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结合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探究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职业素养教育渗透的不足,分析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究竟该如何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现状,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篇1:

浅谈旅游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对于许多旅游企事业单位来说,招聘时不是看成绩单和书写的经历,而是职业素养。一个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职业院校的培育,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并不是阻碍旅游类高职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最大难题在于旅游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养成教育模式”是促使旅游类专业群高职生成长、成熟直至成为合格的职业化专门人才的核心教育模式。

【关键词】职业素养 职业养成教育 准职业人

一、关于“职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职业素养就是能够按照一定的潜在的文化氛围做事,在职场上每个人用同一种语言说话,用同一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职业素养是一种态度,更强调自我约束;职业素养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努力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品质和精神。

职业养成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它倡导通过内外结合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者通过完整系统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职业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二、旅游专业群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旅游专业学生通过“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旅游专业群的从业人员无论是餐厅服务员还是客房服务员,无论是常年在外奔波的导游人员还是在旅行社里协调沟通的计调人员,其工作量都是相当大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员工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运动员的体魄、明星的仪表和气质、演说家的口才和风度、从零做起的心态、先进的服务意识、熟练的服务技能,没有在学校内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适应行业要求。

据统计资料,目前全国旅游专业群直接从业人员达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4900万人。旅游业面临着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次的巨大人才缺口,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旅游专业的学生只有在走向就业岗位前接受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弥补旅游服务业巨大的人才缺口。

三、旅游专业群对旅游专业职业化的建议

要解决当前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效果,高职旅游类学生才能顺利就业。

1.严格旅游专业群“准职业人”的入学要求

从源头上保质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瑞士、日本、德国、美国的职业院校的旅游类专业都有入学面试,在面试中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有为他人服务的愿望,是否有工作热情,是否有人生规划的理念,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未来的生涯发展,因此在入学前应加强旅游专业群“准职业人”的选拔。他们的考试也十分严格,内容包括口试、笔试,其中口试是全面的考察,颇有难度,许多考生都被刷下来。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选的专业是何等严肃,何等重要,考试何等不易。而我国高职院校是担心招生录取数量不足而不敢面试,因此招入的学生便存在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或是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出现职业素养短板的现象。

2.旅游专业群“职业素养养成”渗透于专业课教学

有个从业案例:中国和德国的两个毕业生分别上门安装空调,安装完毕后,德国学生把卫生做得干干净净,中国学生没做任何卫生就走了。为什么这样?两个学生回答说在学校里,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老师就是这么教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不同,一个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在专业学习中,另一个则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学习分离。我们大多数学校都是专业教学和思想道德课并行,而不是有机的结合,这就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能符合岗位要求。所以,要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成效,就要在专业学习中渗透职业养成教育。

3.强化校内外实习实训

学校应建立旅游专业群职业习惯养成模式方案,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各种非正式的教育课程:一是将“服务周”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学生在校内分期分批参加学校的行政服务管理、学生服务管理、校园管理、师生餐厅的服务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实践能力,并学会与其他部门、其他同事合作。通过“服务周”,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同时,建立旅游专业群“三级跳”的社会实践、实习模式。第一级是实习始终贯穿于第一及第二学年的校内实训基地,如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及模拟酒吧、模拟景点实践,开展实地教学;第二级跳在比较国内先进的城市的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第三级跳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在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实习,并完成实习旅游企业调查报告。经过旅游专业群的“三级跳”实践训练,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职业的观察能力、对客人的专业服务能力将大大加强,学生有了餐厅、客房接待服务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旅游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能和五星级酒店的员工一起上岗了。

4.让旅游专业群“职业人”来培养“准职业人”

高职院校中各级教育系统都要说“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就业率”,“教育质量”高低如何判断呢?这杆高低秤就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里,职业教育真正转移到培养“准职业人”轨道上来的一天,也就是就业率真正提高的那一天!

目前高职的学历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知识堆砌的教育,校内的教学大多数是理论和一般性方法的传授,教会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使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方法和经验的能力的大小,显示的就是就业水平的高低。

教学中,把旅游类企事业单位的老总、资深经理人、行业精英请进校门来教学。这些行业专家们不仅能把行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还能把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言传身教“滋养”学生,从而保证了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一走出学院就接近“成品”。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任教的老总们可以直接招聘到一大批“准职业人”,学生由他们亲手“养成”,比仅靠一次面试来的全面、放心。

四、用人单位与学校“同说一家话”,促进“职业养成”的深化

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旅游专业养成模式有赖于教学基地的建设,旅游企业普遍面临着人力资源方面短缺的问题,而旅游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为旅游业培养人才,因此,企业在学生在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就融入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促进“职业养成”的深化十分重要。

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进入学校起就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感受现代企业精神的熏陶。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单向援助转变为互利双赢,由过去走动不多的“邻居”变成现在常来常往的“亲家”,合作由单一到多元,校企成为“一家人”。

一系列的养成模式,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差距,带着明确的目标训练自己,在挫折中学习,在痛苦中改变,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迈向职业的通途。

【参考文献】

[1]张向红. 基于高职生养成教育与提高就业力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俞仲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5):14~17.

[3]彭远威,陈国梁.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导的实施途径[J]. 现代教育科学,2009(05).

作者:韦雪豫

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篇2:

关于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

[摘           要]  结合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探究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职业素养教育渗透的不足,分析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究竟该如何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现状,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渗透

技工院校一直以来都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在该目标之下,学校应当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在学生走上职业岗位之后,也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应当承担的工作职责与义务。而当前部分技工院校虽然也有开设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但是教学中多以说教为主,且重视度不高,因此教育教学的质量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笔者尝试以电工电子专业为例,探讨职业素养教育在该专业中渗透的方法和策略,以求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一、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技工院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未来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个人价值。而对一名优秀的电工电子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积极地学习文化课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职业素养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当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正所谓适者生存,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没有明晰的职业发展目标,那么,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一味地盲从,难以取得突出的业绩,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可能会逐渐丧失工作的激情,工作积极性因此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招聘人才时,必然希望能够招聘到更多高素质、综合能力突出,对企业忠诚度高,认同感和归属感强的职工,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所制订的一系列目标,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对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从技工院校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技工院校的競争力,打造积极正面的口碑,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1]。

二、当前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渗透的不足

当前,为了更好地满足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解决他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各个学校虽然都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此为学生答疑解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思想认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职业素养教育重视度不足

对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虽然也会被老师安排到企业中见习或者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自身未来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学生的职业经验还是比较浅薄的,对于自身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还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但是,在对当前技工院校所开设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该门课程多是在晚上展开教学,许多教师对该门课程的重要程度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在未来就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至于个人职业素养,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自然就学会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使得教师降低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标准,日常专业课教学中也不注重渗透这方面的知识。

同时,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讲,职业素养教育实际上与实践息息相关,其主要体现在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因此在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时,不能只是从理论方面入手,还应当深入实践中,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个人应当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为什么应当具备这些职业素养,这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在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之后,实现教学的理实一体化,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教师讲解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时,多是以说教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多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将积极正确的职业素养信仰植根到学生心中去,这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实际上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

(二)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不足,学习配合度低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时,不仅要教师教好,同时也需要学生学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促使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初高中时期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时,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而且,学生本身年纪小,社会经验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职业,没有认识职业素养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此外,教师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学习配合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策略

(一)介绍职业发展内容,协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电工电子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涵盖面广、实用性,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就业面的发展相对来说也比较广阔,也正是这种选择上的多元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发展毫不担心,在他们看来自己只要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在未来想要找到一份工作绝非难事。针对这种现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知識,笔者认为担任不同教学课程的教师在正式教学展开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职业发展的内容,使得学生认识到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自身的技能提升的影响,这些专业知识未来在哪个行业或者是领域应用的比较多,学好这些知识自己未来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进而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确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现职业教育的“精英教育”,促使学生精益求精,不断地提升专业技能知识。当时,在协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时,教师还应注重一专多能,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某一项技能,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那么学生未来就业面可能会比较窄,这样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剖析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哪些能力的获取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剖析各个岗位的任职要求和标准,促使学生对电工电子行业有全面、深入彻底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设立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也更加的科学合理[3]。

(二)建设实训室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当前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到第三学年之后,为了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往往会与一些企业建立联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工作,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此时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学习基本已经结束,教师要想结合专业课知识,系统地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知识就显得比较困难了。而且这种集体性的实习,部分学生猛然接触可能还会产生不适感,这样可能不但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学校还可以结合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特点,建设实训室,借助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如在实训室成功建立之后,也可以模仿企业车间管理制度,实训室可以与企业联合,由专业课教师组织承接一些小的实践项目任务,教师制定专业化的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在项目实施期间,可以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项目版块内容,对小组内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然后考虑发放项目津贴与否,帮助表现比较差的小组学生认识自身的职业素养在那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实训室还可以按照企业7S的管理标准,执行各项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将职业素养知识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4]。

(三)模拟真实职业环境,加强职业规范教育

真实的职业环境对培训学生的职业素质及技能等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从学生进校之初,教师开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时,就应当注意可以尝试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各个环节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为他们未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实训训练中,可以将实训室环境布置成为不同的生产区域,而学生则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如装配区、检测区、焊接区等,在这些区域中学生分别扮演班组组长、安全协管员、技术员和质量检测员等不同的职业角色,将不同岗位职工需要承担哪方面的责任明晰在工作中,明确如何做才算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合理的。此外,教学中还要以实际的电子产品作为载体,分解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帮助学生了解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规范,明确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将会产生哪些恶劣影响,促使学生站在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产品制造质量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总之,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知识,并非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单方面的责任,需要全体教师相互配合,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知识,将它们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职业素养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使职业素养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桑杰.职业教育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路径[J].才智,2018(26):142.

[2]张柱.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94.

[3]于德坚.如何切实提高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J].职业,2018(10):96.

[4]叶新禄.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创新与实践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51-252.

编辑 王海文

作者:房美丽

专业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论文 篇3:

浅谈职业素养教育在公路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视,我国职业院校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开始探索职业素养教育。那么,在公路专业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职业素养呢?笔者认为,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就必须通过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吃苦精神、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职业素养 专业教学 渗透

当前,我国正朝着现代化强国迈进,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5年,为了早日迈进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职业院校肩负的培养技能人才责任更重。未来的技能人才,不但要具有一流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胸怀世界的眼光,具有改革创新的思维,更应该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品质。因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结合笔者在公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就职业素养教育如何在公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

当前,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全国各类职业院校广泛开展了“工匠精神”教育活动。但面对新时代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认知不足

由于年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前对职业的认知几乎空白,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技能学习也不足以促使其对职业的认知走向成熟。而大多数职业院校也没有开展有效的职业认知教育,只是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一些简单的专业介绍,而后开设一些职业指导课程,没有很好地把职业认知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活动中去,导致许多学生在即将走向就业岗位时仍对职业认知处于模糊状态。

2.缺乏应有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主要指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知以及对所从事的职业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追求。职业意识是决定职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进行了必要的专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同时也利用工学交替实习安排学生体验职业活动,但大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融入职业活动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专业技能培养中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学生的职业准备不足,自我约束不够,缺乏对工作岗位的忠诚和热爱,缺乏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和敬畏。

3.缺乏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零零后,且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小时候接受吃苦教育较少,况且现在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生活物质条件又相对优越,即便是农村的孩子也没有吃过多少苦,缺乏必要的吃苦磨炼,导致一些学生一入职场就很不适应,难以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出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被吓倒。说到底,就是缺乏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4.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工匠精神,表现在内心不笃定,意志不坚定,做事缺乏执著专注的心态,缺乏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选择放弃,工作标准上存在得过且过思想,没有真正把职业当事业,没有练就精湛技艺的追求和梦想,更没有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抱负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职业成长。

二、道路工程从业者职业素养的要求

道路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投资金额巨大,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水平,关乎国家形象。同时,道路工程又具有野外作业、施工周期长、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特点。因此,在公路专业的教学中,除培养学生娴熟的操作技能(包括施工测量、材料试验、施工技术、项目管理、质量验收等)以外,还需对其职业素养培养加以重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企业都对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笔者认为,道路工程的从业者应具备以下核心职业素养。

1.精湛的操作技能

对于一名道路工程从业者来说,操作技能是其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它是保证道路工程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道路工程建设从业者如果没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是不可能做出精品工程的。通常来讲,路桥专业学生的主要操作技能包括道路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原材料试验、混合料配比试验、施工技术交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质量验收以及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等。只有注重以上主要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才有可能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也才能真正胜任职业岗位。

2.良好的职业道德

道路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投资金额大,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关乎国家形象。因此,路桥专业的学生既要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又要具有规范意识,既要在工作流程上按规范执行,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同时,又要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无论是原材料的质量把控,还是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工匠精神。这样,才能体现出一名优秀道路工程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

3.正确的职业意识

作为一名道路工程从业者,要树立为国家负责、为建设交通强国做贡献的远大志向,要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点,要准确把握道路工程施工、养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心态,以工匠精神,做好道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要虚心向工程界的优秀技术人员学习,借鉴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本领。

4.规范的职业行为

道路工程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对道路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道桥工程从业人员长期在野外作业,条件比较艰苦,施工周期长,且项目复杂多变,往往需要技术人员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潜心研究和钻研,需要汇集各方智慧、密切团队配合方能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因此,道路工程从业人员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面对繁琐枯燥但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工作,要能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要在道路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中讲究规范操作、严格按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讲究发挥团队中每位成员的作用,更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规范的道路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职业素养在公路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如何有效地在公路专业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渗透?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注重职业认知教育

道路勘察设计、道路施工、道路养护和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职业集群。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包括其家长都存在对该类职业不太熟知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在学生接触专业之初就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认知教育。职业认知教育属于职业启蒙教育,是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基础保障,需要专业教师精心策划。职业认知教育应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通常有专业介绍、观看视频领略职业人风采、阅读行业精英事迹材料、赴道路施工企业参观、优秀毕业生专题讲座等方式。

2.创设真实职业情境

公路专业的实践性特别强,没有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学到真实的职业本领。我们很难想象在校园里、在课堂上能教会学生修路架桥的技术。因此,要想让公路专业学生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修炼必备的职业素养,就必须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包括设置真实的工作任务、参照道路施工企业的工艺要求确定实践活动流程和任务标准、学习和践行企业制度文化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职业熏陶,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突出职业意识培养

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是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必备条件,是对从业者素质的根本性要求。那么,如何在公路专业教学中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呢?笔者认为,一要教育引导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与忠诚,把职业当事业,不亵渎职业,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二是教育引导学生做到敬畏制度、敬畏规矩、敬畏专业规范;三要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学会担责,不半途而废,不敷衍塞责,把高质量完成工作当做崇高的职业追求。

4.锻造学生优秀品质

公路工程专业肩负着为我国实现交通强国战略培养高品质、懂技术的技能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和锻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公路行业典型人物实际分享、开展工匠精神教育、赴道路施工一线实践体验、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适时教育,逐步渗透,培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优秀品格。

总之,公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关系到能否为交通强国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大事,需要引起专业教师的足够重视。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高品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作者單位: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作者:卫申蔚

上一篇:城市品牌营销策略分析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