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的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主要讨论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并形成了从纯粹理论转向历史现实、从价值观转向历史观并趋于统一、从内容规定转向实践操作并趋于统一等研究思路,和概念思辨、实证分析、逻辑演绎、历史归纳等研究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研究论文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摘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视人的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根本一致的。因此,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经济、文化的主体。社会发展应该体现主体的能力,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研究人的发展。

一、人学视野中的市场经济

经济学主要着眼于市场经济运作的物质过程和物质结果,而人学则是从人的视角对市场经济进行审视。它不但要追问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基础,而且还要对市场经济在其运作过程和运作结果中所造成的社会结果进行价值评价,借以给出一个历史根据和价值根据。

在人学的视野里,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既体现在运作过程中又体现在运作结果中。在运作过程中,市场经济不是简单的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人来构成的并体现了人的主体性。首先,它是一种自由而自觉的活动。相对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在活动中,生产经营者对自己的活动目的和活动结果是意识到的,对活动的内在机制也是自觉到的。其次,它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它实现了两种分离,一是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与自然需要的分离。二是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的分离,它打破了血缘关系和氏族关系,通过自主自愿的契约关系来实现各自的目的。在运作结果中,市场经济造成了三个结果:效率的形成、公平的确立和生活领域的扩大。总之,从人学视角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价值、人的社会性、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理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机制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之间的互动。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型经济,参与市场交换活动主体的身份是独立的、平等的。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遵循同样的价值交换标准即等价交换原则。这一原则使市场主体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由于竞争主体自身的差异,平等的竞争并不会导致平等的结果,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为了成功,竞争者就会千方百计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多种能力,以使自己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处于盈利的优势地位。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的各种能力,并且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又会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发展之间的互动。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从政治控制下摆脱出来,企业为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多层次、不断发展无止境的,这样人的不断出现的多种需要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生产的不断发展又会满足并引起人们新的需要。这样一种互动作用的结果就推动了社会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人的个性发展的互动。人的个性,即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的素质、品格、气质、性格、情感等的总和。个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差异性。自由多样的个性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通过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物质资源通过市场竞争会实现合理优化的配置,通过优胜劣汰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源的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市场化了,人才需求者可根据需要在市场择优录取,而供给者也可按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既是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同时由于人才的优化配置,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进一步在各方面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余出了一定的自由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从而为社会和人的更高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往的普遍性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的互动。人的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它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地域的、民族的界限,并且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技如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运用,更使得经济交往越来越普遍和迅速。这样就使得“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的历史性的、真正普通的个人所代替”[1]。交往的广泛与丰富不仅可以使人破除狭隘的活动空间和狭隘的思维空间,改变狭隘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在广阔的天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可以使人用世界文明的成果丰富自己,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而人的每一步发展又可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这种互动为我们向社会和人的更高发展阶段转换准备了条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虽有一致性的一面,但两者也存在着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也就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具有负面效应。

第一,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商品经济是以物质需求和交换价值为追求对象,并具有无限扩张和渗透的本性。一旦商品生产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就会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转移到商品化的轨道上来,将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东西都纳入商品交换的范围。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必然通过商品关系、货币关系表现出来,变成互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性关系。受这种关系制约,一些人就会把获取物质生活条件或物质财富,当做首要、直接的目的,通过充当获取经济利润的工具,来片面发展自己,而忽视其能力、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但是,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完善,机器大工业保存并发展了分工,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就会造成人成为职业化、专业化的人。由于专业化、技能化未能与个性化、人格完善、精神文化修养的提高并行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会陷入失调状态。

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所产生的上述消极现象,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继续存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这些消极现象也将逐步受到削弱。

第二,拜金主义盛行。以利益为基础的功利性的交换关系的普遍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商品生产者把是否获取利润、赚钱作为评价行为后果的价值尺度。人们一旦把金钱当做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尺度,交换关系就会被扭曲为单纯的金钱关系。当今中国刚刚步入现代市场社会,在物欲驱使下,物与心的平衡关系遭到了破坏,致使社会价值天平迅速地向金钱一端偏斜。应当看到,目前社会中弥漫开来的“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决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不规范而尚未获得充分发展,以及民主法制不健全的产物。

第三,利己主义泛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不但成为合法行为,并且成为推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这种利益机制,人们“自利”的原始本能在精神羁绊和制度约束被打破之后所产生的能量,一方面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道德、法制的有效制约,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行为必然会肆无忌惮,一些人的物欲膨胀起来,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公共利益应该服从个人利益,只要能满足个人愿望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强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去评价人生、社会、伦理以及日常生活的一种价值观与道德观。信奉这种价值观的人,在思想上固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念。在实际生活中,过分执著于自己的私欲。他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顾礼仪廉耻,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只讲物质,不讲精神,只讲得利,不讲奉献,把远大理想放在一边,一心“向钱看”,醉心于追求个人的、家庭的、小团体的暂时利益;有的人视人际关系为金钱关系;一些人不顾党纪国法,千方百计捞取金钱,滋生了投机钻营,争名逐利,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任务。而要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不断地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其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但它同时认为,追求个人利益不能侵犯和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市场经济肯定竞争,但不是无规则的恶性竞争;市场经济提倡自由,但又反对经济行为的任意性和放任性。因此,市场经济是有规则、有秩序的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制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完善的市场经济不仅包括物质的内容,而且还要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相信通过社会整合与人文精神的塑造,我们一定能不断地克服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负面效应,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

[2]黄楠森.人学的足迹[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4]韩庆祥,宫敬才.计划人与市场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5]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韩东屏.市场经济与人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7]彭志勇.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3.

[8]李江涛.变革社会中的人际关系[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9]万光侠.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元明.人性的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11]黎鸣.问人性[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12]韩庆祥.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1,(02).

[13]庄江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5).

作者:朱晓慧

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发展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的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主要讨论了人的发展的异化、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并形成了从纯粹理论转向历史现实、从价值观转向历史观并趋于统一、从内容规定转向实践操作并趋于统一等研究思路,和概念思辨、实证分析、逻辑演绎、历史归纳等研究方法。

[关键词]人的发展;问题;思路;方法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之一,但是人的发展研究并不是独立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之外的,相反,是内在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之内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人的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众多成果。可以说,人的发展研究实际上是和中国改革开放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换言之,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激发了国内学者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因此,只有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问题,并置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考察,才能理清脉络,进而掌握问题的关键。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人的发展的异化问题

20世纪80年代前后对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激烈争论,不仅激发了学界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成了人的发展研究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人的发展的异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理解人性和人道主义。其一,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一开始表现为文艺界对反映人性作品的评论,认为人性是人类自然的本性,随后发展到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人性就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其二,对人道主义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一种观点强调人道主义就是注重人的价值,人道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世界观,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区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是从抽象的个人出发,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提出道德原则和政策;其三,有学者总结了之前的争论,认为应把传统的人道主义分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与“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两个方面,而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反对前者,坚持后者。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人的异化现象。这一问题的讨论,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其一,主张“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思想、政治和经济上都存在异化现象,其各个方面的主体都是人,所以也可理解为存在人的异化现象;其二,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需要置于马克思所讲的具体语境中,如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下特殊的雇佣劳动,并不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此外,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现象。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其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人道主义,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既具有伦理倾向,又具有自然主義倾向的人道主义,同时也是彻底的、革命的人道主义;其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一旦把个人理解为“社会人”,就代表它彻底超越人道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其三,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系,要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但不能拒绝对人的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同时,有学者总结强调,对人道主义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批判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内涵

讨论人的异化问题必然关涉到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和理解。学界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从一般意义理解,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劳动实践;第二,特别强调社会关系的意义,一方面认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另一方面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中的前一个“人”是类存在意义上的,故可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最高本质”;第三,是将上述两点综合起来,认为人的本质是一个具有两个基本层次的双重结构,即人类内在本质和个人现实本质的对立统一。在此基础之上,有学者认为可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需要,这不仅是对上述两点的综合,也是一种超越,更是对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体现。

讨论完人的本质问题后,学界对于人的发展的内涵也有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方面,是从理论上对人的发展的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结合新形势寻找人的发展的条件和路径,即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丰富人的发展的内容。学界的讨论主要集中从三个角度来界定人的发展的内容:其一,从理论渊源和理论框架来理解,一方面,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既有作为感性生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的希腊传统,又无法完全摆脱德国古典哲学中基督教把人的本质想象为一种超越的存在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认为当代人的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和谐发展。其二,从发展规律和整体图景来理解,一方面,认为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可总结出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等七条规律,另一方面,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和作为类的人的发展两个层次,是一个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定性来理解,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全面生成都包含了人的发展多方面规定:有人的劳动活动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也有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占有与控制,还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第二,挖掘人的发展的条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虽然比较多,对某些条件的定位有所不同,但所述的条件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主体条件,包括个人生存自觉的注重、个人生存空间的扩大、个人生存感受的丰富。其二,生产实践条件,包括消灭旧式分工(其中有学者认为可通过大工业的发展、资本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财富的积累等方面实现消灭旧式分工)、增加自由时间(有学者认为增加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劳动性质的改变。其三,外部客观条件,包括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

第三,寻求人的发展的途径。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在持续,对具体途径的论述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人的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教育事业,物质生产固然重要,但是精神生产也不可忽视;其三,制度和组织的创新与建设,制度上确保优秀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组织上通过学习机制、转化机制和创新机制来取得实效;其四,注重人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塑造,其关键在于实现国家政治、经济上的自主发展,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人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塑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重视,从而表现为对资本的“失控”,甚至导致了人的道德滑坡等現象的出现,这些都激发了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批判性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并从特殊本质出发,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效应。其一般本质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即人、人和人的社会关系都通过物、物和物的交换关系来表现和实现,而其特殊本质是人对物具有自觉依赖关系、合乎社会主义原则的依赖关系和合乎人性的依赖关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出发,可以说,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把握不好物对人统治的限度,就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等现象。

第二,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总体来看,全球化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的发展也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全球化通过全球性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要求人们自我革命、自我创新、自我丰富。具体来说,是通过消除劳动部门的职业固定化、扩大人们的交往活动、打破民族文化的局限、鼓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方式促进人的发展;然而,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在为人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由于新的国际分工导致的职业固定化、甚至失业,西方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的冲击,网络社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等。

第三,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大致相同,都认为资本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限制了人的发展,即资本既有创造文明的逻辑,又有价值增殖的逻辑。但是论证的角度有所不同:其一,从人的自然力角度论证,认为人的自然力可分为个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资本逻辑一方面开发和利用这两种自然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资本在扩张的同时不断掠夺人的发展空间,限制人的发展;其二,从现代性角度论证,认为资本逻辑支配的现代性,一方面表现为牺牲个人而换来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为每个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另一方面资本逻辑所支配的现代性的全面异化,加剧了社会与个人之间对抗性矛盾,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残缺化。

不难发现,在综述以上主要问题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中心线索,也是人的发展研究的落脚点。当然,抓住这条线索去关注人的发展研究中主要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还需看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积极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在制约人的发展。其中,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是这一线索的实质体现。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界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与基础,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最终目的,而加快社会发展,又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二、研究的思路

(一)从纯粹理论反思转向历史现实的追问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人的发展研究实现了从作为纯粹理论问题向历史现实问题的思路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就开始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重点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人的异化问题的争论,从而引发出对人是什么,即人的本质问题、人的价值问题、主体性问题的进一步追问,一系列被压抑许久的个人问题被激发出来,要求在理论上给予分析和重视。换言之,研究的思路是把人的问题(刚开始还未上升到人的发展问题)置于纯粹理论中进行论证和梳理,即根据理论来回答和阐释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解释并不符合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同时也无法解决人的发展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所以,研究思路开始转向将人的发展当作历史现实问题来研究,把人看成社会历史的存在,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去想象人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样发展,而是研究人的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及其自身发展的整体图景,即通过历史现实发展的规律、趋势和机制来研究人的发展,从而解决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从价值观转向历史观以及二者统一

在明确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现实问题后,在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去评价,这就与采取什么样的评价尺度有关,学界在评价尺度上总体表现为从价值评价转向历史评价,最终趋于两者统一的思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开始人们更多的是从道德上对人的发展给予评价和回答,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人性的扭曲、人的异化等现象给予价值评价,进行批判性反思。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评价过程中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价值评价体现出了一种历史性,这就让人们的研究思路过渡到了历史评价,用历史观的高度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目标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当然,正是因为在评价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评价尺度往往导致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人的发展研究的思路逐渐趋于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而不是片面强调任何一种尺度。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在坚持价值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基础上,更应该坚持历史评价第一性,防止因过分强调价值评价而走向道德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相违背。

(三)从内容规定转向实践操作并趋于统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人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向实践操作性研究思路的转变,并最终趋于统一。首先,弄清楚人的发展的内容是进行人的发展研究的关键,对于此,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有从理论来源和理论框架来理解,也有从“全面”的含义来理解,还有从发展的规律来理解等等,实现了对人的发展内容规定的多角度丰富。在此基础上,学界转向了对人的发展实践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即解决在现实问题中如何实现人的发展,比如探讨人的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的途径,以及进一步展开对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能力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是将人的发展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应用于实践之中,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当然,实践操作性研究不能缺乏内容规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不能仅在理论内容内部兜圈子,忽视对外部现实问题的解答和回应,而是最终形成内容规定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研究思路,即用丰富内容规定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以实践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激活理论内容本身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一)概念思辨法

在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时,有学者提倡用“人”、“个人”、“个体”三个不同概念去理解,并分别从西方传统文化关于“人”和“个人”的差别,黑格尔关于“以个体为目的”的“市民”和“以普遍性为目的”的“公民”的差别,以及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狭义和广义之分来进一步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最终提出一种假设:将“人”、“个人”、“个体”三種概念的合体理解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的人”。在整个行文之中,可以发现,这种研究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思辨的方法,用一个或几个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概念,对于概念本身并没有进行深入阐述,而是把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中的不同术语进行同质性假设和整合,并做概念上抽象的哲学思辨,试图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推演,来解释原始概念和回应历史现实。

(二)实证分析法

在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以及探求人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时,学界都较多地使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一方面,在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时,既能看到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独立性、自由个性、能力等不断发展的客观进步,也能看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等经验事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方面经验事实的客观实证分析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另一方面,在讨论人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时,针对人的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遇到的现实阻碍,考虑到当前的事实情况,既能从人自身和外部寻找发展的条件,也能从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正义、文化教育、制度创新等角度寻求发展的途径,这些都体现了通过分析材料和掌握现实情况,提出假设性方案的实证分析方法。

(三)逻辑演绎法

在讨论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异化时,学界都较多地采用了逻辑演绎的方法。在讨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时,有学者分别对马克思提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三重规定进行逻辑演绎分析。首先讨论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本质”对马克思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重要影响,确定这个大方向后,然后分析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思想的借鉴和批判,虽然类本质明确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但是没有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最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彻底与费尔巴哈划清界限,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本质”。这种逻辑演绎的方法,理清了马克思对不同概念和术语的改造和批判性吸收,强调思维逻辑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而在讨论人的本质的异化时,有学者强调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组成部分,所以应该首先分析异化劳动理论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紧接着阐述其中“劳动产品的异化”和“人从人那里的异化”的关系,最终讨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这个问题,以及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科学评价。可见,这种方法是从理论来源出发,将讨论的对象还原到一般层面进行论证,再以逻辑演绎的方式回到特殊层面进行具体讨论。

(四)历史归纳法

其实,在用逻辑演绎的方法讨论人的本质时,也有学者将逻辑的方式视为一种再现历史的手段,所以,逻辑演绎方法归根到底是以逻辑方式再现历史的历史归纳法。比如有的学者在讨论人的本质问题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这一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脉络,从《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将人的本质理解为自我意识,到《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批判宗教,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命题,再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扬弃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劳动”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类”意识,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论断,进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提出人的个体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最后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在人的问题上的错误见解,系统的阐发了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思想。可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阐释,实际是通过历史再现的方法还原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演变轨迹。然而,换一种角度思考,这种方法也可看做是逻辑演绎法和历史归纳法的统一,即用逻辑的方式再现历史的方法。

作者:章衍 胡刘

市场经济下人的发展研究论文 篇3:

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与人的发展

[摘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根本变迁。这主要体现在: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往方式的根本变迁,人的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人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人的需要的日益丰富及生产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交往方式 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它是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交往方式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范围,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种种束缚和压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从更深层次上看,它还是一种交往方式,即一个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交往时所共同遵循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根本变迁。

1.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其他活动领域,如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则失去了独立性,成为从属于政治领域的东西。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活动领域的功能已在很大程度上以政治为中心融合为一体了,这种情况,可以称为“领域合一”。领域合一不仅是功能上的,更是结构上的。结构上的领域合一表现为政治组织对于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的渗透,甚至政治组织同时就是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或者反过来看,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同时具有政治组织的性质,并从属于政治组织。这样,由于不仅功能上而且结构上的诸领域合一,对任一特定问题的处理便都不可能仅仅是相应的活动组织的事情,必然同时是合一状态的组织整体的事情,而且政治的中心地位又使得任何问题都不能不首先是一政治问题。这种自觉地从政治中心的观点看问题的做法,对于维护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是必不可少的。[1]孙立平等人指出,1949年后我们建立起的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即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2]而总体性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单位制这个组织中介而实现的。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的控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重叠,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单位现象使得全部社会生活呈政治化、行政化趋向,借助于高度行政化的单位组织,党和政府可以直接面对民众,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战略部署上可以做到全国人民步调一致的现实行动。

单位制通过资源垄断和空间封闭,实现了单位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附。首先,在单位制度下,国家控制的资源通过单位来调配。单位不仅控制着经济资源,还掌握着政治资源、社会资源,这就造成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需求的满足不得不全面地依赖单位。其次,单位制还限制了其成员的生活空间。单位成员没有自由流动的空间,单位将每个人员牢牢地固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整个社会流动是少之又少,因而每个单位成员的生活空间是相对稳定和封闭的。总的来看,单位通过垄断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形成了对单位成员的支配关系;通过严格控制单位成员的社会自由流动,造成了单位成员空间的封闭。没有自由流动的资源,缺乏自由流动的空间,单位成员只有全面依附单位,最终造就了依赖性的人格。

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垄断性资源的分配方式决定了谁占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支配权,谁就拥有了更多的权力。“政府一旦担负起筹划整个经济生活的任务,不同的个人和集团都要得到应有地位这一问题,事实上就一定不可避免成为政治的中心问题。由于只有国家的强制力可以决定‘谁应得到什么’,所以惟一值得掌握的权力,就是参与行使这种管理权。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3]单位成员对单位领导的服从,实质上是一种对短缺资源交换的社会形式。当单位组织和单位领导能够垄断性地占有和分配各种短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资源、利益和机会的时候,就会在一个单位之中形成一种依赖性的社会环境,迫使其单位成员不得不以服从作为代价换取短缺的资源、利益和机会。[4]A·瓦尔德侧重研究了工作单位的作用。他认为,单位制赋予工作单位支配个人生活的广泛权力,同样也赋予工作单位的掌权人物巨大的权力。其结果就是,有必要培养同这些在位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导致一种“原则化的特殊主义”,一种“家长制式的专断统治与现代官僚制形式的结合”。[5]这样,个人对单位的基层领导实际上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之间的“领域合一”状态,出现了诸领域的相对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市场交换所造成的人们之间以物为中介的依赖关系的普遍化,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计划经济社会中政治活动在社会秩序生产中的垄断性地位。[6]市场经济中人的交往关系是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普遍的联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7]而“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8]在这个时代中,一方面是发达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则是独立的单个的人。人挣脱了以直接权力支配为内容的依赖关系,人不再直接地依赖别人或者依赖某种共同体,使得个人之间由于通过交换价值,可以自由地相互交往,从而突破了人与人交往的狭隘的血缘、地域界限,产生出个人间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人们之间直接广泛的社会联系受到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种族、民族、语言、意识形态等种种因素制约。但是,通过商品、货币、市场,“社会的普遍物质变换不通过社会成员的个人接触就可以进行”。[9]它不是通过直接的人的相互依赖而存在,而是将人们之间的互相依赖表现为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个人对他人、个人对社会的依赖表现为对劳动产品之间的共同代表货币的依赖,货币成了至高无上的主宰,出现了以货币权力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个矛盾体。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货币是财富总体的代表,应该具有购买全部商品、全部物质财富的能力;而作为一定价值量的代表,货币又只能购买有限数量的商品和财富。这种量的有限性“是同它的内在的一般性相矛盾的”。[10]这就使得它要经常地越出自己的量上的界限,趋向一般、无限。既然人的谋利活动所追求的是财富的一般形式——货币,而这种追求又总是获得有限数量的货币,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不断超出一定货币量的界限的欲望,追求更多的货币量。这种追求在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使一些人沦为金钱的奴隶。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般代表,它不仅可以和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相交换,而且可以和一切有用的东西相交换。“因为从货币身上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变成的,那末,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11]货币的功能冲破了物质生活的疆界,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渗透。它不仅可以和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相交换,而且可以和货币持有者认为有用的一切东西相交换。这样,市场交换使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外部化、物化。市场经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关系总是表现为物的联系、物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物对人的支配关系,即它把人对物的依赖变成人受物的统治。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利润和经济效益旋转。在资本家看来,只有在获得利润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切经济活动才是有意义的,而人不过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一种工具。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时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经济事实”表明,物的世界的增值以人的世界的贬值为代价,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要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约束,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原则,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原则,坚持人对物的联合占有和每个人自由而平等的发展原则,解除了资本主义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建立了个体之间的团结协作、联合而自由平等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意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依然无法摆脱人对物的依赖,但这种依赖已经不是完全被动地、盲目地受物的支配,而是一方面要通过物来确证自己,另一方面又自觉地把物变成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有机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表征的是人们通过创造财富,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为人们共同占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奠定基础,人们力图通过自己的自觉行为将对物的依赖性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就在于人对物的自觉依赖和人对物的能动占有。[12]

2.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是一个身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干部、工人、农民是三种主要社会身份的划分,身份的划分与单位的行政级别结合起来,社会成员被按照“干部”、“工人”和“农民”等身份标签吸纳到各种单位之中,构成了个人身份的级别地位,造成了身份对人的支配。人按照身份的不同而被分为各种等级,人所能够享受的权利也因此而被分为不同级别。这种身份等级之间的界限分明,而且一旦具有某种身份就很难改变,不同层级之间缺乏流动性。在固定的身份体制内,由于人的身份的不同而导致人们社会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另外,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呈现出“蜂窝式的状态”,单位像蜂窝一样,彼此间缺乏交往和交流,致使“单位组织以及各级行政组织像窝壁一样将社会分割为互不沟通的部分”。[13]个人之间的交往是按照他们的身份、地位和作用而发生关系的。在改革进程中,“单位办社会”已被完全否定,相当多的物资和服务已经可以从单位组织之外的渠道,即市场中获得。随着自由流动资源的增加,固定化的身份体制被逐渐打破。工人、官员和知识分子等在计划经济下占有较大既得利益的群体,目前对于身份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农民依靠国家政策的变化得以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以及三资企业职工对于身份的依赖意识更是薄弱。

市场经济中人是按照契约关系进行交往的。契约是契约主体之间的相互约定,契约关系是契约主体彼此遵守共同准则的承诺。在不存在契约关系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受契约关系的限制,但是一旦建立起契约关系之后,作为契约主体就必须履行自己的承诺,不能以自由为借口逃避契约的约束。契约规定了契约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相应地规定了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如此就形成了交往的秩序。契约关系是自由的契约主体经过协商共同制定的,一经形成就会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支持,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具有很强约束力的秩序。契约关系中的秩序与等级关系中的秩序有根本的不同,等级关系中的秩序是通过剥夺一部分人的自由而形成的秩序,而契约关系中的秩序是在维护自由的前提下经过自由选择形成的秩序。契约关系是契约主体共同意志的表现,必须得到契约主体的一致同意,才能建立对契约各方都有约束力的交往秩序。契约关系的建立,意味着人的交往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契约关系的建立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要求的权利义务的平等关系相联系的。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曾经说过:“通过交易获得财物的契约。……我在分析商品流通时就指出,还在不发达的物物交换情况下,参加交换的个人就已经默认彼此是平等的个人,是他们用来交换的财物的所有者;他们还在彼此提供自己的财物,相互进行交易的时候,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了,这种通过交换和在交换中才产生的实际关系,后来获得了契约这样的法的形式。”[1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为了使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15]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以人作为独立的主体为基础,通过个人的自由意志或契约而产生,这种关系在法权方面表现出来就是平等、自由的权利关系。契约关系的建立,使得人们之间的社会等级性差异逐步消失,全体社会成员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个人具有了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从而形成由“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

3.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是通过单位由国家这个唯一的资源中心分配给个人的。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国家放弃和部分放弃了一些社会资源的独占和直接支配,因而一些“自由流动资源”产生和发展起来,并进入市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计划模式和经济管理的行政化,使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使得企业成为市场中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改变了过去作为政府行政部门附属物的角色,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主要从市场中获得。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也使得个体能够直接占有的社会资源已经越来越多,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

资源获取途径的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方式。在计划经济阶段,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个熟人的圈子,即使存在着商品交换,交换双方也难以以单纯的、相互对立的利益主体的身份出现,难以贯彻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是纠缠于亲情、人情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了人际交往的地理范围,形成了超越血缘、地域界限的新型交往关系。在这种新型人际关系中,交换双方完全无需再去考虑亲情、人情,而只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交易,商品交换以纯粹的、不受人情纠缠的方式实现。这样,个人从传统的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以独立自主的利益主体的身份广泛地同他人发生关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人的交往摆脱地域局限和民族局限,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世界市场形成之前,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的、部落的甚至是地区的联系而结合在一起,这种交往是封闭式的。在市场的作用下,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历史、世界市场本身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开放性。时至今日,由于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现代信息通讯工具已经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它具有向世界各地辐射的强大力量。现在,在网络化、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际交往正迅速普及、推广,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的新型人际交往关系正在形成。首先,网络拓宽了现实的社会交往领域。网络化的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社会交往已不再是社会关系的主导,网络不断冲破人们交往范围的宗族羁绊和血缘的阻隔,使现代社会交往突破了传统血缘与族缘的“首属群体”的制约。网际交往彻底改变了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传统的人际交往形式,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国际化。国际间的人际交往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那么快捷、便利。其次,网络开辟了虚拟的交往领域。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交互作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受制于物理空间,定时定点,单向面窄。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相应地,网际交往则创建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新的交往领域。在这个虚拟的交往领域中,人与人的面对面直接交往被代之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多种交往形式。网络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空前频繁地在网络上交汇、碰撞、竞争,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构成的虚拟世界里感受到全方位式的多角度交往。[16]

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和交往方式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往方式的根本变迁,人的发展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人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企业不过是政府的附属物,而个人又往往是企业的附属物,企业和个人都处在从属和依附的地位,企业及生产者个人都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和独立性,生产经营行为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控制,束缚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体不只是政府,还有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劳动者被推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行独立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的,即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办事。这种交换原则要求具有自主性和主体地位的各类交换者。马克思指出:“只要把商品或劳动还只是看作交换价值,只要把不同商品互相之间发生的关系看作这些交换价值彼此之间的交换,看作它们之间的等同,那就是把进行这一过程的个人即主体只是单纯地看作交换者。”[17]“交换过程的各主体表现为商品的所有者。”[18]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为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实质上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人格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每个商品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主体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具有自主性。另外,市场经济孕育出的独立自主性,大大促进了独立人格的形成,唤醒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使个人的观念发生转变。这主要表现在:权力本位观念向能力本位观念转变,自给自足观念向开拓开放观念转变,等级特权观念向平等民主观念转变,守旧保守观念向革新进取观念转变,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应付观念向责任观念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将进一步增强人的自主意识,促进独立个人形成。

其次,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破除了个人之间的等级特权关系,给每个人提供一个自由和平等竞争的环境,使人意识到个人之间具有平等的人格。“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而这种情况也已为历史所证实。”[19]经济活动中的自由平等权利向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延伸,要求树立自由、平等观念。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的私人占有,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这就决定了它能够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与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社会生活的公平原则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舞台上从事生产与交换活动的人们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的主体地位。

再次,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市场经济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状态,培养出了比自然经济下的生产者有更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也就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最广泛最普遍的联系和交往,从而使人的社会关系日益趋向丰富和全面。市场经济越是发达,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是紧密,社会关系越是丰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既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标志,又是其必要条件。市场经济联系的广泛性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市场经济通过普遍的交往活动,实现了人的能力的互补,从而使人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个体能力趋于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劳动者个人成为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主体,也使劳动者通过创造价值来确证、实现其价值。这必然促使人凭其能力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更多的交换价值、获得经济选择的自由来发展自己。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原则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效益原则,也将冲破种种“人情关系”和“权力本位”观念,有力地激发个人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能力,并使人的各种能力,特别是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极大的发挥和提高。

第四,人的需要的日益丰富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人的多方面需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分工的扩大,新的生产部门的分化,劳动新方式的不断形成,从而也就是使用价值的多样化,职业的经常变换,人与自然处于全面的关系中,人的多方面才能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因为新生产部门的这种创造,“不仅是一种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产作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自身中分离出来;是发展各种劳动即各种生产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20]“社会的总劳动划分得越来越多,生产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从而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因而使人的才能在新的方面发挥作用。”[21]需要体系和劳动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需要如同各种产品和劳动技能一样,是生产出来的。需要越丰富,越扩大,现实财富的发展程度便越高,反之亦然。因为需要的产生意味着人的主体素质及个性的丰富,主体素质的这种丰富,又反过来促进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22]

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只是表现程度、表现方式和性质不同而已,它对人的发展的负效应并不能完全避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从属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存在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人的存在和发展要通过物的存在来表现、实现和确认,个人受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束缚,人并没有真正的独立性。这种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打破旧体制中的人身依附关系有积极影响,但对物的过分依赖,又会制约劳动者创造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还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忽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影响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金钱的诱惑下,社会上一些东西包括名誉、良心都纳入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使人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导致人性的扭曲。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双方的利益是独立和分离的,双方为追求更高的交换价值,便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往往由于物化社会关系的存在而使个人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如果交换行为失去规范,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就有可能泛滥。

参考文献:

[1][6]王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97-298,317-319.

[2]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

[3][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4]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

[5]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3.

[7][8][17][19][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21,192,197,392.

[9][10][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37-438,502,462.

[1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1-152,102.

[12]韩庆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J].中国社会科学,1995(3).

[1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2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22-423.

[16]贺善侃.论交往的实践本性和主体性特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2).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0.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意见:

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该博士论文运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系统论述了交往对人的发展、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全球化与人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论文结构合理,研究方法科学,结论正确,论据充分,表明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视角上,从交往的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在基本观点上,论文对交往内涵的分析,对交往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作用的分析,对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根本变迁的概括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中国人民大学庄福龄教授)

该文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入手,扣住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是在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人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应该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的,也为论文的展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该文在论述中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见解,文笔流畅,语言规范,能够清楚表达所要阐释的观点,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

该论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现实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从理论到现实全面分析了交往关系中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体现出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掌握全面、理解准确,并且在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作者对全球化与人的发展问题认识到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有关现实问题认识深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论文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掌握和理解、对资料的分析和运用、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以及从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来看,都体现出作者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萍研究员)

本栏责任编辑曹宁华

作者:刘明合

上一篇:学生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