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浪潮和谐管理探索论文

2022-04-29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逐渐进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伴随着财务管理水平日益与国际化接轨,呈现出多层化、经营多角化和产权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内部管理的需求及管理要素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当前形势下企业必须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研究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才能真正的避免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化浪潮和谐管理探索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际化浪潮和谐管理探索论文 篇1:

本土国际化:民族院校学生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便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对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的跨国流动来实现,而此类发展模式因教育成本较高往往只局限于小部分人群。民族院校基于自身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运用国际化思维进行本地化实践,以期承担起培养更多优秀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使命。

关键词:本土国际化 民族院校 国际化教育

自中世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受到关注的问题。当时的欧洲用拉丁语进行统一授课,颁发相互承认的文凭,学者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事讲学活动;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人才及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步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趋势日益显著,带来更加开放、更为多元的全球教育市场。一所高等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主体人群,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理解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拥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众多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人才的跨国流动上,而对留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培养关注甚少。前类发展模式因教育成本较高往往只局限于小部分人群,受益人群较为狭窄。本文提出“本土国际化”的发展理念作为民族院校学生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期望提升留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使他们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获得国际化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国际化发展。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作为主体人群进行样本调查,分析学校现有国际化发展模式在民族院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探讨适合民族院校学生本土国际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1 本土国际化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Bengt Nilsson)对“本土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的观念进行了阐述,逐步将公众对于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方向由学生的跨国流动转向本国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发展上来。后有学者,如贝恩德·沃切特(Bernd W chter)、乔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等在尼尔森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及完善。本文认为,本土国际化是指在本土学校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为那些无法进行出国学习、交流的学生提供采用国际通用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并通过已有跨国流动学习经验的教师来促进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在本土校园也能获得国际化发展的机会。

2 民族院校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院校是在多民族国家里为发展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而采取的一种教育选择,主要服务于人口居于少数的各少数民族人才并进行文化传承,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民族院校兼具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双重属性,既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承担着培养更多优秀民族学生的使命,有其固有的特点,但也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国际化发展理念不明晰

树立鲜明的国际化发展理念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想基础。从目前我国民族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他们大多强调培养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服务的专门人才,虽然部分学校突出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识,但并未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向作出明确规定。见表1。

2.2 特殊学生群体经济条件限制国际化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类院校的主要学生人群,他们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实力较为落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较为闭塞,信息传播缓慢,学生所在家庭多处于贫困状态。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为样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5份,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回收率为63.0%,其中本科生占比65.1%,研究生占比33.7%,博士生占比1.2%。

在随机调查的311名学生中,调查中有250名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0.4%,以他们现处的家庭环境来看,难以支持他们进行自费出国学习;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出国学习的打算,问卷中有114人表示“有考虑过,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占到总调查学生的36.66%,也印证了调查者前有的研究设想;另有108人表示“有机会会选择”,占到总调查学生的34.73%。当被问到“如果有机会是否愿意在校期间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时,91.6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基于这些被调查学生的自身意愿来看,他们有进行跨国学习的意愿并对国际化发展持积极的态度,但从他们所在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很难有在校期间进行自费出国学习的机会,而公费进行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这让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通过跨国流动的形式发展国际化能力,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可能性。

而从中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的已有现实情况来看,来自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生样本中,有参与包括交换生项目、国际组织活动、海外实习等在内的对外交流活动的经历者仅有26人,占有效样本的8.3%,这也证实了作为学生主体他们拥有出国的机会比较有限。

2.3 学校已有国际化资源未得到良好运用

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地不断加深,中南民族大学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2008年学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联合创办了“孔子学院”。与此同时,中南民族大学会定期选派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这一举措在扩大学校国际影响的同时,也提升了被派出者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对提升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形成跨文化学术交流水平,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南民族大学现有外籍来校学习学生两千余人,他们作为一个单独的群体在学校里进行课程学习,并未与学校内的本国学生进行过多地交叉融合学习。外籍学生在校内的生活区域也相对集中,与本国学生处于分离状态,使得本国学生与外籍留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少。

3 民族院校本土国际化发展实施路径

本文基于民族院校学生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土国际化”的发展思路,这既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同时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在本土学校实现学生的国际化发展。

3.1 树立民族院校国际化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应将民族院校纳入全球平台进行評价。“国际化发展”曾被作为大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在2018年初新出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对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四个评价指标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国际化。一所院校的国际化发展程度已被纳入到与大学传统的三大职能并列的地位,成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重要考核标准,再次强调了国际化发展对于学校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理念的树立是行动的先导,发扬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念。民族院校所培养的高等人才应既能深入到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这样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先进的国际化理念,让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他们获取一定的国际咨询,开拓国际视野,为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注入国际化血液,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3.2 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

教师是进行知识传递的引导者,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人群,对高校及学生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的基础是国际化教师队伍,学生在不进行跨国流动的情况下,其国际化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国际化前沿知识、先进的国际理念及最新的国际发展与运用等都对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学校层面应增加校内本国老师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校内与教师、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基于管理层面需完善对教师国际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等措施。通过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来带动学生在校内国际化素养的提升。

课程是承载知识的媒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主要途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良好的知识结构、广阔的知识面、全球意识及多元文化观念等。在部分前人已有的研究里,很多研究并不强调课程的通用语授课,仅关注于课程理念和学习效果评估中对国际化元素的引入。本文所指的国际化课程是具有海外学习经验的本国教师用国际通用语(英语)进行讲授,内容上趋于国际化,突出国际前沿知识及理念,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在本土校园内的国际化课程学习来提升学生内在知识的国际理解力,扩展全球视野。

3.3 利用校内国际资源,扩大本土国际交流机会

在发展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资源”,这种“国际资源”涵盖了拥有出国经历的教师所带回的“境外资源”,也囊括了校内已有的“校本资源”,而“校本资源”对于学生的本土国际化发展意义更为显著。这类“校本资源”包括了在校的外国专家、交流学者以及国际留学生等在内的人力资源,也包含了校内的国际互联网、外文电子数据库以及外文图书等信息资源。

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每年从国外来国内高校进行访问、学习、学术交流以及任教的海外学者、专家也越来越多。他们就是国内校园中的“国际资源”,充分利用这样的校本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例如在校内开展外籍专家讲座,使之形成常态化的校园学术活动;通过出国访学的校内学者引进国外优质学术资源,并找到国外与校内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定期进行研究与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至关重要。中南民族大学也逐渐改变由学校领导层及校内专家学者接待外国学者的做法,向校内国际学术交流的模式进行转变,即通过国外专家在校内开展公开的讲座、论坛及其他学术活动形式,让更多的校内教师、学生有机会接触并切身参与到国际交流活动中去,产生不同文化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了解最新的国际咨询。

3.4 培育良好的国际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属于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与发展。来自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专家学者汇集于一所学校,并不会自然产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校园环境源于他们之间发生充分的思维交流,产生多元文化观念上的碰撞,应渗透在校园里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笔者通过在校园内的观察了解到留学生单独编班上课与独立管理的现象在如今的高校中仍然存在,但留学生并未被设置单独的学习区域,小部分本国学生会利用课间时间与在同一学习区域的留学生进行交流,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也有9.2%的学生指出他们具有在学校里与国际学生进行同堂上课的经历。此外,也有极少的留学生参与到以本国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例如,本文的样本学校中南民族大学月亮化石话剧社,就曾有外籍学生参与到社团组织并与本国学生同台进行话剧演出等活动。

和谐健康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是学生国际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基于学生自身,将国际化发展理念、价值追求及学术品味融入自身的观念中,把握好学校所提供的机会,在参与国际化学术活动前做好充足的背景知识准备、了解国际发展动态等,以便在活动中积极融入讨论氛围,发表独到的思维见解,将每一次国际化活动都落实到本地化实践的实处上来,以切实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素养。

4 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教学资源跨国流动与传播速度加快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跨国传播和融合的机遇,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域性矛盾,而这种矛盾在民族院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应仅仅只是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理念与追寻目标,更需将这种追寻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实处,使学生通过学校所提供的资源来开阔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提高国际化认识等素养的提升。

“本土国际化”作为学生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将国际化发展从学生的跨国流动转向一种国际化教育理念,通过国际化师资队伍、专业课程体系及校园环境建设,来转变学生的发展思路、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提升全体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能力,让全体学生都享有接受国际化发展的机会,使民族院校承担起培养更多优秀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 文东茅,陆骄,王友航.出国学习还是校本国际化?——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17-26,188.

[2] 徐小军.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5(12):20-22.

[3] 王洪才,戴娜,江利.本土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4(4):60-66,112-113.

作者:杨浠筝 卓妮 雷楹 戴畅

国际化浪潮和谐管理探索论文 篇2:

企业财务管理漏洞与防治探讨

摘 要:我国加入WTO后逐渐进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伴随着财务管理水平日益与国际化接轨,呈现出多层化、经营多角化和产权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内部管理的需求及管理要素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当前形势下企业必须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研究力度,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才能真正的避免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发展概述的了解,积极探索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逐步提出防范财务管理漏洞的治理对策,不断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详尽分析,总结了全方位的应对措施和治理对策,希望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会计制度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发展概述

1.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财务职能演变

第一阶段主要是计划经济管理的时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各方面的资源呈现出集中计划经济管理的方式,并且实行统一的统收统支管理。第二阶段主要是放权让利阶段,该阶段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的改为以计划经济为主,辅助市场调节的管理模式。第三阶段是完善经济责任制阶段,该阶段的改革重心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前所未有的突破中逐渐明确了股份制的改革,主旋律是贯彻企业承包制等。第四阶段主要是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加强对企业产权的管理,从产权责任,再到权责明确上,坚持政企分开、科学的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第五阶段主要是实施战略性改组阶段,国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的重组,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

2.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作用

首先,财务管理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内部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个利益相关者达到利益的均衡,能够实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企业财务关系涉及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企业与债务人之间、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等各个方面。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所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正确的处理财务关系的各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断地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对财务管理整个工作进行监督,保证财务管理高效完成,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等资产的有效使用,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财务管理可以帮助民营企业、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公司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例如可以通过章程将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在财务核算上加强责任的落实,逐步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通过国家的税务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策划、合理避税、纳税运作等内容,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和有限及股份制的公司能够在税制改革下,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多种分配方式,有利的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及相关财务管理的体系,才能增强企业的经营责任。

最后,通过财务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拓展管理领域,提升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内容,在财务管理上全面向国际化大公司靠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实现创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在内部管理上逐步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预警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真正的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逐步提升企业素质、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其经济实力和控制能力才能不断加强,这样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才能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二、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等等。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现阶段,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由一人或几人创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一致,大多是家族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经营者往往将企业作为整个家庭财产的延伸,为了全面控制,不愿分散所有权,大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主自认为经验很足,不需要繁杂的内控制度,其经营管理和决策随意性很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难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或只是简单的程序化管理,或仅仅是流程化的书面形式管理,导致财务管理制度难以高效实施。甚至常常会出现账目不清、做假账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重要的营运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资金被侵占、挪用,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2.企业财务机构和结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企业受规模、财力、人才的限制,财务管理只是走形式化的道路,缺乏实践经验,财务机构设置上不完善不合理,人员配备上是一人身兼多岗,岗位设置存在较大的漏洞,不能形成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状况,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会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匆匆上岗,专业能力弱、责任心不强,会计处理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关规定,没有税收筹划意识,不能规避税收风险,加上企业内部监督监察的力度不够,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甚至触犯了法律。

3.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运作流程不畅

一些企业的基础财务工作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后。现阶段,很多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标准不明确,手段不先进。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缺乏执行力度,没有建立严格的、高效的标准管理、定额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性的内容,管理方式上还是简单粗放,只是简单的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并没有真正的将财务管理渗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中去,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4.资产营运效率低下,资金运营成本不断增大,效益流失严重

部分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充足越好,好多资金并没有真正参与生产经营,造成闲置;有些企业缺少资金使用计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陷入财务困境。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再有就是存货控制薄弱,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重钱不重物,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5.忽视以人为本,导致效益恶性循环

有些企业仅仅重视对实物资本的投入,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及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目前信息技术、生产资料和相关的劳动手段更新非常快,如果人力资源培养跟不上技术的更新,长期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将会导致人才队伍不能够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管理人员知识滞后,脱离实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治理企业财务管理漏洞,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目前我国已制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的法规,问题在于执行和落实上,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前提下,积极寻找合适的最佳财务管理方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管理后实施全面监督控制,防范企业的财务漏洞。内部规则的制定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逐步在实践中完善相关会计制度和准则,研究适应企业发展的内部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要求企业各级人员特别是管理者加强法律意识,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要不断地借鉴新内容,掌握准则中变化的内容,按照会计信息的相关程序和经济责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条款和相应的严惩措施,真正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监督内部准则制度的实施,才能有效积极的维护好企业的正常经营,让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真正的得到实惠,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管理。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内控管理,例如内部财务制度的管理上要推行职位设置与职务不兼容制度,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成本费用分析制度、工资制度和福利制度等。明确制定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强化内部管理,设置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的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内控的监管力度,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监管,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财务基础工作得到规范化管理,防范不必要的风险。强化执行力度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

3.强化基础管理,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强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够逐步的规范化财务管理工作,坚持综合治理与专向突破的手段,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模式,防止不必要的能耗消耗,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防范不必要的漏洞出现,进行有效的综合整治治理,优化各项财务资源,从控制成本入手,不断的夯实成本管理的基础内容,将管理深入到更加细致化的内容中,将企业的全程进行优化管理,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快速发展。

4.健全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会影响到企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很多企业领导授意、指使和强令财务人员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偷逃税款等做出违法的事项,还有企业在人才的选用上往往过多依赖亲属,导致财务机构等人员配备不健全,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不能达到一定的规范化目标。加强岗位责任制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财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加财务监督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把财会业务关,防范徇私舞弊行为,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目标,才能够及时正确的做出有效的决策。

5.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充分的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指标,及时定期的进行有效的考核,并且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才能将财务管理目标逐步的实现,这样才有可能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建立高效的课程培训内容,加强对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思想上进行素质建设。

6.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严格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集中管理的模式可以增加资金使用的效益,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严格进行有效的资本控制,做好各项统筹协调,进行全面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预算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实行相对集中管理的监督,才能够不断的优化管理的方式,全面预算工作能够合理的优化资源,预算能够将运用高效的手段把定性的问题定量化,使成本控制更加有效化,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具体落实到实处,有利于全面的控制资金的管理。

7.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财务分析和预警机制。防范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成本是企业决胜市场的生命线,降低产品的成本,才能获得产品成本的竞争优势。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积极搞好规范化的成本费用分析,真正的降低能耗,积极推广节约成本的方法,有效促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分析和预警机制。

8.以人为本促进财务管理科学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致力于人性化的操作管理,还要不断的进行文化渲染,全面加强对团队的人性化管理,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升高效的文化凝聚力和整体的核心竞争实力,全面确立企业正确的认知体系,树立核心价值观,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进行长远发展规划。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企业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自豪感,激发企业员工的内在积极性,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

四、总结

总之,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阐述,积极探索实践中财务管理的可行性,不断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逐步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寻找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并采取有效的防范财务管理漏洞的治理对策,充分的实现企业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帮助企业不断的提升经济效益指标,还有利于实现降低企业的能耗和物耗,逐渐减少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费用支出。通过以上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并且进行了宏观的阐述,希望能够不断的加强技术改造和财务管理更新速度,加强成本控制和基础管理,促进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得到长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春莲.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0(18).

[2]何敏超.浅析企业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23).

[3]谭丽明.探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企业管理与科学,2009(2).

[4]韩雪梅.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及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刍议[J].中华通讯,2006:23.

[5]杜晓光.企业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0.

作者:张华

国际化浪潮和谐管理探索论文 篇3:

管理会计工具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与研究

摘 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当今企业求生存、谋发展和增加竞争力所必须努力的方向,而管理会计作为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主要手段,己为国内外大企业普遍接受。文章通过从对管理会计的简单介绍,并假定以A所为研究对象提出当前传统成本核算和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到探索以作业成本法和营运资金管理法为代表,将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于A所日常经营管理中,并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期促进A所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具 作业成本法 营运资金管理

一、前言

A所作为某院的主要专业所之一,为实现某院提出的“推动专业所向小型产业集团方向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推行事业部体制模式,实现了经济规模和经济运行质量双突破的优异成绩。但是,A所当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不仅需要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开创新局面,更需面临国家价格政策环境日趋复杂的考验,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的大势所趋必然导致军品价格竞争的更加激烈。如此复杂局面下,A所不仅要稳固国内一流专业系统研究所的地位,并不断做强做大,拓展国际化市场,逐步向国际一流专业企业迈进,就必须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管理水平上有更显著的进步和提高,而管理会计正是强化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的一种关键的现代化管理工具,现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将对A所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当前所内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模式略显粗旷,为所快速发展发挥的支撑力不足

1.当前成本管理概况。A所作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员,拥有900多员工,目前设置多个职能部门,并建立了6大事业部,成本核算方式一直沿袭着军工单位传统的模式,按照研制型号任务设置工作令,成本费用按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和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间接费用分配依据是根据所人事部门对各事业部及研究室统计的设计和生产的人工工时为依据,工时基础是各事业部(研究室)人员工时。当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间接费用普遍占产品成本的50%左右,间接费用的发生往往决定于科研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的要求或科研项目的研制阶段等因素,因此,在间接费用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的情况下,以人工工时作为唯一的分配依据显然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存在失真。

2.当前成本管理中的弊端。

(1)产品成本失真,给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带来很大影响。产品成本失真,给所对外报价和定价带来很大困难。产品成本信息是军品报价和定价的依据,但成本信息的失真,使军工科研单位很难根据现有的成本信息报价,往往是根据一些主观判断给军品报价。也正由于成本信息的不实,军方认为支付了他们认为的最高价,但在实际研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调整和投入,给所事实上形成了一定的负担。

(2)产品信息失真,影响事业部制改革的有效性。目前所里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事业部,实行事业部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但主要的抓手还是依据现金流,由相关部门依据财务提供的现金流作为成本,加上相应比例的管理费用进行结算,体现的不是当前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完全成本下的经济数据,很难对该事业部真正的经营成果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因为成本费用数据的不完整缺陷,使得事业部本身在经营管理的精细化方面、对部门内职工的经济责任考评方面以及事业部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都缺乏有效的依据和手段,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存在脱节。

(3)产品成本管理水平依然低下,损失浪费现象依然严重。由于成本管理模式粗旷,损失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成本居高难下,对所的科研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相当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愈加严峻的情况下,难以摆脱竞争劣势的局面。企业收益得不到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在人才流失,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这些现象的症结在于成本管理水平落后,存在浪费现象。

(二)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偏保守,管理效果不显现

1.营运资金概况。随着企业理财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财务管理者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占用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也就是说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在财务管理研究中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营运资金管理作为资金管理类管理会计工具,是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管理是指通过有效手段,加强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科学进行的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保障资金的安全。

2.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现状。企业的营运资金按渠道可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又可分为采购类、生产类和营销类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主要取决于各营运资本的周转率和周转期。可以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进行分析,以A所为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来看:

(1)实际应收账款周转期长,资金回笼速度难控。长期以来,军工科研单位主要承担着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在合同签订及资金回笼方面一直处于劣势,较多合同签订延期,应收取的项目经费均在取得拨款后再进行会计入账,由此形成军工科研单位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入账不及时或不入账的现象。也正因如此,财务账面上应收账款规模被人为切小,应收账款周转期也随之被虚短。事实上,A所作为科研型号前端产品,即便项目资金按总完工进度按时下拨,对A所而言已经形成了前期自有资金的代垫,而随着所承担科研任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如此现象不降反增,影响了整体营运资金周转效率和周转期。由此可见,事实应收账款相对收入大幅增加,加上基本建设贷入大规模金融资金,使A所在一定时期实际经营上形成了一边免费给客户提供资金,一边又对外付出高额的财务费用的现象。

(2)存货周转期长,资金占用规模大。存货周转期指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并销售给客户所需要的时间,存货周转期越短,存货流动性强,占用资金越少。从当前存货规模的纵向变动看,A所存货呈现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与营业收入的增长规模配比度有差异,导致存货周期较长,存货周转速度相对缓慢,部分原材料长期未周转以及部分在制品没有相应的拨款进行核销确认,长期挂账。由于存货在所营运资金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0%左右,因此它的周转速度和周转周期严重影响了所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3)应付账款周转期长,信用风险及实际代价大。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企业从收到供货方的原材料到企业付款的时间。这个指标越大越好,因为这表示企业占用了应该付给供货方的货款时间,这部分资金是没有成本的。A所目前应付账款规模虽然纵向比有所减小,但总体名义无偿占用外部资金的比例依然较大,流动负债中除了预收账款外,主要就是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实际上是从供货商那里得到的一种短期信用,过多地占用供应商那里的外部资金,虽然对A所自身来说应该是有利的,但受军工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指标上均存在特殊性影响,很多供应商的选择度很小,供应商本身给予的商业折扣就比较有限,A所在占用供应商利益的同时,供应商为保证自身的利润,必将在产品价格、商业折扣或支付条件等各方面寻求自身的价值体现,如此看来,最大限度利用供应商的经营杠杆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所自身利益损失,只是在形态上起了一定变化。

三、管理会计工具在A所的应用设想

管理会计是指在组织内部,为管理者提供反映组织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管理者以此做出经营管理决策,以更好地实现管理者的管理控制目的。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鉴于目前财务管理中重要又较突出的成本和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我们尝试从管理会计工具中重点选取作业成本法、营运资金管理两种方法为代表,以A所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所经济效益提升寻求一条更有效的管理途径。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1.侧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

2.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利益。

3.面向未来。管理会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运用一些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活动进行描述并合理预测,然后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将会计工作的重点从记录过去扩展到筹划未来。

4.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制定最优化的可行性方案,将管理工作定量化,分析评价其经济效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管理会计曾被称之为成本会计,关键原因是它所做的所有分析基本上都是围绕成本,经过对成本进行预测、计算、控制、考核,就可以得出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督促和帮助企业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成本控制离不开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

(二)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成本费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本费用的控制就是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会计工具一般常用于企业的以下应用方向:

(三)管理会计之作业成本法运用的理由

军工科研单位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理念受到了挑战,而作业成本理论的发展应用已经突破了单纯的产品成本核算领域,渗透到企业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企业较为普遍应用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1.作业成本法定义及其优势。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即基于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指间接成本归集对象是作业,通过确认资源动因并计量,将资源产生的费用归集到作业上,再通过确认作业成本动因并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客户、客户组上去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挖掘成本发生的动因,将资源消耗分配到产品、产品线或其他成本对象上,通过对各项作业成本的准确计量与确认,密切追踪各项作业活动,并动态反映,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作业成本法并不是代替传统成本计算方式,而是改善使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间接成本核算反映的成本信息的局限性,从而提出的一套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对直接成本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致。

2.作业成本法适用的理由。

(1)当前军工科研单位的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比重约55%.

(2)产品品种较多且内容复杂,特别是对于个性化的要求比较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

(3)军品大多是垄断生产,在军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两个企业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一般商品与军品基本没有可比性,并且军品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个体价格差异,使得军品的社会平均利润难以界定。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军工科研单位产品定价难的问题。

(4)目前我国对于军品定价实行的是“成本加成法”,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品价格管理体系,但现行军品价格管理方法的局限性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军方和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之间的各种矛盾。

(5)作业成本法所计算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与现行军工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计算成本不谋而合,它完全可与现行的会计系统融合,节省大量人力,更容易被管理当局接受;

(6)运用条件愈加成熟。一是事业部体制的实施,使责任单元划小,事业部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对成本费用控制的动力和积极性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远远比原来体制下的上级指令性管控更有效;二是军工科研单位拥有信息化实力,有助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总之,作业成本法根据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从而使得成本的信息更合理与可靠。作业成本管理从军工科研单位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消除一切不能增值的作业,使军工科研单位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促进军工科研单位整体的优化,确立军工科研单位的竞争优势。可见,作业成本法在军工科研单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探索作业成本法在A所的应用

1.以假定数据为依据,运用现行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产品成本情况介绍。将直接费用(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费、试验费、外协费)按产品使用情况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所有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社保、其他研制及管理费用)统一以人工工时为依据在所有在研在制产品中进行分配。具体数据如下表: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不同部门不同环节所产生的间接费用分摊集中为人工工时,计算非常粗略,成本信息被扭曲,因此,无法从具体成本动因上找到降低成本的关键点,成本浪费和损失现象问题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为所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和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一定制约。

2.以假定数据为依据,运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产品成本情况介绍。

(1)假定物理电源事业部为各事业部代表,确定各作业中心主要作业,确定成本动因。研究作业成本首先要研究作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它可以是一个事项、一项活动或作业。从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部分;狭义的看,它又可视作企业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并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和成本动因的区别在于作业是为达到组织的目的和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目标所需的种种行为,而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升降的因素。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生产费用项目复杂、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较大、管理上要求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企业。

经过对A所业务流程的反复分析,假定选择一个简便的原则来确定作业中心的主要作业,将各部门(各班组)的职责确定为主要作业,将围绕完成一个主要职责的所有作业作为一个主要作业,针对确定的作业将对其成本控制起重要影响的因素设为成本动因,并以其为标准来分配成本。具体设定如下:

(2)将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解到各作业成本库中。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某项资源耗费发生时,可以直观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消耗的,可以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的成本,包括传统成本下分摊计入的直接人员工资以特定关系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2}将直接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按各类资源的资源动因进行第一次分配到各作业中心。

{3}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库再分配至所属的各个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数。这一计算过程由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完成,计算的原则和作业中心成本库的计算原则相似:在费用发生时可以确定为特定作业所耗用的,直接计人特定作业的成本库;在最初消耗上表现为各作业混合耗用,根据资源动因进行分配。

{4}根据成本动因,将每项作业的成本分配到特定产品。首先由成本核算员根据工作计划任务书,统计各作业成本动因的总数,并计算各作业的单位成本动因的分配率,其次统计各产品所耗成本动因数和成本动因的分配率相乘得出各个科研项目承担的间接生产费用。

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和评价。通过比较(附表3),我们看到,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之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同传统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曾被管理当局视为利润主要创造者的C产品成本被大大低估、利润高估,ABD三种产品的利润却被低估。这种差异源于作业成本将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行分解,将间接费用按动因进行逐一分配入产品成本,这种精细化的成本计算方式,远远优越于传统成本法下简单粗略的成本计算,这种方法大大有利于所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事业部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有利于产品报价的依据准确性、有利于绩效激励和成本费用损失的控制等,总体而言,对所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当然在实际流程来看,运用本方法对所基础管理水平的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但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足以跨越以上障碍。

(五)运用作业管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既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又提供了大量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相关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对从事的作业的分析、评价、选择,找到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事业单位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和经营结算的重要依据。

1.通过作业改善控制成本。A所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制定决策并实施决策、评价业绩与学习。消除不增值作业降低成本,选择最佳作业降低成本,改善作业管理方式降低作业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实现作业共享、合并相似作业实现规模经济下的作业效率,降低所成本。

2.定价与产品组合决策和设计决策。作业成本法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关于生产和销售不同产品的成本信息。依据这些信息管理人员能更准确地作出定价和产品组合决策,包括事业部内部转移价格决策和经营结算。同时,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当前的产品和流程设计如何影响作业和成本的评估,从而达到寻找新设计以减少成本的效果。

总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使成本核算和责任会计融为一体,不仅使得成本核算信息更加准确,而且更加科学合理地将标准作业分配率作为衡量责任部门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有助于成本管理与控制和经营决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

四、管理会计工具之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管理质量对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能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充分考虑财务安全性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平来减少营运资金的持有成本,有助于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提高,因此,A所在确定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外,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管理,降低营运资金的低效占用,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益。

(一)提高“两金”管理,降低两金资金占用

1.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实际周转率。在当前事业部运行体制下,市场领域将不断扩张,A所在应收帐款管理方面应形成更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客户信用框架体系,根据国家指令性任务和市场性任务进行分类,衡量赊销带来的销售扩大利润与所的信用成本,给予按销量或信用分类的客户不同的政策;探索采用先进的应收账款融资方法,如运用无追索权的保理融资方式,盘活所帐表内的动态数额,化数字为现金,加速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速度同时大大降低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变成坏账的风险;协调内部人员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以预算为牵引向各事业部下达应收款指标,避免因主观原因而导致的合同倒签等现象,积极主动执行项目完工和应收款核算的同步骤实施,将应收款情况如实在经济数据中得以反映,并加强其跟踪管理以及资金回笼。

2.加强存货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原材料周转方面:规范供应商的开发和选用程序,建立供应商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与订单比例直接挂钩,从而增强供应商的竞争意识,以此降低采购价格,同时最大化利用供应商信用;研究各产品线供应链特点,增加主要物料采购的供方数量,做到重点材料供方资源储备充分,合理降低安全库存储备,有效控制存货规模;以全面预算为牵引,控制年度原材料采购资金投入量,下达年末原材料库存量的控制规模,一头一尾进行原材料管控;结合事业部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对赊购物质进行责权对应,事业部缺乏资源支付情况下必须以借用资金的形式向所本级支付资金成本,有效控制采购需求和存货规模,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难以利用和周转困难物质,向各事业部折价转让,尽可能实现物质的利用价值,确定无法使用的,向社会公开变卖,加快存货资金变现速度。

在研在制品方面:清理所有在研在制品挂账成本,按军工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对符合核销条件的项目进行及时核销,如实反映项目亏损或盈利情况;运用作业成本法等核算方法,提高型号产品的成本精确度,如实反映产品成本与收入的匹配度,降低因成本数据失真而导致的难以与其收入确认核销的风险;提高收款管理,加快项目资金的回笼速度,降低所先期投入的垫支成本;优化策划成本的顶层设计,完整策划成本年度全周期的生成和核销,降低挂账规模,提高存货周转效率。

(二)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选择最优应付款策略

完善供应商信用框架体系,建立应付账款内部管理制度,最优利用商业信用,降低营运资金成本。具体包括,财务部、科研保障部、事业部等相关方面的共同配合和相互监督,科研保障部定期进行供应商的信息考核,以各项考核指标分析供应商的规模、信誉、给予企业的商业信用、资金调拨方式等,并有针对性的对较大型的供应商或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持续跟踪维护,财务部按账龄分析法对应付帐款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所的信誉成本与资金使用价值之间的大小,结合资金状况下达应付帐款支付计划;当前A所理财型营运资金和经营型营运资金的权重约为40%和60%,也就是说目前所里拥有一定的支付能力,理财模式以理财存款和放贷为主,获取一定的收益,但从所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偏保守,可以适当降低理财营运资金权重并将其转移到经营型营运资金上来,加快经营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主体营运资金效益,比如尝试与长期合作又对所物质供应产生重要影响的供应商开展洽谈,权衡理财资金收益和降低采购成本的利弊选择最优策略,争取以一定的支付条件为代价,获取更大的商业折扣,并为后期采购成本的持续降低垫基同时维护好A所商业信用。企业只有与上下游、企业、债权人等利益主体和谐相处,才能提高企业营运资金周转率。

(三)建立运营资金评价体系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服务于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具体评价可以分为企业营运资金结构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两个方面,主要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与营运资金周转。A所管理当局可以根据所历年情况并结合同行对标情况,设定营运资金评价指标,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指标的变动和诊断,调整决策,为所营运资金获取利益最大化。

五、结束语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市场都是复杂变化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也即将面临体制改革、即将投身进入公平竞争的浪潮中,为了能在这愈演愈烈的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势在必行。笔者以作业成本法和营运资金管理法为代表,重点描述了管理会计工具在A所财务管理中运用的设想,以期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促进A所管理水平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的标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因此,在财务管理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选用有利于提升企业实力的管理方法,通过实践来获得新的认知,取得更有效的管理突破。

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与财务管理水平乃至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相辅相成,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必然推动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尤其体现在成本费用管控方面。由于时间、能力与篇幅的限制,笔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现代管理会计工具在军工事业单位的应用将不断地完善与提高,管理会计也必将为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艳.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系统构建探析.江西财经大学,2012

[2] 洪刚.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10(5)

[3] 张姗姗.基于作业成本法的L炼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研究.山东大学,2012

[4] 韩耀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成本研究「J」华东经济研究,2008(3)

[5] 胡媛媛,梁延军.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0)

(作者单位: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上海 200000)

(责编:吕尚)

作者:顾静燕

上一篇:现代设计原则的科技文化论文下一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