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摘要】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基础性、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房地产业的兴起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充分把握两者的关系,才能够实现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带动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发展所需的各项生产要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在区域经济中表现为,房地产业及其直接或间接产业的经济技术关系,即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影响。这一带动效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2)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前向产业带动;(3)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旁侧带动。

(一)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

这一带动效应又称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其直接或间接提供生产要素产业的带动,如金融业、建材业、冶金业、建筑业、劳动力等。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为其提供原料基础。而就某一具体地区看,若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必然产生繁荣发展的景象。相反,若房地产业发展萎靡,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则会相应的产生衰退。

(二)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前向产业的带动

亦称房地产业前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直接或间接需求本产业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产生的影响,如装饰装修行业、厨房设备行业、卫生设备行业等。尽管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建材业等为其提供基本生产要素,但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装饰装修、厨房设备等行业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房地产业的旁侧带动效应

旁侧带动主要指的是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对区域内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产生的较大影响。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对消费者的生活形成有利保障。从而对改善区域内的人口素质、社会制度、消费结构等提供可能性。

房地产业正是通过以上三种形式的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积极的,同时这种效应也有自身的限度。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之我国不同地域具有的较大区域性差异,使得房地产由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逐步演变成可以增值的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效动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也给区域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分析

房地产业通过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反过来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表现为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上。

(一)国民收入增长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国民收入与房地产业之间存在着倒U现象,即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水平下,由于住房难以成为大众化消费物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业所起作用就很小;但随着收入的增加,住房需求则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则增强;而到后期,由于住房高度普及化,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则变弱。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一味的突飞猛进并非能完全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发展比例关系,才能够实现两者合理发展的关键目标。

(二)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之间保持着及其密切的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正向相关的关系。增加区域经济的投资水平,尤其是增加对固定资本的投资力度,会直接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反,投资水平的降低,特别采取相关措施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发展则会出现收缩。但这种关系并非绝对,而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区域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消费水平与房地产业之间往往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则会变大;反之则会缩减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样,这种推动效应的前提是,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房价的变动保持在一定的合理比值上。如果,房价过高或由于消费水平的变动而导致边际消费倾向发生显著变化时,区域经济的消费水平则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像信贷规模、利率等对房地产业同样产生较大影响。投资量大、收益率高、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开发对于信贷规模和利率变化极为敏感。通常情况下,信贷规模扩大、信贷门槛降低时,有利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样,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不但降低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同时另一方面低利率信贷间接扩大了市场需求,进而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看,房地产业都是一个具有较强区域性特点的基础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起先导性作用。但国民经济的区域性特点使得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相反,房地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区域性差异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因此只有正确研究、把握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顺全.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作用[J].产业经济,2010(6):77-79.

[2] 魏巍贤,原鹏飞.房地产业关联关系与地位度量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5).

作者简介:卢小涛(1986-),男,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人,硕士,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卢小涛

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 篇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体来看,当前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适应迅速开展的改革试验实践,存在一些重要不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

文献标志码:A

改革试点是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进行了两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验),对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十六大前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同民生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成为改革发展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开始了第三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即2005年以来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置与试验。

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2005年6月和2006年6月分别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6月设立了重庆市、成都市两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2月又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较早提出了设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请,未获得专文批准,但深圳作为第一个经济特区在当前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和各界的充分肯定。自2005年6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获批首个试验区到2007年年底,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提出申报21个试验区。2005年申报4个,2006年申报6个,2007年申报11个。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在各自范围内设立了省级、地级、县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与长株潭两个试验区设立后,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近期将不再新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表明中国改革试点布局已基本完成。

一、研究概况

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展开的理论研究始于2005年,但直到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获批之后才有大量研究论文出现。随着武汉与长株潭两个试验区的设立,全国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布局基本完成,2008年研究论文数量明显下降。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5—2008年论文公开发表数量见图1。2008年7月17日通过CNKI全文检索,在篇名中检索“综合配套改革”,并从检索结果中剔除探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问题的论文后,2005年至2008年的论文为21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38篇,无论全部期刊还是核心期刊,2007年都是最高的,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8%和74%。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15篇发表在深圳《开放导报》杂志上,占总篇数的39%,有13篇为天津研究人员发表,占34%。

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实践活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相关文献大量以新闻报道与评论、政府政策发布、领导讲话、地方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形式出现。国家发改委体改司网站设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专题,对中央及各地综合配套改革相关政策、报道、总结进行集中发布。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gate.com.cn)对综合配套改革有系统、跟踪的文献收集与发布,2008年6月站内搜索“综合配套改革”可检索到相关文献262篇。各试验区除了政府网站发布相关信息之外,也有地方性刊物发表相关政策、观点、评论和经验总结,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四川的《四川改革》、重庆的《新重庆》与《决策导刊》、天津的《港口经济》等。本文主要是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理论性研究文献的综述。

二、基于津沪深三地的研究

在成渝两地设立试验区之前,基于津沪深三地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深入,相关的主要理论问题都已涉及。

其一,试验的背景。李罗力和陈文玲强调此次试验的背景是中国改革模式面临重大转型,如改革从以经济体制为核心向经济与社会全面深入变革转变,从普惠向存在利益调整的多数人受惠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等。郝寿义和高进田认为开展此项试验是日益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从浅层向“深水区”推进两方面的要求。

其二,试验的意义。李罗力认为开展此项试验对于改革顺利转向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新阶段,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新的改革动力和改革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汪玉凯则认为浦东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意义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设立深圳特区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其三,试验区的内涵与特征。郝寿义与高进田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的带动与示范作用、综合配套改革层面的系统性和试验区层面的先试先行。他们认为试验区的特征主要有三:其一,改革的广度不同。从以往的经济体制变革主导扩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二,改革开放的深度不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试验将触及到一些体制内核问题;其三,改革开放的路径不同。以往主要是“政策优惠牵引、开放搞活拉动”,是一种“外来型”的发展模式,此次试验则强调“内源式”的现代化模式,不依赖于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侧重于自主创新的历程。袁易明认为此项改革试验具有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改革从效率导向转向公平导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协调性三个主要特征。

其四,试验的理论依据与空间扩散模型。王家庭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看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认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进一步基于空间扩散理论建立了改革试验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模型;郝寿义和张换兆也将制度创新及制度扩散作为改革试验的中心任务,基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以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制度供给及制度空间扩散模型。

其五,试验区的设置要求。杨建文与胡晓鹏探讨了试验区的设置要求,认为从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看,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具有经济基础和制度创新条件,应当在这些地区设置试验区。王家庭认为试验区的设置需要具备区位、资源禀赋、科技创新能力、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并重点论证了天津滨海新区设置试验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其六,试验重点展开的领域。李罗力和袁易明探讨了改革试验的主要领域,主要包括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金融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八个方面。其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被置于首要位置。

王淑莉、王振波与王丽艳对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作了专门研究;陈文玲讨论了津沪深三地的自由港建设问题;李竹兰与郝寿义探讨了改革试验的立法保障问题。

其七,对试验的建议。魏后凯、李罗力、王家庭、杨建文与胡晓鹏、袁易明等人对开展试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落实先试先行权、加强国家层面的组织保障、加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激励、加强立法保障明确试验区的法律地位、加强前期研究和后期总结、加强上下互动与区域联动等等。

其八,津沪深三地试验状况。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对津沪深三城论坛的综述总结了三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进展情况。杨建文与胡晓鹏也对三地试验情况与近期规划作了比较研究。左江平主要比较了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试验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追踪》课题组对天津滨海新区改革试验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三、成渝试验区设立之后的研究

2007年6月重庆市与成都市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针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文献迅速涌现,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和意义形成共识。一般认为中国当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要求设立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探索破题之路,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

第二,明确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置在重庆市和成都市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两地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二是有助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形成带动长江上游地区,乃至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三是两市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成都市2003年启动的统筹城乡发展相关措施已初见成效,重庆则在三峡移民及安置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三,初步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目标与任务。杨伟民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最高原则是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林凌强调应当把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一要务,必须以统筹城乡改革为动力,大大提高整个试验区的经济实力。实行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张克俊与何飞认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背景、目标、实施重点、发展模式、评价标准和中央政策等方面,同改革初期的深圳特区,以及新在浦东和滨海新区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很大不同。欧阳君山强调了成渝试验区重在社会问题的特征,将其称为“社会特区”。

第四,初步明确了改革的主要领域和难点问题。杨伟民与林凌分别讨论了改革的主要领域,综合起来包括9个方面:(1)建立城乡统筹的行政管理体制;(2)规划体制;(3)基础设施投入与管理体制;(4)公共财政体制;(5)社会公共服务体系;(6)户籍制度;(7)社会保障体系;(8)产业发展机制;(9)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林凌认为当前亟待突破的两个领域是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四川省公安厅课题组重点考察了现有户籍制度的现状与弊端,提出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第五,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领域着手,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规模经营、城市发展、社会和谐等六个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数,据以评价改革试验的成效。

第六,对统筹城乡改革试验进展的总结。李倩与谢必如、阎星与高洁分别对重庆市和成都市开展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情况做了初步总结。

四、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后的研究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设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前,有少量研究针对中部地区,主要是武汉城市圈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杨云彦认为中部崛起对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应当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且论证了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中心地位。余英杰也认为在武汉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实现中国东中西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武汉设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建立试验区后,两地关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主题集中于“城市圈”、“城市群”和“两型社会”。截止2008年7月17日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篇名包含“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相关研究论文分别为73篇、50篇和66篇,篇名包含“综合配套改革”的研究论文为49篇,但主要是对地方改革或某些特殊领域改革实践的思考或评论,两地的学者较少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一般性问题做专门研究。

近期少量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较深入的理论研究主要来自天津、广东、海南的一些学者。迟福林和方栓喜对四批改革试验区进行了综合比较,进一步分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背景、意义、内涵、重点和关键;高进田进一步认为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王家庭和季凯文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评价指标和选择候选城市的标准作了专门研究。王家庭与张换兆在郝寿义与高进田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其与以往改革模式的不同之处。赵景来对学界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与特征、主要任务与目标设定、对策等研究的观点作了概述和比较。鲁国强借鉴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基本思想分析认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制度的变迁。刘力与林志玲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以往特区的差异、改革试验涉足“深水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本质是解决科学发展问题和试点需要体现区域协调思想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性质,并通过比较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和成都市的区域经济特征总结了改革试验区布局的条件与要求,据此提出试点区域的空间推进的三种不同模式。

五、近期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近期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2005年以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导向和宣传作用。但是,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状况仍然相当薄弱,存在一些重要不足。

第一,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内涵的认识还不明确。从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先后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准设立,理论界对改革试验区内涵的理解随着新试验区的设立而发展,尚未形成统一明确认识。上海浦东新区获批之

时,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涵的理解侧重于强调改革模式的重大转型,强调从依靠优惠政策转而依靠制度创新;天津滨海新区获批之后,研究文献对试验区的理解更强调其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作用;重庆市和成都市获批之后的研究着重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主要任务;武汉和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城市圈”、“城市群”建设和“两型社会”成为新的关注中心。至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涵盖了改革转型、增长极、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城市圈(群)、两型社会等多重内涵,它们之间是何种联系,核心是什么亟待深入研究讨论。

第二,研究文献呈明显的地方性分布,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全局意义不相适应。现有文献作者和发表刊物主要分布于天津、深圳、上海、重庆、成都、武汉等获批设立试验区的省市,其中较多研究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解释带有明显的地方倾向,其他省市除少数论证本地区有必要设置试验区之外,对这一关系改革大局的论题缺乏广泛深入的关注。

第三,缺乏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风险与阻力的研究。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模式亟待实现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推出的,与之前市场化导向的普惠型改革相比,改革的复杂程度更高,阻力和风险更大。现有文献缺乏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风险与阻力还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专门的研究,更多地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作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实现率先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五,缺乏运用现代前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实证分析。除少数研究之外,现有研究多是对改革试验的理解、描述、设想和经验总结,缺乏运用前沿理论与方法的深入分析,也缺少基于大量事实与数据较为严格的实证分析,这不利于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开展改革试验。

第六,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诸多理论问题亟待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研究热情正在迅速下降,成果剧减。如上所述,目前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背景、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更加深入的研究急需在改革试验迅速推进的同时展开。但随着改革试验区布局的基本确定,理论界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关注热情迅速降温,相关研究也越来越集中在统筹城乡、城市圈(群)建设、建设两型社会的具体操作层面,对深层理论问题的关注迅速减少。2007年篇名含“综合配套改革”的研究论文135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2008年上半年篇名含“综合配套改革”只有49篇,而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和“两型社会”为题的论文总数达189篇。并且,这2008年的这238篇论文中对一般性问题较深入的理论研究较少,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竟然为0。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关系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和调整。应当说,目前的理论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研究中的不足更应当受到高度重视。理论研究是对实践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所反映出的问题往往代表了实践中较为普遍的认识。充分认识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有助于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起步阶段把握方向,加快进程,避免失误,这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相关理论研究面临的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 傅旭东)

作者:刘昌用

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 篇3: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国内有关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情状,总结了目前针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国内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模式 龙型模式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成为比较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建立模型,引入空间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如Paul Krugman和Anthony Venables,1995;Diego Puga 和Anthony Venables1996);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如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 和Anthony J.Venables,2001)。

二、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产业转移模式

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贝毅,曲连刚,1998)。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谭介辉,1998)。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陷,即产业成长基本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功过各半、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张洪增,1999)。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应是垂直分工模式。马海霞分别从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地域变化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临近性,认为将“点—轴”模式融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是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马海霞,2001)。

2.区域产业转移

张洪增认为,因为跨国公司不可能转移高新技术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因而不会轻易让发展中国家获得关键技术和工艺。由于技术转移的固有级差存在,产业移出国与移入国之间的产业级差也将被固化。同时,移植型产业的后发优势已与知识经济时代所展示的技术进步的创新利益差距拉大。作者主要从移植型产业的负效应着眼,对于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张洪增,1999)。

王礼茂对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纺织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区域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西部地区所具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从纺织工业转移的前景看,棉纺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而毛纺和化纤工业近期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陈建军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研究了国内产业转移的现象。他以浙江省内105家规模以上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浙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主、综合资源利用为辅的目标模式下的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否定了有关产业区域转移会造成浙江产业的空洞化、进而影响浙江的经济发展的担心。相反,产业转移对加快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着积极的意义。作者提出了浙江经济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向东部地区进行市场扩张的“东扩西进”的区域产业转移战略。

商务部和社科院联合课题组则从外商投资梯度转移角度研究了区域产业转移。课题组研究认为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区域分布变化非常明显。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北上”是外商投资区域间转移的主要特征及原因,而“西进”不是目前外资进行区域间转移的主要方向,但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相对较好,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外商投资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王全春认为,来自国际和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极大地促进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的资本创造、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大大推进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中部地区必须通过观念更新、政府改革、政策完善、机制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区域密切协作网络的构架来积极吸纳主导产业的转移。

郭少新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间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追求最大化利润而主动实施的空间迁移。目前,我国还未出现预期的大规模产业转移是由于对产业转移存在认识误区和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共选择。因此作者认为,通过市场竞争,由市场选择和培育具有内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优势产业,是西部实现经济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之际,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内学术界应运实践需要而相应产生了许多关于国内各地产业转出和产业承接的理论成果。像有关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动因、效应和模式方面(申兆光;覃成林,梁夏瑜;吴汉贤,祁国良;陈哲怡;孙艳,林俊标等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机遇和策略分析方面(柏杨;周茂俊;汪婷;汪时珍;何渊;李朝林;张乐勤等等)。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趋势、特征、效应,以及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促进我国某一省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上。

3.国际产业转移

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问题,卢根鑫博士是我国较早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学者。他的研究主要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重合产业技术构成的相似性和价值构成的相异性。但是,这种方法在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倾向于西方主流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环境下,并未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引用。

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了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他指出,如果没有人力资本的全面和主动提升,这种新的产业关联会被锁定在国际强势企业的市场集成体系内,从而处于被动的地位。

刘辉煌等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此契机,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作者主要着眼于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角度,具有实际参考和操作价值。

王先庆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与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但主轴是技术转移,把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扩散提高到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4.综述类文献

国内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述评,首推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斌与赵张耀2003年于《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一文。文中作者“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他们的贡献不止在于面面俱到,还在于与时俱进。他们的研究也是连续的,2005年,汪斌与赵张耀在《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一文。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一种新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在产品价值链可拆分的情况下,出现了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这与传统的完整价值链转移条件下产业、行业、产品间垂直型和水平型的转移模式大为不同,与传统的“雁行模式”相对比,汪斌与赵张耀将此种模式形象描述为“龙型模式”。二文一脉相承,后文是在前文基础上对问题变化的深入探讨,体现出作者研究有面到点,由泛化到深化逐步演进。

还有一篇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综述是中山大学李松志博士和刘叶飙发表于《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2期的文章《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作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从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增补了一些关于产业转移问题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但作者对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差别并不敏感,得出“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较多,对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的结论。

三、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总结

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针对性不强,成果散见于各个学科领域文献中。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虽然较晚,但针对性较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日益普遍,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产业转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

上述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都是从普遍指导意义上的研究,随着我国逐渐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客观要求,具体到特定的某一地区的产业转移或是相关两区域的产业移出和移入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指导理论逐渐丰富的同时开始注重对产业转移的定量的分析,在对相关区域产业现状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确定产业承接的重点。这将是未来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重点,也是目前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参考文献:

[1]Krugman,Paul & Venables,AnthonyJ. The Seamless World:A Spatia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CERP Discussion Papers.1995

[2]Diego Puga & Anthony Venables. The Spread of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6

[3]Masahisa Fujita & Paul Krugman & Anthony J. Venables, 2001.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Books, The MIT Press, edition 1, volume 1

[4]贝毅 曲连刚: 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

[5]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 .世界经济研究,1998(6)

[6]张洪增:论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及其缺陷——兼论对我国产业成长模式的借鉴[J] .中共浙江省党校学报,1999(3).

[7]马海霞: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研究[D] .西北大学,2001

[8]王礼茂: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J] .经济地理,2000(6)

[9]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02(6)

[10]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梁 云 刘银国 闻 帅

上一篇:推广工作中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案例式教学大学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