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作者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利用语言艺术、巧妙的提问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真正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导游语言艺术论文 篇1:

艺术教育在中职导游专业中的实用性

摘 要: 导游是一门艺术。新世纪的旅游发展形势对导游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多才多艺,能适应不同游客需求,是导游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中职导游专业设置艺术教育为培养多才多艺的导游搭建了舞台。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实践过程中都体现了实用性,它是培养新世纪实用优秀导游人才不可或缺的实用课程。

关键词: 中职导游专业 实用性 中职类院校艺术教育

导游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游客们的心目中,导游应是“学者”,是“百科全书”,更应是个幽默、多才多艺的人。新世纪的导游只是口齿伶俐、知识广博,熟悉导游业务,了解有关旅游景区的资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一定就能在实际带团中产生良好的导游效果。如今导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生动,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导游除了基础知识外,更要有较好的艺术才能,以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形式发展需求。培养导游人才的中职类院校,在三年专业知识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导游技能,而且要“说学逗唱弹”样样精通,自然艺术教育就了导游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用课程。实践证明,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游专业中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1.导游类传统艺术教育

(1)导游讲解艺术。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人员的讲解是导游过程中的灵魂和核心。导游要避免用千篇一律的导游词解说景点,要在讲解过程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掌握不同游客心理,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自然会让游客找到耳目一新的感觉,产生共鸣。要游客从对导游讲解感兴趣发展到欣赏和理解风景名胜的优美和内涵,导游就需要“修炼”。导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的现象,难以从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模拟教学情境学习讲解艺术。比如《导游基础》中有一章节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如果老师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讲园林中山水、花木、建筑、楹联的艺术美和文化内涵,学生学习的效果一定不佳。我用拙政园这个学生较熟悉的景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假设多种带团情况:不同游客类型,不同天气情况,不同游客提问,等等,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思考、处理,并结合书本、查找资料讲解如何理解拙政园园林艺术之美,教师适时地点评和修正。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讲解能力,更增加了今后实际带团的实用性。

(2)导游姿态艺术。

导游讲解不单是靠动口,有时必须借助一些手势、眼神、表情、仪容等因素。如何将这些辅助因素处理得恰到好处,从而为自己的讲解添放异彩,举手投足间让游客感觉导游的热情、大方、得体,给游客一种艺术享受呢?这就需要进行艺术教育。比如,我校开设的《形体礼仪》课程,除了让学生注意讲解时,不可以有摇摇摆摆、焦躁不安或是把手插在裤兜里,更不要有含胸、乱摆手、舔嘴唇等不优美的行为习惯外,还按照培训空乘人员的标准要求,要求学生注意形体的舒展、目光的交流、微笑的尺度都恰到好处。平时增加了舞蹈、走台步等训练,让学生平时就接受艺术熏陶,从而增加带团的自信心和艺术的美感。

2.根据地方旅游需要大胆实施艺术教育

这类艺术教育主要包括音乐、传统曲艺、书画、器乐演奏、舞台表演等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

(1)音乐、传统曲艺。

中职导游专业一般都有音乐课。学校的音乐教育面对日益发展的流行音乐的冲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音乐课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如,在欢迎游客来有千年历史的常熟城游览时,导游演唱周杰伦的《菊花台》,就远不及常熟本土歌曲《常来常熟》有感染力。所以平时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要以歌颂、赞美家乡美的地方歌曲为主。有条件挖掘地方传统曲艺文化就更好了。比如,常熟境内有一个以京剧《沙家浜》而闻名于世的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沙家浜风景区。2004年让京剧进课堂成为了我校导游专业的特色,主要学习《沙家浜》名段,让学生在“手、眼、身、法、步”的学习中体会中国传统曲艺的艺术美。除此以外还有苏州评弹、吴歌——白茆山歌的学习,让学生增加带团的实用性,让更多游客了解地方文化、特色,也让学生在传唱的过程中,更热爱家乡,增加地方自豪感。

(2)书画。

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导游作为一个集各种知识于一体的“杂家”,自然也要了解学习。除了《导游基础》教材中的《中国书画艺术》章节之外,学校还可以增加书画欣赏的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书画名家的作品特点,了解创作背景与名人故事。比如,东晋王羲之所创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与浙江会稽兰亭景点的关系,元代大画家米芾与石头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今后的带团中增加讲解的素材。再如,“琴画书印”是常熟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对虞山印派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识练篆字,以便于在讲解虞山印派或苏州园林中的楹联、书刻、匾额时得心应手,增加游客对导游的赞赏。

(3)乐器演奏、舞台表演。

在长时间的旅游车程中,很多游客希望导游能展示一下才艺。可是有的导游天生“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还跑调”。这类导游如何扬长避短,给游客带来艺术享受呢?导游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用“说学逗弹”等方法替代。比如,可以在旅游途中给游客们表演相声、生动的讲个笑话等,让游客们一路欢声笑语。当游客疲惫时,可以用悠扬的葫芦丝演奏,让其闭目倾听,缓解旅途的疲劳。在景点上,用快板或诗歌朗诵等方式讲解。艺术教育后的导游不仅可以服务,而且可以表演。刘谦的魔术风靡世界,魔术以其神秘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导游选择纸牌等简单易上手的魔术可以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艺术教育可以让导游时时刻刻愉悦游客的心情,拉近导游与游客的距离。

二、艺术教育在导游专业学生实践中的实用性

1.在实践带团讲解中

经过艺术教育培养出的讲解基本功扎实,“说学逗唱、吹拉弹演”,不受知识领域局限的学生,已经具备优秀导游的潜质。我校从2004年开始陆续开设艺术教育的课程,经过5年多的努力,现在很多旅行社景区赞同艺术教育的实用性,普遍认为优秀导游能带来客源,为企业创造价值。比如,在一次由三个团队合乘的30分钟游船游览过程中,三个导游除了讲解外,还各显其能:一个用葫芦丝演奏《甜蜜蜜》,一个唱京剧《沙家浜》中《智斗》选段,一个表演纸牌魔术,让游客在饱览了自然山色之余,还欣赏了人文艺术,自然赢得了游客的赞赏。带团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导游讲解的“多讲,一个人讲,忽视与游客互动”的不足,可以拉近与游客的距离。

2.在职业院校导游类技能大赛中的实用性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学好、学精专业课,2009年我校学生参加了常熟市、苏州市职业院校导游类技能大赛。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校学生在才艺表演环节中脱颖而出。其中有一位选手用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杰出代表——白茆山歌,演绎了《黄秧落水转了青》曲目,再现了江南水乡农家朴实的劳作场面,感染了评委,获得了此环节最高分,被认为很适合作为家乡特色介绍给游客,相当实用。

服务周到、语言流畅、知识丰富,更能“说学逗唱”的艺术导游是新世纪导游成才和取得事业成功的发展方向。中职类院校的导游专业要认清楚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重视艺术教育在导游专业中的实用性,使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展示导游才艺、学识,更顺利、自信地踏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蒋炳辉.导游带团的艺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0.

作者:吕玉琼

导游语言艺术论文 篇2:

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

摘 要: 本文作者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利用语言艺术、巧妙的提问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真正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语言艺术 巧妙的提问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情境教学,真正让英语课堂中“动”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大部分学生来自边远的农村中学,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特别羞于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多“Very good!/You’re very clever./Great!”这样的赞美语言,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如:It doesn’t matter.Thank it over.etc.),多投给学生一些赞赏的目光、一个和谐的批评、一个鼓励的目光都会渗入学生的心头,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教师应注意换位思考,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对学生不求全责备,允许失败,鼓励“异想天开”,乐于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需要,提倡合作,鼓励探究,共同参与,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在宽容的交往中不断得到升华。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提问的艺术

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运用提问调控教学氛围,就必须讲究提问的艺术。

1.趣味性的提问。提问应针对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调控学生的参与激情。如“情人节”在西方国家是一个很普通的节日,可是对于处在青春期、感情处于朦胧阶段的学生来说就是个大日子,他们可以借题发挥,最希望老师多谈些关于“情人节”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笑着对学生说:“Are you interested in Valentine’s Day?Ok,I will tell you the story about it.”接着,我给学生讲了Valentine’s Day的历史和传说,在西方,“情人节”不仅是情人之间的节日,父母、子女、姐妹甚至普通朋友之间也要互送礼物和祝福,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说:“Happy Valentine’s Day!”接着我又让他们思考“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presents on Valentine’s Day?”,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展开激烈的讨论,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更多关于万圣节(Halloween Day)、圣诞节(Christmas’ Day)、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等节日的信息。这样的提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跃跃欲试,设想了许多种情况,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难易适度。提问应稍有力度,但留有一定思考的余地,使学生既要“跳一跳”,又能想得到。问得恰当,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调控气氛。反之,若问得突兀,学生必感愕然,不知所措;问得过浅,学生脱口而出,不用思考,使提问流于形式;问得过难,学生无法回答,因而不去思考,出现“死寂”。因此,提问要适度,有的放矢,富于启发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讨论、解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的情境中。

3.启发性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师提问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些理解性的问题,而对较好水平的学生提一些创造性的问题。生动形象化的课堂情境能促进交际双方相互理解,激发学生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加快传递信息交流过程。教师如同戏剧导演,可千方百计利用机会、实物、电教设备、体势语言、课堂游戏、讲故事等设置情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与舞台让给学生,在真实或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诱发学生充分训练,培养其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教球类时,为了启发学生,可以使用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等实物;在教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时,我预先把一些食品和衣服带进教室,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超市。

同时,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Why is the invention of paper important?”这类问题易使学生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换个角度提问:“Why can we know what happened a thousand years ago?”如此设问,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灵活多样性,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层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控气氛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观形象、灵活动态和简洁优美的相互交融。

1.直观形象、灵活动态。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直观、形象的美感,应尽量多地通过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实物、画面(如挂图、简笔画、录像等),加上语言介绍或角色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求索的心理,达到理解新语言项目的目的。例如我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配以生动的语言,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就理解了词、句的意思。体势是一种形体语言,简明易懂。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使用体势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一进教室,就借助让学生站立的手势,微笑着说:“Stand up,please.”有部分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我所说的话,我继续借助手势重复“Stand up,please.”这样一来,绝大多数学生就明白了我在要求他们起立。我又以同样的方法,借助于手势,让他们弄懂了“Sit down,please.”。体势语言不但能活跃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

2.教师的语音要纯正优美、语调抑扬顿挫;表述要具有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语言质朴动人,紧扣心弦,语调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这样才会产生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声情并茂、情理双至的效果。教师还应举止潇洒大方,神态亲切自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听原声磁带,多模仿英美人士的发音,平时应用准确、清晰、响亮、圆润的声音练习英语口语,这样的语音才具有魅力,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英语中的语调一般有升调和降调,但语调使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果在课堂中采用变换语调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就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

3.语趣——幽默生动。记得一次旅游英语课上,首先我在幻灯片上演示“憨豆先生”的一组剧照,学生一下子就被他的搞笑形象给逗乐了。我用了一个暂停的动作并示意学生仔细听,然后模仿憨豆先生的动作、腔调说:“Hello!Everyone.I’m Mr.Bean.I’m tall and thin.I like traveling,I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and Shanghai?学生很快被我夸张、滑稽的动作及腔调深深地吸引住了,大脑思维也活跃起来,好像与导游一起到了北京和上海旅游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英语课中幽默生动的体态语言必然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师生间感情的输入必然会引发课堂上师生间感情的自然交流,这不仅使知和情统一起来,而且使得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活动、句型操练得以顺利进行。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就愿学、乐学,注意力容易集中,就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动机规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慧萍.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72.

[2]蒋晗.打造学生心中的“Super Teacher”.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3.

作者:李宝治

导游语言艺术论文 篇3:

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启示

一、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描述

巴黎是我们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塞纳河的美丽、埃菲尔铁塔的壮观和巴黎圣母院的精美,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醉其中、享受其中……当然,带给我美好回忆、最让我难忘的还有为我们讲解凡尔赛宫的法国导游小姐,她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她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导游形象。

(一)讲解前的铺垫,让游客信赖。

我们全团40名游客来到凡尔赛宫,领队买好票把我们交给了地接导游。凡尔赛宫不仅是世界著名景点,而且是许多旅游者慕名而去的地方。因而,我们在凡尔赛宫门口就能感受到游客特别多。对于旅游者来说,看见这种情景会有着急和不安的心理反应,担心游人太多而掉队,也担心不会使用景区发给我们的耳机,影响听导游的讲解等。这位导游一开口讲话,我们一切的担心都放下了,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方法教会我们使用耳机,我们戴上耳机后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声音。这位导游的讲解前奏,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这些细节让每位游客心理踏实有安全感,不因听不到导游的讲解声音而着急。可见,这位导游在讲解前的准备工作,是想游客之所想,是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工作出发点的。

导游在旅行社领取出团计划后,应做好知识准备、情绪准备、心情准备和物质准备。知识的准备是导游的基本功,是导游讲解的前提。这样的讲解前奏和铺垫,体现了一名导游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团队游客感受到她的服务精神。

(二)讲解过程中的细节指导,凸显专业功底。

从导游业务方面讲,她在讲解之前给了我们细致入微的指导。

首先,告诉全体游客,在凡尔赛宫整个过程的游览中要紧跟着她,要求我们不能超出耳机接收的距离,否则就听不到她讲解的声音。她用贴心的语言温馨地提示我们,在她为我们服务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自己的包包不要被偷掉,也就是在我们听她讲解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包包背在后面。为了让游客牢记这一提示,这位导游还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她说:“看看我的手,要这样子压住自己的包包,或者像她那样把包包往到前放。”她的动作虽然有些夸张,但效果很好。因为全团的游客都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我们感觉她既亲切又认真,心不自觉地在向她靠近,很快削弱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

其次,她了解游客外出旅游的心情,可能游客一辈子就来一次,于是到一处就会急着自己去拍照。另外,凡尔赛宫游人太多,因此她特别嘱咐我们:“在我讲解的时候,请大家不要急着拍照,这样你一定会掉队,离开我较远听不到我讲解,急着找我们团队也会影响游览参观。所以请大家先跟随我游览,不要急着自己去拍照。在我们游览完之后,我会给你们安排充足的时间拍照留念。”

最后,我们开始了凡尔赛宫的全程游览,团队每一个游客可以说注意力高度集中,紧紧地跟随着这位导游。一路上她一边为游客做生动的讲解,一边观察人流量少时赶紧让游客把握时机拍照。这是我很欣赏她的地方之一,国内的旅游团,导游也会在旅游活动之前告知游览注意事项,但效果并不好。这位导游的不同住处在于,她能把对游客的要求不说成注意事项,而使游客们很愿意接受的温馨提示,并在游览过程中,根据当下的情景灵活应对,这是很多导游达不到的服务境界。

(三)深厚的专业素养,让讲解语言如诗如画。

她对凡尔赛宫的熟知,可以脱口而出,讲解已达到非常娴熟的程度。例如她对凡尔赛宫的概况与历史变迁,讲解不仅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而且就像小溪潺潺的流水,风趣而深刻、生动又精彩。从专业知识方面来讲,导游需要掌握旅游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和旅游常识,对于人文景观的讲解,导游一般是从背书识记和有意记忆开始学习讲解的。因此,讲解历史方面的知识,许多导游讲解时很书面语表达,游客听起来很死板不自然。这位法国导游的讲解一点没有死记硬背的痕迹,她已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凡尔赛宫的理解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用清晰、流畅、绘声绘色的语言向游客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沉静其中。这位法国导游能迅速抓住游客的心,让游客很愿意配合她,甚至期待她为我们导游。在很短时间内,对团队管理有序,让游客感受到她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细节之处见功底。

二、法国导游讲解艺术的启示

(一)讲解语言与情境创设。

在凡尔赛宫游览参观的过程中,随着这位法国导游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那一历史画面。导游讲到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1624年路易十三在凡尔赛村林中修建狩猎行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豪华王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新建凡尔赛宫及奢华园林,全宫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绝伦、工艺精湛的家具。在这个美轮美奂的昔日皇家花园,白天,人们可以通过室内17面大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入镜中,境内境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她的讲解是如此唯美动听,让团队所有游客沉醉其中。她对自己讲解声音及音量的把握,都如此贴近凡尔赛宫的意境而扣人心弦。她生动形象的讲解,亲切的语言,用专业的话来说,这位导游呈现的讲解效果,真正做到了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如诗如画。她的专业与敬业,包括她对声音、语速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的自我觉知及自我要求,让游客发自内心地喜欢她、尊敬她和赞赏她,她的讲解工作结束向团队游客告别时,游客都成为她的粉丝,对她念念不舍,感触颇深,久久回味……

由此可见,讲解技艺的确是导游的核心能力。一名优秀的导游需要具备高超的讲解艺术,通过艺术化的讲解语言打动、感染游客。在锤炼讲解艺术的过程中,导游需要学会结合景区特点,创设情境,从而逐渐引导游客置身于情境之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最终步入旅游佳境。

(二)讲解技巧与游客心理。

一般来说,旅游者出游的目的、需求、喜爱都不一样,甚至审美素养及个人修养各有差异,这位导游能吸引不同游客的注意力,让游客都愿意全神贯注地听她讲解。可见,这位法国导游凭借自己精湛的讲解技巧,真正服务到游客心里,深得游客的喜欢。由此带给我的思考是:

首先,导游应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多沉淀、丰富自己,培养内在的修养,特别是审美素养,要有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内在的素质与优质的服务,赢得游客的欣赏。

其次,导游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态,热爱导游职业,懂得感恩,富有责任心和亲和力。旅游是阳光产业,导游要心向阳光,带给游客快乐的旅游体验,而不能先想到如何挣钱。导游工作只有把游客服务好,把能力和优势都呈现出来,让游客认识你是什么样的导游,只有让游客满意了,游客才可能为你消费。

最后,一名专业导游不仅要敬业,还要注意不能忽略细节上的服务。导游要激发游客的游兴,必须自己在状态,包括对音速音量及现场情境的把握,这些都能反映一名导游的综合素质。

(三)讲解的专业性与导游培养。

通过这次欧洲之行从领队那里得知,这位法国导游考导游证考了5年才通过,我完全能想象法国考导证的要求和难度。由此,我想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对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如在英国考导游资格证,考试形式与我们国家相同,分为笔试和口试,但在考试内容上却完全不同。我们国家口试考现场导游是在考场进行的。英国伦敦导游的现场考试有两个指标:一是考城市市况,二是考1个画廊2个博物馆。市况是导游在旅游车上,下面坐着考官,旅游车在城市的行驶路线中,导游为考官介绍市况,这种考试不仅锻炼导游的心理素质,而且现实考察导游的应变能力。博物馆讲解是考导游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看问题的深刻度,画廊考试能反映一位导游的审美素养。因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旅游都离不开对美的鉴赏,而导游不具备审美素养,是不可能引导游客进入审美层面的。因此,一些发达国家考导游资格证是很严格的。这位法国导游能展现的综合素质,能让我们如此有感慨,是我们太缺这样的导游和导游培养。

我们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看起来要求很严格,其实不是。有不少持有导游证、甚至在一线带团几年的导游,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讲解肤浅、乏味,达不到服务到游客心里去的境界。国内旅游者对导游的投诉居高不下就是很好的证明。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导游比较多,也听过很多导游讲解。与凡尔赛宫这位导游相遇,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老师,我们能培养出这样的导游吗?

专业导游应具备知识结构要平衡,既有理论知识的积累,又有人文知识的沉淀,将知识性讲解与当地民风民俗相结合。在带团工作中,这种讲解是比较科学合理较完美的导游讲解方法。反之,一名导游即便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如果只是说教,没有一点娱乐和典故输入,游客听起来就会枯燥乏味。

也许多年以后,与团友们回忆起欧洲之行的所见所闻,我不会忘记在法国凡尔赛宫这位导游,她不仅带给我对凡尔赛宫美好的回忆,而且让我深深感受到她对导游这份职业的热爱。否则,她不可能以这种形式展示导游的魅力。正因为这位法国导游对这份职业的挚爱,让我们感慨原来导游可以如此精彩。

作者:王秀英

上一篇:插画平面设计论文下一篇:焦油化工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