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能力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将听说读写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与其他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根本上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主要介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主要原则,分析了具体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综合能力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综合能力管理论文 篇1:

初中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整体地、综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学科板块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单纯以阅读、写作代替综合性学习等情况,需要根据初中语文版本中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指导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及对策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突出语文特色,不断推动语文学科的深入发展,既要融入听说读写基础能力,也要注重实践性、生活性等多种内容,在教学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生丰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必要指导。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以阅读、写作代替综合性学习

以阅读、写作代替综合性学习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将综合性学习与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培养等同起来。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基本逻辑是:学生阅读文本、写出读后感或积累文本内容,看似实现了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目标,但实际上由于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弱,以及阅读兴趣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进行深入阅读,读后感的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有的教师直接将综合性学习当成写作课的延续,设定具体的写作标题、写作方向,要求学生写作并上交,以提升写作质量,但这样却偏离了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综合性学习形同虚设。

(二)以课本、教学代替综合性学习

以课本、教学代替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本学科的特点、强调课本内容、强调本学科的教学而忽视了综合性学习的跨学科等特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无法体现。如“我爱我家”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强调从单元文本入手解读“我爱我家”,强调文字表达中的情感抒发,甚至以教学中的中心思想、划分段落来进行反复验证,其结果只能将综合性学习编成一堂“语文课”,而忽视了综合性学习的德育与人文特征,没有达到引导初中生与家长沟通、感受亲子互动的目标。

二、初中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对策

(一)拓展语文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方式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础能力,也是综合性学习的重点,但除了听说读写,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拓展其他的内容和方式,渗透包括参观、访问、表演、辩论等形式和内容。教师通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融入课堂,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性发展方式,拓展综合性发展能力。

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例,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传统学习惯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在“交友之道”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交友的原则入手寻找到对应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优秀的诗词文章,也可以是名人故事,其搜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而复述名人故事、经典名言警句的过程又是学生写作的过程,如学习“伯牙摔琴”,教材提供的是文言文版内容,需要学生先阅读再翻译成白话文,阅读、翻译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也容易接受和理解,体现了综合性学习从学生基础出发的特点;在“向朋友展示自我”环节中教师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以表演等方式融入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拟一份发言稿,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录制一个视频在学校播放,电子发言稿也可以插入图片,每一个发言稿(视频)都是学生独立制作、独立完成,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配上音乐、配上图文说明,这种形式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挑战,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其他人,也想让别人尽快熟悉自己而不是简单的“看一眼”,因此在“向朋友展示自我”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选择自己熟悉且有能力完成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灵活实践,体现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总之,创新形式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打破以阅读、写作为主的综合学习模式。

(二)突出语文综合性,建立课内外有效联系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综合性学习就是课本学习、教材学习的誤区,积极突出语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性、人文性、德育性等特征建立起课内外的有效联系,通过课内外的拓展进一步突出语文学科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接受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指导。

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例,教师可以以此融入课外阅读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发给学生让其填写,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是否每年都会阅读几本名著等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其次,调查问卷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个同学,被点名的同学需要说出最近自己在看的书、推荐给大家的理由、书的简介等。有的学生被点名以后可以很快说出上述内容,有的学生则无法给出明确的内容,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距,即个人阅读量的差距、阅读时间的差距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①小明在语文课上不听教师讲课而看课外书是有效学习吗?符合课外阅读的规律吗?案例②小明每年暑假看课外书,平时不看,时间规律吗?每个案例的准备都要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同时要以“课内外阅读”为主题,让学生根据案例开展集体讨论。在活动课的最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想法并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①我的读书计划;②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③这种阅读习惯要不得;④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几点建议。每一个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概括,在拓展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课内外阅读的价值以及养成如何处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总之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打通课内外的联系,实现课内外语文要素的流动,让学生可以在课内外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实践性特点,提升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三)开展小组式合作,拓展语文综合性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文学活动还是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的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单纯依靠学生个体的力量很难独立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因此在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小组合作优势,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有序地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并不断拓展自身能力,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参与者。

以《文学部落》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设置“读书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再开展读书和写作的交流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明确一个主题,具体的主题可以是“推荐一本书”“大家同读一本书”“品鉴活动”等,教师通过具体主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有的小组擅长诗歌,那么就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来参与读书活动;有的小组喜欢表演,就可以通过编课本剧的方式参与文学部落。每个学生小组都可以根据自身对文学艺术的了解进行有效的参与,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布置文学角”的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小组都可以负责其中的一个板块,具体板块有文学展示墙、小书架等,在板块功能方面也需要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负责,主要工作包括书籍的定期更换(学生交流)、书籍借还的登记等,通过小组合作+轮流负责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的创刊,在创立刊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每一次的刊物栏目都有学生投稿,可以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的方式实现,从而让学生有序参与班级刊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做好课堂小组合作的应用,提升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四)强调学习过程性,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并不是胡乱学习的“大杂烩”,而是有着明确学习的过程性,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开展、实施、实践、总结、表达等几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又可以根据语文综合学习的不同主题分类指导和合理的优化,将综合性学习与常规课程区分开来,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学科的乐趣,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

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为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过程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突出“孝顺”这一核心主题。具体的活动过程可以有以下几个流程:首先,是征集活动的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活动方案征集的任务,学生既可以以小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方案,每一个方案都要有活动模板、活动时间、活动安排、人员分工等具体信息。方案征集以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公开征集方案意见,最终选出一套学生满意的方案执行。其次,方案确定以后就要进行分工合作,由学生群体按照方案执行,并由制订方案的人安排具体的工作细节,在活动过程中既要有文学内容也要有感悟和拓展。最后,开展分享体会与感悟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感受,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帮助学生从感恩的角度去理解“孝”,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父母之爱进一步拓展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知识方面,拓展如何敬老、爱幼,通过拓展的方式实现学生情感从文学作品到真实感受的迁移,体现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活动过程的设计,通过过程性,让学生有序参与其中,并在不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实现综合学习的有效内化。

(五)强调评价多样性,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方式都有很多变化和改动,这些内容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很难完成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因此,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其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搜集整理材料,是否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以《天下家国》综合活动为例,教师要将评价融入具体的活动,如爱国人物故事会的活动需要学生选择熟悉的一两个历史人物,将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分享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从学生的表现入手:①分析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互动,主要的评价内容是学生是否在参与活动中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在介绍历史人物时是否可以准确表述人物的故事内容、发生事情的具体经过等,通过评价的方式,教师引导每一个学生有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指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再接再厉;②评价学生是否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在爱国人物故事会中学生不能简单地听一听,而是在听的过程中要有思考,将自己的理解与疑问说出来,鼓励学生举手示意与分享故事的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交流的过程就是补充说明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③评价学生是否运用了语文知识进行探究,主要评价是在故事会中学生的描述是否应用了语文学科的内容,如是否加入了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是否突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情等,通过详略得当的叙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结语

初中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综合性学习与常规语文课堂的不同,既要从听说读写等基础入手,又要加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德育性、实践性、跨学科性等内容,通过语文课程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文课堂,增大语文学科学习兴趣,最终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综合性学习设置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建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方法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3).

[2]祁琼.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读写算,2021(6).

[3]金浩林.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体验与弘扬传统文化[J].天津教育,2020(36).

[4]张宇.研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结构内容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J].新课程,2021(2).

[5]杨芳俊.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49).

[6]魏春兰.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J].求知导刊,2020(40).

[7]曹佳.综合实践,语文探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序列化设计与案例简析[J].湖南教育(D版),2020(8).

作者简介:赵婷源,女,1991年生,浙江杭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赵婷源

语文综合能力管理论文 篇2: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将听说读写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实现与其他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根本上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主要介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主要原则,分析了具体教学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 综合性学习 教学策略

在小学义务教育中,整个课程系统主要分为五个重要部分,即识字、阅读、写作、交际以及综合性的运用,其中综合性学习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点,也是难点,需要融合多种知识和能力,例如,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性应用、对语文理论知识的整合、對语文及相关课程的交流以及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调体验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自身个性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能够有机整合学生的文化知识、品质文化以及人格的养成,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1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主要原则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新课题,通常,综合性包含两个涵义:一是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在学习中融会写作和口语交流,提升表达能力;二是注重探索性,在学习中金信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选择的能力,锻炼各方面动手能力。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实现了语文与相关知识的结合,彼此融合。同时,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也对语文知识进行了全面拓展,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团队精神被推崇,重视创新精神,提升文学素养,实现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

1.1综合性的特征

综合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主张不同学习领域和范畴的跨越;综合使用语文知识实现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将语文学习中的各种能力进行结合,融为一体。

1.2体现学习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结合与互动

在综合性语文学习中,要求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的学习、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积极融合,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进行协作,既要培养个性,又要注重团队精神。

1.3注重实践性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实现课内与课外联合,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方面的作用,拓展学习范围和空间,增强实践能力。

2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不足

2.1教师缺乏对综合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深入认识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需要实现教学项目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过多地将精力放在教材项目,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践进行高效地联系。另外,教师没有对综合性教学进行透彻、深入地理解,使得教学中将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拓展,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使得学习的难度在无形中增大。

2.2教师对学习进行的综合性指导存在不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综合性教学属于比较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对此理解的不到位,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很难发挥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指导,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项目拓展的时候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无法实现正确指导作用,学生获取的知识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3过于注重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过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实用性知识获取的较少。

2.4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不强

在语文综合性教学中,鉴于学习本身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灵活性,需要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但是,鉴于此阶段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性教学的实际效果。

3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水平

3.1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教学标准

第一,要对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和处理,运用多种方式,如图书馆、网络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所需资料,可以形成有效的研究文件;第二,组织有针对性的、主题新颖的校园活动,同时,也可以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实践性强的社会活动,在活动完成后,对活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第三,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热点、电影电视等组织讨论和演讲,目的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四,教会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组织应用的方式。

3.2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积极开展全面、综合性的学习

在语文教材中,人教版在内容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仔细研究,深入探讨,实现灵活的使用。

3.2.1对学习项目的专题设置

在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进行了针对综合性性学习的项目和内容,主要是针对学与做,也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内容。因此,教师要紧贴主题,进行有计划、主题明确的系列活动。例如,针对节约用电的主题,可以组织学生在某一地区进行用电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搜索节约用电的方法等活动。

3.2.2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的作用

在人教版语文课后练习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素材比较新颖。因此,教师要紧抓机会,积极开展和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完《神笔马良》这篇课文之后,借助练习题的作用,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由组合,演排一些短剧、话剧或者小品。在完成课文的基础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开展排演话剧的活动,学生兴趣很高,在学生之间分配角色,这既实现了对学生身心的愉悦,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3.2.3对课文进行总结、归类和整合

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体裁和体裁的诗歌,要针对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性的对比,同时,还可以组织有关诗歌的活动,如诗朗诵。经过多方查阅,学生可以对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为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奠定基础。

3.2.4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提升,在课文学习中,融入口语交际

在综合性学习中,口语交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二者相互影响,渗透性很强,因此,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谈《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此时可以结合文章,进行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中。例如,可以设置主题为“使用电脑是利大,还是弊大”的小小辩论会,这一主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术与口语交流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预先准备辩论会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将辩论的基本知识、技巧、方式讲解给学生,而后,确定学生准备的时间,组织他们在課后进行资料的准备和收集,在课堂上开展辩论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被增强,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类的能力,提升对是非的分辨能力。

3.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提高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现实生活为源头,需要将语文知识的学生与丰富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找到进行综合性学术的课题,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增强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提升语文综合学习水平。

3.3.1借助节假日的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节假日是推进综合性语文学生的良好时机。例如,对于母亲节,可以启发学生萌发感恩的想法,推进感恩教育,启发学生开展关爱母亲的活动,组织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爱,感悟母亲的艰辛,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以此为契机,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母亲的传统故事,典故,阅读有关母亲的、不同体裁的文章、诗歌,搜集赞美母亲的名言,体会母亲的不易,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讲解和分享,使学生对母亲的爱得到升华,受到启迪,最后付诸实践,用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3.3.2重视对地方文化的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各个地方的文化各不相同,彰显地方特色,主要包含特产、民俗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加大对地方文化的关系和注意,对民俗等进行深入了解,将信息融入语文学习中。

3.3.3重视对经典的阅读,深化综合性学习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增加阅读量,多读一些好书,培养爱读书的习惯,坚持不懈,保证课外阅读量。要介绍经典好书的熏陶,切实融入优秀文学作品之中,有利于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水平,拓展思维,增加知识拓展,提升创造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要设置合适的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安排主题的前提下,让学生去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名著、历史典故等,形成积极的读书环境。

3.4对教师进行积极培训,保证师资力量

对于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综合、全面性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师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学校要增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的观念,只有教师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品质才能得到保障。注重教学培训的一体化、专业化和体制的开放化,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为了确认语文综合性教学的推进,要下大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此,学习要给予重视,创设培养的条件和环境,开展研讨会议,组织辅导和讲座,丰富教学的理论学习,将以往的说教变为参与式。只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实现了提升,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教学方向,统筹全局,掌控课程紧张,有效促进综合性教学的开展。

3.5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理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全面、开发、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积极配合,提高必要支持,而对于学校,在综合性学习建设和制度方面作用巨大。通常,为了实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理,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和相关管理,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负责综合性学习相关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对活动进行分工和细化,监督整个过程,做出总评。其次,对于教务机构,要制定活动计划、管理流程,监督进度,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同时,对教师采取的模式进行指导。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讲座,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提出意见。再次,年级组主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学校和具体班级的教学工作,对综合性学习进行具体的监督和协调。年级组的具体工作是对具体综合性学习进行管理,以学习目标为前提,分配教学计划,发挥指导性的作用。最后,对于教师,他们是最直接的教学组织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进行引导和评价,发挥学生主动性,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4结束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统一,强化将学校内外、课堂内外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综合性学习提出有利于各种能力的综合提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训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在教学行为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拓展多层面资源,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扩展学习的领域和空间,提高实践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艳玲.小学高年级语文多样化教学方式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郭根福.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3,(03):52-56.

[3]杜珠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

[4]刘菲菲.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漫谈[J].内蒙古教育,2013,(18):56.

作者:杨勇

语文综合能力管理论文 篇3: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散发语文味

【情景描述】

这是笔者在平时的阅读与听课过程中搜集到的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案例:

案例一: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名句“月有阴晴圆缺”。请问: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呢?

生:因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它要靠太阳光反射。

生:月球模样的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转动,太阳照它的光和我们看月亮的视线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总是改变。

师:那我们每天看到的不同的月亮,叫什么呢?

生:月相。

生:月食。

师:月食?每天看到的就是月亮的相貌啊,不是它被吃掉了的样子。应该叫什么?

生:月相。

师:这回对了。

师:我们先展示一下大家收集和绘画的月相图吧!(师收上一批月相图。挑有代表性的展示4幅。)

师:我看大家都画得很认真,用了圆规和直尺,很细致,有的同学还上了颜色,但有的同学画的月相有错误,希望大家都注意一下,比如新月和残月弯曲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师展示课件中收集的月相图,帮助学生识记)。

师:每天月相不同很正常,但有时明明是皓月当空,满月如镜,也出现了残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发生了月食。

师:是月食。请大家看一看月食全程动画示意图。在自然界中这个过程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但借助动画几十秒钟我们就看完了。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专题活动课堂实录及评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育案例与研究》)[1]

案例二:

有关“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2]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最多最有名的是什么吗?

生:(齐)竹子。

师:对!后天,有个外地旅游团要到我们这里来参观,需要几个小导游,你们想不想去啊?今天,我们来举行一个“导游招聘会”,进行公平竞争,谁知道的竹知识最多,说得最精彩,谁就会被选中,并有资格去做一回真正的小导游。希望同学们踊跃竞聘。

……

师:同学们刚才分别介绍了竹子的外形、种类和数量。可你们知道竹子有哪些用途吗?

……

师:(赞许的目光)同学们讲得真好,老师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竹子的知识。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竹子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吗?

……

师:真是太精彩了!同学们,你们对竹子的研究还真令老师佩服。老师觉得,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个个都能被选为“小导游”。但我还想问一问,你觉得竹子有什么品格和精神呢?

……

案例三:《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

一、生我是这片土地——“图”说中国土地从两个角度来展示图片资料,一是从“资源现状”的角度,展示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的各种相关图表;一是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展示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土地改革图片资料。此活动主要是了解中国土地现状,增强忧患意识;了解如何合理管理、利用国土资源,培养责任感。

二、一寸河山一寸金——“文”说中国土地搜集与土地相关的神话传说、地方民俗,相关的成语、俗语及保卫土地的故事,然后用手抄报、墙报的形式来展示,增加知识积累。

案例四:《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

“为什么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能否说出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

【反思和分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有一个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是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项目,在教材的各单元中与课文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案例一像是在上一节天文地理课,案例二与其说这是一堂关于“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还不如说是一堂由竹子各方面知识拼凑而成的科学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关注着竹子知识的介绍,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案例三第一个板块“生我是这片土地”从资源现状和资源管理的方面来谈“中国土地”,似乎成了异化的生物课。第二个板块“一寸河山一寸金”如果侧重保卫土地的历史故事,又成为异化的历史课。案例四是让学生明白“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之目的,但这分明是地理课的内容。以上四个案例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堂堂看似精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实际上变质成了科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强调学科整合的旗帜下,失掉了语文味。

诚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种专题的研习活动,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而不是纯粹意义的科学研究。我们不能将综合性学习上成单纯的语文课,也不能上成异化的科学课。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跨学科的知识,其他学科知识渗入语文学科的目的是为了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而非把它们当做学习的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一切又都应该是始终围绕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展开的。在综合性学习中,其人文性体现在知识的拓展与整合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观、生活观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发展上;其工具性则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落脚于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在相互贯通中的提高,而不是了解一些非语文的知识。

那么,如何突出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

一、在学习专题选择上要富有语文味

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 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语文味。古诗词、对联、字谜、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这些都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以此为内容,设计“走近字谜”、“趣说会意字”、“中秋诗话”等综合性学习专题,让学生在浓浓的母语文化熏陶中汲取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而像“某地旅游资源调查”、“环保小课题研究”、“秋游计划”等这些主题内容就超越了语文学科,虽选自生活,却冲淡了语文味。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语文味

教材中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都是固定的,很多专题似是偏离语文味,但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上花一番心思,让教学设计体现出语文味。如“探索月球奥秘”是一个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案例一侧重于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严重偏离了语文这一基本目标,成了纯粹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探究,如把这节综合性学习课的基本目标聚焦在“感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上, 让学生搜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文、成语、谜语、对联、故事等,了解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及语文综合能力。这样的设计语文味就浓了许多。可见,同一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因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导致了语文性的不同。

三、活动的展现要充满语文味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展现要紧扣语文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浓郁的语文芬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学习,但这些活动首先必须是语文活动,即应该让学生在围绕有关主题的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靳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一文中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坚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丰富’有两层含义:其一,指语言活动的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何一种模式,自始至终都应当充满语言活动,有效的倾听、说话、阅读、写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因素。其二,指听说读写语言活动的综合运用。”[3]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提供一个能调动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语言情境,促使学生语言智能的整体发展。另有研究者曾以英国一本母语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材料为例,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活动量”“活动对象”“活动成果”三个指标来“判断这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不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标准”:活动量,“主要是看它是不是有充分的语文活动”;活动对象,看它是不是“语文”;活动成果,即看学习成果是不是在语文的范围内,是不是语文的成果。[4]

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老师以“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首先他要求学生采用多种搜集信息的方式积累各种类型的资料:三峡地理概况及诗词歌画,自然风光及散文名篇,名人名胜及三峡工程。然后分五个板块进行交流展示。一为走三峡:学生结合地图和收看到的视频自己组织语言介绍三峡概况。二为览三峡:分类展示风光图片为其配音解说。三为唱三峡:听唱有关三峡的歌曲,欣赏歌词。四为吟三峡:采用多种读的形式交流描写三峡的诗词散文。五为赞三峡:为“三峡国际旅游节”拟一条手机短信以祝隆重开幕,为“三峡,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写一篇演讲稿。[5]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整体训练”为旨归的综合,而不是“去语文”“泛语文”的“综合”。

“综合性”给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广阔和自由,而“语文味”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只有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散发语文的芬芳,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专题活动课堂实录及评析[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育案例与研究,2007,(5).

[2]杨婷.变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四川教育,2008,(3).

[3]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8,(10).

[4]李海林。活动量、活动对象和活动成果的语文性——对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案例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9).

[5]方金元.还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本色[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11).

(李春梅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118)

作者:李春梅

上一篇:村庄整治社会管理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