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语言分析论文

2022-04-20

随堂听课,最强烈的一个感觉是:语文课的语言没有语文学科特质,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美的语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课中语言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课中语言分析论文 篇1: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摘要:语文课是语言魅力最丰富的课堂之一,而小学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训练自己的授课语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能够感受语言魅力的课堂氛围,并且在小学语文课上很多语言是精妙的,这些语言会成为教师施教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善于发现以及利用,语言艺术是需要学习并运用的,让语文课的氛围更加活跃,同时让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语文课本上一些语言表达是非常有特点的,例如很多谚语非常短小精悍,也有一些特色文本,教师要结合语文课开展的需要,对语言艺术进行适当运用,让呆板的模式变得富有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课上的语言很多时候是教师讲述,学生负责听取。这体现的是语言的诱导和指点的功能,很多时候是学生提问,教师分析,这是辨别以及回答的功能。实际上语言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在同样的场景下,对语言的不同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语言艺术,教师若是运用得当,可以在语文课上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提升语文课堂开展效率。

一、掌握语言艺术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课上加强语言艺术的各种使用,并不是追求将一句话说明白,更重要的是说的具体凝练,可以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在语文课上运用语言要结合实际需求,根据实际情境。知识点的讲授主要是考虑到如何去学、为什么学、每个人学的效果有什么差别。而一些倡导性的内容,要富有感染力,教师要用更加热情的态度,表达出内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很多时候教师讲授一个知识点为了防止学生听不懂或者是忘记,就会反复强调,让课堂变得非常枯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学会运用这一技能,依靠语言的魅力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气,让每句话都能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印象,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内容和体裁丰富多样,不仅涉及了国内的优秀作品,也涵盖了国外的名家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内容,成为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教师恰当地使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语言是知识的载体,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能使深奥、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形象有趣,易于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也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策略

1.明确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概念

事实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所指的“艺术”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狭义上的艺术概念,而是涵盖着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准确性就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传道授业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就是传授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使用必须是能够准确表情达意,并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

2.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很多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做事的效率更高,这一点在其他的场合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在公共场合总是会有一些标语。这些标语其实各有不同,但是总会有一些标语与众不同。在草坪周围,很多时候被插上“禁止践踏”的字样,但是有些标语却是“别踩我,怕疼”这样的风格。实际上后者明显更有情绪,同时也是更加热情如理,显然更能让人接受。从语言上看,前者明显是强制性的,后者则是为了体现被提醒者的主动性,所以更让人感到顺畅。在语文课上也是如此,用生动的语言总要比生硬的语言更有效果。例如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是太阳,书面上的语言非常抽象,关于恒星、太阳系等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将其比喻成“大火球”,从地球到太阳若是走路的话要走几千年才能到,这样的语言就能让学生理解太阳以及距离地球的遥远。

3.风趣幽默语言的运用

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也让语文课的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插入一些优美的语言,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幽默的语言让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气。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古诗词的时候,关于“疑是地上霜”这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诗人会用这样的比喻?你认为月光像什么呢?要用一些比较幽默的语言去勾起学生的兴趣。

4.机智灵活语言的运用

很多时候机智的语言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摆脱教学中一些尴尬的局面。例如一些学生比较有好胜心,在回答的问题的时候总是要高人一等,甚至会与学生和教师产生分歧和冲突。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若是直接当场将学生的缺点指出,或者是直接批评,对学生的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但教师终究是应该纠正学生这样的缺陷,因此教师可以用一些机智的语言。面对着学生自大的行为,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如一个农夫家里的高粱长得非常高大,每个颗粒都像乒乓球一样,但是没有人相信。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不至于伤害自尊。

5.动听优美语言的运用

优美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生动性以及感染力,例如在《火烧云》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课文中讲述的美景以及奇妙之处,勾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种种神奇。实际上要想将一些课文的优美画面充分描述出来,一些动听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师要抓住作者的语言和谐美,适当表达一些独特感受,让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很多时候语文课的开展效率与教师所用的课堂语言是息息相关的,语言艺术是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必备的技能,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艺术,这样才能将课堂的氛围调节起来。对语言艺术的有效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语言艺术的最终效果是为了让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明白语言艺术的最终价值,在授课的时候是否加强运用语言艺术,用什么样的语言应对和创设情景,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同时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的智力以及各方面能力进行开发,让语文课的开展更有效率,全面提升语文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淑萍.读出幸福读出爱 轻松闯过难关来——例谈基于网络支撑下的小学语文家庭朗读指导[J/OL].学周刊,2018(13):88-89.

[2]程福红.立足课堂文本,提升习作水平——农村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文本再创型作业呈现形式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4):127.

貴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镇兴旺小学 贵州 毕节 551715

作者:周莎

语文课中语言分析论文 篇2: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美的语言

随堂听课,最强烈的一个感觉是:语文课的语言没有语文学科特质,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美的语言。

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用语言描述,用语言抒发,通过语言撞击收到成效,而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语言表达训练的最佳场所,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没有语文学科特质,不能体现语言之美,没有生动性、感染力,就会让人觉得语文课可憎,教学难有收效,学生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应该有什么特质呢?语文教学呼唤什么样的美的语言呢?

一、规范性的语言

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美。我们欣赏鲁迅、茅盾、朱自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时能感受到语言美,首要的就是因为它们合乎语言规范。

今天,在媒体、网络、外语等的影响下,语言得到丰富的同时也出现杂乱不规范现象:滥用粗俗语言,粗俗语言大量进入作品;各式各样不规范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广告篡改词义,滥用别字,病句频繁等。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语言表达的规范与严谨性降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决不能盲从,要坚持用规范语言进行教学。

一次听课,老师引导学生鉴赏《荷塘月色》中的比喻,讲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时,老师作了这样的启发:“在这里,朱自清先生用了系列比喻,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比喻是需要有相似点的,那么荷叶与舞女的裙有什么相似点呢?用这一个比喻体现出荷叶的什么美呢?”这个启发很能激发学生想象。可总结时老师说:“它们的相似点是它们都是团的……”这课堂语言表达窜用了方言。“团”在当地方言可单用,表示“圆形”,这样的表达从含义上讲无误,但它给人粗俗之感,没有语文的雅致。这样的课堂语言表达使比喻之美、荷叶之形象美在粗俗中荡然无存。

语文课堂语言毕竟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语言,我们不能直接把生活语言用到课堂上,规范是一种约束,它会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精炼、流畅,更有魅力,是语言表达美的基础。

二、词汇丰富的语言

词汇丰富,课堂上我们才能“语随心动”,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语文课的语言要有语文学科特质,词汇丰富是必须的条件。

《再别康桥》溢满徐志摩深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笼着诗人淡淡的愁绪。在赏析中词汇不丰富,我们就不能引领学生把那一份情感领略到位。假如分析“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仅能这样表达:“夏虫也不再叫了,因为我的离去,一切声音都没了”,这将完全就失却意境之美。因为“叫”和“一切声音都没了”缺少美感,“叫”只表示一个发音的动作,不能体现情感与诗意,“一切声音都没了”是平淡的记述,没有表达情感。假如换成这样的表达:“夏虫不再为我低唱(鸣唱、低吟、歌唱),因为我即将离去,一切都沉寂无言”,把“叫”换成“低唱”之类的词,首先使音律变得和谐,另外“不再为我低唱”富有情感,表达出夏虫也因为我的离去而伤悲,不再欢歌。“沉寂无言”除表达没有声音外,还笼上淡淡的哀伤,“无言”用拟人手法表达出夏虫也在为我的离去而伤感。这样的课堂语言表达不只是准确,保留诗的意境美,还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就是同一个含义,在情感表达上也会有许多细微差别,语文教师要养成在平时积累词汇的好习惯。词汇贫乏,表达就会词不达意,枯燥无味。教师词汇不丰富,不仅表意不准确,语言缺少美感,还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狭隘,不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这对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三、激情洋溢的语言

语文课堂的语言要有语文学科特质,语言表达还要有激情。

在课堂上,本来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文章经讲解会变得索然无味,原因大多有两点。第一,词不达意;第二,教师投入情感不足,表达没激情。

试想,如果讲余秋雨的《道士塔》没有悲愤,讲鲁迅的《药》没有悲哀与沉重,讲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没有对庄子清洁孤傲的推崇,讲李白的诗没有豪情,讲杜甫的诗没有沉抑,那么这样的语文课还能吸引学生吗?还能体现语言之美吗?读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讲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沉重悲痛的朗读,流着泪讲完十里长街送总理,那一堂课,师生完全融入诗情中,我们当堂把诗背了下来。二十多年了,那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老师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相融的一堂课,是以情来升华语言,使语言表达至美的一堂课。

语文课是语言表达课,还是语言艺术课,要通过语言撞击收到成效,没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是没有撞击力的。

表达要有情感,那情感从何来?从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中来。首先教师要能透彻理解文意;其次是教师要能把自己融入文章情景中,与作者同悲喜;再次教师要能结合学生理解感受能力,做好筛选,选择适合学生的风格。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情感表达得当自如,真正触动学生。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只把自己当成临时仓库,暂时寄存要讲解的知识,表达是不可能有情感的。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美的语言,不要让语文课堂语言缺失语文学科特质,用规范、丰富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上好语文课吧,让师生都享受到语言表达之美。■

作者:农训之

语文课中语言分析论文 篇3:

我们需要怎样的小学语文课

语文教学“意”与“言”的关系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也是课堂教学实践中比较难把握的一个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语文教学日趋理性,然而得意忘言的现象仍然充斥课堂。赞赏者以为此乃教学的高潮,是师生情感的自然喷发;反对者以为此是语文学科本质的迷失。其实,细思之不难发现,得意忘言只是“重道轻文”的翻版,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错误演绎,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意”我所求也,“言”亦我所求也,本文试着从重点转移、意言融合、课堂主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追寻语文有真“意”,欲辩不忘“言”的课堂境界。

一、 课堂瘦身,剔除语言分析“冗赘的脂肪”

说起语言学习,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陷入一个误区:即对语言进行深挖深究、层层剖析、逐条讲习,使课堂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尽的分析之中;也使我们刚刚跳出“内容分析”的泥沼,又陷入“语言分析”的误区,分析、支解的弊病仍充斥着语文课堂,使人压抑窒息、不堪忍受。这种语言分析究其实质是语文工具属性的过度强化与异化,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做派的改头换面与变本加厉,是语文课堂“冗赘的脂肪”,使语文课堂发胖、变形。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在这种繁琐的、机械的文字游戏与变味训练中得到提高,它只会使学生兴趣丧失、个性消解,在条分缕析的语言折磨下逐渐窒息。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①作者把邱少云比作什么?

②石头有哪些特点?

邱少云与石头有什么共同点?(在教师边启发下,边板书了“不怕火烧”“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坚硬坚强”等特点。)

③“巨”是什么意思?

什么地方说明了一个“巨”字?(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体积大、分量重、形象高。)

④“千斤”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⑤“千斤巨石”在火中是什么状态?这样比喻突出了邱少云的什么特点?你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比喻吗?

对于这种教学现象,可借用李吉林老师的两句话来说明问题:“阅读课成了分析课,似乎不分析,就没法进行教学。”“‘发胖式’的分析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可以说,‘分析’已成为小学语文的一大‘公害’。”

那么,如何应对呢?重点转移,从语言分析到语言学习。

分析语言同学习语言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分析语言是指对语言进行理性的剖析与归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其典型的方法是分析与讲解;学习语言重在掌握与使用语言,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的是语言的实践性,其基本方法是朗读与背诵。与语言分析不同,语言学习型课堂呈现的是全新的境界,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自觉能动的语言实践中触摸语言、运用语言。在读、品、悟、背、写的过程中达到不待老师讲自能读文、不待老师评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摈弃了灌输,强调了实践;淡化了分析,注重了品味;减少了识记,加强了运用;放弃了肢解,重视了整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规范的语言。用崔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它是语文不忘“言”的基本体现。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呢?

一是语感训练。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与语文潜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在语言的直观启示下,能快速地激活表象,喷薄情感,驰骋想象。可以说,语感训练是语言学习的灵魂所在。

二是朗读积累。读书、背诵乃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法宝与精髓,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里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进行通读、美读、品读、赏读、比读、诵读、研读,使学生读出情、读出意、品出味、读出理。

三是写作运用。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消化吸纳,把优美的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类似的情境中自由运用。语文课堂应大力提倡练说,特别是课堂小练笔,使习得的语言词汇成为积极、活跃、流动的语言资源。

二、 情感退热,冷却人文熏陶宣泄的热狂

语文的情感是那样的丰富,以致于我们在品读、在体验课文时会情不自禁地被点燃、引爆。此时,教师也会推波助澜,在感情宣泄上飙高温度。

如《麻雀》教学片断:

师: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做?

生:我不敢冲下去跟猎狗斗,我怕……怕死。

生: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命。

生: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也是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窝小麻雀。

……

教师再作启发:有没有同学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呢?

“我会这样。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母爱的力量顾不上这一切了。”

……

类似的情境或案例屡见不鲜,教师已习以为常,且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即感受文本的意、表达文本的意。于是,在情意的无限膨胀下,“言”便成了摆设。其实,语文学习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结论、明白一个道理、了解一种态度,而是通过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用语言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溶化、提升,使学生的知情行得以健康、协调地发展。

那么,如何应对呢?意言融合,从情意发挥到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非常清晰地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课堂的根本,是重点,是第一位的任务。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几个可供模仿、品味、感悟的立足点。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窥探作品思想内核、触摸作者意趣情致、学习文本词语佳句、训练语文基本能力的实练平台,它是知识点与教育点的有机融合。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可以由几个相互关联、理思兼备的立足点连缀而成。好的立足点辐射全文、张力明显、落点清晰、目标明确,既有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得,又能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受到水到渠成的人文熏陶。而教育点的渗透与体现,又往往以知识点为切入口,在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推敲过程中得以滋润,而且在对语文知识、技能外显性的扎实训练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中,人文得以传达、感情得以渗透。

三、 掘挖止步,抑制咬文嚼字的无度蔓延

得意不忘“言”,并非要排斥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丰富的人文性,而是要在探究、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神奇、彰显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使语言文字在生命的观照下鲜活充盈。不少教师会在关注语言与咬文嚼字之间画上等号,把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或者在文本内涵上过度深挖、过深叩问,追求微言大义。

如教学《全神贯注》一文:

师: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赞美罗丹?

生:专心致志。

生:执着。

生:精益求精。

……

师:请你根据自己赞美罗丹的词语,在课文中寻找依据,然后说说你是如何看出罗丹的专心致志、认真执着,或者精益求精的。

这位教师所提的问题,都在围绕内涵挖掘做文章,走的是一条“内容—内涵”老路,忘记或者疏忽了文本的形式——言语。没有从语言形式入手去挖掘内涵,没有引导学生研究语言是如何表达内涵的,没有带领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这是典型的得意忘言,不是我们需要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应对呢?课堂主脉,从内涵挖掘到语言品味。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无法严格地按照知识体系的框架来组编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目标上”。这在给教师带来更多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与随意性,导致教学的立足点模糊不清与千差万别。一篇文章,便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腔火热的激情,即使是一个汉字,也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与绵远的文化。所以,阅读文本,人文气息便扑面而来,让人无法拒绝。也正是由于人文内涵的加盟,才使文章千回百转、扣人心弦。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少教师喜欢对文本进行深挖,课堂也在深挖内涵上做足了文章。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散发应该体现在读、体现在写、体现在品、体现在想象之中。比如说《搭石》一文,其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美。这既是意的体现,也是言的落实。如何让学生在朴实的文字当中体会到作者渗透其间的融融暖意呢?那便是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之后进行诗情画意般的想象:让学生想象画面自然风景之美,想象老人调整搭石动作之细,想象行走搭石和谐之景,想象同过搭石的礼让之态。

【责任编辑:陈国庆】

作者:赵万文

上一篇:地区行政执行制度论文下一篇:案例指导制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