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对有关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综述高校辅导员制度自1952年创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与提高。

第一篇: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

对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是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容易引发心理焦虑,影响自身发展,分析他们压力产生的原因,多策并举,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张加亮(1967-),男,江苏涟水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自身的情感、意志、认知特征和个性特点等,对于高职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幸福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期对于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相对教师而言,工作中普遍存在“三多三低”问题,即分管的部门和领导多、面对的学生多、要做的事情多,而在学校的地位、学历或职称、待遇相对较低,辅导员岗位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辅导员普遍感受到心理失衡,甚至有“职业倦怠”的现象。综合当前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管理压力大

扩招带来的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持续扩张,使作为高等教育一个类型的高职教育,成为相当一部分高考博弈中的“受挫者”甚至“失败者”无可奈何的选择。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灰暗中带着郁闷心情走进校园的,他们往往或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当,依赖心理很强;或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没有动力,对自己的专业、学业不关心;或自身定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或心理发展不平衡,感情脆弱,个性和自尊心强,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就业压力大对前途深感茫然,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明确规划;甚至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现实生活中不少专职辅导员,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真正花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每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唯独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面对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辅导员常常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职业认同感低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从当前现状来看,在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辅导员的工作岗位既无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又无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同时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没有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的工作业绩得不到肯定,收入偏低,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辅导员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职业热情,同时,辅导员大多为青年教师,他们还面临着结婚购房、赡养父母等诸多现实问题,繁重的任务,微薄的收入等,使得辅导员对自我今后的发展产生了后顾之忧,最终丧失了对职业的热爱和应有的敬业精神,造成了较低的职业认同感[1]。

(三)职业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就是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客观需求矛盾和主观认同冲突,表现为客观角色冲突和主观角色冲突两种形式。角色冲突是辅导员面临的最主要的责任冲突。角色冲突的产生以及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强度,通常取决于角色期望的性质与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多方面的,对角色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辅导员的角色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逐渐转变成为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咨询者、知心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在辅导员的角色范围内,学生、学校、家长、社会、自己等都对辅导员有不同的角色期望,且这些角色期望难免因各期望者的不同角色而又有不同需求,辅导员在多重的角色冲突中,倍感困惑与迷茫,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带来心理压力。

(四)职业心理倦怠

职业心理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一样,它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业心理倦怠特征表现为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2]。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较繁琐,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包括班级学生管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这些构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大致内容,长期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心理。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热情逐渐下降。有些辅导员刚工作时,豪情满怀,干劲十足,但几年后其工作就日趋变得呆板,缺乏活力,形成一种惰性,工作热情降低。二是工作态度逐渐消极冷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使他们的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三是岗位的成就感逐渐降低。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工作成就感,但是,有时现实工作并不让人满意,岗位价值得不到真正的认同,甚至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这就使他们身心疲惫,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工作成就感随之逐渐降低,产生了职业倦怠。

(五)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弱

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是辅导员面对压力,自我调节,舒缓压力的重要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足是辅导员心理问题严重的又一原因。面对来自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压力,辅导员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辅导员大多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缺乏,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薄弱,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不足,辅导员心理服务机构的空白或不够健全,使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从而也使辅导员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3]。

三、提升高职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辅导员的种种心理不适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必须内外兼修、双管齐下: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修养;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要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优化环境,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一)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不断优化人格结构。辅导员要有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因此,辅导员要自己学习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面对压力和挑战,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回避,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自我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那些消极事件,要不断提升心理耐挫能力,优化自我人格品质,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增强自我心理调试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实践锻炼、心理咨询师考证等多种途径系统深入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提升心理调试能力,改善自我心理环境。通过自我成长训练等理性的认知自我,悦纳自我,有效的调整自我的心态和情绪,不断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技能,要建立起一套自我压力预防体系,调整期望目标,不断改善和重建认知,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增强工作效能感使自我积极的投入工作。对于自我一时无法应对的心理问题,还需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自己有效应对心理危机。

(二)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努力改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自我心理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是年轻教师,满怀激情,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学校要为他们的发展提空广阔的空间,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使他们认识到高职院校辅导员大有作为,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受和热爱这份工作,激发他们的职业激情[4]。高职院校应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政策环境,要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素质要求,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心理教育机制、心理咨询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定期检查机制,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提供条件保障。我院辅导员通过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核培训,丰富了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帮助他们正确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升他们自我心理调试和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三)强化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感。明确辅导员的职业使命,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形成专业工作理念;提高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工作的内涵,树立起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职业形象。

(四)提高辅导员各项待遇,不断增强职业认同。一个职业的收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职业的社会声望,职业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往往对自我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职业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他们复杂的工作,面对高职学生的个体现状,很多棘手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他们压力很大,不能一味的强调爱岗奉献,高职院校要根据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从满足人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满足辅导员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增强自我和社会的职业认同。对连续从事辅导员满一定年限的辅导员,要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对辅导员的考核系统,确立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并将其量化,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同时要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做到“岗位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既要对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高进严管,又要对他们宽容理性,精心培育,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使他们真正的有位有为,力争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实施者,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大,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辅导员较少,而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个性以及活动交往等因素的变数增多,加之社会转型、科技变革、全球化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课题,迫切要求辅导员要有知识、有水平、重研究、重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含量和针对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这是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帮助辅导员成长成才,实现职业梦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应注重四个方面:强调辅导员工作的学科性,肯定辅导员工作;抓好岗前学习培训;抓好在职学习培训;抓好离职脱产学习培训[5]。这是提高学历层次、培养和造就学生工作专家的主要途径,学校应根据学生工作专业化的方向,鼓励、引导、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造就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创造条件。

(六)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丰富的应对资源。应对资源是指压力情境中对个体产生积极作用的、较稳定的个体或者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支持功能,能够有效帮助辅导员应对心理危机,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为辅导员的工作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应对资源,不断完善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使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在复杂的工作中及时学会利用外在的资源帮助自我有效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支优质、高效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高职学生的特殊现状,辅导员工作的的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不断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提升他们教育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积极努力,努力营造他们工作的优良环境,积极建构心理危机应对的有效系统,使他们成为新时期优秀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58-59.

[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01):69.

[3]尚靖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50.

[4]陈翔.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01):154.

[5]董朝宗.职业自我效能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03):143.

责任编辑 谢荣国

作者:张加亮

第二篇: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对有关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综述

高校辅导员制度自1952年创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与提高。辅导员在大学生成人、成才培养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陈秀、尹秀娟,2006)。作为与大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辅导员,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一般人群,这实际上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近年来,对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我通过对1979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试图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希望对今后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研究现状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得数据来源。本研究通过在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上以“辅导员”和“心理健康”及“辅导员心理健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查阅到自1979年以来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的论文1339篇,在添加了“高校”这一关键词后,搜索到的相关论文为627篇。经过对这些论文的仔细阅读、筛查后发现,其中只有70篇是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在2000年之前没有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的论文发表,2000年有一篇关于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文章,2004、2005、2006、2007年发表的数量分别为3、4、4、4。从2008年开始,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文章增幅较大,2008年为13篇,2009年为15篇,2010年为23篇。

在这70篇文章中,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有9篇,其余文章都是属于思辨性文章,即从质的方面来考察、研究这一问题。从以上一些基本数据上可以看出,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思辨水平,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重点及其成果

从已有文献分析,目前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心理健康的研究重点为: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吴文珊,2006;朱媛媛,2008;罗伏生等,2009)、职业枯竭与职业倦怠(吴薇莉等,2006;孟勇,2008;陈静等,2010)、心理压力及其调试(丁敢真,2006,肖晓哲,2010)、心理应激研究(蔡秋婷,2008)、心理焦虑与对策研究(黄夏青,2004),研究方式一部分使用问卷调查,有SCL-90,16PF,MBI-GS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和论证方式(陈翔,2006;李德芝等,2004.;李景春等,2007;徐鵬,2005;田敏等,2009)。

这些研究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显示了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欠佳。高校辅导员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和精神病性五项因子具有显著差异(吴文珊,2006);关于心理压力,在被调查的辅导员中,有50%的人认为很有压力感,压力来自社会、工作及自身等方面(丁敢真,2006)。

2.具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主要表现在被调查者成就感低落、情绪低落、厌倦工作、自我评价低。

3.人际关系问题。研究指出辅导员感到人际关系难处,人际关系不稳定,成就感低(李景春等,2007)。认为人际关系对辅导员很重要的占63.13%(丁敢真,2006),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关系紧张的情况。辅导员的工作总是会涉及人际关系,有些辅导员在交往中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易于与同行发生纷争,与学生产生对立,与领导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固执、偏激、郁闷、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易于引发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的不良心理(王国良,2007)。

4.角色认同与多种角色冲突问题,由此滋生郁闷、厌烦心理(彭云龙等,2010;李小宁,2009)。辅导员工作内容多,任务比较琐碎,不易出成绩,由此造成许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角色不认可,而多头管理,常让辅导员无所适从,由此也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三、对高校辅导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关研究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性质。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学生保姆的角色。这一角色让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无挑战性;无法为其带来成就感。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学生思想多元化,这更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但实际上只是个二级教师地位,与高校专业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在科研、职称评定、进修、收入待遇等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自身前途、发展的困惑和迷茫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心理健康。

2.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的冲击波及每一个角落。而高校辅导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考虑自身的前途与发展需要是必然的。赵艳丽(2002)在研究中对比了优秀辅导员与非优秀辅导员,指出了优秀辅导员相对而言有许多显著的优点,然而在许多高校几年后出现优秀辅导员在专业上和经济上都不如非优秀辅导员的情况,因为优秀辅导员承担更多工作,压力更大,而非优秀辅导员有的专注于学习、有的搞兼职或搞开发。这种情况更是让辅导员感到前途渺茫,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3.自身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时代多是佼佼者,来到新的岗位,更是希望能够继续有突出的表现,往往会对自身要求过高,由此带来的压力、焦虑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此外,我国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晚,辅导员也存在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的情况,当出现心理方面问题时可求助的相关机构有限,这也是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另一个原因。

四、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1.研究方法。从已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思辨方式探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仅限于纯理论讨论分析、经验总结,缺乏实证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后的研究应该将质和量的研究方法结合,可以采用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等方法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目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别具体心理问题方面,在研究容的广度上明显不足。并且,多数研究只局限于某个院校,或某个区域,缺乏对高校辅导员整体状况的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高校辅导员本身,没有涉及其工作对象、工作环境。而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必然会对学生、对学校造成一定影响,以后还应该对这些相互关联事物进行研究。

另外,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方面,现有文章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但这些解决办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此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干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目前的文献看,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薄弱,这不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加大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研究,拓展研究的深度,将为高校辅导员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高校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秋婷.高校辅导员心理应激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12):69-72.

[2]陈静,黄月胜.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0,(1):128-132.

[3]陈永森,邱海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建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1-114.

[4]陈翔,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154-156.

[5]陈秀,尹秀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78-80.

[6]丁敢真,廖梅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试——以浙江师范大学辅导员调查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2-116.

[7]黄夏青.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焦虑及对策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8:104-105.

[8]李德芝,邱瑞婵.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J].思想与教育研究,2004.7:28-30.

[9]李景春,徐鵬等.论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压力及化解策略[J].科协论坛,2007.1:149-150.

[10]李小宁.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科教文汇,2009,(8):10-11.

[11]罗伏生,沈丹,2009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修复策略[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73-175.

[12]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8,(1):69-71.

[13]彭云龙,宋洁.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77-178.

[14]田敏,王宇.地震灾区高校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6-28.

[15]肖晓哲.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6),54-56.

[16]徐鹏.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35-137.

[17]吴文珊.高校青年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6:111-112.

[18]吴薇莉等.高效辅导员职业枯竭与心理管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106-109.

[19]王国良.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试探析[J].科技与教育,2007.3:86-88.

[20]赵艳丽.高效优秀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46.

[21]朱媛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疏导途径[J].中国校医,2008,(8):465-466.

作者:李凤英

第三篇: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之对策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問题直接影响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文章着重探究了高校辅导员培养健康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对策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深,对其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构建和谐校园等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要求高、意外事件多,缺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往往与青年辅导员自身的状况产生了矛盾,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找出解决办法,积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对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全面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事业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逐渐培养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个人兴趣和长远目标紧密结合,保持对工作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样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树立正确社会价值取向和事业观,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满腔热情,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从而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并从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进而保持爱业、敬业、精业、乐业的精神。这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事业观来源于个人对辅导员职业的正确认识,要认识到辅导员这个职业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辅导员工作不仅能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辅导员还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正确地评价自我,辨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形成客观的评价。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清醒的自我意识,才能坦然接受现实发展对自己的要求,才能不为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所动摇,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

二、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重视自身自控能力的培养

首先,辅导员要注重个人心理卫生保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提高心理学理论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对辅导员保持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认清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自我调节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反映能力和适宜的宣泄方式,才能在变化无常的各种环境下合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也就失去了物质依托也就没有意义,所以良好的体质是健康心理的有效保证。这就要求辅导员拥有规律的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科学用脑,适度消费,能使辅导员充实精神生活,适应经济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学生工作繁重的任务。同时,辅导员还要磨练意志,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提高心理承受和抗打击能力,积极冷静地对待前进中的挫折,并能够善于自我调节和转化不两情绪,找出早成挫折的真正原因及对策。

其次,要有坚强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指面对各种复杂或突发性事件,在心理和行动上能够自觉有效地控制自己言行的应变能力。[1]面对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大学校园并非是避风港,大学生也并非是“十八罗汉”,一个模样。这在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必须做到,面对头绪繁多的工作要有条不紊;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热心关爱;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要沉着冷静;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要处置得当。辅导员只有严格、有效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才能保证工作杂而不乱、处变不惊。

三、 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维护辅导员心理健康

第一,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重视对辅导员的培养。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性。因此,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首先,要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激励,高校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学校的利益平衡、心理整合,诸如职称、职务的晋升,奖励惩罚的实施,都必须体现公平原则。[2]其次,要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稳定辅导员队伍。高校要进一步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为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注重各个环节长期有效的进行,不断完善从选拔到培训、激励、保障、交流、考评、任期等一系列环节的建设,建设保障辅导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等制度,增强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归属感。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不稳定因素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各高校可出台一些有利政策,保证辅导员的工作发展。可设立专项经费,保证辅导员的岗位津贴。要在业务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考核、职称、进修、奖励等方面给予辅导员适当倾斜。同时各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订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切实稳定辅导员队伍。最后,要重视对辅导员的培养,根据他们工作效绩、思想道德和个人特长,通过正常的机制和途径,作好专职辅导员的换岗工作,适合教学的授课,适合行政的提干,特别是优秀辅导员的未来发展。只有解决好了辅导员尤其是优秀辅导员的出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稳定这支队伍,提高辅导员心理素质。

第二,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应该针对辅导员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掌握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引导他们增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首先,重视岗前心理健康培训。新任高校辅导员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从学生转变到教师角色时,必然引起素质上的转变。因此,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对培养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除师范院校毕业的辅导员外,绝大部分的辅导员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尽管不少高校都开始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但多从政治思想教育上进行,对心理学的理论涉及较少。不少辅导员认为心理学知识的贫乏,使自己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束手无策,经常处于困惑之中。因此,应该把心理学知识培养作为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真正使辅导员通过培训,学习到有关认知、情感、意志、个性、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增强心理上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设立教师心理咨询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很少有专门面向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心理健康问题最应受到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也希望得到专业的咨询,但辅导员很少会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心理协助,因为向同事倾诉心理问题毕竟有点尴尬。另外,由于他们经常扮演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的角色,“能医不自医” ,很多辅导员并不会察觉自己出现心理障碍即使察觉面对学生也要掩盖。因此,有心理专家呼吁,教育部门应该尽早设立专门的教师心理协助机构,尝试用兼职的心理医生不定期进驻校园,为教师提供心理协助。同时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第三,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缓解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工作意识、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的总合。文化一旦形成,便弥漫于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所有的成员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感到它的存在,并受它的影响。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辅导员的深刻影响,致力于创建一个公开民主、平等尊重、和谐人际、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使辅导员有一宽松的外部环境,消除部分心理压力。

四、 加強自身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3]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三方面,即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广播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相关的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相关知识。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和网络、影视、体育、艺术以及自然科学有关知识,科学发展史、高科技知识等。最后要力所能及地了解和掌握与学生学习的专业有关知识,便于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辅导员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其知识素养。

五、 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辅导员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要理性的认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要防止把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绝对化、扩大化、孤立化。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认识到辅导员内心的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也不能把某些指标偏差就扩大为心理异常。应该从辅导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二,建立并妥善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支持。“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度越高,心理症状越少”。[4]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使他们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为其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借助一定渠道主动介入,开展团体性的有益于辅导员身心健康的活动,及时防止和消除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德芝,邱瑞婵.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J] .思想教育研究,2004(7):28-30.

[2] 陈琳.浅谈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9):249.

[3] 劳丹.现代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38.

[4]梅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07(3):473-476.

作者:何晶梁

上一篇:会计理论与实践论文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