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8

内容摘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体系构建,有利于改变辅导员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现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点和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两个方面展开。当然,这是以辅导员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前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篇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探析

摘    要: 本研究采取专家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评估者评估法,构建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可以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化培养提供参照。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工作    知識结构体系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辅导及危机干预的工作,这些工作均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能力通常是个体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特定活动必需的主观条件。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能力是由知识和技能经过系统化和概括化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心理结构,它的实现是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广泛应用、迁移(冯忠良,1998)。对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学学习的辅导员而言,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具体地说,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该项工作?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

从现有文献看,未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关注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能力(张爱莲,2011),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王智,张大均,2011)。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职责范围广、涉及的内容多。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需要具备一般咨询师要求的部分知识和能力,虽然不需要像咨询师那样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工作,但需要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工作。因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能力既有重叠又有不同的部分。本研究认为在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建构中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师咨询能力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

(一)开放式问卷调查

在某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抽取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及学生总计15名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开放式问卷包括两个问题:(1)你认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方面要做哪些工作?(2)你认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研究者从回收的问卷中总结描述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活动的词语,然后记录该词出现的次数。结果发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深度访谈、心理辅导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认为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特点集中在理论知识、工作观念和态度、实践活动、深度访谈能力、危机干预能力、自我成长等方面。

基于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方晓义等人(2010)、陈海德(2015)针对中学心理咨询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初步提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结构,包括:(1)心理学理论知识,涉及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一般性理论知识和方法、针对性理论知识和方法);(2)精神疾病知识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3)辅导实践技术,涉及把握访谈过程的能力、针对性辅导技能;(4)团体实践活动;(5)伦理知识。

(二)根据文献分析收集知识结构体系的具体条目

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首先分别针对五个维度,通过查找相关著作,寻找著作中提到的与该维度有关的具体内容。著作确定的标准为:(1)著作标题包括与维度有关的词语。比如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维度上,涉及词语包括“大学生”“发展心理学”等。在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与方法、把握咨询过程的能力等维度上,涉及词语包括“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等。(2)著作作者(或翻译国外著作者)获教授或副教授职称,在国内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或“学生心理咨询”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权威。根据上述标准,选定18本心理学著作作为收集具体条目的文献。各个维度下分别记录著作中提及的与维度相关的章/节,以此作为维度下的具体条目。

(三)修订维度和具体条目

邀请高校3名具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和3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对文献分析获得的维度和条目进行调整和修正。专家提出的主要建议为:(1)因为辅导员经常要与学生家长沟通,需要学习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在“大学生常用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维度中,加入“家庭治疗”的内容;(2)考虑到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主要是深度访谈,进一步将辅导实践技术维度具体化为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3)因为辅导员工作会涉及其个人议题,加上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内容”。根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评估表。

二、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的评估

(一)评估工具

自编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内容评估表,包括9个维度: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常用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精神疾病知识(涉及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深度访谈过程、深度访谈技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团体实践活动、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心理健康工作伦理。9个维度共包括54个细化的项目。请评估者评估各个维度及细化项目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来说是否必要。评分方法采取likert五点计分,“1”表示“完全没有必要”,“2”表示“很没必要”,“3”表示“不确定”,“4”表示“很有必要”,“5”表示“完全有必要”。

(二)评估者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形式选取40名高校辅导员作为评估者被试,其中36名老师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考虑到工作经验会影响到评估的结果,选取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的辅导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被试的平均年龄为33.83岁(SD=6.93),其中男性11名,女性25名。

(三)调查结果

1. 9个维度的必要性评估结果

对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的九个评估维度的必要性结果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下表。在五点计分上,4分等于很有必要。可以看出,九大维度的必要性介于4.00—4.78,这九大维度均达到很有必要的程度,表明了它们对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高度必要性。其中,九个维度的必要性排序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是:大学生深度访谈的技术、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

2.具体条目的必要性评估结果

对评估者评估维度和具体条目的必要性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发现,各维度下的具体条目的必要性得分在3.667—4.722之間,其中4个条目介于3—4,50个条目在4以上。在五点计分上,3=中等必要程度,据此,这54个条目均达到中等必要程度以上,且大部分达到很有必要程度。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获得了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知识结构体系,各个项目都达到中等必要程度以上。该体系充分考虑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强调熟悉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掌握有助于辅导员从根本上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特点阶段的需求和任务,更好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第二,掌握大学生常用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方面的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体系的核心。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的人生阶段决定了其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年龄群体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中小学生可能较少涉及生涯发展与决策、就业心理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应对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核心要素。

第三,掌握大学生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在九个维度的必要性排序中,这两项位居前三。表明辅导员评估者认为这两项内容对其工作开展是非常必需且重要的。这两个方面是我国文化下高等教育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深度访谈的过程和技术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但需要借鉴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熟悉和掌握这些技术,能够很有效地开展深度辅导工作。

第四,掌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伦理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对大学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提出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熟悉把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伦理原则。比如保密原则,在心理危机学生的安全看护中,如何做到既能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又能在一定范围内保密是需要谨慎行动的。

第五,本研究中特别增加了“辅导员的自我成长与内在训练”维度。辅导员从工作性质来讲具有“半专业半管理”的特点,无论专业工作还是管理工作在面对学生问题时都会涉及个人的生命哲学观、重大生活问题的态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影响对学生问题的干预和解决;同时,辅导员都比较年轻,曾经有一些既往的未被处理的创伤,这些“未完成事件”会因为学生的问题被扰动,甚至引发情绪问题。因此,辅导员的自我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获得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知识结构体系,可以进一步为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培训提供理论框架和内容建构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晓义,王锦,赵晨,兰菁,林崇德.中学心理咨询工作核心能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38.

[2]王智,张大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及测量[J].心理科学,2011,34(2):481-487.

[3]陈红,赵艳丽,高笑,钱铭怡.我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697-699.

[4]陈海德.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咨询能力:评估、发展及其对咨询效果的作用[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刘凤娥

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篇2: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体系构建,有利于改变辅导员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现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点和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两个方面展开。当然,这是以辅导员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前提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化

2017年9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将辅导员工作涉及的内容分为九类,其中一类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旨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落脚点在“健康心态”上,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的开展不无关联,甚至在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直接关系到辅导员政治引导的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必要通过课程化实施来予以解决,即辅导员可以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设计和凝练成课程体系,通过上课的方式进行有效系统地输出。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点

(一)课程的政策基础

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指出“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高级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的要求是“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能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作为教师身份,辅导员通过上课的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输出是有政策依据的。而且,从辅导员职业发展来看,课程化是职业化、专业化的体现,推动了辅导员从日常事务工作者向课程建设的教育者转化,凸显了其教师和导师的身份,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成长。

(二)课程形式、功能定位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基于辅导员心理理论素养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凝结,加上通过与学生的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发现的共性问题,经过课程化的设计,整合身边案例和时事素材进行系统化输出的过程。相对于高校正式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属于非正式课程,是第一课堂教育教学之外的部分,完全可以定位于以非正式课程形式构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分学期贯穿到学生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目前高校几乎都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基于学生在该时段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最需要的考虑和评估。然而事实上需要都是相对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贯穿学生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换言之,每个学期都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一以贯之。而辅导员是大学里陪伴学生最长久、“任课”时间最长的教师,完全可以全程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课下无缝衔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大学每个学期一以贯之。

(三)课程内容、目标定位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和安排上相对灵活,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可以用碎片化的方式设计课程,一课一时一主题,内容上要“近、小、趣”。“近”是要贴近学生生活中的热点,立足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特点,贴合学生心理需求。“小”是范围要小,主题明确,不参杂多个主题。“趣”是内容要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學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程化只是一个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去感受心理理论、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能亲自感受“认知——情感——意志”这样逐步深化的主观体验,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是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义所在。

基于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已开展学生间朋辈心理辅导,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生这一层级已落实到宿舍心理联络员。因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要有相关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实战技能。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分为两大模块:心理健康理论基础知识、辅导与咨询的基本知识。

(一)心理健康理论基础知识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带有年级的差异,基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大一是高校适应的困惑期。具体有“三不适应”,即角色变化与对新生活不适应、学习上的困扰与对高校要求不适应、交往欠缺与人际关系不适应。诸如此类的不适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郁闷、压抑、沮丧、焦虑、消沉等消极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大二是心理问题的频发期。据调查发现,大二是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的年级,也是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压力造成心理焦虑。课程设置安排较满,面临各种资格考试,学生学习压力增大,而产生浮躁、忧郁、厌烦、易怒等消极情绪。二是个性品质造成人际关系冲突,如自我表现欲与参与感、独立感强烈,遭遇挫折就会出现情绪低落,自卑、孤寂等心理特点。三是异性交往产生心理困惑。如分不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不能建立正常纯洁的男女友谊。

大三是情感发展的冲突期。体现在一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临学习、情感、经济、就业等发展成长的诸多压力,理想中“完美”的自我与现实中的“不完美”形成强烈反差,而使学生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低落等消极心理。二是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突出的现象,有些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酿成悲剧。三是性冲突与传统道德的心理困惑。学生性心理已成熟,而长期以来性教育滞后,性冲动与传统价值和道德发生冲突,造成学生性心理异常,严重的还会出现与异性交往障碍、性别角色紊乱、恋物癖等心理疾患。

大四是择业求职的盲目期。主要是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相冲突,以及因恋爱而产生的问题等。表现在择业求职的期望值过高、职业选择较盲目,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产生挫败、焦虑、郁闷等消极情绪。

鉴于上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应以学期为单位,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和专题,并各有侧重,具体参见下表。

(二)辅导与咨询的基本知识

辅导与咨询技能主要是针对朋辈心理辅导开展。为更好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可以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从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联络员中选拔,辅导员对其成员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及朋辈心理辅导实用技巧培训,引导他们更好提升自己,服务他人。

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倾听、尊重、共情、积极关注)、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识别与诊断、朋辈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团体辅导。

此外,关于倾听的小技巧。做一名专业的倾听者必须做到“四要”“三不”。“四要”即要饶有兴趣地耐心倾听,表示理解和接纳;要专注地倾听,要关注当事人的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伴随语言出现的表情、行为等;要善于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是用心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要有参与,适时适当给予回应。比如用眼睛的关注、微笑、点头等。

“三不”是不急于下结论;不轻视当事人的问题;不作道德或正误性判断。

三.结语

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对辅导员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与精炼,以期改变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現状,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当然,这是以辅导员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前提的。就辅导员工作的实际而言,要自主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参加各类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并考取心理专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本文虽然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体系从内容的侧重点和专题方面进行了界定,但还得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落地落实落细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心理主题教学计划,落实到每学期以至每个月,让学生在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无间断持续地进行,总之,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大学阶段一以贯之。

参考文献

1.钟世华.叶芜为,再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兼谈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与辅导员实际工作融合,赣南师范大学学报[J],2017.2

2.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作者:汪洋

辅导员心理健康论文 篇3:

对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是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容易引发心理焦虑,影响自身发展,分析他们压力产生的原因,多策并举,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张加亮(1967-),男,江苏涟水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自身的情感、意志、认知特征和个性特点等,对于高职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幸福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对于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相对教师而言,工作中普遍存在“三多三低”问题,即分管的部门和领导多、面对的学生多、要做的事情多,而在学校的地位、学历或职称、待遇相对较低,辅导员岗位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辅导员普遍感受到心理失衡,甚至有“职业倦怠”的现象。综合当前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管理压力大

扩招带来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持续扩张,使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高职教育,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考博弈中的“受挫者”甚至“失败者”无可奈何的选择。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灰暗中带着郁闷心情走进校园的,他们往往或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当,依赖心理很强;或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没有动力,对自己的专业、学业不关心;或自身定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或心理发展不平衡,感情脆弱,个性和自尊心强,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就业压力大对前途深感茫然,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明确规划;甚至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现实生活中不少专职辅导员,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真正花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每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唯独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面对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辅导员常常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职业认同感低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从当前现状来看,在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辅导员的工作岗位既无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又无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同时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的工作业绩得不到肯定,收入偏低,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辅导员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职业热情,同时,辅导员大多为青年教师,他们还面临着结婚购房、赡养父母等诸多现实问题,繁重的任务,微薄的收入等,使得辅导员对自我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后顾之忧,最终丧失了对职业的热爱和应有的敬业精神,造成了较低的职业认同感[1]。

(三)职业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就是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客观需求矛盾和主观认同冲突,表现为客观角色冲突和主观角色冲突两种形式。角色冲突是辅导员面临的最主要的责任冲突。角色冲突的产生以及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强度,通常取决于角色期望的性质与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多方面的,对角色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辅导员的角色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逐渐转变成为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咨询者、知心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在辅导员的角色范围内,学生、学校、家长、社会、自己等都对辅导员有不同的角色期望,且这些角色期望难免因各期望者的不同角色而又有不同需求,辅导员在多重的角色冲突中,倍感困惑与迷茫,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带来心理压力。

(四)职业心理倦怠

职业心理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一样,它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业心理倦怠特征表现为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2]。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较繁琐,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包括班级学生管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这些构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大致内容,长期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心理。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热情逐渐下降。有些辅导员刚工作时,豪情满怀,干劲十足,但几年后其工作就日趋变得呆板,缺乏活力,形成一种惰性,工作热情降低。二是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冷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使他们的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三是岗位的成就感逐渐降低。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工作成就感,但是,有时现实工作并不让人满意,岗位价值得不到真正的认同,甚至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这就使他们身心疲惫,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工作成就感随之逐渐降低,产生了职业倦怠。

(五)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弱

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是辅导员面对压力,自我调节,舒缓压力的重要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足是辅导员心理问题严重的又一原因。面对来自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辅导员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辅导员大多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缺乏,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薄弱,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不足,辅导员心理服务机构的空白或不够健全,使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从而也使辅导员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3]。

三、提升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辅导员的种种心理不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必须内外兼修、双管齐下: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修养;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要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优化环境,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一)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不断优化人格结构。辅导员要有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因此,辅导员要自己学习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面对压力和挑战,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回避,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自我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那些消极事件,要不断提升心理耐挫能力,优化自我人格品质,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增强自我心理调试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实践锻炼、心理咨询师考证等多种途径系统深入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提升心理调试能力,改善自我心理环境。通过自我成长训练等理性的认知自我,悦纳自我,有效的调整自我的心态和情绪,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技能,要建立起一套自我压力预防体系,调整期望目标,不断改善和重建认知,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增强工作效能感使自我积极的投入工作。对于自我一时无法应对的心理问题,还需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自己有效应对心理危机。

(二)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努力改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自我心理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教师,满怀激情,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学校要为他们的发展提空广阔的空间,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使他们认识到高职院校辅导员大有作为,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受和热爱这份工作,激发他们的职业激情[4]。高职院校应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要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素质要求,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心理教育机制、心理咨询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定期检查机制,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条件保障。我院辅导员通过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核培训,丰富了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升他们自我心理调试和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三)强化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感。明确辅导员的职业使命,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形成专业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工作的内涵,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四)提高辅导员各项待遇,不断增强职业认同。一个职业的收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职业的社会声望,职业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往往对自我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职业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他们复杂的工作,面对高职学生的个体现状,很多棘手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他们压力很大,不能一味的强调爱岗奉献,高职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从满足人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满足辅导员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增强自我和社会的职业认同。对连续从事辅导员满一定年限的辅导员,要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对辅导员的考核系统,确立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并将其量化,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同时要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做到“岗位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既要对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高进严管,又要对他们宽容理性,精心培育,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使他们真正的有位有为,力争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实施者,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大,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较少,而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个性以及活动交往等因素的变数增多,加之社会转型、科技变革、全球化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课题,迫切要求辅导员要有知识、有水平、重研究、重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和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这是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帮助辅导员成长成才,实现职业梦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应注重四个方面:强调辅导员工作的学科性,肯定辅导员工作;抓好岗前学习培训;抓好在职学习培训;抓好离职脱产学习培训[5]。这是提高学历层次、培养和造就学生工作专家的主要途径,学校应根据学生工作专业化的方向,鼓励、引导、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造就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创造条件。

(六)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丰富的应对资源。应对资源是指压力情境中对个体产生积极作用的、较稳定的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支持功能,能够有效帮助辅导员应对心理危机,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为辅导员的工作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应对资源,不断完善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在复杂的工作中及时学会利用外在的资源帮助自我有效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支优质、高效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高职学生的特殊现状,辅导员工作的的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不断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提升他们教育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积极努力,努力营造他们工作的优良环境,积极建构心理危机应对的有效系统,使他们成为新时期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58-59.

[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01):69.

[3]尚靖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50.

[4]陈翔.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01):154.

[5]董朝宗.职业自我效能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03):143.

责任编辑 谢荣国

作者:张加亮

上一篇:当代政治经济学论文下一篇:销售业务增值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