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分别采取护理管理、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液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血液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1: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6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接受化学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感染部位、病原体检出情况、药敏结果、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结果 68例患儿共接受化学治疗617例次,发生医院感染170例次,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其次是血液、口腔和泌尿系统等感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例次率26.5%,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兒医院感染例次率58.9%。中性粒细胞≤0.5×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100×109/L、处于诱导化学治疗期的医院感染率升高(P均<0.05)。病原学检查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0%,总检出率12.4%(21/170);革兰阴性杆菌次之,占40.4%,总检出率10%(17/170)。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结论 骨髓抑制程度、不同化学治疗阶段与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有关。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在血液病患儿感染中不可忽视。对于病情严重而无明确感染灶或病原学证据的患儿,经验性治疗应覆盖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

【关键词】 儿童白血病;医院感染;化学治疗

【Key words】 Pediatric leukemia; Nosocomial infection; Chemotherapy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本身以及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均可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防御机制发生改变,如引起口腔黏膜炎、肛周皮肤溃疡等,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同时感染可进一步影响骨髓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预后[1]。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学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笔者对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接受化学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3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5.5岁(7月龄~13岁)。68例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6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6例。ALL及AML分别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08多中心协作治疗方案及2006中国儿童AML诊疗建议进行化学治疗[2?3]。68例均为初次接受化学治疗患儿,共化学治疗617例次,其中诱导期化学治疗83例次,巩固期化学治疗534例次;ALL化学治疗574例次,AML化学治疗43例次。

二、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参照国家卫计委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ALL诊断参照2006年中国儿童ALL诊疗建议(第3次修訂草案)[5]。AML诊断参照2006年中国儿童AML诊疗建议[3]。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症诊断:外周血ANC绝对值低于正常值,即新生儿生后2周~1岁ANC≤1.0×109/L,大于1岁及成人小于1.5×109/L,ANC<0. 5×109/L称粒细胞缺乏[6]。

三、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患儿个人卫生防护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层流病床,做好医患双方手卫生工作。发生感染及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选择广谱抗菌素,必要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按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检出情况、药敏结果及治疗效果[7?9]。

由于同一个患儿需接受多次化学治疗,单水平模型无法对个体内相关的变异信息进行解释,因此采用多水平分析方法进行检测。使用R3.4.4的Lme4软件包进行多水平模型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赋值情况见表1。表中编码为0作为参照组。

结 果

一、6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医院感染率

本组患儿化学治疗617例次,发生医院感染170例次,其中男性患儿79例次,女性患儿91例次。总体感染例次率为27.6%。ALL患儿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6.5%(152/574),AML患儿为58.9%(34/73)。

二、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多水平分析结果见表2,不同性别、白血病类型、疾病危险度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均>0.05)。而AN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化学治疗阶段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影响(P均<0.05)。其中ANC≤0.5×109/L、血红蛋白≤90 g/L或血小板≤100×109/L提示患儿处于明显骨髓抑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P均<0.05)。与化学治疗巩固期相比,诱导期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更高(P<0.05)。

三、感染部位

本组患儿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共69例次,占40.6%,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为48例次,余为下呼吸道感染21例次。血流感染共44例次,占25.8%。化学治疗后在口腔溃疡基础上并发感染40例次,占23.5%;消化道感染16例次,占9.4%;泌尿系统感染13例次,占7.6%。血液合并呼吸道感染、血液合并肠道感染各1例。

四、病原菌检出情况

送检标本共170份,分离菌株38株,阳性标本来源包括血液15份,咽拭子4份,痰液3份(其中1份培养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粪便2份,尿液10份,气管插管末端分泌物3份,骨髓1份,外阴分泌物1份。

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占比50.2%,革兰阴性杆菌占比40.4%,见表3。分离株数最多的单个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泌尿道、外阴分泌物及血液标本,表皮葡萄球菌来自呼吸道标本3例、血液标本1例,真菌来自口腔、皮肤及呼吸道标本。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未能明确具体病菌,培养仅提示为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

五、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本组医院感染病例分离出多重耐药菌(MDR)13例,分别来自于13例患者,MDR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13/170)。耐药菌株主要为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SCN)共7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例,人葡萄球菌2例,腐生葡萄球菌、华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各1例,在耐药菌株中占比53.8%(7/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共3株,占比23.1%(3/1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株,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各1例,占15.4%(2/13);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株,占7.7%(1/13)。从分离菌株情况看,MRSCN在培养出的耐药菌株中占比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占比最低。

对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1%(1/14)、8.3%(1/12)、14.3%(2/14)、15.4%(2/13)、23.1%(3/13)、23.1%(3/13),其他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均≥50.0 %。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其他依次为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0%、6.3%、12.5%、23.5%、40%,克林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均≥50.0%,见表4。

六、治疗与转归情况

本组170例次医院感染中有42例次可明确致病菌,即占24.7%(42/170)例次的医院感染有药敏证据可指导治疗,75.3%(128/170)医院感染无检出明确的病原菌,这部分患儿经验性使用静脉抗生素,以覆盖革兰阳性及阴性菌为主,治疗有效率为98.8%(168/170),无死亡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为假丝酵母菌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使用抗生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周,万古霉素1周,卡泊芬净5 d。1例胃肠道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未能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血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患儿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而最终失访。

讨 论

标准化学治疗方案的普及和不断完善使白血病患儿的缓解率和长期存活率得以显著提高,但化学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条件致病菌感染率增加,发生感染时症状不典型,病原菌和感染灶不明确。掌握此类患儿的感染高危因素和常见感染原,及时正确诊治,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化学治疗后ANC、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均为严重骨髓抑制的体现。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较弱,而ANC减少症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体液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更易罹患医院感染,ANC水平越低,感染率越高[9?11]。化学治疗药物导致免疫细胞增殖障碍或免疫功能受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增加醫院感染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6%(170/617),与国内报道相近[8]。加强患儿皮肤黏膜的清洁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房清洁消毒,使用层流病床可有效地预防化学治疗后的医院感染[12]。

本研究中患儿感染发生部位最常见于呼吸道,其次为血液、口腔及泌尿系统等,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基本一致[12]。分离最多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与目前多中心研究的细菌分布结果类似[13?15]。从表4看,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均比较高。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两者仍为治疗难治性革兰阳性菌的首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均较高。

白血病患儿化学治疗后ANC减少期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往往进展迅速,须及早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以降低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原则上须覆盖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掌握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16?17]。国外有研究者建议2 h以内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18]。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影响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在出现症状最初48 h内选择适当的经验抗生素疗法[19]。在广谱抗生素治疗4~7 d后仍持续发热者应考虑试验性抗真菌覆盖。酌情使用G?CSF刺激粒细胞的增生,缩短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减少感染发生率。但有研究提示G?CSF会加重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20]。对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频繁感染的患者,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1]。免疫功能低下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需预防性口服抗真菌药物和复方磺胺甲唑抗卡氏肺孢子虫,避免二重感染。目前革兰阳性菌感染在血液科细菌感染中呈现进行性增高趋势,在无明确感染灶和病原学证据而患儿病情无好转情况下,经验性治疗应覆盖耐药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和真菌。

参考文献

[1] Ammann RA,Laws HJ,Schrey D, Ehlert K,Moser O,Dilloo D,Bode U,Wawer A,Schrauder A,Cario G,Laengler A,Graf N,Furtw?ngler R,Simon A.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paediatric cancer centres-eukaemia and relapsed malignancie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Eur J Pediatr,2015,174:675?686.

[2] 鲍亮,吴南海,吴敏媛,杜宏,潘虹宇,员菡子,栾佐. CCLG?ALL 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单中心疗效分析. 江苏医药,2016,21(2):66?72.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中国儿童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1):877?87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中华医学杂志, 2001,81(5):314?320.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6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92?395.

[6] 黄绍良,陈纯,周敦华. 实用小儿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3?179.

[7] 吴康丽,夏瑞祥. 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安徽医学,2014,35(3):311?314.

[8] 丁蓉芳,孙树梅. 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5):325?328.

[9] 葛延瑱,王晓霞,曹振霞,师玉晶,马方方. 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10):2340?2342.

[10] 周立萍,鞠秀丽. 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常见特点分析. 新医学,2011,42(2):96?101.

[11] 樊天赐,姜柏生.粒细胞缺乏症儿童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江苏医药,2018,44(7):797?800.

[12] 赖永洪,吴梓梁. 小儿白血病的感染及抗感染治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3):156?159.

[13] 李华梅,陈福雄,关镜明,卫凤桂,邹亚伟,吴上志,吴梓梁.儿童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临床观察.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2,17(1):22?25.

[14] 林伟青,李伟中,林佩贤. 儿科病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01?2103.

[15] 张晓晓,管贤敏,宪莹,肖剑文,温贤浩,郭玉霞,苏庸春,窦颖,李颖,沈亚莉,孟岩,于洁.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脓毒症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16,34(11):853?856.

[16] 胡付品,朱德妹,汪复,蒋晓飞,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 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沈继录,孙自镛 ,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飛,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韩艳秋,郭素芳,魏莲花,吴玲,张泓,孔菁,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 2014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5):401?410.

[17]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5):353?359.

[18] Freifeld AG,Bow EJ,Sepkowitz KA,Boeckh MJ,Ito JI,Mullen CA,Raad II,Rolston KV,Young JA,Wingard JR.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neutropenic patients withcancer: 2010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2011,52(4):e57?e93.

[19] Costa Pde O,Atta EH,Silva AR.Infection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a pediatric onc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J Pediatr (Rio J),2015,91(5):435?441.

[20] Yao JF,Li N,Jiang J.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acute Leukemi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231 patients. Chin Med J(Engl),2017,130(17):2076?2081.

[21] Inaba H,Pei D,Wolf J,Howard SC,Hayden RT,Go M,Varechtchouk O,Hahn T,Buaboonnam J,Metzger ML,Rubnitz JE,Ribeiro RC,Sandlund JT,Jeha S,Cheng C,Evans WE,Relling MV,Pui CH. Infec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during treatment for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n Oncol,2017,28(2):386?392.

(收稿日期:2018?08?08)

(本文编辑:洪悦民)

作者:杨晓阳 蔡耘 林丽敏 王鸿武

血液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2:

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分别采取护理管理、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8.33%、26.67%,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院内感染部位情况中,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其中,观察组的感染部位例数分别为1例、1例、1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3例、4例、5例。观察组的各感染部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将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协同作用发挥出来,将医源性感染事件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院内感染率降至最低。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强化管理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医院感染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重要指标之一【1】,可以对医院管理水平、医疗质量进行有效评价。而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这已经成为了医院感染管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此,应强化护理管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其实施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0例、30例,最低年龄为1岁,最高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40.23±12.49)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3例、27例,最低年龄为2岁,最高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41,38±12.59)岁。将两组患者在本研究中涉及的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比较 ( P>0.05) ,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如加强健康宣教,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采取强化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具体来说:

第一,组织落实。基于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可以将护理质量控制有效落实下去,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层级护理体系的构建,重点涵盖护理部、科室、护理监控人员等。同时,在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中,护理部、各科室护士长应积极参与其中。基于各科室视角,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的设置【2】,并加大感染控制个人责任制的执行力度,明确各自职责范围,通过不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水平。

第二,加强护理操作流程的规范,对于无菌技术管理规范,要予以大力执行,借助制度规范,有效落实强化护理管理,而且还需对制度执行情况展开动态化监督,从而更好地约束和控制护理工作。其中,对于护理工作人员而言,应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注重个人业务水平、职业修养的提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实施工作,旨在不断提高医院感染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水平。

第三,积极开展医院环境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和消毒相应物品,在对空气过滤消毒时,应加强消毒剂的使用,及时更换患者衣物,构建良好的病房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医护人员检查后,应注重手部的消毒与清洗,以免交叉感染的出现。

第四,针对于患者及家属,应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宣教,并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存在欠妥的医嘱,医生应及时改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院内感染部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资料统计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的计量资料和相关医学指标采用t检验,利用X2检验计数资料。对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采用P值进行测量,当P<0.05时,说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8.33%、26.67%,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2,2医院感染部位情况对比

在院内感染部位情况中,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其中,观察组的感染部位例数分别为1例、1例、1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3例、4例、5例。观察组的各感染部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在实际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任何一項环节出现问题,极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现象。对医院感染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出自于护理操作及管理不足等方面。具体来说:首先,护理管理人员尚未正确认识院内感染,其重视程度比较低【3】,而且医院也尚未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活动,所以很难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责任意识。其次,防控管理制度较不完善,而且监控力度不足。由于缺少有效管理,很难促进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极容易引发医源性感染事件。

由医院感染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强化护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应不定期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活动【4】,将科室护理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护士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对各项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妥善处理护理操作的各环节,最大程度地预防院内感染事件。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护理管理,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形成合力,将协同作用发挥出来,将医源性感染事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院内感染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洪波, 姜东霞, 章瑞云.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000(017):4388-4390.

[2]吕永红. 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000(033):163-164.

[3]赵俊叶. 门诊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影响的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008):997-999.

[4]卢利云, 何美玲. 血液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 36(002):90-92.

作者:刘妍 王淑平 张会芳 王雪利

血液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论文 篇3: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患白血病的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对其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进行统计,记录患者感染的部位、化療的方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住院时间、化疗方法、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最多,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化疗时间较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治疗过程相对困难,住院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加强营养、保护性隔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白血病作为血液病中的一种特殊疾病,因其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异常,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的一种克隆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组织中大量增生,导致患者的造血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加重了病情的发展[1]。医院感染是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由于长时间待在医院进行化疗,化疗后导致患者骨髓抑制,使患者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不断下降,加大了医院感染的风险。为了研究血液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我院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在(45.3±13.9)岁,病程(3.3±1.29)年。选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住院化疗。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患者均符合我国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排除有精神疾病,不能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等,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感染部位、化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外周白细胞、粒细胞的数值。

1.4观察指标 医院感染的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参考依据[2]。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与感染部位的分布 150例白血病患者感染的有38例,感染率为25.3%,感染的途径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见表1。

2.2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不同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天数、化疗类型等有关,结果见表2。

3讨论

3.1 住院时间白血病作为血液病中的一种特殊疾病,随着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而上升[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化疗方法等有关。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防御功能由于长时间住院接受化疗方法治疗,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加上血液科急危重症的患者相对较多,病房的流动人口密度较大,导致感染率增多,因为感染的发生,使得患者的病情再次加重,住院时间被迫去延长,从而出现再次感染。所以,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3.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白血病主要的药物治疗是以化疗为主,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现发热等症状后,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感染,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七天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比使用小于七天的患者大,说明抗菌药物是提高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减少患者耐药性的关键。但是由于广谱抗生素会致使机体失去平衡,最终导致菌群失调,造成更严重的感染[4]。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药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调整,采取积极的预防手段,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3中性粒细胞数和白细胞数 中性粒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中性粒细胞的数越低,粒缺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白细胞因其具有吞噬和趋化作用,参与了机体的反应过程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白细胞数目越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就越高。

3.4医院感染部位 其中感染的部位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因其直接与外界相连,病原微生物经空气进行传播,增加了患者的感染率。除此之外,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防御功能下降,对疾病的传播不了解,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医院的感染发生率。

3.5护理干预措施 白血病作为一种恶性疾病,极易发生感染,我国临床研究表明,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感染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控制了感染,减少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清淡、刺激性小、易消化的食物,并且要注意食用的食物是否安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项操作及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3)用药护理:严格执行医生的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按时按量进行服用;(4)加强病房管理:病房应定时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的湿度在正常范围内;病室的桌面地面每日湿式清洁;患者的床单被套应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遇污染时随时更换,保持床单位的干净整洁,以防止交叉感染;(5)陪护制度:严格控制每天探视患者的时间,并且控制探视的人数,在进入病房探视时戴好口罩,消毒洗手,对患者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感染的发生[5]。(6)对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要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护理人员在进入病房前,穿工作服、戴好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后才可以进入病房为患者护理;此外,如果患者出现白细胞特别低的情况,要对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或使用层流床,同时对病房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用紫外线灯管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半个小时至一小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头柜以及患者病房的一切物品,一天两次,并且在病房门口贴上保护性隔离标识,引起注意;同时要减少对患者的探视,严格限制每次探视的人数和探视的时间,探视进入病房前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严格洗干净手之后才可以进入病房探视。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医院感染的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感染的严重性,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阳,潘苗苗,杨方方等.浅析血液科患者的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6-327.

[2] 关瑞锋,安云凤,赵敏等.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642-643,649.

[3] 詹磊,闫丽.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1):53-54.

[4] 陈松燕,汪里萍,薛菊兰等.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学,2016,40(1):90-91.

[5] 陈松燕,汪里萍,薛菊兰等.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学,2016,40(2):176-177.

[6] 仇蓉,吴绮珣,刘吉子等.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75-177.

作者:王美丽

上一篇: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消化性溃疡饮食护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