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底线模糊、规则意识薄弱、校园欺凌时有发生、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以新型城镇化理念来审视这些问题,发现其根源在于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家庭德育的缺位和社会德育的偏失,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问题上的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的出现与应对

摘 要: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集约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人口城镇化是突出特征。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的学校德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把握脉搏、契合现实,在加强传统内容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爱心、孝心、进取心上多下功夫,培养中小学生争当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园丁、小使者、小卫士。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学校德育;解放思想;契合现实

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终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的学校德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把握脉搏、契合现实,在加强传统内容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上多下功夫,培养中小学生争当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园丁、小使者、小卫士。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的出现

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反映在学生方面的变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教育方法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新问题的出现,以往惯式的不适应,的与效果受到影响。这些变化概括起来是:

1.学生方面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国家鼓励人口城镇化的政策、新型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会吸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外地人口向发展目标城市加快流动,进而引发学生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学生家庭生活水平差异拉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差异拉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必须承认目前的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异、工农差异、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异,这种客观现实导致了学生方面的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很容易造成学生间感情的不融洽,相互间的歧视、不团结;个体学生的或自卑、落寞,或骄傲、放纵。

2.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的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集约的城市建设目标,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在传统德育教育基础上的凸显内容,这就是在同学间要有爱心和求取同心的教育,家庭中要有孝心的教育,社会生活中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学习进步上要进取心,否则,寻规走老路的学校德育会与学生的德育需求脱节,平等的学生关系变成拉帮结伙的学生关系,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对由长和家庭生活现状引发不平等心理,对于社会生态的爱护和保护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心,学习进步上受情感压抑或放纵的阻碍。

3.教育方法方面的变化

教育方法是教育内容实现的工具,是针对于教育对象需要的有效教育手段。在学生方面和教育内容方面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中的新成分产生距离感、不切合实际感,会产生貌合神离的实际效果。譬如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学生间已經存在的差异仅仅凭借讲道理的方法很难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全面接受,尤其对持有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说来,有的需要特殊的情感关怀,有的需要由事入理的引导,有的需要以发展的愿景来激励,那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就是必须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强学习,解放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者学校德育教师、包括对学校德育负有责任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一方面加强对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文献的学习,认真领会国家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局来增强对学校德育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的正确估计和判断,要从大方向和学情变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解放对于学生进行德育的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开展学生德育,求取德育的与时俱进、与生相系。

2.在培养学生的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上下功夫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学校德育的大目标到任何时候都必须秉承和坚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语的大目标仍然需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目标,要在坚持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突出对学生进行爱心、同心、孝心、责任心、进取心的教育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形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情感落实到热爱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团结同学,热爱班级、关心班级、为班级争取荣誉,热爱长辈、尊敬长辈,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学习,努力进步,天天向上等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的实际行动上,将学生的德育落实到更切合当前的实际需要的程度。

3.努力丰富和创新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它受德育内容、任务所制约,是以德育规律、德育原则为依据的。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学校德育必须探求适合目前学生成分需要的教育方法,要让教育方法能够被学生的情感所悦纳,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变化,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事论理的引导,能够结合到课程建设中。而且,学校德育要延伸到家庭中,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学校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合力;延伸到社会中,与社会实践的体验相互联系,形成学校与社会有关方面和可利用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4-03-18.

[2]王甸成.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3]辛丽.谈谈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作者:习红英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德育问题及其应对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底线模糊、规则意识薄弱、校园欺凌时有发生、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以新型城镇化理念来审视这些问题,发现其根源在于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家庭德育的缺位和社会德育的偏失,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问题上的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为了应对城镇化的挑战,学校应该重塑德育首位,家庭应该重拾育德功能,社会应该重建良好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小学德育;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德育合作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意义重大。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和资源加速向城镇集中,带来城乡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结构和布局的根本性变化,对学校德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向学校德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引导下,结合德育发展的最新理论,学校德育应该也可以应对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集中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比重的改变,前者不断加大,后者逐步减小。不仅如此,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也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结构性变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这个进程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活动。《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在对“十二五”进行回顾和对“十三五”进行展望时指出: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呈现出快速推进趋势,城乡区域性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在日益提升,城市群载体功能正在逐步体现。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会达到70%,城镇化建设也将从以速度为主转变为以速度和质量并重为主,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城镇化带来社会环境的巨变,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当然有更加现代、文明、开放的积极的一面,但因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尚处于成长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道德底线模糊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体现,具有选择性,是人们通过主观意识选择对社会有意义的行为。人的道德行为从高到低一般分为高尚道德、一般伦理、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道德行为的最低水平。一般认为,道德底线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这些高层次行为而言的,指的是人们应有的最基本的、最低的水平,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突破了底线,社会不再成其为社会,人不再成为人”。道德底线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角色:通过用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来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一个最为基本的防卫体系,以抵抗来自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乃至国家以任何理由做出的攻击。换言之,也正是由于有着由这些必须遵守的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构成的防护体系,人们才能够进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境界。

在城镇化背景下,部分中小学生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规则意识缺失;集体主义思想有所减弱,个人主义表现越来越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也逐渐滋生蔓延开来。一些学生不能做到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讲诚信、富有责任心等。

(二)规则意识淡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意识由规则认知、规则认同、规则意志和规则思维习惯组成。心理学认为,规则认知是从对知识的理解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包括人们对规则内容理解和记忆的程度,人们对规则意义认识的程度等;规则认同是从情感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规则意志是从实践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也就是人们按照规则来规范个人行為需克服哪些困难;规则思维习惯是自觉遵守规则的思维惯性,从内在素质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应对状态。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对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守则”等学校中的规则,而应当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交通、卫生等规则。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有所改进,但其规则意识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学校,表现为中小学生存在不遵守学校规定的违纪现象,教师普遍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在校外,中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景区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校园欺凌时有发生

校园欺凌又称校园霸凌,是学校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欺凌被广泛定义为一个系统的权力滥用行为。挪威学者奥维斯(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个学生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其他学生虐待或侵害的行为。

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巨变给人们包括中小学生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学校中的“戾气”渐生。近年来,学生遭遇辱骂殴打、被迫拍摄半裸照片以及持刀威胁等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成了学校的重大问题。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青少年遭受欺凌后有明显抑郁、焦虑、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的风险。校园欺凌甚至成为青少年后期犯罪的—个重要诱因。

(四)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常态化,留守儿童出现了。有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心理问题凸显,逆反心理突出,个性发展受阻;道德行为失范甚至违法犯罪;学习动机不纯,厌学情绪严重,等等。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中小学生德育问题的审视

为了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挑战,顺利完成城镇化过程,结合我国国情,新型城镇化理论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为红线,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动,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主线,以集约、绿色、低碳、智慧为发展方式,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理论来审视当前城乡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发掘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学校德育改革滞后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凸显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重智轻德的德育观与人才观。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地方。尽管国家一直强调加强道德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学校德育仍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第二,教师自身修养与德育能力有待提升。大部分教师的师德状况是良好的,但仍然有教师沾染了不良的习气,甚至个别教师还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第三,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学校在德育工作的考评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粗暴上,缺少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新方法。第四,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有的内容陈旧,有的内容空泛,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形式单一枯燥。德育课未能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的主要阵地,而其他课程又难以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偏重道德知识传授,缺乏道德活动和实践。

(二)家庭德育缺位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今天的家长多忙于生计,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的时候又更多地重视分数成绩,忽视优良品德培养。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家长的德育观念存在误区。城镇化加速推动“学历社会”的到来,许多家长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满意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没有文凭是不行的,而要获得好的文凭,就得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第二,家庭的德育方式欠科学。多数家庭亲子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父母总是“想当年”,或者将“别人家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第三,家长自身的德育能力欠缺。有的家长道德水平不高,难以言传身教。一些家长过分看重金钱名利,在做人上处事圆滑、心机重重、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被子女看在眼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德育不到位。离婚、单亲、留守、隔代抚养等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生活不稳定,导致对孩子德育的缺失。

(三)社会德育偏失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不仅造成农村地区的衰落、“空心化”,而且也给城镇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学校德育和学生健康成长面临一些新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有所淡化,道德滑坡,学校与学生难以免俗。市场经济环境逐利性,也导致部分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第二,网络的冲击。网络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的同时,也给广大心理不成熟、好新鲜、求刺激、不愿负责的学生带来多种诱惑,对学校德育造成了重大的挑战。

三、学校一家庭一社会的德育合作

在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城乡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巨变,学校德育面临巨大挑战,亟待改革。同时,学校德育“单打独斗”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亟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力量,建立全方位综合德育体系。

(一)学校德育:重塑德育首位

学校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中,德育是基础,也是学生能够被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第一指标。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时期,是塑造健康“三观”的最佳阶段,学校应把以德育为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领会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政课程和学科课程思政的改革落到实处,丰富和优化德育内容。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向,赋予德育内容以时代气息。其次,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这篇大文章,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去落实,把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中华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努力创建一个“生本课堂”,积极促成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切合学生的年龄和情感特点,要和学生的身边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常规活动开展德育活动,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等特色活动,激活实践环节,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再次,要深化德育评价改革。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应改变只由教师评价的单一局面,在评价主体里增添学生、家长等成员,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由单向性发展为多向交互性,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最后,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形成家校德育合力,这里主要是办好家长学校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二)家庭德育:重拾育德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念。家庭作为德育的微观环境,与社会作为德育的宏观环境相辅相成,都与学校这个德育主场密不可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显得更加重要。家庭教育和家教家风建设是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的红色家教家风建设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成为家庭德育主旋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文化氛围,家长要提升自身素质,通过不断地身传言教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孩子才能更加尊重父母、信赖父母,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让孩子“心中点头”的效果。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家长应积极主动和学校加强联系与合作。留守儿童家庭要特别加强家庭德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期间,要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保持与孩子及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思想动向,在节假日期间要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社会德育:重建良好环境

国家应该完善德育政策制度。政府要建立与德育教师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在教师准入门槛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加入有关德育的专业课程的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定期更新德育专业化的具体内容,建立培训制度,使德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化,让在校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教育理念和德育理论,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难点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认识明确德育首位的极端重要性,重视德育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材培养青少年一代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进而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材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丢掉自己的话语权,要体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教材中凸显主流价值观,搭配好精神食粮,让孩子能健康成长成才。完善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配备忠诚、干净、担当的精兵强将进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德育机构,充实配备高素质的德育专干队伍。提升中小学德育管理者整体素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校长负责制,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德育(政教)主任培训、团队干部和班主任培训,以便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使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影视文化媒体等的监管。一方面,要加强针对学生的网络、影视、读物的创作。应多设计些有教育意義的网站和网页供给学生浏览和学习,为学生提供有营养和有价值的书籍和影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接纳和提升自身的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容审查,规范电视、电影媒体的发展,加强对网络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根据网络舆论的新情况,加强舆论监管,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不放松。面对舆情做出迅速判断,坚持引导舆论向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发展,始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政府要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周边影响因素的监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除了补助、关怀、教育等常规措施之外,各地还可设立专门机构,统计其管辖范围内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流动情况,鼓励有意愿做留守儿童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 林洁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德育的问题探析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这主要缘于德育工作不符合农村实际,与农村建设相分离。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德育要积极进行改革:在德育目标上确保底线要求得到落实;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实践;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学校德育;问题;改革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德育的问题

新课改至今,农村的教育形势也可谓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德育工作却屡屡陷入困境,日显苍白无力甚至于举步维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问题何在?原因何在?

(一)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已成为一个公理,教育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工具,是有助于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环境的创造者。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通过影响人的精神素质来干预生活,主要是通过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向社会辐射学校的积极影响,扬清激浊,在周围社区和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改造周围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德育能够成为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建设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①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大量的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和城镇化改造的深入推进,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如土地征用拆迁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分配制度问题、两极分化问题)将日益暴露出来,同时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的生活环境正日益复杂化。学校德育工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然而,走进如今的农村,我们不难发现:宽敞的马路一条条增加,高大的楼房一座座崛起,树木绿地一片片扩大,公共设施一天天完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是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排队时加塞、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爱护公共设施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些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丢弃勤俭朴素的美德而日益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②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孩子不爱农村,这几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此种种,是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背道而驰的,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农民的孩子不热爱农村,不关心、从事农村建设,那么,农村建设的重任将落在谁的肩上?从这一层面来说,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原因: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不符合农村实际

长期以来,我们的农村教育不姓“农”,学校德育工作既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也没有全面顾及到农村孩子的生理、心理实际。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广大农村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广泛地体现在中小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学校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的选择和使用,都是照抄照搬城市学校,基本上没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活动设计。③学校德育尤其如此。

农村学校德育与农村建设基本处在分离的状态。

学校德育几乎不关注农村建设,而是按照城市模式来要求孩子,一味地鼓励农村的孩子往城市走,事实上培养了农民的后代不热爱农村。目前农村学校只认分数不管人品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学校只要求学生一心一意搞学习、去考试,至于农村的问题、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好像都与他们无关。谁要是关心现实,关心农村的发展,反而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为在一些学校眼中,学习才是“正业”,书本知识才是“正业”。致使一些学生读书读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读得只会享受,读得不会劳作。读到这份上,整个书呆子一个,他们还怎会关心社会、关心农民?

由于德育和农村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故在内容上就显得空洞、教条或是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农村学生现实生活和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并且不少农村学校德育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仍以宣传、说教、灌输、管束、压服等传统的方式方法为主,选择、赞同、珍视、行动、体验、建构等可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德育主体的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则几乎未被使用。④如果说,德育的目标、内容脱离社会发展、学生生活实际的分离状态使得学校德育“无根”,而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必然导致学校德育“无果”。

二、农村中小学校德育改革的出路

农村学校德育只有回归农村,坚持和农村建设携手共进,与农村发展融为一体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既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又推动农村真正的发展。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学校德育应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而不是游离其外。为此,农村学校德育应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走出困境。

(一)在德育目标上回归底线要求

现代德育理念主张,崇高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最基本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基础之上,否则我们的德育将会本末倒置。有鉴于此,当前农村学校德育要特别注意分层次的德育,在德育目标上回归底线要求。当高层次目标与低层次目标发生冲突时,要首先确保低层次目标的落实,从坚守道德底线的德育开始,再逐步弘扬高尚道德。

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或者有意无意地“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都是不切实际和不合时宜的。面对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现实的选择。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还是要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如何做人,要着眼于基础性文明。

(二)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学校德育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全面培养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人的素质。具体地说,农村学校德育应多讲村人村事,讲“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讲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宏图。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等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教师要及时创造性地识别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而有价值的资源,一篇新闻、一段广告词、一个小笑话、班上发生的一件小事等等都可能为教育服务。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培训研讨,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生活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

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仅仅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本身就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就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人际关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只有真正反映生活,触摸生活,才能真正认识生活。学校德育应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具体落实为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中来,就是要求学校从“广义课程”的角度来重新考量和理解这种参与活动,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系统而经常性的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使以往处于“配角”地位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实施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如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随时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某个单位进行一段时期的实习,自己观察、自己体验。现代德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这种理念,即学生不是无为的、被动的参与者,而是能动的主体,是要努力解决现实问题、改变现实情况的人。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所参与的实践和所学的知识相脱节。

(四)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

就学校德育而言,农村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可操作的资源不够,社会与家庭的支持、配合不够,只能过多过滥地使用“嘴皮功夫”,纸上谈兵。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利用的校内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德育资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社区德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无论是在资源开发、活动形式、内容设计,还是在整合模式上都做得远远不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非常好的社区德育资源。比如城镇化改造的过程中,城镇的规划布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土地的征用和拆迁、农居点的建设等都可以成为德育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和资源。此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社区的校友资源、退休教师资源都可以开发出来,用以丰富社区德育资源的新鲜血液,拓展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同时,学校可与社区建立德育资源共享制度,提升教育合力的实(时)效性。如与社区共建单位签订资源共享协议,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实行共享,让社区尽可能地参与到学校德育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

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教师是关键。有人这样说,你遇到一个好老师,你将终身受益,够你用一辈子;反之可能就贻误终身。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很能说明问题。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减少犯罪倾向,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村教师之于农村,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农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农村教师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他们能及时地表达政府意愿、党的政策和思想意识,能认真对待并向农民解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取向等问题,从而加强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责任。同时,农村教师可利用自己文化素质的优势,举行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陶冶农民的情操,而且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习惯,弘扬农村高雅文化,促进农村乡风文明与村容建设。然而,与农村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称的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由于种种历史的、区域的、人为的因素,农村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品德行为方面的问题上往往是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队伍“德育能力”的问题亟待解决。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日报,2006,(1).

②李在法.对当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思考[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武汉),2006,(6)42-44.

③李新霞,付婷婷,李健峰.农村教育:新农村建设的基石[J].山东省农业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济南),2007,(1)32-34.

④于峰,黄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前沿(呼和浩特),2007,(1)213-215.

作者:梁美凤

上一篇:实验教学机械制造论文下一篇:担保合同法律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