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言语体验分析论文

2022-04-27

语文是母语文化,是基础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既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一种工具,掌握一种能力,又要为学生生命的成长、精神的丰富提供保证,使其成为完满的“人”。怎样让语文教学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乐土?体验,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教学中言语体验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学中言语体验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引导学生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验 成功 学习兴趣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光教给学生一些死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去,那么怎样让学生的学习和他们的实际、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呢?下面就语文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语文教材,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对我们教学者而言,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积极倡导“体验式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载。一、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二、体验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互换等手段将学生内部积累与新的学习内容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创造,从而形成新的体验。三、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课文、走进生活,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下欣赏、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从而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注重积累,形成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主要为学生语言发展提供了借鉴。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角色互换等手段沟通学生已有积累与新的学习材料之间的联系。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可向学生提问:在课文对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这两件事的描述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细节的描写?你还知道有关总理的哪些事?你收集到有关总理的哪些资料?学了本文后,你想对全世界说什么?学生就在这样的言语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感受,从而实现对语文情感、知识、能力的融合,形成新的体验。

二、引导自学,感悟体验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见”就是领悟。这告诉我们:语文实践活动或以读写为主,或以表演为主,或以运用为主,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要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首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然后,引导学生在再读的过程中要通过揣摩、推敲,乃至咬文嚼字,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等方面细细品位。但阅读教学应始终把课文看成一个整体,注重从整体上感受和领悟,对课文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局部的感悟,都应放在整体中进行。因此,最后我们还要再回到整体的阅读。

在引导学生读好文章的基础上,再向学生提问:每一遍读有什么新感悟新理解?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并要求学生在书上用“圈、点、划、注”等方法标出重要句、段。然后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点拨:“为什么?说具体些好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也使其他的学生受到“豁然开朗”的启示。学生就在这种自读自思、自问自解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分析的思维方法,积累了语言材料,丰富了语感经验,并体验到了自己读书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三、主体选择,探索体验

有些教师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学、去说,学生自己也习惯于被动地听、被动地学,部分学生甚至养成懒于思考、不愿实践的惰性。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谈不上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设计及教学结构上进行新的尝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中。教师对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实践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帮助和肯定,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索溪峪的“野” 》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文章描写优美,结构明然,分别叙述了索溪峪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人是“野”的。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段描写,说说为什么?并划出文章中描写优美的词、句。随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独立或合作进行读、说、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通过学生这种主体式的体验学习活动与情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创设了宽松氛围,又让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积累的感性知识,激发了思维的发展,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

四、总结评价,延伸体验

学生经过一定时间阶段的学习和探究后,作为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应及时总结、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闪光点,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们的思维的广阔度大大增强,知识面得以拓宽。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新的探索体验。学生随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自我发现,自我体验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上,思维、观察、创新、探索等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荔枝》这一篇文章体现了一位普通的母亲对儿孙深情的爱。在组织学生学完这篇文章后,我带领学生总结回顾了文章,布置了三项作业:1、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中作者饱满的感情,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2、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3、对爸爸或妈妈说一句真心的话。这堂课的教学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余味,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里,知识得到延伸,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精神放开、无拘无束的学习过程中,敢于去尝试探索、乐于去交流展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积极学习、积极生活,并在不断地学习生活中产生更多的感悟,积累更多的体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 个性特征也得到张扬。

作者:郭利霞

语文教学中言语体验分析论文 篇2:

走向唤醒活力的体验语文

语文是母语文化,是基础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既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一种工具,掌握一种能力,又要为学生生命的成长、精神的丰富提供保证,使其成为完满的“人”。怎样让语文教学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乐土?

体验,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它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体验性学习是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即“对话”),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

一、基于体验学习的文本解读与价值引领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一篇篇教材,是学生通向知识高峰的一块块铺路石;一篇篇教材,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依托;一篇篇教材,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渠道。

当前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言”与“意”之争。或“意”至上,过分强调言语主体的自身生活体验在言语学习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大人文教育的分量,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思想熏陶,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得“意”而忘“言”;或“言”为尊,满足于言语活动和言语材料的物质训练层面,让学生不明就里地读、写、背,文本的内涵、寓意被弃置一旁,放逐思想,放逐文化,培育人文、传承文化的语文教育任务落空。这些失衡的做法都是令人担忧的,必将导致“言”和“意”两败俱伤。

如何使语文教学实现“言”和“意”的水乳交融,重要的是合理地处理教材挖掘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即通过教材挖掘侧向“言”,价值引领侧向“意”,使得文本解读言意相生,让语文教学散发出特有之美。

1 依言会意,体验文本内容。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在于对“意义”的追寻,而对“意义”的追寻始于对言语的感知。文本的“言”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关键是要从语言文字中得到信息,获得具体而充实的感性印象,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探究物象之所寓、所示和所指,从而产生共识、共振、共鸣,实现由“意境”到“情境”的跨越。

2 据意识言,体验语言表达。刘勰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即字、词是按照写作的意图和思路组成篇章的,所以阅读离不开对字词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在对字词的反复揣摩中细心体会作者的用意。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文本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评、感情朗读等手段,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词性、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的神奇效果,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从而把言语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充分地内化在学生的言语图式之中。

3 以言表意,体验写作乐趣。学生在据言知意的过程中,意开始酝酿,觉得有许多东西要表达,加上语言表达方法的介入,对怎么表达有了较为明确的感觉,容易进入一种言语倾吐的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之中,这就涉及“怎么说”的问题。言为心声,“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它涉及在表达中用什么样的语言——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趣味,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情感。因而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言”,引领学生感悟文中的“意”,从而有感而发,说出的话语、写出的文章就能“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

言意相生,是语文课程的独特使命,是语文课程性质使然,让语文的这种独特之美,抹亮学生的生命底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幸福地成长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

二、根植母语的体验语文的过程范式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许多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把握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现尝试着为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呈现几种体验语文教学的过程范式。

1 从接受走向体验:让体验融入自我。体验教学应是一种主体性学习,体验意味着主体的觉醒、心灵的唤醒。体验使知识进入生命领域,真正的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我的知识。因此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

体验教学应是一种过程性学习,过程是通往结果的大道,结果是过程的自然到达。学习的旨趣不是先在于结果,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体验学习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一种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

体验教学应是一种个性化学习。体验学习实际上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进行的一种学习,它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状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感悟知识,形成个性化的理解。

体验教学应是一种实践性学习。体验学习意味着通过实践而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通过体验“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片段而获得成长;对教师来说,是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教学,“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体验教学应是一种情境性学习。体验学习与情境有关,要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让他们通过观察、反思、抽象、概括,最后把体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2 从听懂到读懂:让体验走向深入。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

第一,读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就是语感,是学生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朗读是培养并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感受能力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二,读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维”,这方法同样也适合现在的语文学习。在课文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类“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的执著精神……

第三,读能够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融进学生的心灵,就能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 从感性走向理性:让体验充满灵性。从教育的角度审视,源于感性的形象思维和基于理性的抽象思维,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心智素质,应当得到充分重视。蒙台梭利说,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为什么?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即感性与理性交织成的灵性。而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尽力保护并激发这种灵性。

体验是架起感性走向理性的桥梁。偏重于感性的教学则是情感体验的教学,是个性飞扬的教学。它要求尊重个体生命,张扬个性,充分调动和发展个体能动性。感性的语文课堂放飞浪漫的诗情,激发豪迈的胸襟,努力让语文插上诗意的翅膀,载着儿童的心灵飞向想象的蓝天。

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不仅具有感性生命,同样具有理性生命。教材是一个完整生命体,不仅是作者感性的挥洒,也是理性的独自。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启发和引导,对儿童客观、怀疑、批判、思辨、探索、逻辑等理性思维的培养。而体验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亲身体验到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这自然包括对外界的印象和自己内心的变化,一起构成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经历。奇妙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人或物或事情进行了解、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体验就像一座桥梁,使我们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体验就像一味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

4 从单一走向综合:让体验更趋丰盈。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示我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当,儿童的语文学习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联。

客观地说,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儿童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然而长期的“应试”思维简化了语文的教学目标,窄化了儿童的学习时空,学习成了校园里甚至是在课堂上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就阻隔了儿童与社会、自然和生活的联系。在如此狭窄的天地里,学生不可能学好语文,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让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真正着眼于“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着力于“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呆板的语文知识学习,机械、微观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课外,在家庭、社区生活、社会活动中,时时学语文,事事用语文,全方位地提高语文素养、实践能力?

多年的体验语文实践进一步证明,从单一走向综合已经成为体验语文的一种基本范式。体验语文,从单一走向综合,首先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当是一线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它应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其次要多元解读人文内涵,“我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见解很独特”……这样的句式应该如美丽的音符一样时时跳跃在课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再次要珍视课堂的动态资源,而学生资源的利用,离不开教师创设一种真正的民主氛围,进行平等对话,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决定着学生体验时空的大小。

三、融入儿童生活的体验语文训练

1 比照想象:发展语言思维。在语文教材中,经常隐藏着许多“空白”,总是有着许多意犹未尽之处,而这些教材中的“空灵”部分,是作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新,放飞自我而营造的空间。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创作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中的留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对文中藏着的“空白”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比照想象”。可以说,比照想象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应该巧妙利用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在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和人物的情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体验,将语文教出厚度,教出深度。

2 语境还原:活化语言内涵。语文是以语言的学习掌握为主要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否则,就会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发展儿童的语言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又是语文学科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一个个的符号,是人类记载信息的工具。体验式语文认为,语言文字看似无声,其实它们会“说话”;看似冰冷,但它们有“温度”;看似沉默,但它们有“生命”。文本中很多语言都消极地沉睡在意识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唤醒语言文字,活化这些语言。

当然,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体验学习是有个体性和差异性的。无论是动作行为的体验,还是行为结果的体验,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每一个进入言语体验的学习者,并非白纸一张,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和遭遇中所积淀的体验,并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置于言语作品,对言语作品进行“具体化”,把言语作品中的空白补充起来,生成新的独特的体验,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体验语文中,我们主张语文课堂教学应一改过去理性分析的方式,多运用感性的实践方式,使语言文字立起来,活起来,鲜起来。

3 由彼及我:还原语言内涵。体验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受和感悟,不是一种单向的认知活动;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内容、意境主动与自身实际相互融合,从而呈现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意义。“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键。”(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因此,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阅读有不同的体验;同样的文本,同一个人由于阅读时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在体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在感受和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逐步体会到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联想与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最后形成深刻的体验,并最终将自己融入到文本之中,从而达到学生与文本相互融合的状态。

要想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首先要经过“由我及彼”的体验,即学生在阅读中主动与文本融合;其次,才能经历“由彼及我”的体验,即学生在感受文本的同时,自然地推及自身,联系实际,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

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如何带孩子去“体验”文本,也许方法千千万,但起点还是要回归到言语性上,背离文本的自由感悟不可取。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体验要从表达入手。“体验”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密不可分。在表达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用敏锐的双眼捕捉文本特有的信息,然后凭借显性的文字表达去挖掘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深化印象。这就是体验,一种触动心灵、增长智慧的探究方式;这就是体验,一种真正能唤醒活力的语文教学方式。

作者:陈跃红

语文教学中言语体验分析论文 篇3:

指向言语审美的小学语文教学延展阅读初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当前的发展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指向言语审美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延伸教学思路,配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进行适当拓展,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文章基于指向言语审美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关探讨,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言语审美;小学语文;教学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指向言语审美的相关活动,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创设相关的语言情境,有组织地感受相关的语言文字应用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言语审美能力,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理解,激发自身的言语潜能,积极提升语文素养。

一、言语审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教师注重使用价值,忽视言语审美。从语文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技能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课文中的深层含义。除此之外,教师自身的审美教学理念以及相关知识储备较为薄弱,在实际教学当中也削弱了审美教育,导致学生的发展处于失衡状态,学生长时间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很难得到全面发展[1]。

2.其他因素制约学生的审美发展。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着美学的内容,而这种“美”的形态无法计量,这既是文学作品灵魂的展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且在认知上还处于发展状态,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际表现存在落差。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美学指导,导致小学生对“美”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很难深入探究其意义。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之下,不仅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3.思维发展制约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的体现,小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程当中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提升”,以此达到教学目的。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传统的语文审美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将审美和想象力等方面分开,导致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收获乐趣。这种具有限制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主见,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言语审美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联

言语审美不能局限于人与人之间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也可以成为文本与意境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的内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言语能力,为言语审美教学指明方向。从审美教学的核心出发,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从两方面开展,第一个方面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础,通过某个问题或者关键点引导学生对相关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课文并不代表全部,而只是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这种方式之下,教师为学生打破传统教学壁垒,能够不断补充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而不是利用知识拼凑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第二个方面是在教学当中进行思路拓展,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这种教学视域下开展的延展性教学需要以审美为中心,这并不仅是围绕与其课文相似的内容展开教学,更要深入到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等深层,从这些方面进行延伸。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巧妙隐藏这种思路拓展,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等方式进一步领悟内涵,达到真正的拓展性教学目的。

三、言语审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1.利用课文内容适当拓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与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有效的教学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的语文思维,促使学生在后续的发展当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稳”,而不是简单分析后就跳过,要注重逻辑间的关联性,循序渐进。课文仅仅是教学中的范例,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互补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3]。

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本文出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后会对诸葛亮、曹操等人物留下初步的印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文,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全面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且能够对课文进行深度分析,形成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阅读完这一著作之后,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人数相等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针对著作当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有的学生说通过阅读整部作品,认为诸葛亮的很多设计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木牛流马等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伟大设计;有的学生认为文章全面刻画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生性多疑都刻画得精妙传神,为全书的阅读增添了色彩;也有的学生在阅读全书之前,对作品了解得较为浅显,只知道曹操、刘备这样的核心人物,阅读之后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到受益匪浅。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从人物、场景、动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没有特定的范围,教师应该用心聆听学生的回答,而不是根据自己对名著的理解限制学生的作答。小学生的年紀较小,在分析问题或者思考能力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达到审美要求。小说与课文节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说中的人物更加繁杂,而且故事情节关联性更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及内在“线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分析章节题目,帮助学生理解每章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指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2.将一篇文章与多篇文章相关联。将一篇文章与多篇文章进行关联的教学方式也被称为“一对多”的方式,即利用一篇文章中的某一点作为出发点,以此将相关内容延伸到其他文章当中。其阅读形式也可以从精读变成泛读,加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以及积累量,纠正学生在课后不阅读的习惯。

一些小学教材当中设置了课外阅读的延伸环节,这也促使语文教学形成了“教学——领悟——课外拓展”的模式。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从阅读课本内的文章发展到将多篇文章进行串联,在多读书的同时也能达到提升言语能力的目的。在这种多文本阅读当中,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文本之间的关联,并且将知识进行迁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如果教师想适当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选择较抽象的内容作为拓展,在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为例,本课是典型的说明文,通过介绍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学生展示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基于课文的核心主题,选择《神奇的纳米技术》等相关文章进行拓展,由于说明文的拓展材料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因此,教师仅要求学生进行泛读,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学生通过文章之间的分析对比,可以归纳出纳米技术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到众多的领域当中,甚至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是近几年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提升言语审美能力[4]。

3.适当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内化,为自己所用。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学生会基于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赏析,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当中,学生会利用个人的情感体验分析文本内容,以此达到迁移目的。小学生当前的年龄阶段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知识迁移有助于言语审美能力的提升。

以《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本课是文言文,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很难理解其深刻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等方面进行剖析,促使学生对内容审美赏析。例如,在“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知”同“智”,这也是通假字当中的常见用词,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一词的含义,有的学生说翻译成“知道”也符合文章意思,不需要同“智”,针对学生的这一疑问,教师可以列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进行举例,其中的“知”有的地方翻译成“知道”,也有的需要同“智”,翻译成“智慧”。因此,促使学生理解古文的翻译,需要结合文中的语境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翻译和理解的目的。在这种语文品鉴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也在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当前的课文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也可以为其他内容进行铺垫和连接,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为小学生的言语审美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引导学生实现言语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表层,更应该深入内部看到其内在的价值,加强言语的表现力度。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生活中的内容与教学内容形成关联,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能得到相应的言语能力拓展,领悟文章魅力,从而达到指向言语审美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艳.指向言语实践的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1.

[2]汤岚.指向言語审美的小学语文教学延展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9(12):65-68.

[3]宋尚琴.小学生语文课堂交流性言语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35(05):32-37+122.

[4]钱军伟.指向言语生长:小学语文教学的重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01):71-78.

编辑:杨静

作者:刘皇

上一篇:电视经济节目非线性制作论文下一篇: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论文