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办学数量的攀升与英语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 篇1: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内高校文科专业在1977年开始复苏。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纲要确定了高等学校和地方、中央部委的办学自主权,使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具灵活性。国内理工类高校开办文科专业的浪潮随之来临。然而,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数量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文科专业的实力和质量也达到了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水平。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课程建设方面的存在问题,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理工类高校在文科专业建设上存在的不足,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已有的研究和笔者的经验而言,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既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也存在着个性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共性问题的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同质化,鲜有特色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大弊端是各高校间的差异程度弱,同质化程度高,培养目标雷同,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近似,缺少特色。

我们以山东省理工科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例,对比分析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培养计划,不难发现这5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雷同,课程设置上相似,主干课程基本没有差别。胡丹蕾对湖北6所地方工科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调查表明,6所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4%,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7%,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2%。

2课程体系单一,培养目标固化

课程体系单一是指课程体系的最终教育目标单一,课程体系不具备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功能。培养计划是一个专业建设的指导性章程,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必然要落脚到课程体系上。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目标一致性的特点。目前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单一化,已经导致了培养目标的固化。课程体系的单一,制约了高校提供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剧了学生的被动适应,激化了个性成长与标准化教学体系的矛盾,造成人才的单一化。

3课程体系封闭,融合度低

从高校内部来看,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程度不够,甚至自我封闭,与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融合度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科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从其他学科借鉴内容和方法,甚至交叉形成新学科。这种趋势在新世纪体现更为明显。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小文科”理念来指导办学。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就是将专业局限在狭隘的范围里。使得新办文科专业只能遵循按部就班的老路子,难以形成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以“小文科”视野指导专业课程建设,结果必然是忽略学科之间的融合互补,自动放弃理工类高校的特色,放弃大量优秀的专业外办学资源。

4课程比例失衡,缺乏灵活性

课程体系的结构表现为课程结构呆板,课程比例失衡,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首先必修课比重过大,较多理工类高校的文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70%,其中公共必修课的总比重约为25%。其次,选修课的性质存疑。在大部分非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选修课往往沦为“必修选修课”,同一年级的所有同学有可能都要选修同样的课程。课程体系的呆板结构,使得教学计划的执行变得机械,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5规范化程度低,随意设置课程

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迫于各种因素制约,具体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新开办文科专业的理工高校,会大量借鉴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培养计划。这种借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缺少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在开办文科专业时,一般着眼于那些应用性强的学科,为了能将“应用性”落到实处,确保毕业生就业,就会盲目倾向于“实用类”课程;而开设长线类文科专业的理工类高校,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甚至造成专业名称与课程体系之间不相符的情况出现。最后,迫于办学资源匮乏等现实因素,存在因人设课和无人开课等情况。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文科专业在理工科高校中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

仔细剖析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的动机,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的“综合性大学”创办文科专业是为建设综合性大学而服务的。创建综合性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现实情境之下,文科专业的建设就必然地带有功利性色彩。别敦荣和徐警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一针见血。他们在分析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专业发展遭遇到的困境时,总结了四个原因:(1)高校在建设综合大学过程中,学科种类发展贪多求全,把“学科门类齐全”作为综合大学的标志。(2)学科门类的发展采取“拼盘”方式,忽视了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3)旧瓶装新酒,导致学科畸形发展,新增学科难成气候。(4)为综合而综合化,偏离了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办学宗旨。

如此一来,文科专业在理工类高校中的定位就会失准,直接导致文科专业课程建设问题层出不穷,这是根本性的原因。

2教育管理部门管控过严,使高校失去办学自主性

教育管理部门的管控过严,是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诸多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因素。教育管理部门规定专业的学科性质和归属,规定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培养目标,设定人才的培养框架,规定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决定专业的生死存亡,在高校的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刀切”局面。

3理工类高校办文科专业基础差、底子薄

缺乏经验,缺乏人才,是理工类高校开办文科专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完善,要依靠一代代文科人的努力,依靠经验的不断积累,依靠知名学者和团队的不懈坚持,承认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时存在的不足,承认客观条件的差距,是正确解决理工类高校中文科专业课程建设诸多问题的理性基础。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1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开放、融合的原则

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一定要善于利用所在高校的优势,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突破常规,采取兼容并包,融合发展的策略。要明确专业办学的理工科大背景,通过开放和融合的课程体系,确定学科的基础走向和服务的范围领域。

首先,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明确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其次,课程设置要文理、文工互跨。“均衡教育”理念要贯彻到文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中,要根据发展定位,结合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合文科专业学生的理工类课程。再次,课程建设既要服务专业发展,又能促进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的提升。理工科高校开办文科专业,不能为专业而专业,还要负担起全校人文素质提高的任务。

2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高校在办学时会采用不同的课程观来指导专业课程设置,进步主义课程观认为,“高校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应该心理学化,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基础。高校应采用一种适切性课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学生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适合学生自由发展规律的课程。”方文彬认为,“就大学课程体系而言,应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积极创造良好的开放自主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段与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大学的学习进程”

建设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操作层面,即在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在确保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乃至于跨校选择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建设,以社会实际需求或特定技能的养成为导向,将学生的能力加以专项深化培养。

3建设有实效、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对文科专业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如何建设有特色,能产生实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实践课程建设一直是文科专业办学的软肋。首先,高校对文科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欠账较多。其次,如何构建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经验缺乏。第三,文科专业的实践课程同理工科专业确实存在较大不同。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来说,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一次性接纳学生的数量多,课程集中度高,便于管理和考核,而文科专业实习基地一次接纳学生的数量多在个位数,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考核也难。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文科专业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时,要注意开发适合本专业的实践考核标准,建立文科专业实践管理章程,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面形成独到的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展开。在校内,注重文科实验室建设,发掘课堂教学潜力,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在校外,要积极引进校外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外联动的格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肯定能够客服困难,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促进专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磊砢.跌宕起伏的文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2):58.

[2]胡丹蕾.我国地方工科高校文科专业改造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4]王根顺,史学正.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哲学基础[J].高等理科教育,2005(2):3.

[5]方文彬.试论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0(5):133.

作者:柴龙国 毛雪婷

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 篇2:

“E+方向”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办学数量的攀升与英语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英语(English)+方向”(简称“E+方向”)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以地方院校实践为例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特色的“E+方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E+方向”;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当前外语教育存在5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办学点数量激增。根据2006年全国英语专业目录的统计数字,我国已有554所(超过80%)高校均开设有英语专业。截止2008年,共有185所理工院校设有外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占绝大多数)。但各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形势不容乐观。而自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1 . 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关乎学科专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等学校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王守仁等,2005)。因此,关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日渐成为热点。

根据《大纲》的意见,21世纪英语专业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此意见指导下,各高校纷纷探索适合自身院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英语+专业”“专业+英语”“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非通用语种+英语”及“双学位”(《大纲》,2000),还有综合性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王守仁等,2005)。

胡文仲则根据学校类型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4大类:“外语文科大学模式”(也称外院模式)“理工科大学模式”“国内外培养结合模式”“其他模式”(胡文仲,2008)。谈宏慧借鉴国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概念出发总结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单学科(Specialist)人才培养模式”(或称“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学科(Joint)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人文大类双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种学科(Generic)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人文大类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学科(Negotiated)人才培养模式”(或称“跨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谈宏慧,2007)。而目前,在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院校中,采用“英语+专业方向”模式的似乎较为普遍。

2 . 问题与不足

盡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颇多,各研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也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人才模式研究中强调理论课程体系设计的研究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很少甚至没有。理论课程基本是倒金字塔形态,实践课程体系学时学分比例与理论体系比例不匹配,形态不完整。

其次,模块化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内容结构划分不合理,选修课程‘拼盘’化,且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庞大缺乏整合功能(李才,2009)”。一些院校将选修课完全用几个模块分割,由于专业课程体系庞大,有限的师资力量使大多数院校只能开辟一两个专业选修方向,结果只是给学生多了两个出口,并没有发挥选修课调动学生主动性、进行多元发展的作用,也没有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缓解就业压力,更没有在知识构建最为重要的一些专业基础课上,让学生体验到自主选择的快乐和价值(王金生、朱黎辉,2008)。总体上传统课程设置强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缺乏体系。模块化不利于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凸显专业特色。

3 .“E+方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英语(English)+方向”(以下简称“E+方向”)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与此前的“英语+专业方向”研究不同,这里的“方向”是指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方向,如“E+汽车贸易方向”凸显英语与汽车、贸易、经济、法学学科等的复合;第二,“E+方向”中,E是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和立足点,方向只是适应市场需求和符合院校特色的一个方面。“E+方向”模式没有脱离《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有扎实过硬的英语专业基础,方向也没有实际意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高校于2005年首次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考虑学校实际,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围绕“特色”做文章,探索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明确了“E+汽车贸易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努力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3 . 1 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反复研究,项目组对人才培养计划中的40多门专业理论性课程进行了认真归并、整合。按照各门课程的功能划分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科学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程群形成以综合英语为主的培养听、说、读、写、译5项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专业课程群细致划分为语言专业技能提高课程,如体现综合技能的高级英语,单项听说技能的高级视听说、口译与商务谈判。语言文学类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等。相关专业知识以贸易类、语言类及其他语言综合课程为主。上述整合既体现了英语专业课程又适当突出了汽车贸易方向。

3 . 2 特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鄂教高[2003]20号)精神以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2005)》规定,为突出专业特色,课题组将学科基础课程群中的综合英语以及专业课程群中的外贸实务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并先后申报学院的优质课程建设。目前,上述2门课程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并着力建设课程考核试题库,专业自主学习网站。外贸实务课程建设项目课题组已经与国家外语类一级出版社外研社合作并出版了国内新的精品教材,申报了校级教学项目,通过特色验收。上述2门课程示范建设带动了本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共同构建特色专业。

3 . 3 平行四边形形态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

注重培养熟悉理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是我校的特色。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体系。结合学校的特色,项目组在研究了国内有关课程建设体系理论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平行四边形形态”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初步创立了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模式。参照工科课程体系模式,项目组提出:英语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呈“正金字塔”形,实践课程体系呈“倒金字塔”形。两者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形态(杨贤玉、柯宁立,2009 & 2011)。这种形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能够保证培养“应用型人才”。

3 . 4 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式课程体系的发展

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项目组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课外学分要求,制定了本专业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系列以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系列活动延伸了“平行四边形”形态课程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式课程体系。

上述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力图实现“三结合”,具体而言就是:(1)“学与练”结合。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走进实训室,走进社会教学基地,亲自体验和操作。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商务谈判实践课程。(2)“课内外”结合。项目组确立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方案结合了课内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3)“校内校外”结合。各类专业强化训练,课程设计,模拟商务谈判为校内实践,认识实习和社会实践则是校外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确保了校内外积极结合,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作用很大。

4 . 结语

特色办学是各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之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面临较大的压力。戴炜栋在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語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外语专业发展很快,但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类型办出专业特色,如何使外语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戴炜栋,2010)。“E+方向”作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本着“尝试-错误-再尝试”的原则坚持走下去,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戴炜栋. 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 J ] . 外语界,2 0 1 0 ( 3 ):2 - 6 .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Z ]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0 0:1,2 1 .

湖北省教育厅. 鄂教高[ 2 0 0 3 ] 2 0号: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 Z ],2 0 0 3 .

胡文仲. 英语专业“专”在哪里[ J ] . 外语界,2 0 0 8 ( 6 ):1 8 - 2 4 .

教育部. 教高[ 2 0 0 7 ] 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 ],2 0 0 7 .

李才.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思考[ J ] .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 0 0 9 ( 6 ) .

谈宏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设置[ J ] . 教育探索,2 0 0 7 ( 1 1 ):2 2 - 2 3

王金生、朱黎辉. 英语专业“以人为本”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J ] . 成功(教育版),2 0 0 8 ( 4 ) .

王守仁等.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 ] . 中国大学教学,2 0 0 5 ( 1 1 ):4 5 - 4 7 .

杨贤玉、柯宁立.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J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0 9 ( 6 ):5 7 -6 0 .

杨贤玉、柯宁立. 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J ] . 外语界,2 0 1 1 ( 1 ):5 3 - 5 8 .

作者:柯宁立

高校工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 篇3:

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现实逻辑

摘   要: 本文基于教育部近年来公布的高校艺术本科专业调整结果,结合麦可思2012年—2019年高频率本科红牌专业数据的统计,分析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现实逻辑。

关键词: 艺术学   专业调整   “双一流”   本科院校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优化专业设置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提道:“一级学科的调整每10年进行一次,二级学科目录编制每5年进行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艺术学学科门类设立,由5个专业类一级学科33种专业组成。自艺术学成为我国门类学科以来,艺术学的发展备受社会关注,专业设置更是关系到百万艺术高考生的切身利益。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审视新时期我国艺术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学界不乏好的建议[1](18-21,110)[2](16-23)。本文基于学科的最小单位专业,分析我国高校新增与撤销艺术类本科专业的现状,并预测艺术类本科专业未来发展路径为我国艺术类本科的专业建设提供一些价值参考。

一、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现实逻辑

我国高校有数量庞大的艺术生,艺术类专业设置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新增与撤销本科专业时有主观的随意性,也有客观的现实逻辑。

(一)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势头迅猛,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高考生人数庞大。2012年9月教育部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高校艺术学门类学科正式招生。当年全国有1000余所高校开设艺术类本科专业,所涉高校除专业艺术类院校外,涵盖综合类、师范类、工科类及农医类。2013年全国参加艺术类高考的人数超过100万,2014年社会呼吁提高艺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文化分数线,2015年我国参加艺术类高考的人数下降为71万,2016年反弹再次超过100万。近年来,全国每年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接近1000万,艺术生占高考总人数10%左右。

现阶段我国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规模与其作为门类学科的地位相呼应。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统计2015年—2019这五年间排名前列的新增备案艺术类本科专业。2015年度我国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260个,其中包括数字媒体37个,播音与主持艺术19个,广播电视编导18个,视觉传达设计14个;2016年度我国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180个,其中包括數字媒体28个,播音与主持艺术21个,广播电视编导11个;2017年度我国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287个,数字媒体艺术24个,播音与主持艺术18个,广播电视编导11个;2018年度我国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212个,其中包括数字媒体26个,艺术管理13个,书法11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产品设计专业各10个。2019年度我国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184个,其中数字媒体19个,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各9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各2个。

2015年—2019年这五年间,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前三名分别为数字媒体艺术134个、播音与主持艺术70个、广播电视编导52个。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多元的跨学科专业,涉及造型艺术、交互设计、计算机图形语言及信息与传媒等方面,展现信息技术向文化艺术领域的拓展。当下众多热门行业如影视广告、文化传媒、电信移动、产品展示等都可以同数字媒体艺术结合,广阔的就业前景、实用的知识领域,专业前景一片大好;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同属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类。随文化产业活力的突显,这两个专业最受音乐类考生的关注。另外,一些考生抱着“曲线救国”心理,“文化分不够,艺术来凑”,选择艺考之路。高校为迎合这种心理,纷纷开设这两大专业。

民办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表现抢眼。在2015年—2019这五年间,艺术类本科专业新增1123个,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集中在二本普通高校与民办院校。2018年度高校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中,175所高校新增2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办高校88所新增97个专业,民办高校87所115个专业。另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本科高校共1243所,其中公办高校817所、民办417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2所。由于艺术类专业办学成本低、生源充足、收费高、分数低,因此一些新升本科的民办高校大肆开设艺术类本科专业。某民办高校在2016年报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通过以后,2017年招生火爆,一年开设5个班共200余人,该院领导不得不将原来视觉艺术传达的师资转向数字媒体艺术。在尝到甜头以后,该校2017年报备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2018年以新报备的上述两个专业加上数字媒体艺术组建传媒艺术学院,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但办学质量却让人怀疑。

(二)高校撤销艺术类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2012年—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对2012年—2019年高校撤销艺术类本科专业名单的统计,见表1:

分析以上数据,2012年—2019年这八年来高校撤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56个,为近年来所有撤销专业之最。专业的撤销与该专业的就业率及报考率有很大关系。从属艺术学门类下的服装与服饰设计,将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约定俗成为第一目标。高校无差别性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使得大量毕业生会“画”服装,不会“做”服装,一方面导致服装行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产业型人才,另一方面导致服装专业毕业生过剩。虽然可以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但更需要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艺术院校内开设的产品设计实质是原来的工业设计,只是改了名称而已,该专业的撤销与学科的属性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形成工业设计姓“工”,产品设计姓“艺”,“艺”与“工”的融合与分离,导致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在专业目录设定上摇摆不定。另外,产品设计范畴大,专业课程宽泛,容易造成专业浅尝辄止,学生无一精通的尴尬。撤销服装设计与工程同产品设计有同样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显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设计类含8个二级学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其中一个。服装设计与工程属于工学纺织类专业,可授予工学与艺术学学位。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本科专业评估前后,一些艺术院校在调整专业布局时,主动撤销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或将其更名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二十一世纪初动漫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本科高校几年之内超过350所,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动画制作技术粗糙,与市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不匹配,导致人才过剩。传统舞蹈表演、美术学的撤销是历史遗留问题,2015年以后变动不大。

艺术类高考人数居高不下,高校不断加码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专业同质化设置严重,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堪忧。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对2012年—2019年高频率红牌专业统计(表2),在列出的10大高频率红牌专业中,包括美术学、音乐表演、动画三个专业。红牌专业意指工作岗位薪资、满意度低、失业量大的专业。

美术学、动画被亮红牌,目前这两大专业在高校已经有意识地停招或撤销。音乐表演属于传统艺术学专业,被亮红牌与市场的饱和有莫大关系。传统艺术专业的就业不够理想,学生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人数也不容乐观。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和投入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3](66-68)。应对艺术教育的过度规模化、专业设置的同质化,优化教育资源,打造有特色的一流专业时不我待。

二、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路径探析

“艺考热”持续不退,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足以引起社会对艺术类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关注。急速扩张的艺术类本科教育规模,指令性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评价目标的一刀切,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多规格化人才的差异性需求。探索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调整的实践路径,对于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一)适应专业评估的常态化,建立动态化的专业调整机制。

高校新增与撤销艺术类本科专业能够体现社会变革的需要,高校专业设置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机制理应与时俱进。随着世界进入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快车道,人才更新迭代加快。敏锐捕捉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缺口,社会职业分工应与专业设置相辅相成,专业调整应关切社会分工对不同知识结构、行业、地域的人才需求。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是否跟风设置、紧贴市场,适应社会变化需求的一批专业能否得到充分发展,一些脱离社会需求、“因人而设”的专业是否得到遏制。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为的引导有其必要性,如果不按发展规律办事会贻害无穷。

专业评估是专业调整的依据,结果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起鞭策作用。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是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4](99-106)。2019年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暂停了服装表演专业的招生,考虑到该专业教师多年来无科研成果,拖累了学院设计学学科的总体排名。2020年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停止动画专业招生,该院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专业整合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专业评估迫使高校重新审视“大而全”“综合化”的发展之路。建设有特色、高品质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撤销重复设置、注水的艺术类专业,必将是未来艺术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二)抓住“双一流”“一流专业”建设契机,合理定位,打造特色专业。

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高校应积极应对,抢占制高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旨在优化社会各级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调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热情,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过去支持“985工程”与“211工程”大学,转向支持“双一流”高校建设。“双一流”建设重在质量和特色,引导学科专业建设的卓越发展[5](65-73)。对标“双一流”,指引我国高校未来艺术学学科的发展。

除了竞争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外,各省高校还可筹备建设地方层面的“一流专业”。专业设置在理论上应符合学科和学理逻辑,同时结合自身实力合理定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与民辦本科院校发展迅速,但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上,仍沿用“211”“985”研究型高校模式,势必形成“千校一面、千校一纲、千课一本”的局面。一些指令性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难免不制约我国学科专业的发展,必然是一种遗憾[6](108-118)。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将原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专业改为高校自主设置,报教育部备案。高校专业设置逐步放权,管理机制逐步探索与完善。但高校自主设置专业时,在专业论证上不可以任性,需结合所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对于没有条件入围“双一流”的高校,可以打造“一流专业”。2019年教育部发文《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在计划中列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艺术学理论4个,音乐与舞蹈学类198个,戏剧与影视学类216个,美术学类157个,设计学类474个。各省教育厅出台实施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方案,旨在打破高校的身份固化,将更多的高校纳入其中,甚至包括普通高校的某个专业,自然会激发高校专业建设热情。注重艺术类本科建设的内涵发展,完善艺术类本科专业新增与淘汰机制,促使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发展与布局朝着更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拓展新兴交叉专业。

新专业的设置需考虑与时俱进,应同国家经济需求、区域发展,以及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相适应。高校专业调整机制本质上是专业调整主体与社会需求主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办学资源配置、适应性评估形成的相互关系[7](33-39,47)。专业艺术教育不仅为培养艺术家的精英教育,还应与产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专业设置的布局,应做到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专业认证与考核退出体系。如果对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约束机制,专业设置不合理、注水专业长期存在的顽疾就会难以治愈。艺术学门类下的传统专业美术学、书法、舞蹈表演等专业需求量不大,而这些专业却构成了艺术学的主流专业。传统艺术教育将思维局限在绘画、音乐、舞蹈等技能的培养上。在绘画、表演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一些偏重实践、轻视理论的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时尚传媒、报社、艺术市场等行业时存在一定壁垒。专业适应面窄,不存在普遍的刚性需求,就业自然很成问题。艺术教育应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艺术专业的设置应服务于文化生活、文博工作、文创设计。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部门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

艺术学办学规模的扩大,迫使艺术学教育者加强跨学科院系的交流,打造相互交融的模块化专业,拓展艺术学学科的内涵。当前科学文化知识的边界呈现模糊化态势,导致各门类学科在完善学科体系的同时,还需积极向其他方向拓展。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建议,新增交叉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第14个门类学科。环顾世界交叉、带有融合优势的新兴前沿艺术专业,如时尚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及信息设计都展现出极强的活力。在美国艺术学属于“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门类,有技术和学术双重属性。在日本艺术工学的提法颇流行,既可授予艺术学又可授予工学学位。打破行政指令目录框架内学科专业的体系,顺应知识交叉融合的时代,本着艺术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提前布局艺术交叉学科,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新兴交叉艺术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必将是未来艺术学新增专业的一种趋势。

三、结语

优化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协力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化的调整机制。作为专业设置主体的高校,应领会“双一流”“一流专业”视角下对专业建设的更高要求,立足于自身教育资源,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在专业审批上,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规划,新增专业应具有前瞻性,引导专业设置向经济、社会、文化需求靠拢,同时为高校特设新兴交叉专业开辟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王晨.新时期我国艺术学科发展面临的五个问题[J].艺术百家,2018,34(01).

[2]王一川.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学学科变迁及当前学科构型[J].当代文坛,2018(05).

[3]白鹤龙.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01).

[4]张德祥,王晓玲.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的三重逻辑[J].教育研究,2019(03).

[5]杨频萍,汪霞.“双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国学科专业评价创新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6).

[6]李丕宇. 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 艺术百家, 2013(02).

[7]王晓玲, 张德祥. 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高校专业调整7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课题(19YB138)。

作者:廖江波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观论文下一篇: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