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播学派论文

2022-04-15

摘要:学派是学术精英凝聚的群体,是衡量一所大学乃至于国家学术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没有学派的大学无论如何不能称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我国那些要想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必须重视学派建设。为此,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学派,古今学派发展的概况,以及关于学派争鸣推动学术发展等有关问题,期冀引起我国各大学的重视,以尽快填补我国高校学派的空白状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东方传播学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东方传播学派论文 篇1:

真信与世俗之间:景教与基督教中国化研究

[摘 要]景教是有确切历史记载及证明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曾被基督教判定为“异端”,进而被西方世界所排斥,主要在东方世界传播,因此被称为“亚细亚孤儿”。6世纪时景教率先传入新疆地区,唐代和元代时获得较大的发展,随后在明清时期湮没无闻。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千余年,通过不断与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中国化的基督教——中国景教。景教的中国化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人文基础上,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景教;基督教;中国化

1623至1625年间,在陕西西安地区出土了一块唐代碑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中记载:公元635年,景教从大秦(波斯或者叙利亚)传入中国长安,先后受到唐太宗、高宗、玄宗等5位皇帝优渥的礼遇 ,达到了所谓的“寺满百城”兴旺之势。此后,经过各方人士多种求证、探索,我们得知: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它是比较古老的东方派别,早在基督宗教分裂为罗马公教、东正教和新教的之前就存在;它也曾被定为基督教的“异端”。早在6世纪,景教就传入中国新疆地区;7世纪传入中原地区,随即开始传播和发展。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景教也受到了牵连被取缔。宋元时期,景教在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发展。元代,景教随着蒙古贵族再次进入中原,并迅速发展壮大,当时景教与天主教一起被称为“也里可温”,“也里可温”的意思大约是“蒙福的人”“有福缘的人”“信奉上帝的人[1];元亡后,景教也在中原地区逐渐湮没无闻。不过还有余续,北京房山留有明代正统年间景教徒活动的遗迹。[2]

景教在中国大地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并且对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景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解决了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问题,即中国化问题。宗教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经之途。宗教本土化,不仅是外来宗教对本土文化的适应,而且是本土文化对外来宗教内涵与外延的重塑。[3]本文试将对景教中国化的实践特点进行阐述,并辯证地对其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一、实践活动

宗教的本土化,既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共鸣与融入,也是外来宗教向本土文化的主动敞开和自我更新。一种宗教,不管它的发源地在哪里,不管它最初的文化背景如何,既然来到中国,就成为“中国宗教”。所以,宗教的彻底中国化,需要突破原来的文化背景和教义阐释体系,重新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中国宗教教义体系,建立中国宗教的主体性。[4]景教作为基督宗教的一支,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中国化,逐步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虽然,景教仍然被称为“胡教”,但其实佛教也时常被这样称呼。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至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组成部分。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会在中国也完成了中国化,因此称为中国景教。景教传教使团在历史上翻译经典、建造教堂、度化徒众,曾经“法流十道” “寺满百城”,盛极一时。

(一)翻译经典

景教来华,首先面临着经典翻译的问题。如何将外来宗教经典翻译并加工为与本土思维习惯相适应的本土语言,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5]。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载,当时景教的经典是“二十七部”,这与天主教现在用的新约卷数相符。景教碑文记载唐太宗年间,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 “翻经书殿”和“翻经建寺”,说明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景教经典的翻译,设置了专门的翻经场所,还建立了相应的寺院。

发现于敦煌的《尊经》末尾有段附文,明确标明了景教译经的具体数量:“谨案诸经目录,大秦教经都五百州部并是贝叶梵音。唐太宗皇帝贞观九年,西域大德僧阿罗本届于中夏,并奏上本旨。房玄龄、魏征宣译奏言。后如本教大德僧景净译得卅部,卷余大数具在贝叶皮夹,犹未翻译。”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得知:当时传入的景教经典有530部之多,但翻译成汉文的只有30部。现已发现的景教文典除景教碑以外,还有7篇,它们是《序听迷诗所(诃)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圣通真归法赞》《志玄安乐经》《三威蒙度赞》《尊经》。经学者研究,《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志玄安乐经》四部属经文,《大圣通真归法赞》《三威蒙度赞》《尊经》三部为颂文。[6]故而,唐代景教经典的翻译数量十分有限,因此影响不是很大。

在中国化的演进中,景教经典的翻译受到了当时的佛道儒文化的深刻影响。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首先经文开首“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这些带有唱诗意味的“祝”词,从文体章法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的景教在明显的效仿佛经中的“偈语”及“梵呗”。其次,经文中断续出现的“因缘” “造化” “究竟” “常乐” “受持” “自在”等佛教术语 [7],也从侧面反映出汉地景教在模仿佛教传统。第三, 这件经幢题记中所见“嗣嫡” “孝诚”“庭训” “奠酹”等遣辞用语,亦明显带有汉地儒家意识的色彩。

(二)传教活动

虽然景教传入中国后,其教堂采取了通俗易懂的称呼“寺”,传教士称为“僧”,礼拜活动称为“荐”,但事实上景教的具体活动仍然与佛、道教完全不同。据考古挖掘出及现存的史料可知:景教教士均落发留须,不使奴婢,不积财务。每七日礼拜一次,每日为生者和亡者诵经七次,行礼必向东方,击木为号,行洗礼,敬十字。教士则分“清节达娑”与“白衣景士”二者,前者为常居修院的修士,后为“在俗司铎”。景教的教士可以结婚,这与后世的新教类似。景教常做社会救济和社会慈善活动,给病人医药,给穷人衣物。有些信徒还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做出了很多贡献。

元代,景教的发展更加兴盛。成吉思汗时期,将联姻赐予符合两项条件的蒙古部落:第一曾协助其取得政权最终完成霸业,第二信仰景教。譬如与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联姻的汪古部,就是一个信仰景教的突厥部落。因此,在元代景教徒受到了极大的尊崇,作为皇亲国戚的座上宾,景教徒高超的医学知识受到了元代统治阶级极高的赞誉。许多景教徒被委任为朝廷的高官,在朝廷中开始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景教的活动也受佛教的深刻影响。《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碑记是河南洛阳隋唐故城东郊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唐代景教石刻,从石刻外在器物形制的样式及碑记内容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两方面都可清晰的看到佛教文化的痕迹。这种八面棱柱的经幢结体,即直接仿照了唐代佛教陀罗尼经幢的形制特点。而刊经上端除了“十字架” 图徽明显带有西方基督教装饰理念外,其对称两侧的飞翔天神的刻画,并非沿袭景教旧邦习习常见的带翼“天使” 的模样。其曲折婀娜的身躯及身后腰间凌空飘逸的披帛、裙下流荡的祥云,将这类画面人物刻画得与佛教造像中的“飞天” 极其接近。[8]通过洛阳出土的这件景教石刻文物,其汉字刊刻的经文、幢记,对于一个粟特部族的景教社团来说,不仅透露出他们在语言生活中已与中原汉族文化保持着极大的同一性,而且在潜层信息领域内,实际上折射出当时东来景教教团必然在汉族民众中有意实施弘法行径的史态。

另有,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埋藏唐代景教信徒骨灰的一个瘗穴。它的形制规则同石窟内大量存在的佛教瘗穴相同;穴口处也凿留出佛教瘗穴常见的封堵遗迹,方穴上方雕刻出十字架,亦与佛教瘗穴上方雕凿出佛龛或佛塔的形式相似,这些迹象显示出当时洛阳地佛教的教门仪轨对景教的影响相当深刻。

根据不多的史料我们还可知:唐代武则天时期曾经压迫景教,景教为了度过危机,还为武则天建立了“大周颂德天枢”;元代景教传播的过程中曾与佛教发生冲突,把佛教的寺院变成了景教教堂,引起了纷争;元代景教还与当时来的天主教发生了一些冲突,天主教认为景教是“异端”,曾一时成功说服统治者改变信仰;清代的某天主教传教士还说服了两个“鞑靼人”改信天主教,等等。

二、历史影响

从中国历史来看,景教的传播影响不深,很多过往都淹没在历史中。在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之前,国人甚至不知道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宗教。也不知道元代比较盛行的“也里可温教”就是景教。后来随着敦煌出土的景教经典,新疆内蒙等地景教遗迹的发现等,世人开始抽丝剥茧,逐渐了解道:景教在唐代传入中原,之前曾在西域一些民族中流传,传入中原以后受到唐代5位皇帝的支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总体看来,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景教没有佛教那么成功,它来时已晚,佛教已经深入中国发展了几个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根深蒂固。它也没有向后来传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那样顽强地在中国大地上生存发展壮大。一种宗教的传播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等。景教的传播,在这些方面的条件是略有欠缺的。

(一)历史时机的欠缺

张晓华先生在《从佛教景教传播中国的成与败看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中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在景教传入之前中国的儒释道三学已有高度的發展。中国先哲的思想体系与佛教思想之合流,理论思辩足以和基督教(景教)思想相媲美,因而不需要对它们的学说进行调整或填充,此时中国文化的传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各个方面,它是吸取外来文化的母体。与景教风貌极不相同的中国文化,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景教文化及它的具体发展方向。当时社会繁荣而开放,虽然思想界也显示多元共容的文化格局,但这其中为主的只有儒、释、道三家。它们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舞台充当主角,当势力弱小的景教进入中土时,已经没有插足这一事局、并向社会施加重要影响的机会,它能做的只有侧身三教其间左右依傍,作为一个观众注视着三家在唐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各显神通了。

(二)政治经济、背景的缺乏

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的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传入中国,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我国现在主要有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属于基督宗教,占了其中之二,并有重要地位。近现代时期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社会政治变迁之后,仍然稳固存在和发展起来,这与其强大的政治经济背景分不开的。而景教的传入,则完全没有这些强大的势力支撑,所以影响不大,这是可以想见的。

近现代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时期,国家受到各种侵略,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困苦,对自己的文化就没有汉唐时的自信感。而国门打开之后,人们的眼界开阔起来,发现了除传统儒释道以外还有其他东方文明及西方文明。并且,近现代传入的基督宗教各派,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信仰基督宗教能带来的政治庇护、经济文化支持等确实具有很大吸引力。近现代时期,基督宗教各派盖教堂、办医院、办学校教育、收养婴儿等,做了很多现代意义的活动,对于基督宗教的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基督宗教才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发展起来。

而景教则不具有上面的条件。景教面临的是强大而自信的盛唐帝国及根深蒂固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景教没有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实力与之相匹配。景教徒未曾享有国教特权,他们必须从事各种职业以谋取自给自立,这样集商业传统、工艺技巧于一身的景教徒便很快成为成功的商业社团。景教士可以经商,商人也可任圣职,传教和经商并行不悖。景教教会的兴衰几乎与东西商路的兴衰紧密相关。14世纪末,兴起于撒马尔罕的察合台汗国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占领了景教的各传教地区,景教随之而衰落。

三、真信与世俗之辩

景教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近千年,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西安、洛阳、辽西、辽东、北京、扬州、镇江、泉州等地区都留下了遗迹。虽然在唐代和元代曾经烜赫一时,但终究在中国历史上湮灭无闻。一些人认为景教的灭亡因为它脱离了宗教的范畴,变得世俗化,因为没有强大的宗教精神的支撑而消亡。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偏颇,从我们能见的史料记载来看,景教传教使团的传教活动也是非常虔诚的。

比如,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代有位著名的景教徒伊斯,他在朝廷任军事上的高职,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做了很多贡献;他性情温和,睿智博学,虔诚奉行景教;他得到肃宗皇帝的重用,但为人谦和;乐善好施,施舍衣物给贫穷者,施舍医药给病者,施舍棺木给死者,等等。可见,这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景教信徒,所作所为也堪称基督徒的楷模。又如,根据《元至顺镇江志·大兴国寺记》载:元代有个著名的景教教徒在镇江及其附近建立了7座景教教堂;附近还建立了景教徒公墓;当时政府还赏赐了土地作为教堂的产业;兴建教堂的人为了一心修建,辞官不做,避免扰民。这也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的活动。

虽然景教经典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本土化、中国化的变迁,在传播过程中采取了中国本土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但在本质上景教就是基督宗教的一支,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与教义。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知道:景教信仰阿罗诃(上帝),接受三位一体,信仰教主弥施诃(弥赛亚),接受耶稣道成肉身,从童贞女诞生,信耶稣复活升天,等等。一般说来景教传播的是古老的基督宗教信仰。

当然,历史上,聂斯托利派曾被罗马教廷亚历山大学派定为“异端”,他们自己也承认脱离罗马教廷;但是,景教并没有脱离基督宗教。只能说是教派不同,传播方式有差异。按照西方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者按照唐太宗李世民的说法“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景教传播的基督信仰是毋庸置疑的。

1539年,马丁·路德曾经为聂斯托利本人辩解,他认为许多人对聂斯托利的神学立场有误解,聂斯托利不是异端。1895年,在叙利亚发现了聂斯托利被放逐后写的辩护书,从内容上看,他的观点比较正统,与当时大公教会对他的指责不同。1994年,天主教教宗与东方亚述教会签署声明,放弃对聂斯托利“异端”的裁定。总体说来,景教不是基督宗教的异端,他们传播的是基督宗教的信仰。

作者:姜珊 赵洪波

东方传播学派论文 篇2:

大学必须重视学派的建设

摘 要:学派是学术精英凝聚的群体,是衡量一所大学乃至于国家学术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没有学派的大学无论如何不能称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我国那些要想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必须重视学派建设。为此,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学派,古今学派发展的概况,以及关于学派争鸣推动学术发展等有关问题,期冀引起我国各大学的重视,以尽快填补我国高校学派的空白状况。

关键词:学派; 天才; 精英; 学术争鸣

学派一词古来有之,它的形成源远流长,学说、派别和风格各异,可谓是多得枚不胜数。何谓学派?《辞海》的诠释是: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其实,这个解释并不准确,师承仅仅是形式,而学术见解的迥异才是学派分野的实质。学派一词的英文是school,它与英文“学校”一词同音不同义。School的含义甚广,泛指学校、学院、学习、学业、求学、弟子、门生,等等。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学派与大学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大学要十分重视学派的建设,一个没有学派的大学,难于称得上是学术水平卓越的大学。

一、学派是古老的学术现象

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是世界上第一个学派,它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始人是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42—547),他是古希腊七贤之首的著名学者。古希腊城市米利都(miletus)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城市,便利的交通,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于是就诞生了米利都学派。这个城市一度存在两个学派,即米利都学派和艾菲斯学派,为首的是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公元前530—470),有时又合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1] 。这个学派的核心人物有三个人,为首的是泰勒斯,另外两个人是安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510—546)和安那西梅尼斯(Anaximenis,公元前570—526)。这个学派的核心观点是: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当时流行的神创造世界万物是对立的,在2600多年以前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的确是难能可贵的。這个观点与现代学术界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水也是一致的,美国航天局发射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千方百计地探测地下水,其目的就在于寻找地球外是否有生命的根据。

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曾经出现过四大学派[2],除米利都学派外,其他三个学派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0—500)学派,毕达哥拉斯自幼聪明好学,曾拜名师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他曾经向往东方的智慧,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游历了文明程度较高的巴比伦和印度。后来,他在意大利南部传授数学和哲学,与他的信徒组成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允许妇女听课,这是古代其他学派没有的现象。提起毕达哥拉斯,他是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至今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时都要学习“勾股定理”,这就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这个学派的核心观点是:万物本源是“数”,数是众多的,不变的,认为某一事物可以缺少物理的规定性,但不能缺少数的规定性。毕达哥拉斯学派最终走向衰落,不仅是遇到了其他学派的攻击,而主要在于他们的理论遇到了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爱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产生于意大利南部城市爱利亚,它的先驱者是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公元前565—473),而学派领袖和奠基人则是巴门尼德(Pamenides,公元前504时期人)。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神是唯一的”,普遍的,不变的本源。克塞诺芬尼的神,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都是统管万物的,是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最高对象。这个学派前后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元素学派,它的创始人是恩培多克勤(Empedocles,公元前495—435)。恩培多克勤把前人的观点糅合在一起,提出了“四根”学说,认为水、火、土和气是组成万物的四根,万物因四根组合而成,分散而消亡。四根即组成事物的“元素”,它的原意是“字母”,元素的性质是物质的,这个学派的观点认为世界本源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显而易见,这个学说的观点,向着近现代物质结构的学说逼近了。

在古希腊四大学派之后,还有许多自然哲学学派相继诞生,这是古希腊哲学兴旺的标志。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是柏拉图的学生,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在柏拉图学园先是学生后当老师,前后40年。于公元前335年,他在吕克昂神庙附近创办了吕克昂学校,经常在林荫道、植物园和学生一起散步、讲课和讨论学问,所以被称为逍遥学派。他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博雅教育,至今仍然被人们所赞颂与效仿。伊壁鸠鲁(Epicurus,314—270)学派创建于公元前300多年,他是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他继承了德谟克利特(Leucippus,公元前460—370)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学说。他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曾提出了寻求幸福和快乐,学派延续了4个多世纪,他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

在古希腊学派兴旺时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同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3]。古希腊学派与中国诸子百家是世界哲学流派的鼻祖,在东西方古代文明中交相辉映,他们的思想打开了通向未来知识的大门。东西方这两大学术派别既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区别。古希腊学派属于纯学术讨论与论争,除哲学以外还涉及到天文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国当时的诸子百家除了哲学、伦理的学术论争以外,很少涉及到自然科学,但却渗进了政治主张,极力游说统治者采纳他们的主张。因此,被历代统治者和学术界尊崇,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和道德主流。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统治或上层阶级仅由两个集团组成,即皇室贵族和儒生阶层,两者都在儒学中享有既得利益。”[4]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5],数得出名字的学派有189家,著作有5424篇。其后在《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的诸子百家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和最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最主要的只有12家,他们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西汉学者刘歆把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概括为“三教九流十家”,三教是指儒(准宗教)、道教和佛教,十家是指最主要的学术流派,即儒、道、法、名、墨、阴阳、纵横、杂、农和小说,由于小说属于艺文,除去不算,故只有九个学术派别。

可惜的是,秦始皇统一七国后,为了维持集权统治,下令“焚书坑儒”,30天以内焚烧了除农、医、卜以外的全部典籍,在咸阳活埋460多名儒生。学术百家争鸣遭受到灭顶之灾,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造成的恶果影响深远。然而,到了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走向了“焚书坑儒”的反面,同样是对百家争鸣的摧残,在學术研究和学术争鸣上开了倒车。从此以后,学术争鸣不再有,创立学派现象也日益式微。从西汉以后到清末的1900多年的时间里,也仅仅产生过东晋张湛和陶渊明为代表的玄学,宋朝陈朱理学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等几个有影响的哲学学术派别,而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盛况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到了民国以后,虽然儒家、道家等各家学术思想仍然被传承下来,但是却再没有新的学派创立。绵延两千多年的学派现象,可能与古人淳朴的学风,清心寡欲的治学态度,无功利化探求真理的目的和清静的学术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以发展我国新的科学学派,这是使我国屹立于世界科学先进之林的需要。

二、天才凝聚的精英群体

从古代学派发展到近代科学学派,这是与世界文明由东方向欧洲转移密切相联系的。近代科学诞生于16世纪,1543年哥白尼(Nicoluas Copernicus,1473—1543)的《天体运行论》发表,可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而哥白尼、牛顿、培根和布鲁诺等就是近代科学的代表人物。

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科学学派也日益蓬勃的发展起来了。纵观科学发展史,凡是一个天才人物,他们大都会创立一个新的学说,并且围绕这个学说聚集一批精英学者,这个精英群体就是一个学派。一般而言,凡是称得上一个科学学派,大体上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有一个天才人物作为共同的导师,他既有出众的才华又有统帅的民主作风;第二有一个共同信仰的学说或学术理论,有诸多的信徒,为维护他们的学说而不停地研究与争辩,不遗余力地传播他们的学说;第三有共同研究的舞台——科学实验室,这是他们研究、验证其学术理论的基地;第四有一个开明的、民主和自由的学风,鼓励争鸣与创新。

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学派,是于18世纪前后诞生的牛顿(INewton,1642—1727)经验学派和莱布尼兹(GW.Leiniz,1646—1716)的唯理学派,他们在科学和数学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学术见解不同,长期进行激烈的争论,为微积分的发明权争论得不可开交,甚至是痛苦的。这两大学派,对欧美科学家的影响至深,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灵魂和工作。18世纪中期,德国的哥丁根学派,在近代数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高斯(CFGauss,1777—1855)、黎曼(G.F.Riemann,1826—1866)、克莱因(F.Klein,1849—1925)和希尔伯特(D.Hilbert,1862—1943),他们都是德国最有才华的天才数学家,也都是罕见的全才。这个学派人数众多,学科全面,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德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中心,这个学派起到了极为主要的作用。

到了19世纪,世界各国的科学学派更是像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卡文迪什物理学学派。这个学派创立于1874年6月16日,是以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剑桥大学杰出校友亨利·卡文迪什的名字命名的,第一任主任是电磁学之父麦克斯韦(JCMaxwell,1831—1879),第二任主任是瑞利(JWStrutt,1842—1919),第三任主任是汤姆逊(JJThomson,1856—1940),第四任主任是卢瑟福(ERutherford,1871—1937),他因发现了原子核分裂和原子行星模型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一生培养了14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从而成为大师的大师[6]。这些人都是科学巨人,这个实验室也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学派实验室之一。自1901到1978年,这个学派共走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名副其实的杰出人才的摇篮。

19世纪中期,在德国诞生了一个化学学派,它就是李比希(Justus von,Liebig,1803—1873)学派,也称为吉森学派(以吉森大学而得名)。李比希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比私人更大规模的实验室,能够容纳更多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从事发现和发明。在这个实验室里,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如席勒、霍夫曼、施密特、武兹等。自1901到1910的10年中,竟然有7个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出自于这个学派,到1955年共有40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比希与卢瑟福大师完全可以媲美。[7]

20世纪是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与此同时科学学派也蓬勃地得到发展,其中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个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1921年由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玻尔(NHDBohr,1885—1962)倡议,在哥本哈根大学成立了理论物理研究所,这就是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8]。在天才玻尔的率领下,对量子物理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这个学派的学术理论是创立了量子力学,学派的核心成员有玻恩(Max Born)、海森堡(Heisenberg)、泡利(WEPauli)和狄拉克(PAMDirac)等。玻尔不仅对量子力学发挥过重大作用,而且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量子力学的创建起了重大的作用,他提出的“互补原理”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重要支柱。

玻尔作为哥本哈根学派伟大的旗手,具有魅力十足的权威,敢于突破经典理论,热心提携青年才俊和奖掖后学。他本人因创立量子力学而获得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学生和助手有7人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更加传为美谈的是,他的儿子艾吉·丹尼尔斯·玻尔也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都知道丹麦安徒生童话,而玻尔学派则无疑是另一个丹麦物理学的“童话”,作者不是安徒生而是玻尔。

美国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另一个学术奇葩,令世界学术界刮目相看。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源于芝加哥大学,它包括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传播学派、芝加哥经济学学派、芝加哥社会学学派、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芝加哥费米实验物理学派等,是该学派不同学科的统称。其中最著名的是芝加哥经济学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和芝加哥社会学学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芝加哥经济学学派,該学派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前后的代表人物有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892—1970),富兰克·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1885—1972)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涌现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rge Jeseph使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名列世界第一,而会计与金融学位居第二。

瑞典银行为了纪念瑞典发明家诺贝尔,于1968年设立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简称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诺贝尔奖其它奖项一样颁发,以奖励有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47年来,全世界总共有60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经济学家占了49人,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学派就有24人获得这个殊荣,占了40%。这是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记录,说明这个学派具有强大的实力和贡献。美联社评论道:“这所大学之所以经济学人才辈出,是因为它能吸引并留住已有或未来的经济学明星。这里经济学者敢于大胆挑战当前流行的经济学理论,学校也鼓励学者独立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约尔根·韦布尔也说:“当诺贝尔奖接踵而至……对那些年轻的学者而言,当然是决定去哪里的明显信号。”[9]

为什么芝加哥大学盛产科学学派呢?这所大学的校训是:“益智厚生”,意思是提升知识,充实人生。它的英语是:“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 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但是,大学生们却自创了一个校训:“芝加哥大学,一个所有兴趣长眠的地方(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all the funs came to die)”此外,学生们还给芝加哥大学取了两个诨名:一个是:“不眠的大学”,另一个是“拖延的大学”,因为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睡觉,也从来不能按时交作业。芝加哥大学被外界称为是一座“学术的孤岛”,周边两公里以内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甚至连快餐店也没有。由此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学生和学者们勤奋到何种程度,这种环境不催生出诺贝尔奖才怪呢!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是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评论芝加哥学派时写道:“芝加哥已经产生了一个学派,可以有把握的预测,在未来的25年中,它将在知识界扮演芝加哥学派的角色。有很多大学不乏思想的展现,但却没有学派;其他的一些大学虽然不乏学派,却没有思想。芝加哥大学通过出版十年磨一剑的著作,向外面展示了真正的思想和真正的学派。”这是一个权威的评价,是对芝加哥大学为什么盛产学派的一个最精确的诠释。[10]

三、学术争鸣促进学派的发展

在古今学术史上,许多理论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些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都与学术争鸣与论战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春秋时代,之所以出现“诸子百家”的盛况,就与各家之间的争鸣和竞争息息相关。同样的,欧洲的17世纪,之所以天才科学家辈出,也有各学派争鸣的推动作用。一些典型的科学学派,它们共同的特点:拥有一位天才的、权威的学术领袖,从事一项引领学术潮流的研究领域,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科学家群体,具有高度独立和自由探索文化,富有敢于冒险、创新和争鸣的精神。总之,学派与学术争鸣,如影随行,学派是在争鸣中创立、壮大和被确认的;争鸣使得学派得以传播和发展。

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各个学科中的学派也相继出现,他们多得不胜枚举。但是,在学派争鸣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世纪大论战”,争论的起因是1927年9月在意大利科漠召开的国际理论物理会议上,玻尔提出了被称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可是,爱因斯坦对这一解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从而拉开了这场持续40多年的大争论[11]。

这场争论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回合的交锋。1927年第五届索维尔会议,两位物理学大师开始了首回交锋,海森堡和玻尔在会议上发言,指出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理论,它的物理和数学假设是不容许加以进一步修改的。但是,爱因斯坦被玻尔点名发言,他并不赞成把量子力学看成是单个过程完备理论的观点,于是他们的争论从此正式打响,两人的争论以爱因斯坦失败而告终。

1929年《自然》周刊出版了普朗克专号,玻尔发表了《作用量子和自然的描述》一文,他从三个方面把他的方法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了比较,试图以此来改变爱因斯坦的观点。1930年秋天,第六届索维尔会议如期召开,爱因斯坦作了3年的准备,一开始就向玻尔发难,使玻尔遇到了严重的挑战。爱因斯坦设计了一个“光子箱”实验,他得出的结论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完全相悖,使得光子箱放出的粒子的准确性和因果性获得了完整的表达。玻尔遇到了麻烦,他知道自己无法挑出这个实验的漏洞,而爱因斯坦似乎已经预见到曙光的到来。然而,玻尔仍然没有放弃据理力争,他和同事们熬过了不眠之夜,终于找出反驳爱因斯坦的方法。爱因斯坦 “光子箱”运用的是狭义相对论,而玻尔却用广义相对论予以反击。这使得爱因斯坦傻眼了,简直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三次回合发生于1935年,爱因斯坦、波道尔斯基和罗森三人联名发表EPR的文章,这三个字母是他们三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他们试图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上反击玻尔。然而,研究赢得了两次论战胜利的玻尔,依然欣然迎战。这次双方争辩的中心问题是对“物理实在”的解释,实际上是对微观世界特殊规律的认识问题。这次争论的一个学术成果,却是诞生了EPR佯论(或称之为EPR争议)。但是,爱因斯坦和玻尔相继于1955和1962年去世,但这场涉及到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的论战仍在他们的追随者中继续,至于谁胜谁负,不可能做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它的意义在于推动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共同发展。

同时,这是一场真正的学术争鸣,是两个天才之间的争论。他们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相互敬重的高尚品格,都给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一点在玻尔致爱因斯坦的信中表达得很清楚,他说:“自己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因为爱因斯坦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此,爱因斯坦在他之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莫大的幸福。”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补发1921年度奖项,爱因斯坦获此奖,而玻尔则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前往日本的旅途中收到玻尔的信,立即复信说:“我在启程日本不久收到了您热情的信,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像诺贝尔奖一样,使我感到快乐。您担心在我之前获得这项奖金。您的这种担心我觉得特别可爱——这显示玻尔的本色”。

如果说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战是“世纪论战”,那么关于光的本质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间的论战跨越了三个多世纪,开创了学派争鸣史上最长的记录。这场争论是自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于1637年出版《方法论》一书开始的。书中他提出了两个假说:一是说光类似于微粒的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以一种“以太为媒质”的压力。实际上,他的两种假说是矛盾的,并为后来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17世纪中期,物理光学有了进一步发展。1655年,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MGrimaldi,1619—1663)在观察光束中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他是第一个提出光衍射概念的人,是光的波动说最早的倡导者。166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他提出物体的颜色不是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他的这一发现与格里马第的说法不谋而合,为后来的争论奠定了基础。

1672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表了《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一文,其中谈到了他所作的光实验,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这是他第一次用微粒说阐述光的颜色理论。由此,关于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导火索被点燃了,导致牛顿与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之间展开了漫长和激烈的争论。

荷兰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Christiaan Huyghens,1629—1695)是波动说的支持者,他对几何光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波动说的完整理论。随后,德国天文学家夫琅禾费(Joseph Von Fraunhofer,1787—1826)对光的衍射给以了成功的解释,使得新的波动说牢固地建立了起来,而微粒说开始转向劣势。到十九世纪中后期,光的波动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科学家们在寻找光波载体“以太”时却遇到了困难,又预示波动说面临着危机。

在波动说获胜的同时,牛顿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他在《光学》一书中,提出了反驳惠更斯的两点理由:一是光如果是一种波,它应该与声波一样,可以绕过障碍物,而不会产生影子;其二,冰洲石双折射现象说明光在不同的边上有不同的性质,而波动说无法解释其原因。由于牛顿对科学的巨大贡献,人们对他顶礼膜拜,在十八世纪几乎无人向微粒说提出挑战。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RHerz,1857—1894)发现光电效应,第一次证明光的粒子性。后来,汤姆森(JPThomson,1892—1975)在实验中证明了电子数具有波动性,进而有人又证明氦和氢原子射线具有波的性质,这又是与微粒说相矛盾的。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报》上发表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观点》,认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客体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为此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新的事实和理论面前,这次持续了300多年的争论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争论充分说明,学派之间的争论,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公器”。真理只存在于科学之中,争论的双方要么被证明,要么被证伪,要么被新的学说或理论统一起来,从而推动科学或学派的继续发展。

英国科学史权威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倾其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编撰了7卷34个分册,总共字数超过4500万字。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Great Divergence):“尽管中国古代对人類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2]重温李约瑟难题,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诸子百家学派和百家争鸣的盛况,而近现代却几乎没有科学学派呢?”

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追根求源,以彻底改变我国科学理论落后的困局。我认为科学学派缺失是表面现象,而没有科学天才和缺乏学派意思才是主要问题,而背后核心问题则是科学研究中丧失了独立思想和自由之精神。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我国有2845所大学,其中所谓超强的一流大学就有42所,试问有几所大学拥有科学学派?一个没有科学天才和学派的大学何以能够称为超强的大学?

据媒体报道,有一个工程院士自认为创立一个学派,我反复阅读了这篇报道,他充其量是一位勤奋的、有实践经验和有一定成就的学者,在前苏联留学时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出过质疑,仅此而已。作为一个学派,他既非是学术领袖,也没有一批拥戴的追随者,完全不具备学派应该具有的一切条件,仅仅根据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院长的一句恭维的话“您创立了您自己的学派”,就自诩创立了一个学派,实在有点缺乏严谨和谦虚的态度。[13]

另据报道,我国有一所大学,通过媒体报道说,该校学派初现。[14]值得肯定的是,这所大学的领导人具有较强的学派意思,希望发挥本校传统学科的优势,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创建若干个哲学社会科学学派。为此,该校加大了经费投入,组织了研究团队,积极发表和出版学术论著。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相信会迅速提升该校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水平。但是,凭实力而论,他们在创建学派的道路上,仍然有漫长的路需要走。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予以支持,对他们创建学派的理想也要有耐心的期待。同时,希望那些“重中之重”的大學,更要强化学派意思,采取重大措施,以实现我国科学学派零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朱学平.从米利都学派到赫拉克利特的逻辑进展[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2).

[2](德)策勒尔(翁绍军译).古希腊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夏昀.雅典学派与百家争鸣[J].语文知识,2007(1).

[4]刘绪贻.中国的儒学统治[M].北京:中国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9.

[5] 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邢润川.李比希学派成功原因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1989(4).

[7]王德荣.伟大的教师[J].物理教师,1999(11).

[8]杨福家.二十年代的周刊玻尔研究所[J].物理,1981(2).

[9]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校特色及强势专业[EB/OL]. https://www.liuxue86.com/a/2754653.html. 2016-04-11.

[10]王颖吉.从发佛思想得到芝加哥学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1]邵松松.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伟大论战[EB/OL].中国科普网,2015-11-23.

[12]李约瑟:东西方科学与社会[J].自然杂志,1990(12):819-827.

[13]李玉兰:周立伟:创立科学学派的人[N].光明日报,2011-3-31.

[14]马耀华等.厦大学派初现[N].光明日报,2014-11-19.

作者:刘道玉

东方传播学派论文 篇3:

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的思考与展望

[摘 要]近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表现在学习者数量的增加、教学体系的完善、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作品的丰富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应树立起构建中国小提琴学派的远大志向,使之成为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并对世界小提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鉴于此,本文从构建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意义谈起,就具体的构建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意义;构建路径

一、构建中国小提琴学派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需要

小提琴是一门地地道道的西方艺术,于一百年前传入中国。而中国的音乐工作者随即开始了小提琴民族化的改造历程,在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已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表现在创作、演奏、理论、普及等多個方面,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提琴艺术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百年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并开辟出新的发展方向。而学派的构建正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艺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高度发达的标志,学派具有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积极意义。对内可以使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得到明确、梳理和整合,坚定信心,提升士气,朝着新的方向而努力;对外则可以有力扩大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影响,助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所以学派的构建,正是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新课题之一。

(二)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发展需要

从世界艺术发展历史来看,凡是世界性的音乐艺术,无一不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只有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吸收新的文化,才能获得扩展和创新。小提琴在传入中国后,始终将民族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为这门西方艺术注入了新的东方色彩,使小提琴艺术得到丰富和扩展。通过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建,可以让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色彩更加鲜明,与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小提琴学派一道,继续推动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所以说,百年前小提琴艺术的传入是对中国的馈赠,百年后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建,则是中国对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反哺,体现着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二、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建路径

(一)以理论研究为保障

学派的构建并不是突发奇想和兴之所至,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必须要以正确、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包含为什么要构建中国小提琴学派、其价值和意义何在、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应按照什么步骤和阶段进行等。只有对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加以明确,才能避免误区和弯路。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来看,关于小提琴学派构建的理论研究十分有限,而且缺少专门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对此还需要以国家文化部门为主导者,推进各项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首先是确定研究主体。可以通过文化或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国音乐理论研究专家进行召集,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全面负责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的理论研究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及时以专著、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发布,给诸多小提琴艺术工作者以方向引领。其次是扩大研究范围。以专项课题组为引领者,面向音乐团体、高校等,开展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的课题研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各尽所能,营造出一个全员关注的氛围。最后是借鉴成功经验。西方的意大利、德国、俄罗斯、法国等,均在一个世纪之前便形成了小提琴学派,并以鲜明的学派特点闻名于世,正是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所以应该对这些西方国家小提琴学派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传承机制等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为我所用。只有依托于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以及全面而深入的理论研究,才能真正改变当下人人认可却无从下手的局面,为中国小提琴学派领航、引航和护航。

(二)以中国作品为基础

艺术作品是一门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建,也必须以量多质优的中国小提琴作品为前提。自小提琴传入中国后,中国小提琴创作便一直走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下一步,则要结合学派的构建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侧重。首先是民族化。民族化应是中国小提琴创作的首要追求,既可以彰显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也可以让学派的演奏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在这一点上,很多前辈音乐家已经做出了垂范。如《梁祝》《牧歌》《丰收渔歌》等,都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佳作。下一步的创作,则要在选择民族音乐素材、融入民族音乐技法的基础上,朝着民族意识的唤醒、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彰显方面努力。民族意识的唤醒是指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安危、利害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民族身份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这个族群归属的认识和情感的依附。而民族精神的彰显则是指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展示和传扬。只有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作品才是真正的民族化佳作。其次是时代化。小提琴学派的构建,其基础并不是精英创作者和演奏者,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高度地普及,才能为学派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如何推动小提琴艺术的普及呢?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创作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作品。当作品可以准确反映时代特征、生动描写时代风尚、深刻揭示时代特质时,作品就可以得到最多数当代人的认同。这一点也是当下中国小提琴创作的一个薄弱点所在,必须通过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拉近普通人和小提琴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小提琴,才能为学派构建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三)以演奏技法为呈现

小提琴演奏技法既是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不同学派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如意大利学派的激情和动感、德奥学派的理性和严谨、法国学派的轻巧和灵动等,都是本民族文化和审美的外在表现,也自然成为学派的标签。所以在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中,也要努力形成一套特色的技法体系。具体来说,首先,这套技法体系是以小提琴基本演奏技法为基础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科学、完善的技法体系,这是需要充分尊重和继承的,而且这个基础越扎实、越牢固,中国小提琴学派技法体系的构建之路就会越顺畅、越宽广。其次,要对中国器乐进行积极的吸收和借鉴。小提琴属于弓弦乐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也有多种弓弦乐器,可以给小提琴演奏以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以著名的《梁祝》为例,多位演奏者都对二胡中的滑音技巧进行了有机的借鉴,获得了切题的表现效果,也突出了作品的民族化色彩。最后,要推出一批以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为主的演奏家。中国是不乏世界级小提琴名家的,多位演奏者都曾斩获国际大奖,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当代小提琴演奏者也是才俊辈出。对此应为这些演奏者量身创作作品,鼓励他们多演奏中国作品,让他们成为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推广者和代言人,让更多世界观众领略中国小提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四)以专业教学为保障

小提琴学派构建的重要基础,就是小提琴艺术的普及程度。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各地陆续掀起了音乐学习热潮,小提琴也是主力乐器之一。至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小提琴学习者最多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小提琴大国。从学派构建的角度而言,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满足学派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小提琴人才培养的主基地——高校来说,更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进行变革和调整。从宏观方面来说,当下,国内各类高校,如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艺术和音乐类院校等,都纷纷开设了小提琴专业,正是小提琴艺术繁荣发展的见证。但是从学派构建的角度而言,还需要对不同的培养方向进行明确和侧重。如艺术、音乐类院校,这些院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且学生基础水平较高,所以应重点培养高、精、尖的创作和演奏人才。而师范类院校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为主,对此应该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就业方向较为广泛,对此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便于他们从事小提琴陪练、小提琴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只有不同院校在培养方向上加以侧重,才能真正构建起立体化的人才体系。从微观方面来说,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因为每一个学生基础水平、性格爱好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应避免模式化培养,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为学派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 语

综上所述,一百年前,小提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一百年后,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已经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为了使现有的成果得到巩固,并开辟出新的发展方向,理应将学派构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小提琴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就中国小提琴学派构建的意义和路径进行了探讨。需要认识到的是,尽管当下已经具备了学派构建的基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学派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只有每一个小提琴创作者、学习者、演奏者、教师,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进,才能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 考 文 献]

[1]许 谷.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本土化发展路径探析[J].音乐创作,2017(01).

[2]王 冠.世界小提琴演奏艺术学派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览略(中)[J].乐府新声,1989(02).

[3]郭媛媛.院校小提琴演奏教学的中国化改革分析[J].黄河之声,2017(21).

(責任编辑:崔晓光)

作者:殷楠

上一篇:体育舞蹈教学论文下一篇:织物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