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论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团体心理辅导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在我国中学中,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方法、辅导方式、研究工具、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领域、辅导方式与测量问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第一篇:团体心理辅导论文

国内外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摘要: 心理咨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团体心理辅导则以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在心理咨询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概念、作用入手,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与研究概况,为心理咨询者开展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

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概况

1.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ing),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樊富氓,2005)。

2.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心理干预途径。卡普其(Capuzzi)与柯里(Corcy)认为,团体咨询的作用有:在团体中发展信任的气氛以促进彼此态度和情感的分享,并能将这种信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进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澄清生命的价值并探索人生哲学;能容忍他人并能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个体;学会问题解决和决策,并能坦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能敏锐地感知他人的需要,增强关心他人的能力;学会将团体中学到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研究

1.团体心理辅导在国外的发展与研究

团体辅导最初用于对疾病的团体治疗。1950年普拉特(H.Pratt)将肺病患者组成了第一个团体,采取了讲课、讨论、现身说法等形式,鼓励、激发患者战胜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团体治疗的先河。

团体辅导运动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美国衣阿华州山德瑞比(Ceder Rapids,Iowa)高中的“职业和道德辅导”课。1908年康涅狄克州渥帕(Wertpart,Connection)高中引进“职业信息”课。这些课程偏重教导式,提供学生职业和生活的信息,被视为职业性团体辅导的先驱。

20世纪30年代,团体辅导式的课程遍及全美各地,许多学校团体辅导的图书也先后出版。团体辅导真正用于帮助正常的人提高和完善,促进正常人的成长是从20世纪30年代勒温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y)开始的。勒温在1931年美国教育期刊发表了A Group Guidance Gurriculum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一文,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即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1967年,罗杰斯将这个“密集团体的经验”改为“基本体会团体”(Basic Encounter Group)。罗杰斯(C.R.Rogers)开办的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团体辅导理论从此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应用于人的潜能开发、学生学习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企业员工的培训等方面。1971年,William Schutz在加州将学院的团体称为“坦诚的会心团体”。随后出现各种名称的会心团体,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对不同的人进行辅导。如训练团体(Training laboratory)、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个人成长团体(Persona growth group)、学习团体(Learning group)等,名目不同,但是有共同的实质点:都以小团体(20人以内)来进行辅导或咨询;团体中有十分安全、相互信任、相互接纳的气氛;在此气氛中成员相互表露自我想法、自我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探讨,以促进成员自我觉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或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人建立融洽关系、如何坦诚愉快地与人交往的技术;团体中的领导者要有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辅导技术,尤其是团体咨询的过程偏重于感觉、情绪的表达与处理,具有预防心理障碍、促进成长及少许的治疗功能,更要求其团体领导者有专门训练。

美国的学校的团体辅导的工作效率很高。“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心理机构就迅速开展了工作。许多学校都开展了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的团体心理辅导。此外,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瑞典、丹麦、波兰、土耳其、日本等国的学校的团体辅导也开展得很好。

2.团体心理辅导在国内的发展与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方法被介绍到我国后,各地教育、治疗机构对团体辅导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许多中小学也开始尝试开展团体辅导。1991年6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全国第一期大学心理咨询员培训班”。系统的团体咨询师培训则在1991年10月开始。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政府的重视,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如2001年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第一号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等。为了培训心理健康专业骨干教师,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培训中心,在培训课程中安排了8学时的团体心理咨询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

笔者通过资料查询发现,1994—2001年间全国共发表关于团体辅导研究的文章27篇,其中杂志发表5篇,会议发表12篇。团体心理辅导研究集中在团体效能、团体形式、团体规模等,多为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如,团体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非常有效(樊富珉,1996);团体咨询可以改善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王晓刚等,1998);团体心理咨询矫治神经症倾向的学生(樊富珉,1999);团体咨询有利于改善学生抑郁、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孙时进等,2000);团体辅导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官锐园等,2001)。2001年以后,各类学术会议中团体辅导研究的论文明显增加。

梁东标(《团体辅导在学校中的应用》,2002)认为团体辅导基本理论与技术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邢秀茶、洪震(《提高大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团体心理辅导》,2002)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具有个别咨询所不具备的许多优越性,特别适合于学校。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效果评价》,2005)通过对50名有高抑郁体验的大学生和低自我概念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提高抑郁体验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降低其抑郁体验水平都是有作用的。

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2005)研究认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2005)研究认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急于改变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有较好的作用,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敏感、社交敏感与社交回避方面。

王军(《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参加团体训练前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训练后的男女学生的综合交往能力明显好于训练前。

张瑾(《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2006)通过对高社交焦虑倾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比较其在干预前后社交焦虑、人际敏感、躯体化、强迫、恐惧、抑郁、孤独感和自动思维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发现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同时被试在人际敏感、躯体化、强迫、恐惧、偏执、抑郁和焦虑等方面有较大改善,改善了消极的思维习惯,降低了孤独感。夏海燕(《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06)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团体辅导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形式是有效的,效果是良好的。

张玉千,吴汉(《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2006)研究认为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张姝(《应用团体辅导对体育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及思考》,2006)通过实验,深入研究了团体辅导对体育专业新生在人际交往、焦虑水平、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的影响,并试图探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法、内容和干预模式。

朱海荣(《团体辅导(咨询)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及积极作用分析》,2007)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咨询)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学业成功、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支持生涯发展。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团体辅导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教育、职业训练等众多领域,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但团体辅导的理论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团体成员心理辅导和人际交往的研究方面,且主要是在医学院校、其他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面。

作者:彭燕凌

第二篇:中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在我国中学中,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方法、辅导方式、研究工具、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领域、辅导方式与测量问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学 团体心理辅导 研究综述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训练)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运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使团体成员互助并达到自助,帮助成员学习新的行为,获得新的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起初在我国高校进行了一些开展,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中心彭纯子等人对22名大学生社交团体治疗训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春燕对实验组14人进行团体应对方式训练等。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的中小学也进行了启动,如杨彦平在上海市某中学就网络成瘾现象对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郑小东等人将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定义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通常属于一个班级)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以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随着团体心理辅导走入中学,其在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 研究现状

1.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方法

关于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需要的被试,并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设计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对于对照组不做干预。实验前后测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某些方面的得分,从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出团体心理辅导是否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果。如侯文婷在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症状时,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选取辽宁师范大学附中的初中生作为研究样本,随机筛选出考试焦虑的成员60名,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变量上进行严格匹配。对实验组作了7次干预,验证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于初中生考试焦虑干预的有效性,得出以下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于初中生的考试焦虑的干预作用明显。此外,除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也有应用。

2.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方式

目前,我国中学开展较多的还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而各个学校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校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健康课程,有固定的时间、由专业的心理教师负责,有的是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德育的一部分,采用机动的时间,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负责。近年来,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如辽宁本溪实验中学的老师李艳在该校团体心理辅导上,利用校园广播,传递正能量;在校报开设“心理咨询”栏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主要还是以班级的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一些学者的研究需要,我国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或集体心理治疗(台湾也称为团体咨商)也在发展中。有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以问题为分类的矫治性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了主题明确、相对连贯、针对性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如姜芳在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研究中,以枣庄市第十八中学高一新生为被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筛选出30名孤独感较高的学生,进行孤独感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设计了10次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此外,在我国许多中学,特别是初三、高三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高考时,学校会举办讲座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针对高考前夕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在很多学校都开展过。这种辅导形式的优点是受众多,学生可在1小时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

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培训学校,开展青少年的拓展式培训,这种拓展式培训也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重在锻炼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训多采用集中式、封闭式培训,短的需要2~4天,长的需要7~10天,如夏令营等。

3.研究工具的使用

国内研究中学生心理状况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引进的居多,如PAN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等。这些问卷在引进中虽然经过修订,但对中学生群体缺乏针对性。通过发展,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出现了针对我国中学生设计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唐红波、陈俊、刘学兰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编制的《考试焦虑诊断量表》等。

4.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在我国,针对中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也各不相同。如顾敏敏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中,就选取了10名身心健康,但有提高人际交往动机的同学,共安排了10次团体心理游戏,每次持续一小时。每次由领导者带领成员进行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游戏。每次游戏后,都会进行解说和布置家庭作业,与成员们分享感受。总结其他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基本都要考虑领导者、成员构成、场地布置、道具或材料准备、团体目标的确定、内容策划、时间规划等因素。尤其在内容策划方面,必须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贴近性的游戏。如顾敏敏在实验中设计的“蒙眼作画”游戏,具有趣味性。

5.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

在已有的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中,中学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通常对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效果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设立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对象,做出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成果。金家新、杨彦平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有一定作用;袁贵勇、侯文婷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一定作用;孙妍、吕京京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中学生的情绪水平,在其他领域的是否具有效果资料尚不全面。

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金家新指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很好地实现学校的目标取向,而且能反映班级的个性、年级特点、年龄特征及不同年级所出现的问题。这种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所以能够在班级管理、团队活动、教学活动、校务管理、家长教育、心理辅导中得到广泛应用。周元臣的研究发现,班级团体辅导能充分利用班级中的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自我评估,强化成功体验,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班级团体辅导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精神。

而一些高考前的讲座式心理辅导和培训班以及夏令营的形式是否具有成效还没有具体证实。

二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国内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近些年来虽然在中小学也有开展,但仍然表现为研究数量少,领域相对较单一,测量工具不多。

第一,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单一。从中国知网进行的文献检索情况看:2000~2014年,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涉及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所占分量很少。在已有的40多篇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论文中,其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集中在学习拖延、考试焦虑、网络成瘾方面。近年来,才有了针对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改善高中生情绪实验研究、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等多样化的研究领域。但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涉及的领域相比,还是略微单薄了些。

第二,现有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存在局限。在我国中学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下,金家新的研究指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多少与班级每周实施的时间密切相关,从辅导效果来看,设计活动的方案最好是结构性设计(有目标、有明显的几个辅导程序),但结构性设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宜于在假期中进行。而现行的中学课时分配情况是,心理辅导课(或称心理健康课)每周只有1课时,似乎只能采用非结构设计(有目标,但无完整的程序)。这就很难保证辅导的系统性和效果。此外,我国很多中学将思想品德课、德育课、班会与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相混淆,关于这个问题,华中师大心理系刘华山老师提出,心理辅导所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心理障碍与政治错误、思想意识不健康、品德不良是性质不同的两类问题。有些思想品德不良的人可能并没有心理问题,但有些心理问题不是思想品德等教育课可以解决的,需要辨别好。

此外,有关小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张杰指出,在辅导对象的分组上,研究者在研究中多将其分为心理健康者和问题人群两类,前者是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称之为发展性团体;后者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称为治疗性团体。国内当前以治疗性团体为研究对象的居多,通过对照组显示出对于某个心理问题的辅导是否有成效,而对于同样是有问题的对照组或更多其他学生,则没有进一步的辅导。这也需要改进。

第三,测量问卷的使用问题。在对我国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估上,针对中学生中特定群体应采用适宜的专门量表,如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但总体数量不多,涉及的领域还很狭窄。

2.研究的建议

第一,扩展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团体活动领域已深入到提升学生幸福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的辅导员本身的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不良的探索等,在我国的中学中,同样存在着学生幸福感不强、中学适应不良等问题,还有提升中学生耐挫力等其他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是值得去商榷的课题。

第二,改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由于我国现行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导致在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不受重视,好多中学心理健康课都形同虚设,或请一些高校心理学的研究生代课,课时不能保证。我国中学亟须重视这个问题,开设以班级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保证课时。同时,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改善学生的心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也有帮助。

第三,编订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尽管我们现已有郑日昌编制的《考试焦虑自陈量表》,毛俊青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等相关适宜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但是若要研究其他心理问题,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量表还是不全面,需要广大学者继续编制。

三 结果与展望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我国中学的起步较晚,其研究方式、方法都尚未健全,领域也不完善,但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学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日趋重视,其正日益成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弛、田宝伟、郑日昌.团体心理训练[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2]刘佰桥、隋耀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3]陈虹、郑小东、叶一舵.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 侯文婷.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考试焦虑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6

作者:钱晨露

第三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点亮学生感恩心灯

自从参与了学校“小学生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我就开始注意对本班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引导。我发现,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明显。

“团体心理辅导”是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能使每个学生受到团体氛围、人际关系的影响,产生暗示、模仿、从众等心理效应,获得接纳、宣泄、互相慰藉、互助互学等心理体验,提高心理素质。与个别辅导相比,它以活动为主,学生喜闻乐见,积极投入,效果较好。

一、放松身心,切入主题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创设轻松、和谐、信任的氛围至关重要。团体辅导初期,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情绪、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索的主题和达成的目标也不明确,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尚未形成。特别是小学生,一开课就直奔主题,会让他们心情紧张。因此每一次的辅导活动我们都精心设计相关的暖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本次辅导的主题。暖身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歌曲,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小故事。

例如:三年级“了不起的爸爸妈妈”活动开始,全班一起唱歌曲《天下父母心》,然后引导:“我们刚才唱了一首很有趣的歌,有谁能说说,这首歌是唱什么的呢?”切入本次活动的主题:我们不仅有好爸爸,还有好妈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好爸爸、好妈妈。

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学生进入主题体验活动时就不会感到被动,因此,暖身也称为破冰。它的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而不是“老师要我感恩”的。

二、参与互动,分享探讨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在课程中以角色扮演、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等多种方式领会必要的知识点、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发展自我的方法。

例如:“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活动,我们设计了一个“生活小剧场”,由两个学生先进行扮演。剧情是:小明课余对电脑的兴趣可浓了,打字、上网查资料、制作电脑小报样样在行。可妈妈一直不同意他的爱好。这天,妈妈下班很累,还要拖地,此时,小明拿着一张单元测验卷回家。妈妈一看成绩,火了,说不让小明再上电脑班了。小明也委屈,大声辩解。于是两人开始争吵,最终互不理睬。这时,我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完表演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让妈妈知道小明这次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卷子的难度太大而不是电脑班,而且双方又不伤感情?最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汇报。学生在互动探讨中交流了自己的做法,在互相商量中懂得了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这个生活剧场里,学生悟出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掌握了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有活动才有互动,活动促使学生展示。通过共享展示,孩子自己去选择,最终得出答案。我们应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在互动探讨中感受、体验、思考,领悟父母的恩情。

三、情感体验,促进内需

心理辅导最离不开的是“情”, 用丰富的情境感化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可谓行之有效。

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给五年级学生上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我充分发挥语文老师情感渲染的优势,通过配乐朗诵一封母亲的信,引领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然后把家长事先给孩子写的一封信郑重地发到学生手上。学生静静地看着,整个教室相当安静。大多数父母是第一次写信给孩子,孩子们觉得有点意外,信中父母都亲切地称呼“心肝宝贝、亲爱的”,让他们感觉很温暖。其中有一个孩子读到妈妈写的信中提到她平时为妈妈准备便当、爸爸手受伤时自己紧张又心痛的情景,感动得哭了。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此时,正是促进学生内需外现的最好时机。“同学们的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信纸和信封,你们可以给爸爸妈妈回一封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和爱。”(音乐背景中学生写信)

这样的情感打动,学生不感到乏味空洞,而是在其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感化,达到了教育无痕的境界。可见,只要将认知转化成情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责任编辑邹韵文

作者:苏绮玲 李文萍

上一篇:恋爱心理学课程论文下一篇:混凝土裂缝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