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

2022-04-20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博大精深,其中心环节是“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和辩证的认识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 篇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摘要: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任务,国家就从各个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以期尽快达到目标,从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努力。但,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探寻和发展与之相关的理论。列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本文将从列宁的思想中探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哲学理论上的思考。

关键词:列宁 经济 阶级 民主

一、大力发展经济,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列宁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同样可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因为革命成功后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1]P768 经济落后的国家已成功夺取国家政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可以坐享其成了。既然,国家经济落后,那么在夺取政权后就要改变这种现状,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只是,国家取得了政权,就是掌握了发展自己国家的工具,可以决定自己发展的方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他一切的发展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而,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好像自行车只有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平衡一样。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弱,需要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继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二、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发动广大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一是及时得到一个或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援;二是实现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在其他国家的革命还没到来之前,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小农占大多数,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继而苏联采用实物税和自由流转的制度。业主一定会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因为向他们征收的将不是他们所有的余粮,而仅仅是实物税,这种税额应当尽可能预先加以规定。列宁采取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工农关系,有利于苏联社会的稳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总人口的大部分,可以说农民阶级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力量,但我国是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所以需要加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增加。因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处理好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好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我们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使得全国人民都能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为伟大祖国的复兴出一份力。

三、发扬民主,反对官僚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围

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列宁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2]P168

列宁主张通过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使群众感觉到:“苏维埃政权是他们所获得的比较民主,比较接近劳动群众的政权”[3]P381。列宁一再提醒俄共的党员和干部:共产党员不过是人民群众这个大海中的一粟而已,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

晚年的列宁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解决官僚主义的有效的办法: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改造小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是实行党政分开,精简机关人员,改革国家机构,转变工作作风;三是普及教育,提高劳动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四是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与官僚主义作斗争;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强人民群众对权力的民主监督;六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与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列宁指出“对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4]。虽然列宁是针对苏联的国情提出的办法,但这些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四、结束语

列宁是第一个有着领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的无产阶级领袖,他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付诸于实践。列宁针对俄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国情,为俄国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和谐找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尽管列宁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时间很短,但是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可贵探索、有关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精神财富,为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以及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袁方.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J].东岳论丛,2005,(11).

[6]白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解读[J].天府新论,2009,(1).

[7]陈春莲.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4).

作者:李婧

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 篇2: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博大精深,其中心环节是“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和辩证的认识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字:和谐社会 矛盾观 认识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和谐社会,不仅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最高级的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实现最高级的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必由之路。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归结为四个方面:社会系统内部诸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其中心环节毫无疑问是“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在人自身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和谐社会说到底是人的和谐,是人的身心解放、人格完善、人权保障、人际关系良好、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胡锦涛强调:“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反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它之所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是因为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稳定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存互动的社会,是否将和谐社会理解为一个动态过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人们在认识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和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事物作为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各种矛盾力量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会造成各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着各种矛盾力量的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也规定了矛盾发展的具体内容、态势和方向,这样就有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由于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不是凝固不变的、僵死的,而是可变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只有在认真研究事物的主要矛盾的同时,又注意各种次要矛盾的发展,注意各种力量相互关系的变化,才能正确地预见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且在主要矛盾一旦发生变化时,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及时地把主要精力放到新出现的主要矛盾上来。从毛泽东的“斗争哲学”到邓小平的“和谐哲学”,再到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论,集中体现了上述原理。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和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协调好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

三、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创建是党和国家当前工作的重点,它包括了人伦和谐与天人和谐,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着社会面貌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更新、社会和谐地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胡锦涛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和谐社会的内涵里无处不显示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始终坚持这一取向。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中,“人”有两个尺度,即泛指任何一个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和特指这些公民中的弱势群体。只有对“以人为本”这两个层次把握好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每个个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得到发挥,个体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且要求作为劳动者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保障,能够充分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免除他人的侵害。然而,我国在公民按自身能力发展的制度平台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是政策性支持所带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以及精英与大众的剧烈分化而引发的社会断裂。现在的迫切任务就是要优化社会结构,保证每个公民的身份资格得到平等的承认,并有公正的机会促进其发展与利益的实现。最根本的措施是健全社会的流动机制,保证每个公民都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这种弹性的社会结构才是有活力的,才更具有和谐性。这样就能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处于不断变换和更新中,缓和社会冲突。具体地说就是要取消农民进城的就业限制,破除户籍制度,解除公务员的身份资格限制等等,用流动性来缓解社会的不稳定,用流动性来增强社会活力,用流动性来使社会结构和谐。

3、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事物才能健康成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然而,自工业文明以来,旧式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导致了全球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使人类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也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需要索取、利用,更需要补偿建设。党和国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五个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等,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南,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3(3).

[3] 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作者:吕志宏

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论文 篇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丽杰

上一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论文下一篇: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