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德育管理举措论文

2022-04-2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面临着培养人才的问题,而培养人才主要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做人。德做为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而学校德育是创造未来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时代学校德育管理举措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学校德育管理举措论文 篇1:

德育案例亮特色品牌建设促发展

2021年,全省中小学“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已落下帷幕,各地共推荐了147个典型案例,通过初选、复选等环节,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遴选出一批优秀德育案例。这些德育案例着眼于立德树人,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充分展示了我省中小学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践成果。

中小学德育典型案例的亮点与特色

以理念为引领,推动内涵发展。办学理念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先导,是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德育目标离不开办学理念的引领,教师的育人行为离不开办学理念的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离不开办学理念的熏陶。武汉市硚口区新合村小学以“健康第一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理念,寻求学校足球特色开展与德育创新之间的契合点,以球润德,推动德育工作整体改革,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以文化为底色,打造德育品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结晶,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早在2014年11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鄂教基〔2014〕25号),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示范区,探索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和長效机制。几年来,全省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和校本资源优势,打造富有特色、效果良好的德育实施模式,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和文化品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发展。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的传统文化教育、随县万福店农场中心学校的军旅文化、黄冈市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的红烛精神等,都是学校文化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先进典型。

以课程为载体,推进亮点工程。德育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它对于规范德育行为,提高德育实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中小学校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地域和校本德育课程,创新德育载体,形成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地域课程和校本课程方阵。洪湖市第一小学围绕“我的自然伙伴、我的自然生活、我的自然责任”,开设《我的自然笔记》《水鸟调查与监测手册》《绿色生态诗词》《生态故事》等课程;结合学校生态教育特色,因学生的需求而生,由学生的兴趣而设,顺应学生发展需求开设了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美丽洪湖我的家》,让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以活动为抓手,拓宽德育路径。活动是学校生活的乐趣与魅力所在,活动育人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机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受到道德的浸润,更能得到能力和品质的提升。各地学校重视将育人理念融入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中,强化学生对同一德育内容的认识和体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享受德育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武汉市第一中学的“致青春”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不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感受,在感受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成长。武汉市解放中学开展“八大走进、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三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成长。

以管理为手段,强化协同育人。众所周知,管理育人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融合是增强全社会育人合力、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在育人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现代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通过学校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升德育实效,是实施管理育人的初衷。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用“发现、引导、欣赏、鼓励”的核心策略管理班级,落实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武汉小学以积极的情感沟通交流为特质,以合力联动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为载体,以各种志愿者队伍为形式,以更积极的共育理念、共育活动为基本内容,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完善家校合作共同体,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愿景与展望

德育品牌建设,是所有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愿景和展望。纵观这些德育案例,一部分已经塑造了德育品牌,一部分德育品牌已经初具雏形,还有一些学校的德育经验和做法正在朝着德育品牌建设努力。

所谓品牌,是营销学的术语,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企业通过创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学校德育要想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也需要实行品牌战略,用心打造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德育品牌。学校德育品牌是学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富有特色、效果良好、影响较大、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德育思想或德育实施模式,是学校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和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创建学校德育品牌的立足点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凝练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核心理念是学校办学行为的灵魂和先导,是德育实践和德育改革的根本动因。我国著名学者班华认为“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必须要先确定科学的办学理念。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确新时代、新时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把准学校发展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其次,要分析学校已有的办学条件和学校文化基础,挖掘学校优质德育资源、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特点,明确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把准学校核心理念的独特性和地域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学校的核心理念。

开发精品活动,打造特色亮点。打造精品德育活动,是德育品牌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结合学校德育品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开展系列化专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升国旗、入团、入队等仪式制度,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等。通过活动与实践,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特色和精品,增强学校德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制度保障,形成教育合力。德育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从品牌诞生开始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任重道远。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把德育品牌建设的目标要求分解落实到各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品牌建设的过程管理,切实建立起分级管理、分层实施、职责分明、配套联动、评价合理的德育品牌管理体系,保障德育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全体师生对德育品牌所蕴含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等的认同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前提,应树立校领导、师生“品牌共同体”意识,形成人人建设、人人维护学校德育品牌的良好氛围。校领导具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号召力,在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中,校领导应主动参与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动员活动,制定详细的德育品牌建设方案,保障德育品牌建设的有效实施,使德育品牌建设拥有更科学的理念、更合理的实施路径和更高效的推进力度。教师应积极响应德育品牌建设号召,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出谋划策,发挥自身的道德榜样作用。学生作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主体,应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展现和维护学校德育品牌。

品牌建设完成后需要不断完善和维护,才能保持德育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维护学校德育品牌需要在持续坚持学校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创造性地转化和借鉴成果经验,让学校师生不断升华对德育品牌的认知,将学校德育品牌所凝练的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和独特个性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保持学校德育品牌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作者:丁丹

新时代学校德育管理举措论文 篇2: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面临着培养人才的问题,而培养人才主要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做人。德做为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而学校德育是创造未来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是因为学校德育要直接面向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如何适应变化发展的现实,把握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脉膊,拓宽视野,开拓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已成为学校德育创新的当务之急。

只有我们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才能把握时代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促使行为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思想与德育工作的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新的教育思想指导的创新,是无源之水,脱离时代的要求,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行为依托的新的教育思想是空中楼阁,没有实效。只有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德育工作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在继承与发展中前进。

德育怎样才能具有实效性?问题的关键是学科教学如何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德育这一目标,通过近几年探索,我们学校初步建立一个以尊重学生人格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道德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不仅探索了德育的方式、方法、问题,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但是,学生的素质是综合的,学校德育必须是整合的,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实施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近几年,我校已初步建立一个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重视提高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师能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必须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教师认真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和新课程对德育的要求目标,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我们从培养新时代人才和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渗透和实施的有效途径,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真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2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把学生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促使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3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唱《国歌》、《歌唱祖国》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唱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等多种方法演绎。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了习灵;既陶冶情操,又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鸣。

总之,我校在学科德育渗透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作者:胡志生

新时代学校德育管理举措论文 篇3:

精准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考

[摘   要]“课程思政”实践体现着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也是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举措。学校和教师应从新时代的要求出发,对影响“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进程的各种关系进行思考,养成“思政课程”意识,培养“思政元素”的精准提炼能力和思政教学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实践,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学界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且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已经逐步从高校延伸至中小学。中小学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精准把握不同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实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实践的新时代要求

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解答。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这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各学科教学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强调思政工作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新思路。在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领会国家和时代的要求,努力承担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在教书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格局。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必须深化思政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改革,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找准切入点。“课程思政”实践就是通过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以确保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进而在提升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和发展的全面化[2]。课程教学要与思政教育同行同向,学校应建立协同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效应。

二、“课程思政”实践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课程思政”是一种融思想教育于知識传授中的重要育德形式,是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为使“课程思政”实践更加精准高效,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处理好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五育并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整体,不可偏废,也不能割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整体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中的各类各门课程教学都要抓住思想价值引领这根主线,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而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存在两种较严重的偏差:一是割裂德育与其他各育(智、体、美、劳)联系的纽带,造成德育“单兵作战”的现象;二是各学科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本学科的德育功能。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正确认识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各育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是学校德育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德育通过发挥育德功能,可为其他各育的顺利开展及取得实效提供保障;三是德育需要与其他各育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多渠道、全方位育人。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德育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思政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有自身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要求,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以往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不高,往往是因为过度强调思政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与价值的引领。为此,“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的固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本质上都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方向与功能、任务与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而非指具体课程,两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和责任得以进一步明确。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负有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这一点不能变。“课程思政”实践是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体现的是各学科教学同行同向、协同育人的要求,要形成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共同体。

3.处理好思政教育和一般授业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4]。为此,学科教师要精准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承担思政教育的职责,就必须理解思政教育与一般授业的关系,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规律。“思政课程”和学科课程都有知识传授的任务要求,要遵循一般的授业规律,即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而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思政”的实践更需要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规律。

思政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新时代育人的现实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品德现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紧密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因课而异,将专业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内容加以筛选和提炼,并融入课程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基本的思政规律,刻意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硬性嵌入或随意添加,不仅会降低学科教学的效果,更难以让学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或影响。

三、“课程思政”实践中要提升三种基本能力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是完成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向学生人生导师转变的重要路径。

1.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提炼思政元素的能力

有效提炼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各学科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待挖掘和凝练的思政元素。对包含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科学创新精神、先进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提炼与拓展,是践行“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党和国家形成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加强对新时代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的理解,拓展思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厘清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所提炼的思政元素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真理性,防止思政元素机械添加和牵强附会。

2.遵循教育规律,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这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教师思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化”的能力,即将精心提炼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能力。教师既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也要遵循思政教育特有的规律,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改革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做足“融”字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获得道德的熏陶、思想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涤荡。教师切不可为思政而思政,把“课程思政”与学科知识割裂,变成教学的两块内容,甚至将学科教学变成思政课。

3.强化团队意识,提升学科协同育人的能力

美国管理学家波拉德说过,人是自己思想的奴隶,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制于其特定的观念和思想。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理念体现了新时代育人的行为导向,其成效依赖于教师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彰显这种能力。“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打破了原有学科和思维的分化,形成了各学科育人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其内在意义与价值,并自觉自主地积极参与和落实,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如果各科教师仍局限于原有课堂教学的各行其是,忽视整体育人的要求,忽视思想价值引领的统一性要求,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功效将大打折扣,甚至有陷入混乱的危险。学校可以通过思政沙龙、思政案例分享、思政教师指导、名家课堂欣赏等方式,增强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深度融合和沟通交流,真正形成团队合作、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四、“课程思政”实践中学校的责任担当

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才能逐渐臻于完善。这期间需要学科教师的努力探索,更需要学校层面的引领和保障。只有学校层面担起应尽的责任,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在规范运作中实现长远发展。

1.坚定信心,积极营造浓郁的“课程思政”氛围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课程实践,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关注、支持和参与。深层次的改革和教学思想方法的转变,会给教师原已根深蒂固的教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拒绝变革是一种常态。事实证明,没有学校层面的努力推行,依靠教师自主参与改革的力度非常有限。因此,学校领导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位,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动员的力度,通过专题研讨会、学习会、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改革氛围。各学校应立足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迅速改变原有知识与能力本位的做法,树立大思政意识,建立全新的教育观。

2.政策引领,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各学校要形成明确的建设思路和政策导向,引领教师从关注学业转向关注成长,从学业导师转向人生导师。要进一步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切实发挥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推进不是思政教育责任的对外分摊,而是要改变思政课教师孤军奋战的现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使学科教学重新回归育人本质。学校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要改变原有的评价体系,将评价转向“课程思政”的践行过程和结果,并与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学习培训等政策挂钩,积极鼓励和引领教师将“课程思政”向纵深推进。

3.完善制度,保障“课程思政”实践高效运行

课程思政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的广泛协作与配合[6]。学校应从各个层面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奖惩制度,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如建立“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方便教师分享;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并给予资金扶持;建立相关比赛制度,激励教师提升“课程思政”的动力;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制度,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配合,互相取长补短;加强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团委的配合,及时得到思政素材和学生反馈意见,改进工作成效等。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9-10)[2018-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8.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29.

[4][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8)[2018-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 1120082577.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作者:徐高虹

上一篇:素质教育下钢琴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中小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