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化分主文化、亚文化,其中亚文化中最值得警惕的是越轨亚文化,它往往与危害社会的行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1:

对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思考

【摘 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应得到重视。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和谐因素,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资助 民族医学院校

民族医学院校的生源多来自老少边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质上的贫困,更要面对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消息闭塞、学习时间久、学业任务繁重等问题,存在更为突出的精神贫困问题。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而学校对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资助的社会效应,对他们的内在理想追求、身心全面发展不够重视,使学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不能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在重视解决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

一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重要意义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的实践。关注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教育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贫困锻炼能力、磨砺意志,消除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消极影响,重塑健康的人格,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2.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

民族医学院校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拓宽资助渠道,形成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龙头,奖助学金、特困补助、缓交学费相结合的“奖、贷、助、补、缓”多元助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与资助,从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到精神生活层面,是对物质资助的有益补充,是对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其表象是学生自身要素的不和谐,但从深层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它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对新医改的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

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价值的理性范畴。通过座谈和访谈得知,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主要有:

1.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老少边区,经济窘迫、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现实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低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害怕与人交往,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敏感,存在因家庭极其困难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愿望,因某些特定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们有获得别人支持和帮助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心理危机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人的全面心理状态相联系,和人的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因为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质量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生理的正常需求,同时,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时刻困扰着他们,面对现实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多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了如抑郁、心慌、头痛、心悸、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业。

3.嫉妒、逆反心理严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学业、能力、就业等方面的弱势而承受了比其他医学生更大的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认识产生偏差,他们感觉自己与别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差异,要顺利完成医学学业存在很大的困难,较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别人的憎恨,导致极端的嫉妒心理。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这种嫉妒心理得到了强化,转而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的叛逆心理,表现出退学、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 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和谐的理念,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出发,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形成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从根本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康观念“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康社会中“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的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过程注重人的精神需要,注重对人的关怀。民族医学院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和谐发展极其重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工作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做到资助的同时育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融入和谐因素

在和谐的环境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得以唤醒和尊重,体验美好、崇高、快乐和成功,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患之间“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创建和谐校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

3.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家园。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使命感,培养仁爱之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消除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视贫困为个人发展的良机,关爱自己、关爱别人,尊重、珍惜生命。

缓解经济困难,并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部价值所在,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精神扶助,以人为本,高扬关爱与温暖,提倡和谐与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44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

[3]余德华.从UPI透视当代贫困生的精神世界[J].教育与现代化,2006(2):64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何彦妮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2:

弘扬主文化 控制亚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

摘 要: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化分主文化、亚文化,其中亚文化中最值得警惕的是越轨亚文化,它往往与危害社会的行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我国文化领域的现状是越轨亚文化大量滋生,主流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要大力弘扬主文化,控制亚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

关键词:主文化;亚文化;全面繁荣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形势时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早已冲破了我国曾经紧闭的大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杂糅的局面,亚文化大量产生,一些越轨亚文化泛滥,社会主流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证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如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社会各界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笔者认为,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得以实现,应该大力弘扬主文化,合理地控制亚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

一、文化、亚文化和越轨亚文化

文化的概念歧义多端,很难界定。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共计不下200种。研究文化的法国学者维克多·埃尔感叹:企图或者声称给文化概念确定范围是徒劳的[1]8。“文化是人类劳动、智慧和感情创造的产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制度、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哲学、历史、宗教和科学技术等意识形态和劳动成果。”[2]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的功能日益突出。“文化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给予我们自身同一性,并从芸芸众生中理出秩序。”[3]“伴随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开始越出原有的学理层面,快速走入日常生活,对社会各领域形成巨大冲击。像西方文化的传播、扩散,不仅深刻地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其教化功能、消费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等集于一身,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4]

亚文化的概念与主文化相对。所谓主文化,是指一个特定社会中文化的主流,即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显示的是一个特定社会中文化的共通性、同质性,能够对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影响。德国的著名犯罪学家施耐德曾经指出:“亚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和价值体系,它独立于社会上主导的行为和价值体系而存在,但仍然是这一主要体系的一部分。生活在亚文化中的群体分享主导文明的因素,但也保持某些独特的行为榜样和价值观念。”[5]一般来说,亚文化并不直接否定主文化。亚文化群体具有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异的价值观,并且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一个特定的亚文化,其接受和认同的群体往往只是社会的一部分成员。亚文化与主文化,并存于社会,又有其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独特内涵。

提到亚文化,必须明确一个子概念:越轨亚文化。越轨亚文化指对于特定社会的规范文化的群体拒斥,是亚文化中与主文化直接对抗的文化群。其与一般亚文化的区别在于,一般亚文化虽然与主文化有所区分,但是并不形成与主文化的直接对抗。一般情况下,它们所拥有的特殊规范虽然并非社会共同遵从的规范,但却有自身的立足之处,通常能够为社会的规范文化体系所容忍或包容。而越轨亚文化则不同。由于其与主文化的对抗性,因此很容易为主文化所不容,它们的特殊规范则通常招致主流文化的否定甚至排斥。简言之,一般亚文化与越轨亚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与主文化的关系:一般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往往是包容的、融洽的,而越轨亚文化则不然,其与主文化之间通常是相悖的、对抗的关系。显然,越轨亚文化对于社会而言,是需要提高警惕、妥善引导和监管的。

因此,要做好文化工作,必须要大力弘扬主文化,加强主文化的渗透力,同时必须要关注亚文化的产生,对其采取适当的控制手段。对于亚文化中的越轨亚文化,则更要提高警惕,加以监管。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当今我国复杂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弘扬主文化、控制亚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进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和而不同”:正确处理弘扬主文化与提倡多元化的关系。

“和而不同”思想源远流长,发展至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就是要用宽容精神和包容胸怀来承认差异,互济互补,“不同”中寻求“和”,从而达到统一、和谐,促进事物发展。这一古老思想在我国当代文化政策方面得到了一脉相承的印证。李长春在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为人们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提倡多样化,就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积极吸收、引用“不同”,不能只是照搬拿来,进行简单的相加或同化,而是一个吸收、改造和重建新的一个“不同”的过程。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既保证主文化的主导地位,又促使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和而不同”是一条最佳途径,是社会主要文化发展繁荣的活力所在。

第二,必须明确亚文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深入,加之社会流动的存在,催生了不同的文化群体,这些新的文化群体无形中冲击和破坏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新的社会文化体系。因而,这是一个破坏期、过渡期、动荡期、转换期和生长期。诚如亨廷顿所言:现代性意味着稳定,现代化则孕育着动乱。在现代化过程中,有旧事物的灭亡,有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无法逃避苦痛、震颤和磨难,也难免会有扭曲的形态来实现。这一切,我们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的阵痛。这种阵痛是现代化过程中所必经的。伴随着旧社会文化结构的瓦解和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体系产生,必然会有这样的表现,经历这样的历程。其存在是有历史必然性的,因而,我们必须顺应历史规律,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的前提下加以引导。

第三,明确文化整合的总体思路。对文化的控制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一味压制,二是肆意放纵。“遵守规范不等于扼杀欲望或迫使欲望麻木,张扬个性又不等于允许越轨。人类社会的文化控制就有如大禹治水,疏导要比堵塞更有效,只讲社会本位,不讲个性解放,或只讲个人欲求,不讲社会秩序均是无益的。犯罪的文化控制是要求兼顾。把妊娠的污水和新生的孩子一起泼出去终归是愚蠢的。”[6]

因而,改革的大趋势呼唤社会文化登台,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文化整合。时代呼唤社会文化整合为我国人民提供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抑制越轨亚文化发展,也有赖于社会文化整合的最终完成。必须强调,文化整合并非是简单粗暴地排挤所有亚文化,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过程。

三、文化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力

当今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主流文化在不断地消解。主流文化的生命力羸弱,亚文化盛行。因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许多时候信息的公开透明未能实现,主流文化的宣传固守传统,在民众的印象中,主流文化思想僵化、内容空洞、居高临下,显得较为生疏和虚伪。反倒是亚文化的外表,显得更加亲切。因此,我们必须用恰当的方式弘扬主旋律。尤其要不得早年“高大全”式的宣传,剥离了榜样人物的基本人性,将其无限度“拔高”,反而消解了可信性。我们应该致力于从内容和形式上保证主流文化的优越性,不给不良亚文化以可乘之机。

(二)适当控制亚文化

首先要强调的是,对于亚文化的控制,不能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

第一,继续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从文化传播的源头上加大整治力度。

策略一,对传统媒体的监管回归应有之位。目前对传统媒体的监管,时常摇摆于两极之间。时而过分紧张,审核程序严格;时而又监管缺位,使不良亚文化借此载体面世。比如,电视电影时常可见暴力充斥,而且,现在好多娱乐节目为求收视率而走向低俗,很多内容都是低级趣味的,宣扬低俗文化,而且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对此,学者赵汀阳有鞭辟入里的分析:现代商业和传媒所领导的就是一个人类集体堕落的文化运动,它以大众“喜闻乐见”为理由把文化的结构由“向高看齐”颠覆成“向低看齐”,从而消除了文化和精神的品级制度,以弱智替换精致、以低俗淘汰高贵[7]。

策略二,加强对新兴媒体的控制。在当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广泛传播之时,网络正以其独特的多样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在新形势、新挑战下做好文化工作,是摆在文化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不能盲目排斥网络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吾伦先生指出,保护民族文化,不是像对待一件古代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绝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去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必须正确监管网络文化。网络所具备的特性使暴力色情文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更新、更“便捷”的载体。充斥在网络中的若干“门”每每引起广泛关注,大量下载。对网络的控制方面,虽然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问题很多。比如仍然有一些法律法规的空白,未能做到“有法可依”,因此急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一定要严格司法,以降低犯罪数量,使一切已经实施的恶意传播越轨亚文化的犯罪行为都必然受到揭露和惩罚,减少并逐渐杜绝“漏网之鱼”。贝卡里亚在其作品《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8]在目前我国文化市场的监管中,“严打”之风普遍,通常是搞突击检查,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要加强构建防控网络真正实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彻底打消非法出版者和经营者的侥幸心理。避免非法出版者和经营者与文化管理者“打游击”,一时的销毁某些非法文化产品,但是非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则换个时间换个地点继续肆虐毒害社会。必须及时、果断地惩治那些顽固分子,既挽救其本人,又告诫其他成员,同时可以打击和瓦解不良亚文化。

第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每个公民的行为之中,减少越轨亚文化对人的影响——强化“内因防御”,提高人们对于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外來文化的先进部分,争取达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

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了大力弘扬主文化,适当控制亚文化的粗浅意见,尝试着提出了一些具操作性的方法,以期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康新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谢子传.试论文化与犯罪[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3]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5.

[4]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1,(3):11—19.

[5]刘树选.论亚文化对职务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与遏制对策[EB/OL].正义网,http://www.jcrb.com/zyw/n482/ca336435.

html,[2005—09—25].

[6]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652.

[7]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0.

[8][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9.

作者:曹海琴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3:

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

[摘要]本文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新概念。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应该体现教育价值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文章全面分析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

[关键词]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人本思想工作理念方法论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相对传统的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的,它是指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是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高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教育观,它主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哲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

一、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研究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本体论是哲学研究的基础。所谓本体论,简单地讲就是存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谁为先、谁决定谁的问题。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首先表现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这种看法的正确与否,与其所站的立场、坚持何者为“本”是紧密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指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国家的立场,以国家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为政治服务;第二阶段,是指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社会的立场,以社会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阶段,从21世纪开始(具体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人的立场,以人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张发掘和提升人的价值,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泛政治化、工具化、功利化的特点,它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功能和个体价值,它是适应计划经济、精英教育的需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随着本世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问题”。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这种认识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来讲,进了一大步。但是,他们所认识到的“人”,仅仅是指大学生,因此这种认识仍然是片面和狭隘的。我们认为,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中的“人”,是指大学人,是高校中人的“类存在物”,是生活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人的“社会存在物”,这里既包括大学生,又包括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综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构建了两个价值目标,一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二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本质上讲,这两个目标可以归结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了大量篇幅表达了新的历史观关于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1],“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解放的条件下才能消失”[2],“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恩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他们又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些人得到发展,另一些人得不到发展,而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此外,他们还认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发展如果“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的发展”。[4]马、恩的这些论述,说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与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关于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维惯性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不尊重人的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差异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主导作用;有些高校始终没有脱离“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有些高校把党校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教育与高等教育混为一谈;有些高校不管不问学生的需要,过多地强调政治观点、远大理想等大道理的教育。二是片面强调大学生主体性,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学生为本,忽视了教职工的主体性。因此,有些高校在注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太重视对教职工的教育、关心和发展;有些高校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作用,结果“这使得对人的全面教养、对人的灵魂原本起着整体作用的教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的任务,某一个或一些教师的任务,某一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时段里进行的事情”。[5]这些不良现象的客观存在,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回归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本位上来。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工作理念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体现在高校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其它工作都是“育人”的组成部分,任何工作都应该为育人服务;在“育人”目标中,要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因此,概括起来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学的教育思想,是在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当前,这种理念在实践中远没有形成,育人中心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为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和措施上均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指挥棒存在一定的偏差。各高校非常重视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但没有把教学工作最终落实到育人的根本任务上来。二是不少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存在功利倾向。他们把上规模和层次作为中心,把争取科研经费和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作为中心,甚至把建新校区和盖大楼作为中心,就是不把育人作为中心,因此出现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等怪现象。三是经费和人员上得不到保障。按教育部规定,高校用于德育的教育经费不得少于14%,但是到目前为此,绝大多数高校达不到这个标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人数、待遇在不少高校也没有得到落实。四是有些高校的领导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没有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甚至挤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很多客观原因,但关键在于认识和理念。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出发,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是育人为本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可以看到,育人是学校的任务之一,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规格的要求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的高校虽然普遍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但是无论其属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仍然是其首要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必须确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确立“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的思想,不能把学校办成高等职业训练所。所以,一定要把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林卢卡斯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大学校长们都确立了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地位自然会得到保障。

二是德育为先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用人单位一致反映,大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在这方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讲得更为透彻、生动,他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教育首先是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人格、思想品质养成的事业。因此,我们说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全面素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大学生高尚人品、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

三、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经过抽象概括出来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学理论,着重回答的是“应该怎样去做,如何去干”等实践及应用的问题。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职责;所谓全过程育人,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担负着育人的任务;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网络内外的各种资源育人。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认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横向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纵向涉及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支离破碎的水平上,对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从精、气、神的调养上给予根治。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阵地建设力度还不够;经费投入还没有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和有效途径还没有形成。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以机制创新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意见》明确指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都肩负着育人职责。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是明确的,现在关键的是如何在高校真正落实。目前,各高校虽然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但是由于这些机构在高校属于非常设机构、非实体性机构,因此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各方面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路,在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下属学工处、校团委、招生就业管理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等四个实体部门,主任委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这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这样就从体制上克服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相脱节的现象,同时也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实践教育相对独立,难以渗透、融合,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的弊端。

二是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队伍。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哪个人的事。就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它涵盖学校所有与育人有关的各项工作,应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应该贯穿和渗透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因此,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运作,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才能形成合力,创造最佳的育人绩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工作是两个重要的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运转状况和水平集中了体现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面貌。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按照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路,以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型的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新路子。目前,该校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学生政工干部兼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工作的制度,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政工干部同时具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研究者的三重身份。这样,克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教育与管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与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的有机结合,大大扩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范围,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宽了发展道路。

三是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适应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多样性等特点,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为此,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制定了有关“三育人”、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三风”(教风、机关作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文件,明确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履行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能发挥育人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航空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文化结合起来,把以雕塑、路名、楼名等为主要内容的显性文化与以校风、教风、机关作风、学风等为主要内容的隐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把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坚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8.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6,5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5]朱小蔓.德育,教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4-06-04.

作者:王国炎 陈爱生

上一篇: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论文下一篇:县公司补充医疗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