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技术论文

2022-04-26

摘要:通过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旷课6节及以上学生的旷课行为影响,探索纪律教育的新模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技术论文 篇1:

意向对话在中职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意向对话是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吸取了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人本心理学等理论。意向对话心理辅导技术多用在一对一辅导的情形,而在中职德育课堂的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意向对话,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心理辅导者兼顾团体内每个学生的心理差异,避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对个别学生产生伤害。实践证明,意向对话在中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意向对话在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优势

1.符合中职学生的思维特征

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心理还不够成熟,加上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状态非常活跃,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比较强,思维逻辑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意向对话在中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也更容易被中职学生所接受,心理辅导者在与学生进行意向对话时,也会变得比较容易。

2.运用条件比较开放和方便

在中职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心理辅导者可以开展“一对多”的辅导,用象征性的语言进行交流,引导多人进行想象,实现的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靠的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真诚的态度,这对心理辅导的教育效率非常有利。同时,心理辅导者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时,不必拘泥于教室,完全可以来到校园的某个角落、草坪或者户外,只要环境幽静且能让学生放松身心即可,所以意象对话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比较开放和方便。

3.历时短,效果好

意向对话技术重在心理辅导者对学生意象的理解与适当的介入,在爱与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从而达到互动与交流。尤其是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心理辅导者运用意象直接作用于来访者的人格深层,不仅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辅导,而且所需时间不是很长,避免了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繁琐,能够有效缩短学生咨询时间,且心理辅导的效果更加稳定,很多学生在经历几次意向对话后,心理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4.教育方式很具人性化

在中职德育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意向对话的心理辅导过程更像是一个游戏,并没有直接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训练或者进行直接的心理干预,所以这种教育方式更具人性化。在意向对话的过程中,中职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所以在接受心理辅导时会更有安全感,能够合理宣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可以说,心理辅导由教条式辅导向人性化辅导的转变,更能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意象对话在中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策略

1.运用意向对话,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

很多中职学生由于还没有成年,容易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所以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和发现自我,而通过常规的心理咨询方法,很多学生在进入咨询室后常常不愿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对于情感问题更是不愿告诉他人,这无疑会给心理辅导者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而意向对话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身心、打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内心冲突、情绪特征等表现出来,然后通过意向投射测验,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如在一个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先让学生放松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到两眉之间,开始进入想象……想象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房子,你看清楚这个房子的样子了吗?这个房子是坐落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建筑结构是否牢固?周围有些什么?在这样的意向对话情况下,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特征,达到让学生发现自我的目标。

2.运用意向对话,让学生接纳自己

让学生接纳自己,指的是让学生在团体心理活动之后,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不会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也不会因为优点而骄傲,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状态。中职学生常常因为无法接纳自己的某一特征而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及情感造成困惑。如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无法接纳自己不受异性的关注,这时便可针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问题,开展关于“青春期困惑”的意向对话,让学生对自己身体特征的变化以及情感变化有一个理性、全面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接纳自己。

3.运用意向对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是否拥有自信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就业及人际交往。学生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在内心产生强大的前进动力,不断地超越自己。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不自信,甚至常常产生颓废心理,因此,可以通过意向对话,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长处,使其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如关于“种子”的意向对话: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粒种子,想象自己的形状、大小、颜色,所处的土壤的温度,自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正是如此轻松的沟通与交流,使我们的中职德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进而相信自己,敢于挑战自己。

总之,中职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意向对话在中职德育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能够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空间,让他们打开心扉,让辅导者及时发现有特殊“意向”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与辅导,进而为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职业学校团辅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案例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HXS2015055。)

(责编 周继平)

作者:沙玲华

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技术论文 篇2:

团体心理辅导对旷课大学生的纪律教育作用

摘要:通过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旷课6节及以上学生的旷课行为影响,探索纪律教育的新模式。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比传统纪律教育更有效减少旷课学生继续旷课的节数,可用于对旷课学生的纪律教育之中;不同带领者对旷课学生的影响效果没有差异;团辅形式的纪律教育被带领者和参与者认可;建议由朋辈心理咨询员作为带领者,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实现“助生自助”,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效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旷课行为;纪律教育

遵守纪律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学生因自控能力不足、学习动机不强、纪律意识低下等原因造成旷课时,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纪律教育有助于防止学生旷课行为的继续发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纪律教育的形式不应只局限于说教,而是要以促进人格完善和心智成熟为目标,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下文简称“团辅”)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具有教育、发展、预防与治疗四大功能。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均要为大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服务[1]

本研究尝试自主设计团辅方案,将团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纳入对旷课学生的纪律教育环节之中,旨在创新纪律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1.研究内容

将自主设计的团辅方案应用在有旷课行为的学生之中。通过比较参与者团辅导前后的旷课节数和旷课减少率,检验自编团辅方案的纪律教育效果;同时分析不同身份的团辅带领者(包括心理咨询师、辅导员、朋辈心理咨询员)对参与者旷课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检验团辅效果是否受带领者的身份和专业背景影响。对团辅带领者和参与者进行访谈,为团辅方案的改进提供方向。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 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广东某高职院校旷课学生较多的三个学院为例,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下文简称“上学期”)旷课6节及以上的学生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_同期组(45人);再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旷课6节及以上的学生作为“对照_去年组”(154人)。

2.1.2 团辅带领者:心理咨询师2名、无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二级学院辅导员2名、有团辅知识背景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学生干部)2两名。

2.2研究工具

结合研究目标,制定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包括“你我有缘”、“认识自我”、“未来构想”、“活在当下”和“有缘再见”五个主题。每个主题开展60分钟,具体开展时间由团辅带领者及其成员视实际情况自行商定,一般1-2周一次。

2.3研究程序

第一步:查阅文献,结合实验坏境实际,设计团辅方案;第二步:确定研究对象;第三步:根据学生来自的学院,先以系统抽样法将实验组分成6小组(8-9人一组),再调整每组学生,使每组学生在上学期的旷课率、团辅开始前的旷课节数、旷课减少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四步:每小组随机分配一名带领者。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下文简称“本学期”)第6周开始,由带领者依据团辅方案自行组织小组成员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第五步:团辅结束后,组织实验组对其团辅带领者进行匿名评价;第六步:对全部团体带领者和部分参与者进行访谈;第七步:结合访谈内容和数据分析,评估自编团辅方案的应用效果,形成研究结论。

2.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对旷课人数的影响

查阅本学期学生旷课记录,实验组有旷课记录的人数占64%,其中,团辅前后皆有旷课的占48%,有10%在团辅前有旷课在团辅后再无旷课,有6%在团辅前无旷课,但在团辅后有旷课。对照_同期组旷课人数占该组比例66.67%。对照_去年组有65%的学生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有继续旷课的行为。

3.2 对旷课节数的影响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在本学期参加团辅前后的旷课数量无明显差异,差异均值为1.18±5.39(M±SD),SE=0.76,t=1.55,df=49,p<0.05。

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团辅开始后直至本学期结束,实验组和对照_同期组的旷课节数存在明显差异,t=4.50,df=93,p<0.001。實验组旷课节数为1.70±2.31(M±SD),SE=0.33;对照_同期组旷课节数为4.71±4.06(M±SD),SE=0.61。

分别计算三组旷课减少率:实验组旷课减少率=(上学期旷课节数-团辅后旷课节数)/上学期旷课节数;对照_同期组旷课减少率=(上学期旷课节数-本学期第6周直期末的旷课节数)/上学期旷课节数;对照_去年组旷课减少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旷课节数-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旷课节数)/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旷课节数。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实验组与对照_同期组、对照_去年组的旷课减少率相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3.3 不同带领者的影响差异

对比实验组的6个小组旷课减少率,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带领者的身份,将六组重新分为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共三个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在旷课减少率上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

3.4 团辅带领者和参与者的感受

团辅结束后,研究者对全部团体带领者及随机系统抽样的18名(每组3名)实验组成员进行访谈,内容总结如下:

团体带领者的感受:(1)确定聚会时间是开展团辅的最大困难,尤其是在第一次。(2)参与团辅时,学生能充分投入其中,享受过程,但在表达自我、分享感受环节中,需要带领者多加引导。(3)在分享环节中,带领者能听到参与者表达出或多或少的反思和收获,并倍感欣慰。(4)2名辅导员身份的带领者对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较低,并表示在分享环节时,对时间的把握和引导分享有困难,有忍不住想教育、说教的冲动。(5)2名朋辈心理咨询员比其他带领者感受到更大的召集聚会困难,且在第一次聚会中,受到了参与者的质疑和反抗,但在耐心解释后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并表示在团辅结束时感觉彼此都成为了朋友,是很特别的体验。

团体参与者的感受:(1)均认为团辅活动有意义,获得了良好的体验和特别的经历。(2)团辅对自己及其他成员的影响主要有:收获了友情、引起了对未来的思考(表示以前从来没认真思考过未来的事情),以及在活动进行时有放松、愉悦的感觉。(3)无论是在访谈的过程中还是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均提示参与者对带领者的评价较高。在后测的问卷中,对带领者的平均评分为4.68(5分满分),无组间差异(p>0.05)。(4)对老师身份的带领者(即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感觉到喜欢,认为平时没有接触到这么好的老师;对学生身份的带领者(即朋辈心理咨询员)表露出欣赏、感谢之情,认为“是值得交的朋友”。(5)对团辅的环节感觉满意,但表示每周参加一次的设置难以执行,大家有空的时间不一致,很难约到一起。

4.讨论

4.1 对旷课人数的影响

团辅实施的时间是本学期第6周。由于不少被试在本学期1-5周已有旷课记录,实验组在本学期的旷课人数不完全受团辅教育的影响。对比实验组学生在团辅前后的旷课人数,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团辅能有效减少学生旷课人次。对比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的旷课人数发现,一个学期旷课6节及以上的学生经团辅教育或传统纪律教育后,在下一学期出现旷课行为的超过60%。这说明目前的纪律教育对杜绝学生继续旷课的影响作用不大,应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4.2 对旷课节数的影响

将实验组在本学期进行团辅前后的旷课数量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团辅控制了实验组学生旷课节数,使实验组的平均旷课节数不再上升。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_同期组在本学期第6周直至期末的旷课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没有接受团辅学生的旷课节数约为接受团辅学生的三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团辅对旷课行为的减少有明显效果。

在计算旷课减少率时,对照_去年组采用的数据为2017-2018学年两个学期的数据;而实验组和对照_同期组采用的则是上学期和本学期第6-18周的数据。这是因为本学期的1-5周未开始对实验组进行团辅干预,其在1-5周的旷课行为不作为衡量团辅效果的指标。为减少误差,对照_同期组的旷课减少率的计算方式与实验组一致。统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旷课减少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的旷课减少率,进一步表明团辅对减少旷课行为的效果明显。

4.3 不同团辅带领者的教育效果

结果提示,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带领的团辅效果一致。说明辅导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都可以运用本研究中的自编团辅方案,对旷课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尽管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教育效果上没有显示出优越性,但在教育理念上,由朋輩心理咨询员作为带领者的团辅过程更符合“以生为本”、“助生自助”的教育目的,更值得推荐。

4.4 团辅教育的优越性

将团辅运用到学生的纪律教育中,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团辅活动中,带领者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旷课的根本原因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比教师单方面说教,学生被动接受道理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意义。同时,学生在团体中交流经验、互帮互助,获得了同辈教育的机会,体现了“助生自助”的教育理念。

按照学校管理工作规定,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及时对旷课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研究者以团辅的形式替代了实验组应该接受的常规纪律教育,而对照_同期组和对照_去年组的学生则没有进行干预。因此,对照_同期组和对照_去年组的学生被默认为接受了传统的纪律教育。实验组与两个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可看作是团辅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效果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的教育效果也可能是团辅教育和部分传统教育效果的叠加。因为当老师和班干部发现学生旷课时,可能会习惯性地说几句,进行简单的谈话教育。这种即兴的、习惯性的、随意性的教育是研究者不可控的。

出于现实因素考虑,本研究无法进行双盲实验。当团辅带领者和参与者都意识到团辅的目的是“纪律教育”时,“减少旷课”必然是实验期待的行为结果。于是,期待效应便可能成为造成旷课减少的重要原因。所以,本次实验效果不能完全归功于团辅方案的设计。但在传统的纪律教育中,存在期待效应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因此,无论期待效应是否存在,都不能否认团辅比传统纪律教育在减少学生旷课节数方面存在优势。

综上,团辅对旷课学生的纪律教育效果优于传统的纪律教育。与本研究相似的研究有林静等人的实验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团辅能有效提高旷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人格特征,从而防止违纪大学生再次旷课行为的发生[2] 。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肯定了团辅对旷课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一样的是,在林静等人的研究结果中,团辅能有效降低旷课复发率,但本研究结果则无法证明团辅能减少旷课复发的人数。

4.5 对团辅带领者的思考

由团体带领者和小组成员的访谈结果可知,团体辅导的形式让师生乐于接受,其效果在主观感觉上得到认可。结合上文统计分析结果和团辅带领者、参与者的感受,研究者对应用于旷课学生的团辅进行了以下反思:

第一,团辅的带领者不局限于心理咨询师,也可由辅导员或朋辈心理咨询员担任,但更推荐由学生担任。由辅导员担任带领者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师生感情。但由于旷课学生众多,辅导员工作繁多,若将过多精力放在对旷课学生的团辅上,可能不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而且,从研究数据和访谈结果来看,辅导员并非团辅带领者的最佳人选。若由朋辈心理咨询员或经培训的班级心理委员担任团辅带领者,可建立更多的团体,使更多旷课学生参与到团辅活动之中。另一方面,由学生担任部分纪律教育任务,符合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理念,加强了学生纪律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锻炼了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和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朋辈心理咨询员是担任团辅带领者的最佳人员。

第二,为缓解团体建立初期遇到的阻碍和困难,由学生作为带领者的团体在第一次聚会时,应由老师(最好是分管纪律的辅导员)负责组建和解释。让参与者了解聚会的目的和意义,明白自己需要遵守的规则后,再由团辅带领者开始团辅活动。

第三,由于实验组普遍出现“聚会难”的情况,考虑在本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团辅方案,探索开放式团辅的教育效果。初步设想以开放式团体的形式向全体旷课学生开放,设立类似“修学分”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次数的团辅,以保证参与团辅的次数。

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减少旷课学生的继续旷课行为,可用于对旷课学生的纪律教育之中。建议由朋辈心理咨询员作为带领者,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实现“助生自助”,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效率。在后续的研究中,可探索开放式团辅对旷课学生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部宣.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J].中国社会工作,2017(4):4-4.

[2] 林静,彭阳,邱小艳.心理辅导提高违纪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J].中国校医,2010,24(2):135-137.

基金项目: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旷课学生的教育效果”(SK18002)资助

(作者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陆昕昕

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技术论文 篇3:

组发展团体介入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研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本文旨在运用人际交往理论以组团的形式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活动,使团体成员自身得到发展,并将团体成员数量逐步扩大,助人发展,为新生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支持与鼓励,提升自己,在活动中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学会与人交往,从而使大一新生能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断点”,顺利的度过大学阶段。

关键词:组发展团体 新生 人际关系 适应不良

大学阶段是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还是人际关系的方面都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如果大学阶段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会造成学习没有目标,生活没有趣味,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和身体状态不佳等不良的后果,更有甚者因为适应不良的问题而无法完成大学学业。在日照职业技术学年每年的新生入学测评中,使用的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量表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入学后的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是结果中阳性分数最高的因子在这一项中也是学生呈现阳性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1.关于新生入学适应的研究

1.1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也被称作团体訓练或团体咨询,是我国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顾名思义,团体心理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通过团体内部人际关系交互作用,协助个体开发潜能与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在国外起步较早,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最初团体辅导的目的是帮助患病的人们通过心理的调适战胜疾病,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运用到医院的精神科方面,后来逐渐被心理教育工作者普遍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中。我国在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发展起步比较晚,最早接触团体心理辅导的是日本教授松原达哉在清华大学讲学,随后,清华大学的樊富眠教授在内地开始大力传播该方法。在实施领域中,团体心理辅导起步于大学校园。我国学者在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辅导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大一新生,而在大一新生中,高校朋辈群体对新生影响比较大。朋辈群体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者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发展团体的成员主要从朋辈中招募,包括高年级同学、同班同学、舍友、老乡团体或者学生社团等。发展团体中,个人会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社会的东西,其人际关系中都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而且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和独立决策能力机会都处于同一层次上,因此发展团体中能够让成员感受到宽松和和谐的氛围。这种平和氛围的产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提供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随着发展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团体的成员也在交流中个体得到更高的发展。因为有着相同的想法、思维水平的相同和相似的经历,使得发展团体成员之间成为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2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交流及其相互作用,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舒茨(Willam Schutz)提出人际交往中的三维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 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 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2.组发展团体

2.1组发展团体的活动介入

本文中的组发展团体是指,以十个人或者十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团体为工作对象,其中通过有目的的团体活动和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团体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团体经验,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的问题的解决及成长完善,从中得到自我发展,并帮助团体成员发展。

组发展团体主要包括:发展团体、团体成员、团体服务对象和活动节目等。发展团体成员和服务对象一般是较小的团体,团体内 的成员能够发生直接的相互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团体工作的开展。组织发展团体活动时,无论是团体成员的选择还是团体的形成等,都要有缜密的计划,团体目标要明确并且可实施,工作者在小组中充当自我发展并且助人发展,其帮助团体成员发现和运用个人、团体和机构的力量,以帮助团体成员以及整个团体达成目标,每个人参与到团体中成为发展团体的一部分,有的成员参加到团体活动中是为了娱乐,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以提高能力,有的人是为了认识新朋友以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的人参加团体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团体工作要用民主化的自我發展和助人发展的形式,尊重团体成员并且依靠成员来解决问题。尽管大家参与团体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开展团体活动是一种过程,在整个团体工作中,活动环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发展团体成员的特点,设计符合小组需要的活动节目,工作者在发展团体开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总结,评估每个阶段的效果,控制工作进程,使工作获得改善和进步。发展团体的目标是:成员相互认识,让团体成员认识彼此并且加以了解,初步建立彼此信任的发展团体关系;团体成员了解发展团体目的、活动内容和安排,增加团体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组员需求和期望并给予反馈。让发展团体成员学会一种鼓励他人的方式,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以这种方式鼓励组员;工作员初步了解组员个性、爱好、特点、生活背景、价值观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相应的表格中进行相关的记录。

2.2活动设计

(1) “期望卡”活动

为降低团体成员焦虑、紧张以至于不愿意参加的心情,发展团体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打破僵局。在开学后的第一周的周五晚上十八点发展团体工作如期展开。在活动开始前,请发展团体成员先填写一份“发展团体成员活动前评估表”,工作员在一旁耐心指点。评估表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及在发展团体中的角色等,以及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时间,并强调活动过程中的要求,向成员分发小卡片填写“期望卡”组员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引导其谈谈对发展团体的期望。每 6 个人坐在一起成圈状,并每人从工作员手中领取一张“期望卡”,每个成员在“期望卡”正面写上名字、自我评价,并画上自我印象的肖像画,把“期望卡”交给坐在自己右边的成员,这样每个人手中拿的就是另一个人的卡片,在卡背后的四方格中任选一格,在里面填上你对印象卡主人的第一印象,将填完的卡交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将写完的卡片交回到工作员手中。收上来所有的卡片,再发回到留名人本人的手中。给每个人3 分钟看卡时间,然后展开讨论:让每位成员说出别人对你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印象,看看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给他这种与你以为的完全不同的印象?我有一个新朋友:把组员分成两个人一组,相互介绍,彼此了解个人的基本资料、兴趣等,把两个发展团体合成一组,分别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搭档,但是要用“我有一个新朋友”来开始,介绍这个搭档的基本资料、兴趣等。其他人可以互相询问其他资料,然后再把两个发展团体合成一组,分别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搭档,也要用“我有一个新朋友”来开始,介绍这个搭档的基本资料兴趣等,每个发展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自己的发展团体起一个名字。分享时邀请组员简单说出对这次聚会的看法及感受,使工作员明白他们对发展团体的看法和意见,使工作员能从中得到改善。

(2)我需要你

让发展团体成员通过抽签分成两人一组。先将其中一个人的眼睛蒙上,由同组的另一个同伴搀扶着走过设置的各种障碍物,然后将两个人的角色互换。将两个人的眼睛都蒙上,让他们两个互相搀扶着走过各种障碍物,在他们走的过程中,将相互搀扶的两个人强行分开,让他们独自摸索,看看他们通过障碍物的情况。

2.3介入后效果

活动证明,在帮助新生解决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中运用发展团体介入工作方法是可行的,无论是在过程评估还是结果的评估中,都可以看到发展成员的明显的进步。发展团体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帮助高校新生在发展团体活動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种方法寓教与乐,容易被广大新生接受,易于操作。为了实践的持续性,也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我们社会工作者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建议能将这种形式的发展团体活动延续下去,在下学期新生入学的时候及时地开展本活动,使得新生能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尽快地认识身边的同学,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人生做好规划。

在活动结束后工作员也进行了一定的信息反馈,反馈信息证明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访谈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新生很喜欢本次的发展团体活动,为我们的发展团体是一个坦诚且大家相互关怀的发展团体。在接触新生的过程中,工作员和教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到新生的变化,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新生的表现表明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他们能更好地融入高校生活,对专业的认同感也明显增强。这些无疑证明了新生适应发展团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发展团体活动中社工运用了本专业的一些价值观和技巧,如价值中立、不带批判的态度、遵守保密原则和尊重每个组员观点等在几次的发展团体活动之中,都运用了倾听、澄清说明以及引导谈话和转移话题等的技巧,同时也运用了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等。工作者在每次活动后,对活动效果认真总结,修改不足之处。针对组员们的需求,工作者挖掘整合可利用的资源,满足组员的需要,组员们都感到受益颇深。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使得发展团体凝聚力逐渐增强。在新生适应发展团体里,组员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很大的差别,环境的突然转变让自己感覺压力很大,不知如何应对。例如有同学谈到对大学应该如何度过感到很迷茫时,其他组员也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大家也互相交流,相互鼓励,使大家对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一个短期的规划。看到成员的成长,工作者感到很欣慰。

参考文献:

[1]刘英.2009.《浅析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四川: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张朦朦.2014.《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以 S 大学新生成长小组为例》[C]北京:首都经贸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3).

作者:鲍向宁

上一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下一篇:发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