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论文

2022-04-21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如何将有效教学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高效课堂进一步成为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优秀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论文 篇1: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自我校实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在模仿中实践,在困惑中探索,在反思中总结,在创新中前进。现就自己任教的政治学科的教学浅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模式

(一)关于预习环节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以此为指导,明白这节课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阅读课本,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

第三,做预习笔记,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基本知识点)。

第四,同时还要阅读课外学习材料,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拓展知识面。

第五,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为展示课做准备。

为了提高预习阶段的质量,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阅读。

一是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

二是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是研读。一些零乱的知识点,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还是形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分给几个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关于展示内容的选取:简单的问题不展示,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

(三)关于展示环节

第一,展示提升:一般是按组顺次展示,也可以打乱顺序,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该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

第二,穿插巩固:学生展示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组没有展示的题目进行疑难交流,重点是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帮扶或检测。

(四)关于反馈环节

第一,学生可以总结所学基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可以交流从其它小组受到的启示,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第三,可以交流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或给教师提建议,或与教师或其它同学交流思想及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在总结的形式上,可以用诗歌、散文、快板、唱歌、舞蹈等各种学生个人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會成为可能。

第二,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第三,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教给合作方法,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一定要讲得细一些。此外,还应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要给学生一些尝试合作的时间,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引导学生吸取经验再进行尝试。不要怕这样做耽误时间,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四,让课堂收放自如。课堂上放得不开就会“死”,放得太开又会“乱”,而“活”与“乱”有时候就是一线之差,打闹起哄是活,放任自流是活,信口开河也是活,争着回答问题是活,激烈讨论、大胆质疑也是活,如何掌握“活”与“死”和“活”与“乱”的度,是驾驭开放性课堂的关键。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此外,在控制他们的活动时间上要做到足够灵活。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小组了解讨论的实情,弥补他们思维上的漏洞,矫正错误的看法,引导他们深层次地探究,监督学习后进生跟上“大部队”,督促检查合作学习时记笔记的现状,按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来表扬、鼓励优秀学习小组,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第五,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还是形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每堂课最后,应当增加一项成果分享,也就是说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将本组讨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向全班作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会“善思”,又激起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我想,在大力提倡新课改模式的教育环境下,提升教学品位,改变理念,确定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已势在必行;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为去开启学生的智慧,是我们的职责。希望不久的明天,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学着乐,乐着学”;希望不久的明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作者:姚亚莲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论文 篇2: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如何将有效教学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高效课堂进一步成为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优秀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基于此,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主办,《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基础教育高层论坛研讨会”于2014年7月23-24日在山东青岛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以“办好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为主题,邀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学者、实践专家和知名中小学校长、学科名师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理论研究、经验交流、思想碰撞、策略探讨、案例分享与互动培训的平台。

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就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如何向优秀课堂的嬗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尤其是参会人员受益良多。

创造合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北京市十一学校副校长秦建云的主题报告,对个体教育做了最好的阐释。十一学校为了“不毁孩子”,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自己的课程,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个供自己使用的课程表。学校可以为一个身有残疾的学生单独开设一门“散步”的体育课,可以不惜重金、克服困难请中科院数学家为两个学有专长的学生开设微积分选修课。为此,学校开设了1000多门课程。秦校长说,要改变中国教育积弊甚多的现实,就需要我们的学校自己行动起来,办适合学校的教育,办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融错课堂,求真育人。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在研讨会上,向我们阐述了该校多年来一直坚守的育人“法宝”。他以袁隆平在研究超级水稻时对待错误的正确认识的一段视频导入,由此认为,人都会犯错误,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只是因为他们有一双从错误中发现正确的明亮眼睛。结合课堂教学,他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错误是必须要犯的,而且犯的越早,损失就越小。对待学生的错误有三种境界:首先,错是错,温暖地“容”;其次,错不是错,智慧地“融”;最后,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课堂上温暖地融错,与其说是方式方法,不如说是策略智慧。

课改无止境——教育改革中的再变革。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讨论会上,以鲜活的例子阐述了该校在教育变革中的再变革。在教学改革中“变无止境”,自始至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课堂中学生的自信、热情、勇气等被激活之后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会伴随孩子的整个人生。这样,一个个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脱颖而出。

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的主题报告,阐述了该校的课程改革理念。人大附中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课程管理与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改革与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改革试验内容,力促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课堂教学走向了高效。

研讨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韩立福、全国名师余映潮、江苏省邗江中学校长袁昌华、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陈章华等,也就以上问题从不同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案例分析与解读。

作者:罗登廉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论文 篇3: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是学生负担轻与重的关键,“当堂学、当堂会、保目标、减负担”应是教学的良性循环轨道。基于以上认识,我起草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这一想法得到局党委的高度重视,经过相关部门的多次研讨,下发了《关于津南区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以此引领全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研究与实践

1.确定研究的目标。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实现教师—学生—资源三个要素和变量的高效组合,促进教与学效益全面提高。

2.明确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有效教学为依托,并且通过有效教学加以体现。

高效课堂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活动与效率来检视。教师层面:单位时间内实施的教学活动在准确指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内容、形式、密度”紧凑、合理、效率高;学生层面:单位时间内进行的学习活动在兴趣浓厚和课业负担较轻的前提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心理素质等内化、提升的幅度大、效率高。

3.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

一是构建三级教研网络。发挥校本教研的主体作用、 镇域教研的桥梁作用和区级教研的枢纽作用。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引领机制,对全区高效课堂操作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规范和引领导航。

4. 架构课堂教学支点。

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一个意识”“把握六个比率”,以此来架构课堂支点,调控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效率。

“强化一个意识”,即以全面、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为最高准则,所有教学活动都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准确指向教学目标、保证完成教学(子项)目标,杜绝一切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发生。

“把握六个比率”,即,时间比率:教学实施过程,预设或者应当占用的有效时间与实际投入时间的比率。流程比率:教学中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与实际实施的活动比率。提问比率:符合学生兴趣指向与思维曲线,真正有效、有价值的教学提问数量与实际提问数量的比率。练习比率:有利于学生形成能力迁移的有效练习时间与实际练习时间的比率。评价比率:真正有效、有价值的即时评价与实际评价数量的比率。吸收比率: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后,应当达到的吸收量(含知识获得、能力形成、情感提升等)与当堂验收实际达到的吸收量的比率。

5. 拓宽研究的渠道。

根据高效课堂研究的进展和形成情况,及时组织各层次的教学汇报活动,以及各级别的观摩课、汇报课、研究课等展示交流活动。定期组织以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为主旨的教学设计、说课、说教材等评比活动,以此诠释高效课堂的实践要义和操作规范,引领教学实践。

二、主要成绩

1.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逐步形成。

基层学校领导、教师对高效课堂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逐步转变了过去单凭经验教学、片面强调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负担是否过重、精力物力投入是否合理等传统观念,从而树立了将每个环节活动设计更加合理、更加省时高效、注重减少学生课业负担、使三维目标高效达成的高效课堂教学观和质量观。

2.学校的研究活力被激活。

“减负要从高效课堂做起,提高质量就要研究有效教学”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广泛共识。高效课堂研究不仅为先进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而且为边远薄弱校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3.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内容处理上有广度和深度,实施安排上注意密度和适度,组织落实上体现力度和效度”的课堂在一批骨干教师中彰显。他们在市级以上的各类教学评比中成绩斐然,特别是参加市“双优课”评比,一、二等奖获奖率连续创我区历史最好纪录。

4.优质轻负的目标逐步实现。

实施高效课堂研究以来,全区上下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过程、理想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切实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一个因果互变的统一系统,只有把各个子系统,即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做实、做细,实现效率最大化,把推进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实现过程高效与结果高效的辩证统一。

高效课堂作为教学成功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作者:李存霞

上一篇: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