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论文

2022-04-26

摘要:通过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世界上每一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已日趋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论文 篇1:

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话语,写出的文章等。

1. 文化的内涵

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须借助语言。衡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文化丰富语言,通过语言反映文化特色,将二者贯穿始终。

2. 文化教育的目标

英国学者Ned Steely在Teaching Culture一书中提到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七大目标:(1)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行为无不受到有关文化的影响;(2) 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人们的言行受到诸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居住环境等可变因素的影响;(3)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外语文化在通常情况下的常规行为;(4) 增强学生对外语中词及词组在文化内涵上的了解;(5) 提高学生用实例对外语文化进行评价并加以完善的能力;(6) 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查获和整理有关外语文化信息的技巧;(7) 激发学生对外语文化的求知欲,并鼓励他们与该文化的人有所共鸣。综上概括,英语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3.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3.1 课前文化教学

语言的使用能力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逐步接触到大量输入语以后自然形成的。要想学生熟练地应用语言,就要向学生不断大量输入稍微高出学生现有水平的反复出现的目标语。教师可以在课前三四分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英语和学生谈论一些课外话题,例如:节日、天气、新闻、梦想等。这样就会让学生融入在英语语言氛围之中,产生求知的冲动,从而熟练的掌握英语。

3.2 课堂文化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文化交际能力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沉浸在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对英语有感性的认识,理解英语文化。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一个话题和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话题都反映了中外不同文化,教师可以多利用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

4. 英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处理好汉英文化差异,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应处理好汉英文化差异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教师应避免使用以中国文化为内容以英语为表达形式的语言材料,应让学生更多接触地道的原文,同时让学生正确对待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初步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与交际文化的结合”(雷卿),因而,语言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还需传授文化知识。

4.2 补充外国文化材料

新教材中涉及的外国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偏低。要更多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就应该多渠道让学生多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

4.2.1听的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文内容多收集一些涉及相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听力材料,如BBC广播的简易新闻,市面发售的英美文化相关的电影或教学软件,这些都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

4.2.2 读的补充

英语阅读补充的材料应力求体现时代感、现实性和生活化。可以补充一些取材原版、语言地道、文化内涵浓厚的文章,如英语短篇小说、故事、杂谈等读物,这些都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最丰富生动的材料。

4.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与文化背景有关的书籍,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步体会民族文化差异,将民族文化辐射到每个学生,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学语言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我们要以文学为载体,把英语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结合起来,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英语教学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孙亚帆.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

作者:孙琇瑛

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论文 篇2:

语言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较

摘 要: 通过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世界上每一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已日趋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西方文化理念,教育学在适应西方用语习惯,避免汉式英语出现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不同的语言使用

人们所处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该地区经济发达的程度不同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语言的表达和使用。如: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小青年中盛行学粤语,这是由于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许多人想到那里经商或打工,首先得攻下语言关。正如著名英国作家萧伯纳笔下的卖花女一样,当她在语言学家息金斯的帮助下,学到了一口纯正的伦敦方言而摒弃她原来那一连串的土话后,虽很快跻身于上流社会,然而她还是出了许多文化方面的笑话。学习外语的学生应注意对目标国家文化习俗的研究。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不深入进行研究,就很难学会对方的语言。如:在英语文化中,颂扬比比皆是,面对别人的赞许,你必须学会说:“Thank you!”而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对恭维与溢美之言的反应,操汉语的人往往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请看下面的例句:

1. A:你这条裙真漂亮。

B:漂亮啥,穿了许多年了。

2. A;听说你的英语口语不错。

B;不,太差了。

而操英语的人在类似场合,则是:

1. A;You look smart in your skirt.

B: Thank you very much.

2. A: I prefer your lecture to Yong’s.

B: I ’m glad to hear that.

综上所述,如不了解这一差异,就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

英语语言学家胡文仲先生对15个在中国工作过EFL(English Foreign language)的外教所作调查后结论:“Culturalmistakes ’ (that is language and behavior whichisinappropriateorunacceptabletomostEnglishspeakers)madethemmoreuncomfortablethangrammaticalmistakes。”【译:文化错误(那就是对大多数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不合适或不可接受的语言及行为)使他们感觉比犯语法错误更令人难堪及忧虑。】 换句话说,文化背景知识的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严重,使人不能容忍。为了少犯或避免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对目标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提高文化素养。为此,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和区别。

(一) 应酬语及礼仪语的差异

应酬语就是一种礼仪性的语言,他包括有招呼语、致谢语、拜托语、谦虚语、祝颂语、祝贺语、探问语、调研语等。应酬语的一大特点是民族性。不同的民族语言有不同的应酬语,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社会的土壤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如英国人拘礼保守,绅士味十足,见面时喜欢谈天气,常以“Howistheweathertoday?” 来引起话题。美国人见面通常问别人身体如何,工作怎样,但很少涉及别人的隐私,这是因为美国是个大熔炉,在那儿混合着各种人种。各种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美国人比较开放,讲究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不愿多过问别人私事,也不愿别人管自己的闲事。如果你不懂得这一点,问话涉及别人隐私,就有可能得到一句不客气的回答:“Noneofyourbusiness”. (不关你的事)而中国自古以来都很注意饮食,这一文化习俗也带入了中国人的礼仪方面,中国人相互打招呼时,常问对方: “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英语中的“早晨好!”而你用这句话去问一位外国友人时,他很可能会误解成你要请他进餐或嫌他穷,没钱吃早餐。

在分手道别时,中西方语差异也很明显。英语中有:“Seeyousoon!”, “See you later.”, “Goodbye!”, “So long!”等。有時还说一些表示祝愿的话语,如:I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 ./ A pleasanttrip 等。而汉语的道别话语中,往往会出现:“慢走!”,“您走好。” 甚至于“再坐一会儿”等表示亲切、友好的话语。如:你要求一位外国友人慢走,他会感到纳闷,他想:我明明有急事回家,你却让我慢走,你存心让我难堪吗?另外,汉语里,邻居间见了面,常根据具体时间、地点、状况,随便询问一下。如:“遛弯儿去啦?”,“买早点啦?”,“上班去啦呀?”,“您老上街了?”等等。并不是真的要打听什么,其目的只是向对方表示礼貌、问候。西方人不了解汉语的习惯,把这类应酬性的招呼语看成是实质性的交际,以为中国人是“包打听”,喜欢干预别人的私生活,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误解。西方人最讨厌别人问年龄,特别是结过婚的中年妇女,在这个问题上极其敏感。如果你猜测她们的年龄,最好比实际年龄小,这样她们会很得意。从以上例子可见,我们必须注意各种各样的社会习俗,把语言课和文化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解。

(二)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差异

中文里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含义,以“紫色”为例,古代中国,仅有达官贵人才能穿紫衣,道家喜欢用“紫色”来描绘仙境,汉语中“紫宫”、“紫气”等都用来指仙境。在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中:“日照香炉生紫烟”,其中“紫烟”指的是“仙风道骨”。他为什么单用“紫”来形容烟呢?原来在道教词语中,“紫”具有浓厚的神仙气息,“紫府”、“紫房”乃神仙住所:仙书称“紫书”,所以诗中的“紫烟”庐山如炼丹仙炉,一片仙气袅袅的景象。而北京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称为“紫禁城”,仙境的皇帝称“紫皇”等。据英国籍外教Zina告诉我们,在西方,紫色一般是大主教着装的颜色,此色暗指较高的位置,也泛指华贵,但远不如中文里那样高的地位。

中文里,如果你想描绘一个人很快得到晋升,或很受上司的赏识,可用“大红大紫”来形容,这里也可看出“红与紫”都是中国人偏爱的颜色。给别人送礼时,一般都用红纸,红绸包扎好。喜庆场合穿红色的衣服,切忌带白纸花。婚礼称为“红喜事”,新娘避免穿白衣服。而参加葬礼则相反,应避免着红装,以免有冒犯主人或亲戚朋友之嫌。在西方,则正好相反,新娘的婚礼服一般以白色为最佳。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人历史上一直喜欢黑色及颜色极暗的东西,因此,西班牙人在生意场所,需穿黑色的鞋,而不应穿淡色的鞋。白菊花在中国象征纯洁的友谊,而在法国,去参加朋友晚宴时应送一束鲜花,但切忌送白菊花等。

(三)中西文化中一些称谓语的区别

西方语言里,一般不称呼某人为“教师”,而用“Mr.”,“Mrs.”或“Miss”来代替。我们国家对各行各业的人统称“同志”,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先生、太太、夫人、小姐”之类的称谓语又流行起来。十年动乱中产生的称谓语也很多,如“工农兵学员”、“走资派”、“知青”、“赤脚医生”、“臭老九”等。现在这些词汇已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是许多新的称谓语。如“女强人”、“个体户”、“大款”、“帅哥”、“靓妹”,“农民工”等特殊名词的出现,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的一种文化现象。又如: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家庭伦理文化,造成了区分中国人的亲属关系特别复杂的现象。如一部红楼梦中贾氏家族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肯定让外国人如坠五里雾中。汉语中的叔叔、伯伯、舅舅、姨夫、姑父等均由英语语言中的“uncle”一词代替,而婶婶、伯母、姨妈、舅妈、姑妈、娘娘等由“aunt”一词统称。另一词“cousin”指汉语中的堂(表)兄弟以及堂(表)姊妹。从上述例子可知,文化现象已渗透于语言现象中,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语言点,也要讲解文化现象并进行必要的中西文化对照教学。

二、 以课堂为重点进行文化差异指导

1.提高教师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了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要分析、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是怎样认识文化的?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之一是在中西语言文化之间搭一座桥梁,以便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因此,中西文化比较在英语教学中应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要想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现象,教师首先应努力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尤其是要掌握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人们理念上的不同之处,这样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融汇贯通的讲解。同时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化比较方面的好书,并介绍部分社会语言学、人类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尽量把文化学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整堂教学中,以期达到更好的语言教学效果。

2.对比与分析英语语用信息和语用规则

英语同汉语一样,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所遵守的也是约定俗成的规则。由于文化差异,英语语用信息和规则有其特殊的一面。在课堂上进行对照分析,容易加深学生印象。如:

Thank you. .

It is my duty to do so.

这是中方陪同外宾参观后,外宾表示感谢以及中方的回答。“Thank you”,是出于礼貌,中外双方都能接受。但中文则用“It is my duty to do so .” (不用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个句子,在汉语中是谦逊的回答。但是外宾容易误解,其含意可能是:不用谢,我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因为这是我的职责,不然的话,我是不会做的。这便是文化差异所使然。如果使用“You are welcome ”或 “It’s my pleasure ”就會避免这种难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不同运用,哪些是讲英语民族所推崇的,哪些是他们所顾忌,甚至回避的,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其语用能力。

社交语用规则,对英语人来说,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均属于非自由话题,不宜随便问及。有的话题应当使用婉转语,有的话题只能用于熟人,这类限制也应向学生交代清楚。例如,“This is....speaking”,这是电话用语,一般用于熟人之间,如果对方是位生人,则用“My name is ... ”这类用语,否则会显得唐突或不礼貌,甚至闹出笑话。

总之,中西文化背景不同,用语习惯也不同。所以,对不了解语言对象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中国学生来说,教师应积极帮助他们掌握英语语用规则,使他们从中西语用规律的对比中整理归纳各种语言现象,这样才是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Simon Greendale and Michael Swan. Effective Reading.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6,1994年版.

[2]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CultureBound.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

[4] 顾久,顾劳.中国文化教程.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作者:陈 平

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论文 篇3:

论文化差异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语言观”

【摘要】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言语交际中的“交际障碍”常常是由于忽视了词汇、句法以及语域层的文化差异而产生。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这三方面所体现的深层文化的发掘,树立“文化语言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文化能力。

【关键词】文化语言观 联想意义 句法 语域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中,尽管我们都认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但是将两者分离开来或文化部分的讲授仅停留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现象仍很普遍。事实上,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之间存在着互为映照关系。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汉语中有关宫女名称的词汇丰富多彩,如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等,这是中国宫廷文化的侧面写照。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和这种爵位文化密切相关的则是英语中的爵位名称,如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以及男爵(baron)等。

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相互语言中的“词汇空缺”上。汉语中的表亲关系泾渭分明,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却笼统地一律称为uncle,aunt或cousin;又如,汉语、德语、法语中均有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但现代英语中却无“你”的尊称形式。

最能反映文化差异的乃是不胜枚举的词义联想。例如,中国人喜欢用“月有阴晴圆缺”象征人的“悲欢离合”,故此,“满月”常能勾起美好幸福的联想,而法国人却常用“满月”形容人的“圆滚滚的大面孔”(un visage de pleine lune)。英语中的“gay”本意为“cheerful,merry,happy”,但在今日谈艾滋病变色的美国,gay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同性恋”。这种联想在不谙美国文化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就很难引起共鸣。由此可见,上述这种受文化背景制约的,通过联想产生的“超语言信息”差别,或曰“文化信息”差别,是无法通过词汇对应来弥合的。

试想,若把莎翁的名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的“summer’s day”理解为骄阳似火的“夏日”,岂不是冤枉一代大文豪的匠心?英国的地址环境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四大火炉”截然不同,英国人所谓“summer’s day”是与“小阳春”相似的天气,故此,“summer’s day”在英国人心中的联想意义是美好的。所以,朱光潜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英文中shepherd,sea,castle,nightingale等词对于英国人具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意义,对中国人则不然。同理,中文中的‘风’、‘月’、‘江’、‘潮’、‘梅’、‘松’、‘隐逸’、‘礼’、‘阴阳’等词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和情趣,也会令西方人感到茫然。”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著作《语义学》中将词义的研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突出了词义的交际功能。围绕着语义如何适应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利奇把语义划分成七种类型;即理性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ntic meaning)。利奇认为反映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和社会意义与内涵意义一样具有非限定、可变化等特征,这些意义与理性意义不同,不能用那些孤立的“不是这个便是那个”的方式进行语义分析。因此,利奇提出用联想意义来概括上述五种非理性意义。如果说理性意义是语言表达某一客观事物、某一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指称意义,那么联想意义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社会文化意义(social-cultural meaning)。

黑与白只是一对表示颜色的词,但是在英语民族的语言环境中,这两个词的联想意义却具有截然相反的感情色彩。在《和吉同义词词典》里120个“黑色”类的词中,至少有60个是令人生厌的。例如,grime(尘垢)、devil(魔鬼)、foul(污浊)等。而大约134个“白色”类的词则全部都是褒义词,例如,purity(纯洁)、chastity(贞洁)和innocence(清白)。又如,从理性意义上来说,touchy(神经过敏)和sensitive(敏感)、hysterical(歇斯底里)和highly-strung(激动)是两对含义相似的词,它们之间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touchy 和hysterical的联想意义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在日常交谈中,这些具有不同联想的同义词语往往会引起“交际阻碍”乃至“交际灾难”。

在语言中还有两类词语,其联想意义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更直接,即禁忌词(taboo)和委婉语(euphemism)。正因如此,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

就文化差异在句法层次上的体现而论,最典型的情形莫过于汉语和西方印欧语言之比照。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不像印欧语言,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主要取决于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和汉民族在哲学上重了悟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主张“神似”的悠久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印欧语言是形义融合,句子结构比较严谨。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意的是自然时空,尤其是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心理时空,尤其是偏重于时间的逻辑事理性。简而言之,就是空间型文化心理与时间型文化心理的对立,反映在句法层次上,则表现为印欧语言的空间型构造和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样态。具体地说,印欧语言是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透视)句内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句子的复杂化只能通过扩充句内各成分的丰满度来实现。而汉语则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意合、流动、气韵三为一体。

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系统的词汇和句法层上,而且还体现在语域层上。外国友人到中国人家里做客,见到男主人的妻子时,说一句“You wife is really beautiful.”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文化类似的语境里是司空见惯的,但汉民族文化显然难以接受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同理,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说句“你到哪儿去?”是寒暄的套语。但对于西方人,这种探隐问私的方式未免粗鲁无礼。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忽视语域的民族文化特征,就难免产生“文化冲突”(culturalclash)。

萨丕尔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在习得母语系统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得本国的文化系统;在内化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则的同时,也会内化文化系统中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外语教学中,树立崭新的文化语言观,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文化语言观”,就是从文化的角度观照语言,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用这种科学的“文化语言观”指导语言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外国语言系统内部规则及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地理、宗教等表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词汇的联想意义、句法以及语域层等深层文化的发掘,引导学生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培养其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cquisition)。在掌握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同时,也掌握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

作者:董 芳

上一篇:电网调度分析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高速公路设计监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