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2022-08-09

第一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与大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

大学生

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因此,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辅导员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对大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第一步,如果能满足大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

1.1心理独立感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未成年人走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因为大学生再次之前一直都在学校学习,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生活之外,对外面的社会了解很少,不懂得在社会中如何生活。走进大学这个新环境,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如何独立,所以心理上会感到恐惧,所以在此阶段他们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应该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引导他们逐渐由未成年的依赖心理状态到成年人的独立心理状态过渡,让他们顺利的渡过此过渡阶段。

1.2人生目标定位的需要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由于他们此前基本没有社会生活经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往往对未来充满着理想和幻想,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个方面着手。总而言之,大学生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在学习上,在就业上没有针对性,往往是人云亦云,到头来总是事倍功半。所以作为辅导员,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人生目标,制定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

1.3学习的需要

大学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大学的学习不像中小学阶段,是由老师的督导下被动的学习。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一时间之间摆脱不了被动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由于很多同学习惯依赖性学习,对大学的自主学习产生厌恶感;大学的学习虽然以专业知识为主,但知识面非常广,各种知识面之间相互交错,很多知识超越了教材的范围,所以学生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比中小学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自主,广泛,所以就要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1.4交友的需要

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是接受父母,师长的关爱呵护,很少关心别人,所

以来到大学之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非常的吃力。他们迫切希望结交到真心的朋友,但又缺乏交往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交友方面会出现各种障碍及心理问题。辅导员在此时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人,教会他们把我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上叫做首因效应。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应注意几点:一是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学生踏人大学校门,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因此,在新生进校的那一刻起,辅导员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三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是以身作则;心态平和,言传身教,这些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

2.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人而异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坚强自信、宽容、豁达;有的自卑;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等等。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进行性格、行为分类,区别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按道理讲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们在家里是宠儿、社会的娇子。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也会有烦恼和压力。例如,现在读大学费用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经济压力比较大;现行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自主择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3重点关注三类学生

辅导员除了要关心接纳每一个学生外,需要将关注重点聚焦在三类学生上:内向学生群体,贫困学生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这三类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做好这三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大学生中总是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一类学生不善于倾诉,不善于表达,朋友较少,外人不太清楚他们在想什么?但是这样的学生经常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心理的能量有可能以火山喷发式的方式释放,危害有可能就像马家爵一样,所以内向学生群体是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内向的同学不是不想交流,而是不善于交流,如果老师能主动关心他们,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那么他们的周围就会有朋友,就会有支持,就能有效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生活贫困学生的心理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他们由于大多成长于贫穷落后地区,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学校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于城市同学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冲突,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有些贫困学生虚荣心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这一类学生更需要辅导员给予关心和支持,在物质上提供帮助的同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乐观的面对未来。三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一类大学生往往人际交往存在问题,自卑感很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这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面对这一类学生,辅导员应该首先接纳理解支持他们,鼓励他们。虽然网络给了他们在虚拟世界的自信,人际,尊严,成就感,但回到现实世界,空虚,自责,自卑感还是很强的,所以他们有改变的动机,缺乏的是自我的力量。开始阶段辅导员要创造一个引导和支持这类学生的环境,同时也要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力量,有一点点进步就要肯定和赞扬,这些能激发、提

高他们潜在的自我能量,支持进一步的改变,促使他们慢慢重新融入现实。

2.4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发展性咨询,通过让一群人参加精心设计的一些团体活动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对于潜能开发,心理保健有很好的作用。社会上也叫“拓展培训”,被广泛用于企业员工培训,一般是一些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在运作。全国很多城市都建有拓展培训基地。通过让受训者参加一些团体的活动,让受训者感受、体验、领悟,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素质。团体训练是一种深入心灵深处的训练,有些感受让受训者终生难忘,效果比较显著。另外团体训练虽然也属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但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却没有那么的高,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胜任。辅导员就可以带领班级开展团体训练活动,所以非常适合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开展。这样的过程其实是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境况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帮助参加活动的人去学习、体验、适应,而这些从游戏中学到的东西通过领悟、迁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增强和提高自身素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实践工程,辅导员的工作只是一个子系统,因此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系统中的地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第一线,对学生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通过自己或学生骨干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信息。辅导员要善于在学生中建立广泛的信息传递网络,善于通过网站、论坛、电子信箱、QQ等途径拓展倾听学生心声的渠道,建立开放式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这时辅导员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鉴别和反馈的工作内容,反映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敏感度。此外,辅导员还应积极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和通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有效整合学校的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晓琴,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 [2]袁新敏,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2)。

第二篇:关爱学生,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员学习心得体会

关爱学生,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辅导员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京师博仁应用心理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心理学健康辅导员的培训课程,听了优秀导师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对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下面,我谈谈本次培训中获得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教师心理健康,从自身做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举动,更无法灵巧高明地处理学生不懂的题目,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有可能危及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必须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我们的工作和作息要有规律,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把家庭生活中、同事朋友间的烦恼事情带给学生,一定要敬业,当你站在讲台的一刻起,你就是他们的护航人,是舵手,你要带领他们愉快航行,驶进安全的港湾。良好的生活作风就是生活作风正派,不以权谋私,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正直、善良,要遵守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所谓立人先立己,先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四周人保持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强心。因此,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应该把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安然平静、积极、顺畅等方面,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配置装备和摆设、调和平等的团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在布满关爱、和煦、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孩子们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出现。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有爱心、热心、恒心、耐心,教学要以人为本,善于照顾学生的情绪,时时留意学生思想动态,要多和学生沟通,多表扬,少惩罚;要宽容、理解,少责骂。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尤其现在流动人口多,他们的父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思想动态方面,很多都是放任自流。他们生活不固定,思想复杂,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学生的生活经验浅,自制力差,容易上当受骗,为他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这些群体,我们老师更要付出巨大爱心去关怀他们,引导他们,他们的流动性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要尽量发掘,让其闪光,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不但是对他们,其实很多学生对学习都缺乏信心,都有挫败感,又厌学情绪。我们也要及时跟踪,及时采取措施,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争取学校家庭通教育。

三、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学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学教育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按照本学科教育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独特的地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或许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注重与学校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联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本质的培养并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搞搞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其它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联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看法;良好心理本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堆集而成。因此,学校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详细的教育教学事情中去,将两者融拼凑,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常识加强感情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感情生活。

我的教育教学经历告诉我,每个孩子都需要关爱,需要宽容,需要帮助,需要平等的对待。作为一名教师不懂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也许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必须是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稳定人格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所以说,心理辅导员只有充分地了解和分析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在辅导过程中避免错误地发生。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我要经常不断加强自我分析和请资深咨询师对我进行分析,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从思想认识上和行为上改变自己。

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首先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次是希望心理辅导能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通过心理辅导能让学生敢于面对现实和社会,越来越健康越幸福地生活。第三能帮助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对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我认为我具备一名心理辅导员的资格:有乐观的人生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敏锐的洞察世事体察人心的能力,乐于助人和比较完善的人格品质。这些让我能够很好地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辅导员。

因此,特别感谢京师博仁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平台,感谢董艳菊老师的这次培训,让我认识自己,认清心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为我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 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编辑。

【关键词】辅导员 如何开展 心理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 政治 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 经济 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 发展 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 心理独立感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逐步从依赖状态向独立状态过渡,从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顺利地度过第一关。

1.2 交友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纳、被人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接受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宠爱,很少关心别人,来到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吃力,迫切希望结交到可以对话交流的伙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于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会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因此,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教会他们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3 学习方法指导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转变期,从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原来的学习主要以 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为主,而在大学里则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各种知识之间相互交错,知识面不限于教材范围,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与以前的应试教育相比,方法灵活、多样、自主、广泛,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才能完成学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对大学生在学习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

1.4 恋爱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正当性。通过对我院200名高职大学生性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对异性有交往需求的占总人数94.6%;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有93%的同学持赞同观点。因此,辅导员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慎重对待自己的性行为,而不是断然禁止。 1.5 人生定向的需求

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这一切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如同谜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人生定向彷徨、无奈。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他们中去,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角色的转换,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使人生定向更加准确。

2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异常心理,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成长如何将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关系他们将来是否幸福。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做心理医生,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及时给予干预,方能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

同时,作为辅导员应该懂得:不同的学生因其年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面临危机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但也会有一些 规律 性表现和特征。如,近期在学校言行和情绪表现有些异常;近期家庭或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部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因缺少亲情而心理异常;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无力解决;在心理测试中处于异常者。对于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辅导员应把他们作为关注的重点,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 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情况;及时疏导或转介,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交往多,对大学生的禀赋、兴趣、情感、个性等了解的比较深刻。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除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外,还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 理学 上叫做首因效应。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学生踏人大学校门,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因此,在新生进校的那一刻起,辅导员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2)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4)以身作则。心态平和,言传身教,这些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 3.2 学生心理,因人而易,对症下药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坚强自信,宽容、豁达;有的自卑;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进行性格、行为分类,区别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按道理讲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们在家里是宠儿、社会的娇子。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也会有烦恼和压力。例如,现在读大学费用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经济压力比较大;现行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自主择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第四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开展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让辅导员对自身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

新媒体是辅导员体察大学生的放大镜,贴近大学生生活,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督导和心理引导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器。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项崭新的职业技能,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性、实效性。

(一)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

档案建设工作设置包括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建档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可以参考教务系统,甚至可以并人教务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设置个人账户,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系统中既有学生的基本心理档案资料供学生查询,也有不断更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供学生学习。第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部分工作人员,包括辅导员,可以拥有一定的权限,能够知晓一定的信息,以便对学生面上的状况有所掌握;第三,心理测试与分析系统中有明确的衡量指标,有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当某学生、某项指标超过一定阔值,系统自动提示其本人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关注或干预。第四,除了积累学生个人信息和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要注意搜集学生家庭情况、家庭病史、家庭联系方式等,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健康状况(包含是否有心理病史等)、文化程度等,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背景和心理问题的起源。要特别留下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日后万一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

(二)推荐内容科学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

辅导员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成长阶段为其推荐优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极大地开展教育时空,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该做到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例如设置“心理书屋”、“心理影院”和“心理讲坛”这样的栏目,专享海量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文献、资料,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美好园地;设置“心理测试站”这样的栏目,并实现自动化的常模分析,让学生较为简易且便利地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状况;设置“心理咨询室”这样的栏目,通过在线预约、在线释疑等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提供方便:设置“互动空间”或者“留言板”这样的栏旨,随时倾听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从整体上看设计重复性比较高,结构、内容雷同;从单个网站上看结构不够完善,网页栏目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且极少有互动。因此,辅导员一是可以从大处着眼,给学生推荐权威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二可以从小处着手,不断丰富自己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小园地,如心理博客、心理空问、心理微博等,为学生提供最接地气的、最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三)善于培养和利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培养且利用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培养并组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队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包括专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政工队伍、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中辅导员是其问的骨干力量。因此,辅导员应首先努力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成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广泛最中坚的倚靠力量。其次,应善于网络上良好呈现的自身心理索养和个人魅力,如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展示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人生目?说龋?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的身边榜样,做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再次,要勇于在现实世界谈网络,利用年级集中、形势政策课、社团活动等时机,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连结――这是连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虚拟性的有力杠杆一加强学生上网自律因素的教育,如上网时间管理,制定上网的计划,规划上网的任务和时问,引导学生在网络上适度投入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比例,高效率地利用网络。

(四)勤于联络家长,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家长

协同教育,是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辅导员要密切家校联系,一方面对家长普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另一方面请家长配合进行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在网站上开设”家长课堂”或者”家长会”这样的栏目,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既要关注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又不要谈网色变;通过“家校手机报”、学生报到的机会、邮寄成绩单和喜报的机会等,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利用电子邮件、家长QQ群、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请家长于学生在家期间,注意关注那些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齐必协力,亲抓共管,共同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论是他们自身,还是其他教育者,亦或是社会成员,都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含义认识不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理解不明确等问题。对于辅导员而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力仍有待提高。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又会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总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所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000年7月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得若干意见》.

[2]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2011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第五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

(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李广烨

2、性别:男

3、年龄:12岁

4、年级:4年级

5、个案表现:李广烨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李广烨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党尔寨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李广烨

班主任认为李广烨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李广烨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李广烨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李广烨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李广烨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李广烨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李广烨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李广烨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李广烨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李广烨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李广烨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李广烨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李广烨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上一篇: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副董事长职位说明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