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21

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何时出台?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适用于哪些对象?答:教育部于9月2日下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办学校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办学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1:

社会转型阈境下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探析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校在中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办学经验和办学资源有限,使得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内外兼修,教书育人德育先行的师德建设没落,取而代之的是急功急利的思想,要改变这一点就要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人文为本。以人为本虽然只是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举措之一,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

[关键词]社会转型;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杜洋(198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助教;李益忆(1990—),女,河南灵宝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虽然总体是积极向前发展的,但是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把握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中国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期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机构,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办学经验和办学资源的限制,使得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有所缺失,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内外兼修——教书育人德育先行

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作为一名教师,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要想“育人”首先要以德服人,德行的高低虽然不是评判一位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重要的标杆之一。在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大部分学生社会化的最后一站,高等院校的教师的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内外兼修”在当代人看来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学会包装自己似乎比提升内在的修为更为重要,这其实是当代人太过浮躁的表现。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培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在工作和生活中,着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不断给予学生“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从而增强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这种威信和影响力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在给学生授课时,在着重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这些行为和修养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创新、吃苦耐劳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德育先行的表现。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更应该注重德育建设,因为公办院校是由国家出资兴办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民办院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认知中,保障性偏低,因此,民办院校的教师只有做到内外兼修的同时德育先行才能做到以德服人。

二、急功近利——师德建设的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民办高校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但在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社会联系、评估体系等方面与公立院校有很大不同,甚至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才兴办学校,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办学投资重视资金的投入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来看,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纰漏。

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普遍,教育界也不能幸免,前有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和师德挂钩”的规定,后有2014年海口市“师德考核不合格,撤销教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一分为二地看,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求发展求成效的急切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对品德建设的缺失。我们不难理解民办高校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持久,最终要么走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要么沦为摆设被底下教师的形式主义架空。师德本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师德败坏,不但不应该拿到绩效工资,而且还应该从教师的队伍中清理出去。我国民办学校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滚动式发展。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展生源战、规模战,资本战、广告战来吸引生源,不如从师德建设入手,抓好教学,这也是民办高校屹立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浪潮的根本支柱。

三、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尊重教育中的“人”,注重理解和沟通,以高素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中心,把师德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德行教育的升华。在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建设与提高多是以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就业率的增长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数据也好,外部环境也罢,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保障的是人全面发展。人是建设与提高的根本目的,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提高而提高,这些举措导致了如今师德建设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决定了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很多元化的举措,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来说,“以人为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成果的最大获益者,也是师德评判的最直观的观察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抓住教育的核心步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对接。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是指在抓绩效、抓就业、抓教学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多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行业内的标杆人物带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真正实现“尊师重道”。第三,以人文为本。人文是教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创造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环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总体来看,高校的师德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完善和优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转型整体趋势的体现。针对民办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以人为本”只是举措之一,虽并不全面,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只有认清社会转型阶段的现状,针对这个时期师德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是德育先行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益忆,杜洋.浅谈民办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观察,2015(7).

[2]张伟.构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4(12).

[3]熊爱玲.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观察,2014(34).

作者:杜洋 李益忆

民办学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2:

政策邮箱

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何时出台?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适用于哪些对象?

答:教育部于9月2日下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意见》的适用对象: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的教师等,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问:在师德教育方面,《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意见》指出,要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职教师培训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记入培训学分。重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师德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实践反思、师德典型案例评析、情景教学等方式来丰富师德教育的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结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切实增强师德教育的效果。

问:如何严格师德考核?

答:《意见》指出,要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师德考核应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符合教师职业性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问:在突出师德激励和规范师德惩处方面,《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在突出师德激励方面,《意见》提出:将师德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优先评选特级教师、优先晋升教师职务(职称)、优先选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在规范师德惩处方面,《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要建立问责制度,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问:如何有效强化师德监督?如何确保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答:《意见》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和师德问题报告制度,以及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为了确保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本地师德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民办学校师德建设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大学师德建设的迫切性概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潮激荡碰撞,社会环境深刻变革,传统价值所延续的固有逻辑正在与其生存的现实土壤不断冲突,两者之间的张力演变为形色繁杂的社会矛盾。同时,应然和实然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乎所有价值判断都在全球化语境下被重新审视,日趋细化的社会分工不断改变现实基础。具体到高校转型和师德建设: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基本元素,必须在社会分工中准确进行重新定位和自我认同,继而承担相应社会功能,同时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或称师德)。另一方面,高校应保有“象牙塔”精神,教师主体在精神上必须充分自由,生发具有引领性的社会思想。因此,高校转型与师德失范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乃至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首先,高校的生源危机日趋显现。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录取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录取率近70%,大学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进程。与此同时,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人数规模降低3%,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人数下降幅度超过10%,标志着全国生源总数进入平台期,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规模即将挑战,部分学校的运营和发展受到直接影响,生源的竞争已成为今后一个阶段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伴随扩招,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学合校、院系调整和民办学校的大规模兴起,至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总数已超过2300所。生源萎缩和教育规模膨胀的反差引发的激烈竞争要求高校进一步面向社会需要,体现在全面提升学校研究水平,完善学科结构,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其次,高校的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目前,全国高校按照习惯被分为综合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基本对应于重点本科、本科和专科以下,该框架被社会理解为人才培养、经费投入、资源占有等方面的参照标准。

高校转型期面临建立认同、环境改善、实力提高等多种困难,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应该是师德建设。当前,师德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价值取向弥散化

弥散化是指在多元化掺杂一定程度负面和消极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出现的进一步解构主流价值体系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才引进的力度增大,部分西方思潮和反动价值观乘机进入校园,甚至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工具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有了新的传播渠道;部分高校在选人用人时注重论文、项目、科研到款等物化指标,轻视教师品德素质,削弱了师德建设基础。

2.道德评价世俗化

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尽量提高其建设目标在教师中的认同程度,与之对应的道德评价体系应当适应发展过程。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群体或个体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拓进取和牺牲奉献精神,是道德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在现实中,教师道德的评价标准世俗化趋势明显,把法律和校规校级作为道德要求的底线,在鼓励高水平师德建设方面办法不多,效果不佳。教师多以完成本职工作为要求,缺乏进取精神。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从师德的作用来看,教师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回反的总和,教师道德的主要作用是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与学生或教师与教育过程中其他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本人的道德具有更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社会其他各种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这种作用显得特别突出。首先,教师的职业活动在客观上需要教师和教师集体享有崇高的威信。教师获得威信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的条件是具有崇高的品德和优秀的业务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的。”因此,一个缺乏道德素养的人,一个在学生中缺乏道德威信的人,是不配从事教师职业的。其次,在教师的职业劳动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此时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很大,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长和教师,教师的影响力往往更强。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一个好教师在文化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各方面,都应该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硬件基础方面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相对较薄弱,在合校升本后学校更侧重于上基建、扩规模、增设备等硬件环境建设,在师德建设建设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相对侧重较少。目前高校师德状况在整体上是好的,但凸显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弱化,缺乏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淡化,功利倾向严重;育人意识淡薄,不能严谨治学;师德意识淡化,不具师表作用;人本意识淡薄,对学生缺少关爱;学风浮躁,缺乏学术诚信,等等。之前专科学校的师德建设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品牌本科办学的需要,必须重新思考优良师德的建设问题。如今,新建本科院校正处在向品牌本科大学迈进的转型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师德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新的师德建设模式亟待建立,因此,立足转型期高校的师德现状,客观深入地分析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研究和探讨加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有利于高校新的优良师德的培养,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早日实现品牌本科大学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米夏埃尔·兰德曼[德].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10):70.

[3]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

作者:何勇

上一篇: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速生桉树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