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2022-09-11

和谐, 作为一种思想,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从现实意义上说,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 就需要有诸多具体的和谐内容, 大学校园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的和谐与否, 直接影响社会是否和谐。再者, 只有校园和谐了, 教学工作才能得到保证, 育人质量才能得到优化, 最终才能实现我们的高校育人目标。那么, 创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途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 怎样挖掘高校内部的潜力, 怎样搭建外部的平台, 怎样内外结合、协调互助, 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1 依托校本, 保证教师的和谐发展

和谐大学校园的创建, 教师是重要保障。学校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构, 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以和谐的工作理念、措施和方法激励教师全面发展。其次, 突出民主治校理念。本着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则, 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 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第三, 关注教师个人发展和需要。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 制订出教学、科研、培训、学历提高等方面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围绕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评优、晋升、子女就业、住宅、生活待遇等, 制定政策, 完善措施, 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要在物质和精神上重点关注教师中的弱势群体。第四,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研究氛围。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教师, 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 公平调控差异, 为每个教师创造发挥智慧和才能的机会和条件, 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和动力。第五, 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理念,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弘扬高尚师德, 力行师德规范, 提倡宽容、诚信、友善精神, 弘扬正气,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重视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完善教师的个性品质素养。积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竞争、和谐的生活、交往、协作、发展环境, 以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

2 德育为首, 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

学生的和谐与发展, 涉及到和谐德育机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的心理素质培育、和谐的人文环境、完善的教育平台等诸多因素。首先, 和谐校园的创建, 完善的德育机制是关键。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以人为本, 注重德育实效, 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开辟德育基地、德育展室、校园网教育平台等, 全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其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发教育资源, 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 营造良好的高校育人环境。在师生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形成统一的和谐氛围, 使高校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第三, 创建和谐的育人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要根据具体情况, 提高办学条件, 丰富办学内涵, 从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 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 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努力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素质。

3 科研创新, 创造和谐的教学育人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创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内容, 和谐的教育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改进方法, 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 设计和谐高效的教学过程, 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首先, 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水平。其次, 改进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 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从思想上重视主体学生, 在行动上不断研究教学对象,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的管理育人环境

营造和谐的管理育人环境, 首先要从教育工作者做起, 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 做到爱岗敬业, 顾全大局, 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 弘扬正气, 维护正义, 加强学习, 完善自我, 善于协作, 追求奉献, 团结友爱, 和谐相处, 办和谐的事, 做和谐的人, 树立学生的典范。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德育为首, 主动将德育内容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走进平时生活, 使之变成师生的共识, 做弘扬和践行的楷模。其次,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是“准社会阶段”, 学生和谐人际交往素养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文明高效, 构建和谐的服务育人环境

和谐校园创建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 文明高效的服务育人环境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高校要牢固树立生本思想, 在服务育人上下功夫。首先, 要树立一切为师生服务工作理念, 为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 急师生所急, 想师生所想, 做到文明周到、工作踏实、服务热情、待人诚恳、善于沟通、注重协调, 做师生的贴心人和强有力的保障者, 提高工作绩效。其次, 要创建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学校“安全无小事”, 学校要高度重视, 加强管理, 责任明确, 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卫生检查、饮食监督、住宿管理等工作,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杜绝校园暴力,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促进大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 和谐能凝聚人心, 和谐能团结力量, 和谐能发展事业。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的参与, 更需要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方法、研究新思路、创新新渠道, 用和谐的音符推动高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以发展促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 使大学校园洋溢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人和谐相处、人人和谐发展、校内校外和谐相融的健康育人氛围, 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把高校发展与建设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摘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

关键词:和谐,和谐校园,以人为本,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臧胜利.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冶金教育.2006 (1) .

[2] 刘富珉.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J].怀化学院学报.2007 (6) .

[3] 朱新民.谈如何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J].素质教育研究.2007 (4) .

[4] 樊秀莹.建设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J].山东电大学报, 2005 (3) .

上一篇:压裂在油井增产中的作用下一篇:川口油田刘渠区块储层及平面非均质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