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概述欧洲唯美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德语文学界中唯美主义流派——维也纳现代派。通过对这一时期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尔及其作品《傻子与死神》中唯美主义感知方式的阐释,进而得出唯美主义症结所在,即唯美主义通过“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纯艺术,使其具有审美化的感知方式,导致唯美主义者对现实生活的彻底背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唯美主义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唯美主义语言艺术论文 篇1:

日本文学中唯美主义的本质与发展兴衰

摘要: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的初期,也就是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兴起时期,当开始融入到文学这个领域当中时,也吸引了很多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它的主要特点是新浪漫主义的现实手法,也就是运用独特、享乐、自我主义的视觉去体现文学价值。

关键词:日本;唯美主义;发展

在日本文学发展的热潮时期,唯美主义学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其中也包括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等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的唯美主义阐述。那么针对于本篇论文来说,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主要显示出一种自我的情绪与较为极端的表达模式,它注重文学表达的一种情调感,也非常能够体现当时日本发展的部分文学特征,也是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模式。

一、日本文学唯美主义的本质

一直以来,日本文学带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充满文学张力和清新之感,但是唯美主义的出现也显示出了日本文化的另一个层次,那就是表达人性的极端和邪恶的另一层阐述。那么对于日本文学中唯美主义的表达,它的本质是具有情绪与欲望色彩的,我认为它是对人性格的另外一方面较为极端的表达。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真善美的时代,但是欲望和享乐往往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所以这种唯美主义的塑造是一种把人生融进欲望幻境与现实的混合。将欲望通过场景人物的描写展现在文学当中,打开了欲望钥匙,同时也挑战了文学发展的极端,通过人类欲望与情感的表达去体现自身的情绪与情调。

唯美主义文学并不是在文学当中处于主流价值观位置,它是以一种反社会和反道德的本质去体现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它的存在打开了部分人的欲望,但是从传统的意义来说,也违背了道德观念,这种文学价值是体现在极端的美丑之间,并不是一种理智的表述,文学价值不是积极正面的,却可以一种大幅度细致的描写,让人们迷恋和投入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唯美主义文学,它具有自己的风格,与此同时也能够彻底的将自己的文学细节表达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些现实主义的思想价值。

在这里我们可以针对这类文学题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当中,对于女人的描述是很细腻且看透于本质的,如其著名的代表作《春琴抄》,日本作品就体现了女主人公是美的载体,但是一旦遭到破坏时,男人对她的欣赏也就会由此降低了期望。所以在作家的眼里,女人是美好的象征,但是美好的另一面也象征着欲望的控制,男人崇拜女人的美貌,认为这是最美好的东西,而他所欣赏的也不过是皮囊而已。所以作家用一种极端小路的方式去描写作品,但是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人性,那就是人类在面临着欲望的同时,其实很多时候为表象所迷惑,进而展开了不切实际的追求,这也是我们认为人性当中非常脆弱的一部分。所以唯美主义文学的本质是从享乐的特质上体现人类的另一面,将表面的乐与悲放大化,进而让人们投入其中。

其实从日本后期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当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去看透它的本质。我们可以把这种唯美主义文学作品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简单直观运用一些非常醒目的文字去表达欲望和人类欲望贪婪的一面。这方面的题材它的意义不大,主要是以享乐主义为主,但是却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润色去表达作家的意图,真正的去释放人类的欲望,且把这种极端的情绪应用在文字当中,所以这一类的作品就是作家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我们总能够在作品当中看到作家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态度。那么在第二个方面,就是笔者比较想说的内在含义,那就是唯美主义文学当中另一个较为深的层次,其实它也不仅仅是一种享乐和萎靡的表达,同时它也具备着一定的现实描绘和思考角度。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当中看到他对女人细心的描述,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体现了男人在面对女人的欲望时,是贪婪且没有理智的,书中的描绘现实的说明一个女人最大的资本,不应该只放在身体美好上,其实这些作家也表达了另一层较为积极的影响。这样就有一些深度的唯美主义作品拥有了一定的思想价值,虽然享乐主义占据着这类题材的大部分,但是却不难看出作家的感叹与反思。

二、唯美主义文学的兴与衰

那么提及到唯美主义的兴起与衰弱,它是开始于20世纪的初期,在1916年到1917年的前后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峰的位置,但是并没有经历很长的时间,在经历了十年的从兴起走向衰落的过程之后。唯美主义文学开始一蹶不振,渐渐的在文坛上属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在这方面我们要提及一下在日本当时唯美主义文学的兴起原因,这其实也跟日本历史的发展背景息息相关。由于日本当时的文化较为多元化,接受的风格也非常多。而到了1930年左右,日本民众开始逐渐的开始反思这种极端情绪的表现,也就造成了唯美主义文学开始走向没落,因为大众的接受程度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唯美主义文学起源于日本文化多元化的年代。当时的日本对于文化的多种类型接受程度上较高,并且时代特征导致一些文人开始探索人类的欲望与未知,他们对于唯美主义文学的表达是富有个人色彩的,当时的大众对于这类独特风格的文学也产生了好奇心,可是到了后期,日本民众开始喜欢和更加偏爱于主流的文学作品,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意识与高度。渐渐的这种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开始逐渐的走向衰弱,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这类题材的名家作品开始在大众当中陌生起来。日本是一个文学创作题材更新速度较为快速的国家,我们可以在日本这个国家中发现很多不同题材的作品,所以当唯美主义兴起时确实受到了当地部分人群的喜爱。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人们对文学价值观的另一层理解,当时的日本民众也认为唯美主义过于极端,它宣传的享乐主义让人萎靡,且以一种不太积极的角度去表达作家的视野与观念,因此也逐渐的被大家所忽略,或者说大众的文学视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观念,且不受当中作品风格的影响,那么日本民众也逐渐的更喜欢传统且积极的文学作品。

那么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兴与衰出发,笔者的思考意义在于一些极端文学的兴起,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引起许多文学热爱者的注意。但是为什么它们不能够像主流文学那样一直兴起,其最大的原因也在于这种文学的表达模式,并不是所有人的思想。唯美主义,当时之所以能够在日本掀起一定的浪潮,它与日本那个时代的文学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享乐主义只是文学另外一个层次的表达模式,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日本人文的价值观,所以唯美主义也开始从兴起逐渐的走向衰弱。这就是一些文学发展的特征与意义,不同时期人们对于文学的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也要看当时的時代对于人们造成了哪些影响。唯美主义的流行是代表日本逐渐的重视享乐主义的一个本质体现,但是随着日本民众的思想觉醒,唯美主义文学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也逐渐的暗淡起来。

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力

对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而言,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元素就是它对于日本当时文学界的影响价值,可以这样说,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兴起之时,确实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这对于日后日本在艺术和电影方面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知道日本是一个文学思想比较独特的国家。他们在文学的表达能力上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但是同时也有一种情绪的极端,根据人类的欲望不断的去扩大和释放这种欲望。所以唯美主义文学在当时的日本之所以能够兴起,也是因为它具有享乐和极端情绪的表现,这也符合当时日本文学发展和境况的特征。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日本主义文学对当时日本的整个思想价值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那个时候的日本女性地位普遍较低,这个可以在日本艺妓文化当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虽然大众对于女性的美很偏爱,但是这种美却是充满着大男子主义的控制之感。所以日本当时塑造的这种唯美主义文学与日本整体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可以这样说,唯美主义文学体现了日本当时环境的另外一种情况,也结合的历史体现出日本文化不一样的一面。那个时候的文学比较大胆,日本的文化一方面在传统的管理下展开,一方面人们也大胆的放纵欲望,甚至用文学的角度去表达出来。所以唯美主义文学对于日本当时的文化而言是起到了一个突破口的作用,通过文字的描述打开了人们内心的欲望到后期它的影响力逐渐的衰弱,也跟日本主流文化的兴起有关,到了它衰弱的后期,大家的文学价值观开始朝着主流的方向前进。更加喜欢一些细腻的表达和具有正向意义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去形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并不是昙花一现的表达,而是一个时期的文学代表,它体现了当时日本民众及日本大环境的一种文化现状,也大胆的突破了文学以往不敢涉及的领域。用独特的风格去表达的作家的自我意识,并且将这种自我的情绪不断的去扩大,当然在作家的文学构想里面也充满着现实与嘲讽的一面,一方面用一种独特的角度去表达现实层次,一方面用享乐主义的文学特性去掩饰内心的脆弱。可以这样说,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当时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同样也注定它不会在主流文学的道路上走太远。因为日本后期兴起的文学作品当中大多充满着一种对生活和日本历史的反思,这也是当时民众对作品的心理态度。因此唯美主义文学兴起了一段时间,又在没落当中逐渐的被人们遗忘。

四、结语

总的来说,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确实兴起过一段时间,它带给大众的意义和思想上的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后期日本主流文学的逐渐兴起,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走向衰落,渐渐的被人们忽略和忘记。

参考文献:

[1]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J].日本学论坛,2008(02).

[2]方长安,李樵.前期创造社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3]刘媛,张能泉.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湘南学院學报,2005(06).

作者:于甜甜

唯美主义语言艺术论文 篇2:

霍夫曼斯塔尔诗剧《傻子与死神》中的唯美主义症结

摘要:本文概述欧洲唯美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德语文学界中唯美主义流派——维也纳现代派。通过对这一时期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尔及其作品《傻子与死神》中唯美主义感知方式的阐释,进而得出唯美主义症结所在,即唯美主义通过“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纯艺术,使其具有审美化的感知方式,导致唯美主义者对现实生活的彻底背离。

关键词:唯美主义;维也纳现代派;傻子与死神;感知

一、唯美主义的发展概况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衰落,现实主义迅速成为了文学主流,同时从浪漫主义文学中孕育出了具有现代色彩的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Aestheticism一词源自希腊语aisthetikos,这种对纯艺术的追求,自从古希腊亚里山大诗派就初露端倪,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主义、16世纪西班牙的贡戈拉派,17世纪的马里诺派,也都表现了对纯粹艺术和美的追求。”[1]当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渐趋衰落后,受康德的“审美不涉及利害”,“单一纯形式的合目的性”,叔本华的美存在于理念,艺术对现实的逃避及尼采的美超越善与恶的道德彼岸等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先后在法国和英国流布。

在法国主要是以梅里美和波德莱尔为代表。文学史上对梅里美的评价一直介于现实和浪漫主义之间,其实是因为他的小说既有对现实社会风俗的细致描绘,又有异域的浪漫想象。但从他的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对人原始生命力的发掘来看,他可算是唯美主义文学的先驱。在梅里美后期的小说中,他塑造了一系列无视社会道德、反抗文明束缚的人物。梅里美的这些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小说,是在浪漫主义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异域奇情的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前期的唯美主义还没有完全与浪漫主义脱离关系,直到1957年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出现,才真正使唯美主义进入了成熟阶段。唯美主义在60年代的法国以帕尔纳斯诗派的出现作为高潮。60年代之后,开始向象征主义方向发展,唯美主义的中心也由法国转移到了英国。

英国唯美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家是瓦尔特·佩特,他1973年创作的《文艺复兴:艺术和诗的研究》提出了艺术是超脱于社会现实,捕捉刹那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美感,进而追求感受的愉悦,并且强调形式与内质的统一。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无论在小说、诗歌、戏剧、童话,还是文学理论上,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把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到艺术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模仿,相反,自然和生活都是对艺术的模仿,从而将艺术从现实中彻底超拔出来。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对资本主义功利社会中人性沦丧的揭露和批判,对现代人在理性文明和虚伪道德风气中本质异化的描写,虽然对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世纪末欧洲人对人生的悲观和前途的渺茫感。在康德和叔本华影响下的唯美主义作家,更多采取了以艺术逃避现实,创造美的自由世界的态度。

二、维也纳现代派

当时欧洲所盛行的唯美主义也影响到了德语国家,并且出现了一批唯美主义作家,如德国诗人格奥尔格和奥地利剧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

“所谓维也纳现代派,是德语文学史写作中,对约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主流文学、即‘青年维也纳’的一个指称。”[2]维也纳现代派出现于自然主义在德国盛行之时。它既是对传统的反叛,也是文学艺术对社会现实新的审度,同时是文学艺术对自身的挑战。1891年,作家兼文学评论家赫尔曼·巴尔在维也纳《现代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现代派》一文,标志着维也纳现代派的开始。

作为当时德语文学的两大中心,维也纳和柏林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柏林逐渐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中心,而维也纳成为了德语现代派文学唯美主义的中心。维也纳现代派虽然留着印象主义的烙印,但作为文学现象,其文学创作并没有沉溺于印象主义之中。前者追求对世界的客观感受,文学的功能在于再现和反应客观世界;后者则背离现实世界,强调主题的审美体验,追求艺术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即“为艺术而艺术”,如唯美主义代表作家霍夫曼斯塔尔。但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戏剧作品的主题是艺术与生活的对立以及艺术家与人的冲突,是对唯美主义感知方式进行的反思,《傻子与死神》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从1900年起,霍夫曼斯塔尔逐渐脱离唯美主义,追求与社会现实的联系。1902年发表的散文《一封信》是作者对语言和意识危机的反思,也是对唯美主义艺术经历的总结。

三、霍夫曼斯塔尔及其诗剧《傻子与死神》解析

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被视为新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17岁时就用笔名发表抒情诗和短诗剧,被称为“神童歌德”。他受尼采、马赫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同时受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欧洲基督教传统文学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上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维也纳结识了德国唯美主义诗人格奥尔格,受其思想的影响。“艺术成为他的生命之歌,成为希望。”[3]早期作品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语言优美且富有音乐性,情节和人物形象都带有寓意性和象征性。生与死和苦与乐的矛盾是他抒发内心感受的永恒主题。代表作品有:诗歌《生命之歌》《早春》以及短剧《提香之死》《傻子和死神》《奥狄普斯和斯芬克斯》,宗教神秘剧《耶德曼》。霍夫曼斯塔尔在对英国现代派作家的具体考察中,指出了唯美主义者在感知模式和创作方法上的特点:“他们并非从自然走向艺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眼中的蜡烛映射在威尼斯的玻璃中,仿佛寂静湖水中的星辰。褐色泥沼中的紫色花朵会让他们想到衣服色彩斑斓的油画,一个挂早棕色栎木画框中的乔尔乔内。对他们而言只有经过艺术洗礼,活的风格和氛围,生命才能焕发出活力。”[4]

《傻子与死神》中主人公克劳迪奥是一个自恃清高、与世隔绝的唯美主义艺术家。当夜幕降临之时,他倚窗面对美妙的大自然,不仅独白出对尘世的渴望,对“没有生活过的生活”的哀伤,对“永久而无意义的追求”的懊悔,从而陷入内心矛盾的折磨之中。死神作为“上帝灵魂”出现,对他洁身自好的唯美主义生存进行了审判;当他祈求饶恕时,死神用小提琴唤来了三个已经逝去的死者:被他冷落的母亲、遭他遗弃的恋人以及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朋友。死神领着这些死者跳起了死亡之舞,教克劳迪奥学会尊重生命。最后,在死亡面前,他的内心发生了转变。

最初面对死神,为了从死神手中赢回自己的生命,他许诺道:

现在我终于有所感念——放过我吧——让我去生活!

我在无尽的渴望中感触到了一切:

我能将心交付于尘世之物。

哦,你会见到,一切于我将不再是

无声的动物和木偶!

它们将向我心诉说,

我将尝尽一切苦乐。

我要学会忠诚

那是一切生命的倚仗……[5]

这番话恰恰体现了主人公对审美式感知目光的反思。原先在他眼中,尘世的一切不过是木偶般的哑角色。审美化的感知模式阻碍了情感的宣泄,封锁了感知的通道。只有远离尘世,倾空感情后,他才能更好地观赏“世界”和“生活”。德国现象学哲学大师胡塞尔在1907年写给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中对审美有类似的评述:“对一个纯粹美学的艺术作品的直观是在严格排除任何智慧的存在性表态和任何感情、意愿的表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后一种表态是以前一种表态为前提的。”[6]在濒临死亡的一刻,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先前还强烈拒绝死亡的克劳迪奥现在愿意献身于死亡。“既然我的生命已死,那么你就是我的生命,死亡!”[7]在死亡之舞中,他认清了自己的生命。死亡令他提高了自身对生命的感悟。面对死亡时,他才真正懂得了生的意义:“只有在死亡的瞬间,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8]

在《傻子与死神》中,“艺术”和“生活”两个母题表现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唯美主义者由于对“艺术”世界即虚构世界的迷恋而脱离现实生活,他们沉湎于幻想,无法融入社会,其症结正是审美化的感知方式。

注释:

[1] 《西方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http://

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39785&extra=Page%3D1),2009年6月3日。

[2] 卫茂平:《维也纳现代派民国时期汉译刍议》,范捷平主编《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3] 韩瑞祥:《维也纳现代派》,范捷平主编《奥地利现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德语文学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4] 刘永强:《审美化的感知方式——论霍夫曼斯塔尔的诗剧〈傻子与死亡〉》,《德语学习》,2009年第1期。

[5][7][8] Hugo von Hofmannsthal, Der Tor und der Tod, In: Gesammelte Werke Band Ⅰ, Frankfurt a. M., 1976, 290,297,297.

[6] 胡塞尔:《艺术直观和现象学直观——埃德蒙德·胡塞尔致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02页。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本栏责编:石少

作者:殷西环

唯美主义语言艺术论文 篇3: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影响

摘要 奥布里·比亚兹莱是19世纪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实践者之一,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实践是比亚兹莱艺术生涯中的主旋律。笔者试图选取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系列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其插图艺术的艺术特色,进而研究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插图艺术的影响,以便为今日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活动提供一个有益范例。

关键词: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比亚兹莱 插图艺术 怪诞 颓废 情色 意象

一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

19世纪的西方,出现了许多在世界上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文艺思潮,其中,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就是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地位十分特殊,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可惜在历史的长空下,它只是一闪而过,但其影响早已遍及欧美。如今,众多影视作品中的唯美影像,先锋漫画中的唯美场景以及时尚梯台上的唯美服饰等,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依然受到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过分“功利主义”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并受18世纪康德的美学影响,之后,在德国的席勒、黑格尔和克罗齐等人的理论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一般认为,法国是这一文艺思潮的发源地和扩散中心,因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提出并确定其理论系统的,随后它广泛应用在英国唯美主义者的手中,如英国文艺理论家佩特,集大成者王尔德,典型实践者比亚兹莱等,他们使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观点更加系统化。

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颠覆了自希腊以来的一切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规范。它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如从怪诞、颓废、丑恶、乖戾等现象中提取美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强调美的无利害感和美的超功利,宣扬“艺术至上”及纯粹形式主义。主张艺术家不应受道德的约束,个性不应受到压抑。

这种唯美主义的新信仰,一方面,使艺术与社会,与大众之间的裂痕加深,仅仅成了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精神象牙塔的装饰品;另一方面,它给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开辟了无可比拟的空间,不用压抑自己的精神个性,不用扭曲自己的艺术追求,极大地提升了艺术本身独立自主的审美价值,导致了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的新格局。

二 关于奥布里·比亚兹莱

在这个新格局中,“给19世纪90年代加上了特殊印记的,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他不是油画家,而是黑白画家,名字叫奥布里·比亚兹莱。”在他的作品中“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得到全面体现。众所周知,比亚兹莱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唯美主义者的身份出现,他是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典型实践者,其奇特而又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唯美悲情的插图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从他的插图艺术作品中,折射出他的叛逆、尖锐、怪诞、骄傲及不可多得的才华。在短暂的26年里,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插图艺术作品,代表作有《亚瑟王之死》、《莎乐美》、《黄面志》等。欣赏过比亚兹莱的插图,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充满艺术魅力,值得我们选取研究和借鉴,所以,笔者将对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地分析,来挖掘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对其插图艺术的影响。

三 比亚兹莱插图艺术的艺术特色

1 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

对丑美、怪美、荒诞美及恶之美的追求,是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作为唯美主义者,比亚兹莱对那种怪诞的美尤为热衷,他曾说:“我只有一个目的——怪诞,如果不怪诞,我就什么也不是了。”本着这个创作思想,他以空前绝后的才华,展现给世人的是离奇、怪异、华丽、堕落的美。比亚兹莱正是通过描绘那些“美而不真”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与真实世界对立的虚幻“梦之世界”。

在他创造的这个奇异怪诞的“梦之世界”里,我们会发现这个“梦之世界”是独立于其他人物之外的,是比亚兹莱独享的自我世界。如《亚瑟王如何看见他找寻的野兽》,这是为《亚瑟王之死》第一部所做的扉页插图,画面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各处借来的要素,孔雀来自惠斯勒装饰的“孔雀大厅”,亚瑟王修长纤细的身体来自伯恩·琼斯,奇形怪状的美丽鳞片来自中国龙的形象等。这可以说是一种近乎怪诞的奇特组合,如果把故事背景从中抽出,仅凭插图绝对不会把这幅画景和亚瑟王形象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比亚兹莱如此着意构建这个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890年通常被称为“世纪末”,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对活跃在这一时期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所代表的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态度、艺术立场和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概括。比亚兹莱敏锐的感受到支配“世纪末”艺术的思想意识,他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针对当时社会的伪善旧习和不公平问题进行了强烈抨击,例如,维多利亚社会一些潜在的伪道德,比亚兹莱通过莎乐美的形象暗示对社会旧习俗的抗争,完全冲撞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被动保守的道德守则,讽刺了维多利亚社会男性的优越。

通过了解,我们感受到比亚兹莱是以他天才的自我表现力对作品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大胆的阐释,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表现在作品中,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与自己观念一致的鲜明形象,从而构建出脱离现实的怪诞奇异的“梦之世界”。

2 世纪末颓废主义情怀

19世纪中后叶欧洲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而又无力反抗所产生的苦闷彷徨情绪在文学领域中的反映即为颓废主义。它在美学追求上重主观、重幻想、求怪异,崇拜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偏重技巧以及“恶”的倾向,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恰巧与唯美主义宣扬艺术的超功利性一样,对社会道德,传统制度不屑,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颓废主义得到长足发展,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比亚兹莱的插图艺术作品具有浓郁的颓废特征。颓废的特征包括奢侈的精美和动物性的感官享乐,它强调艺术形式的精致和感官享乐欲望的达成。这种在精美中构筑的疯狂,在雅致中透露的欲望,呈现了原始的只顾肉体享乐而不顾精神追求的特性。与19世纪唯美主义者倡导的“灵肉美学”说相一致,认为肉体高于精神。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作品的画风就具有此气息,常被称为腐化堕落之作。

一直以来,肉体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关系是文艺界不变的话题,在宗教中尤为突出,都强调人的来世,肉体虽然腐朽,但是精神可以永生并且拥有来世,所以人们认为精神高于肉体。然而,在维多利亚这样一个标榜道德规范的社会体质下,作为唯美主义者所追求浪漫美的世界不被现实世界所容纳,于是,比亚兹莱此时就扭转了传统思想中精神高于肉体的观点,追求肉体上的享乐表现。

比亚兹莱时常以某些怪异的题材和人类变态的情感作为自己的创作的对象,以此创造出的美就自然具有了浓厚官能色彩。例如,比亚兹莱的插图杰作《肚皮舞》,莎乐美身披薄纱的裸体造型最受非议,黑色的左下部是个正在弹曲的乐手,恶魔样邪恶的造型让人感到厌恶。莎乐美的眼睛直接瞪着画外,飘扬的衣袖,旋涡状的玫瑰,袒露的胸腹给整个画面带来动感,并发出阵阵挑战的信息。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比亚兹莱就是要明白无误的宣布肉体的沉溺和感官的刺激,表现所谓颓废的美,这正是颓废主义所喜爱的。

比亚兹莱创作中的这种强大的撩人感官的艺术特色,增强了作品的唯美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出颓废情怀,而且充分反映出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对“瞬间美”的强调,因为放弃精神而追求肉体的享受正源于唯美主义者一直强调体验美的瞬间,然而这种美,除了精神上还有物质上,可人往往很难抗拒肉体上的享乐,从而实现了唯美主义与颓废主义的合流。

3 情色趣味的合理性

比亚兹莱的插图还散发着浓重的情色意味,插图中经常出现裸露的身体,女性的乳房,男性的阳具等身体形象。实际上,人类历史上情色倾向一直都有,情色艺术无法禁绝,就算在中世纪,即使当时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盛行一时,在一些手抄本的插图中,女性也常被描绘成尖乳房,窄肩膀,大肚子的病态形象。19世纪,在唯美主义的直接驱动下,情色艺术获得了赖以生存的感性依据,情色趣味因此得以在唯美主义的招牌下存活。无所节制的唯美追求走向极端的结果就是将肉体的美感视为纯美的概念,把道德、理性、功利统统视为压抑美的工具,由此肯定情色趣味的合理性。

《莎乐美的梳洗室1》中,莎乐美披着睡衣,几乎是全裸的坐着,梳洗室里的整个环境也都充满了性的暗示,如书架上露出禁书,梳妆台上的玩偶以及两个裸体的侍者,画面右下角的烛台形状签名也充满了生殖崇拜的意味。如此直白的情色表现,在维多利亚时代是被人唾弃的,但有一点笔者必须指出,情色是有高下之分的,能够表达严肃的创作主旨,并给人充分美感的感官愉悦的艺术作品就是高雅的情色。比亚兹莱的作品属于高雅的情色,他终其一生所热衷创作的主题严肃且有意义,他笔下的女人形象都极为雅致,且充满了危险而情色,撕破了维多利亚社会敢做不敢言的精致道德面纱。

4 象征性的意象表达

比亚兹莱插图艺术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于美的近乎于偏执的追求,这也是唯美主义在其身上留下的最深烙印。其中,象征派艺术家常常眷顾的美丽与邪恶、性感与冷漠、情色与欲望的主题,打动了比亚兹莱,他以高度符号化的表达方式描述男性的堕落及女性的觉醒,他以另类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象来揭露那个时代的伪善。他将自己被压抑的情感溶入到抽象的符号之中,并通过画面的语言结构来表现厌恶现实与被压抑的情感之间的冲突,所以,在比亚兹莱的插图中用来表达情欲的意象特别多。

(1)孔雀、羽毛和折扇

孔雀是比亚兹莱习用的象征符号,他的创作受到孔雀厅装饰风格的影响,因此在他的插图中经常出现孔雀的形象。在西方,孔雀开屏是淫欲的象征,同时,孔雀的性生活十分混乱,象征主动的性诱惑。在《亚瑟王之死》孔雀题图中和《亚瑟王之死》装饰边框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孔雀或孔雀翎的形象。羽毛和折扇元素也多次出现在比亚兹莱插图中的女性形象上。羽毛元素多用在插图中女性形象的头部,可以作为女子的头饰,寓意纯洁,同时羽毛的轻盈会产生多变的风貌,在风中摇曳如梦似幻,惹人怜爱,与折扇的忽开忽合所造就的若隐若现的诱惑,有异曲同工之处。

(2)面具和痣

比亚兹莱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告诉读者美的瞬间是如此稍纵即逝,人只能抓住美的瞬间并感受此时的快感,因此,他用丑陋来衬托美。在他的插图艺术作品里,充满了神秘的面具和突出面部性感部位的痣。如《黄面志》第一期封面,一个戴着宽沿帽子,黑色假面的肥胖妇女露出戏剧性的笑容,脸上一个性感超大的痣,身后一个露着邪恶表情的戴黑色假面具的男子,构图简单,很好的勾起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3)粉刷、老年色情狂和蜡烛

粉刷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催情的用具。《莎乐美的葬礼》这幅画中有一个触目的大粉刷,显得非常怪异。赤裸着身体的老年色情狂萨特,莎乐美即将被放进一个样子奇特的棺材中——一个巨大的脂粉盒,萨特贪婪的盯着她,他的表情已经暴露了他的欲望。此外,比亚兹莱还喜欢刻画寓意着性器官的蜡烛元素,奇形的烛台形状也充满了生殖崇拜的意味,他甚至设计出独特的烛台图案作为自己的签名。

总之,比亚兹莱的插图艺术具有唯美主义的显著品质,他把“强化插图的装饰性而弱化其实用性”的理论带进他的插图创作中,创作出带有强烈的个性理解和个性魅力的艺术作品,构建了极少遇见的个人主张。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

参考文献:

[1] [英]威廉·冈特,肖聿、凌君译:《美的历险》,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2] 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比亚兹莱大师图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戴陆:《致命的诱惑——比亚兹莱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美术观察》,2006年第2期。

[4] 韩冷:《比亚兹莱插图对海派小说及插图的影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作者简介:漆晓雯,女,1983—,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理论,工作单位:江西省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漆晓雯

上一篇:化工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日常结构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