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思考论文

2022-04-30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内涵式发展是发展方式,“双一流”建设是战略选择。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建成“双一流”大学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思考论文 篇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使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通过加强师生思想引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凝练特色专业集群、组建科技研发团队、推介科技研发项目和确定重合作项目等措施强化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转型发展;校地合作;高校;思想引领

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社会贡献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南阳理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强化校地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做法及措施

(一)强化师生思想引领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首先明确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脱离了这一点谈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遵循。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格局,坚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学习,成立政治理论教学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提出了思政课“1458”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南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共建了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设有光电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13个协同研发中心;与北京中关村、南阳高新区协同共建了“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共享各方优质资源,打造、形成集聚人才、信息、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高端平台;组建了三融众创空间,被授予“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协同组建了南阳电商联盟,获批“省电商继续教育基地”“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不仅为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硬件基础,也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

(三)凝练特色专业集群

学科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基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根本性建設,是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与基础,以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围绕南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加大核心专业集群建设。围绕服务南阳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电商及物流、“楚风汉韵”古建筑遗存保护、仲景品牌医药等支柱、新兴产业,分别打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中医学、中药学等一批核心专业集群,形成产业群、专业群、人才链与南阳产业升级发展的有机对应和对接。

(四)组建科技研发团队

科技研发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学术群体,同时,也是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升级转型,解决地方企业重大科技难题,实现效益最优化化的技术群体,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近年来,我们联合兄弟院校、研究院所,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目前组建有包括工程结构性能监测与控制团队、智能感知与导航团队、电机振动噪声与控制团队、发酵代谢工程科研团队、县域电商服务团队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在内的121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队,其中参与博士达135人,参与博士生导师达127人。这些科技研发团队先后为南阳产业、企业提供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170余项,荣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目前拥有成熟项目65项,专利183项;在研项目137项。

(五)推介科技研发项目

推介科技研发项目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最直接、最显效的实现途径。近年来,我们举办了校地校企合作推介暨集中签约大会,与南阳市13个县区政府、60多家企业集中签约,推动各项科技成果落地。与陆德筑机联合开发的“产品图纸自动审核及智能拼图软件”获第四届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金奖;与张仲景大厨房合作研发的“仲景香菇酱”年销售额达5亿元,带动西峡香菇食品产业飞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全面推进,有需要重点突破。确定重合作项目是校地合作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与桐柏、西峡的校地合作已被列为县委书记工程,已确定县域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建立物流仓储信息共享平台、中医药适宜技术、光能风能新能源知识和技术培训、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特色小镇规划等33个重点项目正在对接实施过程中。

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思考与拓展

(一)全面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切实解决“总揽抓”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二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具体抓”的问题。通过全员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在职研修、国内外考察访学、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造一支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三是强化阵地管理,切实解决“抓关键”的问题。首先,抓好高校课堂主阵地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把控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制度等,保证教学主渠道的正确政治导向。其次,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等活动的管理。再次,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管理,把握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热点,培育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二)持续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创建特色新型智库,打造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智高点”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学院推进整体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点打造机械制造、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食品加工、电子商务、中医药等优势专业集群。通过横向拓宽、纵向深化,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平台,建设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性地服务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南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区域发展政策研究、经济发展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优化组合,通过政策研究、课题调研、战略规划、项目评估、信息服务、民意调查等形式,推出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智库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方案评估、政策解读等综合服务。

(三)持续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引领地方产业升级发展

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研发平台建设计划、科技服务团队计划、创业孵化计划、校地人才互动计划。依托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进行技术研发、科研攻关与项目推广;围绕南阳八大主导产业,设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集成型发展合作交流平台,协同高新技术项目研发以及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南阳光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商务当产业及城市规划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等。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富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优秀服务团队。充分发挥121个科技研发服务团隊在科研攻关、项目服务以及成果转化上的优势,针对南阳市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人才培养、项目咨询评估规划等服务。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南阳理工大学科技园内转化,吸引优秀人才入园发展、创业。

(四)着力“三大平台”示范引领,提升“三大文化品牌”效能,助推地方创新创业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国家级“三融众创空间”,强化与国内其它众创空间和南阳市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建设,促进京宛合作,带动南阳信息产业发展。加大张仲景国医药理论应用研究及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南阳名贵中药材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张仲景方药应用技术成果转化,提升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南阳历史建筑文化应用研究及古建筑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南阳历史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南阳古城镇、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塑造南阳古建筑文化特色品牌;加大南阳盆地地理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力度,做好南阳楚汉文化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玉文化产业和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拓展南阳文化创意产业链,塑造南阳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邓春玉,王志刚.社会服务导向下的校地合作发展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

[2]许雷.高校校企合作运作流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

[3]张泊平,吴国玺.地方高校“校地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

[4]郭长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7).

作者:葛晨光 秦鹏鸣

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思考论文 篇2:

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内涵式发展是发展方式,“双一流”建设是战略选择。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建成“双一流”大学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共同基点,落实在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其实践路径的应然指向为: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学科为基,特色发展,通过学科聚人才、育英才;创新驱动、产教融合,使人才具有创新潜质;深化改革,重心下移,强化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

关键词:人才质量;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关系;路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之一,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发展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每个重要发展阶段的背后都蕴藏着一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1]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短板: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还需解决、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国家人才需求还不匹配、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此方能开创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自觉

思想认识的自觉是行为自觉的前提和动力。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大力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今天,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努力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间内在关系的逻辑起点,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对教育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战略与战术选择的迫切需要。

1.内涵式发展的要义解析

所谓内涵式发展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而言的,不同于外延式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功能活动及其结果品位的提升及相关要素品质的改善和优化”[2],是微观上高等教育内部要素优化整合与宏观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其一,人才质量跃升和办学效益最大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若不能培养出素质过硬的一流人才,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同时,在培养一流人才的过程中也要适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破除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功能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实现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二,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频共振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高等教育内涵质量的跃升,最终要通过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供的助推力的大小强弱来衡量,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远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将其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学术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离开这一转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只是标签口号而已。其三,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期待的现实需要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指向。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人民迫切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品质高等教育资源庞大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全面现实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正是这一新矛盾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基本诉求。

2.“双一流”建设的逻辑依据

“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意在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3]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在学理上理顺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4]首先,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源泉。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经历历史洗炼的优秀民族文化内蕴著富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不能放弃对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和中国元素的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全球视野,也要关照民族特性。“双一流”建设绝不是对国外一流大学办学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要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其次,响应国家发展现实需求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动力。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等教育只有解决现实问题,才能获得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实现自身内涵的高层次提升。再次,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保障。只有立足国家现状,构建内蕴中国智慧的符合国情、世情的学科体系,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的和谐变奏

3.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关系认知

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必须依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更需要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共同基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双一流”建设是发展方式和战略选择的关系,内涵式发展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然指向,而建成“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建设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度统一于质量提升的目标,没有内涵式发展就建不成“双一流”大学,没有“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和顶层谋划,就会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缺乏榜样示范和目标引领。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变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自始至终永恒的内在需求。[5]建设“双一流”大学,是构建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完善高校自评、院校评估、动态监测、专业认证、国际评估“五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适应,激发高校质量建设内生性动力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实践理路

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必须依赖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以公平而有质量为特征,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双一流”建设更需要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教育强国、内涵式发展、“双一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论述、新要求和新任务,是顺应民意和基于国情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遵循教育教学理论新的实践模式。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必须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科教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十九大报告面向新时代,瞄准新目标,从国家发展、国际竞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中心四个战略维度把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教育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坐标。[7]

2.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十九大围绕如何建设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原则和要求,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论述的继承和创新,清晰地规划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路向。比较而言,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则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求更高、时间更紧、责任更大[8],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原则。

3.加快“双一流”建设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必须以一流学科作为身份标识。一流的学科也需要一流大学提供培育条件。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所有一流大学都是在一流学科引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的,其一流学科的培育离不开高校提供的良好学术氛围、优渥物质条件和规范的制度保障。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以自身拥有的一流学科闻名于世。只有构建立足于本国特色、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着力提升其系统化科学水平,才能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三、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期许。[9]面向新时代,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众多学者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与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结合十九大精神,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者认为可依以下路径进行实践。

1.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从教育哲学的理论视角考量,任何高等教育事业,都是为特定的社会制度服务的。纵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以及柏林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不是以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为其办学方向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中国的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使命,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举旗定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地位决定使命,使命引领未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同样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高校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一流的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使高等教育发展同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乃教师天职,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要求高校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在新时代,每一位教育者都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才与成长,践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精心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学科为基,特色发展

大学是由一个个学科部落所构成的联合体,学科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水平,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学科强则大学强。在我国第四轮大学学科评估中,学科综合评价位居前列的往往都在国内的高水平大学,并且大都是一所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学科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与特,特色发展和跨学科交叉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众多一流大学的共同选择。“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就是要凸显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开放式动态竞争机制将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地位。通过学科聚人才、育人才和出成果是具有普适性的大学通則,只要抓住了学科,就抓住了大学内涵式发展的主攻点。内涵式发展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学科为基础,自觉在学科建设中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追求特色化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特色学科,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3.创新驱动,产教融合

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颁布的产教融合意见为高校创新发展和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前提和发展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都与大学密切相关。[11]2017年7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要求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创客等主体协同。[12]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全面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3]高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汇集地,只有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产教融合,才能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发展空间。强化教育与社会的互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有的责任担当。《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用供给侧思维搭建校企合作的立交桥,共建互联网专业解决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只有共建、共创、共赢,真正做到产业融合、专业共建、深化校企合作,才能开拓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14]世界大学的发展史表明,大学开放办学,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已成为普遍的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就业选择,也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知名度。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区等合作育人机制,需要内外联动,共同推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产学研用探究并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创新驱动和产教融合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4.深化改革,重心下移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各項改革的稳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在路上,唯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简政放权,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行“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着力倡导和实施的重大改革举措,逐渐成为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合法性依据。但是,倘若政府将权力赋予高校以后,权力重心仍然集中在高校管理层,就无法有效调动从事学术生产的基层院系组织办学的自主性和师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则是表面的和不彻底的,也无法顺应大学松散联合的组织特性。在保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应加大学术逻辑,强化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

事实上,高校实施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权力结构和组织架构的重组焕发办学活力,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扩大院系自主权,实施管理重心下移,赋予学院必要的人权、财权和事权,自主与监督相结合,倡导“学院办大学”的发展策略,通过激发院系自主办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进行实实在在的真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对那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大学组织特性的改革须进行再改革,即对改革的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担责,敢于打破利益固化,不能避重就轻,给那些愿意干事、想干实事和能干实事的人更多的自主权,为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扫清制度障碍,为高校职能的有效履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国瑞,高树仁.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0):1-7.

[2][5]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6):8-9.

[3]辛斐斐,范跃进.“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及矫治[J].高教探索,2017(10):25.

[4]白强.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根据与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6):208

[6][9][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8-10-18.

[7]林蕙青.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11-13.

[8]张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演进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6.

[10]张炜,袁占亭,刘献君,卢晓中,马陆亭.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7):1-6.

[12]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2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7/content_5213735.htm.

[13]陈锋.抓住机遇,乘势前进,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阶段[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8.

[1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作者:冯晓丽

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思考论文 篇3:

转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关联的教育类型,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任务,在政府的主导下,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建设进程,创新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区域经济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关联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必须随之而加快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1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互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兴起与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革新、进步均存在重要意义,两者间存在着互动互促的二元联系。毫无疑问,高职教育在我国区域经济腾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助推力与智力支撑的作用。

经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增至1215所,超过高校总数的一半,高职教育已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的高等教育形式。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06年科技进步对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工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40~50%,其中近7%的贡献率源自职业教育的发展,且这种贡献率还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毋庸置疑,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作用及技术辐射功能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低技术、低成本的低端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国家产业升级、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质量层次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积极主动地转变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

2 关于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有互联互促的二元关系,能否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不仅关乎到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认为,要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与地方经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落实以下几点措施:

2.1 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政府在转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中的主导作用

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引导。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的地位来看,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只有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与协调下,才能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关系,处理好高职教育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只有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法规与政策,才能进一步规范和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政府要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经济等手段,建立起有益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立高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职学生“专转本”招生考试制度、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在办学体制机制上转变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式。

2.2 优化专业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特定的专业设置来实现,专业是职业教育适应并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的接口,要使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终形成高职院校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专业设置配套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关键是要落实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这一核心点,在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两者间找寻到最佳契合点,谋求动态平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整合、改造滞后或重复专业;把握区域、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前瞻性、开创性地开发设置新专业,如围绕节能环保、新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专业,高端综合设计、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增值、信息安全等信息服务类专业,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新专业等等。

第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高职教育应注意不断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分类调控,发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区重点扶植的朝阳产业;培育、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改造老专业,控制布点集中、就业量趋于饱和的滞后专业,力求达到新旧专业合理配置、相辅相成。深入推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获取知识能力强、运用知识能力强、创造能力强、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四强一高”技能型人才。

第三,强调内涵建设,凸显优势、特色专业发展。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重点专业的培育、建设,形成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2.3 推进高职专业建设进程,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第一,宏观层面:国家、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指导,在“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等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引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纵深发展。在制度、管理层面应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统筹协调,规范学生、高职院校与实习企业间的教育性劳动关系,防止顶岗实习被异化为初级打工。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增强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加速专业精品化课程建设,实现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

第二,中观层面:高职院校应组织二级院系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方案,明确院系两级小组的优势专业建设步骤及职责;从战略高度规划专业建设框架,激励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联系企业的参与热情,完善实训配套建设;定期组织行业专家对专业建设方向、进程进行评估,对优势专业建设中暴露的缺陷或共性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促进院系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第三,微观层面:二级院系作为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具体建设部门,应当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新发展,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打造先进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品牌专业课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2.4 创新办学模式,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对接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职教育得以发展的必由之路。找准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持续、稳定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支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源泉。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双方共赢。面向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发掘专业教学资源。校企双方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职教集团、合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或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方式,建立持续、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不断修改、补充协议内容及规范制度,确保校企双方达成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长期性。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产业机构调整所需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则可通过参与校方的教学体系改革,将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加以反馈,体现至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上,达到获取稳定的人才储备的目的。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思想,通过企业选聘,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建立符合专业建设需求的动态兼师库。同时,组织专职教师深入合作企业一线,调研技术工艺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必需的实践经验,实现师资力量由单一教学型向产教研一体化的深刻转变。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办学和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完善政校企发展机制,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也才能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海丰,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2).

[2] 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3]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一一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战略选择的人本视角与考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建求.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策略[J].教育研究,2003,(06).

[5] 伏涤修,周桂芹.教育服务贸易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审思[J].煤炭高等教育,2003,(03).

[6] 唐之享.唐之享教育文丛(撷英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下),2004.

作者:张益德

上一篇:配电网反事故处理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生物学科德育教育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