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外语教学课堂改革论文

2022-04-26

摘要:王永祥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中从17世纪30年代《大教学论》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追溯,阐释其利弊,并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语言教学的理论及流派作了梳理和分析。该模式及其理论体系将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素养为本”的英语新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有效外语教学课堂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有效外语教学课堂改革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文学课课堂质量提升的路径初探

[摘  要]如何将高校文学课打造为“金课”是当前文学课课堂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外国文学史课改为例,从“有效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互评”三方面强调,文学课程要遵循从基础知识普及到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滋养学生的美感与情感,触发和培养其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以期为解决文学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金课”  文学课堂  外国文学史  课堂改革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吴岩将“金课”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然而,在现阶段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很少考虑课程设计及如何吸引学生更深入地投入教学过程的方法,这些不足在文学课堂中显得更为突出。如何将基本原理的内容拓展到有争辩的思想碰撞境界,给予学生以美感、情感的交互,达到“培养人”的教学目的,是当下文学课课堂改革的关键。

外国文学史是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具有思想多元、内容庞杂、流派众多、作家林立、异于本土等特点,使得外国文学史在文学课的课改中呈现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立足于该课程,围绕“教什么”“怎样教”“教得如何”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期为有效、深入推进高校文学课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教什么”:有效设置课程内容是文学课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

在现有的文学类课堂改革成果中,很少有人深入思考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准确设置课程内容、选取关键知识点才是课堂改革的基本内核。

以外国文学史课程为例,设置“教什么”的内容时,需层递式地考量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知”,即以框架式的归纳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骨骼”——基础知识。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外国文学史课程设定为一学期54个教学课时,或者两学期共90个课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统筹好课程内容,教师应在“文学审美”的旗帜下把握文学史的脉络,甚至可以不限于外国文学本身,筛选名气大、影响大、学界公认的、最能代表外国文学史的“大”作品,给学生普及最基本的文学常识。二是“识”,即教师带领学生赏读作品,帮助他们获得美感和情感,感受课程的“血肉”。教师从文学底蕴、文化潮流、思想趣味、鉴赏想象等方面为学生解读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的时代特征、作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旨趣,使学生能穿透流行观念,直抵文学和生活真实的感知力。三是“思”,让学生学会分析作品、研读作品和写作创作,拥有体悟课程“灵魂”的能力。教师需运用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具有学术规范的研究与写作,在教学纵深中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批判性眼光。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触发和培养学生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四是“析”,即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学界对一个问题公认的看法时,不能只单一列举一人的观点,而应尽可能地罗列大量资料来佐证观点,一方面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意识。

充分考量这四个方面的关联性步骤后,所呈现出教案内容基本上可由教案变成“学案”,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设计感,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

“怎样教”:合理安排教学方式是文学课课堂改革的有效路径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灵活多样的文学课课堂教学中来,使其获得基本的文学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回应“金课”提升“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有效途径。当下,关于课堂改革的方式可谓异彩纷呈,但不是每门课都一定适用于这些方式方法,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课程特点,并分析課改方式的利弊,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改方式,不可按照一个模式、一个思维进行课改,这样会造成削足适履的错误,课改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文科课堂,教师要从如何“活化”教学内容、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打造“精品”课堂意识、培养美育四个角度提升课堂质量,使课堂教学从基础教学提升到唤醒学术意识的高度。以外国文学史为例,第一,采取多种方式来“活化”讲授内容,让学生通过直接接触作品、体验角色、体悟情感等方式,增强其理性分析的能力。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哈姆莱特性格的“延宕”,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学生在课前找到表现哈姆莱特性格延宕的戏剧对话,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教师结合表演,为其分析、解读所选取的作品内容;二是直接让学生朗读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内容,教师运用提问、情境代入等方式,帮助其从感性认知出发,更直观地解读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这样两种方式都是基于对作品文体特征最直观的认知,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后,能获取对文体的认知式体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当下,雨课堂、慕课、微课、课堂派等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吸引了学生对课堂关注,也将课堂内容延伸到了课外。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将课堂变成简单的人机对话,以免制约学生感知文学的审美。麦克卢汉曾说:“媒体是人的延伸。”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据此,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与学生的情智沟通上,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温度。第三,突出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精品拓展”课堂,强化课程的知识点和精品意识。如在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时,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专门开设一堂“于连与高加林形象比较”的拓展课,以同质文化圈视域作为参照物去解读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共性,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转型时代下人物形象的特质,启发学生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人物,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改造,用美和艺术进行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分析外国文学是如何体现“人”这一命题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是比较广泛的,若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审美特质、生命生活意义的追寻等,用世界文学的同质点去解读这一内涵,就显得通透多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人类文化的共识”,已经超越了一切,可直抵人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

总之,课堂改革中“变”的思维意识,主要是从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寻找适合讲授教学内容的“外衣”,而这种“变”的前提始终要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基准,否则无法有效传递课堂教学目的,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的深度。

“教得如何”:教师与学生互评是文学课课堂改革的补充手段

文科专业需要学生广种薄收,厚积而薄发,无法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完了不知道怎么用”或者“学了有什么用”是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再加之文科课堂在讲授理论及分析作品时会出现课堂沉闷的情况,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以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在清楚分析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要结合师生双方特点,检验“教”“学”,促进课堂改革取得成效。第一,从学生角度评价课堂改革。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外国文化视野、分析和思考能力、阅读及延伸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进行评价。学校要随时汇总、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改进教学方式。第二,对学生进行考核。“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流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既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以过程考核为主,如小论文、阅读思维导图,或以小组形式提交的讨论稿、读书笔记、讲课、作品改编展演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带班级的专业性质,设置与专业相近的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将外国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一举两得。如给新闻专业开设的外国文学史课程,重点在于考查学生阅读作品的程度。教师可让学生选取作品进行改编、演出,并最终拍成视频,全班合力完成一份作业。该作业紧密连接学生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参与度很高。

总之,这些考核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期末考试评定学生的做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时十分踊跃。同时,考核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协作能力,促使其多方面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外国文学史教学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假期布置阅读书目,开学第一节课交思维导图或者读书笔记;课堂教学中,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学期四分之三处,学生提交关于本课程教学知识点的一篇小论文;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進行。这一过程能关注到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反馈,便于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可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赢。这种评价直接检测“学得如何”,是推动“教”与“学”双方共同进步的一个助推器,也是纵深课堂改革的一个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向课堂要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教师冷静思考课程内容含金量的问题。教师只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准确把握一堂课中的“闪光点”,才能真正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交流和对话。大学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使其心智丰盈,思维敏捷,这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郭淑芬,高功步.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动力、挑战与路径——基于教师自主推进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4):90-96.

[3]卫建国.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4):66-70.

[4]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 2000(3):30-33.

[5]熊进萍,邹晓春.构建高校文学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71-176.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  陕西延安

作者:宋珊

有效外语教学课堂改革论文 篇2:

王永祥主体间性外语课堂话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 要:王永祥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中从17世纪30年代《大教学论》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追溯,阐释其利弊,并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语言教学的理论及流派作了梳理和分析。该模式及其理论体系将成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素养为本”的英语新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中介和桥梁。

关键词:课堂话语;主体间性;特色与思考

一、引言

自18世纪以来,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几乎是伴随着主流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步伐而逐步向前演进的。我国的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语言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很多具有本土特色、实践特征的教学主张或实践做法。这些主张或做法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语言学习逐步从注重“语言知识”向注重“语言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情感需求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向。但是当前我国大中小学英语课程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偏多,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不足,教师大多囿于“方法”的范畴中探讨英语“教学改革”,对影响语言学习效率的教师话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南师大王永祥教授所著的《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一部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操作的外语教学论专著。

二、对现行英语课堂话语的批判

在我国,英语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因为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语言既是教学媒介,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在王永祥教授看来,与其他课堂相比,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发挥了一石二鸟的作用。为此,英语学科的课堂话语具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很多同行亦为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或实践探究。由于课堂话语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追求“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的至高境地。王永祥教授在本专著中详细梳理、分析了有关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学生话语、互动话语等不同层面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对于英语课堂话语的课改,要求教师应从英语对话型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话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并反思影响英语课堂话语的相关因素。王永祥教授在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从理论创新、动态分析、分析视角和隐性对话等诸多角度进行了理性批判。王永祥教授认为,当前在话语研究的理论创新层面,学界对国外理论引介的多,结合我国学情创建的少;在动态分析层面,我们过多关注语言特征、话语互动模式、设问方式、反馈方式等显性特征,缺少对社会因素、意识形态、权利关系等隐性要素的分析;在分析视角层面,现有研究往往关注教师话语而忽视学生话语,偏重师生互动分析,缺少生生互动分析,重视小话语研究,忽视大语境分析;在对话形式研究层面,存在着显性对话研究多,隐性对话研究少的现象。

三、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建立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向语言学转向的标志,既具有深厚的哲学渊源,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学的疆界,形成了独有的言语对话理论。在理性思辨英语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观的基础上,王永祥教授论证了三种不同类型英语课程观互融互通的关系,并将之与巴赫金对话理论进行有效地“联姻”,引申到较高的理论层次,再将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置于主体之间去考察,建立了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模式。

王永祥教授言简意赅地指出,该研究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的、平等对话的、多元融合和动态多变的课堂模式。该模式首先明确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以避免陷入“模式”的泥沼,避免将主体间性的操作范式完全程式化、模式化,而是真正将课堂的多主体灵活调整,协同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其特点如下:第一,教师主导。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通过开展个体活动、两人对话、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对话”活动作指导性、反馈性评论等,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第二,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在该模式中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既包括“在场”的师生等“有生命”的主体,还包括“不在场”的教材、教辅、教学与测评制度、教学理念等“无生命”的客体;第三,平等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师生在课堂上若只有“命令”与“服从”,平等沟通便无从谈起。教师若只做“教书匠”,学生成为被灌满知识的“容器”,平等沟通更无从谈起;第四,多元融合。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强调多维度的立体化学习,包括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得益彰,师生携手开发学习资源,还包括师生各自与不在场的主体之间开展隐形对话,通过多元融合完成教学,达成活动目标;第五,动态多变。在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理念下,课堂的“主角”是动态的,以“即时参与者”作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不能将自己视作真理的化身,学生更要有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王永祥教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却以中学课堂话语语料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出于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实际考虑,即中学阶段是保障现实情况下我国英语课程有效实施的核心和关键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以其做研究对象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该模式的辐射和影响,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为了保证语料的质量和水平,作者采用了研究省级中学英语优质课的获奖视频和实地观摩优秀大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极具研究和实验价值。王永祥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示范。

四、结束语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发展,正應验了王永祥教授的预见,体现了王永祥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深入钻研与探索,这便是,课堂教学的研究正由宏观、中观向微观方面纵深发展。该模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乃至综合语言素养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王永祥教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有着丰硕的成果,为我们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呼唤有更多立足课堂的微观教学研究成果,以丰富现代课堂改革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永祥.2014.外语教学课堂话语对话性研究——主体间性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永祥.2015.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5):19-23.

作者:周峰

有效外语教学课堂改革论文 篇3: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堂交际教学调查研究

摘 要:交际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是当前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主流教学法。然而,文献显示交际法在不同层次的院校中实施情况和效果不尽相同。本文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对三所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堂交际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尽管教师和学生在观念上都认为外语课堂应该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然而在具体的交际教学实践中,二者都重视对传统的语法、词汇的教学和学习。交际教学法在此类院校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有利于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用信息和参考。

关键词:交际教学;英语学习;课堂教学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交际法语言教学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晚期英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70年代末期引入中国并逐步得到推广。它是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理论,海姆斯所指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他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他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包括他是否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在1980年卡纳尔和斯温提出了一个交际功能模式,从而使交际能力的概念具有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随着威尔金斯的《意念大纲》、威多森的《交际法语言教学》等交际教学法的代表性著作相继问世,交际教学法逐步发展并趋向完善(张蔚,2001:91)。交际语言教学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便逐步引起学界的重视。国内学者对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如:石洛祥、齐迎军,2005;敖佳勇、杨建萍,2008)、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施交际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Liao,2004;Rao,2002)、交际法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实施情况(如:丰玉芳,2007;李瑛、吴长镛,1998;Xiao,2011;张伊娜,2006)以及影响交际法在我国外语教学课堂实施效果的因素(Ding,2007;胡青球,2010;柳宏,2002;鄢小凤,2000;张庆,2007)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交际法在中国本土化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情况,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社会,交际教学法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2007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语言教学便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教学模式。同时,随着学者们对交际教学理论的不断研究,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外语教学所盛行的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内容依托式教学等也都属交际法流派的分支,并且有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一些重点高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外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交际法在重点大学和综合性院校的开展,在主流核心期刊中鲜有研究关注这两大层次高校以外的学校,特别是近年来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实际上,近十年来新建的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据统计从1999至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升格了198所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的28.5%(武书敬、孟丽华,2007: 109)。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很多学科的发展还处于摸索、转型阶段。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调查交际法在此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以期发现问题并为新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受试对象均是1999年以后新升格为本科院校中的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分别来自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和河南工程学院。参与调查的学生共200人,有效回收问卷182份;参与调查的教师22人,有效回收问卷22份。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采用5级Likert量表:1=完全不同意或者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不太同意或者不符合我的情况;3=没有明确看法;4=同意或者符合我的看法;5=完全同意或者完全符合我的看法。问卷共涉及49道题目四个维度: 英语课堂交际教学实际情况、对交际教学的态度、对英语学习的总体认识和课堂实施交际教学的困难。问卷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问卷收回后,运用SPSS17.0对所收集的所有有效数据进行频率统计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学生和教师的态度,在呈现结果时,我们将1(完全不同意或者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和2(不太同意或者不符合我的情况)合并为“不同意”,3(没有明确看法)标为“中立”,4(同意或者符合我的看法)和5(完全同意或者完全符合我的看法)合并为“同意”。

3. 结果和讨论

3.1 对英语学习的总体看法

表1旨在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视角来了解“该怎么学英语、学什么、如何学最有效”等问题。

表1中有关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0.7%的学生不同意“学英语就是学语法规则”;48.6%的学生不认为“语法规则掌握得越多,语言能力就越强”;63.3%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开口说英语很重要;在纠错方面,超过一半(51.1%)学生认为纠错很重要,而27.3%则认为纠错不重要。对于“发音标准是否表明英语学得好”的问题,我们发现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与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重持平,均为35%,而没有明确看法的就占到30%。可见学生对英语学习评价标准还不够明确。对于第27、28、29、37、38这五项关于语言实际运用的题目,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明显多于持否定态度的学生,而这五项正是强调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这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以交际应用为目的。

表1中有关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45.5%的教师不认同“学英语就是学它的语法规则”,而50%的教师持肯定态度,可见多数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59.1%的教师认为语法规则掌握得越多语言能力就越强;同时,有80%的教师认为学习过程中避免语法错误很重要;然而,有趣的是,在多数教师认为课堂上语法教学很重要的同时,77.3%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开口说英语很重要;对于发音标准是否表明英语学得好的问题,持否定态度的比重为45%,而持肯定态度的比重为40%,说明教师们在此问题上也没有明显倾向,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另外,所有的教师都不同意第27、28和29项中的说法,5%的教师不同意第37项以及10%的教师不赞同第38项中的说法,说明绝大多数教师是认同语言的实际使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的。

比较教师和学生的结果,我们发现对于语言形式教学的重要性(如:语法词汇、发音、语言的规范性等)学生和教师看法不尽相同,但二者在对于语言实际运用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上看法趋于一致。

3.2 对英语课堂交际教学的态度

表2呈现教师与学生对英语课堂交际教学的态度,其中前五项是对语言形式教学的态度,后五项则是对语言交际教学的态度。

表2中有关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41.2%)不同意以形式操练为主的教学方式(第11和12项),此态度在第14项中得到进一步体现。62.1%的学生不喜欢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语法规则的讲解。第13项表明多数学生(59.3%)不喜欢老师用中文讲解,而第15项表明多数学生希望英语课上有锻炼口语的机会,或者说只有23.6%的学生喜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关交际教学态度的五项(第16、17、18、19、20项)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向往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表2中有关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教师(72.7%)不赞同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形式教学,而是支持以交际为中心的交际语言教学模式。这与学生的态度基本一致,说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同交际教学模式。然而,第12项的数据中有63.6%的老师经常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和复述句子,这说明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语言的形式教学。另外,第15项数据显示喜欢英语课上不需要说汉语的只有13.6%,这说明多数教师课堂上都会使用汉语来辅助英语教学。有关交际教学态度的五项(第16、17、18、19、20项)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支持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态度与学生的看法相吻合。然而,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教师在对交际法态度上的不一致性。他们一方面赞同以交际教学为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形式操练。

3.3 英语课堂交际教学实际情况

表3是对英语课堂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表3中有关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在第1、2和4项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重大于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重,这表明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课堂是以语言形式教学为中心的。对于第3项,有57.7%的同学否认英语老师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中文讲,但仍有26.9%的同学承认这一说法。第5项中尽管有46.7的学生否认他们在英语课堂上鲜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然而37.3%的学生承认这一说法,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课堂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口语,这与上面多数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语言形式教学为主一致。这一结果在第6项中得到进一步验证,48.4%的学生否认他们的英语课堂是以交际为中心的,多于持肯定态度的比重(34%)。然而,第8项中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重又大于持否定态度的比重。可见在被问到课堂教学以什么为中心时,学生的态度在交际教学、语法和词汇学习之间摇摆、前后并不一致。这一结果与丰玉芳的结果相似(丰玉芳,2007:88-89)。

表3中有关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老师(68.1%)否认他们在课堂上以语法词汇为中心,86.4%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课堂是以交际为中心的,而且大多数老师认为他们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81.8%)、设计一些使用英语交流的课堂活动(86.3%)、也经常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95.4%)。数据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教师在努力地尝试交际教学、尝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仍然无法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然而,这些数据也显示,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课堂中交际教学的实际实践情况的看法不尽相同。同时,72.7%的教师认为他们在实际教学中会解释语法,59.1%的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母语来辅助课堂教学,仍然有31.8%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学还是以教师语法和操练为主。这表明教师在实施交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仍然受到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

3.4 课堂实施交际教学的困难

表4报告了学生和教师对“造成在我校英语课堂实施交际教学法困难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在影响交际教学实施的因素中被提及最多的是B项和G项,均有超过70%的学生选择此两项,可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语言使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B项“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自己课后消化。这有悖于交际教学重视语言实践的理念。其次被提及较多的是C项:缺乏真实、原汁原味的英语学习材料,可见学生对于学习材料和教材并不满意,然后是E项:以语法词汇为主的考核方式。说明要实施交际教学,须有与交际教学配套的考核方式。另外,也有超过50%的学生提及“缺乏设备和条件”,可见这些院校中实施交际教学模式的设备和硬件还有待加强。

教师方面,被提及最多的则是A项: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其次是B项和G项,说明学生的课堂表现会直接影响交际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有41.4%的学生承认自己缺乏动力,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目标的设定和教学过程的改善等得到提升。另外,C项也是被提及较多的影响因素,可见在学生和教师眼里这几大因素是影响交际教学成功实施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交际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要使交际教学良好地展开,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环境、让学生有兴趣说、有内容说;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学习材料。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学软件、硬件设施的完善;同时,还必须摒弃过去以语法、词汇为核心的考核方式,采用以考查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评估能力、现代化工具使用能力等,以满足课堂交际教学的需要。

4. 结语

本次调查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交际教学符合学生的普遍需求,其课堂模式也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教师和学生都认同交际教学对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同时又认为有必要进行形式教学如语法、词汇的学习。这一观念在此类院校的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教师在尝试交际教学的同时,仍坚持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这可能与此类学校仍然以传统的词汇、语法为主的考核方式有关,也受这些院校大班教学、硬件条件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调查结果有如下几点启示:1)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上应该达成一致,教师应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某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这种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过程,师生只有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学才能更为顺利地展开。2)交际教学虽强调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然而交际能力本身也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即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因此,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等语言形式也很重要。对于新本院校来说,多数同学基础薄弱,因此语言的形式教学不容忽视,那么课堂教学中形式教学与交际活动的比重该如何分配是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Ding, 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 Survey of Attitudes and Contextual Factors[J]. CELEA Journal, 2007, 30(3): 14-24.

Liao, X. The Need for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J]. ELT Journal, 2004, 58(3): 270-273.

Rao, Z.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and Non-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EFL Classroom[J]. System, 2002, 30: 85-105.

Xiao, L.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a Chinese University Context: Beliefs and Practice[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 34(2): 44-61.

敖佳勇、杨建萍. 交际教学法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法[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90-192.

丰玉芳.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2007(4):88-89.

胡青球.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眼中的交际教学法——一份调查报告 [J]. 外语界,2010(1):69-74.

李瑛、吴长镛. 交际法得失论——华东师大英语系交际教学法实验的调查报告[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23-25.

柳宏. 交际教学法的文化倾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19(3):121-126.

石洛祥、齐迎军. 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74-77.

武书敬、孟丽华.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09-112.

鄢小凤.论影响交际教学法推行的文化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0(1):11-14.

张庆.从文化视角论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61-63.

张蔚.交际法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口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1,22(2):90-95.

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21-23.

作者:刘春慧 李池利

上一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研究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