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素养

2022-09-10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加强。特别是职业技术领域中的新知识, 新技术更新发展的速度加快, 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素养应能适合形式的变化而更新和完善。基于此, 笔者从教多年来, 一直注重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力求专业素养的完善与提高, 更好的适应于教学。现以电子类教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教师层面

1.1 必须具备从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到综合应用的实战应用技能

在这一层面上讲, 就是要求职教教师必须是双师型。在将理论贯穿于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贤淑技艺。特别表现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 熟练理论分析应在实践中获得论证, 这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来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在教学中一般老师都能够按照书本的描述可以将理论分析讲解清楚, 可是对于原理的实际应用方面教学却存在不足, 缺乏对应用领域的探索讲解, 更谈不上综合的实践应用——综合课程设计。这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极易造成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脱节, 也影响学生对原理知识的理解, 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断层, 也就无从谈及应用。毕竟电子基础理论抽象性太强。

1.2 应该具备全程概念, 不局限于局部知识点、应具有完善的应用体系的知识结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 深刻体会到教师的知识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深。如果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既有利于自己的教学又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对学习方向、目的的困惑。同时, 在确立教学中的重难点时能够清楚的意识到基础知识点所能构建的应用体系, 引导学生确立系统的学习过程。体现出从基础到应用的粗略的全局意识。

1.3 始终能把握住单一技能的形成所必须的基础知识点的构建

无论是理论课的教学, 还是应用技能的实践, 教师都应该具备基础单元电路原理及电路结构与工作点分析、熟练的电路检测方法。这会对学生今后所形成应用技能对整机的检测能力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加大单元电路实验的教学力度, 可以增加单元课程设计内容, 充分体现出应用实例的练习。这种教学的安排对后续课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1.4 能够在教学中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解析, 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一种理念——整体与局部的应用体系

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基础知识的抽象性强, 容易导致教学的难度。学生接受困难, 能动性不易激发。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以单元知识点为基础, 合适拓展出一些简单的应用体系。形成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综合应用系统来帮助学生掌握其原理。

1.5 能具有全程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意识

在学科体系的结构中, 应用层面的教学依赖于基础学科知识。所以, 从基础到应用, 作为专业课教师都必须具备。这样, 可以在系统的教学中熟练的确定基础与应用是怎样衔接的。同时, 还可以能够灵活的搭配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结构, 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 做到目的明确、合理分散教学难点和教学的难度。

2 教学内容层面的构建

2.1 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与实际应用需求的紧密结合

电子与信息技术是与社会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的一类学科。实用性强, 更新发展快, 社会需求的层面广泛。作为电子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应该结合需求分层进行, 其次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素质而分类设置, 充分考虑发展的多方向性与层次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一直采用了分类、分层教学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确定学习的内容 (除必修课外) 。并且对基础内容作了大量的拓展, 增加了应用单元电路基础的实践教学。目前较多的书籍在基础内容的分析讲述方面过于简洁, 在应用方面叙述又不够, 并且内容方面很多没有跟上发展变化。那么编写必要的讲义来适应教学就很有必要。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 紧密结合实用性, 应用目的明显, 规避过深难懂的原理分析, 按照够用即可的原则进行。以能力为本位, 对学生而言体现因材施教。

2.2 综合性与单一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建立

有一种理念就是让学生明确电子电器的范围是很大的一个类别, 不是仅局限于家用电器。只要将其内在的单元电路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即可形成其它的应用设备。因此, 熟练掌握单元电路的检测、检修是必须的基本素质。一旦单一技能 (对单元电路而言) 形成, 以后在应用领域再获取一些相应应用设备的基本原理知识, 掌握其维修则不是难事, 并可形成综合性极强的检修能力, 甚至于开发应用也是可行的。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受限于教师的知识水平、行业应用经验和学生的基础。

2.3 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应紧跟应用

在早期的电子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由真空管向半导体发展。半导体的发展导致集成电路器件的产生, 线路构成就向集成化发展了。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 促进了常规单元电路的发展和更新。对信号的处理模式逐渐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 这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和数量无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越性。因此, 电类课程的设置中, 为适应新形式、新变化加入一些这方面新的电路知识是必要和迫切的。我校在近几年来, 在部分学生中开始渗透微型控制器、传感器、数字技术等内容的教学, 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知识综合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诸多方面的内容, 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挑战。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凸显必要和迫切。

2.4 以需求动向来指导教学结构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学生最终是走向社会, 社会需求就是教学指导原则。在保证必须的基础学科内容的前提下, 应着手进行应用学科知识的多方向性的设置与增减, 确定发展的多方向性和层次性是以能够保证多数学生的各取所需。其标准是应用知识体系应该适宜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与理论水平。

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教学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的继续教育着眼于全局, 做好必要的准备。

2.5 实践是检验的最好方式

实践环节是电类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综合性强的实践内容, 是整个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是目前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忽略的。这会导致在应用实践中的综合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意识不明显, 容易陷入僵局, 思路无法很好的展开。这一阶段的教学最好可以使用课程综合设计来进行, 尽管难度较大, 但是涉及的内容和难度应该与学生具备的知识程度相一致, 一方面由于应用性的增加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自我思考原理基础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去的。

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以上只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与实践探索, 愿与同仁共勉。

摘要:本文主要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业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教育教学理念做了必要的分析。当今电子技术发展迅猛, 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应该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 积极拓展更新自我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教学所需。

关键词: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系统性,体系结构

上一篇:基于环境设计内容及特色构建师资团队下一篇:共享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