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知识产权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政府机构、组织、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其中政府机构和组织更多地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推动者,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更是知识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主体。

第一篇: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论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摘要: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只为确保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自然成为头等大事,建设相关工作也已提上日程,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成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无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还需仔细筹谋、认真部署和安排。基于此,本文站在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视角,剖析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管理水平

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和内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管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是时代发展进程中不变的宗旨和使命,所以需要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中加大投入、倾注更多精力。

一、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内涵

知识产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泛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版权主要指著作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工业产权主要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厂商名称等独占权利。

理论上,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确保智慧活动创造者的利益受到保护,以鼓励的方式产生更多智慧活动,保护的是创造者的利益,对社会经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及保护范围

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对知识产权范围有明确规定,包括商标权、发现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它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权利,它与物权、债权等民事权利加以对比,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1、无形性:主要指没有具体形态的财产,不是物体、不是行为,属于一种智力成果。

2、双重性:主要指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又有财产权。

3、专有权:主要指知识产权属于设计者、创造者、发明者等权利主体,其中的某些智力成果,国家只授予一次,间接排除了他人享有同样权利的可能性。

4、地域性:主要指国家层面的地域区别,知识产权往往在产生国享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国家没有给予法律保护的义务。

5、时间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期限限制,超过法律保护有效期权限会自动消失,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使用,为无偿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在使用前务必要明确使用效力范围,知识产权客体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保护范围无法从依其自身来确定,需要相关法律给予规定,方可在允诺范畴中合理使用。

二、知识产权对社会的作用

(一)鼓励发明创造的作用

在知识产权概念未产生之前,发明创造都在无偿使用,会造成创造者、发明者、设计者不能从中获利,其创造成果也无法以法律形式被保护,这一现状无法激发人们的创造、再创造激情,发明创造将会陷入低迷、停滞状态,没有新创造、新发明,社会发展将受到阻碍,长远来看,负面影响甚大且会影响深远。而在法律保护下的知识产权,便可以让创造者、发明者的成果受到保护,个人也会享受到切实利益,会让发明创造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谋生职业,从而极大程度激发人们的创造、发明热情,发明创造成果便会越积越多,最终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科技成果及时而广泛应用的作用

知识产权未产生之前,在竞争环境下的人们总是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创造发明,会更多的将其隐匿起来自己使用,虽然这种做法会保护到自己的发明创造,但是在宏观视角来看,会严重导致科技信息传播的迟滞,不利于發明创造及时向社会推广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知识产权确立后,发明创造成果得到法律保护,无需过多隐瞒,即可向社会公开并使得新创造得以迅速传播和实现广泛使用,只需获取创造者的许可。

(三)促进科研开发专业队伍形成的作用

知识产权之前,并未形成发明创造成果的有偿使用、许可或有偿转让专利申请与专利权的机制,发明创造对实际生产有着较强依赖性,是体现价值和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产生后,发明创造得到鼓励、实现有偿使用,便可加速科研团队的形成并扩大规模,使得发明创造走向职业化道路,从而为产生更多发明创造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四)节省科技研究开发成本、缩短科技进步周期的作用

由于知识产权前的发明创造被过于保护和隐匿,这一领域出现对某个成果反复研究、多次研究的现象,由此加大了研究成本,也由此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过多消耗。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后,人们为了获取发明创造方面的法律保护,会在发明创造产生后的第一时间申请专利,会让其机构或个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由此便可在节约研究成本基础上加速科技的进步步伐。

三、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想要顺利且高效的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需要从多个视角着手,可酌情参考以下思路和行动。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在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中,增强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对建设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关注,是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先决条件。人作为建设的主要元素、完成这项建设任务的主要责任人,需要对知识产权有全新认知和了解,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的普及、宣传,确保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得以形成,构建出自主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激励各界人才积极投身发明创造工作中。当务之急是将宣传渠道拓宽,微观视角而言,可定期开展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由知识产权的专家和教授详细解答科技人员的各种疑惑,更要深入知识理论和操作实践中进行详细阐述,确保科技人员在专题讲座中得以对知识产权现状、形势、如何申报专利等领域了如指掌。宏观视角而言,还可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等线上渠道落实宣传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知识产权及相关政策,从而树立发明创造保护意识,方可在发明创造后做出正确保护决策。

(二)完善制度,提高水平

制度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得以顺利的有力措施,有效与科学的管理制度要以“激励科技人员不断开拓进取、自觉将知识产权工作置于科研工作的首要位置”为主,确保科研人员在不断获取高质量、高效益成果。为确保相关单位正确完善制度并提高发明创造水平,可重点干预以下几项内容。

其一,在内部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在科研工作中若取得技术成果,由发明人向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提出专利申请,将申请线上登记,补充相关资料,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办理专利申请手续。对于合作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签署书面合同,进而明确产权归属。

其二,为强化知识产权交易管理并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可以在“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原则基础上建立《知识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将单位知识产权用于有偿转让、作价入股、合作开发等,对知识产权交易方式、核算办法、产权纠纷等做详细阐述,未经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处置知识产权交易相关事宜。

其三,为强化内部人员的发明创造热情和主动性,也为了单位及行业的快速发展,还需推出《专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为发明创造人员带去实质利益,重点支持和辅助推动本领域及学科实现进步和发展的发明创造项目,具备较高技术含量和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申请额外补助。申请专利补贴的前提是具备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补贴标准为: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的项目补助1000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项目补助1500元,获得发明专利的项目补助3000元。

其四,为真正达成提高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水平,可推出《优秀发明专利奖励管理办法》,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研人员颁发奖励,最高可奖励5000元,由获奖的发明团队自行分配,调动科研人员及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当前知识产权管理是薄弱环节,也是导致各类问题产生的主要“源头”,还需在管理中倾注较多精力,除了要加强宣传力度、制度完善力度,还要有意识的健全管理机构、建立知识产权等级制度,对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登记,对其产生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做细致化分析、做客观性评价,对有使用价值和继续开发价值的成果做重点保护。这个过程中,避免知识产权盲目使用、随意使用,更要避免其低价处理、流失等问题的出现,充分发挥档案、文献、网络资源等优势,及时了解整个行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在分析完当前形势后,精准评估知识产权并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快速发展视域下,知识产权地位在逐渐提升,因为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需要提高多方面认知,包括知识产权意识、科技计划意识、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等,更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包括知识产权创造工作、激励工作、保护工作、转化工作等等,为新发明、新创造投入实际生产提供一系列保障,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知识产权保护依旧是今后的重点、难点,还需通过增加各效能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知识产权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首先,要率先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提高赔偿代价、降低维权成本,为个人或单位带去实质效益。其次,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效能,对触犯知识产权法律的犯罪事件坚决打击并严肃处理,形成完整、有效的体系化管理体系,净化发明创造环境并真正发挥保护作用。最后,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以建立高效的执法队伍为前提,从而提高执法效率,善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执法手段,将监管全面渗透并发挥预防、治理双重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层面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还需继续关注与重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才可根本上提高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水平,这对我国企业发展、行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还需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体系建设视为重点、难点任务,在各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相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自可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1]孙斌,李保泉.知识产权监测预警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1(09):54-56.

[2]胡允银,高玉梅,郑子晴.知识产权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1):20-26.

[3]郭志萍,雷蕾.浅谈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20(S1):30-33.

作者简介:鞠志平(1973.05--),男,漢族,江苏靖江人,本科,高级知识产权师,靖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

作者:鞠志平

第二篇:基于知识管理体系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政府机构、组织、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其中政府机构和组织更多地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推动者,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更是知识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主体。本文首次提出知识管理的“伞形理论”,重点简述此体系下知识产权管理的框架构建,提出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区别,便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策略,提升知识和产权的管理水平。

社会发展至今,从单一劳动到多工种劳动,从手工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竞争的结果。从旧经济过度到新经济,其实质是从生产有形的商品经济变成生产和应用知识的经济,而新经济下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方法。

知识管理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人员以及美、日一些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提升对知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运用于产品开发和企业各过程,可以创造更大价值,提升竞争力。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社会及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规、协议,当然,这些法规和协议目前主要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他们同时也引入知识管理,真正做到技术的全面保护,知识的全方位应用。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角度简要探讨如何更好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构建整个知识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企业寻找一条战略规划和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的了解,有重点分阶段实施,从而达到较好效果的体系,对知识管理和产权管理的具体内容不作过多研究。

知识管理的“伞形理论”

知识管理的“伞形理论”指的是以知识管理为目标,为实现知识管理而必须考虑的企业知识管理理念,知识产权的管理,管理方法、工具及其它因素对知识管理效果的影响。其关键是企业的制度、知识产权的管理、管理方法及工具与知识管理最终效果直接相关,同时也彼此影响,其核心是知识的价值利用及保护。其结构图如图1。

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工具等知识文档,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分类、分享、应用和创新,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实现价值型知识的运维管理,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组织整体知识水平。

知识产权管理“伞形理论”正是基于以上定义而创立的理论,便于理解和使用。主要包括企业的知识管理理念,知识产权的管理及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三大部分。概述如下:

1、知识管理理念包括企业知识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制度。企业知识管理制度主要确定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员工应用知识的激励制度,从而体现管理者对知识的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利用及学习知识,从而提升企业竞争水平和员工自身知识的积累;企业文化制度是指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避免独占,加强协作和学习。企业知识管理制度的制定一般和企业的业务主体关联较大,以知识输出作为成果的企业一般知识管理为重点,而非知识输出为成果的企业更倾向于单纯的业务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2、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管理非常关键的部分,21世纪已从所谓传统经济、能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其核心就是“知识”,加强企业自身技术秘密、专利及其它知识产权的管理是知识型企业应该重点要考虑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并建立与之匹配的流程、管理的软硬件系统等体系架构,下面将详细介绍。

3、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工具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的具体管理制度,制定面向全企业的知识管理相关制度是企业在知识积累、共享、保护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好的制度,知识管理就会残缺,就不能形成合力,往往是各部门各自为阵,自建体系,以保密为借口对资源利用的人设置障碍,久而久之,企业就缺乏活力,资源浪费,协作精神丧失,这才是一个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走向衰落的起源。

知识管理的工具就是为满足知识管理所应具备的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硬件和软件,以逐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搭建相互融通,方便管理与利用信息系统或称之为知识库。图2构建了一般研发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诚然,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和企业知识管理理念密切相关,与知识管理制度紧密联系。好的理念和制度就会建立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要有创新的思维,协作的精神,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去构建,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一个企业各信息系统,数据库很多,各部门各专业都在建,系统构建模式各异,但是各系统没有联系,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查阅困难,利用更不谈,因为没有什么太大价值,最后有的就弃用,大部分变成僵尸系统。作为企业管理者和系统规划者应该意识到系统的建设不是为现在而是为未来,为了让后面的人和工作能够更好的根据信息的积累利用,少走弯路,提高决策率,这是企业在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各类知识的时候,在战略规划时就应该通盘考虑的。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权限管理及角色分配

知识管理员有系统管理权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企业用户权限及定义角色,并对角色进行权限设置,权限设置应全面,支持查阅、复制、修改、上传、下载、删除、审核、驳回等子类,保证文档安全。

(2)知识信息的录入与审核

支持用户知识信息的单条录入及批量导入功能,具有知识录入的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录入人不得编辑和移动录入信息,保留知识管理员修改的权限。具有知识信息录入的编辑功能,具有文本、字体、图片编辑的常用功能,自定义生成索引目录,简单易用,操作人性化。

(3)知识分类管理

根据各业务的梳理,能够在后台进行业务分类设置,个人上传的信息可以在用户端自行设置分类,但优先在已经设定的分类里面选择。不同的用户和角色可以根据分类分别设置权限。

(4)知识关联性

系统内的知识点存在相似或内容关联的,系统应支持系统关联功能,自动根据分类、关键词识别、汇总和统计,方便查阅,提升信息利用效果。

系统在建设初期根据需要,各专业、业务可能会先行构建自己的业务系统,因此,作为知识管理部门应提前和信息部门沟通,及早规划,从整个知识管理系统角度匹配合适的信息构建策略,各系统信息传递,数据接口要充分考虑。图3简单展示了知识管理核心系统信息接口图。

(5)强大的检索功能

支持分类检索、快速检索、高级检索,支持模糊查询、相似度分析、相关度排序和点击率排序。

可支持知识库的个人检索设置,根据需要具有自动检索结果信息推送功能。

(6)知识统计报表功能

支持整个知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知识统计报表功能,能够柔性设置统计类目,自定义报表格式,生成和导出报表,根据业务属性的不同支持统计分析功能,自定义分析项目,根据需要或内置模板生成分析报告。

(7)其它功能

搭建知识交流互动平台,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提问解惑;支持知识公告管理、模板管理、柔性流程自定义设置、信息推送、个人积分管理、知识排行管理等。

基于知识管理体系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

以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支撑自主创新,基于知识管理体系下,健全创新驱动的企业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知识创新型企业的迫切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两个方面。

1、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是做好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保证,是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前提,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制定。

2、组织机构的建立

组织机构的建立应考虑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主要从知识产权的产生、管理、保护、利用四个方面考虑。作为以知识型企业来说,技术秘密、关键图纸、企业标准、各数据库数据等企业核心技术应重点保护,而专利作为公开文件一方面挖掘自身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加以保护,同时应重点从利用角度出发,加强全球专利数据的检索,专利情报的收集与分析,为自己研发生产提供专业支撑。

(1)设置原则

·全盘规划,分步实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在知识管理的目标下重点规划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全员参与。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组织机构设置

本文不考虑企业规模大小,业务多少,构建知识管理组织体系,但只从知识产权基本业务角度重点描述职责,具体如何采用视企业自身情况增加删减。

(3)知识产权管理单元描述

·业务、法律事务管理。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法律诉讼,专利跟踪,保护监控,知识产权贸易管理工作。

·产权挖掘、申报管理。各类知识产权挖掘,含企业保密的核心技术,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申报工作,技能培训。

·专利分析利用。建立专利分析利用平台,包括专利检索查阅、专利分析平台,一方面产品研发利用专利分析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规避侵权别人专利,提出规避建议。做好专利分析利用工作是知识型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随着产品国际化,知识竞争的白热化,逐步建立以专利分析专业人才引导的专利数据处理工作将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系统建设、管理:构建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系统,将特定的产权和知识区别出来,既突出重点,又不离开知识管理的统一范畴。

3、管理制度的制定

管理制度是保障,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视涉及企业知识产权类别而定,制定制度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国家法规政策,业务流程。有法律权属的知识产权制度都要考虑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涉及申请、奖励、保护、转让等。

(2)企业技术秘密相关制度的建立。此类知识产权属企业核心技密,不能泄密,制度的建立主要从挖掘提炼、评定、内部保护等方面考虑。

(3)制定激励机制。知识产权来源与研发,来源与企业的员工智慧,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更好挖掘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有极大帮助,同时也是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价值提升的表现。

4、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建

知识产权系统建设除了要具有知识管理系统的统一要求外,要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涉及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提案、企业审批、国家申报、价值评估、产权密级评定、产权交易等系列活动的管理,能够实现不同阶段的保密要求的管理;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信息的维护内容,共享,评估等的方便性,企业技术秘密的特殊保密需求,角色授权,查阅授权的具体事项。

结束语

知识管理是新的管理理念,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又是知识产权的管理,如何将两者管理有效结合,避免管理分散、利用不高的缺点,是各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于先林

第三篇:论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型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根据科技知识的实际应用来提高经济水平。通过多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速科学技术发展,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提出调整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理论。如何运用、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科技能力,是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论述了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科技经济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经济水平。如何运用、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科技能力,是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技术经济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并行活动的过程。因此,研究技术经济与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相关性,培养技术经济、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技术经济、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系

技术经济和工商管理要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知识产权管理要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和管理研究技术的生产开发、分配和传播,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技术的创造、管理和保护,以及相应的权利和利益的合理使用和分配。技术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技术领域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这些技术的内在问题。工商管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技术的所有权,研究技术的分配、合理使用和再开发等外部问题。技术经济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研究,就是将技术转化为人们心中的技术解决方案,然后应用到市场经济生产中,为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带来经济效益,实现更好的循环发展。

(一)从个体技术创新过程来看

各个阶段都与技术经济和知识产权研究密不可分,在创新准备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研究人员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寻找存在的相关性,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研究人员研究现有技术的内在规律,寻找具有市场经济优势的技术进行发展。在创新的实施阶段,技术经济学研究人员跟踪市场中的创新技术,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而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则保护创新技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在创新应用阶段,技术经济研究人员根据创新技术的商业价值确定下一步技术创新的方向,知识产权研究人员通过技术销售、许可转让、抵押等方式帮助技术拥有者获得高标准支持。

(二)从社会整体创新活动来看

技术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和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代表,我们正在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技术飞跃机遇。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开展专利文献检索,防止重复研究和知识产权侵权,节约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研究促进了发明公开,促进了技术传播,推动了更高水平的创新和竞争。

二、技术经济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

(一)技术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第一,技术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协调。技术经济学要生存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加快技术经济学的自适应和自适应。首先,为了明确研究主体,技术经济学学科应调整为“技术领域的经济规律、经济领域的技术规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基础研究。其次,要研究内容要趋同、重点突出。最后,惩戒方法要国际化。第二,技术经济教育的进步。首先,需要调整训练目标。旨在培养多角度了解技术、经济、管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其次是教育内容要创新。根据教育目标,应向不同的教育受众提供涵盖不同层次技术和经济问题的课程。

(二)知识产权领域的未来发展

第一,知识产权领域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协调。“十一五”时期是知识产权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突出矛盾的时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必须适应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明确研究目标,不仅要研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还要研究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运营,开展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在工业和企业层面。其次,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研究内容要国际化。第二,知识产权教育发展。首先,需要調整训练目标。重点培养具有特定科学和工程背景、强大的法律基础以及特定的商业和经济知识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其次是调整教育内容。课程结构应根据是培养知识产权研究人才还是知识产权实践型人才。

(三)未来科技经济与知识产权领域融合发展

第一,两学科科研内容的融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两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和领域必须很好地协调和融合。技术经济研究人员在研究技术规律时,应关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在准备专利信息时,为技术经济研究人员提供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必须提供信息。国内外专利技术信息检索与应用研究,同样的技术经济研究人员应在技术经济信息检索研究和技术发展方向、技术市场风险研究、技术预警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人员进行指导。第二,人才教育科学融合。理想的科技经济与管理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该是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办学模式的选择,可以实施“4+2”模式。经济学和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在本科课程中一起学习四年制基础课程来发展有关科学和工程的背景知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来自两个学科的学生将被分成学习各自的专业。在多才多艺的培养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要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发挥优势共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深,知识产权法规的国际化日益明显。因此,如果技术经济、企业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发展得很好,这两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就会孜孜不倦地工作。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强 宋. 论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 2019.

[2]柯涛, 龙珊瑚. 论技术经济及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学科关联性[J]. 技术经济, 2006(12):42-45.

[3]陈玉和. 论技术管理学科体系及建设——兼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改造[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006):96-101.

作者:王雨晴 刘玲 赵瑶瑶 陈娟

上一篇:教育机构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学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