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师德发展论文

2022-04-22

【关键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师德标准师德建设是职业学校的长期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年以来,职业学校师德建设收效甚微,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很不相称。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职业学校师德建设成效较差的原因是什么?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做什么?笔者就此谈谈个人浅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学校师德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职业学校师德发展论文 篇1: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在为国家培养素质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教育者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应将加强学生的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德育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师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职业高级中学,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也有2年和4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2年或3年。

今后,传统的这4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从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有以下表现: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地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围绕一个工作目标,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接受者。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作者:蒙华贞

职业学校师德发展论文 篇2:

师德建设需要抓住根本

【关键词】职业学校;师德建设;师德标准

师德建设是职业学校的长期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年以来,职业学校师德建设收效甚微,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很不相称。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职业学校师德建设成效较差的原因是什么?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做什么?笔者就此谈谈个人浅见。

一、师德建设成效较差,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什么是师德”这个问题上来。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有多少人能回答清楚?有人说,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那么,如何看待教师职业?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是什么?如果不搞清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在众多的行业中,只有师德、医德、艺德这几种将职业和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法了。由此可见,包括教师在内的少数职业的特殊性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教师职业是为了明天的世界培养人才。因此,师德师能,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便成为全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内在含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既然如此,为什么师德建设成效不理想呢?笔者认为,师德建设成效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回归教育看师德: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既不断变化,又呈现多元化趋势,导致师德标准无所适从

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功能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清楚吗?即使清楚,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形成共识了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这些基本问题都不清楚,那么师德标准如何才能确立呢?

以教育目的为例,有许多说法在影响着我们。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笔者将教育目的的言说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教育政治化,即教育为政治目标服务。这样的教育目的无疑会提出对统治阶级无比忠诚、对教育工作无私奉献的师德要求。第二种,教育工具化,即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样的教育目的无疑会提出敬业爱岗、德艺双馨的师德要求。第三种,教育人性化,即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样的教育目的无疑会提出热爱学生、完善自我的师德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上述三种说法在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如此,客观上教育目的的不确定性依然导致了师德标准的混乱。

(二)回归教师看师德:教师职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师德标准远离普通教师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深远。比如,韩国认为,教师是国家建设者。美国某年度的国情咨文提出,如果你想让我们国家的前途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命运有所不同,来做教师吧,你的国家需要你!对教师职业高度重视甚至是“另眼相看”,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但问题是,人们稍不留意,就会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应该是个完美的人。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完美的标准,脱离了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二是教师应该是个讲奉献的人。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职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从业者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教师。当教师职业定位远离一般“人”的时候,也就远离了绝大多数教师。

(三)回归学校看师德:工作重心出现偏差,导致师德建设成效较差

按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点,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现实并非如此。综观现在的职业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成了管理与被管理、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即使是培训、培养教师,教师也是处在“被培训”和“被培养”的地位。离开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作用发挥便无从谈起。究其原因,现在的职业学校更像是一个技能型人才的“加工厂”,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道、授业、解惑”转为“加工技能型人才”的“加工者”。当教师在学校里扮演这种角色的时候,师德建设便只能作为口号存在了。师德建设是需要土壤的,师德只能在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当学校远离教育,没有“教育的味道”的时候,师德建设当然不见成效了。

二、师德建设任重道远,做什么?

美国学者罗伯特·福尔姆在《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一书中说:“当我们发现世界无意义的时候,正是无意义的世界需要我们赋予它意义的时候。”笔者套用福尔姆这句话:当我们对师德建设感到无奈的时候,正是我们要从这项工作中寻找成就感的时候。

(一)师德建设的重任必须由学校和教师共同担当

谈到师德,人们往往联想到:师德是对教师的特殊要求。笔者认为,师德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把师德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学校的育人环境、制度文化、办学思路、教育氛围,就是保证“师德”这棵树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学校一定要把课堂还给教师,把尊严赋予教师,鼓励教师实现多元发展,依靠教师成就学校发展。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学习还给学生,把生长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成就出彩人生。

(二)师德建设的道路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铺就

师德有两个基本要素:教师喜欢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喜欢教师,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内涵复杂,立意高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看重的是前者,忽略的是后者。有一项调查,其结果很能说明问题。在这项调查中有两个问题:你是否热爱学生?你是否觉得老师喜欢你?教师的问卷调查为“肯定”结果的是90%,而学生的问卷调查为“肯定”结果的是10%。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教师普遍觉得自己是热爱学生的,而学生并不认可?笔者认为,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但是,爱学生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方法,这就需要正确的学生观。

如何看待、对待学生,反映了教师的学生观。而学生观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路径和效果。在一个真正的职业教育工作者眼里,学生是可爱的,令人同情的,需要呵护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是教育的情怀、悲悯的情怀、大爱的情怀。在一个不称职的职业教育工作者眼中,学生是不安定因素,是需要无缝隙管理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立的情绪、看管的冲动、“千万别出事”的担忧。教师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睛;教师有什么样的眼睛,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师德建设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共同参与。抓住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这条主线,师德建设的任务和要素也就在其中了。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要尽最大努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具体来说,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导师。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作为学生,要努力成为自己的CEO。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每一个职校生都应该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深刻反思,以自己的发展丰富对教师的情感,从而推动师德建设。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给后代,关键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留什么样的后代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教师。感谢学生,成全学生;感谢工作,热爱工作;感谢生命,珍爱生命。这三句话既是职校教师的幸福密码,也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刘景忠

职业学校师德发展论文 篇3:

关于建立有效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摘要: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健全职业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就职业学校而言“专业建设、过程监控、师资培养、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以此为工作重心,抓实教学管理,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措施

建立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更有助于学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构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抓住以下四个重心:

一、专业建设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

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专业建设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实质就是教学质量标准,就是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关系,制订相应的规格和要求,并始终把它当成目标来追求。有了质量标准,才能恰到好处地、科学规范地进行质量检查、质量分析、质量管理,并为质量论证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二是专业课程的开发。专业课程的开发,是指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指导下,学校必须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专业课程开发的方法,认真实施课程开发,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

三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统一质量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学校必须每年认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以此来统一学校的教学工作。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要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沟通与衔接;二要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做中学、在评价中学;三要按照学分制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扩大任选课比例,加大实践课的权重。

二、教学过程监控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

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监控是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确保质量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四个定”。

一是定向控制。因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围绕目标努力使学生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且能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适当微调育人规格。

二是定量控制。在确定了质量标准后,学校应按年级、按阶段、按教学内容,积极试行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学有长进不断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是定时控制。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学理论,又要学技能,时间又相对较紧,每个教师都要有“课责自负”的勇气,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同时应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畅通。

四是定员控制。学校各个岗位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控制教学质量的主要成员。

三、师资培养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长远的师资培养和培训计划,优化结构。学校一是要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学历层次;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三是要壮大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实践;四是要制订教科研奖励管理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要实施好“青蓝工程”。

四、资源管理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学校教学既要强调过程管理,也应注重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对资源管理的监控,能对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诊断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纠正偏差。做好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下面三点:

一是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职业学校尤其要重视对教育教学信息收集管理工作,唯其如此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是重视教学设施的管理。学校应更加重视教学设施的管理,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最大程度的放大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实习基地各种室的作用,追求最大化的使用效率。完善的教学设施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专业素养的形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职业学校特别是工科类职业学校,对设备、场地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尤其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把“机器”搬到屏幕上去,实行模拟仿真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認识,与实际相对接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由“专业建设、过程监控、师资培养、资源管理”组成的四大职业学校系统内部的重心,是由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流程,覆盖了职业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及其相关的环节和步骤。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用“四大重心”来组织学校教学质量的诊断,确保学校专业特色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姝娟,顾春禄.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7).

[2]吴志挺.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

[3]肖海清,孙翠莲.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

作者:葛彬

上一篇:新时期党校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征用维度消费语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