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视域下企业技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汽车的应用逐渐广泛,这就让人们越来越关注行车安全。所以,本文就汽车后视镜设计作为主体,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行车安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能环保视域下企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节能环保视域下企业技术论文 篇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为了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应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关键出路在于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作者简介]高婷(1983- ),女,四川峨眉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0110)

進入21世纪以来,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边缘重回中心的历程。欧美发达国家加快推进了制造业的转移,客观上为东南亚、南美洲地区的新兴国家创造了制造业勃兴的机遇。但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剧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出路,重塑本国制造业的优势,纷纷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掀起了老牌制造业强国与新兴制造业大国之间新的竞争热潮。为了应对时代挑战,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摆在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核心位置,正式吹响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号角。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亟须调整和完善体制机制,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契合建设制造业强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制造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加强产教融合,吸引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

一、背景解读与问题的提出

1.新工业革命推动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信息技术不但深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速了与制造业的融合,催生并推动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变革了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的面貌。与此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的出现,全社会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也加速推动了制造业的变革。这一切将使得未来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三大革命性趋势:第一,生产方式变革。以往全球制造业大国和强国主要采取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催生出定制化、定量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主要以计算机为核心控制智能制造设备,通过互联网接收指令,随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及运算决策,能够大规模地生产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这种技术在德国大众汽车的部分工厂中已经实现。第二,制造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工业制造模式是一种“消减式”制造模式,即首先对原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然后铸造成整机所需要的各类零部件或者毛坯,再对其进行组装、集成来制造出产品。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趋成熟,未来制造业将彻底告别“消减式”制造模式,升级为“叠加式”制造模式。3D打印技术不仅将极大地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还将推动材料技术革命。第三,组织方式变革。传统的工业生产是典型的“集中生产,全球分销”模式,但随着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等科学技术方面的突破,传统的工业生产组织模式正面临颠覆性变革。在不久的将来,“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共享使用”会成为制造业的基本生产组织形式,只需要在有消费需求的地方开设3D打印店,就能就近满足市场需求。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革命性趋势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中国制造业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在全球历次工业革命和发展进程中,往往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超越。追根溯源,在于新技术引发的工业革命总是打破既有的工业生产和市场占有格局,使得老牌强国设置的各种技术和市场壁垒失效,促进全球制造业的重新洗牌。在这种历史机遇面前,老牌强国和新兴国家往往短暂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直至新的工业强国崛起,建立起新的技术和市场壁垒。当今时代正处于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期积累阶段,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制造等不断涌现,这就给新兴国家留出了广阔的竞争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体制变革,积极承接全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健全、成熟的工业体系,并拥有高度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这必将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由此可见,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几十年的积累,正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创造十分重大的时代机遇。不过,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再工业化战略,试图抢占未来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制高点。如发达国家中的德国推行了“工业4.0战略”,美国实施了“先进制造伙伴战略”,英国颁发了“2020低碳转型计划”等,竭力保持其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则针对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本国国情,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既要应对老牌制造业强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要与诸多正在大力发展本国制造业的新兴国家竞争,挑战很大。在国内,工业产品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低一直是“中国制造”的“顽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运营能力薄弱,部分产品质量层次低下等,再加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不合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更加大了中国制造业“突出重围”的难度。

3.“中国制造2025”需要职业教育加强“产教融合”。为了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推动的全球产业变革,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时代机遇,实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突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在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指出了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了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支撑与保障要求。要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战略目标,需要在与制造业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从整体上为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发展、壮大、领先营造环境,奠定基础。在诸多工作中,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优势,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保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推动我国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就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1世纪的制造业竞争,虽然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的竞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是技术发明与工艺创新的主导力量,也是现代行业企业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制造业升级的意义十分重大。要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满足先进制造业一线岗位工作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行“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模式,多年来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层次较低、缺乏深度,是导致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有效供给不足、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培育制造业竞争所需要的人才,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

1.“中国制造2025”要求职业技能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既是当代人才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重要支撑,也是先进制造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个体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发展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秉承的基本发展理念。早在2006年,党中央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创新”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同样被反复提及。该文件所论述的五项重点战略工程、九大任务以及十大重点领域,都明确提出要注重“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孕育发展都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一方面,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大多与创新型人才不足有关,例如企业经营模式的落后、企业组织形式的僵化、产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企业经理理念、管理方式、技术工艺的创新。另一方面,我国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智能制造等都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保障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中国制造2025”要求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绿色能力。当今时代,“绿色发展”不仅是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理念,《中国制造2025》在指导思想中也明确要求遵循“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方针,就需要一大批具有绿色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绿色能力”又称可持续发展能力,通常指劳动者群体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技术以及价值观念等能力要素。绿色能力既是一种职业通用能力,又是一种专业技能。就前者而言,它包括具备绿色环保的意识和习惯,具备使用环保产品的能力,懂得保护自然环境,能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就后者而言,它主要体现在劳动者从事“绿色职业”“绿色工作”所需掌握的技术、知识中。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之一,就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较大、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偏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培养大量具备绿色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现有的制造业工艺、技术以及生产体系进行改良、升级,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制造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3.“中国制造2025”要求职业技能人才具有应用转化能力。应用转化能力是劳动者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实践或产品的能力,它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从劳动者个体的角度来看,应用转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职业技能人才能否将自己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制造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技术人才应用转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行业、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决定着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创新的效率。“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较强应用转化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第一,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要求职业技能人才具有应用转化能力。当前我国制造业与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存在着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与科技“各行其道”的现象,很多科研单位研究出来的成果难以应用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又缺乏攻关人才来解决。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点。我国要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将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武装”制造业。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支有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人才大军,即需要具备应用转化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第二,强化知识产权布局要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应用转化能力。在现代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知识产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政策指导、减少审批等形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以求建立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技术竞争优势。我国要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布局,积累更多具有前瞻性的专利储备,这同样需要一大批具有很强应用转化能力的技术人才。

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背景下,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培育劳动者的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化能力的主渠道。围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对于劳动者的能力素养要求,应将产教深度融合作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现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提升产业界的参与度和融入度,通过校产互利、互动、互通,共同助推中国制造业的腾飞。

三、以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为载体,助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1.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能力、绿色能力以及应用转化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通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还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一,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学术性重于应用性”等问题,导致大量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时的实践应用能力尚未达到制造类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更遑论更高层次的就业。第二,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绿色能力、应用转化能力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框架,现有的人才培养工作还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应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让学生走进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让企业进驻校园,使学生在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融合中完善知识结构,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双重提升。其次,通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进入企业“拜师学艺”,在最真实的情境中深化理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当前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能耗、污染、浪费等问题,唤起绿色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绿色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最后,通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了与企业技术骨干、高级技师们共同研究、攻克技术难关的机会,也获得了学习、探索新工艺、新技术的机会。这些在校园中不可能有的锻炼机会必将大大提升他们的应用转化能力。

2.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要顺利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向集约、绿色方向发展,向“高、精、尖”水平迈进。加快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投入。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而职业教育发挥作用的“舞台”正是产教融合。不论是传统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还是产业链条升级、技术升级、功能升级、产品升级等,都离不开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也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参与。职业院校恰恰拥有这些资源,通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能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首先,产教融合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职业院校作为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社会主体,大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技术优势,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其次,产教融合能够助力传统企业开展精准营销,实施网络协同升級、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群,传统企业通过与各类职业院校开展广泛合作,运用品牌策划、管理咨询等方式,利用职业院校的智力资源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最后,产教融合有利于充实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有“一技之长”,而学科带头人、院系主任更是专家级人才。通过产教融合,学校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传统企业服务,大大提升企业的人才层次。

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崛起的“催化剂”。战略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发展需求和高端技术突破为导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巨大、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高是战略新兴产业的显著特征。多年来,我国对战略新兴产业群的划定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现阶段,以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为代表的七大领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诞生于技术创新,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国家的制造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要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同时要求在包括战略新兴产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一,战略新兴产业是在重大技术突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群,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通过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用人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实人才储备。第二,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很多新产品、新方向、新经营模式需要创业者去探索。通过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与新兴产业领域的各类企业合作,共同创建孵化器、创业园,并辅之以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助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

1.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加强校企间的协同。第一,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方面,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要突破过去低层次、小范围的协同育人局限,搭建面向新型制造业的协同育人平台,探索构建从生产、销售、服务到经营、管理、策划的全过程、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以及协同育人的权利、责任、义务,为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破除制度障碍,规范各方主体的行为。第二,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政府要出台鼓励、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优惠政策,职业院校要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要放眼长远,积极投入职业教育办学,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体制机制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正是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行动导向,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则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第一,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探索创新招生制度,努力实现院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统一化,让工厂成为学生动手实操的“课堂”,让学校成为工人接受职业再教育的平台。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招生的现实需求,改革原有的招生管理办法,提高职业院校的招生自主权。第二,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充分沟通、平等协商,建立起人才联合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校企合作育人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涉及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实操、教学安排与工作管理等诸多需要统筹协调的问题,容易导致整个教育过程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因此,必须建立严密、完善、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在具体措施上,可以抽调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联合组成质量监控小组,监督管理各个教学环节和实操环节,并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沟通反馈考核情况,不断调整、改进教育和实训流程,保证育人质量。第三,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共同建立起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育人与学校单主体育人有巨大差异,职业院校必须积极面对育人模式变革的挑战,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弹性学制、多元学分制,校企联合管理教学工作。

3.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必须将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摆在突出位置。在提升师资水平、壮大优秀师资力量的过程中,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并且要常抓不懈。第一,职业院校要创新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专业教师流动编制,完善兼职教师岗位设置,逐步建立多元化用人机制,实施优秀师资“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战略。“走出去”是指职业院校要“推开校门”,鼓励本校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或以兼职的方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工作,锤炼教师的实践技能。“引进来”是指职业院校要敞开胸怀,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到校任教。职业院校要积极吸引合作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进入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或者开办讲座,促进学校师资力量的多元化。第二,职业院校要与合作企业一同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再教育工作。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借助合作企业在生产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制定本校专业教师定期培训或者轮流培训的制度,组织学校的教育专家、企业的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共同组成教师队伍,培训一线教师,持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针对教师、技工群体的职业再教育基地,使专业教师在基地中提升实操能力,使企业技工在基地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形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4.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现代学徒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一种高度系统、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但在我国仍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模式。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制造业强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工业发展过程已经证明了现代学徒制的先进性,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水平。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师徒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为一体,其教育对象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同时接受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和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指导,真正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最为理想的模式之一。近年来,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行。但是,现代学徒制不论在体制机制层面还是在具体实践层面,都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急需解决和突破。第一,要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明确划分现代学徒制教育过程中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现代学徒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第二,职业院校要创新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企业要创新工作管理模式和制度,以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双方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明晰的培训标准,强化各个教育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诗慧,张连绪.“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转型与升级[J].现代教育管理,2017(7).

[2]王玲玲.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5(8).

[3]付卫东.论全面推进产教融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4]唐立兵,张平,孙伟仁.地方本科高校产教深度融合的困境与优化路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5]许信旺,方金生,周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路径选择[J].高教学刊,2016(24).

作者:高婷

节能环保视域下企业技术论文 篇2:

汽车外后视镜设计探讨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汽车的应用逐渐广泛,这就让人们越来越关注行车安全。所以,本文就汽车后视镜设计作为主体,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行车安全。

关键词:汽车;后视镜;设计

针对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相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空气会形成反向的气流,所以为了能够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就需要做好汽车后视镜的合理设计,这样才能够在符合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整体行车的需求。

1.后视镜设计目的

为了方便驾驶人员的操作,防范行车的安全事故,就需要做好后视镜的方向调整,并且车外的后视镜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人员是否可以观察到汽车的两侧以及后边的情况。并且各個国家都直接规定了汽车需要安装后视镜,并且还能够调整方向。后视镜的实际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人员是否可以观察到车后的情况,由于驾驶人员对于其位置调整相对困难,所以就需要将其设置成为电动,利用电动系统来对其进行调整。驾驶人员需要在车厢之中操纵按钮开车,就可以对后视镜的方向进行调整,进而达到自己所需要的视角。

2.后视镜设计的注意事项

2.1视镜镜片曲率半径的确定

QT 2d

m= = +h’

QP Rcosα

其中:QT——凸面镜视域角;QP—— 平面镜视域角;α——反射中心同视线的夹角;d——目距; h’——给定α和镜宽之后,双目视域角θ同d、R的关系;

基于GB15084内的具体规定,还需要控制好球面r值:

Ⅰ类内视镜和Ⅱ类和Ⅲ类主外视镜都需要控制在1200mm;广角外视镜(Ⅳ类)和补盲外视镜(Ⅴ类)需要控制在300mm;前视镜(Ⅵ类)需要控制在200mm;Ⅶ类视镜应该≥1000mm,且≤1500mm。

2.3视镜在整车状态安装位置的确定

2.3.1驾驶员观察后视镜的方便性

人机布置分析:外后视镜布置,需满足驾驶员在不通过头部及眼睛大幅的旋转的情况下及能满足让驾驶员获得车辆后部信息为易;布置所用眼点:R点(Z方向)向上 635mm,并于顶点为起始点向两侧各(Y方向)32.5mm处作两点,这两个点分别是驾驶员的左右眼的中心点。

2.3.2外后视镜安装要求

水平:外后视镜需在驾驶员前视野,左侧 ≤55°和右侧≤75°的范围内;垂直:外后视镜需在驾驶员前视野以下≤45°范围内;

车辆处于最大设计状态下,外后视镜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800mm,并外后视镜到车身最突出处距离应小于200mm。

2.3.3视野核对过程

第一,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以平面镜做为对称面来求出工程学中驾驶员两眼点在镜片中的成像;连接镜片中眼点的像点和后风窗玻璃四顶角,做出射线并所求射线必须通过平面镜;在以上求得的视野范围内去除后座头枕及风窗上的障碍等遮挡物的面积,其视野所能看到的面积比例需满足GB15084的要求。

第二,曲面视镜:根据曲面镜成像原理,求出工程学中驾驶员两眼点在曲面镜的单眼和双眼视野;在设计初期还未有定义外后视镜镜片底座的情况下,暂于镜片对称中心10mm~12mm处为镜片的旋转中心点进行后视镜视野的调节;通过旋转点调整后视野至满足GB 15084中对后视野的要求范围内,并内侧视野需平行或交于车身。

第三,双曲面视镜:由于一块镜片中含有2个不同曲率的镜面,视野核对同曲面视镜。

2.3.4后视镜旋转轴心确定

后视镜作为安装在车辆上宽度最宽的零部件,在窄路会车、小空间内停车或受到前后方冲击时,镜体应能在小冲击力的情况下进行前后方向旋转;

针对旋转轴位置距离,其安装底座最小距离≥48.5mm。

2.3.5后视镜折叠

外后视镜壳体附近的车身控制量:只需要满足后视镜安装位置的车身最外侧;如果不符合要求,针对窄道中的擦伤、搬运等停车实用性、可旋转时是否好看等来调整。外后视镜折叠后需满足以下条件:

外后视镜折叠后其镜框与后视镜周边车身的间隙需≥2.5mm(内陷);外后视镜的安装底座需与临近车身间隙≥2.5mm(内陷);折叠后外后视镜镜片与车窗玻璃(车身外表面)间距需≥5mm;后视镜镜框以旋转轴其正向旋转后需满足以上标准,如反向旋转其后视镜镜框的旋转角度需>65°。外后视镜镜框的折叠:折叠力:40~70牛顿;折叠方向:车辆Y轴方向;作用点:镜框最外点。外后视镜镜框耐久性:折叠次数≥500后,外后视镜的使用功能均能达到使用要求;

2.3.6镜框与支座的位置关系针对抗振强度:

固定:直接将其固定在振动台上,然后在车外的后视镜上装设,亦或是直接在车门装车之外的后视镜槽内进行装设;振动方向:振动的实际方向还需要保持与安装位置的垂直;试验的持续时间:要求在24小时;频率:其本身的平滑过渡10~60Hz/60~10;频率:要求可以实现平滑过渡;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在 16~60Hz/60~16Hz范围内常数±30m/s2即可满足要求;振幅值:直接控制在 10~16Hz/16~10Hz范围内,允许±3mm。在经过上述的操作之后,就可以确保良好的功能性。

2.3.7转向灯要求

根据GB17509中对转向灯的水平配光要求,所以在外后视镜上带转向灯时需考虑以下:

转向灯的可见及配光要求;转向灯折叠后与临近车身的间隙要求。

2.4外后视镜的视野校核

第一,首先,需要按照实际的标准将可视区域绘制出来,然后确定驾驶员的眼点位置。但是还需要考虑到,如果眼点与汽车前方视野校核的眼点出现了差异,就需要让H 竖直向上635,并且Y向±32.5,这样就可以将两个眼点获取。因此,基于俯视图,朝着 Y的方向直接偏移32.5,就能够获取两个眼点。第二,基于标准绘制出可视区域。第三,采用作图法,就可以针对已经确定的视镜位置进行核对,确保其能够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

2.5广角外视镜、前视镜、驾驶室部分封闭的 L 类视镜

第一,与外后视镜保持一致的布置方式。第二,视野在校核想需要符合标准规范。如Ⅳ类广角可视区域。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保护行车安全,对于汽车后视镜的设计重视度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本文针对汽车后视镜的设计,希望能够让其操作更加简单合理,并且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玉成,王祥旺,施亚玲,方林,郝熠,李茹婷 . 一种多功能后视镜设计 [J]. 企业技术开发,2017(04):24-25.

[2]陈成,刘阁,徐东 . 一种汽车后视镜设计 [J].信息记录材料,2017(02):72-73.

[3]张凯 . 乘用车宽视野后视镜设计方案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59.

[4]连胜利,郝之凯,张向亮,李振涛,苑亚雷,王志华 . 外后视镜造型及布置的研究 [J]. 汽车实用技术,2015(04):20-22.

作者:于忠夏 李小龙 戴元飞

节能环保视域下企业技术论文 篇3:

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

摘 要:自2007年我国全面提出绿色信贷政策到2019年第九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兰州成立,绿色信贷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绿色融资来源,发展绿色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1—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及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可以从正向促进整体及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绿色信贷;产业结构升级;固定效应模型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生态环境、资源枯竭问题日渐突出,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环境制约,对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进行限制。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江西等5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我国正逐步建成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型、清洁型产业。绿色信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具有鼓励节能环保型企业发展,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信贷规模和资金来源渠道,推动两高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新能源发展的作用。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18年发放4.2亿元贷款用于促进洱海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绿色金融作为当前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按种类可划分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学者们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高耗能产业到环保型产业的简单转换,而是转变为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清洁型产业的动态、深入转化。

库兹涅茨指出随着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现代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及工业基础设施构建完成,经济结构会由第一、第二产业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当经济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即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工业部门劳动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以商业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大量劳动力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此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便达到了协同促进的良性互助阶段。余永泽等(2020)通过研究表明,将环境绩效作为一项政府官员考核标准后,环境目标约束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1]。史丹(2020)指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结构性红利”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化[2]。

党晨鹭(2019)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样本内不同区域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发达地区的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相较欠发达地区更显著。绿色金融可以降低融资约束和分散融资风险,使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资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3]。李毓等(2020)提出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存在地区差异,在同一政策下,绿色信贷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要优于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第二产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第三产业产生了抑制作用[4]。王遥等(2019)基于模型的研究得出通过引入绿色信贷激励政策促使银行针对绿色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更低,绿色项目产值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污染排放减少[5]。邵传林等(2019)通过创新驱动路径对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绿色金融对经济结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对绿色金融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6]。

整体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绿色信贷政策通过贷款期限和利率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资金融通,促进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不同区域间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存在差异。

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绿色信贷通过对绿色支持行业的细分,将资金投入于节能、环保等项目中。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创新性人才,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在绿色信贷政策的激励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降低,声誉提高,进而银行的成本效率得到提高。银行更愿意为技术含量高、污染排放低的企业提供充足资金,由此会减少高能耗产业的信贷来源,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因此,绿色信贷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盲目无序扩张,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信贷政策对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创新和第一、第二产业的转型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2016年针对中部地区提出了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2000年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领导小组,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五大战略布局。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推动西部经济质量发展变革。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勵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经济增速缓慢,解决地方经济困境还需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但区域间政策导向不同,经济环境存在差异,并且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由于各区域间存在差异导致绿色信贷政策对中部、西部、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3.1 实证模型设立

本文通过选取2001—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构建的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Suf为核心解释变量,、、、、和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为随机误差项。

3.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第一产业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换,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标准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另一种是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作为衡量标准。本文选用第一种方法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Tra)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解释变量:我国自2007年提出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成为目前我国绿色产业主要的融资来源。本文通过引入政策虚擬变量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即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前的年份(2001—2006年)取值为0(Suf=0),实施绿色信贷后的年份(2007—2017年)取值为1(Suf=1)。

(3)控制变量:本文参考了其他学者对控制变量的选取,将控制变量选为对外开放程度(IN),采用对数化处理并按当年汇率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后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城镇化水平(Cit),用城镇人口占各地区年末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政府支出 (GI),采用政府支出占各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研发强度(RD),采用各地区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出口(EX),用各地区出口额占GDP的比值来衡量 (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相关网站)。

4 实证结果分析

表1为绿色信贷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此结果验证了假设1。绿色信贷政策的提出扩大了绿色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向清洁型、技术型产业转型,有力地推动绿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间接促使“非绿色”企业的转变。政府支出系数为正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通过加大对绿色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有利于激发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抑制污染型企业的规模,加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出口的影响系数为正,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出口的增加可以提升工业绿色竞争力[7]。

表2回归显示绿色信贷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模型1表示,绿色信贷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绿色信贷政策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能源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可以解释为:中部地区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经济发展主要靠“规模”驱动。而地方政府官员为完成政绩考核,获得政治上的晋升,会选择通过驱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获得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但是这种政策选择会使产业结构升级变得困难[8]。出口和研发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且分别在1%,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模型2中绿色信贷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自2000年3月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政府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积极落实新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吸引外商及高科技企业投资,形成产业群,利于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技术型企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并没有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能的原因是:在2001年到2017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于资源型产业,低附加值项目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投资较少。

在模型3中绿色信贷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可以解释为:城镇化程度越高,劳动力流向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等传统产业的可能性越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研发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推动作用,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研发投入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创新力和绿色竞争力。政府支出和出口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综合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结果,验证了假设2。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选取2001—201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在整体回归中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分区域回归中得出绿色信贷对中部、西部、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区域间存在差异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政府支出和出口对整体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5.2 政策建议

(1)目前有关绿色金融的法律体系还未健全,仅依靠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颁布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要建立系统性的法律保障体系,与国际体系接轨,并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新,适时调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国务院大督查,推动改革发展政策和部署的落实。在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对监管标准进行公开,对资金流向进行披露,规范绿色项目认证评价流程。

(2)现有绿色金融产品覆盖范围小,资金来源不足,需转型的企业无法得到精准扶持。我国绿色金融仍以政策导向为中心,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产品创新性。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范围主要针对的是大型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针对小型环保企业的信贷规模存在限制,许多绿色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农民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发展新的绿色金融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步伐适时调整原有的产品,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在加强创新的同时应注重人才培养力度,利用高校研发资源,与高校联合培养专项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结构转变[9]。

(3)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基础性工作还需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具有融资期限长、收益率较低等特性,因此各部门应当加大支持力度,保证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为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政府应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从财政支出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精准投向绿色项目。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企业的贷款优惠、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降低信贷投入,减少政策优惠力度,使资金更多地流向高科技绿色产业和环保型产业。

参考文献

余泳泽,孙鹏博,宣烨.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是否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研究,2020,55(08):57-72.

史丹,李鹏,许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9):108-118.

党晨鹭.区域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基于我国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15):143-145.

李毓,胡海亚,李浩.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经济问题,2020(01):37-43.

王遥,潘冬阳,彭俞超,等.基于DSGE模型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研究[J].金融研究,2019(11):1-18.

邵传林,张丽.创新驱动视域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因、困局与实现路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3):1-12.

杜龙政,赵云辉,陶克涛,等.环境规制、治理转型对绿色竞争力提升的复合效应——基于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9,54(10):106-120.

纪祥裕.中部崛起战略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08):157-169.

王戈.论新环保法下我国环境金融的发展[J].学术交流,2015(10):153-157.

作者:王戈 蔡润杰

上一篇:强化教师可塑性发展高校论文下一篇:班主任三心德育工作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