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知识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不同国家互派留学生已经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那么,不同文化区域的人汇集到一起,就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开始了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虽然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知识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汉语知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微写作的有效融合策略

摘要:准确的阅读和写作是学习汉语知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来说很难。 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 但是,相比之下,准确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难度仍然存在差异。 因为两种学习方式不同,阅读是领悟知识,准确写作是表达知识,所以准确写作比阅读更难。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与微写作的有效融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微写作

引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阅读的关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整体微写作水平。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语文阅读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走向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读写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微写作的有效融合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推行读写结合策略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可以得到提升,阅读能力得到较大的进步,并且可以深入学习作者的微写作方法与技巧,感悟作者的情感。对初中学生来说,思维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优势,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素质教育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初中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微写作能力。但从目前的阅读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只是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微写作内容也过于脱离实际。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没有深刻认识到阅读与微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二、初中语文阅读与微写作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运用阅读优势,创设微写作教学环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学环境是一切知识教育的基础,优质的环境能够对学生的思維状态和学习动力带来引导,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环境的创设。从阅读和微写作学习角度来看,阅读环节更适用于环境构建,因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认知并形成情感反馈,而微写作是要以认知和情感反馈为基础才能够完成的学习行为,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

通常情况下,每节语文课之前笔者都会进行阅读引导,但只有微写作教学时笔者会特别精心地进行阅读引导设计,大到阅读素材的选择、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到一句话的设计、学生的微表情观察,笔者都会予以设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产生充足的微写作动力。以《学写游记》的知识教学为例,为了构建优质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就为学生准备了《记金华双龙洞》的课前欣赏文章,该文章作为典型的日记体游记,其在向读者描述双龙洞景致的同时,能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其中,仿佛真正去游览一般,这就是游记的最高境界。在进行范文欣赏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笔者会运用信息技术予以辅助,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看到“蜿蜒的双龙”,体会作者进洞时“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的情感状态,由此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接下来的游记微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二)依托阅读方式,锻炼学生微写作能力

阅读与微写作作为语文知识学习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出现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然而,相比较而言,阅读与微写作在难度上还是存在差异的。因为两种知识的学习方式不同,阅读是对知识进行理解,而微写作是对知识予以表达,所以微写作的难度要高于阅读。

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依托阅读学习方式锻炼他们的微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文章结构设计、修辞手法运用以及情感表达融入等。以《学习仿写》的知识点教学为例,教材中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安塞腰鼓》《白杨礼赞》等文章为范文,指出了其中值得学生进行模仿的地方,于是笔者就将几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篇作为仿写对象,并通过仿写的方式完成对微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内容的探究性学习,由此实现以阅读为基础的微写作教学。考虑到初中生有限的思维能力,为了让他们在完成微写作之后可以获得思维能力、微写作水平的进步,笔者会组织他们进行仿微写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会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仿微写作品进行赏析,其中既包括优秀作品,同时也有效果较差的作品,以确保学生可以在与教师、同学们的赏析和评价过程中,对优秀作品进行学习,对错误进行举一反三,由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微写作能力,为以后的微写作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妙用微写作体验,提升学生阅读思维

笔者在前文提到阅读可以作为微写作教学的辅助手段,同样微写作也可以成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但他们还是会因为思维能力的限制而遇到自己无法全面理解的阅读素材。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即使教师反复进行讲解,学生也未必听得进去,因为他们缺少这方面的感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以微写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阅读素材中的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以《山水画的意境》的课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升他们对此类文章的阅读能力,笔者就在课堂上为他们设计了小练笔,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如何画好山水画”的主题微写作练笔。在完成练笔之后,笔者会随机挑选几名同学,让他们进行自己的微写作情感表达,并通过与课文的对比找出课文作者更全面、细致的逻辑观点和情绪表达,由此完成对学生的阅读教育引导,让他们以正确的思维和方式进行同类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结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将两个环节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更积极地互动,产生阅读和写作的欲望,并在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 写作水平将为学生未来语言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春玉.基于融合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0):27-28.

[2]安新亮.利用多媒体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5):74-75.

[3]朱友霞.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方式[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78-280.

作者:王莉隽

汉语知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留学生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不同国家互派留学生已经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那么,不同文化区域的人汇集到一起,就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开始了关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虽然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就。如何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将不同国家之间的,尤其是其他国家与我国之间在交流时产生的问题合理解决,成为现在的学者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本文将从学生管理和教学活动两个大方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留学生;教学管理;案例教学;歧义容忍度

前言:我国每年都有很多留学生来学习汉语知识。由于留学生与我国师生之间存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难免在日常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产生误会与冲突。一些具有留学生管理或教学经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教学活动的关系,并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来华留学生高校学习期间产生的诸类问题

文化背景不同,个人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收入留学生越多的高校,产生的问题也会越多。

1.日常教学方面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在针对留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忽视或减弱了文化的教学。留学生在少了这种文化依托的状态下,学习汉语的能力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学习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在文化课上的安排虽比较合理。但是,由于留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形,加之一些留学生内心会有一种“文化定式”,认为只要是不同于自己国家的文化现象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学习有关于我国的文化时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更不要说能帮助留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2.留学生管理方面

在对留学生的教育活动中,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一点也同样重要,那就是留学生管理。针对留学生的管理并不能像对本国学那样“一视同仁”,否则会产生很多误会和冲突。很多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并不具备扎实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对留学生国家的文化基本不了解,只一味用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来约束外国留学生,因而在留学生管理与沟通中误会不断。留学生与教师、不同国际留学生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下意识地用自己国家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来评判他人的行为或指导自己言行,文化冲突难以避免。如果教师和留学生管理者不能及时的通过一些行为和手段减少这种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那么会严重影响留学生在我国学习汉语的热情,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也会被阻碍。

二.对留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想要学好一个国家的语言,那么就要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尽量消除或减弱文化差异多带来的沟通障碍,进而提高目的语的习得水平。

针对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可能产生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1.针对留学生管理方面

王悦欣(2014)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了解留学生国家的文化,并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设计相对灵活的管理方案,“善于文化移情”。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对留学生“网开一面”,而是要将“职责和义务明确,责、权、利分开,奖罚分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且要“善于利用这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开展有意义的丰富的校园活动”,让留学生们在文化差异中感受到文化魅力,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技能,為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创造更多机会。

2.留学生课堂教育方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要教好留学生,首先要有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蔡绿(2013)认为,一个老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留学生教育来说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通过了解留学生国家的文化以加深文化认同感,还要引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帮助留学生打破文化定式,帮助他们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而提高语言技能。

张全生和刘欢(2013)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对中亚留学生汉子学习效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学习者歧义容忍度的高低与其汉字识别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汉字书写能力呈 不显著负相关。因而高歧义容忍度学习者更容易出现错字、不规范字的偏误类型,低歧义容忍度的学习者则更容易出现漏填的偏误类型。从文化角度来看,歧义容忍度就是对中华文化接受程度的评判标准。因此,张、刘两位学者认为对于留学生的教育,应该结合文化教学,并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找到适合留学生的方法帮助其学好汉语。

3.师资培养方面

基于现在海外内外对于汉语教师的急切需要,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人才,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在这个专业中,跨文化交际课程已经是固定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

张春燕(2015)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中不能混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分类,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对于“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这两中性质不同的专业,教学侧重点也不应相同。学术性的专业侧重跨文化交际本体的研究,而专业性的倾向于在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中学习。张春燕(2015)和杨惠英(2014)都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中,案例教学有为重要,尤其是在更强调实用性的“汉语国家教育”专业中。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在留学生培养和留学生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今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完善,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会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绿.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式及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应对策略[J].黑河学院报,2013(3):60-63.

[2] 王悦欣.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报,2014(2):110-113.

[3] 杨惠英.基于跨文化交际案例语境教学法的教学改革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2):113-116.

[4] 张春燕.关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设计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14-18.

[5] 张全生,刘欢.歧义容忍度对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1):24-28.

作者简介:

解婷婷,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解婷婷

汉语知识教学管理论文 篇3:

面向东南亚留学生的高职院校汉语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面向东南亚留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需要在详细了解东南亞留学生汉语学习特征之后,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加强汉语学习效果。为此,分析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特征,解析高职院校汉语教师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教学引导方式以及架构汉语教学管理体系的方法。希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针对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东南亚;留学生;高职院校;汉语教学

[

[文献标志码]A

[

汉语知识的学习对很多东南亚留学生而言较为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自信的情况,虽然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清晰,但是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对有限,且对学习汉语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为了进一步探究面向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教学方法,分析了在汉语教学中东南亚留学生的普遍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引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现做如下分析。

一、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心理特征

东南亚留学生的集体意识较为强烈,在学习过程中群体依附性较高。如果在课堂之上被单独提问,往往会出现胆怯、羞涩、彷徨等心理特征。更加容易向周边同学求助,尤其对一知半解的汉语问题,往往很难确立唯一标准答案。这是东南亚留学生普遍存在的汉语学习独立性问题以及缺乏对于学习汉语知识的自信心问题。

(二)学习动机特征

东南亚留学生来到我国继续深造,多为打算在我国长期发展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相对清晰且具有较强的目标性。东南亚留学生将汉语视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语言工具,希望在习得汉语知识后,能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机会。并通过学习汉语,更加清晰地组织专业领域的学习规划,希望在国际贸易或特殊工种中加强自身的沟通技巧,将汉语表达和沟通能力视为谋求职业发展的工具。

(二)课堂表现特征

东南亚留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课堂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很难接受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更加倾向于知识探究的学习方式。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中较为有趣的内容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与同学和教师形成良好的配合与互动,接受汉语知识的灵活度较高、语言知识习得速度较快。但是,东南亚留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汉语知识仍然较为被动,经常出现预习不充分上课迟到和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汉语教师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教学引导方式

(一)关注学生汉语言学习需求

面向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需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与动机。汉语教师需要详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生的汉语水平、社会文化背景、个人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以及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态度等诸多个体特征。了解这些个体特征有助于细分学习目标,辅助学生建立汉语言学习的长期规划,并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指导。在了解学生学习汉语言的需求时,可采取问卷调查、预约访谈、课堂观察等诸多方式,在真正了解了每位东南亚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方可制定更为周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沿袭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路径,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国别化教学管理机制

由于东南亚留学生的本国文化渊源和背景较为复杂,在学习汉语知识点时,容易产生模糊的理解认知。对教学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学生个体特征,同时需要甄别学生的群体特征。汉语教师需要在尊重东南亚留学生信仰、文化、种族等显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国别化的教学管理机制。课堂教学中可以尽量开展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课堂互动和体验氛围构建,强化汉语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汉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身份定位,将自身视为语言文化的管理者,但需要摆脱权威者的身份标签,让东南亚留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机会,进而消解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教师的心理抗拒,令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以期达到更为良好的汉语知识学习效果。

(三)以中国故事激发学习潜力

每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是对本国文化的表层描绘。在针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既需要延续汉语知识的规律性,也需要引导东南亚留学生理解我国文化的根源和差异。只有从文化渗透角度,加强东南亚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才能更加有助于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更为深层的汉语知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中国故事,包括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现实题材的小说等,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故事,感受到我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差异度,掌握汉语文化的深层表达机制和方式。进而利用中国故事发掘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并激发东南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潜力和自信心。

三、面向东南亚留学生的高职院校汉语教学管理体系架构

(一)开发多元文化教学内容

东南亚留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较高,更加适合在学习汉语知识过程中,引入丰富的学习内容和资料。单一方向的语言知识传授反而容易降低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因而,设计汉语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形式,成为加强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向。教师可以在讲授汉语知识的过程中,设计相关学习主题,诸如“四个现代化”“一带一路”“ 新时代”“中国梦”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探究主题。而后由东南亚留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展开小组讨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传授语言知识的枯燥乏味感知。引导东南亚留学生发挥出积极的学习状态和主动性,在满足东南亚留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尽量丰富教学素材和学习内容,使之在对话交流或主题研讨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汉语知识,培养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学习热情,并训练学生的汉语沟通技巧。

(二)拓展专业知识对接方式

东南亚留学生在我国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学生所学专业息息相关。传授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言知识的同时,需要从专业角度考量语言知识的适用度。可以尽量与校外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企业需求的汉语知识和技巧作为课堂教学重心。依靠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积极效果,可在专业课程开展过程中,引入大量汉语知识和实用技巧的讲授。在校外企业内进行实地参观、交流以及对话练习,让学生的汉语练习可以在企业的特殊情景下来完成。进而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汉语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维度和细微变化,以此来拓展专业学科知识与汉语言知识的对接效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发展高职院校的外汉语教学水平,并拓展出全新的新路径,在提高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精通专业技术在应用汉语过程中的关键技巧,培养出当代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汉语学习管理形式

针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管理形式,需要拓展多种途径,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对话练习和文化学习,同时也需要开拓出更多的课外学习时间。诸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诸多汉语文化素材,上传于网络平台之后,由学生自由下载并展开学习。利用微信群、QQ群的语音对话功能,让东南亚留学生课余时间课余借助智能手机更为充分的练习,在拓展语言沟通交流网络平台空间后,达到更为良好的汉语表达技巧练习效果。同时课余时间借助访談、调查、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进而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汉语交流频次,共建一种汉语交流的学习氛围。而对于上课迟到学习任务并未及时完成的东南亚留学生,也可以采取写作文、课堂检讨等形式作为惩罚,让学生即便在接受惩罚的时候,也能够得到汉语知识的训练,进而逐步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汉语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和优化汉语学习管理形式及效果。

(四)扩增文化传播主导路径

在高职院校传授东南亚留学生汉语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扩增文化传播的主导路径。由于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东南亚留学生对使用汉语知识必然存在文化理解误区。在讲授关键知识点的环节中,可以尽量开发出多种文化展现形式。诸如中国经济、文学著作等方面的内容,可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文化对东南亚留学生的吸引力。继而以文化体验形式的教学体系架构,让学生更为便捷和感性地理解汉语知识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国家文化,加强汉语学习和记忆效果。真正运用我国的文化解读规律,去认知汉语学习的深层目标,消解学习计划或规律性较差的弊端,并深刻认知我国汉语文字中所代表的深层文化机制和内涵,让学生在文化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汉语知识,达到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对汉语知识的内化。

综上所述,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容易产生文化理解误区,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虽然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但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容易出现被动和不自信的表现,或者被动的学习状态,均对高职院校的汉语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质量干扰。基于此,建议高职院校关注学生汉语言学习需求,开展国别化教学管理机制,以讲授中国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需要通过开发多元文化教学内容,拓展专业知识对接方式,优化汉语学习管理形式,扩增文化传播主导路径,达到更为良好的汉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钢.我国工科高职院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8(6):9-13.

[2]于勇.面向东南亚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师智慧和课前预设[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6):119-122.

[3]王季娅,张剑平.来华留学生中华才艺学习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8(23):192-193.

[4]钱秋月.不同阶段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研究: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J].汉字文化,2018(22):25-27.

作者:尹光丽

上一篇: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尝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