管理者的净效应大于资本家自己经营企业时,不对应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二者的分离似乎更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呈现出部分或局部对应的状态。这已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关键问题是谁拥有企业的终极控制权及与此相对应的剩余索取权能够保证企业效率化运营,即最优所有权制度的安排问题。物质财富产权主体的股东、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管理者或员工还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所有权是最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笔者认为,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及科学的传统思维。在现代经济格局下股东理应是排他性的企业所有者,既股东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终极控制权。股东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内生于不完全合约中股东投入资本的重要性、风险匹配性要求。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基于所有权安排的选择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透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符合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现实逻辑,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以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与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企业产权理论发展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成为主流企业理论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及目前颇为流行的利益相关者收益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在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强调的都是股东财富增长,这从MM理论及詹森与麦克林(M.Jensen and W.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及斯科特(Scott)等人的平衡理论、梅耶斯(Myers)的优序融资理论等有关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这些研究均将企业价值界定为股权价值与债权价值之和。

一般来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周边的社会成员等。按照对企业所有权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共享企业控制权),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享剩余索取权。利益相关者理论考虑的不仅仅是企业经济效率,还有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企业理财活动的目标不仅要考虑出资人的利益,还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瑞杰(Rajan)、因格勒斯(Zingales)和布莱尔(Blair)。瑞杰、因格勒斯[12]认为在最近10年里,企业内部的权利平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物资本已不再是租金的主要来源,而人力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认为在企业中权利并不天然来自于非人力资本,而是来自于企业的关键资源,谁掌握了关键资源,谁就拥有更大的权利。而其中的关键资源,可以是非人力资本,也可以是人力资本。并指出传统的用来解释企业权利的理论随着企业性质的变迁,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近年来,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企业的所有权应该多元化,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收益最大化。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主体而不是股东才是企业的所有者,“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逻辑正在被“劳动占有资本”的企业制度所逐步替代[13]

(二)人力资本主体是企业所有者——劳动雇用资本

“劳动雇用资本”本质内涵是,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一些主要依靠知识的新兴产业中。而企业所有权是产权的逻辑延伸,投入重要资产的主体应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即“劳动雇用资本”制度。按照这种观点,企业理所当然地将剩余索取权及与之相匹配的终极剩余控制权交给人力资本主体的经营者或员工。我们不禁要问:投入物质资产的股东处于什么地位呢?就此观点进行推理,股东只能在合约中约定按照其投入资本量的多少来获取固定的收益。这样形成的结果是股东的投资行为与企业债券的购买似乎并没有任何区别——本来可以在股权与债券之间进行投资选择的投资者回到了没有股份制的原始世界里!这是对“股东”本质含义的严重歪曲,更谈不上是一种“替代趋势”。任何理论的分析,都应该建立在尊重科学的传统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空想象。

如果股东的概念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企业收益的分配仍按现有的秩序进行(或仅将掌握控制权的经营者的收益分配顺序放到股东之后),而经营者投入的仅仅是人力资本,按照“劳动雇用资本”的逻辑,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由人力资本掌握。在这种制度框架下,若企业经营出现亏损股东岂不成了不折不扣的“冤大头”?或许有人会辩解经营者损失更大,不但没有获得剩余收益,他们的声誉甚至专有管理技术等也将受损。不能忽视的是,构成人力资本的知识、技术能力部分是在专业学习中获得的,部分是在实践中获取的(参见阿罗的“干中学”理论),因此,经营者本身在实践中获取了更多的经验知识。再进一步说,如果掌握着控制权的人力资本主体将企业经营亏损,只能证明他原有的专有管理技术毫无价值可言,谈何失去?这样的分析其实还可以引申出更深层次的道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远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小。以风险的对称性为基础来论证人力资本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的理论说服力似乎要大打折扣。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绝无轻视人力资本的倾向,相反,更加强调对人力资本的保护。随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增强,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命题并不排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的真实体现,这种财务管理目标下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合理地解决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相应贡献:企业的成立与边界是签约各方进行博弈的结果,各方必须在合同中设计一个状态一旦实现就要进行的最优修正博弈,以获得对各方利益和成本恰当敏感的最终价格和数量。就此类博弈或机制设计问题,Hart和Moore做出了深入的研究[14]。实际上,对企业财权的分享体现为一个连续的动态重复博弈的过程。由于人力资本的难以观测性,为了保护其不被人为贬值,合约各方缔结合约初期需确定一个合同化的人力资本固定收入和初步的经营者持股计划(主要为股票期权。如果缔约方同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机制),随着经营的深入及条件、状态的变化,双方可以再次进行谈判修正合约。持股计划通过股价或企业经营业绩与人力资本相联,有效实现了人力资本价值确定的市场化和客观化。这样,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就能以一个对称的比例享有股东的权益,部分地获取剩余索取权。这种制度设计与股东收益最大化目标或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结构并不冲突,此时获取剩余索取权的依然是排他性的企业股东身份(只不过扩大化了的股东群体已包含原先的经营者)而不是其他,经营者身份仍旧可获得其他相应的合同化的非剩余报酬。因此,当人本管理已成为客观要求时,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必然与“人本财务观念”相冲突。对于一般员工的利益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加以解决。人力资本持股计划本质上就是让人力资本主体按其相应价值转变为剩余索取权的合格主体,并在此范围内承担相应风险。至于员工的其他利益(如失业等),则不应是企业理论范畴讨论的问题,属其他社会制度研究的对象。

(三)利益相关者是企业所有者——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本身由一系列不完备的契约组成。试图将合约制定完备的成本太大,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的产生伴随着所有权即企业剩余权利的安排。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应该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应商甚至消费者、政府部门等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治理并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这就意味着,实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需将剩余控制权及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比例在合约中完全界定(否则就无法实现共同治理、共同分享)。但由于人力资本、客户资本等的意会性、不可抵押性、非完全显现性及其难以预知性,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权利的分配及描述成本亦将极为昂贵甚至难以实现(即使能够描述,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而争论不休)。其实,不完全契约理论已经表明,企业制度是一个“人为秩序”而不是一个“自然秩序”,制度的设计是人们或企业家(大部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企业家指资本家,参见克莱尔、米塞斯、门格尔等人的理论)考虑收益与成本边际均衡的结果,事无具细地描述与沟通不符合企业成立的内在性效率原则,事实上也不可能完成。更进一步分析,如果企业真能做到合理地分配权利比例,契约则成了完备性的合约。如果契约是完备的,就不存在所谓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企业所有权”归属问题。这是因为,一个完备的契约意味着所有的“收益权”和“控制权”都合同化了,没有“剩余”存在…一个完备的合同无异于否定企业的存在[15]。可以看出,所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实际上是从问题的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种看起来很完美的理论,只不过是理想主义者杜撰出来的假说。

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界定为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还会引出极大的混乱:其一,利益相关者众多,身份的确定及其利益相关度的测量将无可操作的方法与手段。这点在上面已做出分析;其二,利益相关者理论隐含的多重目标,会使经营者的绩效考评体系出现极大的模糊性或盲区。同时,多重目标的存在,还可能为掌握实际控制权的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增加了借口与责任逃避的空间,经营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会因此而扩大。其三,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关各方的利益保证似乎都成了企业的义务与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多重的经济利益目标,还肩负着众多的社会责任。这与企业的本质发生必然的冲突。企业作为市场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根本目标是在相应制度约束与竞争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微观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岂不是必须替代政府与社会的部分职能——进而要求企业与政府职能边界重新设计、社会保障体系等职能重新定位?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之一不就是确立企业法人地位与权责而使其独立经营、避免传统经济中企业办社会的桎梏而提高效率吗?

理论的分析需要实践的检验。国内外企业实践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支持“股东优先”的价值取向。从长期看,这类企业较之于其他企业,其生产率更高,股东财富增加更快,员工收入更丰厚,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获得的好处更多[16];实证研究表明,股东模式比利益相关者模式更具适应性,这种机制使企业创新加剧,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17]

三、股东利益最大化逻辑质疑的回应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推崇建立在对股东利益最大化逻辑的质疑基础之上。有学者认为企业所有权是产权的延伸,缔结契约的各方当事人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按照产权制度的要求理应共同获得企业所有权。而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忽略了相关利益集团对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要求,在资源配置上仅考虑了股东的利益,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这明显是对企业所有权理论及“剩余”内涵的误读。“剩余”是企业收入中扣除合约中明确确定的收益分配后的部分,“剩余”隐含着不确定性的风险,是能够并且愿意承担风险一方的要求权。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各方收益分配如果已在合同中明确做出了规定,是与无风险,或者更严格地说,与较小的风险相对应的报酬,而根本不是“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实际上,很多时候,理性的相关方例如员工,并不愿意成为完全的剩余索取者。与上述观点一脉相承,还有人明确提出,债权人与股东一样投入物质资本,为什么债权人不能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正如刚才所讨论的,剩余索取权及与之相对应的终极控制权是以承担相应风险为代价的,而债权人因其固定的合约收益及优先偿还权决定了其正常状态下不是企业的所有者(除非企业破产清算)。不仅如此,债务合同常常包括债权人的监督权或其他特殊权力,如有关投资方向的限制性条款等,债权人的合约收益中已包含对企业实施监督、行使权力的成本(这部分监督成本——代理成本的一部分——实际上是由企业所有者承担的[18]。参见Jensen和Meckling.,1976)。另外,日、德等国的银行控制企业现象也并不说明银行作为债权人行使控制权。在这些国家里,银行不仅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经营进行相应的监督,并且银行往往还是企业的大股东,企业与银行间相互持股比例较高,银行对企业的控制仍然建立在股权基础之上。

另一个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率”,以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难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制度经济学早已做出了回答,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应由相应制度加以约束,不应与企业所有权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放到一起讨论。如果非要放在一起不可,那结论只能是所有的企业由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经营管理。这种与市场、效率发生严重冲突的结果与市场化发展方向毫不相容。

还有观点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导致短期利益至上与普遍的诚信缺失,并以西方国家出现的大公司财务丑闻为例,如经理们通过做假帐私吞公司财产、非法交易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权等行为,说明现代企业制度专制性的弊病,从而认为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才是最好的选择。笔者认为,将经营者的短期利益至上与诚信缺失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归咎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制度,似乎过于牵强。不需要太多的证明,只需谨慎地思考一下,如果采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这种现象是会得到扼制还是更有可能发生就可以了。

四、结束语

财产所有权具有可分割性[19],既然剩余控制权是现代产权的逻辑延伸(尽管两者并不等同),剩余控制权自然具有可分割性[20]。笔者将企业剩余控制权区分为终极控制权与实际经营控制权,规范意义上的企业所有权指剩余索取权与终极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终极控制权的对应是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而现实与理论逻辑相一致的企业制度应该是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实际经营控制权正常状态下由企业经营者掌握。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否定资本雇佣劳动并不是一个理论上的进步[2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所有权制度为理论基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人本观念并不发生必然的冲突,该制度框架反而可以保护人力资本的合理利益,并具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所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只能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混乱,这种表面上很完美的理论其实只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种假想,理论基础并不严密,实际操作更不现实。

参考文献:

[1]科斯, 孙经纬译.企业的性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 Alchian Armen, Harold D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 62 (5): 777-795.

[3] Grossman, Sanford and Oliver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4): 691-719.

[4] Hart Oliver. Firms, 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 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 1996(9): 3-15.

[6] Grossman, Sanford and Oliver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4): 691-719.

[7] 魏良益. 企业的起源、本质与组织的演进[J]. 经济体制改革, 2005(3):69-71

[8] Rajan, R. and Zingales, L. Power in a Theory of the Fir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2): 387-432.

[9]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 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 1996(6): 71-79

[10] 方竹兰.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 经济研究, 1997(6): 36-40

[11] 杨瑞龙,周业安.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J]. 经济研究,1997(1):12-22

[12] 同[8]

[13] 同[10]

[14] Hart Oliver, John Moore. 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Renegotiation [J]. Econometrica, 1988, 56(4): 755-785

[15] 同[5]

[16] 李剑阁. 破除“一股独大”不要简单化[J].经济参考报,2002.5.29

[17] Robilotti, M.G. Codetermination, Stakeholder Rights and Hostile Takeovers: A Re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from Abroad [J].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1997, 38: 536-567

[18] Jensen, M.C. and W.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4): 305-360.

[19] 同[11]

[20] 夏业良,姜建强. 论上市公司经理选择机制的建立——兼论国有股的上市流通[J].社会科学战线, 2000(4): 22-29

[21] 同[5]

(责任编辑:吕洪英)

作者:葛永波

上一篇:绿色建筑发展的价值探讨论文下一篇:农户收入医疗与粮食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