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的:根据我院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运用于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措施和临床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院护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护理管理论文 篇1:

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诸多隐患因素及制定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 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 通过安全措施的防范,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理管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应该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本文就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中护理人员因素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做如下分析。

1护理人员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法律意识淡薄

具体表现为未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忽视患者的权益,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1.2知识及业务水平不过硬

目前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在临床工作的护士多数年资较低,学历不高,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业务知识欠缺,护理经验不足,在护理工作中不能预见和发现问题。技术操作水平低或不熟练;不熟悉仪器设备性能,操作失误或错误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2-3]。

1.3医患沟通不协调

医疗事故近年来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患之间、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沟通障碍。误解性医疗纠纷是目前最常见的纠纷类型之一,而医患沟通障碍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护理工作者交代病情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帐目查询时,如果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将很容易导致患者误解、不满,甚至产生护患纠纷。

1.4护理方面

未深入病房了解患者、观察病情,凭印象记录;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抢救患者以及为危重患者做了大量专科治疗及护理却未及时记录;一旦发生纠纷,拿不出真实可靠的证据,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1.5护理告之制度缺陷

医疗风险告知已在各医院实行,例如手术告知、输血和侵入性操作告知等。在护理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与医疗相似的风险,却不为人们重视[4],如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化疗治疗的血管刺激损伤问题,低蛋白患者的皮肤问题,气管插管、躁动患者引流管的固定问题等。

2管理对策

2.1增强法制观念,健全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因此应牢固树立“安全是生命、质量是尊严”的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护士应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知识要有所了解[5]。

2.2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

制定完善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案,经常性的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培训,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抢救技能及较高的应激能力,因此管理者应给护士提供学习进修的条件,不断满足护士工作中对新业务、新技术知识的需求,同时加强对时间安排、人际沟通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2.3重视医患沟通,提倡人性化服务

针对患者心理,切实的关心患者的需要,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有的放矢地加强人文关怀,自觉实施全面告知制度。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详细治疗方案、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应请主治医生向患者详细交待,以免因交待不当或与医生交待不一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4加强宣讲及告之制度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的遵医行为,完善各科入院指南的内容,各科室制定各项护理告知的内容下发给每一位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详细治疗方案、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应请主治医生给患者详细交待,以免因交待不当或与医生交待不一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6]。

2.5规范病历书写

病历是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完整的病历资料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培养护士深入病房认真观察病情的严肃

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树立书写记录的责任意识。

2.6改善医院环境、设备

医院环境整洁,空气质量良好,医院的布局、设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设备仪器、设施以及相关医技科室的服务能够保证临床工作需要,由专人维护,定期检修,及时更换,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燕玲,孙传风. 门诊护理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17):83.

[2] 何晓英,闫翔,王雪梅,等.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 西南军医,2007,9(11):143-144.

[3] 吕慧华. 护士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 护理管理,2006,(12):14.

[4] 俞美定. 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70.

[5] 邢丽群. 风险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67-1269.

[6] 章雅青,翁庆云,桑未心,等.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调查[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99-1402.

(收稿日期:2009-04-06)

作者:马 远

医院护理管理论文 篇2: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

摘要:目的:根据我院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运用于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原则择取我院门诊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时间内接收治疗和护理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8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操作,另一组为观察组,对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操作,护理工作完成后在护理形象、服务质量、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总评分等方面对两组护理的两种护理模式操作进行对比,结合患者意见反馈情况,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护理的基础分值相似,无较大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两组护理在护理形象、服务质量、心理护理与护理总评分等方面均表现为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较高,两组满意度水平均在标准值以上。对比两组数据所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中运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并认真施行,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服务患者,使患者对门诊护理的印象积极化,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有效地推动患者疾病的治愈进程。本文就我院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最终反应,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即具体施行措施,以推动护患关系和谐构建,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医院门诊护理: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择取我院门诊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时间内接收治疗和护理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80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包含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69岁,平均取(41.56±5.76)岁,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操作;另一组为观察组,包含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72岁,平均取(43.35±6.82)岁,对患者施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操作,两组患者的病情、体质等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本次观察研究中无干扰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程序有序进行各项检查,做好记录和协助工作,提醒患者和家属勿要大声喧哗,勿要在禁烟区域吸烟,维持好现场秩序,以保持医院需要的安静环境[1-3]。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在患者有疑问时为其耐心解答,帮助患者了解医院方位和功能分布,引导患者熟悉就医流程,遵医嘱尽快输液,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

人性化护理:统筹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交接班制度并进行严格管理,协调患者数量和时间的关系,保证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的时间平等,患者数量较多时可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对地适量缩短心理护理时间进行合理调整,患者数量正常时,应以原本计划为主,可按照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找出患者的真实诉求,时刻保持耐心和细心,给予患者全面恰当的护理服务和心理疏导。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将原有的功能制护理排班改为小组制“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4]。尊重患者,耐心启发,密切跟踪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及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耐心叮嘱患者的用药及预后禁忌等,向患者提供从入院持续到出院后的全程治疗的全方面的护理服务和指导。护患双方保持定期交流沟通,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尊重并维护患者的隐私,争取患者的信任,为患者营造安全的康复空间。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比患者对护理形象、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总评分之间的差异,收集患者意见,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的數据处理均以excel表格SPSS20.0系统为主要工具进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见表1.

2.2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25±6.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5±6.82,P<0.05。见表2

3讨论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融入了人性化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了患者需求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强调将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沟通来了解患者的真实情绪变化和各种需求,然后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5-6]。在医院门诊中运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还同时给予患者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焦虑,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主动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对护理的意见,及时做出针对性调整,取得患者的信赖感,继而有效推进护理工作的进程,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效率,获得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荣光.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现代化诊断,2016,04(14):104.

[2]张晓强.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民间医药,2017,34(14):278.

[3]张建华.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4(17):271.

[4]李淑平.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4,8(36):4597-4598.

[5]黄孝玲,孙丽.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89-290.

[6]白英敏.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67.

作者:郭艳 李亭

医院护理管理论文 篇3: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从事护理岗位的100例护理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技术和护理文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显著提高,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日升月异,对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需求也随之升高。由于护士职称、学历不同,相对应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差异明显,原有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资深护士的工作能力,影响了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层级护理管理是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对护士进行分级,明确不同层级工作职责,使得管理系统化。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予以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从事护理岗位的100例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29.42±4.01)岁;工作年龄1-23年,平均(14.36±5.87)年;职称:护师19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士20名;学历:中专16名,大专24名,本科10名;观察组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29.16±4.90)岁;工作年龄1-26年,平均(15.32±5.49)年;职称:护师20名,主管护师1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士18名;学历:中专14名,大专28名,本科8名。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士长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排班,不分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及工龄。(2)观察组护士予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①根据护士的工作水平、学历、职称、及工作时间不同,将护士分为4个等级,初级护士、责任护士、组长及护士长。初级护士是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定科,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护理操作;责任护士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组长具有更加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承担着临床带教、教学及科研的责任。护士长在院领导及护理部领导下制定科室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等。②根据科室情况,结合护士等级,制定不同等级护士培训内容,制定人性化考核制度。根据等级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中低层次护理人员的技能和基础专业知识还能将高层次护理人员专业水准更加精进。可以采用奖励及绩效考评的方式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几率。让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组长对中低等级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基础知识及沟通技巧进行指导培训,对本组工作进行检查等。③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建立院、科、单元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和三级监控组织;由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成立各项护理质量考评小组,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控制;护理部每月组织质量考评组检查考核护理质量3-6项,不定期组织科护士长对全院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阶段性检查考核。④根据岗位责任制,实施弹性排班,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及压力。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情况:①护理质量包括操作技术和护理文件,其中操作技术包括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经鼻/口腔吸痰法、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测生命体征;护理文件中含有书写总要求、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及手术护理记录;满分均100分,且得分越高表示操作技术及护理文件越高。患者满意度选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该表重测效度为0.876,内容包括对医院各科室服务态度、护士护理工作、护士技术、办理出入院是否方便等,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管理水平越好;②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例数越少,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O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操作技术、护理文件)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现阶段每个医院护理模式都隨着时代变迁而之改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服务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调查指出,我国护理人员与患者人数比及临床工作量配备比例严重失调,护理人员在超负荷状态下承担繁重及繁琐的工作任务。而超负荷的工作量和较大的工作压力,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还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针对我国目前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各层级不对应现象和护理人力短缺现象,应在我国护士职称体系基础上建立护士层级晋级标准和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流程。

护理质量直接反应了医院综合服务水平及医护人员技术质量。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护理人员不仅职责较为模糊且工作内容统一,责任心意识还不足,致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这会极大的降低护理质量,致使护患关系紧张等。近些年,由于不断进步的医疗水平,层级制管理模式得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并结合护士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和层级管理,将以往护理工作模式转化为层级责任制工作模式,发挥不同层级护理的作用,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同时该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合作,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有利于医院护理管理。本研究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操作技术、护理文件)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表明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自身优点,整体提高医院护理水平。分析其原因为护士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根据患者心理及身体状况,提供有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显著提高,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杨瑛

上一篇:近代农村金融论文下一篇:现代煤炭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